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伊拉克风云-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射药瞬间的爆发产生了明亮的火焰,同时向后所产生的冲击波让车身微微一震。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隐蔽,目标也容易看到射手的发射位置,然而对于这种强力的反坦克武器来说,冒这么一点风险是值得的。在阿尔姆克上士开火的同时,另一辆车的导弹也发射了。
    导弹飞出,阿尔姆克上士立刻将瞄准镜视轴线对准了远处的敌军坦克,陶式导弹的飞行将始终沿着瞄准线飞行,这是因为发射控制箱内装有红外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探测到位于瞄准镜视界范围内的导弹所发出的火光,并问相应的信息传输装置发出电信号,信息传输装置通过导线将修正指令传到导弹上,“通知”导弹移动到瞄准线上。当导弹与瞄准线重合时,修正指令消失,导弹即可径直向前飞抵目标。
    这种制导方式叫做半自动制导,它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使得射手的工作简化,唯一需要完成的动作就是扣压扳机和使瞄准具对准目标,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肯定会命中目标。训练完成这种动作的射手,自然非常容易。但是在具体的实战中,导弹会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命中也是一项很不简单的工作。
    阿尔姆克上士可是训练有素的射手,他紧紧的将敌坦克套在瞄准镜中,指导着导弹飞向目标,陶式导弹飞行速度超过300米每秒,2000多米的距离只需要七到八秒钟。但对于在伊朗坦克群射击中的第六连来说,这七八秒钟漫长的犹如七八十年一样。
    突然一片明亮的火焰爆发开来,导弹精确的击中了那辆坦克,强大的金属流瞬间引爆了坦克弹药,巨大的爆炸力无情地将坦克炮塔掀开,一道道奔流的火光将还在颤抖的坦克车身映照得异常眩丽。
    未等阿尔姆克上士欣赏这绚丽的一幕,两辆蝰蛇轮式战车在第一时间发射了车首安置的烟雾弹,一道浓厚的烟墙迅速在第六连的前方升起,阻挡了伊朗战车的视野。在烟墙升起的瞬间,阿尔姆克上士好像听到了又一声沉闷的爆炸,另一枚导弹也命中了目标。
    “全体后撤,距离3000米发射第二枚!”艾尔安塔夫上尉声音仍然冷静而严肃,没有一丝喜悦。第六连的战车迅速开动,直接向后方狂奔而去,而那两辆蝰蛇轮战则就地转身,利用自己的灵活性,迅速追上了编队。在烟雾的掩护下,第六连快速撤离了发射阵地,向第二次攻击的位置退去。
    首次攻击自己没有损伤,击毁两辆伊朗坦克,这个战绩应该说不错。第六连的官兵都兴奋异常,准备后撤到位置后进行第二轮攻击。然而就在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了猛烈的划破空气的呼啸声,8架小羚羊武装攻击直升机呼啸着从第六连头顶上飞过,摆开战斗队形向伊朗坦克营扑去。
    “该死——该死——”冷静沉默的艾尔安塔夫上尉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要是早就知道伊拉克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的话,他根本没有必要转身逃走。在空袭下的伊朗坦克肯定会乱成一团,根本无暇顾及他的这支小部队。而他可以从容的瞄准被直升机打的落花流水的伊朗部队,将导弹发射车上剩下的六枚导弹全部打完,再干掉个五六辆伊朗坦克和战车。
    但现在他已经不敢冲上前去了,此时战场情况极为复杂,他又缺乏和空中的直升机沟通的方式,一旦转身进攻,如果被直升机误认为敌人那可就惨了。所以艾尔安塔夫上尉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远处的天空中突然燃烧起了一片火光,武装直升机的火箭巢开火了。
    伊朗的坦克阵地顷刻间被从天而降的火箭弹覆盖,在这暴雨般的爆炸和火焰中,伊朗坦克的炮塔顷刻被炙热的金属射流击穿,诱爆的弹药将炮塔直接炸上天空,宛如放出一片又一片的金属礼花。
    第六卷 放马天山雪 第五十九章 奔向里海
     更新时间:2008…8…16 0:54:54 本章字数:3424
    我们要打开嘹望欧洲的窗户。————彼得一世(俄)。
    ***********************************************************************************
    (从现在开始把时间更正过来,是1985年,多谢大家提醒!)
    公元1985年4月16日,伊拉克第九机械化步兵师在拉什特以南22公里处与伊朗第56步兵师第5装甲营遭遇,双方发生短促战斗。
    据伊朗战史记载,当天伊朗第56步兵师第5装甲营遭遇到了伊拉克第九装甲师主力,同时敌方出动了空中力量,第5装甲营英勇的与敌人的优势兵力进行了激战。在击毁了对方超过30辆坦克和20辆战车,击落敌2架武装直升机后,第5装甲营寡不敌众,撤往安扎立港方向,营长阿里•;巴拉维少校以身殉国。
    伊拉克战史记载:我第九机步师第二十五营第六连在4月16日上午10:17遭遇伊朗第56步兵师第5装甲营(战后由缴获坦克上得知该部编号)。第6连率先发起攻击,并使用陶式反坦克导弹击毁敌坦克两辆,随后我第九军团陆军航空兵8架直升机发起攻击,击毁击伤敌坦克7辆,战车4辆(包括敌营级指挥车,当场击毙敌营长);敌在我空袭下发生混乱,部分士兵弃车而逃,我第六连轻松击溃其余部,缴获坦克12辆,卡车4辆及装甲车1辆,俘虏敌副营长下士兵227人。我军无伤亡……
    第5装甲营是第五十六师唯一的一支机械化部队,也是整个拉什特防御的核心,只不过第五十六师想突然出击,打伊拉克的先头部队一个措手不及,来振奋守军的士气。哪里知道,他们一出拉什特就被伊拉克人的无人侦察机盯上了。他们更没有想到,得到消息的伊拉克第九师呼叫了空中支援,所以他们还没和第九师的坦克部队朝面,就被空中打击和一支小小的连队歼灭了。
    第二十五营第六连这次可是出了大风头,毕竟直升机没有本事落下来抓俘虏,他们的战车俘虏了十多辆坦克和战车,俘虏了超过200名伊朗士兵,这可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胜利。看着停成一排的十二辆伊朗M48A5坦克,阿尔姆克上士乐的合不拢嘴,虽然这不是什么先进的武器,但能用战车缴获十多辆坦克,也的确够让人开心的了。
    4月16日,伊拉克第九军团第13装甲师兵分两路,一路攻击正面方向,沿着从阿尔达比勒横穿整个吉兰省的公路前进,第三十机械化步兵团在向安扎立港推进的过程中,沿途和敌人遭遇了几次,双方发生了激战。第三十机械化步兵团在炮火的掩护下击溃了正面的防御,象铁犁一般推进到了安扎立港外围。
    而另一支部队第26混成旅则通过北方的里海沿海公路迂回攻击安扎立港,他们沿着风景如画的里海沿岸前进,清晨的海面太阳已经升起,光线缓缓地洒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春天的海风习习吹来,那美丽的浪花间仿佛轻轻诉说着那令人惊诧的美丽传说。
    但是这柔美而宁静的风景中却增添了几丝刚性的因素,低沉的隆隆的战车马达声响过,涂成黄灰色沙漠迷彩的战车沿着公路高速开过,伊拉克南方军团的新月弯刀旗随风烈烈飘舞。肃杀的战车,威猛结实的车身,高耸冷冽的炮管,成排的钢铁怪兽给在海边捉蟹的孩子们以发自心底的震撼。
    4月17日上午8时,第26混成旅完成迂回行动,与第三十机械化步兵团等第13师主力在安扎立港会合,随即第13师发起对安扎立港的攻击。坦克和战车配合步兵进入了市区,伊朗人的抵抗没有想像的激烈,他们的狙击手给伊拉克部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不过第九军团从来没有当人道之师的打算,他们的重炮毫不留情的将狙击手可能藏身的建筑轰平,甚至对个别地带使用了燃烧弹。
    在第13师的酷烈手段下,伊朗人的一个步兵营仅坚守了6个小时就被歼灭击溃。第13师占领了安扎立港后,迅速派出第26混成旅向拉什特方向机动,安扎利与拉什特相距不到30公里,仅用了一个小时第26混成旅便抵达拉什特郊外。
    公元1985年4月17日下午17:00,伊拉克第九军团第13师与第9师在拉什特城下会合。第九机械化步兵师在第十三装甲师的协助下已经把伊朗军队包围在拉什特。而沙维尔•;迪亚拉也随第九军团军部前进到拉什特外围,第67步兵师一方面沿从加兹温湖到入海口段的克勒兹乌赞河进行防御,一方面充当整个军团的预备队。
    沙维尔•;迪亚拉命令各部作好进攻准备,准备对拉什特发动总攻,同时命令第67师沿着克勒兹乌赞河前进,在拉什特以南方向待命,以便必要时与其他各部队会合。
    部队顺利沿河岸展开,但发生了一件危险的事情,第67师师长艾哈迈德•;阿巴斯将军带着自己的指挥车和通讯车前进到前方调查部队情况,却越过了自己的部队阵地,结果碰上了伊朗民兵。双方交火了一个小时,好在他的指挥车和通讯车上都有12。7mm机枪,借助这些武器才稳住了局面。车组赶紧用无线电求救,赶来的第202机步营才把伊朗人赶走。不过艾哈迈德•;阿巴斯将军的指挥车被伊朗人的RPG击毁,基本上报废了。
    沙维尔•;迪亚拉没有迟疑,当天夜里就指挥部队对拉什特发动了总攻,整个第九军团所有的火炮一起开火,几乎将整个拉什特夷平,随后步兵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进入城区作战。战斗持续了整个晚上,拉什特沐浴在炮弹的爆炸声和火焰之中,经过整整一夜的战斗,伊拉克军队控制了拉什特的大部分主要街区。第二天一早,拉什特的伊朗军队投降了,伊朗军队第56步兵师的师长也在被俘之列。
    至此经过数天激战,忍受着油料和零件短缺的痛苦,在敌人民兵的骚扰下,第九军团成功的击溃了伊朗第56步兵师,占领了伊朗重要的省份——吉兰省,从而将伊拉克的控制地区扩展到了里海沿岸。同时他们彻底的断绝了阿尔达比勒守军与伊朗后方的联系,阿尔达比勒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
    伊拉克人已经打开了通往里海的入海口,得到了打开里海宝库的钥匙!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阿塞拜疆共和国,阿斯塔拉……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甩了甩自己的手套,向高处走去,他要看清楚那座高耸入云的萨巴兰山。
    这位元帅是苏联的国防部长,苏联的国防部长意味着什么?在这个红色帝国消失之后,人们不再记得这个词的意义,但生活在那个时代中曾经真正的面对那支地球上最强大苏联红军的人才知道这个词是多么的另人震撼。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他是苏联红军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红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乌斯季诺夫元帅可以自豪的说,当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因为只有300枚核武器而不得不向美国人的5000枚核弹低头的一幕再也不会出现了。因为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间,苏联战略火箭军的洲际导弹数量增加了六倍,核弹头的数量则增加了19倍,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核弹数量。
    而在常规武器领域,苏联主战坦克的生产数量超过了同一时期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其他国家坦克生产数量的总合,苏联远程航空兵接连装备了具备超音速穿透能力的图…26逆火式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前线航空兵成功实现歼击机等主战装备现代化(米格…29、苏…27歼击机服役),并且在现代化战机的数量上也已取得了对西方的优势(包括米格…23,苏…15等第二代战机)。
    海军则在核潜艇的数量上大大超过美国,国土防空军在全苏范围内建立起大纵深多通道的自动截击防空指挥网络,数千架现代化截击机和上万座地面导弹发射平台构成的防空网络构成了保卫苏联帝国天空的铁幕。
    这样恐怖的军队,这样强大的国家,这样伟大的苏联,谁敢拒绝我们的要求?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看着南方的伊朗国土,骄傲的紧紧抿着自己的嘴角,眼前浮现出那个桀骜不逊的伊拉克小子的身影:库塞•;阿卜杜拉,你竟然敢和苏联叫板,你要付出代价!
    第六卷 放马天山雪 第六十章 红色巨影
     更新时间:2008…8…16 0:54:54 本章字数:3228
    如果你是外交官,你可以一直在国外;如果你是科学家,你可以每年出一次国;如果你是运动员,你可以四年出一次国;如果你是军人,你要12年才能出一次国。————苏联80年代政治笑话。
    *********************************************************************
    天空传来惊雷般的轰鸣声,一架苏联空军的图…26逆火式轰炸机飞过,矫健的身姿吸引了地面上的一众苏联高官的目光。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看着这架淡蓝色涂装、外形流畅时尚的现代化轰炸机飞过,心中愤懑的感觉好了很多。他一直以来就很喜欢这这种图波列夫设计局的作品,甚至从它还是图…22眼罩轰炸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它了。
    苏联红军的地面部队和导弹部队是强大的,横扫欧洲的钢铁洪流让整个西方世界胆战心惊,而强大的战略火箭军也构成了整个苏联国家安全的基石。但是,对于空中武器来说,苏联人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比美国人做的更好。从二战时扬威蓝天的P…39飞蛇战斗机开始,苏联人就意识到了美国人制造航空器上的优势。
    P…39飞蛇,P…47雷电,P…51野马战斗机一直到C47运输机以及B…29重型轰炸机,每一种战机在苏联人眼中都是杰出的作品,让他们艳羡不已。于是苏联航空界的目标不再是超越美国,而是变成了追赶美国,研制能够美国同时代主力战机对抗的飞机。从F…86到米格…15,从F…100到米格…19,从F…102/104到米格…21(其实这些飞机出世的时间和美国飞机接近,有些甚至更早的,但他们的设计思想却考虑了截击以及对美国战机的对抗)从F4到米格…23,从F…15到苏…27……
    但是在中型轰炸机上,苏联却走到了前面,这是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值得骄傲的地方。图…22眼罩轰炸机从诞生开始,就超越了它的对手——美国的B…58轰炸机,它可以超音速冲刺速度接近目标,在目标上空以高亚音速进行水平投弹,再以超音速脱离,有着很强的打击和突防能力。而新式的图…26逆火式轰炸机则是这个时代最强大,最新式的低空突防战机和核武器投掷工具。
    从东方的中国一直到西方的欧洲,全都笼罩在逆火的威慑之下。美国人害怕逆火,要不然他们为什么反复在裁军协议中提出逆火的问题,想让苏联人将它们全部销毁呢?
    越是美国人害怕的,我们越要去做!这是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的格言。他不喜欢美国人,也正如美国人不喜欢他。他当然知道自己已经被西方媒体描绘成了一个冷血而阴沉的邪恶反派,就象是家庭妇女经常拿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的魔鬼一样的家伙。
    而且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也同样知道,西方的政治家尤其是美国人在害怕他的同时也经常拿他开玩笑来抵消内心的懦弱,比如美国的亨利•;基辛格曾经在一个酒会上说:“苏联国防部长如此热衷于发展热核武器,以至于我们怀疑他的*都是大核弹……”
    这话传出来以后,笑翻了整个苏联政治局的所有常委,但是对于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本人这个笑话却并不那么有意思,他对美国人的感觉更恶劣了(虽然原来他就恨不得用核弹从地球上抹掉所有的美国人)。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决定找个机会好好的教训一下美国人,于是他借着伊拉克占领南阿塞拜疆地区的机会,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边境与南阿塞拜疆交界处举行一场军事演习。既给库塞•;阿卜杜拉那个小子提个醒,让他老老实实的接受苏联的条件,同时又威慑一下美国人,让他们知道调侃苏联国防部长的老二可是件危险的事情!
    这次军事演习规模不大,当然这是相对于苏联红军的其他演习而言的。苏联红军的西方系列演习哪一次不动用超过十万部队的规模?但这次军演却只有一个摩步师参加,但高加索地区的前线航空兵和战略火箭军也相应的按照实际的战术背景派出了部队参加军演。
    苏联军队的演习进行的很顺利,首先是前线航空兵争夺制空权,超过十架米格…23战斗机和苏…21“细嘴瓶”截击机(苏…15F型)参加了军演,而逆火式轰炸机和伊尔…76运输机也参加了行动。
    前线航空兵拿下制空权后,对地攻击机进行了攻击和轰炸,随后展开了地面进攻,这些进攻的套路比价单调,就是通常情况下标准的机械化步兵进攻演练。由炮兵掩护装甲部队进行突击、分割、包围。
    看着苏制T…72型坦克群边行进边开火射击,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心中暗暗冷笑:库塞•;阿卜杜拉,苏联可不是只会虚张声势的美国。
    …………
    伊拉克,巴格达,卡拉马军事基地……
    刘明看着最新的消息眉头紧皱了起来,在伊拉克军队成功的将阿尔达比勒守军围困之时,对伊拉克军队来说,现在的形式非常的好。夺取了阿尔达比勒,将扫除整个南阿塞拜疆地区伊朗人的最后一个据点。从此这大片的富饶的土地将完全被伊拉克人控制。但是就在这最后一击的关头,却发生了几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正式发表了讲话,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发动方伊拉克侵略者的圣战。在这次号召讲话仅仅一天后,一支从赞詹开往吉兰首府拉什特的伊拉克后勤车队遭到了袭击。而袭击者并非是伊朗的正规部队,据前方报告,袭击者是一群年仅十七、八岁,骑着摩托车的少年。
    这些少年手持RPG火箭筒,骑着摩托高速冲向伊拉克车队,发射完火箭后高速脱离。他们技术熟练,狂热至极,因此伊拉克的补给车队遭到了一定的损失。
    报告引起了刘明高度的重视,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是可怕的,而且这种突袭方式实在是难以有好的方法对付。这些少年骑着摩托,高速来去,焊不畏死。如果在整个伊朗占领区出现大规模的这种袭击后勤车队的情况,伊拉克军队将进行清扫行动,那时会大量的杀伤平民,世界舆论将给国际环境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
    所以,在加强防卫力量的同时,必须想办法让伊朗人自己乱起来,让zf最好是霍梅尼的指示得到及时执行!
    第二件事情更为棘手,就是苏联的介入。根据报告,苏联人在靠近南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边境地区举行了一定规模的军事演习。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到场。
    演习并不可怕,可怕的一是苏联国防部长此时出现在此地的象征意义,这表明苏联军方的强硬势力一定要介入到南阿塞拜疆问题中。二是在演习中,苏军飞机多次侵犯南阿塞拜疆地区领空。虽然以前也有这种情况,但都限于米格…25或者其他的侦察机。想这次一样出动了米格…23战斗机、苏…15截击机和逆火轰炸机的情况可是实在并不多见。
    刘明思考了一下之后,决定召见美国驻伊拉克特别代表乔什•;莱曼,询问一下美国方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当然了,就是美国支持他,刘明也不会选择在此时和苏联开战。红色帝国的坦克海和各种大杀器在前生给刘明留下了深刻印象,单挑苏联红军是他从来都没有过的想法。
    但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乔什•;莱曼奉调回国,接替他的是一位新人,叫做安东尼•;琼斯。此人无论是对苏联还是对其他的什么势力,只要不服从美国的意志,就很难得到他的欢心。
    这位安东尼•;琼斯先生知道刘明的来意,他见到刘明的第一面就排出一付非常矜持的样子,因为他预料到伊拉克肯定会向美国求援——这正是他的机会!
    第六卷 放马天山雪 第六十一章 飘摇欲坠
     更新时间:2008…8…16 0:54:54 本章字数:3313
    如果您的帝国占领了此城池;您的任务就是守住此城,时间越长您的士气越高,部队的攻击力越强,获得宝物的几率也越大。————《帝国崛起》游戏。
    ***********************************************************************************
    当刘明看到安东尼•;琼斯这位来自美国的外交官的第一眼,他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恐怕落空了。这个人不是乔什•;莱曼的类型,而是典型的美国鹰派人物。安东尼•;琼斯与刘明的问候很客气,但是语气中却隐隐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他的眼神中也有一种张扬而强硬的东西存在着。
    这些东西让刘明很不舒服,不过他现在需要美国人来替他稳定一下局面,只能将刚才的不快暂时放到一边。刘明对于能否顶住苏联的压力并没有信心,毕竟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南阿塞拜疆事件,而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也从没取得这样辉煌的胜利。
    苏联很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