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爱三国小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三天,当他们提着自己给自己加重十斤的铁矿石走回百匠司,总会看到过关的将士炫耀着手臂上的短弩,已经开始第二阶段训练的时候,悔的恨不得用头撞墙,不约而同半夜起来加小灶…………跑步五公里。
 
 第十章 白玉盐场 '本章字数:2512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02 00:11:23。0'
  当徐晃吼叫着去提铁矿石的时候,刘协正施施然走进百匠司。察看了弩、弓、炼铁、马鞍等武器工艺后,刘协没有多做停留,带着伏德赶回安邑城,临走带走两具马鞍,
  刘协本想着汉末没有马蹬和马蹄铁,现在看来,马蹄铁早已有了,马蹬刚刚出了雏形,不过是为了上马方便才安上一只。
  这就是机会啊!
  回到安邑郡治,令人取下一只马蹬,绑到另一具马鞍上,这样就有一具带两个马蹬的马鞍。正要上马试验,却吓的伏德赶紧跪下,请求先试验了才敢让皇帝使用。
  “善于御下的人应该让属下有表示忠心的机会!”刘协想到一句话,平静地让出缰绳。
  城中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间杂有临死的哭泣,不大一会儿,赵温差御林军回报:“盗粮犯人全部斩杀,同时在安邑四个城门拦截七个怀揣密信的斥候,请皇上定夺!”
  刘协闭目默哀三分钟,自语道:你们不死,我们活不舒坦啊!
  拿起七封密信,刘协不禁慨叹,赵温啊赵温,竟然早预料到会有人向各军阀通风报信,你是越老越奸诈,原先的献帝竟然没发现,是多大的损失啊!

  “截断军阀的消息链,敲山震虎,先给他们个警告也好!”
  这些小鱼,就算杀一百个也无济于事,刘协甩手交给伏德,道:“愿意为孤效力的,适当安排;不愿就直接杀了!”感受着心中的暴虐,刘协转身回到后院。
  伏寿拿着鹅毛笔写写画画,见到刘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末了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臣妾已将皇上写的计划细读了一遍,有些想法向皇上汇报!”
  “你说!”刘协心情顿时爽朗,美女的疗伤效果就是好,特别是这种我见犹怜的美女!
  “安邑西边的盐池,是中原最大的制盐地,聚集了大量的工人和商人,臣妾翻看了河东郡的账本,约有四成的税收都是盐池带来的,所以臣妾想……接手一个盐场?”伏寿遣散两个中年女婢,看着刘协的反应。
  女人终究是要有一个工作的!
  刘协不愿伏寿当一个金丝雀,而且昨日的《短期纲要》关于制盐的方法已经写的想当详细,只要有资本就能经营,当即微笑着鼓励道:“有什么打算,说说看!”
  伏寿脸色一红,心道你都设计好了,那还有打算,口中却细细道:“盐场有大中小三个档次,大型盐场占地二十顷,奴隶一千以上;中型盐场占地不足五顷,奴隶二百左右;小型盐场占地二~五亩,多为家族产业,不足百人。河东盐池共有大型盐场四个,全部由河东卫家控制;中型九个,官吏和其他家族各占一半;小型三十多处,皆是家庭作坊。”
  “准备买个盐场吗?”刘协笑问,接手盐场,可以买、抢、征用,不过后两者太无良了!

  刘协突然心中一动,伏寿没有走出郡治,竟然连盐场的后台都摸的这么清楚,伏寿哪来的商业头脑,立即惊奇道:“你从哪里挖掘的信息,可靠吗?”
  伏寿察觉出刘协暗藏的兴奋,从背后拿出一副绢书,道:“有人自称是潘家盐场的管事,递绢书请罪!”
  刘协看罢绢书,不由大笑,河东卫家怪不得气焰如此嚣张,控制河东盐池四大盐场以及周边的上千公顷良田,兼作军马和粮食绢帛生意。
  “河东卫家,等着破产吧!”刘协心情爽到爆,来到郡治侧院的客厅,喊过伏德,交代不得泄露皇帝和皇后的身份,将潘家管事带来。
  潘家盐场的管事身穿长袍,黄面无须,进门不停磕头,等时一股咸酸气充斥在客厅中,“老爷,小人名叫张同,全家制盐为生,因小人制盐颇有经验,前年被潘…。。潘贼硬逼着加入潘家盐场做了管事。小人从不知潘贼盗卖官粮一事,请老爷明鉴,饶恕小人一家,小人愿意当牛做马,报答老爷之恩!”
  “潘石倒了,盐场自然要充公的。我且问你,可愿为朝廷效力?”刘协一语抓住关键。
  “小人愿意!”张同磕头蓬蓬作响。
  “没参与盗卖官粮,那就是无罪;愿意为朝廷效力,那就是有功。有功就该赏……张同听赏!”刘协看了看伏皇后皓白如玉的小手,心中感叹,道:“潘家盐场更名为白玉盐场,赐于伏家小姐。管事张同升为大掌柜,子孙三代免兵役、徭役!”
  张同浑身颤抖,也不知是高兴的还是吓的,不停谢恩,本想抬头看看有着天大后台伏家小姐,但巨大的威压盖下来,竟然抬不起头。
  伏寿心中一颤,一股柔情蜜意直灌入四肢百骸,赶紧下跪,被刘协一把拉住,摇摇头,转头令张同画了一副盐场草图。
  “起来吧!”刘协一边看着草图,一边将盐场的资产问了。
  “小人不敢!”张同老老实实回答,连头都不敢抬。
  太没有人权了!刘协感叹。仿佛缓解张同的威压,刘协笑了:“不用拘束,伏家小姐是皇后的族妹,我是治中从事,都不是什么大官!”
  “小人不敢!”张同战战兢兢,猜不出这位老爷什么意思。
  “叫你起来就起来,啰嗦什么!”还是伏德有办法,一句断喝解决问题,张同吓的站了起来。
  一个时辰后,张同一身冷汗从郡治出来,带着盐场契约和大掌柜任命,马不停蹄赶回盐场,向各盐场宣布更名为白玉盐场,同时宣布停止制盐,用库存食盐原木,一斤盐兑换一根六米原木。
  消息传到周围的村落,立即引起一股上山抢木风潮,试想盐池周围十里树木无数,本来不值钱,一旦送到白玉盐场,立刻换来一斤食盐,对于农户来说,那可是半年的用量。
  那些准备收购潘石盐场的商人,都在暗中打听,谁收购了白玉盐场?而且竟然不制盐?有相好的商人偷偷商议,结论是刚入行的官员不懂行!于是大喜,立刻派人大量砍伐树木,送到白玉盐场,以期给白玉盐场的“困境”雪上加霜,赶快倒闭。
  第二天开始,大量的原木源源不断送到白玉盐场,众人眼见着白玉盐场中部耸立出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
  小城只有一个大门,朝向盐池。
  这还不算完,紧跟着在距离第一层原木的一米位置,重新栽种原木,形成一道中空的双层木墙。
  白玉盐池又令人在外围挖土填入木墙的中间,夯出能够在上面行人的城墙。挖出的深沟引入盐池的盐水,成为护城河。
  “难道要建一个坞堡?”
  当人们还没有明白过来,三十多个监工护卫手持弯刀,身背弓箭,日夜不停在盐场巡视,凡是接近白玉盐场的意图,立即予以驱赶,更别说进入中间的小城里面。
  在盐场工人和买卖食盐的商人窃窃私语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白玉盐场公开售卖煮盐的铁锅。
  “煮盐的锅都卖了,还能叫盐场吗?”
  不管别人怎么想,那些小型的盐场主像蚊子见血一般,将大锅哄抢一空。
  不到一个月,白玉盐场以及中间的神秘小城,成为河东盐池的笑谈,有野心的商人准备钱帛,期待着白玉盐场倒闭。
  “白玉盐场”四个大字的牌子挂在城门口的时候,五十个奴隶和十二个守卫进入小城,从此小城和白玉盐池也正式隔绝。
  再没人看见他们走出来过。
 
 第十一章 经营安邑(上) '本章字数:2136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02 11:49:05。0'
  话说伏德试验完战马,像发现千年宝藏一般向刘协报喜,进到郡治后院,才看见刘协吃过午饭,正教导伏寿经营之道,立时站立一旁,不时拿眼睛偷看。
  “马蹬好用吗?”刘协看他憋的难受,将书递给伏寿。这书是刘协让伏寿将纸张裁剪成手掌大小,用线订成,也算是线装本了。
  “皇上大喜,此马蹬极大的保持身体平衡,不易摔倒,御林军有此马蹬,皇上可以无忧矣!”伏德跪下兴奋道。
  “还有呢?”刘协笑吟吟看着伏德。伏德很忠心,但愚蠢就难堪大任了。
  “还有。。。。。。能节省体力吧!”伏德深感皇上玩的太深沉了,过河都让人背着,还装什么高深?

  刘协一眼看出伏德不服气,也不表明,微微叹道:“伏国舅,这几天孤知道你很辛苦,为保护孤,三天没有好好休息了,眼睛红肿。但孤还是要说,作为文官,你能够护君尽忠,孤真的很高兴;但作为御林军统领,你小看马蹬了!”
  “英雄,总是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刘协的话让伏寿眼前一亮,皇上的谈吐渐有大儒之风,逃亡的功劳吗?
  “国舅,你秘密采购八百马蹬,和八百张软皮料,运到皇后的住处,此事极度机密,你知我知皇后知,不得有第四个人知道!”
  伏德诺诺退下,刘协用实际行动迎接伏寿的惊异目光,来到院中给马喂了新鲜草料,又安抚了一会儿,踩着马蹬纵身上马,稍过一会便稳当下来,开始在院子中溜圈。
  伏寿早已手捂樱唇,守门的御林军吓得大气不敢出。
  “有了马蹬,骑马变得很容易!”刘协为这番举动加了一个注脚,他没有说的是,在河东郡,即将出现一支精骑兵,从此横扫河套,威震四海。
  “报,董承与李乐二将因两亩田地僵持不下,已小有摩擦,赵司徒问如何处理?”一个御林军将士在门外请令。
  “不是让司徒酌情处理吗?”刘协无动于衷,这些人越乱,皇帝越安全。
  “司徒大人说有紧要国事,请皇上到大堂亲自决断!”将士支支吾吾,刘协猜出这是三天没有上朝,赵温发飙了。
  刘协悻悻跳下马,附在伏寿耳边交代:“孤去大堂,你令人取一张皮料,缝制在马鞍上,将马蹬遮住,留个上马的空隙。”
  走进大堂,赵温、赵岐、王邑都在,径直在正堂坐了,一脸笑容。
  “皇上,董承与李乐二将因屯田僵持不下,如何处理?”赵温脸有愠色。
  “派人问他们一句话:胡才、杨奉在干什么!”
  老臣们心道,他们自然在扩张屯田,忽而大惊,是啊,其他将军都在扩张屯田,董承与李乐为了两亩田打架,岂不是自毁前程!
  这句话非常之妙!

  “皇上,韩暹报告三十里外发现黑山贼,请示是否出击?”赵琦冷冷汇报。
  “派人请他们想想:军粮重要还是出击重要,想好了再来请示!”这个不用回答,如果能够出击,早就出击了,还用请示吗,这是扯淡!

  “皇上大喜,张杨派人告知,张杨带兵担粮来见吾皇,不日即到!”王邑赶紧缓解大堂中的气氛。
  “太好了!”刘协拍案大喜,继而大笑,影响献帝一生的谋士终于到了。
  历史上的献帝之所以被“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曹操听从了一个谋士的建议。
  这个谋士不是别人,就是董昭。
  董昭是三国著名的谋士,原本归附袁绍,因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而张邈与袁绍有矛盾,袁绍听信谗言想要治董昭的罪,于是董昭以晋见汉献帝为名,借机脱离袁绍,不料被张杨截留。董昭随后归附曹操。挟持献帝,就是董昭为曹操出的主意,决定了献帝最终被迫禅让的结局。
  而这个董昭,此时就在张杨麾下,而且更巧的是随着张杨来了安邑。
  “哈哈,来到汉末,第一个大将是徐晃,第一个谋士竟然是董昭!”刘协抚掌大笑,偷眼看几个大臣微微失望的神色,解释道:“孤不是为了张杨而笑,也不是为了粮食而笑,而是为了大汉又有了一个忠臣而笑!”众老臣释然,但他们不知,这个忠臣是张杨不错,可刘协要的是董昭。
  张杨确实是忠臣。。。。。。至少是保皇派的坚定分子!

  “皇上大喜啊,太仆韩融传来捷报,讲和成功,李郭二贼退兵了!”赵温见到皇帝并未沉耽于美色,转忧为喜,“韩太仆已经带着文武百官渡过黄河,老臣已经派人去接,下午就到安邑!”
  喜报接连不断,虽然是历史进程,但刘协忍不住欢喜,道:“速速安排,孤亲自去接!”这些百官,能够随着献帝颠簸流离,全是大大的忠臣,况且现在这个小朝廷,太缺人才了,虽然这些都不是征伐天下之才,但全是安邦定国的人才啊!
  “老臣已经安排,这些不急,还有两个急报,请皇上定夺。”赵温拦住刘协猴急的劲头,拿出三个折子,“曹操再次领兖州,遣使请封兖州牧?”
  “告诉使者,用粮食来换!”
  “车骑将军袁绍占领并州、冀州,又攻占幽州大部,遣使来请官职!”
  “告诉使者,用粮草换!”
  “公孙瓒遣使请求调和!”
  “用粮草换!以后凡是有使者来,没有粮食一律免谈!”
  三个老臣和卫固目瞪口呆,刚刚还好好的,转眼变成财迷了!
  看着臣子的表情,刘协痛陈厉害:“诸侯们有个共识,都认为大汉完蛋了,难道你们不这么认为?呵呵,所以从长安到安邑,长达半年,没有一个诸侯愿意出兵。正因为如此,如今我们躲在安邑这个小地方,反被黄巾贼人欺负!过不了几个月,就会饿死!你们分析分析,这些诸侯们,他们为什么不出兵?”三个老臣不敢对。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心中有鬼,手里有兵啊!”
  刘协冷笑一声,道:“要粮是假,孤要的是兵。。。。。。。有粮,就可以招兵买马,就可以剿灭叛贼重建宗庙,就可以恢复我大汉威严!”
  在此严峻的形势下,老臣不得不接受刘协的定国之策,然后讨论出一套新政五条,由三公持政,全力支持刘协组建武装。
 
 第十二章 经营安邑(下) '本章字数:2473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03 08:25:14。0'
  韩融带着三百公卿宫人百官回到安邑,从长安出来一千多人,损失十之六七,见面无不落泪,大堂上又一次哭声震天。太尉杨彪、太鸿胪陈纪、太仆韩融见到赵温、赵岐、伏完皆是落泪不止,刘协和皇后伏寿陪泪。
  李乐、董承、杨奉等几个将领脸色尴尬,估计被发现了在城中安插了细作不好意思,跟这些老臣也没有交情,恭贺后早早离去。
  换衣、吃饭、分房等等,逐一安顿,乱了半夜方使百官各负其责,宫女、太监各司其职,朝廷再一次像朝廷。
  第二日早朝,刘协目扫基情无限的百官,先是安抚一番,然后指出安邑小城供给有限,将昨日于赵温等人讨论的新政五条颁布。
  提倡节俭,六十岁官员不跪拜,宫廷裁员,缩小朝廷规模和办事范围,三公辅政。
  然后说到做到,大袖一挥,走了!
  百官面面相窥,这就交给三公了?
  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不得不再次安抚,除了不能泄露招兵买马之外,方法全部用了,才收住这些老臣的心。
  朝廷开始厉行节约,衣服方面,除了官服不得有鲜艳色彩、不得绣花;仆从方面,三公九卿仆从不得超过四个,以下官员,仆从不得超过两个,等等,特别是皇帝和皇后,太监、宫女皆不得超过二十名。。。。。

  等等等等!
  有皇帝一身作则,百官又是刚刚从死亡中挣扎出来,哪敢不服从,就算如此,直等到第四日,方梳理清楚。
  此时刘协的马术,在伏德教导下,已经颇为顺溜,只嫌郡治太小。皇后遣回郡治女婢,调配三个顺手的宫女,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宫女是大户人家出身,见皇后学习贱业,嘴上不说,但眼神中颇为躲闪,皇后安然处之。
  这是刘协第一次清闲下来,才觉着饭菜除了咸意外,基本没有其他味道。还有晚上休息坚持分居,然而看着妖娆妩媚,欲言又止的美人伏寿,连他自己都感觉到自己像一个恐怖分子。
  这一日享受着美人相伴,闭目翻索记忆中的汉末历史,突然啊呀一声,想到两个人,一个便是忠义无双的太史慈,另一个是三个父亲的吕布。
  立时再也按捺不住,太史慈是刘协喜欢的一个将领,胸有大志,武力非凡,在曲阿之战失败后躲入深山,眼看着就要被孙策小儿收降。至于吕布,战力非凡,距离死亡还有3年,倒是不急,但太史慈可一刻也等不得了。
  想到这里,刘协圆睁双目,立刻令老宦官赵义持符节到太史慈被收降的“泾县”,封太史慈为御林军副统领,接令即刻北上。
  希望能赶得上啊!

  “报,张杨已在二十里外安营,传报朝廷,请人接受粮肉,并觐见皇上!”赵温遣人请皇上到大堂。
  刘协无法,这个不是甩手就能办到的,张杨还是要拉拢的,毕竟他守着河东的一面墙,于是换龙袍到大堂,诸将也一同被请来。
  但大堂中情形却是不妙,李乐与董承互不搭理,胡才与韩暹也相距甚远。
  刘协暗喜,估计都在为屯田闹的不亦乐乎,刘协暗想,既然杨奉与董承走的很近,李乐与韩暹走的很近,那就先拿胡才下手,待会再添一把火,将胡才做掉。
  张杨和董昭鲜衣怒甲走进大堂,神情优越,传言皇帝三餐不济,他今天的雪中送炭之举,定然更显忠心,敕封是必不可少,三呼万岁后请罪,然后痛哭表忠心,表奏献粮纳贡,一切做作完毕,发现满朝文武的目光还在自己身上,才见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是鲜衣,二人登时心中打鼓,皇帝这是演的哪一出?

  似乎开解张杨和董昭的拘谨,刘协道:“朝廷提倡俭朴,但你们今日刚来,不知者不罪!”二人这才放下心,喜听刘协话锋一转,终于听到实质的东西,“带兵护主,可见忠心,敕封张杨为大司马,董昭为议郎!”此言一出,张杨立刻千恩万谢,却刺激到朝堂上的几个将领。
  偏心也不能这么明显吧,就因为张杨是大汉正式委任的太守,一见面就封为大司马,黄巾军拼死拼活就该喝西北风?
  登时眼睛都红了!

  刘协偷眼看了董昭,淡然释然,高深莫测,估计能看出这是一场离间计,不过现在不能对他太好,历史有训,轻易得到的都不是好东西!
  看时机已到,不待众将闹腾,立刻一串敕封下来,升董承为车骑将军,杨奉为骠骑将军,李乐为南将军, 韩暹为大将军,胡才为卫将军,范先为西将军。
  其时兵力最多的是韩暹,有兵六千,杨奉次之,有四千,李乐有三千、董承有三千,胡才最少,只有不到两千人马。
  刘协封胡才为卫将军,就是引起双方不满,使其相互攻击,从而逐渐消灭这些不忠的将领。
  果不其然,敕封下来李乐第一个跳出来怒道:“末将从曹阳至今,拼死护卫皇上,更有北渡黄河救驾之功,他胡才有何功劳,竟在末将之上!”
  胡才正得瑟,瞬间变了脸色,指着李乐大骂:“老子损兵折将抵御李郭二贼时,是谁贪生怕死偷偷撤到黄河对岸,美其名曰为皇帝找船,我看送皇帝是假,逃命才是真!”
  二人相互指责,朝堂口水飞溅。
  文官们目瞪口呆,刚刚安稳没几天,难道又要逃亡,不过偷眼看去,三公安之若素,刘协波澜不惊,心知有戏,都安定下来一心看笑话。
  胡才、李乐越战越勇,片刻之间已经拔刀出鞘。
  “啪!”刘协果断拍案,时机恰到好处,怒斥道:“怎么,朝堂之上拔刀,想谋反吗?”二人还没有挟持朝廷的实力,立刻知趣告罪,改为怒目而视。
  “韩大将军,你是武将之首,你怎么看?”刘协将皮球踢给刚刚升任大将军的韩暹。
  韩暹就等有人挑头,却装足老大的样子,沉思道:“李乐将军有救驾之功,凭此一项,末将觉得李将军的官职不止于南将军一职!”明说吧,李乐的南将军太低了,再升升!胡才的卫将军太高了,再降降!
  胡才虽是不聪明,但哪能不知其中含义,立刻不乐意,冷笑道:“皇上明鉴,韩暹近日抢夺末将屯田百亩,早已不睦,自然帮着李乐说话!”
  刘协暗笑,这层窗户纸此时不能点破,道:“朝廷不睦,孤深感自责。韩大将军身为武将之首,当先为表率,孤言尽此,望诸将军深思!胡才将军降为前将军,退朝!”说完掩面离开。
  胡才气的哇哇乱叫,但实力就是权力,韩暹有六千兵马,自己才两千,皇上自然要依着韩暹,多想无益,立时扭头便走。
  李乐本希望升级,却变成胡才降级,自己却一动不动,心头也恼火,不过却将一股怨恨全在胡才身上,也是扭头便走。
  韩暹暗暗一笑,消灭胡才又多了一位盟友,转身离开。
  董承杨奉乐见其成,上前与张杨寒暄,张杨第一次觐见皇帝,就闹得不欢而散,自然不高兴,董昭偷偷用目光向后院一瞄,张杨立刻明白,立即托辞离开去见皇上。
  百官各有想法,但却没人猜到,刘协回到后院哈哈大笑,胡才倒了,下一个谁最软呢?不过这些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