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贼啊,曹贼。你恐怕永远也不知道,一个外表只有八岁的稚子,是刘氏真正的谋主,一手策划了这一步步惊心动魄的计划吧。
    哈哈哈哈。
    董承情难自禁,这种几乎于癫狂的神态,持续了很久。许久后,董承才勉强的平定下了心中犹如滔天骇浪般的心情。
第一百二十五章 瞒天过海(二十六)(2)
    派遣了小吏把这份表文,送去了尚书令荀彧那边。
    尚书令官邸,书房中。荀彧正埋首在案上处理公文。
    荀彧,一个智慧高超,道德操守方面也都是超一流的人物。他处理公务,一般都是非常严谨的,全神贯注的。
    但是今日,荀彧却是出奇的有点出神。
    不仅是出神,荀彧还觉得有点热血沸腾。因为他知道,皇太子的计划即将出现结果了。
    车骑将军董承,这个关键人物,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一个汉室的忠臣,变成了倒向曹氏的叛贼。
    尤其是刚才,荀彧还得知,二皇子死了,董美人差点被赐死。
    荀彧知道,一切都是为了瞒天过海,一切都是为了欺骗曹操的眼睛,从各方面,从一切一切的方面进行欺骗,以换取一线生机啊。
    “先有何进,十常侍争权,后有董卓之乱,再有李,郭之乱,今日更是有曹操掌权。本以为汉室已经病入膏肓,无以为继了。不想皇太子横空出世,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为汉室争取了一线生机。此,岂非天不绝汉室呼?”
    这一刻,荀彧也与董承一般,热泪盈眶兼热血沸腾。
    “大人,有车骑将军的表文到了。”这时,一个小吏走了进来。荀彧赶紧伸手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痕,而后微微低着头,说道:“放下吧。”
    “诺。”小吏有点奇怪荀彧的状态,但也不敢造次,应诺了一声,把写着表文的竹简放在了荀彧的案上,退了出去。
    荀彧这才抬起了头,深呼吸了一口气,迅速的打开了董承的表文。
    “这是打算连天下人也一起瞒过去,真正的决裂了啊。”荀彧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说道。而后,毫不迟疑的大声道:“来人,请陈尚书把表文发往宫内。”
    “诺。”门外有护卫应诺了一声,走了进来,把表文取走,交给尚书台专门的尚书,派往宫中。
    “汉室中兴,指日可待。”
    表文发出去后,荀彧暗道。目光中尽是神采,蕴含着滔天的自信。
    被发出去的表文很快就回来了。天子的批阅只有二字,不准。
    荀彧通过尚书台的官吏,把表文原封不动的发还给了董承。
    车骑将军府,书房中。
    董承手中拿着天子批阅下来的表文,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随即,笑容一敛,对着门外下令道“备车。”
    “诺。”有护卫应诺了一声,下去备车去了。
    不久后,董承手持着天子批阅过的表文,往司空府而去。
    司空府,书房中。
    曹操坐在上首位上,嘴角含笑。就在刚才,他与邓欢谈过了。邓欢详细的向他禀报了,董承的前后反映,以及应对此事的态度。
    曹操基本上已经认为董承是真的与刘协决裂了,至于是否真心归顺,那就打个问号了。不过,就算如此。
    曹操也是觉得欢喜了,常年的一棵刺儿,被拔除了啊。
    “明公。车骑将军向天子上表,说董美人失德,不容于天下,请求接回家中居住,天子批阅不准。董承此刻正乘坐马车,往司空府而来。”
    这时,有小吏禀报道。
    “开中门,迎接。”
    曹操精神一振,下令道。
    “诺。”小吏应诺了一声,转身下去准备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瞒天过海(完)(1)
    第一百二十六章瞒天过海(完)
    司空府中门大开,司空曹操亲自来到大门口,迎接董承。
    “又来叨扰明公了。”董承一脸的歉意,对着曹操弯身道。
    “将军何出此言。”曹操闻言摆了摆手,说道:“我与将军同殿为臣,自当互相扶持才对,互相拜访更是在情理之中啊。”说到这里,曹操微微一笑,伸出手拉着董承一起进入了司空府。
    这次握手,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司空府中守卫深严,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一般人几乎寸步难行,但曹操是司空,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很快,曹操就与董承一起进入了书房中。
    坐下后,曹操先命下人沏茶进来。而后抬起头看向董承,说道:“董将军是为了董美人之事而来吧?”
    “正是小女之事。”董承点了点头,随即一叹道:“老夫这么多年尽心竭力,保护天子。而如今却得到了这样一个下场,实在是心寒啊。”
    “天子确实过分了。”曹操深以为然的说道。
    “不知道,董将军要我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随即,曹操又问董承道。
    “那日老夫就向司空大人透露过了心意了,早已经心灰意冷,祈求能够卸甲归田。如今也只期望小女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余生。”董承叹了一口气,脸上尽是心灰意冷之色,说道。
    “这有何难,待我入宫,为董将军迎回女儿。”曹操心下了然,豪爽道。
    “多谢明公了。”董承感激道。
    这是今日,也是董承这辈子第二次称呼曹操为明公。但是不管怎么看,都不显得突兀,局势发展到了现在,董承称呼曹操为明公,很自然。
    “份内之事罢了。”曹操闻言微微一笑,说道。随即,曹操又起身道:“董将军在此稍等片刻,我这就入宫。”
    “有劳了。”董承也起身说道。
    随即,曹操下令备马,而后坐车出府。
    城中大道上,曹操坐在马车上,在众多甲士的拱卫下,朝着皇宫缓缓的进发,今日的他与众不同,脸上始终维持着一分笑意。
    曹操是什么人物?那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几乎看不到笑容,更何况是常年保持了。跟在曹操身边的甲士,几乎每一个人都心中惊奇。
    但不管怎么说,曹操的心情好,似乎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让他们的心情也不自觉的轻松了起来。
    于是,较为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曹操出行,众多甲士护卫,应该是非常气派,并且气势迫人的。但是此刻这支队伍,却给人一种亲和力。
    四周的百姓也有敢抬头望向曹操的。似乎,这位曹司空遇到了什么高兴事情了。
    很多百姓心中都在猜测。
    就在这种气氛中,皇宫的宫门到了。领队的甲士,策马冲出队伍,来到宫门前,只是与那守卫的甲士道了一声。曹操的马车就畅通无阻的进入了皇宫,如自家后院。
    入了宫门后,马车才停了下来。曹操踏步下了马车,这时,一个内侍从前方走了过来,见到曹操后,弯身行礼道:“司空大人,陛下正在偏殿内休息。”
第一百二十六章 瞒天过海(完)(2)
    “嗯。”曹操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随后,领着一些贴身的甲士,来到了那内侍所说的偏殿外。
    “进去禀报。”偏殿外,曹操对着两旁护卫偏殿的甲士说道。
    “诺。”甲士见来人是曹操,自然不敢阻拦,应诺了一声,立刻走了进去。
    偏殿内,刘协正跪坐在御座上看书。看的是杂书,似乎是聊以消遣。
    “陛下,司空大人在外求见。”甲士进来后,立刻禀报道。
    “曹操?”刘协的脸上露出了一些冷意,说道。甲士立刻低下了头,当作没听见。大人物针锋相对,他们小人物可不好搀和。
    若是稍有不慎,觉有可能当场被斩。
    “请进来吧。”不过幸好,刘协也没有为难甲士的打算,片刻后,就下令道。
    “诺。”甲士心中松了一口气,立刻应诺了一声,走了出去。片刻后,曹操走了进来。
    “老臣拜见陛下。”进入偏殿后,曹操没有看刘协一眼,就立刻地下了头,行礼道。礼仪很周到。
    “司空免礼。”
    刘协淡淡的抬了抬手,说道。
    “谢陛下。”曹操拜谢了一声,才直起身来,恭敬的站着。
    刘协冷眼旁观,心中冷笑。天下人都说曹操是一个汉贼,人言可畏啊。曹操深深的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许都境内,对于他这个天子,还算恭敬。
    但刘协却知道,一切都是表面现象而已。要不是他的太子忽然变得机敏可靠了,没准哪一天这个很是恭敬的家臣,就成了致命的叛贼了,随手一击,就把他这个天子给杀了。
    心中冷笑,但是脸上刘协却冷静的说道:“不知道司空入宫来见朕,有何要事?”刘协当然知道曹操来此的目的,早在刘冯的计划之内了。
    但是表面工作,也是要做一做的。
    “臣听闻陛下要赐死董美人?”曹操也很冷静的说道。
    “怎么。这朝政司空要独断专横,如今这家事,难道也要先向司空过问不成?”刘协冷笑道。
    曹操皱起了眉头,天子刘协的脾气,真的改变了很多。以前从来不会这样**裸的说话,有也是非常隐晦的。
    要是往常的时候,曹操也是能忍就忍了。天子家事,他确实是管不着。但是这件事情,事关董承,他却是要管上一管。
    “当今天下,群雄并起,都是桀骜不驯之徒。江山社稷不稳,而车骑将军董承乃社稷之臣。纵使董美人有一些小过,但是以车骑将军之功勋,也可网开一面。而今,陛下却要赐死董美人,就是动摇大汉朝的江山。老臣身为司空,当朝三公,自然要向陛下进言的。”曹操不卑不亢,理由也很充足的对着刘协说道。
    “在朕眼中,董承不过是奸贼罢了。”刘协冷笑道。
    “若车骑将军董承为奸贼,那天下再无忠臣了。”曹操冷静的说道。
    “曹孟德,你今天是来向朕摊牌的吗?”刘协的目光更冷,说道。
    “老臣不敢,老臣只是想请陛下看清形势,放还董美人回去吧。”曹操的目光也有点泛冷,抬头对着刘协说道。
    刘协的目光一下子变得非常锐利,也蕴含着滔天的怒意。
    “呼,呼,呼。”
    刘协的呼吸声,忽然变得浓重了很多。胸口不断的起伏,双目死死的盯着曹操,犹如一头受伤的野兽。
    被冒犯的王者。
    而曹操也当仁不让的回看着刘协,目光也很是锐利。
    看到曹操这样的目光,刘协的心中几乎大笑。
    他知道,刘冯的计策成功了,圆满了。以前,不管曹操心中如何逆贼,但始终都恪守本分,人前人后,都不敢冒犯他。
    更不要说是直视了。敢这么做,就证明曹操的胆子大了,以为行事对他更有利了。就因为他与董承决裂了。
    他刘协失去了最后一个力量,在曹操的眼中,基本上不构成威胁了。再蹦达,也蹦达不起来了。
    被人轻视了,刘协应该感觉到愤怒才对,但是此刻,却是出奇的爽快。因为他知道,汉室的江山,已经再次的向他招手了。
    保住董承,就是保住了汉室的江山啊。
    “滚。”剧烈的喘息了片刻后,刘协冷冷的说道。
    “老臣就当是领旨了。”刘协非常的不给面子,曹操却是微微一笑,说道。随即,曹操对着刘协一拜,转身走了出去。
    “乱臣贼子。”
    身后,偏殿内,传出了刘协的一声咆哮。
    曹操摇了摇头,颇不以为然。天下诸侯,哪一个不是乱臣贼子。多他一个也不多。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余波(1)
    第一百二十七章余波
    随即,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下令放还董美人出宫。
    车骑将军府,正门大开。
    李氏亲自守在门外,翘首以盼女儿的辇车到来。
    就在李氏期盼的目光中,一辆辇车在无数甲士的护卫下,缓缓的朝着车骑将军府而来。
    不久后,停在了李氏的前方。
    紧接着,一个宫装女子从辇车上走了下来,容颜俏丽,却掩不住的疲累,悲伤。正是董贵人。
    李氏心中一疼,迎了上去。
    “女儿你受苦了。”李氏握着董贵人的手,心疼道。
    “母亲。”董贵人眼眶一红,扑倒在了李氏的怀中,嘤嘤哭泣了起来。心下,却是道了一声对不起。
    董贵人知道,为了计划的顺利进行,必须要隐瞒住一批人啊。即使是至亲骨肉。
    董贵人哭了片刻后,就被李氏接了进去。随行而来的甲士,则被打发回去了宫中。这预示着,董贵人将不再返回宫中。
    千万别小看这个。
    因为这不仅仅是给了董承以面子,而且还狠狠的扇了天子刘协的一个耳光。自古以来,后宫女子失德,被幽禁,被鸩杀的不计其数。
    从来没有听说过,后宫女子失德,而被放归家中的。
    刘协的董美人回家居住,这是自古以来的第一次。这件事情的背后,不仅仅是刘协的家事,也**裸的灭了一次刘协的威风。
    “唉,汉室已经没救了,这天下迟早要姓曹。”
    “是啊,天崩地裂,改朝换代。”
    “改朝换代,历来不缺少牺牲品啊。要想不成为牺牲品,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立场了。顺应天命,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来人,备马,老夫要去见曹司空。”
    本来,刘协除了伏完,董承,王服,吴兰等忠心耿耿的汉室忠臣以外,还有一批比较忠心,或者是目光短浅,觉得汉室还有一定的威望在。
    打算在汉室衰弱的时候,进行投机。
    这两大类的臣子。
    但是随着皇太子刘协的胡作非为,随着董承立场的改变,随着曹操进一步的巩固了势力,这些人心就开始发生转变了。
    一时间,朝野上下对于刘氏都避之不及,而对于曹氏却是趋炎附势。
    一句话,就是刘氏更加不起眼了。曹操更加的炙手可热了。
    天下归曹。
    除了这些立场改变的人以外,还有曹氏的□□,附庸势力。他们对于天子刘协的威望进一步的降低,曹氏的进一步巩固。
    喜在心头,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集团。坚决的跟着曹氏,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等到曹氏取代刘氏的那时候,他们的忠心,也必将会得到回报。
    显赫的爵位,庞大的财富等等利益将会降临在他们的头上。
    简单的说,刘氏的势力被削弱了,而曹氏的势力更加庞大了。
    可以说,随着董承立场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力,已经开始了。那就是天子刘协,更进一步的变成了摆设。
    曹操的地位,更进一步的稳健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余波(2)
    这些人都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住的人。真正知道这一次的自我削减势力,出自于皇太子之手。
    目的只是保存势力,以反戈一击的人。
    却是喜在心头。他们骗过了曹操,保住了董承,这就为了皇太子刘冯接下来的一步,武力夺取许都,埋下了伏笔。
    汉室,可以大兴了。
    屯骑校尉,伏完的府邸内。
    伏完懒洋洋的坐在院子内晒太阳,旁边有次子伏典服侍着。
    “父亲,走到这一步,也是您想象不到的吧?”伏典见伏完懒洋洋的,浑身轻松的模样,不由笑着说道。
    “若说在一年前,还是想象不到的。但是自从领教到老夫那个外甥的厉害之后,就已经想像到了今天了。老夫的外甥是一头雏鹰啊,注定是要翱翔于天机的。曹操,刘备,袁绍都拦不住的。”
    伏完笑着说道,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骄傲。
    皇太子刘冯啊,不仅是他伏完的骄傲,也是他们刘氏一系忠心耿耿的大臣们的骄傲啊。有了皇太子,汉室才有了盼头,有了希望。
    “呵呵。”伏典呵呵一笑,他的脑中也不由浮现出了几月以前,刘冯派遣他去河北找寻赵云的一幕。
    当时,他也很震惊啊。
    后来找到了赵云后,伏典也就知道了刘冯的不简单。因为赵云是个人才啊。如今,当真是不简单啊。
    “也别笑的太早,也可能稍纵即逝的。只有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瞒过曹操虽然是重要的一步,但毕竟也只是第一步罢了。接下来的第二步,也要走的稳健啊。金子方面,都如何了?”
    见气氛似乎有点轻松过头了,伏完不由问道。
    “已经有七八万金转移到荆州去了。”伏典恭敬的说道。
    “七八万金啊。够了。”伏完闻言呼出了一口气,说道。想起金子,伏完也不得不再次的佩服刘冯的敛财能力啊。
    这么多金子,曹操都要眼红的啊。
    “荆州,刘表的地盘。”随即,伏完转过头,看向南方,低声说道,眼中添了几分凝重,刘表那个人比较好对付,但是要在别的地方招兵买马,扩充势力,恐怕也是比较困难的啊。
    伏完有点担心。
    不过片刻后,伏完又是失声笑了出来。
    现在,袁绍和曹操也没有明确的开战,招兵买马的时机也没有到,想的太远了。
    目前这段,还是享受一下胜利成果吧。伏完的脸上再次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
    皇宫,太子宫内。
    刘冯跪坐在王座上,旁边则是赵云。
    “这时候,董贵人也应该出宫了吧。”刘冯抬起头看向南方,说道。虽然董贵人被降为美人,但是刘冯还是习惯性的称之为贵人。
    “该出宫了。”赵云点头说道,神色有点喜悦。
    “这种时刻,让子龙也好等了吧?快了,只要袁绍,曹操开战,我们就能够乘机出这座牢笼,投入这天下大势之中了,到时候如龙入大海,鹰翔天际,再也束缚不住我们君臣。”刘冯见赵云脸上的喜悦,也不由露出了笑容,说道。
    “久等了啊。”赵云说道。
    作为武将,他还是习惯于领兵,保护刘冯虽然重要,但毕竟不是本职啊。等来日刘冯成长了,夺回了许都。
    也就不用他保护了,他也就可以领兵厮杀了。
    建功立业,男儿梦啊。
    “哈哈哈。”
    刘冯大笑,走出这第一步后,刘冯真的是无比的畅快。
    这不是刘冯第一次改变历史了,赵云,荀彧,荀攸,贾诩等人的历史轨迹,都在刘冯的小小波动下,发生了转变。
    但是这一次却是刘冯改变的第一个大事。
    本该奉衣带诏,进行谋反,并且被杀的董承,王服,吴兰等他保住了,不仅保住了人,而且还保住了兵权。
    只一招瞒天过海。
    为了汉室再兴的目标,所走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啊。刘冯又如何能不畅快?
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操寿诞(1)
    第一百二十八章曹操寿诞
    这日,如同往常一样,太子与太子舍人们在太子宫正殿内读书。
    不过,其中也有变化,那就是人数。
    太子少傅贾诩所要教导的学生锐减了,加上皇太子刘冯也不过才三人。
    当初刘冯的太子舍人一共有十五,刘冯亲手干掉了其中的六七人,赶走了曹丕,太子舍人就只剩下了七个人。
    后来稳定了一阵,但是随着这一次董承的离开,影响很大。
    董盖已经被卸下太子舍人的职位,本人更是被董承禁足,看不到人影。而随着董贵人出宫回娘家居住,刘协的威望进一步下降。
    一些太子舍人也迫于家中的压力,纷纷以各种理由迟去了职务。
    这样也就使得刘冯成了汉朝的诸多太子之中,最冷清的一个。本满员十五人的太子舍人,只剩下了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王服的长子,那个小胖子王坤。另外一个就是大臣吴兰的长子吴学,今年十岁,长得非常的俊秀。
    读书刻苦,很上进。
    此刻,太子少傅贾诩正在上边教导,下边就是三个人。
    刘冯居中,王坤,吴学在两旁。刘冯在呼呼大睡,而王坤,吴学却是听的津津有味,很入神。
    今日贾诩教导的还是论语,他看了一眼呼呼大睡的刘冯,心中不免也有了一点波动。任谁看到弟子这么没出息,恐怕也会不满的。
    贾诩算是好了的,看了几个月了,直到现在,才有了一点波动。
    “今日就教导在这里吧。”过了不久后,贾诩说道。
    “是,老师。”
    王坤,吴学齐齐起身,下拜道。只有刘冯抬起尚有困意的小脸,眼皮稀松的看着贾诩。
    “虎父犬子啊。”贾诩心中不免也感叹了一声。
    随即,贾诩对着王坤,吴学点了点头,收起竹简走了出去。
    正殿内,顿时只剩下了刘冯,王坤,吴学三人。
    刘冯看了看左右,打算如常的离开了。吴学却在这时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可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
    经过这段时间内的打击,刘冯失去了一些太子舍人。但是刘冯知道所剩下的都是精华,都是能够在贫贱时候互相扶持的人物。
    一个是董盖,二个是王坤,三个就是这个吴学了。
    这三个就是真正的太子羽翼,不管是做太子,还是做天子,都离不开他们的辅佐,支持。
    如今董盖被禁足,刘冯对于王坤,吴学都比较上心。而且这两个小家伙也比价聪明,都隐约的猜测出刘冯的不简单。
    因此三人交流起来都是比较默契的。而吴学则是比较沉默,话较少的一个人,少有的主动开口,因此刘冯比较讶异,也比较有兴趣的问道:“噢?什么日子?”
    “曹操的寿诞啊。”
    吴学的脸上露出了一分嘲讽,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