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空空如也之人,身形修长,脸型偏瘦,一双目光温润平和,散发着一阵阵儒雅之气。
    若单单看这副模样,怕是像儒者,多过将军。不过,偶尔他的眼中,却有偶尔一闪而逝的果敢。
    可见,此人看似儒者,但一旦遇到大事,必定威风非常,决断迫人的人物。乃上上之将。
    那手中持枪的将军,脸上无毛,年纪轻轻是一位少年。他黑发如墨,散在四周给人以一种粗犷威猛的感觉。
    脸型犹如刀削一般,非常有型,一双眼睛耀耀生辉,仿佛雄鹰张目,犀利非常。
    简单来说,虽是少年,却霸气威猛,不似凡人。
    这二人走在前方,引导大军缓缓向北而去。
    “一路上,邓校尉将那甲胄,陌刀,连弩藏起,可是心中算计好了?”那儒将看了一眼少年将军,淡淡一笑,温声道。
    “啊,这前方就是河套了,不管是什么地方,都要防备鲜卑人的探子。末将手下这一营兵马效仿大将军亲兵建造的。瞒不过重臣,然草原上的贼寇,却怕是不知。若是出其不意,则能发挥奇兵之效。”
    少年将军闻言坦然承认道,自称末将,言语间对那儒将颇为恭敬。
    虽然少年将军言语恭敬,但那儒将却没有哪怕是一丁点的姿态,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人乃是如何的人物。
    不说这人养在东宫,为东宫旧臣。与当今皇太子,王上大将军之间非是一般朝臣可比。
    单说这人那一身才学,就足以让他敬重了。
    可以说是大汉雄鹰,必定会鹰鸣长空。他又岂会摆弄什么姿态?不仅不会摆弄姿态,反而是平辈相交。
    这二人就是刘冯麾下的英杰,拥有大将军之才,曾为刘冯麾下长史的邓芝。以及注定要独秀天下,一生无敌。昔日刘冯麾下太子舍人,今日的邓校尉邓艾。
    这二人一个年少有礼,对前辈恭敬非常。一人姿态平和,因而这一路上互相亲善,成了一对友人。
    只不过邓艾年不过十八,无有表字,邓芝才以邓校尉称之。
    至于邓芝所问,那是因为在出洛阳的时候,邓艾下令他麾下亲兵,行不解甲。要知道甲胄沉重,在一般行军的时候,是将甲胄放在后方辎重车上的。
    而这行军不解甲,会累死人的。不过,这有弊必有利,这行不解甲,能锻炼士卒的耐力,体能。
    而邓艾在军中威望很高,这一声令下,六千亲兵无敢不从。这从洛阳到河套数千里地,就这么走过来了。
    但偏偏到达河套之后,邓艾下令命士卒将陌刀,连弩,甲胄藏起,穿上普通皮甲,背着弓矢,持着长矛前行。
    这是明显的藏拙,因而邓芝才有了那么一问。问的时候,邓芝其实已经是肯定了。而邓艾的回答,不过是证实了而已。
    随即二人又说了几句,不过邓艾始终话不多,因此有些冷场。邓芝知道邓艾小时候口吃,虽然长大改过来了。
    但却沉默少言,不过每出言语,必定犀利。俗语有云,言少却精也。
    因而,邓芝也不甚在意。
    而此刻,邓艾的目光始终遥望前方,那一双鹰目中的锐利不仅没有散掉,反而越发的犀利了。
    隐隐的还有几分激动。
    邓艾性格冷静,处事沉稳,为大将之才。生平最敬重的人物,也是那卫青,霍去病。
    长平,冠军二侯出塞,匈奴远遁,后世名将皆为之倾慕也。
    而他生平第一战,也是出塞征战草原,对手更是不逊色于昔日匈奴多少的鲜卑人。邓艾自然是燃起了热血。
    不仅如此,这北方还有他注定要效忠的对象。那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大汉朝的命世之主,盖代之雄。
    刘冯。
    当年,邓艾在新野,虽然年少,但却为司马徽所重,成为司马徽的弟子,不仅记事,还少年老陈。
    那会儿,他不过一田家子而已。却为刘冯所看重,后来刘冯身份公开,更是将他带入东宫,沉稳了太子舍人,也就是所谓的东宫旧臣,身份与一般朝臣有别。
    一介田家子,一飞冲天,入了那东宫,成为了今日的东宫旧臣。无异于腾蛇化龙,一步登天。
    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要么受宠若惊,唯唯诺诺。要么暗自矜持,颇为自傲。然邓艾何等人物?岂是凡俗。
    他不仅没有唯唯诺诺,更没有颇为自傲。而是行那本份之事,对刘冯恪守君臣之礼,不曾因为自己受到亲近而有丝毫娇气。
    与太子少傅贾诩之间,也是行弟子之礼,虚心求教,恭敬有礼。
    可以说,不骄不躁,当真本份。
    这有七分乃是邓艾本性使然,不过其中三分,却因为是对刘冯的孺慕之情。
    虽然说,刘冯与邓艾之间,不过相差几岁而已。但是这一种感情,却始终存在。
    因为邓艾还在学习的时候,刘冯已经跨马横枪,征讨天下了。而当今日,他邓艾已经小有所成,准备征战的时候。
    刘冯却已经提兵雄视诸侯,已然天下无敌了。
    所以,在邓艾的心中,刘冯不仅是皇太子殿下,大汉朝的储君,更是王上大将军,他所敬仰的天下名将。
    但是,刘冯与邓艾之间,却是甚少见面。
    因为刘冯常常要提兵征讨天下,常不在东宫啊。而这一次,也是一年多后的重逢了。
    一想到即将再次见到刘冯,邓艾的心中就隐隐的激动了起来。
    这是一颗赤子之心啊。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震动(第二更)
    大军到达了河套之后,邓艾不仅让麾下亲兵们收起了标志性的甲胄,陌刀,连弩,而且行军也小心翼翼了许多。
    派遣出去的探子,足足覆盖了方圆的五十里方圆。
    在这方圆五十里方圆内,即使是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也瞒不过但邓艾,邓芝二人的耳目。
    “哒哒哒。”
    再行了大约八十里左右的地方,前方忽然响起了马蹄声。片刻之后,一匹快马出现在了邓艾,邓芝二人的前方,正是二人派遣出去的探子。
    邓艾,邓芝不由抬头看去,虽然眼神猛的一凝,却是探子的身上沾染了血迹,显然已经交战上了。
    就在邓艾,邓芝打量探子的时候,探子迅速的翻身下马,来到了二人的前方行礼道:“禀报将军前方有发现鲜卑人的探子。双方交战,杀了三人,逃了二人。”
    “壮哉。”
    邓芝赞了一声。面对鲜卑探子,己方探子居然能杀三人,当真雄壮非常。
    “知道了。回去吧,记得小心一些。”邓艾则是点了点头,说道。
    “诺。”
    探子应诺了一声,而后翻身上马快速的驾驭战马消失在了北方。
    探子离开之后,邓艾转头对着邓芝说道:“果然是进入草原,就变得危机重重了。即使我们这二营精兵强健,怕也难以与那大规模的鲜卑骑兵匹敌。当加快速度,先入声城。而后派遣快马,向大将军禀报,以骑兵护送,再往朔方而去。”
    邓芝知道骑兵来去如风,步卒不怕正面交战,就怕这个。邓艾的担忧是极有道理的。因而没有任何异议,邓芝当即点头道:“加快行军吧。”
    “加快行军。”邓艾点了点头,而后猛的大吼了一声。
    “诺。”
    身后一声响亮的应诺响起,而后这二营一万二千精兵猛的加快了速度,往北方声城方向而去。
    次日,邓艾进入声城,不久后,于刃儿亲自率领一万五千骑兵,与邓艾,邓芝一起,往朔方而去。
    与此同时,朔方城北方,鲜卑大营。
    这一座大营建造已经有半年多了,还是老样子,庞大肃穆。不过,也有一些变化。外围的防御工事,已经很强了。
    因为没事的时候,魁头就会下令让勇士们专注防御,这防御力不强也不行。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大营,空荡了下来。连续交战啊,当初有三十万精兵,在沙海受伤折损了五万,再在这半年的时间内折损了许多。
    这大营就算是想不空荡也不行啊。
    这种种变化,也导致了鲜卑大军整体士气,多少有些低迷。这从来回巡视大营的勇士们的那面上,就能看出端倪来。
    勇士们已经没有了南下劫掠汉人的兴奋,对于汉人女人的期待。剩下的只是对旷日持久厮杀的厌倦。
    这一份厌倦,还不怎么样强烈。但是相信若是战争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军中怕就要有些异样的声音了。
    不仅是勇士们低迷,连魁头也是很低迷。
    “唉。”
    单于大帐内,魁头发出了一声长叹。
    魁头还是老样子,熊腰虎背,不怒自威。不过,也可以看出,这半年来,魁头的意志消沉了许多。
    “错失良机,措施良机啊。”
    一声长叹之后,魁头更是发出了连连叹息,一脸的可惜,可恨,可叹的样子。
    此刻,距离当日,步度根与刘冯偶遇,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了。但即使是如此,魁头还是不能释怀。
    当日步度根,严忠二人策马返回大营的时候,那一脸的追悔莫及,时常的出现在魁头的脑海之中。
    让魁头吃饭睡觉都不香甜了。实在是太难过了,太难过了啊。
    长呼短叹,长呼短叹啊。
    “哒哒哒。”
    就在这时,脚步声骤然响起。随即,一个鲜卑勇士走了进来,行礼道:“大单于,有探子获得消息。有大约一万余人的汉军,进入河套了。”
    顿时,魁头的眉头拧了起来,除了皱眉以外,还有深深的无奈。
    这汉朝太强大了,太强大了。这兵力,粮食当真是源源不断。而他们大鲜卑,空有无敌的勇士。
    但后劲不足。
    不过,魁头很快不在意了。因为这样的事情,时常会发生。在汉军兵力损失严重的时候,都有屯田兵补充的。
    见的多了,也就麻木了。
    “兵势如何?”随即,魁头问道,下意识的问了一句。既然是屯田兵,那就是二流。
    补充还行,要形成战力怕是需要等一段时间的。
    “兵势很强。是真正二营精兵。”勇士回答道。
    “什么?”顿时,魁头睁大了眼睛,失声说道。
    汉军兵力损失了补充是很平常的事情,一般都是维持在步卒四万二千人,骑兵十五万人。
    但是这一次却是不同啊,这是二营汉军精兵啊。这就不是补充兵力,而是援兵了。
    也就是说,汉人军队的总数,会增加到二十万四千人。
    本来,汉军与鲜卑大军之间的数量,已经相差无几了。这一次补充,则又把这差距给弥补了过来。
    而以前面对汉军也只是旗鼓相当而已,现在面对汉军,岂不是要吃亏了?
    这如何不让魁头感觉到棘手?
    “多久以前的消息?”紧接着,魁头立刻张口问道。
    “大约半日前的消息了。”勇士回答道。
    “半日?发兵杀到又要半日,这整整一日。这一支军队怕是要进入声城了,截击已经来不及了。”魁头闻言心中盘算了片刻,顿时苦笑连连。
    “立刻将诸位大王,大将,以及严先生召集来。”魁头深呼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躁动,说道。
    “诺。”
    勇士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哒哒哒。”
    不久后,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在单于大账外响起,而后一员员熊腰虎背的鲜卑贵族们进入到了大帐。
    直到最后一员鲜卑贵族到达之后,魁头才开口说道:“探子来报,汉军二营精兵进入了河套。”
    魁头的话音未落,但是大帐内却是已经骚动了起来。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相见(第三更)
    二营精兵?
    敌军增兵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众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与魁头一样的,那就是大吃一惊。
    因为这汉军精兵,确实是深入人心啊。精兵策略,使得汉军的战斗力超乎想像,这一下子就增兵二营。
    这,这,这。
    “大单于,这眼见我等兵力越来越少,汉军兵力越来越多,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啊。”
    帐内,有人开口说道。
    这人是魁头心腹大将,名叫强朵。
    “是啊,大单于。要么我们另外想办法增加勇士数量,将汉军一举击垮,占据河套。要么干脆返回漠北算了。汉军再强,怕也是短时间内难以深入漠北的啊。而且漠北是我们的主场,有优势的。”
    “对啊,当断则断啊大单于。”
    强朵的话,引起了众人一致的赞同,他们纷纷要求魁头做出决断。
    对此,魁头只能报以苦笑,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现在这个局势,他已经是没办法了。
    在这时候,魁头也总有些后悔。
    早知道,当初就不答应严忠的请求了。明明知道汉军的威名是如此的强盛,刘冯这个铁血屠夫是如此的冷酷无情。
    一旦促怒刘冯,必定是要付出血一般的代价的。
    但是当初他却自恃强大,没有将这一切放在眼里。更是觊觎汉人的花花江山。这才起兵了。
    却不想攻打河套,消灭汉人是如此的艰难,败了一次又一次。现在他们都处在下风了。
    其实魁头也知道,现在退兵是最好的办法。
    不用再耗下去,不用再拿勇士的性命开玩笑了,更不用为粮食的情况担忧。只要回去北方,汉军是难以深入的。
    但问题是,魁头不敢啊。
    正因为刘冯的冷酷无情,屠夫手段啊。现在退走很容易,但将来面对刘冯的报复呢?
    没错,以现在刘冯的兵力,对付四国就要牵扯大部分兵力。没有可能再出兵草原,但是等刘冯消灭了四国。
    将数十万大军,全部抽调到北方。再倾尽全国之力,大规模的建造骑兵。与当年的汉人的孝武皇帝一样,大规模骑兵入侵草原。
    烧杀抢掠,对匈奴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是前车之鉴,若是刘冯也靠这样的办法,将他们鲜卑人击垮。那就太糟糕了。
    而且,刘冯还与汉人武皇帝不一样。那武皇帝到底是有些讲仁德,对于匈奴人的善待了。
    导致今日的南匈奴。
    但是那刘冯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今日之仇恨,一定是深刻进入了刘冯的骨子里。到时候,大规模骑兵入侵草原。
    必定是血流成河,与那羌族一样的下场。男的全部杀掉,女的赏赐给有功将士。
    羌族人。
    以前魁头对于羌族人的下场没什么感觉,一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来鲜卑人强大。
    很难想象,他们大鲜卑会步羌族人的后尘。
    但是此刻,此时此刻,魁头却是有了那样的恐惧了。说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确确实实是存在了。
    因而,魁头后悔了,无比的后悔。
    “先生,不知道赵国,燕国方面能否出兵共击河套?”就在众人提议退兵,魁头暗自后悔的时候。
    柯比能忽然对着严忠开口了。
    顿时,魁头眼前一亮,迅速的转过头去看向严忠。不仅如此,步度根,强朵,等等所有人都是如此。
    所有人的目光中都隐含着期待。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严忠露出了一抹苦笑。他摇了摇头,举拳对着魁头诚恳的说道:“大单于,经过并州一战的,燕国,赵国,魏国的兵力损失严重。这个时候,怕也没有恢复元气。不太可能再次出征了。而且。”
    严忠的话,让所有鲜卑人都失望了,也让鲜卑人有了一些怨气。当初,他们是答应了四国起兵的。
    而现在局势陷入了困境,四国却是不能援手。
    这在鲜卑人看来是推脱,是无耻。
    “而且什么?”魁头的脸色也不由冷了下来,喝问道。
    “而且,大军已经是惊弓之鸟了。即使是有足够的数量,再次出兵。怕也只是拖累而已。”
    严忠苦笑更浓,说道。
    顿时,魁头等人再也没了言语了。
    没错,败军之将何足言勇。这对败军来说也是一样的,三国联军在并州失败了,损失的不仅是兵力。
    还有信心,威势。
    而汉军的强大,威势,将会更加的深入人心。导致,这三个国家的内部将军们,都畏惧与汉军交战。
    不愿意出兵。
    即使是强行出兵,怕也是强扭的瓜不甜。最后极有可能导致难以承受的后果。
    魁头等人想到这一点之后,也都无言了。而他们为什么能想到这一点呢?眼前的不就是这样的情况吗?
    虽有雄兵二十余万,在座的也都是将军中的一是翘楚。
    但在屡次失败后,面对刘冯,面对汉军,畏缩不前了,都有退兵念头。不就是跟那三国一样吗?
    魁头苦笑。
    堂堂大鲜卑,二十几万兵马,无数勇士,面对汉军的二营精兵的增援,居然无计可施了。
    而且退兵的念头,不断浮现。可以说是锐气尽失了。
    大鲜卑,大鲜卑啊。
    鲜卑人困境了,无计可施了。而汉军这边呢?当然是士气高涨,锐气更甚了。
    这一日,朔方城南,城门洞开。
    刘冯率领了贾诩,刘晔,赵云,董盖等四人,立足在城门前,翘首以盼。却是消息已经到达,邓芝,邓艾快要入城了。
    刘冯亲自来迎接了。
    “哒哒哒。”
    不久之后,一阵马蹄声,脚步声混合的声音响起。刘冯顿时心中一振,抬头望去。
    只见一支大军隐隐的出现了,没过多久,一支完整的大军就出现在了刘冯的面前。
    气势很强,无愧于精兵之名。
    不过,刘冯的注意力很快的就集中在了大军最前方的两员将军的身上,并一眼就认出了邓艾。
    脸上不由露出了欣喜之色,心中也不由感慨了一声,这雏虎当真是长大了。
    就在刘冯看到邓艾的同时,邓艾,邓芝二人也看到了刘冯,他们二人下令军队停下,而后策马奔向了刘冯。
    邓芝一如寻常,邓艾却已经激动无比了。
    终于,再一次见到大将军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此孤家万里才也(第四更
    “大将军。”
    快马片刻就到,马上邓芝,邓艾二人齐齐翻身下马,朝着刘冯下拜道。
    邓芝还不显,邓艾这一脸的孺慕之情,越于脸上,那表情一脸的激动。
    “卿等一路幸苦了。”刘冯见此心下更加感慨了,当初遇到邓艾才六岁呢,现在却已经是血气方刚的男儿了。
    不过,关键时刻刘冯也没厚此薄彼,他将将邓芝,邓艾先后扶起,抚慰了一声。
    邓芝,邓艾自然是连称不敢。
    “此人姓邓名艾,乃孤家万里才也。”邓芝不必说,在场的都认识。邓艾却是有人不认识,于是,刘冯一指邓艾,笑着对身后的刘晔,贾诩,赵云,董盖说道。
    一席话,刘冯发自肺腑,而且甚是自得的模样。顿时,让不知道邓艾才能的刘晔,赵云,董盖大吃了一惊。
    本来他们虽然知道邓艾训练了另一支王上大将军亲兵,但也不以为意。毕竟,王上大将军亲兵,有先例在。
    一般良将,只要能够统御士卒,再加上朝廷不有余力的供给,就能够训练出来。
    邓艾能训练出来,自然不稀奇。不过,再加上刘冯的这一句评价,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刘冯何人?
    伯乐也。天下人可以鄙视刘冯的为人,认为残忍霸道,冷酷无情,可以认为刘冯是夏桀,商纣一样的人物。
    但却唯有一点,他们都不能否认。那就是刘冯的识人之明。
    且看今日大汉朝这多如雨水的文武大才,赵云,甘宁,黄忠,蒋琬,邓芝,魏延等等一个个全部都是默默无名。
    但是遇到刘冯之后,却一个个散发着光芒。成为了今日大汉朝庞大疆域上的守护者,治理者。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天下人都难以狡辩,难以否认刘冯这一方面的才能。
    而今,刘冯居然说邓芝,乃孤家万里才也。那就证明所言无虚,也就是眼前这个邓艾,真有万里之才。
    何谓万万里才?
    大约百里为一县,数百里为一郡,而数千里为一州。万里之才,不言而喻也。
    这评价真的很高。
    不由的,赵云,刘晔,董盖,于刃儿等不知道邓艾才能的人,都一一朝着邓艾点了点头。
    而邓艾呢?
    邓艾在一般的时候,都是冷静的。但是此刻,却是冷静不下来了。邓艾面色微红,身躯微微颤动,稍显激动。
    他对刘冯本就有孺慕之情,就像后辈与尊敬的长辈一般。
    还有什么能比长辈的夸奖更加让人激动的呢?
    不过,邓艾到底也是邓艾的,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只将这一份激动深埋在了心中。
    发誓,此生自为大汉鞍前马后,以报大将军之恩情。
    这么一想,邓艾更加冷静了下来。
    “多谢大将军。”邓艾深呼吸了一口气,朝着刘冯一拜。随后,又朝着对他点头示意的赵云,董盖等人行了一礼。
    算是见过了,最后,他又朝着贾诩深深的行了一礼,口称“老师。”
    “子之才,胜老夫十倍。今日领兵在外,正是龙游大海之时,从此将一发不可收。不过,老夫有一句话,子且谨记。”
    贾诩对此点了点头,而后张口说道,神色郑重。
    他口中的子之才,胜老夫十倍,当然是自谦之言,不过也可从侧面看出,邓艾之才,确实大能。
    “请老师教诲。”
    邓艾闻言也是郑重的说道。
    “胜而不骄,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