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爱三国小娘-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从泣曰:“祢衡乃皇上任命的劳军使者,他死在将军刀下,乃为救夏阳而死,是英雄,当受万世敬仰;我等活着回去,也难逃一死,然而却是民族罪人,受万世唾骂!我等死不足惜,然吾等皆有父母妻儿,有九族至亲,与其留下累世骂名殃及子孙,不如现在请死,为子孙谋,受后人敬仰!” 铁浮屠想到自己的后人子孙,甚有感触,那随从又道:“临死前小人有一言!”铁浮屠示意说下去。
  “祢衡是大汉名士,胸中有鬼神智谋,路上尝叹:可怜羌渠单于、于夫罗单于两父子二十年之心血啊!吾等不解使者所叹为何,使者言道汉族和羌胡自古相邻,战乱不断,如今能够和谐相处,两父子功不可没。然而于夫罗之子左贤王,年龄尚小,被人奸人蒙蔽,贸然进犯皇上亲自委任的平西将军,其祸不远矣!若大汉皇帝一声令下,塞北之地沃野千里,骏马万匹,谁抢了归谁,那曹操、袁绍等辈岂能坐看肥沃之地落地他人之手,必然各自罢兵兴兵来犯羌胡地盘,到那时,百万雄师过黄河,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可叹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那羌胡一族不知能存世几人?”随从讲罢,相携出门。
  铁浮屠大惊,他自始领命跟随于夫罗单于,在河东、河西、长安三辅、弘农等郡游弋,夹缝中生存疲于奔命,就是因为大汉皇帝不让于夫罗单于回归塞北所致,都说汉庭式微,纲常不继,但各地诸侯占了地盘仍然向皇帝求封官职,可见汉庭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覆灭!人常说,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君王一怒,血流成湖!他恼恨大汉皇帝,但如真的如祢衡所说,左贤王年纪尚小被奸人蒙蔽做下不可饶恕之事,他个人是小,整个羌胡都有可能为此灭族,别说百万雄师,就是来个几十万,也能让羌胡鸡犬不留!
  汉人小吏尚能为子孙谋,他一个堂堂领兵将军,难道要违背两代单于的夙愿,致使羌胡绝子绝孙?

  想到这里,冷汗簌簌而下,顷刻前心后背已然湿透,脖子上如同顶个蒸笼,再也顾不得颜面,疾奔到街口,看到刀斧手已经高高举起大刀,疾声高呼:“刀下留人!”
  祢衡感觉头顶上呼啸而过一道厉风,心道好险,铁浮屠毕竟是跟随于夫罗单于在中原混迹多年,见识过汉军的勇猛和杀戮,一定不敢不相信随从的言语,可惜那随从反应太慢,铁浮屠的应变能力一般,否则岂能等到砍头的前一息才反应过来,可叹他惊世大才,差一刻就成刀下之鬼。
  铁浮屠奔跑过快,一脚踢出,刀斧手飞出十多米撞在墙壁,发出沉闷的响声,却不敢言语,委屈地爬起来又倒了下去,被人匆匆抬走。
  “使者大人,末将……末将冒犯大人,请大人多多……”铁浮屠一边解祢衡身上的绳索,一边解释,哼哧半晌也没有说出一句囫囵的话,众人七手八脚解开绳索,请上大堂,祢衡目不斜视,大摇大摆直接在地上坐了,铁浮屠不敢上座,只得站着,三句话说出,已经让铁浮屠坚信不疑。
  “狂也要有本钱,没有本钱,就老老实实看别人狂!”
  “末将知道了!”
  “你可是铁浮屠?”
  “末将在!”
  “须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你能预料羌胡面临的危机,不失为堪当大任之人,但人常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与你非亲非故,为何帮你?”
  铁浮屠哪能听不出祢衡之意,这是要他求情,羌胡在中原受欺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克扣军饷,态度冷漠,但绝没有一个像祢衡这样明着让人求情的,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坦坦荡荡,言出必行,当下毫不犹豫单膝跪倒抱拳,行了一个标标准准的面见上级用的军礼,
  “请大人救我羌胡一族!”
  祢衡不再矫情,立刻分析利弊,左贤王累世在安定郡、北地郡和北方四郡放牧,此番攻取夏阳,就是为了嫁祸胡厨泉单于,控制黄河西岸,抢占地盘而已!他敢渡过黄河攻击河东郡吗,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这场战争的实质,无非是左贤王想要染指长安北方广大的草原,一旦让左贤王占领夏阳,无论出于何种考虑,皇帝和任何一个诸侯都不会同意,自然酿成灾祸,为今之计,必须阻止左贤王攻取夏阳,然后归附平西将军,不管汉庭如何对付胡厨泉和左贤王,他铁浮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羌胡宗族不灭,他就是羌胡的第一功臣。
  同时,祢衡答应,只要铁浮屠反击左贤王部,保住夏阳,他立刻表奏皇上,为铁浮屠请功,另为铁浮屠部族考虑,能不杀人尽量不杀人,只要保住夏阳就是大功。
  铁浮屠静坐半夜,祢衡的那句“不管汉庭如何对待胡厨泉和左贤王,他铁浮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深深撼动了他,这个乱世,总要有人唱黑脸,也必须有人唱黑脸。
  就算他唱白脸,取得夏阳又如何,强大的匈奴大军,不还是龟缩在沙漠之北,忍受着酷暑严寒,半步不敢踏入中原,他们南匈奴已经投降了汉庭,唱黑脸也是应该的!

  当夜,天人交战后的铁浮屠,陪着祢衡离开韩城,埋伏在夏阳西北二十里处,中途接到龙驹王爷手令,祢衡将计就计,待到斥候汇报南城门失守,当即大惊,迅速令铁浮屠引军冲杀,扰乱左贤王部的后勤后方。
  此刻见到安敦,才发现黑小子与他年龄相仿,胆色也是不相上下,唯独力量大的离谱,打心眼里很是赞赏,不过士人面对只有匹夫之勇的勇夫,立时两只鼻孔朝天,说什么也要教安敦知道,决定战场的是计谋而非力量。
  两句话说罢,一把扯出一卷圣旨,举在安敦脸前。
  看到安敦眼中的震惊和欢喜,祢衡笑了。
 
 第六十六章 大捷之后 '本章字数:2290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24 00:12:19。0'
  闪电般的战役,奇峰突起而又峰回路转的巨变,让安敦惊喜之余,更加汗颜。
  “请使者大人进城!”
  安敦躬身下马,眼前的青年让他想起军师莫问,莫问是低调的,然而这个祢衡,狂傲至极,带领十几个亲随就敢闯敌军大帐,这等狂傲,迫使人不得不敬佩。
  安敦从骨子里尊重祢衡,在他看来,谋士的要比武将更重要,只手谋划天下事,言谈定鼎君**,不用拼杀于疆场却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一个武将要是有这样一个鬼神谋士相伴,无敌于天下都有可能。
  请回郡治大堂,安敦再三请求祢衡坐在上座,祢衡笑而不答,大大咧咧坐在客席,一杯接一杯豪饮,全然不当安敦在侧,安敦领会其意,迅速调配各处城守,打扫战场,探马校尉张成入内,先恭敬向祢衡一拜,才急急相告。
  “龙驹王爷溃退五十里处,扎营整军!”
  “再探!”安敦首先看向祢衡,见祢衡仍在饮酒,不置可否,挥退张成,张成转身退到门口又转身回来,报说龙驹王爷的后方辎重中有大量金条白银珠玉财宝之类,已经全部交予郡府主薄,铁浮屠蓦然抬头,祢衡仍是自得其乐。
  安敦这次却不敢不言语,这全是祢衡和铁浮屠之功,而且可以猜到,这是左贤王部抢劫长安三辅的“赃物”,也就是说,经过这场战争,这些东西完全归于安敦大军所有,而不用归还。
  “使者大人,你看。。。。。。”
  “这是将士用头颅换来的!”
  “大人所言甚是,正该如此!”
  安敦领会祢衡的意思,毫不迟疑划出一半;当场交予铁浮屠,其余交予府内主薄按功论赏,还有什么比金银珠宝更能表彰将士的拼死效力!安敦从平民从军,继而统军一方,自然甚有感触。
  铁浮屠离席即行大礼,再拜祢衡,祢衡笑问:“铁将军,这些东西,可堵悠悠众口?”铁浮屠的部下,并不完全同意铁浮屠突然倒戈的做法,只是身在两军之间无法选择而已,赏赐正是时候,让铁浮屠重新收买失去的威信,铁浮屠感激不尽,带人领取回营赏赐。
  处理完军中事物,月亮滑出云层,为夏阳披上了一层明亮的光辉,城中火光点点,郡治门口围着密密麻麻的民众,“杀熊将军”、“杀熊卫”此起彼伏,欢呼声高昂而热烈,城头上的士兵胸脯挺的更高,长戈立的更稳,除了守城的军士,全部兵将,包括虎贲营将士,都打扫完战场归来,整整齐齐地列于中间广场,一直排到南城门,其他的部属也是各个列队,仿佛等待着某个时刻的降临。
  女人们不等军士聚齐,已经将瓜果烙饼托给得胜的亲人、丈夫。
  安敦手臂上缠着薄纱,血迹因为激动而数次涌出,他何曾想到,一个山林猎户,也有驰骋疆场的一天;原本已经准备效死疆场,又突然乾坤倒转,获得一场巨大的胜利。在第一次辉煌的成绩面前,安敦无法自制。
  安敦快步走下中堂,伸手浸血的手臂,蓄满祢衡身前的酒爵,躬身垂请祢衡,正是因为这个青年,他将有幸踏入刘协的大将之列。
  他心中藏着一个秘密,不论如何也要将这个傲气冲天的祢衡留下,作为统领一方的将军,在这次战役过后,他深感不安,这种不安,在见到祢衡的那一瞬间突然消失。

  朱七、张成、尚弘和刚刚回来的铁浮屠一起跨入大堂,请安敦和祢衡庆功,安敦只扫一眼,似乎缺了一员老将。
  “李强校尉何在?”
  “将军,南城门被敌人攻破时,李校尉拼死不退,为皇上捐躯了!”朱七顷刻沉重,李强的尸体拔出二十多支箭,才看出真面目。
  “死在战场是英雄的荣耀,按虎贲营抚恤,加倍!”
  安敦迅速扭转校尉们的情绪,战场没有不死人的,他随时有战死疆场的决心。
  “使者大人,夏阳军民列队已毕,请大人检阅劳军!”安敦恭恭敬敬。
  ……
  这是一个狂欢的夜晚,安敦刻意走慢,与不紧不慢的祢衡平齐,甚至有些地方,要慢上半步,让更多的民众看到挺拔的祢衡,夏阳就这么大地方,祢衡一席话令铁浮屠倒戈,从而决定了夏阳之战的胜利,这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腕早已传遍大街小巷,妇人们推着自己的女儿上前,更多的女子躲在人后偷偷打量,男人们毫不介意老婆端出家中仅存的奶酒,安敦引着祢衡来到南门城头,突然当着全撑老少的面,突然单膝跪地。
  “大人,安敦及全称百姓,请大人留在夏阳!”这一跪,祢衡没有料到,几个校尉没有料到,老百姓也没有料到。
  顷刻的静寂,只有月光如水。
  “扑通!”
  “扑通!”
  “扑通、扑通、扑通……” 一声接着一声,朱七跪了下来,张成跪了下来,尚弘犹豫着,倔强地躬着身子,他忠心于皇上绝不下跪,然而老百姓全都跪了下来,安敦的诚恳打动了全城老少,杀熊将军只能表其勇,但勇气不能守卫一方城池,夏阳需要一个谋士,像祢衡这样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
  “大人,留下来吧!”
  参差不齐的哀求像一根根铁砧刺进祢衡的心。
  祢衡眼中的狂、傲、自负,在民众前面仿佛**中的石头,瞬间沉入不知名的地方,留下来的是悲壮和激动,祢衡扬天长呼,眼中悄然落下两行热泪,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皇帝没有用宽仁的政策对待民众,别说一场胜利,就是霸占天下,民众而终有反叛的一日,绝对不会跪着请你留下来。
  祢衡来救刘协,是为了忠于大汉,而并非看重刘协,此刻,从一双双渴盼的眼中,他突然发现,杨修是正确的,刘协有宽仁爱民的仁义,也有扫平诸侯的野心,有这样的皇帝,不就是他展示平生才谋的绝好平台吗?

  “大汉的子民们,皇上时刻记挂着夏阳,记挂着你们,我祢衡,就是奉汉庭密令,誓与夏阳共存亡的…………大汉督军!”祢衡的手定格在夏阳的南城门,这是他的命运,从离开安邑的那一刻起,他就跟夏阳同生共死了!而且他是幸运的,经过这场胜利,不用共死了;他要面对的,是同生,带领夏阳的民众,更好地“生存”下去。
  巨大的惊喜再次刺激了全城百姓和全体将士,祢衡竟然是皇上派来的督军,皇上没有忘记夏阳的子民,民众载歌载舞,子夜的更声没有削减大家的激情,回家的女人们无法入眠,男人们彻夜不眠,在大街上围坐篝火喝酒猜拳,无酒喝水,夜火通明的夏阳第一次在人们的睡觉之前,迎来了旭日东升。
 
 第六十七章 荀彧说杨修 '本章字数:2136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24 12:26:46。0'
  祢衡根据杨彪的密令留任夏阳督军,祢衡没有让夏阳的民众失望,第二日入晚,安敦与铁浮屠尽出全城骑兵,在黑夜中悄无声息接近龙驹王爷的临时大营,在摇旗呐喊声中,龙驹王爷也不清楚有多少人马,稍作抵挡就迅速退走,转而拒守漆垣。
  在祢衡的授意下,南阳大捷的军报传回安邑,言说是羌胡互相攻击,汉庭从中渔利,只有一道密令到达杨彪的府中,说明刘协的具体位置,不在夏阳,而在肤施。这是祢衡多方证实的结果。然而这封大捷通告仍然是引得朝堂震动,消息迅速经安邑的郡牧使者传递到各自主公,都百思不得其解,羌胡骑兵为何互相攻击,让皇帝白捡了一个胜仗?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皇帝已经派兵控制夏阳,肤施的平西将军也有可能是皇帝委派,两个消息前后不过半月,颇让人寻味。
  一些小道消息也四处传扬,说是汉庭大胜,控制了并州,羌胡被赶出长安三辅,当然无人考证,也没有人敢相信,在诸侯混战中,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小皇帝和一群老头能够举兵打败羌胡铁骑。
  这些消息悄悄淹没在流言的大军中,朝堂上争论不休,张杨带领一批人要还都洛阳,赵岐认为城池急需扩容,朝臣认为皇帝三个月没有上朝,心怀不满,这些言论,有变为形形**的言论从安邑传到各郡、州府,有人怀疑皇帝被人刺杀,言之凿凿掌握着证据,有人说已经朝廷已经派人到洛阳勘察地形,要重建被毁的宫殿……吕布和刘备大战徐州,曹操屯兵随时出兵浑水摸鱼,孙策攻取会稽,袁绍与公孙瓒对峙,高干进取并州,马腾和韩遂又起战端,张济与李郭二将不和……在全力争夺地盘的诸侯中,这些流言根本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增加了谋士们的谈资。
  流言最终惹恼了三个辅政大臣,当然不包括杨彪,赵温、赵岐和杨彪拉着伏完跑到郡治后院,伏皇后阻拦不住,搜遍整个郡治后院,也没有刘协的身影,三公蒙了。
  误国灭族的大帽子罩下来,伏皇后说出刘协就是平西将军,听到这个消息,郡治后院立刻组织了特别会议,杨彪见隐瞒不住,如实将这些天来的所作所为和盘托出,赵温、赵岐几个老头高兴的嚎啕大哭,汉庭终于有了几支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虽然仅仅是几个城池,但这就是实力啊!
  赵温、赵岐、伏完怒骂杨彪不讲义气,隐瞒他们这么久,继而担心刘协的安全,这是大汉根基,也是老头的根基,接下来组成以杨彪为首的军事小组,向夏阳派驻兵力等等,杨彪的意见得到最终认定,不能大幅动作,只能暗中行动,低调和继续隐瞒更能保障皇上的安全。
  经历了这次秘密会议,三公劲头十足,立刻召集朝廷会议通告全城,朝堂上的决策,皆是皇上亲自参阅,由辅政三公共同决定,正式发布圣旨,诏令皇上成年礼后主政。消息传出,虽然刘协没有现身,但在几个老臣的巨大影响下,人心渐渐稳定。
  ……
  就在祢衡四处扩张地盘,麴义远征奢延,刘协发展肤施的时候,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打响;就在祢衡前脚踏上黄河西岸,杨修作为劳军使者,走入韩暹大营。
  迎接他的除了大将军韩暹,还有曹操的帐下谋士荀彧。荀彧面白无须,笑容温和无伤,任何时刻两手都是拢在宽大的汉袖内,一柄士子剑牢固地插在腰间。
  韩暹反了。

  “祖德老弟,别来无恙!”
  “文若兄,别来无恙!”
  荀彧躬身一拜,杨修松开执剑的手,合拢抱拳,二人恍若老友见面,傍边的韩暹却是面色尴尬,两个阵营的谋士见面,不但未曾怒骂反目,也未曾为难他这个将军,反而携手进入大堂,岂不怪哉!
  三人分主客落座,寒暄半刻,韩暹受不了大堂中的虚伪气氛,借口通知劳军离去,荀彧与之纵谈天下。
  当夜,荀彧夜会杨修。
  “文若兄白日不曾挑明,晚上欲要当说客吗?”
  荀彧安坐直言:“祖德老弟,君怀不世之才,当扶汉室于将崩,救大汉于倾危,当今皇上幼弱,不堪振兴汉室,我等何不辅佐一位忠于汉室的英雄,扫平域内以迎天子于东都,也可以恢复大汉江山啊!”
  “文若兄所言不虚,如果真有这么一位忠心于大汉的英雄,当然需要大力辅佐。但方今天下皆以为汉失其鹿,无不倾力追逐,即便有这么的英雄,当他一朝追上这头鹿,他还能还给汉室吗?就算他想还,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相王侯愿意吗?”杨修大笑,“我认为他不会还,也不敢还!一旦还给羸弱的汉室,天下重新大乱!”
  荀彧喟叹:“你我皆知,现今天下不服汉室者十有**,各怀踞地称王的野心,唯有曹公一心忠于汉室,德才兼备,周旋于兖、徐之间,现拥兵三十万,可谓当世英雄。如果我们不相信他,还有谁能相信,即便如同祖德老的所言,吾等自然要以死相谏,方不愧对汉室祖先。”
  杨修默然,荀彧趁机拿出一封密信。
  “祖德老弟,明公倾慕老弟的才学,特让我转交迷信一封,希望我们能同帐效力,振兴大汉!”
  杨修接过密信,却不拆开,沉吟半晌。
  “老弟为何不先看一下?”
  杨修抬眼看了一下荀彧,此人笃有忠心,对大势看的极为通透,若要在两个月前,绝对能够打动杨修,但是现在不行了,刘协经营下的安邑日益安稳,帐下兵马万余,更有徐晃、安敦、莫问等人辅佐,实力虽少,但君王之志却通达四海,而今更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羌胡的老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占据夏阳、韩城一带,有天纵奇才的祢衡相助,必然会越高越大,一旦打下雕阴、高奴,与远在北方的刘协练成一片,则黄河以西的并州就牢牢握住手中,羌胡铁骑声势虽大,却是化外蛮夷野人,弹指可灭,怎可与威威大汉相比,迟早要雌伏与刘协脚下,有此作为基础,不出三年,在他们的辅佐下,刘协必定能够雄起于中原,根本不需要曲线救汉这条路。
 
 第六十八章 杨修反游说 '本章字数:1988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25 00:53:28。0'
  “文若兄,你素来谋定而后动,这方面我不如你,但你的计谋,却没有跟上大势啊?” 杨修深叹,不待荀彧提出异议,杨修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将刘协派平西将军带领一万人马出兵上郡,占领韩城、夏阳、等地具以相告。当然,出兵一万绝对不可靠,实际掌控肤施也不可靠,但平西将军控制夏阳、韩城、远赴肤施近而立足,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本是流言,但从杨修嘴里说出,却让荀彧不得不信,登时大惊。
  “文若兄,皇上在河东有御林军两千人马、王海将军四千兵马、徐晃将军四千兵马,就算你们策反了大将军韩暹,河东依然还有一万将士,尚且不论平西将军的一万精骑……你们策反韩暹,越过大阳渡口的黄河天险,皇上还有韩城的黄河天险!”
  荀彧沉思,杨修冷笑道:“就算你们三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将皇上的兵马一网打尽,你且试想,天下还有何人相信曹瞒是为了忠于大汉,为了复兴汉室?”
  荀彧有些迷茫,是啊,杀了皇上的兵马,告诉天下,这是为了皇上好,谁信?
  皇上有兵马?

  荀彧突然回过味,等等,平西将军不是传言中是土匪将领吗,什么时候成了皇上任命的?再有,徐晃和韩暹都是黄巾余贼,就王海手里还有一点兵。对于河东这个弹丸之地来说,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兵,杨修有意夸大。
  “祖德老弟,明公为清除皇帝身边的黄巾贼人才兴兵河东,大将军韩暹忠于汉室归附明公,黄巾贼人徐晃不从,誓必杀之,促皇帝还都洛阳,以续汉室二百年的社稷,明公一心为皇上,岂能不忠于大汉?”
  “韩暹归附曹操就是忠心大汉,投降皇上难就是反贼?如果荀兄如此想法,杨修不屑于同席!”杨修直接喊名字,愤然逐客,荀彧汗颜。杨修趁机游说荀彧,“文若兄乃当世第一谋士,还看不出皇上的用意,避开中原杀戮,起雄兵于长城内外,坐等渔翁之利,这等雄才伟略,如果有文若兄来实施,重振汉室指日可待。”
  荀彧蒙了,照杨修之言,未尝不是一条捷径。
  杨修再加言:“假以时日,皇上与曹操必有对阵,不知文若兄如何自处?”
  荀彧顺着杨修的意思想下去,不管胜负,在史书上,他都是汉庭的叛逆,顿时心中发凉,然而荀彧毕竟不是三岁小儿,任然寄希望与心中英雄曹操。
  “祖德妄论,以明公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