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狂人-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面只是为了威慑,将他堵在国会大楼里好好的羞辱一番,可是万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混蛋。袁世凯这是想要干什么?”看着窗外一大片面无表情的北洋军士兵,眼中还带着隐隐的嘲讽讥笑,一国会议员有些抓狂叫道。
“难道袁世凯想把咱们困在此处,然后活活饿死吗?”又一老国会议员焦躁说道。
“……”
却原来在北洋军包围国会大楼不久,供应国会大楼的水电突然断绝。一开始一众议员们还没有什么其它想法,只认为是北洋集团的又一威慑手段,除了鄙视袁世凯的手段龌龊之外,也并没有怎么太当回事。
可是时间一长,一众国会议员们就慌了神。这些国会议员们都是各地素有名望之辈,大多年纪已过五十,就连最年轻的也在三四十岁左右。他们大多养尊处优习惯了,一时间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苦,又渴又累心神疲倦愁容满面。
其间共和党大佬数次与围困之北洋军交涉,答应等北洋军撤围之后立刻将军饷如数发下。共和党在一众国会议员面前发下此话,不论是不是为了名声着想肯定是不会食言的,他们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
以前是共和党手头不宽裕,现在他们也是有钱人了不差发军饷的这点大洋……
可是围困国会大楼的北洋军士并不答应,要求共和党主动辞职。共和党怎么会答应如此无礼条件,断然拒绝之后与北洋军士们重新对峙僵持。这一下,可就苦了一干养尊处优的国会议员们了……
如果是穷苦人出身,不要说短短半天时间的没水没电,就算饿上渴上个一两天也不在话下。可是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国会议员们哪里受得了这个,再加上心有忧虑情绪焦躁,只觉得身心俱疲又饥又渴憔悴不已,心中只盼望围困国会大楼之北洋军尽快撤围,不至于时间拖得长久以至于伤了元气。
不说一干国会议员被堵在国会大楼出不来,饱受煎熬与围困之北洋军针锋相对。消息传出整个北京一片大哗,普通民众只当这是又一个谈资,而某些与国会议员有有紧密联系的名望之士还有热心之辈行动了起来,他们齐聚袁公馆外抗议北洋军的粗暴,行为,并要求北洋军立即撤围让一众国会议员们出来……
“痴心妄想!”袁世凯不屑的撇了撇嘴,不理会那帮前来求情的家伙。
“大帅……”有幕僚开口准备劝说一二。
“不用多说,我心中有数!”袁世凯眼中闪过道道精芒。心道不给共和党一点教训,他们还不知道厉害。有钱了又怎么样,有钱了依旧要在北洋的掌控之下。
原来袁世凯得到消息,共和党张骞筹集了五千万大洋,老袁羡慕不已的同时也心生警惕。共和党手头有了大笔资金,再加上他们握有的大义名分,说不得会闹腾出多大风浪,这一点是袁世凯绝对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要给共和党和其它敌对势力一个大大的下马威……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势已去
感谢“坚果”兄弟的月票支持
袁世凯没有做得太过分,将一干国会议员围困在国会大楼里一天一夜之后,便撤围放了身虚体弱的议员们一马……
议员们被折腾得苦不堪言,在家人的护送下急匆匆赶往医院检查,深怕一天一夜没有吃喝东西,被憋出了什么毛病出来。至于指责北洋袁世凯的疯子行径,现在谁还顾得了这个?一时间,北京各大医院人满为患,所有高级病房被订购一空,医院里的知名医生忙碌不停,像赶场一样一个病房接一个病房检查而去……
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吗,当然不是!
北洋军士兵围困国会大楼,消息一经传出,北京城里的报纸立刻大肆报道。民国初年这帮记者胆子够大,丝毫不顾北京就是北洋集团的老巢之一,言辞犀利极尽嘲讽之能事,将北洋集团的无赖嘴脸用文字刻画得入木三分。
袁世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让手下封锁北京城所有报纸,不许他们报道国会大楼被围一事。就算他们要报道,也要经过北洋方面的审核才能印刊发行。可惜北洋集团的速度还是慢了一步,国会大楼被围的消息已经扩散到北京周边省市,南方也通过电报得知此事。
一下子,整个北方的舆论界哗然,大肆报道北洋军的野蛮行径,等到北洋集团反应过来全面禁止之时,消息已经扩散,该知道的全部都已经知道了消息。北洋集团的声望在这样的风潮中一降再降,袁世凯更是被批斗得体无完肤成了罪大恶极的代名词!
不要忘了,能够当选为国会议员的角色,哪一个不在地方上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此次国会大楼围困事件可以说极大的触犯了他们的底线,与之有利益相关的团体和个人还不是使劲的折腾,拼了老命的给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集团摸黑捣乱?
更有一些与袁世凯不怎么对付的强权人物,在暗地理推波助澜。各种针对北洋方面不利的谣言在北方大地漫天飞舞,几乎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北洋集团的名望也跟着一降再降,袁世凯此次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老袁这是昏头了吗,竟然做出如此不智之举?”王进得到消息一脸的惊叹。
“还不是你那三千万给逼的?”吴楚没好气答道:“共和党有了钱,日子可要好过许多,袁世凯自然不愿意这样的情况出现,他这是想逼迫共和党狗急跳墙呢。共和党有大义名分在手,袁世凯如果不想勉强统一的国家分崩离析,他不得不如此行事!”
“嘿嘿,他这是自寻烦恼,咱们的报纸跟进了没有?”
吴楚露出一脸坏笑:“当然跟进了……”
就在北洋军兵围国会大楼第二天,以民主进步党旗下拥有极大影响力的革命性综合报刊《光复报》和《安徽时报》为首,众多受到民主进步党控制或者影响的地方性报纸附和,共同推出北洋军兵围国会大楼事件,顺便将袁世凯损得一文不名。
报纸一出,在整个南方引起一片轩然大波。各党派人士纷纷在报纸上发言,谴责北洋军的粗暴,行为。认为这是一种民主的倒退,是封建思想的重新抬头,作为北洋老大的袁世凯自然没讨到好处去,被拿出来口诛笔伐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
南方可是新思想最为活跃地区,比起北方要开放得多。一众革命党人无不以南方作为基地,各种思潮互相碰撞绽放出最美丽的思想火花。大多革命党人无不向往西方的民主共和,革命领袖孙中山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怎么可能接受得了袁世凯明目张胆破坏民主的行径?
全国舆论一片声讨,袁世凯和北洋集团算是臭了大街。袁世凯拼着名声受损,也要拉共和党下水的想法实现了。此次国会大楼被围一事,虽然恶名都被袁世凯顶替,可是共和党的外强中干也暴露在大众眼中。原本就没有多少的威信更是一泄如柱。
共和党威信扫地,连带着中央政府的威信也跟着受损。共和党被坑得不轻,手头有了钱但却失了威信,气得梁老爷子要找袁世凯算帐。共和党受到的打击不仅如此,他们全力筹划组建的武装力量模范第一师师长蒋百里受不了这份打击。不顾好友跟下属们的全力挽留,脱职黯然离去,共和党手头实力再一次被严重削弱。
之后北洋袁世凯小手段频频,形势对共和党越发不利,共和党一干大佬被逼迫得感觉都有些喘不过气来。蔡愕兼任模范一师师长一职,还有陆军部一摊子糊糊事儿,身心疲倦真想甩手不干。要不是看到老师梁启超依旧还在坚持,他早就辞职回到云南去了。
可就算他勉励维持,模范一师依旧被北洋慢慢渗透,他也逐渐失去对军队的掌控。共和党拥有庞大的资源不假,可他们偏偏缺少军事方面的人才。好不容易在北洋集团的腹心之地拉起一支队伍,结果又渐渐的失去掌控,白白给人做了嫁衣裳。
最近内阁各部的气氛越发紧张,作为共和党中难得的明白人,他知道共和党在中央大势已去。尤其是北洋军兵围国会大楼之后,已经没有多少它党同志愿意与共和党交往。在他看来,等到袁世凯真的发力之时,共和党便只有灰溜溜下野一途。
党内最近的气氛凝重异常,眼看着局势渐渐脱离了掌控,不是没有同志提议起兵和北洋军干上一场,用拳头决定中央日后的大权谁属。可惜黎元洪没这个胆子,也下不了这个决心。不过在暗地里,蔡愕在与老师交心之后,便秘密联络云南都督唐继尧,让其做好随时北伐的准备。
云南方面突然加大了军火购买数量,一下子惊动了安徽方面。社会部第一时间将其中原由打探清楚,随后将情报送到王进手上。
“嘿嘿,袁世凯这一次要吃亏了……”王进拿到情报之后,回忆起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忍不住一阵幸灾乐祸。
第二百三十四章 云南督军
云南都督唐继尧最近志得意满野心勃勃……
近段时间他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蔡愕老大给他留了一个好摊子,接手之后没有碰到什么麻烦和阻碍。再加上安徽方面的大量投资涌入,建起了不少的药厂和卷烟厂,给云南带来不少经济效益,还帮忙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这些好处都让云南上下记到了他唐某人身上。
虽然一时很难摆脱蔡老大的影响,但是借此时机他也好好的拉拢了一批人马。将自己的影响力向云南缓慢扩散,相信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安稳的环境让他心生野望,极其希望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至周边各省。这时候,蔡老大的秘密电报帮了大忙,他一边暗中扩军备战,一边加大了向安徽采购军火数量。自从安徽在云南开办企业以来,两地之间的联系逐渐熟落,唐继尧也愿意向安徽购买更为便宜的军火,临近安南的法国佬实在太黑。
尽管云南暗中调兵遣将做得极为隐秘,但是社会部还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云南方面的不对劲之处,之后民主进步党驻云南支部主任秘密拜访唐继尧,在达成了一系列秘密协议之后,安徽之后突然加大了对云南方向的军火提供量。
“蔡松颇倒是个明白人,可惜明白得已经太晚了!”都督府花厅,王进拿着云南支部发来的电报,摇头叹息不已。
“大人,云南那边的厂子不会有事吧?”抱着刚刚出生的儿子王倜,小红玉一脸担忧问道。要知道她可是在云南投了不少钱,专门生产最近才弄到配方的云南白药,这些产业都是她为一双儿女置办下来的,可不能出了什么差池。
王进手里抱着大儿子王晶和小女儿王莹,身边还坐着大女儿丫丫(小红玉与曹如方所生),一边扮着鬼脸逗弄怀中的一双儿女,一边满不在乎笑道:“你放心就是,我安徽的产业谁敢乱动?就算云南出了乱子受到波及,过段时间便可重新恢复生产!”
云南白药确实是好玩意,可以说得上治疗外伤的圣药,蒲一出现立刻受到外界的极大欢迎。特别是手头有军队的各地方势力,对云南白药更是趋之若骛。小红玉开在云南的药厂一时间开足了马力,应付蜂拥而至的定单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忙得不亦乐乎。
小红玉数钱数到手抽筋,可是引来不少贪婪窥视的目光。由于需求量极为旺盛,因此所产生的利润太过惊人,一些被利益迷昏了头脑之辈顾不得王进的强大鸭梨,虽然不敢直接动小红玉的厂子,但是也纷纷出手在云南置办下药厂,想要好好的分上一杯羹。
唐继珧当时可被吓得不轻,生怕因此得罪了王进。一面极力维护安徽在云南的产业,一边向王进发去电报,诉说云南方面的苦衷,希望王大都督不要怪罪云云。恰巧这时小红玉也很不高兴的找来求援,王进干脆派出社会部一干精锐特工还有江湖上投奔而来的国术高手,一股脑全部送到云南保护安徽产业。
不要怪王进大惊小怪公器私用,他对云南早有想法,目光已经放到了云南以南。不仅仅是云南,广西一省也在他的密切关注之下,等安徽腾出手来的时候,再一举向南方渗透扩展势力,随着手头实力的增强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这些还只是大方向上的考量和布置,而涉及到具体的经济利益上,一些人确实做得有些不太像话。唐继尧这个云南都督都赤膊上阵,放下狠话安徽的场子是他罩着的,有谁想动云南白药厂的歪心思就是跟他过不去。
可惜,他现在的声望还不足以镇场子,就算蔡愕来了也不成。云南地处南疆边陲,境内民族成分十分复杂,唐继尧能控制的区域也就是云贵高原的平原地区,势力大多集中在城市周围,对居住于山林野外中的少数民族的控制和影响力十分低下。
唐都督是下了严令,可是架不住利益动人心。在处置了几个做小动作的小军头之后,他手下倒是没有人胆敢乱来,可是那帮桀骜不逊的少数民族大爷们可不吃这一套。他们手头有兵有粮自成一系,和云南都督府的关系很微妙,听宣不听调俗称‘藩镇’。
这帮家伙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或者根本就不明白安徽的势力有多强横,在‘有心人’的撺掇下,将一双双‘罪恶’的手伸向安徽开在昆明近郊的白药工厂。
安徽来人哪里会吃这样的亏,暗地里和这帮家伙大打出手,唐继尧在一旁拉偏架整了不少人。这么一来二去的王进与唐某人的交情就起来了,之后云南与安徽加大了合作力度,政治军事民生经济等等各方面都有涉及,交情好得犹如蜜里调油。
此次老大蔡愕秘密下令集结兵力,为了获取更多的军火份额,唐继尧在交代好云南内部事务之后,在民主进步党社会部人员的秘密保护下,于二月底秘密抵达安徽。随即就与王进还有吴楚等安徽高层秘密商量有关联合作战,还有后勤物资保障等相关事宜。
北洋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唐继尧认为以西南几省与安徽联合之力,完全有能力将北洋集团彻底覆灭。唐某人担心的是日本人会不会插手其中,毕竟他们向北洋提供了大笔资金还有军火援助,想要达成他们的政治目的,需要北洋掌握了全国政权才有可能。
唐继尧担心北洋不敌之时,日本人悍然出兵,以西南和安徽的实力,断断不是日本人之对手,不说北洋难灭甚至老巢都有被清剿的风险……
好象闲热闹还不够大一般,就在西南最大军阀与安徽一众高层秘密商讨对付北洋袁世凯的计划时,坐镇徐州的国民党一跟高层也不安分起来。孙中山更是频繁游走于东南各省,联络当地同志结交各方豪杰……
第二百三十五章 蹦达
国民党人一直都不甘心失去执政党地位……
最初在国会大选失败的时候,国民党上下弥漫着一股悲观绝望的情绪,所有国民党人都不知道前路在何方。党内不少同志失望之下纷纷退,党另谋高就,国民党一时风雨飘摇有崩盘的危险,要不是孙中山和宋教仁坐镇的话后果真不知道会如何?
还好王进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将从北洋军手中接管过来的徐宿地区交给国民党人。再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孙中山率绝大部分国民党人进驻苏北重镇徐州,,难得的静下心去默默发展以待重新崛起的时机……
也算是他们幸运,北洋袁世凯这段时间的主要目标改变,与占据中大义的共和党互掐起来,给了国民党扎根徐州的充裕时间。在这期间,孙中山也不是没有任何行动,只是一时人微言轻没人肯听,让国民党上下尴尬不已恼怒万分。
还是安徽与日本人顶缸的时候,南方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日排日’浪潮。作为日本政府的‘好朋友’,孙中山在日本政府高官‘好友’的请托下,主动找到王进,希望安徽能控制境内的民族情绪,不要针对‘友邦人士’做得太过分。
王进当时哪里会给他这份面子,客客气气的接待高高兴兴送走,之后该如何做依旧如何做,让老孙在‘日本友人’面前丢了一次面子。孙中山再是迟钝也知道自己的话不顶用,之后便没再出来蹦达只一心发展徐州根基。
期间为了在内阁中占据几个重要的部长位置,国民党接受了共和党的联盟请求,连同其它革命小党派一同为共和党摇旗呐喊,共同对抗北洋集团的蛮横霸道。可惜,已然失势的国民党力气倒是出了不少,可是便宜真没占到多少,真可谓吃力不讨好。
本来已经暂时将国民党放在一边的袁世凯恼羞成怒,暗地里动用了不少手段打击国民党,国民党在北方的势力差点被连根拔起伤了元气,最后还是在民主进步党的掩护和力挺之下才得全身而退,缩回去再也不敢胡乱插手北京城里的龙争虎斗。
也是国民党人运气不差,王进虽然不怎么待见他们,但是还需要他们帮忙吸引火力,对于国民党经济方面的支持一直都没有断绝过。再加上国民党内部人才还是不缺的,静下心来发展徐州地方经济,真将淮北重镇给经营得生机勃勃热闹不凡。
背靠安徽这样的中原经济中心,还有张辫帅的‘特殊’产业支撑,再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徐州的经济想不迅速发展都难。坐镇河南剿匪的段祺瑞不是不想动徐州,可是在河南地头蛇扯后腿跟光复军商丘部队的威胁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国民党慢慢坐稳了位置,在徐州发展出一片新的基业出来。
等徐州的发展上了正轨拥有了一定的经济规模,一些激进的国民党人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建军扩充实力。国民党人经历过这么多风雨,哪能不知道掌握一支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更何况紧挨着安徽这个大军火库,不利用一番岂不是暴殄天物?
此时作为国民党内公认的军事专家柏文蔚又被推了出来,国民党经过内部商讨决定让其负责筹备新军一事。不仅仅因为他是国民党内实战经验最为丰富之人,而且柏文蔚和安徽督军王进的私交不错,国民党上下也害怕王进不理会其它同志误了大事。
如今的安徽可不比当初,早已经不是挂靠在同盟会旗下的二级革命组织,要跟着同盟会的脚步走的小角色了。无论是力扛北洋军还是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等方面,民主进步党的成就都令人瞩目,在一次次事件之后逐渐取代国民党成为革命领袖党派。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时转势易,如今的民主进步党已然是革命阵营中的庞然大物,就连国民党此时的栖息之所都是安徽赐于,他们哪里还有底气在王进面前吆五喝六?
徐州方面的国民党蠢蠢欲动,柏文蔚更是频繁来往于徐州和合肥两地,向安徽购买大批武器弹药帮助国民党扩充武装力量。坐镇徐州后方宿迁的国民党另一位大佬宋教仁,并不同意在形势还不明朗的国民党大肆招兵买马,他认为这有帮共和党吸引火力的巨大风险。
可惜宋派与孙派理念不合,因为理念内部矛盾频频爆发。孙中山虽然与宋教仁的关系依旧良好,可是下面人就不一样了。宋教仁尽管在国民党内声望高隆,可是架不是孙中山身边跟随者们的诸多抵触,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徐州国民党高层的决定。
对于国民党重组新军,王进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他还巴不得国民党闹腾得越厉害越好,他们闹腾得越厉害,北洋袁世凯方面的关注就越多,也省得老袁没事就琢磨着给安徽添堵搞破坏,世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只要国民党有钱,军工厂里那些常规武器任由他们购买。对于这样的炮灰行径他是非常支持滴,大家都是革命同志也就用不着藏着掩着了。在民族进步党暗中推波助澜之下,国民党的势力扩张迅猛,实力比之以前更是增长无数。
经历过的事情多了,国民党上下也知道收敛,虽然手头有了武装力量实力大涨,但是在强人环侍的苏北地界,还是低调老实一点吧。国民党在徐州大张旗鼓编练新军,周围势力哪个不侧目警惕不已?
盘踞在苏北地区的张辫帅倒是没什么,国民党背后有民主进步党支持,他就算心中不满,也不敢拿徐州怎么样。可是紧邻着苏北的河南督军段祺瑞却不干了,一个光复军就够让他头痛的了,现在又来一个国民党,他还活不活了?
恰逢北洋与共和党彻底决裂,孙中山在日本的‘好友’找上门来,国民党趁机跳上台前……
第二百三十六章 飞机飞机
嗡嗡嗡……
合肥郊外碧蓝的天空中出现几个小小黑点,一阵‘嗡嗡’杂音跟着小黑点从天空呼啸而过。几架双翼螺旋桨飞机不住的在校场上空绕着圈子,时不时的两两组成攻击阵型从天空掠过,只留下道道尾烟在碧蓝的天空肆意涂鸦。
跑道旁边的三层导航楼顶,王进正举起望远镜,跟随着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飞机不断转动。身后跟着的光复军高层们也是同样举动,目光随着天上飞机的移动而跟着移动。
作为此次试飞飞机的总设计师,巴玉藻红光满面心情极为愉快,随在一帮光复军将领身边不时的介绍着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还有其它一些相关事项……
“不错不错,最大投弹量能有多少?”等飞机再一次从望远镜中消失,王进放下望远镜,扭头问道。在他眼中看来,这时代的飞行器真是简陋得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