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话红楼-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发现贾五痴痴地看着她,不由得脸又红了,问道:“宝玉,你又发什么呆呢?”

“哦,”贾五解嘲地一笑说,“我是,我是奇怪你头上的金簪子怎么没了?”

“这个呀,”黛玉一笑说,“我把所有的值钱的首饰都给云儿了。怕她不收,就偷偷地卷到了她的被子里。”

贾五一愣,也笑着答道:“好,咱们可想到一起去了。我也给云儿留了一千两银票子呢。不过咱们可够呛了,只剩下三百两银子了。”

“没有关系吧,我们省着点儿,刘老老说过,二十两银子就够个庄户人家一年的用度呢。”黛玉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荷包来,还说:“你那个荷包旧了,我又给你绣了一个,你换上吧。”

贾五接过来放在桌子上,绣的是一对活鲜鲜的戏水鸳鸯,忍不住夸奖道:“好漂亮的绣工!”又伸手到怀里去摸旧荷包。“咦,怎么没有了?”再仔细摸摸,荷包和银票都没有了,坏了,肯定是刚才被人一撞的时候,小偷给摸走了。

黛玉看贾五脸色有变,关心地问:“怎么了?”

贾五苦笑一下道:“咱们的盘缠被人偷走了。”

店小二见他二人脸色不对,怕是碰上吃白食的了,急忙走过来说:“客官,您要结账么,一共是一两三分银子。”

贾五尴尬地看看店小二,用商量的语气说道:“等,等一会儿再结账吧。”

贾五看着桌子上的荷包发愁,常言说:“家贫不算贫,路贫贫杀人。”眼下可怎么办呢?自己身上只有那块玉还值点儿钱,可是那是无论如何不能卖的。要么就卖马,自己和林妹妹两人合骑一匹好了。肖川的马是不能卖的,以后还要还给人家。自己骑的这青骢马也不过就值百十两银子,怕也维持不了几天呢。要不把雍王福晋给林妹妹的那条玉带卖了?可是那是林妹妹的母亲给她的惟一礼物啊。

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好,贾五忽然看到旁边有个管家模样的白胖子,两只眼睛紧紧地盯住桌子上的荷包。贾五心中暗暗好笑,八成又是个小偷,还不知道我们也已经穷得丁当响了呢。

那胖子看了一会儿,走过来向着贾五施了一礼说:“这位少爷请了。”

贾五站起来还了一礼道:“不敢,老兄有何见教?”

那胖子用手一指桌上的荷包说:“在下李二,在何员外府上做管家。小弟有个不情之请,您那个荷包能不能卖给我?”

“这个……”贾五看看黛玉,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是这样,”李二赔笑说道,“我家小姐要出阁了,老爷嘱咐要找几件漂亮的女红给她做陪嫁。您这荷包做工精细典雅,我家小姐一定喜欢。能不能请您把这荷包转让给我,我愿意出十两银子。”

黛玉看看贾五,笑着对那胖子说:“二十两。”

“好,二十两就二十两,一言为定。”李二急忙从怀里掏出一锭二十两的银元宝,递到贾五手里,紧跟着拿起桌子上的荷包,左看右看,连声说道:“谢谢二位,谢谢二位!”就兴冲冲地走了。

贾五掂掂手里的银锭,苦笑了一下,说:“林妹妹,真对不起,把你绣的荷包卖了。”

“没有关系啦。”黛玉笑盈盈地说,“刚才看到云儿自己开茶馆,我心里好羡慕她,想什么时候我自己要也能自食其力就好了。没想到,我绣的东西还能卖钱呢,以后就不愁了。”

“那好啊,”贾五打趣地说,“以后就你来养活我吧。”

“没出息的东西。”黛玉用手指刮着脸羞他。

“那有什么,”贾五笑着说,“我耕田读书,你织布绣花,难道不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么?”说着学着黄梅戏唱道:“我耕田来你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黛玉看着他笑,笑着笑着,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眼睛里又充满了泪水。

李二高高兴兴地回到了何家,把荷包拿给何员外看,何员外看了大喜,连声夸奖李二会办事儿。李二凑趣地说:“要不要给新姨娘看看?她是京城里见过大世面的人呢,连皇家用的绣品都见过呢。”

正说到这里,只听得后堂有人笑道:“好啊,你们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话音未落,门帘一掀走出一个人来,正是赵姨娘。

原来赵姨娘在北京被一个人贩子买下,转手又卖给了长沙的一家妓院。何员外刚死了老婆,一见赵姨娘就被迷住了,花了一半家财,赎她出来,做了自己的小老婆。

赵姨娘笑嘻嘻地说:“什么稀罕玩艺儿?给我看看。”说着把荷包拿了起来看了看,说道:“嗯,手工是不错,怎么看着好面熟呢?”她忽然想起来,那年贾政过生日,林黛玉给他绣了个扇子套儿,针脚手工和这个荷包差不多的。她把荷包拿在眼前,仔细看着,发现水波尽处绣着一个比小米粒儿还小的”黛”字。赵姨娘得意地笑了,对何员外说:“老爷,这是朝廷通缉的要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东西。听说宝亲王现在在汉口坐镇,就是要抓他们。您把这个拿去见宝亲王,肯定能得到大赏。”

汉口附近长江水面,十几条战船一字排开。为首的大船船头上,弘历大模大样地坐在太师椅上,何员外站在一旁。

弘历翻来覆去地看着手里的绣荷包,说:“不错,是件精致的东西。不过,你敢肯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东西?””是小妾说的。”何员外恭敬地回答道,“小妾姓赵,原来是贾府的姨娘,和贾宝玉林黛玉都很熟的。”“哦?”弘历眉头一扬问道,“她可是原来有个儿子叫贾环的?””是。”何员外答道。

弘历忽然想起贾环说过,他娘知道林黛玉是被掉了包儿的事情,现在既然送上门来,可不能让她跑了。他眼珠一转,说道:“听说你这个小妾是从良的?原来红遍了长沙城?”何员外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弘历哈哈一笑说:“老何呀,这样吧,我保举你做个县官,你这个小妾就送给我如何?”何员外又想当官,又舍不得赵姨娘,更惹不起弘历,一时呆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

才退朝,大殿上只有雍正和贾雨村两个人。贾雨村侃侃而谈:“陛下,全国现在正在展开如火如荼的学习大义觉迷录》的运动。广大八旗官兵们说要把大义觉迷录》铭刻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雍正一摆手止住了他问道:“打探到贾宝玉的消息没有?”

“宝亲王从江南来信说,发现了贾宝玉的踪迹,那贾宝玉正要逃往云南。”

“云南?”雍正一惊,忙问:“他不赶快来银网阵救老十四,跑去云南干什么?”

四川,峨嵋山白象寺前。

晴雯面色憔悴,淡淡地对肖川说:“师姐,我想请你代理一下掌门,我要下山一次。”肖川试探地问:“师妹,你可是要去找宝玉他们?”

晴雯低头不语。肖川叹了一口气说道:“宝玉告诉我说,他们要去云南碧罗雪山,练功兼找藏宝洞。不过,碧罗雪山那么大,你去哪里找他们呢?”晴雯微微一笑说:“看我的缘法了吧。”肖川笑着从怀里掏出个木头哨子递给晴雯说:“师妹,这个哨子是我驯马用的,我的乌骓马一听到这哨声,就会长嘶着跑过来。你带上它吧。”

第九十五章 云岭之南

一丈多高的石碑竖立在路边,虽然已经风化剥落,八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玉斧高悬,云岭之南。

黛玉勒住马,长出了一口气,说:“哎呀,我们总算到了云南了。”

贾五看看那石碑,然后说:“这云岭之南就是云南了,可是玉斧是什么意思呢?”

“那是宋朝的典故,”黛玉笑着说,“宋太祖手下大将灭蜀以后,进献云南地图,请求攻取云南。宋太祖以为云南乃化外之地,汉人不多,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还把土地都退还了当地土人,何苦无故开战呢。所以他用玉斧在地图上沿大渡河划过,说此河外之地,非吾所有也。对了,那云南昆明还有个大观楼呢,和咱们园子的名字一样。”

“怎么会这么巧呢?”贾五奇怪地问。

“是不是巧也很难说,”黛玉笑着说,“那大观楼是十几年前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滇池边上建的,登楼可以见近水远山,蔚为大观,故名大观楼。咱们府的园子修成的时候,十四阿哥奉旨正在南疆平定缅甸、越南一带的叛乱,听说他大营行辕总部就驻扎在昆明大观楼。或许娘娘就是因为思念十四阿哥,才给我们的园子起了同样的名字也未可知。”

二人一边说笑一边赶路。云南多高山险川,横断山一带,峡谷气势磅礴,千丈高岭矗立在大江之上,只露得一线天际。奔腾的江水咆哮而下,震耳欲聋。山路绕江而上,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谷,窄的地方容不下两人并肩。他二人一会儿看得惊心动魄,一会儿走得提心吊胆,好不容易走到了一片平平的山谷,才松了一口气。

山间的谷地,当地土人叫做坝子。坝子里到处是一丛丛的竹林,那竹林的竹子大的有人腰那么粗,三四层楼高,竹梢飘逸地半垂下来,人称凤尾竹。碧绿的竹林中隐现着一座座金黄色的竹楼。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气,黛玉揉揉鼻子,说:“好香,是什么花啊?”贾五笑着从路边的小树上摘下一朵鹅黄色的小花蕾,给黛玉戴在鬓角上,还说道:“就是这个花了,有名的缅桂花,都说香气可以醉人呢。”

贾五跳下马来,拿出地图看了看说:“嗯,我们现在应该就在怒江边了。”说着把自己围着的玉带解了下来,“林妹妹,你把那红绫拆出来好么?”

黛玉用自己头上的簪子挑开玉带里子,抻出红绫,交给宝玉,笑着说:“大概我们离碧罗雪山也不远了,刘老老不是说过那里有个叫雪峨嵋的山么,还说有一个小金顶呢,八成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了。”

贾五点点头,仔细地看着红绫,忽然听得竹林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贾五一愣:莫非是有什么军队埋伏在那里?急忙跳上马。黛玉顿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个木牌子,递给贾五,说:“宝玉,这是我娘给的雍王府的腰牌,一直没想起来。

你现在拿着,说不定有用呢。”

贾五接过腰牌,红木上面雕着虎头,还有一个金漆大字”雍”。

一阵歌声随着鼓点响起,好像是在庆祝什么,他们二人不由得笑了。他们循着歌声走去,只见平地上围了一圈人在跳舞。圈子外面大桶小桶地盛满了清水。领舞的是个打象脚鼓的小伙子和一个穿着鹅黄紧身上衣蓝筒裙的少女。众人跟在他俩后面一边跳,一边唱。少女们唱道:“远方来的哥哥,胸膛多么宽阔;心想和他结识,羞得不知说什么。”小伙子们唱道:“峨嵋雪山怒江边,青竹黄竹连连,拔刀问声妹妹,哪棵竹子能砍?”少女们唱道:“缅桂花儿一朵朵,有心摘给哥哥;伸手却又放下,不知他爱不爱我。”小伙子们唱道:“吃了蜂糖一口,嘴里甜了三天,亲了妹妹一下,心里爱你一万年。”

黛玉哪里听过这么奔放的爱情歌曲,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贾五凑到黛玉耳边说:

“林妹妹,你听到他们唱没有,那雪峨嵋大概就在这附近了。”

言犹未了,人群”哗”的一下子散开了,纷纷去拿上水桶。黛玉正看得出神,忽然那个领舞的小伙子一桶水朝着她泼了过来。黛玉猝不及防,连人带马被浇了个透湿,她”哎哟”叫了一声,乌骓马长嘶一声飞蹿了出去。贾五大怒,想要发作,又不放心黛玉,拍马就要去追,却被几个少女拦住了马头。为首的一个大眼睛的女孩笑嘻嘻地说:“别怕,我只挤给你一点点儿。”说着手里的竹筒水枪一扬,把贾五喷了个满脸水花。后面的女孩子们一拥而上,大桶小桶地把贾五浇了个落汤鸡。

贾五又好气又好笑,可是看着一群如花少女,也无法发作。左躲右躲,好不容易冲出重围,拍马去赶黛玉。

乌骓马跑出了一箭之地才慢了下来。黛玉两眼含泪地说:“他们怎么这么欺负生人,我的衣服都湿了。”

贾五忽然想起来了,向黛玉说:“林妹妹,你再看看他们。”

黛玉抬头望去,只见那群人你泼我,我泼你,嘻嘻哈哈地,人人从头到脚都是水。她奇怪地说:“他们这是什么人?都是在干什么呀?”

贾五笑着说:“呵呵,我们正好赶上这里的泼水节了。”

“泼水节?”黛玉擦擦头上的水,不解地问。

“对呀,这是云南土人的风俗,”贾五侃侃而谈,“传说古时候有个妖怪,奴役人民。而且他刀枪不入,谁也奈何不了他。这妖怪抢了七个女孩子服侍他,这七个女孩决心要为民除害,就酿了酒,把妖怪灌醉了,问他最怕什么。妖怪喝得迷迷糊糊的,就告诉她们说他最怕头发,如果用头发一勒,他的脑袋就掉了。等妖怪睡着以后,女孩们就拔了一根长头发,在妖怪的脖子上一勒,妖怪的头马上掉了。大家高兴得不得了,谁知道妖怪的头一落地,就忽地起了一片火焰,火焰中蹦出来好多的小妖怪。大家都吓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胆子最大的一个女孩把妖怪的头从地上抱了起来,说也奇怪,顿时火就灭了,小妖怪们也不见了。可是一把妖怪的头再放下,火和小妖怪就又都来了。没有办法,只好就在怀里抱着。可是妖怪的头有血,还很脏,于是其他六个女孩就往这个女孩身上浇水,一为给她冲去血污,二来也怕有残火未灭。就这样,大家轮着抱,轮着浇水,一直浇了七天,那妖怪的头才彻底死去了。泼水节的风俗也就这样传下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家相互泼水,也是祈福的意思。”

黛玉听得出神,忽然又噘起嘴来问道:“不过,不过那怎么光是女孩子们泼你呢?”

贾五笑着说:“他们的习惯是男泼女,女泼男,不可以乱泼的。刚才泼你的还不是个男的?对了,你的马一蹿那么高,你没掉什么东西吧?”

“还好吧,”黛玉在身上摸了摸,“不过,不过,我娘给我的那个玉带怎么没有了?是不是掉在哪里了?”

“要不,我们回去找找?”贾五建议说。

“唉,算了,”黛玉叹了一口气,“那么多人挤来挤去的,去哪里找呢?”

云南土人大多笃信佛教,寺庙很多。贾五和黛玉找了个庙宇寄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登程。黛玉看贾五戴着个大斗笠,披着棕蓑衣,不禁笑着说:“看你,就像个渔翁似的。是昨天被泼水泼怕了吧?”

“呵呵,我才不怕呢,”贾五把另一份斗笠和蓑衣递给黛玉,“这是老和尚送给我们的,老和尚说了,云南的雨季就要到了,差不多天天会下雨呢。你穿上试试。”

黛玉接过斗笠和蓑衣,笑着说:“我要是穿上这个,不就成了画儿里的渔婆子了?”才说完,她忽然心里一动,自己在大观园里也说过同样的话呢,想不到真应验了。

二人沿着怒江边上走着。怒江峡谷是世界上最雄壮的峡谷之一,从江面到峭壁峰顶端有万尺之遥。山峰上白雪皑皑,奔腾的江水却漆黑如墨。贾五拉拉黛玉的手,说道:“林妹妹,你看,这水怎么这么黑啊?”

黛玉向下看看,只觉得一阵眼晕,忙转过头去看着山峰的一侧,说道:“我看什么书上讲的,当地的土人称怒江为怒米挂,就是黑水河的意思。你看看,前面那一大片山都是黑石头。”

贾五走到一块大黑石前,伸出食指蹭了一下,觉得那石头软软的,再一看,手指头一层黑。他知道这是天然石墨,就用刀子削下来一条,回头看着黛玉说:“林妹妹,这是你的石头了。”

黛玉一扬眉毛,笑着说:“这黑石头和我有什么相干?”

贾五用石墨条在黛玉的手心上划了一下,留下一条黑道道,也笑着说:“你忘了,那个典故上说的: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我们现在在大西南,这石头又能在人身上画道道,可不就是黛了么?来,我给你描描眉吧。”

黛玉马上说:“我的眉毛够黑了,不用你描。”一面又闭起眼睛,任贾五用石墨条在自己的眉上画来画去。一种痒痒的感觉,她不禁觉得想笑。又想起自己第一天进贾府的情景,一见宝玉就觉得好眼熟,宝玉还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颦颦”,还说:“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然后就问自己有玉没有,自己说没有,他就又哭又闹,开始砸玉。一晃多少年过去了。那时两小无猜,现在两情相悦,不过世间的事物总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唉,就不知道我们能不能长久呢。

两粒大大的泪珠从黛玉睫毛下滚落了下来。贾五一惊忙问道:“林妹妹,你怎么了?”说着掏出手帕给黛玉擦去泪水。

黛玉睁开眼睛,微微一笑,说:“没有什么,我想起咱们府里的事儿来了。唉,不管那许多了,我们快走吧。”

江边一带多是亚热带的森林,蕨藓铺地,古木参天,巨藤盘绕,不见天日。盘山而上,咆哮的江水声渐渐地淡去,代之以清脆的鸟鸣。五颜六色的鹦鹉、犀鸟、山鸡、孔雀在树间穿来穿去,马蹄过处,时不时惊起一只只的麋鹿羚羊。二人饱览着这山林野趣,黛玉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宝玉,我们不会走错路吧?”

贾五笑着说:“不会,我问过当地人了,这里去碧罗雪山只有这一条路,是从云南进西藏的惟一道路,叫做茶马古道。藏民需要川、滇的茶和盐,川、滇人需要藏区的马、骡、羊毛、牛羊皮、虫草等山货和各种名贵的药材,都是由马帮经由茶马古道运送的。”

正说着,只听得对面远处传来一阵阵高亢的山歌:“入山只见藤缠树,缠得一年又一年,藤生树死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歌声中还夹杂着丁丁当当的铃铛响。贾五笑着一指,说:“你看,那不是马帮来了?”

黛玉抬头望去,看到四个汉子赶着二十几匹马的马队走了过来,马背上驼着大大小小的口袋、箱子、箩筐。

二人闪到路边给马帮让路。贾五过去向领头的汉子打招呼:“大哥,请问,这里去雪峨嵋还有多远?”

“还有一天路程吧,”那汉子回答说,“小少爷,那雪峨嵋可是没有人烟的地方,您去那里干什么呢?”

“是这样,”贾五犹豫了一下说,“我母亲病了,我去广济寺求佛祖保佑,结果晚上就做了个梦,梦到文殊菩萨要我到雪峨嵋金顶的老庙来上香,我母亲的病才能好。所以,我就和我妹妹来这里了。”

“好,”那汉子双挑大指,说道,“您是个孝子,一定能得到菩萨保佑。亏得您问到我了,我是在这山脚下长大的,要问别人怕还真不知道呢。您二位顺着这条路往前走,第二座雪山就是雪峨嵋了。雪峨嵋右手边有个黄色的山包,那就是金顶。金顶上有个神湖,是菩萨住的。你们到了湖边千万不能大声说话,更不能叫喊,否则菩萨一生气,雷电大雨冰雹就会打下来。湖边有个小庙,听说是明朝洪武爷爷修的,不过,听说好几年以前就塌了。”

贾五和黛玉相视一笑,应该就是这里了,他转过头去对那汉子说:“多谢大哥。

也许菩萨是想要我们再建寺庙,另塑金身。唉,只要母亲的病能好,我们一定把庙再盖起来。”

马帮去远了。贾五又掏出那块红绫,黛玉也凑过来看。高高的山峰,山顶上有一座小庙,庙后有一棵大松树。松树下,一条开满白花的小径直通山下一条小溪。

溪水里卧着一头黄牛,溪岸上也有一棵大松树。地图下面是一首诗:“峨嵋金顶老庙后,大松树东一丈六,一径青石白花瘦,下至黄牛消息透,此峨嵋非彼峨嵋,怒江水逝梵林飞。”

第九十六章 神奇的地道

贾五和黛玉连夜赶路,天明时分已经到了雪峨嵋山脚下。抬头望去,白云款款在山腰间缭绕,朝阳照在雪山顶上,银光闪闪。右手边的山峰,和那雪山似乎一样高,可是山顶上却看不到积雪,反而是黄澄澄的一片。这就应该是金顶了。二人精神一振,催马向上走去。

路越来越窄,坡也越来越陡,大树渐渐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草地和一丛丛的灌木。马蹄开始不住地打滑了。二人没有办法,只好把马放在半山腰。贾五在前面领路,黛玉在后面跟着,渐渐陷入了迷雾之中。雾气越来越厚,三五步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只听得一阵阵鸟儿互唱互答:“得儿”“弟弟弟”,“得儿”“弟弟弟”,雾珠夹杂着露水打在身上,不一会儿衣服湿了大半。黛玉身子弱,走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的。贾五有心要歇一会儿,可是又觉得雾气中不宜停留,怕有什么瘴气,就一手拉着黛玉,另一手开路,两人跌跌撞撞地向上爬着。

雾气渐渐稀薄起来,一阵山风吹来,贾五觉得精神一振,他指指路边的一块大石头说:“林妹妹,我们就在这里歇会儿吧。”

黛玉点点头。二人在石头上坐了下来。向下望去,金色的阳光照耀下,一派白茫茫的云海,缓慢地翻来滚去。突出在云海之上的山峰,就像是一个个的小岛。

黛玉呆呆地看了好&书&网久,忽然叹了一口气道:“宝玉,这里的景色好漂亮。”

贾五点点头说:“这云海和四川峨嵋的云海也挺像的。不过那个峨嵋有时候还能看到佛光呢。”

“嗯,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