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蚍蜉天道-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清知道这也是实情,不好再叫西方教签了,只得送接引准提两位走了。
    紫宵宫,只剩下三清三人。
    元始早就见通天不顺眼,开口先道:“我门下燃灯、南极、广成子、云中子、赤精子、黄龙、惧留孙、太乙、灵宝、文殊、普贤、慈航、玉鼎、道行、清虚均是道德高隆之士,本是没犯什么杀劫,却是不该上榜。大师兄门下只有玄都一人,亦为道德之士,不该上榜。通天师弟门下弟子过万,杀戮过重,根性浅薄之辈到不在少数,不如通天师弟将这些人签上,凑足这三百六十五位吧!”
    通天一听,大怒道:“我门下大弟子多宝、赵公明等均是道德高深之辈,比起两位门下也不差,还有那众多弟子,虽有些顽劣,却也不该上榜,凭什么光我通天门下弟子上榜。”
    老子插口道:“通天师弟此言差矣!我门下只有玄都一人,他生性清淡无为,性情高尚,不该上榜。元始师第门下弟子也少,也多是有道德之士,不该上榜。诚如元始师弟所言,通天师弟你门下弟子过万,良莠不齐,而且杀戮过重,根性浅薄之辈到不在少数。就请通天师弟将这些人签上,凑足这三百六十五位。也好让我等安心。”
    通天一听,顿时大怒,道:“元始老子,你们这两个闷**,果然不安好心,怪不得天机道友提醒我要小心你们两人。原来你们两人早就串通好了,早就想算计我门下,既然如此,这版不签也罢。大不了,我去找那天机道人,与你们大战一场。”
    封神一事关系到本教气运,太上老君立人教就占了先机,又有太极图和天地玄黄玲珑宝塔镇压气运,门下又只有玄都一个弟子,道不是很担心。但元始通天均是极为伤脑筋,想如何才能避免本教弟子上榜,而把对方门下弟子送上封神榜,从而保存本教元气。尤其通天门下实在太多,又没镇压气运的灵宝,如何算计都总有算不到的地方,现在又有老子元始算计自己,心中更是大怒不已。
    老子见通天大发脾气,又提到杜子腾,心中一叹,道:“既然两位师弟无法定下人选,不如我等一个也不填。可好?”
    太上老君话音一落,元始与通天两位圣人都是一愣。
    元始心中暗想:“自己的盘古幡足以护住门下几位弟子气运不竭,只要小心行事,没什么问题,再拉上大师兄就更把稳了。”于是点头同意。
    通天心想:这总比直接将自己门下填上去强多了,虽然元始有老子相帮,不过,我去找天机道友,也不会差。心中一想,连忙道:“好!就一个不填,三教弟子谁上榜,谁不上榜全看个人的实力与机缘。”
    老子见两位师弟也都同意了,便对道祖鸿钧说道:“老师,不知如此可行?”
    鸿钧不急不慢的喝了一杯茶,道:“只要有三百六十五人上榜,不要误了封神就可以,至于何人上榜,均由你师兄弟三人来定。千年后,封神之人便会出生,到时那人拜在那教门下,就由那教主持封神,至于封神榜,为师也会送到那教教主手中。”说完便隐去身形。
    三位圣人见鸿钧道祖已然隐去身形,通天白了老子元始一眼,低哼一声,便离开紫霄宫,向碧游宫行去了。
第五章 大劫之始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却说禹请来杜子腾消灭大妖之后,这水患没有了妖族的兴风作浪,水患到比以前好治理多了。
    禹在治理过程中,走遍了九州,九州当时为轩辕黄帝所定,有杜子腾所制天地洪炉九个大鼎镇压。九州既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豫州是九州的中心,禹的部落就在豫州的五岳之一中岳嵩山,禹无论南来北往,还是东奔西走,都要经过嵩山。
    不过,由于治水工程时间紧急,刻不容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禹心中虽然牵挂老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却没有时间,更是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她们。
    禹三次经过家门,第一次却是妻子临产,他却没有时间进家门。第二次却是家中的孩子在门口玩耍,禹却没时间相认。第三次,却是家中老母坐在门口想念儿子,嘴中叹息。禹还是没有时间尽孝道。这就是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
    禹经过几年研究,终于摸清了黄河水道。他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
    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
    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
    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
    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
    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菏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
    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
    疏导渭水,从鸟鼠同**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
    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治水过程中,禹还凿开了荆山、太岳、王屋、太行、常山、太华、熊耳、外方(嵩山)、桐柏、大别、衡山等大山。
    疏导了弱水、黑水、黄河、长江,又导漾水入汉水、长江,导沁水入济水、黄河,导失(左有三点水)水入汶水、大海,导渭水、汇沣水、泾水入黄河,导洛水会涧水、缠(左为三点水)水、伊水入黄河。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
    在治水的同时,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
    禹命令伯益教人们种植水稻,命后稷给老百姓难得之食,并相互调济,使老百姓又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治水之后,其声望一下子超个舜,受到人族的爱戴,其时,舜已经到了晚年,其身体大不如以前,如此就将人皇之位让给禹。
    禹继承人皇之位后,就将天下所有部落该为夏,就九州分封治理,还将九鼎作为人皇象征。禹老后,他一改三皇五帝禅让制度,将人皇之位传给了启,又称夏启,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王朝时代。
    夏启死后,过了许多年,到了夏朝最后一个皇帝,既是夏桀。
    夏桀残暴不仁,人民忍无可忍,终有大贤成汤出,受到人民拥戴,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商朝又经过几百年,终于到了商纣王手中。
    如此,一场封神大战终于拉开席幕。
    这章算是过渡!无量天尊!
第二章 告诫
    却说老子回到上清境兜率宫,便招来玄都,告诫道:“玄都,巫妖之劫刚过不久,千年之后又将起封神之劫,我道门三教未斩三尸之人均是劫数中人,你轻易不要去下界,免得沾上煞气,惹了因果,堕入劫中,成了榜上之人。”
    玄都听后,心中一惊,问道:“老师,弟子已然是仙道中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然长生不死。怎的还有劫数?而且就算有劫数,弟子也已经斩出一尸,应该不在劫数中了,为何还不能下山。”
    老子答道:“此次封神之劫只因三事。一则,昊天玉皇大帝想提高天庭威望,想让人阐截三教弟子垂首听命于他。二则,人阐截教弟子遇上杀劫,须完过杀劫才可继续修行。三则,天庭人手不足,不足以震慑一众修士,亦不足以提高天庭威望,管理三界一切事物。故道祖赐下封神榜,以便分封八部众神,辅助昊天玉皇大帝管理三界众生。然则,按正常签押,尔等已经斩尸之人已经不在劫数中。可是,你元始通天两位师叔都想门下弟子均不在榜上,都不想写下门下弟子的名字,如此,这封神榜却成无字榜,亦让这就让这一劫扩大,只要不是圣人都有可能牵扯在其中,如此,谁就都有可能上那封神榜。比方说,倘若你碰上那天机道人,你有本领打赢他吗?既是如此,你就有可能上榜。”
    玄都一听,道:“老师教诲的是,弟子不如那天机道人,如此,弟子专心修炼,必不下山。不过,这次封神上榜有多少人?”
    “分封八部众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共三百六十五位。”老子淡淡道。
    玄都一听,更是大惊,道:“如此巨多。如此,弟子必不出山门。”
    “孺子可教也!你就跟老道学习炼丹吧!”老子点点头,满意的笑了笑。
    玉虚宫,元始眉头一皱,他在众圣却是比较善算计的,只是多了杜子腾凭空出现,遮了他的光芒。
    元始心中一想:“大劫将起,门下弟子倘若身在劫中,就算没下山,躲在自己的洞府中,难道没人上门来惹事,这样一来,就算躲在洞中,还是可能会上榜的。况且,杀劫未完,既是因果未了,以后修为难进,体悟大道也就更难。”元始心中想着,他门下弟子虽多,却只有燃灯一位准圣,其余都是大罗金仙,连通天都比不过,通天门下,准圣却有三位,既是多宝、赵公明、云霄三位。封神却是机遇参半,成则修为大涨,败则上了封神榜,做为受制约之神。想了半天,心中有了算计,招见众弟子道:“为师今日招尔等前来,却是为那封神之事。”
    一听封神,燃灯心中好奇,忙问道:“何为封神?”
    门下弟子也是很好奇。
    元始望了望燃灯与众弟子一眼,道:“我等老师鸿钧道祖与我等三清商议封神,既是人阐截三教各门弟子身犯杀劫,要应劫,上那封神之榜,从此受那昊天限制。”元始说着,又将三清在紫霄宫的决定告诉众弟子。
    众弟子一听,心中一惊,大呼道:“竟然有三百六十五位,竟然如此多。”
    燃灯心中更惊,暗道:“没想准圣亦是应劫之人,想我燃灯起运长久,该不会上榜,得去找天机道友商议商议一番。”心中暗想,打定注意找个机会去会会杜子腾。
    元始见各弟子样子,道:“尔等也不必太过多想,阶难一来,尔等逃都逃不脱,反之,就算身在劫中,当可安然无恙。此次劫数却是杀劫,尔等皆是高德之士,气运长久,合该不应上榜。不过,尔等行事要小心,凡事可以以尔等燃灯南极两位师兄为主,就下山应完杀劫,以便修为更上一步。”
    众弟子听元始一说,心中到也大定一些,皆想自己到也没犯什么杀劫,于是,听从元始话下山去应劫去了。
    碧游宫,通天招了几个重要弟子,有多宝、赵公明、三霄、龟铃圣母等等,告诫道:“封神之乱将起,门下有弟子犯下杀劫,尔等皆闭好山门,静诵‘黄庭’三两卷,不要下山,否则,上了封神榜,为师也救不得了。”说完,又望了望三霄道:“云霄、琼霄、碧霄,尔等记住回那金鳌倒,紧闭山门,万不可下山,特别是碧霄,不要仗着为师疼爱你,就无法无天,偷偷下山,倘若让为师知道,当严惩不待。”
    碧霄见通天提到自己,做了个鬼脸,伸了伸舌头,见通天瞪了自己一眼,又连忙低下头,一副乖宝宝的模样。
    通天又望了云霄一眼,道:“云霄,你生性稳重,看好两位妹妹,别上他们下山,出了问题,找你是问。尔等先回山去。”
    云霄连忙行了一礼,道:“弟子谨尊老师教诲,一定会看好两位妹妹的。如此,弟子告退了。”
    通天点点头,又向多宝赵公明道:“多宝,你为截教副教主,当要多用心。赵公明,你为三霄兄长,也要好好用心,没事,不要妄自下山。如此,尔等皆回各自的洞府。”
    众弟子一听,行了一礼,回去了。
    通天告诫弟子一番,心中还是不放心,心中打定注意,去天机山找杜子腾去了。
第六章 纣王进香
    商纣王乃帝乙之三子也。
    帝乙生有三子:长子曰微子启、次子曰微子衍、三子曰寿王,既是纣王。
    一日,帝乙游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忽然园内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见状,托梁换柱,力大无比。
    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见状,以为寿王是神人,于是忙上本帝乙立东宫,帝乙听之,于是立寿王为太子。
    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于是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城朝歌。
    商纣即位,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八百镇诸侯尽朝於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纣王七年春二月,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
    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
    但见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沉檀喷金炉,则见那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同。
    纣王坐在龙座之上,打了一个哈欠,问手下驾官:“有事上凑,无事朝散。”
    话未说完,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却是那首相商容。
    商容道:“臣商容待执宰相之职,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纣王一听,问道:“女娲有何功德?竟能让朕轻万乘,放下九鼎之尊,往而降香。”
    商容道:“女娲娘娘乃人族圣母,六圣之一,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夙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一听,道:“准卿奏章!”
    纣王还宫,旨意传出。
    第二天,纣王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
    纣王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
    纣王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案,户户结彩铺毡。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端的是气势磅礴。
    前至女娲宫,纣王离辇上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毕。
    纣王观看殿中华丽,只见殿前华丽,五彩金,金童对对执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
    纣王正看行宫景,一阵狂风透胆寒。
    纣王正看此宫,只见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然一阵狂风起,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只见女娲容貌瑞丽,美幻绝伦,瑞彩翩国色天姿,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
    纣王一见,顿时神魂飘荡,看得目瞪口呆,色心大发,兽血沸腾,自言自语道:“世间竟然有如此美丽的女子,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却并没有如此艳色。”
    心中想着,于是命人取来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将取来,献与纣王。
    纣王深呼一口气,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诗曰:“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作完淫诗,看了看女娲之相,又勿自得意了许久。
    商容一见纣王写的那首诗,吓得差点魂飞魄散,连忙启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女娲乃人族圣母,六圣之一,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调风顺,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渭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於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德政耳!”
    纣王看正兴致大发,见商容扫兴,顿时不悦道:“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无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百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是孤之遗笔耳。”
    说完,就回朝。
    文武百官见状,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箝口而回。
    纣王刚出女娲宫,忽然见女娲宫左侧还有一庙金碧辉煌,竟然不下于女娲宫,心中一惊,问道:“那里是何人的庙宇,竟然有如此规模,而且居然能跟造人补天,六圣之一的女娲娘娘并列?”
    旁边的商容听后,道:“此乃圣父,圣父乃有德古神,曾协助女娲娘娘造过人,相传,第一个人却是圣父所造,实实在在是我人族之父。后更是传我人族生存之道,而且屡次解救我人族于为难之中,昔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引得天河之水水淹大地,是圣父运用大神通化为一只大天鹅,将洪荒万物背负于其背,使得这人族免受其难。又助大禹王诛十妖,助其治水。倘若没有圣父就没有我人族今日的辉煌,而且我人族的伏羲神农轩辕三位人皇均出自圣父门下,故圣父能以女娲娘娘并齐,而受我人族之香火。”
    纣王一听,心中一惊,道:“如此,陪朕进去看看!”
    众臣一听,忙陪纣王进去。
    纣王走见圣父宫,只见那宫殿灯火辉煌,日夜不熄,那圣父神像,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仔细看时,那神象发出玄黄之光,一**的四散开来。
    纣王一见那神像,心中一叹道:“没想到圣父是如此人物。”又想到女娲那美丽绝伦的模样与面前圣父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模样,两人放在一起,倒也般配非常。
    纣王越想,心中越是嫉妒非常,暗道:“想朕是九五之尊,却还比过一尊雕像吗?”心中想着,更是嫉妒非常,忙对众臣道:“圣父能助大禹治水,却不能帮朕平定北方叛乱,想来也是夏朝之臣,亡国之臣有何德跟女娲娘娘并齐,他朝之师有何能受本朝香火,传我的令,即日就将这圣父庙改成朕的行宫,只有朕才配跟女娲娘娘相伴。”
    像商容一样忠臣之士一听,立刻跪下劝说纣王,道:“陛下,望三思啊!万不可如此!”
    纣王一听,心中更是嫉妒非常,大怒道:“想朕是九五之尊,却比不过一尊雕像吗?谁敢再说,杀无赦!立即摆架回宫。”
    众臣一听,不敢造次,连迎送纣王回宫。
    天子驾回,升龙德殿,百姓朝贺而散。
    时逢望辰,三宫妃后朝君,中宫姜后、西宫黄妃、馨庆宫杨妃,朝毕而退,按下不表!
    却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皇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玉女金童朝礼毕。
    女娲猛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念道:“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刚念完,心头忽然一震动,想起当年杜子腾送自己的诗句,也不禁念道:“紫霄宫中景非常,有道女子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郎。”
    两首诗却是前面两句不同,女娲一比较,心中更惊,暗道:“天机师兄,你果然高深莫测,难道算到我有今日之劫。”心中想着,低念:“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想想杜子腾那副模样,心中又是大羞又是欢喜。
    一抬头看了看墙壁上诗句,忽然大怒,道:“殷寿,只是一个人类而已,怎能与天机师兄相比,更不配吟他的诗。既然吟诗亵我,我当严惩不待!我观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馀年,气数己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即唤碧霞童子,驾青云往朝歌。
    却说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谒父王。那殷郊却是封神榜上值年太岁,殷洪是五谷神,皆有名将神。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
    女娲正行时,却被此气挡住云路。望下一看,盘指一算,发现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却不可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