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巳さ奈实溃骸班蓿渴裁慈兆樱俊
    “曹操的寿诞啊。”
    吴学的脸上露出了一分嘲讽,说道。
    “一定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吧。”这时候,王坤也已经猜出吴学要说什么了,不由冷笑道。
    刘冯闻言不由失笑。
    这段时间啊,太子舍人们纷纷离开,汉室的势力更进一步衰竭了。那些小人的作为,刺激了这两个小家伙啊,看曹操可能真的很不爽。
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操寿诞(2)
    不由两个小家伙又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在这里说一说,表现一下气愤了。
    “这是好事啊,患难见真情。只有此刻,才能明辨是非,看清忠奸啊。”刘冯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吴学,王坤的肩膀,说道。
    说完后,刘冯就起身离开了。留下两个小家伙,若有所思。
    “太子殿下果然非是庸才,那些小人们看轻了殿下,必定会后悔终生的。”许久后,吴学笑着说道。
    “今日患难与共,来日必为肱骨之臣。我等的压力也不小啊,若是才能不足,不能辅佐太子,就罪过了。”王坤却是想的更远,不由说道。
    “嗯。”吴学闻言抹去了笑容,郑重的点了点头。
    二人都感觉到了任重道远的那种责任。
    “曹操的寿诞,要不要送口棺材去?”刘冯出了正殿后,立刻就上了辇车,去椒房殿。辇车上,刘冯在心中恶意的想着。
    不过,最终刘冯还是打消了这个让他颇为心动的主意。
    稍稍的嚣张一点,稍稍的得罪一点。以曹操的肚量都是可以忍受的,若是在寿诞松口棺材去。那肯定是捅了马蜂窝了,后果很严重的。
    所以,最终刘冯摇了摇头,决定不管。
    让他开心逍遥去吧,越开心就越是松懈,他也就越有机可乘啊。
    …………………。。
    对于刘氏势力来说,对于曹操的寿诞,那是非常的不爽的。但是对于曹氏的势力来说,那无异于是天子的寿诞啊。
    不对,就算是天子刘协,他们也没有对曹操上进啊。
    就在曹操寿诞的前三日,大批的文武大臣们就开始送贺礼了,包括了□□,附庸以及以董承为代表,新近加入曹氏势力的一批势力。
    几乎所有曹氏势力的文武大臣,都提前送了贺礼。
    老实说,曹操本来是打算在家中摆个家宴就算了,反正又不是整寿。只是文武大臣这么热心,再加上这段时间曹操也确实是比较轻松的。
    董承归顺了嘛。
    于是,曹操决定大摆宴席。宴请了一大批的文武大臣。
    今日,下午只过了一半,就有无数大臣们开始放弃了工作,乘坐马车往司空府去了。车骑将军,董承也不例外。
    车骑将军府内。
    董承把所有的行头都拿了出来,在李氏的服侍下穿戴整齐,乘坐马车,在甲士的护送下,出了门。
    董承所在的车骑将军府是达官显贵的府邸所在,聚集了一大批的显赫人物。往常也是人烟稀少。
    但是此刻,却能见到三三两两的马车,与董承一样往司空府方向而去。越是靠近司空府,马车就越多。
    到最后,就像车水马龙一般,看不到边际了。马车上,董承不由叹了一口气,这气派,果然是比天子过寿还要显赫一些。
    就在董承叹气的时候,后方有一个声音响起。
    “可是董公在前?”
    董承心中一动,居然是刘备。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刘备,曹丕再登场(1)
    第一百二十九章刘备,曹丕再登场
    虽然说,这段时间抛弃刘协势力,投入曹操势力成为了一股潮流,就算是他董承也是如此。但是其中刘备仍然是佼佼者。
    一个仁义满天下,忠诚于汉室闻名的人物,居然生生的改变了立场。这件事情,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说谈。
    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刘备的声望。并且,这件事情还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外边扩散去了。
    虽然,刘备还保留有仁义的名声,但其实大不如前了。
    不过,刘备本人似乎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这段时间依旧是深居简出,除了必须要出席的早朝,或者重要的邀请以外。
    刘备在府中以种菜为乐很是低调。
    本来吧,董承是觉得刘备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同胞。后来,刘备立场改变后,董承对于刘备的印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再加上这段时间,刘备的深居简出,让董承感觉到了一股子阴谋。再一次多亏了太子殿下啊,否则这个外表老好人,但是心中歹毒的家伙,没准哪一天就被这个家伙给卖了,而且还替这家伙数钱。
    心中非常厌恶刘备,但是面上董承却是也是笑而转过头,看到了刘备的马车,以及始终跟随在刘备左右的关羽,张飞。
    刘备的马车渐渐靠近,护卫董承的甲士们虽然警惕,但也没有阻止。
    当刘备的马车靠近后,董承也举拳笑着说道:“原来是左将军。”随即,董承又问道:“左将军也是去司空府上贺寿?”
    刘备当然不知道董承心中的厌恶,他也不过是顺应潮流,来给曹操贺寿罢了。见到董承,招呼了一声。
    如今,许都城内名声最不好的就是他与董承了。一个是皇叔,一个是外戚,都是背叛了刘协。半斤八两,刘备见到董承有时候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闻言举拳笑着说道:“正是。”
    “同行。”董承笑着邀请道。
    “理当如此。”刘备欣然点头道。随即,二人的马车护卫开始合并,齐头并进往司空府而去。
    很快,二人就来到了司空府门外。
    大门外,车水马龙,随从人员遍地。当真是演绎了什么叫做车水马龙,什么叫做门庭若市,也显示出了如今的曹操是何等的显赫。
    董承与刘备对视了一眼,心思各异。
    董承是厌恶,这本该是属于刘协的气派啊。
    刘备则是艳羡,觉得大丈夫该如是。
    虽然这一次祝寿的人很多,但是曹操还是表现出了一贯的谨慎,并没有居高临下,用人主的身份,接待前来贺寿的文武大臣。
    不仅没有自抬身份,反而很谦虚。派遣了长子曹丕在门外迎接。
    刘备,董承联合而来,颇为引人注目。也引起了曹丕的重视,刘备,董承啊,本该是刘协那边的标志性人物,如今却成了曹氏势力成员中的一员。
    这意义是颇大的。因此,在曹操这边,刘备,董承比一般人想像的要更加的受到尊重,信任。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刘备,曹丕再登场(2)
    曹丕见二人一起来了,立刻舍弃了一个俸禄为二千石的中层官员。迎了上去,拜见道:“见过车骑将军,左将军。”
    “公子免礼。”董承上前一步,扶起了曹丕说道。
    “今日只是贺寿,又不是讲官职高低。公子不必如此。”刘备也在旁笑着说道。
    “虽然如此,礼不可废啊。”曹丕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那模样,任谁看到了,都会赞一声识大体。觉得曹操有一个很好的继承人。若是再拿皇太子刘冯作为对比,那么高下立判了。
    无数人都会更加坚定的跟随着曹氏的步伐前进的。
    就算是刘备,也觉得如此。只有董承,见识过太子刘冯的不凡,那种如同谋主一般的深谋远虑。
    曹丕在刘冯的面前,真不够看的。但是这些董承也只是在心中想想而已,面上还是很给曹丕面子的。
    因为三方都很识大体,因此,三个人,一个晚辈,两个长辈,在大门外就这么寒暄了起来,颇为融洽。
    很是让四周的一些文武大臣艳羡。那可是真正皇太子的亲自接待啊,这待遇,上哪去找啊。
    这些人干脆就把曹丕比作真正的皇太子了。
    寒暄也只是一会儿罢了,很快刘备,董承就走入了司空府。毕竟曹丕不仅仅是要迎接刘备,董承的,不能老跟他们说话。
    不过,与刘备,董承谈话的愉悦,却在曹丕的心中扎根了下来。
    “今日可是大喜的日子,乘着父亲欢喜,或许可以旧事重提以废掉刘冯。反正现在刘协的势力进一步衰弱了,对于与袁绍的交战所带来的影响力,也就进一步的削弱了。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曹丕的心中愉悦的想着,随即,又被满满的怨毒取代。
    因为曹丕感觉到了一种疼痛,从脸上传来的一阵阵刺痛。虽然脸上的伤口已经愈合,甚至是连一点疤痕都没有留下来。但是那一日,被刘冯当众鞭打的耻辱,却是全盘的留了下来。
    成了永远愈合不了的伤口,至今隐隐作痛。
    刘冯。
    但是曹丕的心中,却又隐隐有点亢奋的。刘协的势力进一步的衰弱了。对于一个只会仗着父亲的势力作威作福的家伙来说,没有比那个更加糟糕的事情了。
    曹丕的想象中,此刻的刘冯恐怕是恐惧,心慌。一个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吧。
    被打的多痛,报起仇来也就多爽快。此刻,曹丕的心中就是痛苦与痛快并存着。属于,报仇前夕的那种矛盾的心理。
    随着时间的流失,曹丕要迎接的文武大臣就越来越少。当最后一个大臣被迎接进去后,曹丕转过头问了一旁辅佐的小吏道:“如何?受邀请的人全部到了吗?”
    “启禀大公子,都已经入内了。”小吏看了一下名册,而后回答道。
    “好。”曹丕点了点头,转身走了进去。
    不过,曹丕并没有朝着大厅而去,虽然是长子,但是曹丕还没有资格在宴席上列作。曹丕也知道,属于他进言的时间,是宴会结束的时候。
    一定要报仇。
    曹丕的心中发狠。
第一百三十章 溜须拍马(1)
    第一百三十章溜须拍马
    此刻,司空府大厅内。
    文武百官已经齐聚一堂,除了司空曹操以外的另外两个三公,司徒,大司马,以及九卿,另外诸多的士大夫,将军,关内侯,列侯。
    一个个都是衣着光鲜,气度不凡。再加上不断有美貌侍女穿梭其间,服侍显贵的同时,带起一片片的香风。
    所有一切的一切,都代表了此刻曹操的不凡地位。简直可以媲美天子寿诞时候的场面了。
    在众多的达官显贵之中,也有一批人身份不高,但却备受瞩目的人物。荀攸,陈群,程昱,郭嘉,张辽等人。
    这些都是年纪轻轻,但却备受曹操信任,注定是未来曹氏□□人物之一的俊杰。
    “此间乐。”
    郭嘉坐在程昱的旁边,笑的很是畅快。郭嘉。汉末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智谋绝世无双,但现实之中,却是因为好酒,又颇为浪荡,在一般严肃的会议上是见不到他的。
    只有在大战前夕,或者是现在这样的宴会场面,才会有郭嘉出场。不是曹操容不下郭嘉,而是郭嘉有时候确实是有点不着边际。
    按照后世的话,就是非主流。如陈群,荀彧这些正经,有严守礼仪的人才,才是主流。
    郭嘉一边说这里欢乐,一边畅快饮酒,很是潇洒。
    “奉孝,你就少喝点吧。”旁边的程昱头疼道。他不是怕郭嘉醉死,而是怕郭嘉在待会儿耍喝的畅快了,闹出点不妥来。
    这绝对是有可能的。
    陈群撇了一眼郭嘉,颇为看不过眼。陈群乃士族出身,最是严谨,礼仪也极为周到,对于郭嘉这种浪荡子,自然是好感缺缺。
    “酒宴嘛,当然要酒醉饭饱,又要欢乐才对。不然,怎么交酒宴?”郭嘉却是笑着说道。他容颜清秀,目光有灵,笑的很真。
    虽然浪荡,但也有一种率直的感觉。并不是真正的不学无术浪荡子。
    程昱闻言翻了翻白眼,他本是刚强无比的人物,按理说也应该是与陈群一样,严肃且痛恨放荡子的人。
    但是偏偏他与郭嘉也是颇为不错的朋友。
    除了这些文人以外,尚有一些将军。许褚,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良将,夏侯惇,夏侯渊,曹纯,曹休等曹氏夏侯氏的将军们。
    文人之间关系好,说的上话,就自成圈子。武人之间也是颇聚得来,相互之间也是有说有笑。
    不过,也有例外,就是夏侯渊。他的一张脸怎么看都是有点阴沉。
    众将都知道夏侯渊的郁结所在,他最看重的侄子夏侯尚还是人事不醒,而且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许康等太子舍人的前车之鉴,基本上已经保不住命了。
    夏侯渊的心情哪能好的起来。
    “秒才啊,今日乃是孟德的寿辰,你也难得从外边赶回来。暂且抛开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吧。”夏侯惇在旁劝说道。
    夏侯惇虽然盲了一目,但体态魁梧,长相也是雄峻,显得很是威仪。在座的,不管是曹氏,夏侯氏等宗族将军,还是张辽,于禁等外将,都是以夏侯惇为首,威望很高。
第一百三十章 溜须拍马(2)
    如今,夏侯渊心情不好,也只有夏侯惇能够上去劝劝了。
    “即使是笑,也是强颜欢笑,何必呢。”对于夏侯惇的话,夏侯渊虽然听的进去,但真的是笑不出来,笑出来也成了苦笑,说道。
    “唉。为兄的敬你一杯。”
    夏侯惇见此叹了一口气,举起案上的酒杯,对着夏侯渊说道。
    “多谢兄长。”夏侯渊谢了谢,举杯饮了下去。
    这边夏侯渊闷闷不乐。另一边,董承,刘备从外走了进来。文武们纷纷举拳见过,刘备,董承也都一丝不苟的回礼,很是得体。
    很快,寒暄完毕。二人就分别坐下了。二人的身份其实差不多,一个是车骑将军,一个是左将军。
    座位只是稍微的错开。
    “多日不见,玄德气色很好啊。敬你一杯。”郭嘉见刘备进来了,眼中泛着奇异之色,举杯说道。
    “奉孝敬酒,焉敢不从?”刘备笑着道了一声,也举杯道。
    随即,二人遥遥的对饮了一杯。
    其实,这该是二人之间的小插曲。但是在这大厅内,却不是什么小插曲了。
    “刘备。”
    程昱的心中泛着冷意。与董承不同,董承是彻底与刘协翻脸了,而且本身也没有什么野心,更从来没有做过诸侯。
    但是刘备不同,刘备虽然也与刘协翻脸了,但是本身做过徐州刺史,而且为人礼贤下士,颇为不凡。
    对于刘备这个人,曹操这边的有识之士,都很警惕的。刚才郭嘉见到刘备,泛着奇异之色也是因为如此。
    董承看了一眼郭嘉,又看了一眼刘备,很快就掠过去了,因为这些不是他所关心的时间。董承抬头打量大厅内的文武之臣。
    除了一些显赫权贵以外,如张辽,于禁,夏侯惇等人都是骁勇善战之辈,陈群,程昱,郭嘉等也都是人中俊杰。
    看着今日为曹操贺寿的这批人,董承的心中叹了一口气,此刻的曹氏是极为强盛的。猛将如云,谋臣似海。
    大厅上,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各人有各人的立场,甚至于立场是隐藏在黑暗之中的,当真是刀光剑影。
    稍稍走错一步,就要横死当场。
    就在此刻,曹操从外走了进来。司空府不是皇宫,皇宫内有个内门,直接供给天子走入大殿的。
    曹操府上还没有那个布置,他是从大门口走进来的。
    今日曹操穿的很是喜庆,是大红色的外袍,脸上的表情也比较的愉悦,轻松,显然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颇让曹操舒心。
    “明公。”
    曹操是今日当之无愧的主角,他走入大厅,文武们自然不会不给面子,纷纷举拳拜见道。
    “诸位多礼了。”曹操对着四下举拳,说道。随即,径直来到了上位上跪坐下来,动作很是大气。
    “今日本是私人小事,但诸位却很是热心纷纷前来祝贺,操在此谢过。”跪坐下来后,曹操举拳说道。
    “明公谦虚了。”有人立刻举起拳头,说道:“明公乃是当朝司空,日理万机,乃是大汉朝的栋梁,明公之事就是大汉朝的大事,哪有什么小事。”
    这是**裸的溜须拍马之言了。说的也很露骨,但很有市场。
    “正是,吴大人说的实在是有道理。若非明公横空出世,克定祸乱,哪有今日的国泰民安。我等也是感激在心,才前来庆贺的。”
    有人跟风道。
    “正是,正是。”
    很多文武大臣不甘人后,纷纷举拳拍马。
第一百三十一章 略有些志得意满(1)
    第一百三十一章略有些志得意满
    这些溜须拍马的人中,当然不包括张辽,夏侯惇,郭嘉等□□。都是些汉朝遗留下来的权贵只是仗着家族有权有势,或是父辈留下的爵位度日。
    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能力。
    曹操留着这群废物,也是因为当初曹操迎接天子刘协都许的时候,顺便也把这些人给接过来了。
    如今也不好罢免了。
    在往常的时候,曹操对于这些话都是不爱听的,甚至是厌恶。但是今日不同,一方面今日是曹操的寿辰,本身就有几分开心,也就宽容了很多,耳根子也有点软。
    再加上这段时间天子刘协自毁长城,自断臂膀跟董承闹翻,最后,董承更是一狠心投奔了他。
    这件事情,曹操已经很相信了。
    在往常的时候,曹操身边始终有董承这根刺在,而且这根刺是内部的刺,不像袁绍虽然强大,但也是外部压力。
    有这根刺在,曹操就算是想宽松也宽松不起来。而今日,这根刺被拔出了,内部的环境变得安稳了很多。
    曹操有了一些放松。
    寿辰,再加上环境的改变。让曹操今日对于这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话,居然听了进去。略有些志得意满的心情。
    “诸位言重了,操也只是见天下崩乱,被董卓,袁术,吕布之流霍乱,愤而起兵罢了。有今日之功勋,也只是上苍要大汉中兴,命运使然罢了。”
    曹操笑着谦虚道。
    虽然谦虚,但是那态度,眼神比之往日宽松了很多很多啊。会溜须拍马的,对察言观色也都很有研究。
    察觉到今日曹操的不同,顿时大喜。紧接着又是一阵溜须拍马,很是肉麻。
    很多曹氏□□都皱起了眉头。其中程昱最为刚直,他的眉头几乎拧在了一起,现在虽然内部拔除了董承这个威胁,但外部还有袁绍啊,还不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随着越来越多人溜须拍马,程昱心中的火气就越来越盛。当最后忍无可忍的时候,程昱举拳拳头,打算劝谏。
    旁边的荀彧一把拉住了程昱,低声说道:“今日乃明公的寿诞,高兴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仲德别扫了明公兴致,即使是要劝谏也等明日再说。”
    曹操越是觉得宽松,荀彧就越高兴啊。因为这代表着,刘冯的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更加的好啊。
    难得一代枭雄,很多时候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曹操,失常了一下。
    荀彧怎么可能让程昱坏了大事。
    程昱很是不以为然,但是理智告诉他荀彧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因此在考虑了一下后,决定还是算了,明天再说吧。
    荀彧见程昱罢休了,眼中闪过几分笑意。
    “唉,越陷越深了。”荀彧的旁边是荀攸,他见叔父的一举一动,都明白是为了什么,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
    曹操志得意满,高兴的不仅仅是荀彧,还有刘备。
    “今天是一个大机会,能否脱离苦海,就看这一次了。”刘备在心中狠狠的为自己鼓气。自从许都的局势越发对刘备不利后,刘备就筹谋着离开许都。
第一百三十一章 略有些志得意满(2)
    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但是这一次董承立场的改变,曹操的心情大好。刘备觉得是个机会,乘机进言去外平定叛乱,而后逃走。
    刘备想把握住这次的机会。
    很多曹氏的□□都如程昱一般看不过眼那些溜须拍马的,随着时间的流失,越发如此。不过,幸好曹操在关键时刻刹车了。
    虽然真的是有些志得意满,但也要有个度啊,曹操的自律能力还是很强悍的。
    “上歌舞。”
    曹操抬了抬手,说道。以歌舞来打断了这些人的阿谀奉承。
    “诺。”有侍女应诺了一声,下去传召歌姬去了。不久后,一大批的歌姬走了进来,一个个肤白貌美,豆蔻年华。
    歌姬们在齐齐对着曹操行了一礼后,在雅乐悠扬下,翩翩起舞了起来。
    如今虽然是乱世,但是歌舞美人对于权贵来说,吸引力是非常低的。在座的哪一个家中不是歌姬成群的人?
    只是这日是曹司空的寿诞,众文武多少也给点面子,纷纷露出兴趣的神色,开始观看了起来。
    歌舞助兴,把酒言欢。
    当歌舞完毕,喝下几杯小酒后,曹操顿时觉得有点微醉了。
    “真是春风拂面暖洋洋。”曹操眯着一双眼睛,享受着这刻暖洋洋的感觉。自从董卓乱汉,他愤而起兵后。
    多少日子的刀光血影,多少日子的征战厮杀。
    难得感受着这份舒爽啊,这一切都是因为斩断了天子刘协的一条手臂,安稳了内部啊。曹操转过头,看了一眼董承,遥遥举杯。
    董承见此也立刻举起酒杯,与曹操遥遥的对饮了一杯。
    “明公,如今中原承平,初显盛世景况,下官请为赋诗一首。”一个很有才名的文臣,对着曹操举拳说道。
    “好。薛大人请。”
    “如今四海承平,正该如此。”
    在座的文武们纷纷叫好道。
    这个姓薛的文臣见众望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