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失态,失态。这一位燕国的王太子,未来也算是一位枭雄的人物,此刻已经完全的失态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此刻燕国基本上是完蛋了,彻底的完蛋了。他们公孙氏,已经要被族诛了。
    九族之内,一个不留。
    当然,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他要死了,他不仅没能当成燕国王太子,还成了一具尸体。
    他,还没有享受好人生,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呢,就要死了。他不甘,他不甘心啊。
    公孙度虽然没有这般失态,但是他的脸色也是铁青一片,身躯颤抖,更是出卖了他。
    此刻,公孙度的心情极为恶劣。
    但是公孙度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勉强的使得自己镇定了下来,他缓缓的,甚至是轻柔的对着这名燕军士卒说道:“别听汉军胡说,寡人没有联络乌桓人,没有什么失败的计策。反而是汉军之中内乱了,汉军的东胡联军,乌桓人已经排不上用场了。燕国的时机到了,下令士卒,安心守城,明日就在前方。”
    一番话,说的极据气势。
    公孙度不愧是老奸巨猾,他怕军心崩溃,立刻颠倒黑白,说出了这番话。
    而这名燕军士卒不明其中奥妙,听了之后,立刻震惊,继而欣喜,道:“诺。”
    随即,这名士卒怀着无比的希望,翻身上马,将公孙度的命令,给传达了下去。
    “即使死,老夫也要让你刘冯不如意。”公孙度的心中发狠了。
    却是公孙度知道自己必死了。这一番话,却只是为了让刘冯不如意罢了。
    不过,公孙度很快就又颓废了下来,因为他又计算了一番,发现即使是让刘冯不如意,那也只是时间进度的问题。
    燕军能杀的人,都是那些愚蠢的东胡人。
    对于刘冯来说,不仅没有坏处,反而是好事。削弱了东胡人,就是涨了汉朝的势力啊。
    这一个问题,顿时让公孙度发狂。
    东胡人。
    公孙度的心中大恨。
    若是没有这东胡人,他燕国至少能坚持几年啊。可恨,可恨啊。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自焚
    汉军,军营内。
    还是老样子,相比于东胡大军来说,汉军这一次就像是来踏春一般,非常的轻松。
    不过,即使是如此,士卒们还是保持了一定的警戒心,这非常重要。
    军营中心,就是中军大帐的位置了,座落极为庞大,很好的显示出了刘冯的身份,地位。
    而此刻,刘冯就在帐内,进行休息。
    昨夜虽然汉军没有动手,但是刘冯却还是关注了许久,耗费了不少精力。因而,在回来后,刘冯直扑中军大帐,开始了休息。
    “哒哒哒。”
    一阵脚步声响起,一个人影重了进来。刘冯一个激灵,惊醒了过来。
    “大将军,燕军士气大振。”
    人影对着刘冯行礼道。
    “哦?”此刻,刘冯睁开了眼睛,看清楚了人影,赫然就是他的亲兵大将,董盖。
    不过,听了董盖的话后,刘冯还是感觉到了一阵惊异。
    士气大振?怎么回事。
    不过,很快刘冯就思索出了其中的关键,笑道:“此,公孙老贼,欲不让孤如意尔。无妨,让他多杀一些东胡人,对孤反而有利。”
    却是一针见血,指出了公孙度的目的。而且,也能猜出,公孙度所用的手段。
    “诺。”
    董盖之所以这么急迫的闯进来,就是认为燕国的士气大振,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现在,听刘冯这么说,他顿时平静了下来,应诺了一声,而后轻轻的走了出去。
    “可睡安稳矣。”董盖走了之后,刘冯笑了笑,合了被褥,继续睡觉了。
    当真是安心无比,香甜无比。
    而正如刘冯所料,接下来的战争,完全是朝着两败俱伤的形势发展下去的。东胡的美川,大同,狂豹,当石等人为了在刘冯的面前展露忠心,更急迫的想要回去将乌桓人的领地吞并了。
    因而彻底展露出了狂野的一面,他们的攻势凶猛如虎,很是凶狠。
    而燕军呢?公孙度不断的提升燕军的士卒,试图延缓燕军灭亡的时间。这样的情况,就是两败俱伤。
    双方,丢下了不知凡几的尸体,鲜血都流淌成为了河流,将大地都染成了血红色。
    不过,最终还是东胡大军占据了上风,他们将公孙度父子,在襄平城外,建造出来的十重城墙,全部推倒。
    他们的攻势,已经到达了真正的襄平城外了。
    “杀。”
    这一日,红日当空,是个大好晴天。然在这大好天气下,却有人行杀伐之事。一声惊天动地的吼杀之声,冲霄而起,那弥漫的杀气,似乎遮天蔽日一般。
    下方,就是绵延不尽的沙场。
    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东倒西歪的尸体,无数刀剑的痕迹,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的惨烈。
    而在这一片大地上,无尽的东胡人仍然是勇猛的,凶悍的。他们握着弯刀,背着攻势,朝着襄平城,发动了几乎如同海啸一般的攻势。
    “嗖嗖嗖。”
    “啊,啊,啊。”
    即使是一支支箭矢飞射而过,即使是看着同族在旁边,中了箭矢,发出了惨叫声而死。
    也无所畏惧。
    这一刻,东胡人真的是非常的霸气啊。
    相比于城下的东胡人,城池上的燕军,士气就低落了很多了。不仅是士气,还有他们所准备的箭矢,还有一些守城的工具,都已经告急了。
    公孙度压根就没有想到,东胡二十万人来进攻,这些准备,都是不够的。
    这些,都导致了燕军士卒几乎崩溃了。
    “大王啊。您说的胜利之机到底在哪啊?”一名燕军士卒,仰天大呼。
    浑身的伤势,可以看出他已经血战无数次了,也可以看出,此人确实是勇士。而通红的眼睛,乌黑的眼眶,可以看出,此人已经好久没有休息好了。
    但是到了现在,他怕也是到达极限了。他仰天大呼,相问公孙度,胜利的机会在哪里。
    因为,许多天前,公孙度确实是这么说的。
    而这一声大呼,同样也是许多燕军士卒们的心声。
    不过,这个问题,却是得不到回答的。因为,公孙度已经许久没有上过城墙巡视了,仿佛是消失了一般。
    而此刻,公孙度到底在哪里呢?
    他在王宫内。
    燕国王宫,建造的并不算太好,但是王者该有的一切气派,这里都有。公孙度对于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的满意。
    他,本来只是一个寻常的士人而已,做官有一手,能力也不错。但这也只是让他能做到大官而已。
    但是乱世却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到达了辽东,到达了这一座,没有太强敌人的郡城内。
    他向东夺取了汉四郡,击败了高句丽,向北与乌桓人争雄。
    成了堂堂的燕王,建造了王宫,追封了父亲,祖父也做了燕王,他的儿子是王太子。
    公孙氏在整个辽东,极为强盛。
    这还有什么能不让公孙度满意的呢?
    但是此刻,公孙度,却是极度的厌恶这一切。野心,膨胀的野心,害了他啊。
    王宫,大殿内。
    这一处,本是公孙度召见群臣的地方,本该是极为庄重,肃然。而此刻,家具东倒西歪。
    显得非常的杂乱无章。
    而公孙度呢?他就坐在王座上,身前案上,放着许多的残羹剩膳,身旁放着许多的酒壶。
    一股冲天的酒气,臭味,在弥漫。
    但是怪异的是,公孙度穿的非常的正式,身着王者冕冠,冕服,配着长剑。公孙度的精神头也不错,炯炯有神,气度昂然。
    “虽然厌恶,但是作为陪葬,倒也不错。”公孙度朝着四周看了看,虽然这座王宫,让他厌恶。
    但是作为陪葬之处,却还是不错。
    “来人,点火。”下一刻,公孙度朝着门外大吼道。
    “诺。”
    有人应诺了一声。
    随即,有脚步声响起,更有冲天的火光窜起。却原来,这一处王宫内,早就堆满了干柴。
    点上火,自然就着了。
    没错,公孙度想要**。
    历来失败者的下场,都不怎么样。
    即使死了,尸体也会被拿出来鞭尸,刘冯就是鞭尸过刘焉。防备这个的办法,就是挫骨扬灰。
    另外,失败者的族人,也都下场凄惨。一般都是个死,但没准会被卖做奴婢。这是公孙度所不想见到的。
    他极为自负,刚强,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子孙,变成奴婢呢?
    所以,公孙度将他的族人,全部杀死。
    包括他的儿子,公孙康,都死在了不远处的一处偏殿内,相枕而死。
    这件事情,一个人做过。那就是公孙瓒,他五百年前的本家。二人都是姓公孙,又同是**而死。
    倒也算是缘分。
    想着,公孙度自嘲一笑。
    这时,火势已经窜上来了。
    公孙度将手放在了身前案上,案上有一个小瓶子,公孙度将之拿起。这里边是鸩毒,见血封喉。
    公孙度不想被活活烧死,他在被火烧之前,一定要死。
    但是公孙度没有立刻饮下,他走了出去,来到了旁边的一处偏殿内。还没踏入,就有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传出。
    进入其中后,公孙度所看到的,都是一具具的尸体。
    这里的尸体,不是公孙氏的人。而是一个个内侍太监,太监们都穿着与公孙度一样的王者服侍。
    有的是被杀,有的是饮药死。
    这是公孙度怕自己不能挫骨扬灰,尸体留下了一点,还被刘冯拉去鞭尸,想的一个办法。
    躺在这里死,难道,刘冯还能将他从尸体堆里认出来不成?
    “哼。”
    公孙度冷哼了一声,而后摇了摇手中的小瓶子,猛的一仰饮了下去。只片刻,公孙度就轰然倒下了。
    死了。
    一代枭雄,就这么死了。
    按照自己的方式,死了。很快,火头就窜了起来,将整个王宫,都是吞噬了。
    公孙度以及他许多人,都被吞没了。
    就算是火最终熄灭了,刘冯怕也确实是没办法,找到公孙度的尸体。
    在这最后的时刻,公孙度算是小小的赢了一吧。可惜,却是把命给丢了。
    “王宫着火了,大王薨了。大王薨了。”
    而随着王宫的火势窜起,一阵惊天动地的声响,传出。无数无数的士卒们,大呼着。
    充满了惊恐,但却有一点点的轻松。
    公孙度死了,士卒们惊恐。
    公孙度死了,战争不必继续了,他们可以放松的投降了,所以,轻松了。随着这一声声惊呼的传递,许多许多的士卒们,都放下了手中的兵刃,弓矢。
    然后干脆果断的,跪在了地上,做出了投降的样子。
    因为他们知道,汉军一般不杀俘虏,不屠城。
    “轰隆。”
    有校尉还下令打开城门,在一声轰鸣巨响声中,城门洞开。
    就这么的,公孙燕国完了。
    一个建立了不到三年的王国,就这么灭亡了。
    正如刘冯所说的,轻轻松松。以天威临之,势如破竹矣。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喔喔喔。”
    城池外的东胡人们先是一愣,随即又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喊声,为结束了而开心。
    这样他们就可以回家了,去争夺乌桓人的领地了。
    在这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中,东胡人都没有入城。因为美川等人早已经下令,不允许他们进去。
    这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东胡人一旦攻破城池,就会烧杀抢掠。但是他们现在却是没做。
    为什么?
    因为他们虽然战胜了,但却没有享受这座城池的权利。
    因为刘冯下的命令,这样一个命令,甚至已经高过了东胡人烧杀抢掠的本能了。
    这就是而今汉室的威势。
    大汉威武。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入城(第二更)
    “哈哈哈,结束了,结束了。喔喔喔。”
    城池外,无数无数的东胡人在开怀大笑着,欢欣雷动。
    城池中心,王宫内,火势已经窜的很高了,把整个王宫都烧成了一片火海了。即使是有干柴的助燃,也可以看出,这一股火势不同寻常
    怕是公孙度,为了自己能顺势挫骨扬灰,还洒了不少烈酒之类的东西。
    不管怎么样,整个王宫都在朝着灰烬进发。
    而这四周都是一名名燕军士卒,他们放下了兵刃,攻势,跪在地上,做出了投降的模样。
    他们的神色复杂,即有惊恐,又有松了一口气。
    除此以外,城池内,许多公孙度册封的公卿,百官们都是惊恐万状,都是紧紧的关起了门户。
    将自己关在府邸内,甚至有胆小的,躲藏进入了被褥之中,瑟瑟发抖。
    一切的一切,都在显示着公孙燕国灭亡了。一个刚刚建立不久的国家,不对,算是一个势力,灭亡了。
    这是消亡的概念。
    但是这城中,就仅仅是这些消亡吗?不对,还有一股浓郁的生机,在这消亡之中,冲天而起了。
    “吱呀,吱呀。”
    城外东胡人的高呼,城中士卒们的惊呼声。让城池内的,许多本紧紧关闭着的门户,都打开了。
    许多,许多的百姓从中走了出来。
    他们看着王宫方向的大火,看着那投降的燕军士卒们,先是一愣,而后是不敢相信,紧接着,就是大喜了。
    “哈哈哈,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啊。”
    “大汉朝啊,您的威严终于再一次笼罩在了这一片土地上了啊。大汉朝,大汉朝啊。”
    有许多百姓们高呼,有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流下了泪来。
    他们在欢呼,欢呼的不仅仅是燕国的灭亡,汉军的威武,他们还在欢呼,大汉朝再一次迎来了一个春天。
    在皇太子,王上大将军的率领下,一个强盛的汉朝,再一次出现了。他们不必再受到外族人的骚扰,他们可以安居乐业了。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真的,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想要的不是荣华富贵,只是活的好,健健康康的就好了啊。
    而这一切,现在都实现了。他们终于再一次被容纳在了汉朝的羽翼之下了。
    所以,满城欢腾。
    不久后,汉军也接到了消息。
    “命东胡人都退走,拔营,入城。”汉军大营,中军大帐内,刘冯下达了命令。
    “诺。”
    亲兵应诺了一声,传下了命令。
    不久后,汉军拔营。大批大批的士卒,汇聚在了一起,汇聚在了“汉”字帅旗之后。
    刘冯本人,则是策马立在旗下。
    前方,由许多亲兵开路。
    随即,大军缓缓的朝着襄平城池走去。因为公孙度的十重城墙,这些城墙在东胡人进攻的时候,一座座被推平了。
    因此,大军走的并不是很顺畅,不过,还是很快的,就到达了襄平城外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东胡大军则是如同潮涌一般的退了出去。
    “命辅国将军派兵控制城墙。”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下令道。
    “诺。”
    左右应诺了一声,下去传令去了。不久后,赵云率领了一队队的士卒,率先进入了城池。
    目的是控制城墙,遏制降卒。
    防止有人趁机对刘冯不利。
    “走。”当一切控制了之后,刘冯大手一挥,策马走了进去。
    入城之后的情况,让刘冯稍稍一愣,只见道路两旁,立着许多的百姓,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精干魁梧的壮汉,也有柔弱的妇女,娇小的孩童。
    携老扶幼的模样。
    “大将军。”就在刘冯一愣的时候,这些百姓,齐齐的朝着刘冯行礼,高呼了一声。
    敬爱,拥戴之情,尽在其中。
    刘冯本愣住,这个时候却是清醒了过来,他笑了笑,高声说道:“贼燕灭亡,城外东胡人,乌桓蹋顿已经死了,大乱将至。高句丽,余夫等国,将讨伐乌桓。汉室之威望,已经极隆。孤有生之年,幽燕,辽东将安泰无比。诸位放心繁衍生息。”
    一席话,并不高明,但却很诚恳,更是告诉了百姓,目前东胡人内乱的情况。
    可以说,正是百姓们急需的。
    “大将军,大将军。”
    无数百姓们振臂高呼,士气高昂无比。面对这种情况,刘冯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真诚笑容。
    先不说,灭了公孙氏。单单是能安抚这一方民众的感觉,就是真的好。
    真的,没有这种时刻,更加让人放心了。
    “辽东苦寒,这一次公孙度为了防御,怕是收刮了不少粮食。命人去开了粮仓,将一半的粮食,送出来发给百姓。”
    随即,刘冯回过头来,低声对着左右亲兵道。
    “诺。”
    那亲兵应诺了一声,立刻率军去做了。
    而后,刘冯越过了这些百姓,直指王宫的方向。百姓们则是久久不散,欢呼声仍然雷动。
    片刻后,刘冯到达了王宫的前方,望着前方的一团火光,刘冯的心中倒也有些敬意。
    刚才,刘冯已经听说了。公孙度死在了里边,陪葬的还有整个公孙氏。
    即使作为枭雄,能跟公孙度这样狠心的人,也是少有。
    本来,刘冯是打算将公孙度的尸体拖出来鞭尸的,刘冯相信,即使是公孙度化成了灰烬,总能留下些许残渣的。
    不过,最终刘冯没有这么做。
    算了。
    “将火势扑灭,尸体全部拖出来,掩埋了。”当然,刘冯也没有打算将公孙度厚葬了。于是,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诺。”
    董盖应诺了一声,亲自率领亲兵,去扑火去了。
    “接下来,就是赵贼了。”
    前方,火光冲天,但是刘冯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公孙氏已经成为过去了,该向前方看了。
    而前方,则是袁绍。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从后方响起,刘冯惊醒了过来,回过头看去。却见美川,大同,当石,狂豹四人联合而来。
    刘冯微微一笑,知道这四个人是心火难耐的,想要去吞并乌桓人的地盘了。
    “燕国已灭,臣等特来向大将军请辞。”
    果然,美川等人到达了刘冯身前之后,翻身下马,说出的一句话,就是告辞。
    “去吧,孤允许卿等,吞并乌桓。”刘冯含笑说道。
    “多谢大将军。”美川等人拜谢了一声,而后又走了,走的好快,真是迫不及待了。
    “最多十年。”
    刘冯朝着美川等人的背影笑了笑,定下了一个年限。
    最多也就十年,汉室就能恢复元气,国泰民安了。小小东胡,平之易如反掌。
    至于现在,那就乱吧,越乱越好。
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事情(第三更)
    辽东被平定了,对于刘冯来说,这是消灭了公孙燕国,四国联盟,变成了三国联盟。
    这不仅仅是消灭了一个敌人,还大大的消灭了敌方的势力。
    为了将来一统大汉,打下了基础。
    这是刘冯的问题。
    对于百姓们来说呢?更重要,因为这一刻他们脱离了地方势力的统治,回归到了朝廷的统治下。
    没错,有的地方势力或许会不错,比如公孙度,他在辽东治理的,绝对有一定的水准。
    但他毕竟弱小,又刚刚崛起。
    没有让百姓安全感,也没有归属感。
    而能回归到那数百年威名的大汉朝的统治之下,能够重新加入到这强大的大汉,百姓们都是非常雀跃的。
    再说了,东胡内乱,并且臣服汉室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在这北方,汉室已经基本没有敌人了。
    百姓们只觉得很幸福,干劲满满的。
    在这一股浪潮之下,又一个月过去了。
    此刻,天气进一步转暖,就连朝鲜半岛上的土地,也已经松软,可以开垦了。
    就如当扬县。
    这一座县城,乃是临屯郡治下的一座普通小县城。就与整个汉四郡内的大部分城池一样,这是一座小土城。
    但是城中百姓,却足有四五千人。
    算是非常繁荣的一座城池了。连一些经历了大乱的中原县城,也比不上。
    这一日,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这个天气,可是拿起锄头,开垦庄家的大好时机。于是,无数无数的百姓们,扛着锄头,出门。
    来到了城外的土地上,进行开垦。
    在这无数的百姓之中,有一家子比较特别。
    因为附近的田地里,一般都是老少皆有,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精干的中年人,更有小伙子,小女儿。
    而这家子,只有一个男人,但却有八个女子。这男子四十岁的样子,短小,但却很精悍,皮肤粗糙,也很黝黑。
    八个女子之中,有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余下的则是七八岁,到十五六岁的女子。
    可以看出,这一家子的男主人很能生,但却没能生下一个传承家业的儿子。
    但是,这男主人一边干活,一边看向在一旁的十五六岁的女子,一张老脸上,露出了满是笑容的表情。
    那是幸福啊。
    为什么?因为这女子很漂亮,大大水汪汪的眼睛,挺翘的琼鼻,高挑的身子,白皙可人的皮肤,即使是握着锄头的一双小手,那也是光滑可人。看不见哪怕是半分,粗糙之色。
    这女子在男主人的目光下,略显羞意,一抹酡红升起,直至颈项,顿时给予了这女子更加艳丽的容姿。
    这,顿时让男主人笑的合不拢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