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皇后潘金莲-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衙内去梁山?”
    “衙内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很重要的事情。梁山上下没有人能做到,只能让他去做。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你倒是越来越会玩小聪明了。”
    “衙内显然很想得到梁山上那件东西,为什么不帮助他得到。并且使他能够为我们所用呢?”
    柴进也觉得这样做很有道理。
    一个多月之后,高衙内与武松回到了东京。
    “事情进行地很顺利。”武松非常非常不高兴。“那你为什么做出一副死了人的表情?”
    “是有人死了。”武松不悦的抿着嘴:“宋江宋大哥死了。”
    柴进跳起来:“什么?!”
    “高衙内找到了他要找的东西。并且在太尉再次来招安之前。杀了宋大哥。”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柴进虽说对宋江没有多大感情,但是高衙内此举太过匪夷所思。实在难以理解。
    “我不知道。”武松很沮丧。
    高衙内暗杀了宋江,也是因为宋江的武功实在稀松平常的原因。衙内也不见得就是盖世英雄了,只是宋江绝没有想到,这位新上山的好汉乃是来要自己的命来的。
    杀了宋江之后,衙内伪造了凶案现场,一名女子死在宋江身边,或云宋首领诱奸妇女,被此女杀了。总之是个疑点重重地命案,实在无法令人信服。
    “你怎么没把高衙内杀了?”柴进质疑。
    “我答应过玉儿,无论衙内做什么,都不能伤害他,并且要保护衙内回京。”武松看起来郁闷的不得了。
    “玉儿这是要做什么?”柴进隐约想到什么,又不能确定。
    “我不知道。”
    “我知道。”金莲对柴进说。
    “那你……是你叫高衙内杀了宋江的?”
    金莲摇头:“我哪有那个本事,杀宋江是衙内自己地意思。”
    “为什么?”
    “梁山被招安是必定的事情,一旦被招安,宋江就再也没有用处,除了死,没有什么更适合他地下场了。”
    “宋江虽然武功不怎么强,人品也不是很好,但是那些个好汉们都还算能服他,他死了,谁来管辖梁山上这一百多号人?”
    “稀奇了,没有宋江之前,梁山上就没有管理员吗?”
    柴进想了想:“宋江算是各人都比较心服地一个,换了其他人,很难做到。”
    “高俅又不会让这一百多号人继续留在梁山,一定要打散了分到各个地方去。有些人原本就是朝廷官员,有些人是战将,听说朝廷有意将梁山部众调集去江南平方腊。”
    “确有此意。”柴进点头。
    “这就是以匪制匪。”金莲面无表情的道:“宋江急欲向朝廷表忠心,一定会去打方腊,当然也由不得他不同意就是了;如今宋江死了,梁山众没有能够管辖地首领,反而不会全部调上平乱前线。这么看来还是好事的。”
    “你这都只是猜测而已。”
    “避免真的遭遇到最危险地境地,才是好的处理方法。”
    “宋江不死也可以啊,为什么非要他死呢?”
    “其实。是因为我很讨厌他,这个理由行不行?”金莲翻白眼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了。”
    又道:“不过,你怎么说这是衙内地意思?”
    “哦,那个,我只是随口跟衙内提了一下而已。并没有叫他真的去杀了宋江,所以他杀宋江,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金莲撇得干干净净。
    柴进无奈:“罢了,反正人也是死了,再说什么都没用。我只是奇怪,宋江到底有什么必死地理由?”
    “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很讨厌他。”金莲耸肩。
    金莲把一叠写满了字的纸给他:“你拿回去看看吧,小心点,别泄露出去。我可不想作为女巫被烧死。”
    “是什么?”
    “不远的将来,几年后会发生的一些事情。”
    “我怎么知道你说地是否正确?”
    “不用多久,契丹就会灭国。到时候你就知道我的话有很高的正确性了。”
    柴进点头:“我想那不用很久。”对于北方的威胁,他现在有了新的认识。因此金莲的话越来越有说服力了。
    “官家实在不是一个好皇帝。”金莲叹道“我一直认为他不适合做皇帝。”
    “嗯。大家都这么说,我是说。一部分人。”
    “我现在觉得,官家真是很可怜。”
    金莲道:“从某些角度来说,官家是很可怜。做皇帝的,也不见得个个都幸福,实际上绝大多数皇帝都是操劳命,说真的,会很累。”
    “有得到,有付出,很公平。”
    “你能这么想就好。”金莲看着这个有野心的男人,“以后你不要忘记,对内要对人民好一点,对外要坚定打击蛮族。没有钱地话,把蔡京高俅这样的高官家里库房搜刮搜刮,足够用好几年的。”
    柴进忍不住笑:“瞧你说地,多轻松啊。官家又何尝不知道他的大臣们个个比着谁更能捞钱,只是他不愿意去管。”
    “官家这样也就罢了,皇子们几乎没有一个对现在地形势有觉悟地,果然生长在深宫女人之手的男人,都有点先天不足。”
    柴进一拍手:“对了,我说为什么总觉得官家和皇子们总有点奇怪呢。你觉着官家地儿子们,有哪些还不错的?”
    “瞧不出来,毕竟目前危险还没有降临。”
    “太子如何?”
    “太子太优柔,更加不可能会成为一个好皇帝。个性太懦弱,没有主见。”简单的说,没有王霸之气。
    “郓王呢?”
    “郓王太受宠,比较骄横,又对自己没能成为储君心存不满,不会是一个好的君主。倒是要小心康王赵构。”
    “赵构?那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
    “是啊,他是日后唯一一个没被女真人抓走的皇子,所以他成了皇帝。”金莲又出惊人之语。
    柴进难以接受:“怎么会这样……那孩子也不见得有多聪明能干。”
    “是不聪明能干,完全属于机缘巧合。”
    柴进摇头:“真是世事难料啊。”
    “在那之前,女真人会逼近汴京一次,官家会退位给太子殿下——那个机会千载难逢。”
    柴进想了很久:“我会留意的。”
多情帝皇空余恨 第二十四章 艮岳
    高衙内将在梁山上得到的东西进献给皇帝赵佶,赵佶大喜。
    三娘问道:“那东西到底是什么?”
    金莲摇头:“衙内自己去取了来,梁山上谁也不觉得那是什么紧要物件,武松也不记得曾见过。”
    “衙内没有说是什么吗?”
    “没有。”金莲恨得牙痒痒:“知道我想看,偏偏不给我先看看。“能从梁山顺利带出来,想必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东西吧?”
    “应该不是很大,有可能放在口袋里就带出来了。”金莲点头。
    “那会是什么呢?”扈三娘苦苦回忆自己曾爱在梁山上见过的物件。
    “不想了!”金莲气呼呼的。
    “官家也许会告诉你呢。”
    “不会,官家不认为他的妃子们需要知道他身为道君皇帝的一面。”这么说起来,赵佶同志很有点多重人格的样子。
    “……那还真没办法。”
    倒是赵佶,没过几天就喜滋滋的来献宝:“玉儿,玉儿,你看看朕是否有所不同?”
    “陛下这几日是否得了好东西?”
    “你这小精灵!”赵佶亲昵的道:“你听说什么了?”
    “有人进贡给陛下好东西不稀奇,世间万物都是陛下的,只是这一件似乎有所不同呢。”
    “你没觉得朕这几天精神特别好吗?”
    金莲本能认为皇帝在嗑药:“嗯……要是这么说的话,确实精神很好。”
    赵佶失望:“仅仅这样而已吗?”
    金莲仔细端详面前的中年男人。相对于三十八、九岁的年纪来说,赵佶保养的很好,面色红润,皮肤有光泽。皱纹很少,加上面对女人地时候总是很温柔,所以实在能够算是一个极好的情人。
    “嗯……臣妾蠢笨。实在看不出来。”
    赵佶得意洋洋:“或许一时半会看不出来,不过这几日朕感觉很好。”
    “是为了什么?”金莲好奇。
    “玉儿啊。1^6^K^小说网更新最快。朕少年称帝,天下尽在掌握,还有什么不能得到?”
    金莲沉思片刻:“陛下是想长生不老吗?”
    赵佶哈哈大笑:“昔日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药,派遣徐福前往海外仙山,朕倒没有那么愚蠢。想要追求不可能的事物。朕修道,只为了能够长命百岁,便足矣。”说话间,神情甚是顾盼自得。
    金莲思忖着:这皇帝怎么看起来心情好地过分?莫不是……可是长命百岁不也是人类自己无法控制的吗?难道高衙内弄回来地真是什么仙家宝贝不成?但是那种东西根本是不存在的啊——如果真有神仙的话,那所有的皇帝都有可能长生不老了。
    赵佶承认确实是高衙内进献的物品理论上所能做到地,但是一来时效尚短看不出来成果,二来他总也不说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金莲只得怀着猫抓似的心情揣测不已。
    倾全国人力物力建造的艮岳,在1120年已经初现规模。
    搜罗各地奇石珍果名花建造的人工山水,花费了数以千万贯计的钱财。招致了民怨民愤,然而仍然按部就班建成了。
    在某次参观半成品之后,金莲忿满的说:“不知道官家造这个大假山何用?”
    李师师道:“官家喜欢。”
    “哼。玩掉了国家,他就知道好处了!”
    “官家怎么会想到这些呢?契丹人跟大宋打了百多年。谁也没打垮谁。官家怎么会认为大宋会毁在他手里呢?”
    “这就是典型的败家子。”“败家子是不错,也合着大宋有钱给他败。”
    “败完了怎么办?不考虑子孙了吗?”
    “那就是子孙的事了。”师师轻飘飘的说。
    “这就是我讨厌官家地地方。”金莲咬牙:“过分为所欲为。没有负担起皇帝的责任。”
    “是啊。”师师幽幽道:“这也是我一直觉得不自在的地方,官家……实在不算是个好皇帝。”总地来说,赵佶在政治、感情、兴趣爱好上,都不是个负责任的好人。
    太子赵桓也十分反感父皇地铺张,私下颇有非议。
    妃子们不会与成年地皇子有交集,这些都是柴进说给金莲知晓的。想来京城遍地都是柴郡王地眼线了。
    经过隐蔽的通道,将太子对父亲的腹诽传到赵佶的耳中,更增加了赵佶对长子的厌恶。帝王家的父子关系从来都是紧张的,成为皇帝的男人希望自己子嗣众多,然而他们又会惊恐的发现,自己儿子将会成为夺取权力的敌人。他们不信任未来将成为皇帝的年轻男人,即使那是自己的儿子;他们一面怀着妒嫉的心情,一面又要培养其成为继承人。皇帝这个职业是终生制,容不得说不。
    太子对“六贼”也深恶痛绝,这点倒是柴进喜闻乐见的。
    “太子还是太年轻。”柴进叹道。
    “太子今年多大?十九岁?二十岁?”
    “足岁二十岁了。”
    “在深宫中长大的男孩子,会笨到哪里去?只是不太机智而已。”
    “不够机智,就意味着不足够应付复杂的情况。太子没有得到官家的喜爱,先皇后又早逝,没有足够强大的外戚辅助,亦没有得力朝臣支持,前程不容乐观啊。”
    “嗯……至少为了维护太子继承权的合法地位的大臣们,仍然会支持太子的。”金莲道。
    “那也要等到太子真的即位之后了。”
    “那个日子不会太远了。”
    “啊呀!”柴进苦恼的说:“可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
    “你还没有准备好吗?”金莲斜睨他一眼。
    “准备工作永远不嫌细致。”
    “陈桥驿并不算什么好地方。”
    “宣佑门也并不比玄武门更凶险。”
    “……这个嘛就见仁见智了哈哈。”金莲胡乱笑了数声。
    艮岳在不断的完善中,渐渐的宣和二年过去了,宣和三年过去了,宣和四年,艮岳修建完毕。
    堪比后代圆明园的大宋第一人工园林建筑,占据了皇城以东的大块区域,雕阑曲槛,亭台楼阁,各地运进汴京的花石纲,实际上包含了奇石名花异草珍果,如今都集中在方圆百里的园林中,又引了景龙江水进园。赵佶此年四十一岁,对兴十年倾国人力物力修建的艮岳赞不绝口。
    已经升为潘妃的潘玉儿时年二十岁,芳华正茂,荣宠不衰,而道君皇帝的后妃数目仍在稳步上升中。
    “听说,”金莲闪动着大眼睛道:“道家有采阴补阳一说?”
    柴进抿嘴:“是啊,娘娘,还有双修之说呢。”“本宫可不要学那个。”
    如今她妃位日渐尊贵,偷溜出宫去镇安坊轻易不能行得了。师师还是官家的首席情人,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接待赵佶来访。师师不常提及这个做了妃子的小妹子,赵佶也绝不会在师师面前说到其他女人。
    后宫里争斗时时上演,金莲倚仗了赵佶的宠爱,稳居琅璇宫。她没有子女,这也是郑皇后乔贵妃王贵妃对她并没有什么具体行动的原因。
    皇子们渐渐都大了,太子越发的沉闷,郓王倒是出息的深沉起来,赵构将满十五岁,念书用功,文武双全,看上去都是很好很好的。
    岳飞在种师道麾下,以军功升到从七品武功郎,以他二十岁的年纪来说,升职飞快如坐火箭。
    武松去了宗泽部下,任步军统制。梁山招安人马,按照品性与武艺,分别安插进了各地军政机关——
    譬如花和尚这等人物自然用不得。
    高衙内依言放了张氏出府,林冲与娘子复合,一时欢喜酸楚无限,未几,也去了前线。燕青特将自己得来的道君皇帝的赦免证书送了林冲护身。
    剩余梁山众有一部分去了江南平方腊,许多人便战死了。
    朝廷花了许多气力平定内乱,紧接着,契丹面临灭顶之灾,大宋失去了盟友,女真扫平了南下的障碍。
    与赵佶差不多时间段即位成为契丹国主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就快要面临国破身死的悲惨境地,想来他也受尽了女真人的凌辱,好在他成为阶下囚的时间比徽宗钦宗短得多。这大概也算前生积福了。
多情帝皇空余恨 第二十五章 岁币
    太子赵桓二十三岁,政治地位稳固,父子关系依然糟糕。他不见得有多么聪明,不见得会比他的父皇更适合成为一个皇帝,可是在大臣们眼中,有些愚钝的太子,可要比聪慧的郓王好上许多倍了。
    太子妃朱氏是个容貌秀美的女子,赵佶不喜欢儿子,倒很喜欢这个儿媳妇。朱氏温敦贤淑,态度落落大方,是个不错的未来国母。
    太子对自己的父亲心怀畏惧:赵佶是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也是个喜恶分明的偏心的父亲。从小,赵桓就知道皇帝老爹不喜欢自己,而是更喜欢弟弟赵楷,如果有可能的话,父皇一定会让赵楷成为皇太子,而将自己废黜。
    身为皇帝的儿子,对权力不可能没有欲望,无论能力高低。如果女真人没有进逼汴京,说不定还真的会上演兄弟夺位戏码,可惜,金兵成全了赵桓,日后又成全了赵构,偏偏把一个针对皇位虎视眈眈志在必得的郓王遗漏了。
    日后当郓王在五国城得知赵构被拥立为大宋皇帝的时候,一定吐血不已的吧。
    金莲不喜欢太子,也不喜欢郓王,更不喜欢康王,对她来说,年长的皇子们都不怎么可爱。皇家的孩子们都彬彬有礼,但是那种有礼貌是非常淡疏的,没有人气的。
    “三娘,你说,我是不是该有个孩子了?”金莲有时候会提及这个问题,宫里孩子众多,现在连孙子辈的都满哪跑了。赵佶自己是个美中年,妃子们个个是美人,孩子们的容貌都不会太差。小帝姬、小皇子们,哥哥粉雕玉琢似的可爱,瞧在眼里不是没有感触的。
    “娘娘觉得有孩子好不好呢?”扈三娘在宫中两、三年。3^Z中文网;电脑站www;z…z…z…c…n.com更新最快。从一名女武将蜕变成了态度落落大方地女总管。
    “好,也不好。”金莲长叹:“每个女人都要有个孩子。人生才是完整的,可是问题是,跟谁生呢?孩子的父亲很重要,必须好好选择。”
    “官家不行吗?好像目前只可能有官家了。”
    “唔……你知道,我不想生下官家地孩子。那样的话,那孩子以后会很惨地。”
    “这倒是。”三娘点头。
    “不过孩子好像很可爱啊。”
    “小猫小狗也是很可爱的。”
    “小孩子怎么能够小动物相比……唔,有时候倒也没差。”金莲二十岁,困窘于这样有重大秘密的生活已经好几年,不自觉心态有变化,有时会显得有些焦虑。
    外貌却越来越妩媚了。
    仍然不能算是绝代佳人,行事姿态却越发神似李师师。
    柴进也曾诧异与此,金莲想了想,道:“可能是因为我想像师师那样超脱。所以不由自主仿效她。”
    柴进则摇头:“我倒不觉得是这样。聪明的女人,也许都在神态上有些近似的。”
    金莲嘴角露出浅笑:“也许是因为大官人一心想要我学师师,于是便成了。”
    “……那改天真要去还神了。”
    三娘则看得比较清楚:“神似李师师。也是官家所喜地吧。”
    “这可不是我故意造成的。”金莲不想变成李师师第二,只是有时候。人的潜意识很微妙……
    金莲心中的李师师。既神秘又坦诚,可爱而妩媚。蹙眉便是阴霾,展颜便是晴天,一举一动都动人。
    心里确实很想成为这样人人爱慕的女人的。
    “不能否认,官家是越来越宠爱娘娘了呢。”三娘如今也习惯用“娘娘”一词来称呼金莲了。
    “伴君如伴虎,天知道什么时候官家就会对我厌烦了。就连皇后也可以随便打入冷宫,我一个小小的妃子,怎么敢计划的太长远?”金莲很有忧患意识。
    “娘娘想得太多了,官家长情,必不会亏待了娘娘。”
    “三娘,你也知道,日后……”幽幽长叹:“我跟二爷越来越远啦,这如何是好“车到山前必有路,娘娘无需多虑。”三娘虚弱的说,明知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开解地话。
    “好像回不去了呢……”
    这一年,金兵攻入辽国中京大定府和西京大同府,辽主天祚帝逃亡。
    金国开始就燕京问题与大宋使臣讨价还价,要求诸多。赵佶只看见在自己手中,燕京将回归大宋,十分满意,准备完全答应女真人的要求,将之前进贡给契丹的岁币转给女真国,并增加一百万贯“燕京伐租钱”,除此之外,金国还向宋朝提出遣返叛逃入宋地李处能等辽国旧臣,借粮十万斛等不少附加条件。
    “蛮夷忒可气!”柴进怒道。
    “也很合理啊。”金莲冷笑:“女真人拼死打仗,死了许多人,要点抚恤金,很正常。错就错在当年官家决定联金伐辽。”
    “也太狮子大开口了。”
    “官家送出去,日后你不会再去拿回来吗?”
    “绕那么一大圈,太麻烦了吧。”
    “说起来,你不让我劝官家取消花石纲,又不许我劝官家拒绝女真人的要求,莫非是想让大宋地臣民们更恨自己地皇帝?”“官家几十年皇帝做的,天怒人怨,也不在乎多这一点了。”柴进摇头:“我不让你说地原因,是明知道你敌不过那六贼的口舌,而且官家不喜欢后宫参政。”
    “啧啧,要不是当年向太后力排众议,官家可做不了皇帝,怎么那时候没有人说后宫不得议政?”
    “此一时彼一时,你这话可别让官家听见。”总归不是什么很好的记忆。
    “哼。”
    “官家越没有做皇帝的才能,形势对我越有利。”柴进志得意满。
    “大官人很有耐心。”
    “准备万全才能成事,我不希望出错。”
    “希望大官人能够做到吧。”金莲轻轻摇头:“不过,我觉得官家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柴进心头猛跳几下:“怎么说?”
    “官家……心思很细腻,我不敢相信他对于你所做的事情没有察觉。可能……可能只是不愿意接受,或者没往那方面去想罢了。”
    “你听说了什么?”
    “倒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金莲再摇头:“单纯觉得官家不可能如此蠢钝而已。官家可能不是个好皇帝,却不见得是个笨
    又道:“而且你的准备时间越长,败露的可能性越高,这是真理。”
【完结篇】禅位【完结篇】
    三年后,公元1125年。
    女真人越过黄河,直逼京城,徽宗急火攻心,病倒了。
    郑皇后与王贵妃忧虑的说:“官家这一病可了不得!”
    王贵妃细声道:“官家这几年,有些儿精力不足了。”
    “后宫事情,怎好跟朝政相比?”郑皇后瞥她一眼。这对当年的好姐妹,看起来确实郑皇后更有风度些,赵佶立她为后是有见地的。
    王贵妃脸上一红。郑皇后没有儿子,一向很重视郓王,可惜官家始终没有重立太子的打算。
    在赵佶心中,大概也有因为心疼郓王,而不欲让其接手皇帝宝座的想法吧。尽管他是个肆意妄为的皇帝,可边关与内地状况如何,怎么都不会完全不闻不问。他知道目前的国家已经是风中落叶,而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