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万户侯-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的赵崇玼见高仙芝眉头舒展,似乎下了结论,他立刻上前一步,大声道:“大帅!末将愿重返阿弩越城,为大帅夺回小勃津控制权。”
“夺回来?”高仙芝瞥了他一样,冷笑道:“他当初让你离开你就离开了,却不动脑筋想一想,现在怎么夺,用刀还是用枪?你当别人是傻子吗?”
高仙芝长叹一声,回头对亲兵道:“去!速到城外去将李都护给我请来。”
亲兵刚要转身,高仙芝却又叫住他,“罢了,还是我亲自去吧!”
五月本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小镇地风情;五月本是维也纳乡村的清新;五月是栀子花盛开的午后;但老高的五月却是战鼓起、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季节,这缘于月票分类奖的实行,本来遥远的竞争,骤然间到了眼前。
我有希望吗?有那么一点,就在进退之间,但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行还是不行,所以,老高的书友们,五月,请投大唐一票。
第二百九十六章 行猎
朅师国只是西域小国,地域狭小、人口鲜薄,他的都城也只相当于大唐内地的一个上县,仅数万人口,但它地处南丝绸之路要冲,商旅往来不绝,城内随处可见满载沉重货物的骆驼商队,今年显得尤为繁忙。
原因是黑衣大食阿拔斯攻占大马士革,正式成为新的哈里发,却掉头残酷镇压昔日的盟友什叶派穆斯林,战火在呼罗珊地区蔓延,也阻断了北丝绸之路,中亚地区政局的稳定和北丝绸之路被阻,也就使南丝绸之路的贸易格外兴盛起来。
战事平息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唐军却迟迟没有班师回朝,占领朅师国不过是为了杀鸡儆猴,大唐帝国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此敲打吐火罗诸国。
这几日高仙芝格外忙碌,一直在观望局势的西域国王们随着吐蕃军正式撤回逻些而纷纷赶到朅师国,向大唐进贡物产、奴隶,表示重新臣服大唐。
清晨,这位大唐的西域总督从王宫出来,数百名亲卫前后簇拥,一群猎犬在前面带路,他们衣甲鲜明、战旗飘扬,浩浩荡荡向城外开去。
一个多月帝王般的生活,使高仙芝的脸颊明显变得丰腴起来,渐渐恢复了他高雅的气质,这几日身边充满了歌风颂德,高贵的国王们象狗一样匍匐在他脚下,高仙芝骄傲的头颅一旦抬起就再难以低下。
但有一件事却使高仙芝始终耿耿于怀,那就是驻扎在城外的李清,明明战事已经结束。可他却一直不肯离去,仿佛一个卧榻之侧打鼾的人,令他地睡眠无法香甜,所以,高仙芝决定趁这次行猎的机会,试探李清的态度。
和高仙芝一起行猎的,还有诸多西域小国的国王们,其中就包括曾被李清所救,出使长安的吐火罗叶护特使失密塔尔,他是前日刚刚赶来。代表叶护调停大唐与朅师国的关系,但高仙芝似乎公务繁忙。至今也没有接见他。
和西域各国的城市一样,朅师国的都城也缺乏规划。王宫门前便是都城的主干道,相当于长安地朱雀大街,但街道狭窄、房屋低矮,人口拥挤混杂,到处是马车、骆驼,熙熙攘攘,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
但高仙芝的仪仗忽然出现。使大街上顿时乱了套,打翻果铺、走失马匹,呼儿唤娘,人们纷纷躲避不迭,实在躲不了地,便匍伏在地上。头不敢仰视,一群猎犬咆哮着冲过后,大街上一片寂静。只听见‘哒!哒!,的马蹄群声在空气里有节奏地回响。
在一条小巷子里,站着十几个衣着华丽的人,手中牵着大群马匹,为首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身着皮裘,头戴浑脱帽,帽沿上露出一络黄里泛红的头发,他有一双神情极冷淡的浅褐色眼睛,眼角上布着细微的白皱纹,虽然是商人打扮,但他气质高贵,显然不是普通商人。
在他左面则站着一名少女,高大、丰腴而又年轻,大概还不到二十岁,长着一头光滑的、栗色地头发,她的脖子上围一条火红的狐狸皮,没有一丝杂色,身上则穿着一袭用蜀锦裁成的金色长裙,裙摆镶着银丝,外面套一件白色短衣,脖子和脸上皮肤白嫩得令人眩目,她的嘴和鼻子仿佛希腊艺术大师的杰作,完美得不带一点瑕疵,她也有一双湛蓝色地眼睛,仿佛冰山里的两潭湖泊,她无疑是一个美貌得让人窒息的少女。
但让人印象深刻地是她的目光,在凝视的片刻,骄傲、固执、圣洁,都从这双湛蓝的眼睛里流露无遗,令人不敢直视。
“主人,咱们先回去吧!高仙芝今天似乎没有时间。”身后一名管家模样的老仆向那中年男子恭敬地劝道。
中年人点了点头,正要率人离开,可他旁边的少女却望着满地匍匐的百姓,轻哼一声,对高仙芝的背影不屑地说道:“打下个羊羔一样的小国就如此得意,若不是大食人内战,他会这样轻易得手吗?”
中年人脸一沉,斥道:“罗阑,休要乱语,大唐好歹也是你的第二故国,心中应时时保持尊敬才是。”
“父亲,我并非是针对大唐,而是这个高大帅。”
那少女目光斜视高仙芝,忽然,她看见了走在最后的失密塔尔,不禁讶道:“父亲,塔尔大叔也在。”
“哦!真是他。”中年人微微笑了笑,随手招来一个侍从,对他低声嘱咐几句,那侍从便立刻向高仙芝队伍消失的方向追去。
“走!我们也跟上去。”中年人挥了挥手,带领一群人骑马离开小巷,很快便消失在低矮、密集的房舍之中
高仙芝的队伍出了城门,老远便看见了一队唐军骑兵,正是副帅李清等候在那里,李清抵达朅师国后便一直住在城外的大营中,表现得十分低调,任由高仙芝风光无限。
李清早已领教了李隆基的手段,如此重要的战役,边令诚却没有来,若不派心腹跟来监视,他怎么向李隆基交代,难道高仙芝真以为用钱就能堵住边令诚的嘴吗?尤其在自己也来安西这种微妙的局势下,边令诚焉能再敢替高仙芝隐瞒。
可高仙芝却似乎并没有意识这一点,而是怡然自得住进了朅师王宫,吃穿用度都和以前的国王并无两样,还代表朝廷接见小国朝见,而不是命他们去长安谢罪,他还真以为离国万里,李隆基就不知道了吗?
李清暗暗为高仙芝叹息,难道历史上高仙芝在潼关被杀,就是种因于此吗?高仙芝是个优秀的将领。但在政治上的表现却不合格,他以为开拓疆土就能搏皇帝一赞,却不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开拓疆土功劳虽高,但又极易落下拥兵自重之嫌,从古至今无不亦然,甚至连安禄山造反地一个原因也是破解不了这个局所致。
他一直埋怨李清赖在朅师国不走,却看不透李清所走的棋,李清这样做其实是在贯彻李隆基布局,牵制住他高仙芝。虽然没有他的风光,但在政治上却赢了。
李清见高仙芝过来。立刻催马上来笑道:“如此隆冬季节,高帅还有雅兴出行射猎。不愧为军人本色,倒是李清,整日埋头大睡,和那树洞里的老熊有何区别?”
高仙芝拉着李清的手,上下打量一眼,见他面目黑瘦如旧,不由哑然失笑:“我倒从未见过这样瘦的熊。”
“来!来!来!我给大伙介绍一下。”
高仙芝拉过李清。向身后几十个随行的国王笑道:“这是我们安西军副帅,年纪虽轻,却是我大唐重臣,以前的户部侍郎,你们可曾听闻?”
这些国王名义是一国君主,但实际所辖所管也不过相当于大唐的郡县。也相对独立,所以户部侍郎财权虽重,他们却感受不到、也并不关心。他们所看重的是安西副帅,这才是和他们有直接联系地职务,众人虽知道正是此人在小勃津大败朅师国军,但也只当是高仙芝手下的大将,现在见他年纪甚轻,这些日子又低调无语,众人地心中便存了几分轻视,纷纷用生硬的汉话拱手说久仰,但口气却比一杯冲泡无数回地清茶还淡。
李清也不介意,只拱手淡淡一笑,对于这帮见风使舵的诸胡小国,不必去刻意拉拢,只要表现出足够的实力,他们自然就会蜂拥而至,这历来就是强者的法则。
“出发!”高仙芝手一挥,大队人马纵犬飞鹰,向西奔驰而去。
朅师国的都城位于一个狭长形的盆地内,一条河流横穿而过,河流两边是大片的森林,只是到了冬季,河流已经结冰,冰面上不时可以看见出来觅食地狐狸和野狼,大都瘦骨嶙峋,实在不是行猎的季节,但高仙芝何尝是为了打猎。
一个时辰后,高仙芝的战马冲到一个小山丘上,他驻马回望,身后队伍已经拉开,除了他的亲卫一直紧紧跟着他,其他诸胡的国王及他们的侍从皆不见踪影,但高仙芝关心地是李清,刚才还见他跟随,怎么现在不见了人?
此时,李清正立在一棵树后,在前面五十步外,几只狐狸正在撕咬一只死去的羚羊,空气中充满了血腥之气,正好掩盖了战马的气息。
他张弓搭箭,弓弦渐渐拉圆,‘嗖!,地一声,狼牙箭如闪电般射去,气势虽猛,但准头却欠佳,箭从几只狐狸中穿过,钉在那只死去地羚羊身上,几只狐狸惊得跳起来,撒腿便跑,很快便窜进一簇灌木丛中,消失了踪影。
“都督!这几只狐狸皮毛粗糙,不值几个钱,不要它们也罢!”亲兵们见李清射偏,纷纷上前劝慰,生怕打击了他的信心。
“你们这帮家伙,在胡说什么!”李清收了弓,哈哈一笑道:“箭术臭就臭,这有什么好丢人,偏要你们来安慰么?”
亲兵们都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话。
这时,‘咯!,地一声,从旁边的树林里传出一声银铃般的轻笑,“父亲,看他还是副帅呢!连站在那里当靶子的狐狸都射不中。”
众亲兵大怒,谁敢如此无礼,竟敢取笑他们的都督。
“休要无礼!还不快去给人家道歉。”
只见树林出来十几人,皆骑着马,前面两人正是在大街上看高仙芝离去的中年人和那个少女,旁边还有一人,李清却认识,就是在沙州所救的吐火罗使者失密塔尔。
“侍郎别来无恙!”
失密塔尔纵马上前向李清施礼,“想不到我们居然在这里又遇到了,我家叶护对你非常感激,说一定要重谢于你。”
对这个胡人,李清印象颇好,也急忙回礼道:“塔尔特使,失里伽罗叶护可来了?”
“过两日便到!”
这时,那个中年人和少女也来到李清面前,中年人目光蕴着歉意,向李清微微一躬身,而那少女却看了看那支还钉在羚羊身上的箭,又看了看李清手中的箭,眼中带着一丝嘲讽。
李清不理那少女,只向那中年人轻轻一拱手,表示接受他的道歉,又对失密塔尔笑道:“这位是你的朋友么?”
“他是我最尊贵的朋友!”
失密塔尔得意一笑,向李清介绍那中年人道:“这位是石国双王之一,副王莫贺都,今天刚到朅师国。”
他又指了指那少女,笑道:“那是莫贺殿下的爱女,算是石国的公主,叫茜施罗阑。”
第二百九十七章 石国使者。
石国,也就是汉朝的大宛国,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是昭武九姓国中最大的一国,石国实行的是双王制,代表该国的两大家族,整个国家便是由正王车鼻施和副王莫贺都共同统治。
李清今天看到了这个中年人便是副王莫贺都,石国与拔汗那国之间爆发了为争夺怛罗斯城的战争,极大的损伤了国力,为停止战争,莫贺都特地去龟兹寻找高仙芝调停,却得知高仙芝远征朅师国,几时班师不得而知,于是莫贺都又转道向南,到朅师国寻找高仙芝,高仙芝没见到,倒先碰到了李清。
“适才小女无礼,小王这里向侍郎赔礼了。”莫贺都瞥见女儿的眼神,知道想让她道歉,实在是千难万难,只得叹息一声,亲自向李清再躬身施一礼,诚挚道歉。
和那些吐火罗的小国相比,石国的关系和大唐要紧密得多,莫贺都本人也多次去过长安,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也听说过李清,却是第一次见面。
“一件小事,怎让殿下三番五次道歉,李清实在担待不起。”说着李清向那少女微微点头,算是了结此事,这时他才发现那少女美貌艳丽的容颜,不禁略略一怔,他不由自主地拿李惊雁和她对比,一个是东方美女的极致,俨如国色天香的牡丹,而这个少女轮廓分明的脸庞和湛蓝色的眼睛却是大唐女子所没有的,她从里到外都透出一股子火热,却又不容侵犯。仿佛一枝刚刚盛开的带刺地玫瑰。
莫贺都见李清看女儿有些出神,不禁暗暗苦笑,她的容貌到那里都会惹出一些事端,早知就不带她出来,可放在国中更不放心,正王车鼻施就多次对他说过,若让他的儿子娶了自己女儿,两王便可合二为一。
“侍郎,这是小女茜施罗阑,从小送去长安。几年前才回来。”
李清敛神笑了一笑,夸赞道:“公主居然能从龟兹到此。忍受一路风沙侵袭,这样的女子在下是第一见到。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令人敬佩。”
这少女是莫贺都的独生女,被封为罗阑公主,今年刚十八岁,母亲是大秦贵族,她继承双方高贵的血统,从小又在长安长大。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十六岁回国,回国后艳惊石国,被誉为石国最璀璨的宝石,追求者不计其数,甚至大食新哈里发阿拔斯也慕名派人来求婚。她也习惯于被人夸赞,不管是唐人,还是石国人。什么沉鱼落雁、什么貌似天仙,耳中早已听出老茧,说她巾帼不让须眉这倒是头一回听见。
罗阑公主展颜一笑,算是对李清别出心裁夸奖的奖励,这笑容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
“你箭术不高,却很会说话,在长安有人骂你,说你是万恶的盐魔,可也有人颂你,说你是大唐地英雄,我看和普通人并无区别。”
“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李清淡淡一笑,便不再理她,回头对莫贺都问道:“石国远在千里之外,难道和我大唐攻打朅师国也有关系吗?”
多年的官宦生涯养成了李清一种政治上地敏感,以国王的身份赶来朅师国,这其中必有重大地变故,难道大食开始东侵了吗?
“我来这里和朅师国无关,我是来请高帅出面调停石国与拔汗那国之间的冲突,事情紧急,请侍郎替我转告高帅。”
正说着,一匹马从远方高坡上冲驰下来,一名老远便对李清挥手大喊:“李都护,大帅有请!”
“知道了,我这就去。”
李清回头瞥了一眼罗阑公主,对莫贺都微微笑道:“殿下有家眷随行,不宜见高帅,先回去,若有消息,我会派人来通知你。”
“你是说我会坏父亲的事么?”一直阴沉着脸的罗阑公主忽然发作,她怒视李清道:“我是伊捺吐屯的继承人,一直陪伴父亲左右,我虽为女人,但也为国之大事而奔忙,你为何要存如此偏见?”
莫贺都是过来人,他却知道李清所指是何意,自己爱女太过于惹眼,一旦高仙芝看上她,若以她为条件才肯去调停,那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如果不答应,惹恼了高仙芝,他反而助拔汗那国来攻打石国,那他更是无法向国人交代。
他心里不由暗暗感激李清,多亏他的提醒,这些细节若不注意,极可能会酿成大祸,可自己地女儿却不懂,还在振振有辞地教训别人,莫贺都老脸挂不住了,他急向李清拱手施礼,歉然道:“多谢侍郎提醒,小女年幼无知,望侍郎再原谅她一次。”
说完,他在罗阑公主的马上狠抽一鞭,那马吃痛,嘶叫一声扬蹄便跑,莫贺都和众侍卫随后跟上,老远还听见他感激的声音:“我住在城南大宛老店,欢迎侍郎来访!”
“侍郎,我也先走一步,改日再来拜访。”吐火罗使者失密塔尔向李清一拱手,便匆匆追了上去。
一直等他们走远了,李清才摇头笑了一下,拨转马头跟随高仙芝的亲兵而去,一直行了十几里,才看见高仙芝和大群亲兵在结冰的河面上凿洞捕鱼,旁边已经堆了不少鱼,早冻得梆梆硬,看见李清过来,高仙芝扔掉手中鱼叉,笑着迎了过去,“这么冷的天让李都护出来行猎,真是过意不去。”
走到李清身边,探头看了看他身后,见他地手下都两手空空,不由笑道:“怎么?一样猎物都没射到吗?”
李清摸了摸鼻子,幽默地道:“倒看见几只狐狸,只因它们毛色粗糙,便没了兴趣,准备等明年开春再来猎它们。”
高仙芝仰头大笑,可李清的话却给了他一个开口的机会。
“走!咱们这边说话。”
高仙芝揽着李清地肩膀走到一棵大树下,早有亲兵铺上两层厚厚的毛毯,摆上一张用沉香木雕的小桌子,又摆了几个水晶碟、玛瑙盘,放上几样鲜果,高仙芝拎起一只厚重的金壶,在两只精致的小银杯中满上了酒,他先举起酒杯笑道:“咱们好象还是第一次在一起喝酒,来!先喝了这杯。”
李清却没有举杯,他在把玩一只用一块极品玛瑙雕成盘子,盘子晶莹细腻,摸上去温润有感,上面镶满了宝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这是护蜜国国王进献给大帅的吧!确实是好东西。”
“你若喜欢就送你了。”高仙芝大度地一挥手,他忽然将身子略略倾下,向李清低声笑道:“老弟也是半年没碰女人了吧!怎么样?今晚就住到城里去,我送几个过来。”
“多谢大帅的美意,不过我明日便要回龟兹了,今晚要整理行装,就免了吧!”
李清又随手捡起另一个玛瑙盘子,放在手上对比一下,是完全吻合的一对,便笑道:“不过这两个盘子,我收下了!”
“你要走了吗?”高仙芝大喜,却立刻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便连忙咳嗽一声,掩饰住脸上的笑意,换出一副不胜惋惜的面孔,安慰李清道:“这次李都护立下大功,我一定会如实禀报朝廷,请皇上褒奖于你。”
“褒奖我就不用了,倒是我提拔的那些将领,大帅替我向朝廷请官吧!”
说到此,李清眼睛一挑,锐利的目光直刺高仙芝,既然战争结束,那他们之间的交易就应该结帐了。
“这个,既然本帅答应了你,自然不会失言,不过”
说到‘不过,两个字,高仙芝的声调忽然降低下来,端着酒杯,眯起了眼道:“不过我们讲好,你只在豆卢军中提拔,却为何占去了绥远军兵马使,将赵崇玼赶出阿弩越城,这可是你失约在先。”
李清知道他早晚不会放过自己夺占小勃津之事,心里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道:“高帅此言不妥,我们是约好在豆卢军,所以我提拔的也是我豆卢军之将,这完全合约,再者我们也没有指定地方,所以在龟兹也好、在阿弩越城也好,都并无关系,至于士兵,我是想先得到高帅的同意,如果高帅不同意,那我立刻将阿弩越城的士兵都撤回来,换成豆卢军,大帅看这样可好?”
高仙芝吓了一跳,如果将士兵也换成豆卢军,那小勃津他是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他也知道到嘴的肥肉李清不会再吐出,但可以慢慢来,关键是要先插进去一个人。
他立刻摆手对李清道:“换士兵就不用了,不过我有一名偏将至今难以安排,不如将绥远军的副兵马使让给我,你看这样可好?”
“既然大帅有令,李清怎敢不遵从。!”李清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如果荔非守瑜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自己真看错他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合作。
时至深冬,夜晚来得格外的早,过了午后没多久,天色便开始昏黄,高原上的夜里异常寒冷,冻得人的血都似乎要凝固起来,当行猎的队伍回到城内,天已经黑尽了。
“都督,我们回军营吗?”
段秀实见李清一直沉思不语,还不是地立身眺望城池,便提醒他道:“明日我们就要返回,都督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
“你带弟兄们先走吧!”李清徐徐道:“我还有点事,不便张扬,带两个人就可以了。”
“都督是想”段秀实和几个亲兵对望一眼,脸上皆露出暧昧的表情。
“不是你想的那样!”李清用马鞭在他头盔上轻轻一敲,笑道:“我是去拜访个朋友,不能让高仙芝知道。”
“噢!”段秀实想起了白天遇到的石国副王,恍然大悟,他不好意思地敲敲自己头盔道:“是我想歪了,不过我就在这里等候,都督早去早回。”
李清要去拜访的,确实就是石国副王莫贺都,如果他是苏州刺史,那在任的重点便是发展民生、疏通河道、平粜物价;而在安西为官,维持大唐与西域诸胡的关系便是重中之重了,从职能上划分,李清是长史,他的政务重点应是安西内政,而外和诸胡则是高仙芝的职责,不过从李隆基这次任命他为西路军统帅来看,对他的期望,应远远不是那么简单。
牵制并取代高仙芝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事实上,高仙芝在西域经营那么多年,无论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在安西各国中地影响,都是他李清远远不能及的,尤其是安西各国,他的影响甚至超过长安,所以要想在安西稳住脚,他必须得到安西诸胡的认可。
这次石国来请求调停,李清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是一次难得的良机。这次机会,他必须要牢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