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是保住河东,保住汉军的退路。使得汉军立于不败之地,让汉军获得并州。
    “立刻派人去城中高呼,让全城百姓集中在城东军营内。”刘巴沉吟了片刻之后,缓缓的呼出了一口气,而后下令道。
    “诺。”
    左右应诺了一声,立刻去布置去了。
    “大将军啊,您就是命世之英。我坚信,乱世会终结在您的手中。”下达了命令之后,刘巴抬起了头,望向了壶关的方向,心中暗道。
    “哒哒哒。”
    另一方面,随着刘巴的,命令被下达了。无数无数的骑兵,驾驭战马,在清脆狂乱的马蹄声中,驰骋在城中。
    “郡守大人有令,全城百姓往城东军营集合。”
    “郡守大人有令,全城百姓往城东军营集合。”
    “……。”
    在驰骋的同时,骑兵们高喊出了刘巴的命令。
    安邑,乃是河东郡的郡城。而河东郡,又是目前天下,少有的大郡。足有人口二三十万。
    这安邑城中,足有四五万的人口。此刻,无数的百姓们,都在聆听着厮杀声,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战争,到底会怎么样。魏国,燕国的军队如此的凶悍,入城后,会不会被屠城。这是百姓们迷茫,恐惧的原因。
    而刘巴作为郡守的时间固然短暂,但是刘巴非常的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一些威望。
    因为迷茫,恐惧,又对于刘巴的几分信任,无数的百姓们在听到了骑兵的吼话之后,纷纷打开了房门,走了出来。
    “吱呀。”
    “吱呀。”
    只听见一个个开门声响起,无数无数的百姓们,携老扶幼的走了出来。这些都是很寻常的面孔,只是普通的百姓而已。
    “厮杀声越发的惨烈了,怕是安邑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这一次,老夫又要送孩儿了。”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叹息了一声,老泪纵横道。
    这老者有些见识,知道此刻局势危险,怕是郡守大人号召城中百姓往城东军营而去,乃是要让精壮们去守城了。
    所以,这老者才说,老夫又要送孩儿了。而为什么是这又字呢?因为这老者有五个儿子,其中一个被袁绍征召了,目前下落不明。
    又一个被曾经的河内太守张扬征召了,目前身亡了。
    还有一个被高干征召了,也早就战死了。目前还剩下两个幼子,一个二十五岁,一个二十岁。
    怕是这一次也难以保住了。
    但是老者在叹息了一声,老泪纵横了片刻之后,抹掉了眼泪,毅然带着孩儿们去了城东军营。
    因为老者知道,只要乱世持续,他的孩儿一个也保不住。反而,若是帮助汉室稳定天下,则他的孙儿,能安享太平。
    而现在,正是关键时刻了。
    【作者题外话】:第一更送上,今天也尽量的更新。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河东战歌(第二更)
    当然,这个老者只是其中很睿智,很有见识的一个人,大部分的百姓们都不知道郡守大人召集他们去军营干什么。
    但是以刘巴短时间建立起了威望,也是纷纷往城东军营而去。
    就这样,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数万百姓,集中在了城东军营内。当然,也有百姓没有到场,继续窝在家中,等待战争的结束。
    而当百姓们集中在了军营后,被带到了校场内。不久后,刘巴也来到了校场。
    军中校场,乃是为了操练士卒所建立起来的一块平地。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就是位于东方的点将台。
    沙场点兵,将军出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而刘巴这一次召集城中百姓的原因,也正是那为老泪纵横的带着孩儿来到了这里的老者所猜测的一样,他要号召城中的力量,帮助他镇守河东。
    因而,按道理,刘巴应该是踏上点将台,进行点兵的。但是刘巴却知道,这群百姓只是百姓而已,并不是军队。
    因而,他没有踏上点将台,而是立足在了点将台下,算是选了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与数万百姓面对面。
    刘巴深呼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望向了百姓们,这些一个个平凡的身影,此刻却是弥足珍贵啊。
    刘巴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他悲天怜人。认为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所以,刘巴可以说是一位非常爱惜百姓的朝廷重臣。但是这一刻,刘巴却不得不将这些百姓,送上战场。
    这也是刘巴心中的坚定,正因为刘巴非常的爱惜百姓,才知道结束乱世,才是真正利民利国的大事。
    就在刘巴看向百姓们的时候,百姓们也抬头看向了刘巴,从刘巴那一种目光之中,百姓们隐约的体察到了一些。
    正待百姓们向确认的时候,刘巴却是没有再给百姓们机会。只见刘巴深呼吸了一口气,高呼道:“方今天下,豪杰并起,战乱不断。如城外二路叛军,他们自号燕国,魏国,意图颠覆汉室正统,使得天下分裂。”
    刘巴的这一声高呼,并没有引起百姓们什么共鸣,因为这个道理,即使是升斗小民也都知道。
    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啊。
    但是这句话,只是刘巴肺腑之言的开始而已。只见刘巴高呼了一声之后,深呼吸了一口气,而后倾泻肺气,大叫道:“汉室正统,自然要维护天下安定,因此王上大将军才率兵北上,与叛贼厮杀。而今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极险恶之境地。若是汉军得胜,则天下安宁,若叛军得胜,则割据持续。”
    “我可以明白的告诉各位,燕国,魏国的军队入城之后,未必会屠城。因为乱世持续,大家都知道了,人口即是繁荣,即是兵源,重要乃是首屈一指。所以,叛军入城,对于诸位,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
    随着刘巴这一番话说出,百姓之中有了一些骚动,无数百姓都非常的欣喜,他们恐惧与魏国曹操的凶名,害怕大军入城,可能会被屠城,到时候全家老小,一起被杀。
    但是这一刻刘巴的话却给予了他们希望啊,只要他们安分守己,魏军入城,就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
    这样一来,百姓们自然感觉到欢喜。
    因为欢喜,大部分的百姓们没有注意到刘巴口中的但是,只有少部分人注意到了,并露出了凝重之色。
    譬如说,那失去了三个孩儿,还有两个幼子的老者。只见这老者露出了苦笑之色,但是,他已经猜测到了接下来,刘巴要说什么了。
    乱世不平定,那他们永远无安宁。
    这一刻,派遣子弟,精壮守城,才是王道。
    而正如这老者所料,刘巴在但是了一声后,话锋一转,大呼道:“魏军入城,不会屠城。但诸位却不会获得安宁,反而,随着天下割据的持续。会永远的战乱不断,甚至如春秋,战国时候,数百年的战乱。到时候,你们将送出自己的儿子,孙子,乃至于曾孙,玄孙,去沙场厮杀。鲜血会流淌数百年,直到染红了整个大地。这一切,只有命世之英,才能平定。何为命世之英?如始皇帝平定六国,如高祖平定诸侯,如光武皇帝平定乱世。而此时,此刻,皇太子,王上大将军起于荆楚,兴于北方,扫平诸侯,天下据有十之五六,盖世英雄。真乃命世之英也。若是此刻,助大将军大破叛军,则天下安宁。诸位不必送子孙后嗣上战场,白白流血。”
    “为天下计,为汉室计,为大将军计,我恳请诸位,派遣子弟上城池,帮助大将军夺取并州,进一步的平定乱世。”
    说到最后,刘巴几乎声嘶力竭,甚至于刘巴掀起了衣衫,不顾一名士大夫的尊严,不顾一位朝廷重臣的体面,跪在了百姓的前方,深深的磕了一头。
    这个时代,即使是君臣之间,除非有必要,否则没有什么三跪九叩的规矩。君臣之间,甚至可以互相跪坐,相对平等。
    而这一次,刘巴却是朝着百姓们跪了下来,并以额头触地,这是何等的大礼。
    就在刚才,刘巴的一番话锋一转的话语,引起了百姓们的骚动了。春秋战国,这个名词即遥远,但又很近。
    许多百姓,都是听过春秋战国的故事,战国四大公子,围魏救赵。以及白起坑杀数十万赵军俘虏。
    在英雄,奸贼的背后,那是一片染红的大地啊。若是现在的汉朝,陷入了那样的情况,百姓们简直难以想象。
    在这个时候,百姓们是中立的。他们可以支持汉室,也可以支持四国。但是汉室是有优势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汉室一直以来,以宽仁治国,刘冯在自己的地盘内的名声,非常的好,乃至于波及了整个天下。
    若是刘冯治国,百姓们都是愿意的。
    而前一刻,刘巴也开诚布公的表示,就算是魏军入城,也不会屠城,到了现在,更是以头触地,对百姓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更是赢得了百姓们的好感。
    安邑民心,实实在在的转向了汉室。
    “大人乃是一方郡守,为汉室诸侯,岂可如此低头?”就在百姓们骚动,感动的时候,一位老者上前扶起了刘巴。
    正是那有五个孩儿的老者。
    紧接着,老者朝着刘巴微微一笑,而后豁然转过头来,大喝道:“今日送子弟上城池,明日让孙儿享受太平。如何决断,诸位当明白。”
    而后,老者更是朝着自己的两个幼子大吼道:“孩儿啊,拿起兵刃,上城头去吧。”
    “诺。”
    两个年轻人上前一步,应诺道。
    “对,上城池。助大汉朝平定天下,助大将军扶摇直上。”
    “我要上城池,帮助大汉守城。”
    “扫平叛军,镇守河东。”
    随着老者的发话,无数无数的百姓们高呼了一声,一时间群起激动。所谓人心所向,即是今日也。
    四国叛乱,不过是螳臂当车,逆了人心,焉能持久?
    在这一刻,刘巴的心中也是充满了激动,亲自送爱惜的百姓上城池厮杀。这一刻的刘巴并不后悔啊。
    “杀。”
    刘巴豁然拔出了腰间的长剑,仰天怒吼道。
    “杀。”
    无数百姓们齐齐高呼了一声,顿时,天地色变,预示着局势又发生了转变。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程昱不敢狂了(第三更
    随着刘巴一番肺腑之言,城中数万百姓,几乎每家每户都派遣出来了子弟。足有六千精壮,走上了城头。
    他们不是一般的精壮,他们是心向汉室,渴望帮助命世之英,结束乱世,享受太平的精壮。
    因而,打从一开始他们的士气就极为高昂。
    当然,他们没有接受过哪怕是一天的训练,属于新兵之中的新兵。但是没关系,他们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站在了城池上。
    就能感觉到战争的那种惨烈,以及血腥。在铁与血的浇灌之下,他们能迅速的成为一名沙场老卒。
    镇守河东,抵抗魏国,燕国两国的军队。
    而随着这一批精壮的加入,整个安邑城的攻防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刻的汉军守卒,不仅有了与魏国,燕**队短暂的相持,并且不分胜负的实力。还有了坚强的后盾。
    镇守个十天半个月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
    因而,战争的走向,没有朝着程昱所想象中的发展。魏国,燕国的军队,举起火把进攻,连续进攻了数个时辰。
    差不多快要天亮了,但是城池仍然是固若金汤,没有半分动摇的痕迹。
    “杀。”
    这一刻,鱼肚泛白。
    但是惊天动地的吼杀声,却没有减缓,反而越发的雄壮,越发的强烈了。魏国,燕国,汉国三国的大军,于小小的安邑城池上下,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魏国,燕国的军队都极为雄壮,每一个士卒都是披甲,持刃,他们体态魁梧,意志坚定,为一方强兵。
    而汉军守卒,大半都是穿着粗布短衫,里里外外都是杂牌军。
    但是在魏国,燕国的军队,强攻之下,这一批杂牌军却是犹如一支精兵一样,有面对滔天骇浪,屹然不动的气势。
    在二**队如同潮水一般的进攻下,安邑城池也仿佛是一块磐石,始终屹立不倒,并且没有半分不稳的迹象。
    稳固,稳固,非常的稳固。
    刘巴。这一名被刘冯所信任,委以河东重任的超级人才,在这一刻,真正的发挥了作用。
    魏国,燕国大军想要短期内攻破安邑城池,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而在这一刻,程昱,严忠,于禁,公孙熬也强烈的感觉到了这一点。
    东城门外,魏国,燕国联合大营的前方,在无数无数的甲士的簇拥下,在“魏”,“燕”二面帅旗治下,程昱,严忠,于禁,公孙熬都是沉默而立。
    在夜战开始后,四个人都这样立着,不曾休息,不曾合眼。只为了看到安邑城池摇摇欲坠的情况。
    但是他们失望了,在一夜的进攻下,直到现在鱼肚泛白,安邑城也没有出现他们所想像的情况。
    “此城已经成了精了,不可能迅速的拔出了。”严忠张口发出了一声苦笑,说道。
    “刘巴,刘子初。”程昱深呼吸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敬佩,还是恨意的道出了刘巴的名字。
    就是这个人,三番四次的阻挡了他进入安邑城池,断了汉军后路的脚步,终于造成了今日的一切。
    “二位先生,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公孙熬也没了往日的凌厉,刚猛,苦笑了一声,张口向程昱,严忠二人求教。
    “回援晋阳,固守城池?或者是继续进攻安邑?”严忠闻言苦笑了一声,说道。目前有两条路,但似乎都难以走通啊。
    “回援晋阳可以,但是十八万大军,所需要的粮食呢?后路被断了,等于是粮路被断了。回援晋阳,就得等死。不管是做困兽犹斗也好,或者幻想也好。目前只能加把劲,继续进攻安邑了。”
    程昱叹息了一声,说道。
    这一刻,程昱已经不是先前那般自信了,心中充满了一种颓废之气,他居然被困在了并州,不是刘冯的对手,也难以轻易的拿下刘巴。
    程昱是什么人?要知道程昱可是曹魏的五大谋臣之一,他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这个时空,程昱也陪着曹操从微弱,走到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在每时每刻,程昱都是非常自信的,自信到几乎是狂妄的地步。就算是在先前,感觉到了局势不妙,感觉到了刘巴大才的时候。
    程昱都还是非常自信的耍了个手段,骗士卒说,壶关还在,壶关被攻克的消息,只是汉军的诡计。
    意图以此来恢复军心,迅速的攻破河东郡,也断了汉军的后路,而后双方做困兽犹斗,厮杀在并州。
    最终的目标,还是将刘冯击杀于并州。
    但是到了这一刻,程昱却是不敢再这么想了。真的不敢了。为什么?因为刘巴这个人,还有汉室的可怕之处。
    刘巴这个人是如何的大才,程昱早就已经领教到了。而汉室的可怕之处呢?程昱也早就领教过了,自认为领教过了。
    汉室的强兵,汉室的人口,汉室的丰饶,程昱都非常清楚。但是直到这一刻,程昱才是真正的了解到了汉室的可怕之处。
    那就是号召力。
    强大的号召力啊。
    为什么呢?因为安邑城奇迹般的稳定了下来了。根据情报显示,程昱可以肯定,安邑城中只有一万杂牌军。
    虽然士气高昂,但是连续奋战一夜,肯定会露出疲惫。基于这一点,程昱才选择了连夜进攻,为接下来攻破安邑城做好准备。
    但是现在呢?现在的安邑城,却是如此的稳定。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程昱很清楚,肯定是有了生力军的加入。
    什么生力军?
    目前安邑城被团团围困,有八万魏国,燕国大军在。汉室能战斗的力量,都已经投入到了这场涉及天下的战争中去了。
    剩下的不过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屯田兵而已。汉室不可能继续派遣屯田兵驰援河东了,因为这极有可能被八万魏国,燕国大军所吞并。
    那这么说,这生力军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城中原有的百姓,精壮。
    能在一夜之间,把一群百姓塑造成为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程昱自认为没有本事,也不认为刘巴有那样的本事。
    而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汉室的号召力,加上刘巴的能力。
    从中就可以窥视,汉室的得人心,以及那敷衍出来的可怕号召力了。可怕,非常的可怕,这就是程昱此刻的感受。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疯狂战歌(第四更)
    这一刻,程昱变得不自信了。
    但是这一刻,程昱的感受却也不是不自信那么的简单。相反,程昱的心中,真的是非常的复杂。
    程昱追随曹操东征西战,从曹操微弱开始,到曹操成为中原霸主,到官渡之战的顶尖辉煌。
    这种经历,也等于是另外一种变化。从汉室强盛,到汉室衰弱,到最终,汉室大权旁落,被曹操取代的这种变化。
    但是经历了黄巾乱世,经历了诸侯割据,已经惨不忍睹的汉室,却在刘冯的一手主导之下,到达了现在的这种地步。
    要知道汉室对于河东郡的统治,不过是短短的一段时间啊。但却能凝聚出这么大的人心。
    这,这是何等样的变化啊。
    一切的一切,都是刘冯所导致的。这个当初不过八岁,但已经狡诈如狐,借助金蝉脱壳之计,假死以避过许多,南下新野,招募兵丁,与天下群雄厮杀,终于走到了这现在这个地步的刘冯所造成的。
    这是一个何等样可怕的人啊。
    在这一刻,程昱可以说是了解到了汉室的可怕,同样的也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刘冯的可怕之处。
    命世之英吗?
    在此前,程昱心中的命世之英,一直都是曹操,因为乱世之中,如曹操这般出色的人,当真是少有。
    强如四世三公,名门出身,又有谋略的袁绍,程昱都不放在眼里。就钟情于曹操,在汉室一步步强大的情况下。
    程昱心中的信念也不曾更改,但是在这一刻,程昱的心中,却是出现了些许的动摇。这个命世之英,真的是曹操吗?
    或许,这个命世之英,是这个刘冯也说不定啊。
    平定乱世,建立不朽的功业,使天下安定的命世之英啊。
    在这一刻,程昱的心中前所未有的动摇了。
    但是心中的动摇,却没有能改变程昱心中对于曹操的忠臣啊。所谓忠臣不事二主,程昱性格刚烈。
    即使是心中信念动摇了,也不会背叛曹操。
    因而,程昱发出了刚才的命令,要做最后的困兽犹斗,继续进攻河东,以断绝汉军的后路,争夺那一线生机。
    “将军有令,继续进攻安邑,没日没夜的进攻安邑。要在短时间内,攻破安邑。发挥出你们的所长,进行厮杀吧。”
    而随着程昱的一声令下,无数无数的传令兵,朝着四面八方的魏国,燕国大军发布了命令。
    猛烈进攻,更加猛烈的进攻城池。
    “杀。”
    老实说,已经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厮杀,士卒们的身心都已经非常的疲惫了。但是魏国,燕国的大军,不愧是久经战阵的精锐士卒。他们的躯体仿佛是钢铁浇筑的一般,在这一刻爆发出了强而有力的力量。
    他们齐齐朝着天空发出了一声如同虎啸一般的吼杀声,继而迈开了脚步看,朝着安邑城池冲去。
    此刻的安邑城池,已经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了。城上,城下不知道倒下了多少的双方士卒,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堆满了尸体。
    但是战争却在持续啊。
    “大汉威武,大将军威武。”
    “汉军战无不胜。”
    “杀。”
    随着魏国,燕国的大军,进一步的猛攻。城池上的守卒,也打起了精神,不甘示弱的吼杀了一声,更加猛烈的抗击了起来。
    “嗖嗖嗖。”
    “啊,啊,啊。”
    双方箭矢如雨,惨叫声迭起。几乎是每一秒钟,都有一名士卒丧生。他们死的凄惨,但是在整个沙场之中,却仿佛是一滴水滴一般的寻常。
    可以忽略不计。
    所谓人命如草芥,性命薄如纸,在这一刻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就是沙场,让人恐惧的沙场啊。
    这一战从白天杀到了黑夜,再杀到了白天,再杀到了黑夜。连续厮杀了三天三夜,大战还没有停止。
    这一日,日上三竿。
    “杀。”
    河东郡城,安邑城池东,北,西这三个方向,吼杀声,冲霄而起。魏国,燕国的大军,朝着安邑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厮杀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了,即使经过了轮换休息,但是大军的疲惫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即使是强大如魏国,燕国的大军,也已经坚持不住了。在这一刻,他们都已经麻木了,只知道拖着疲累的身躯。
    朝着安邑城池发动进攻,不断的进攻,持续不断的进攻。
    他们踩着袍泽的尸体,进攻城池,仿佛是行尸走肉一般,为了上边的命令进攻,当真是惨烈异常。
    不过,相比起来,安邑城中的守卒,更加的惨烈。
    此刻,城池上还有许多精壮,士卒正在奋力守城,他们拖着疲累的身躯,朝着城下抛下了一块块的巨石,圆木等等的守城工具。
    他们的脚边,倒着无数无数的人。乍看之下,都是尸体。但是其实有的“尸体”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