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臣-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什么,说下去,孤王听着呢。”宁王平静道,表情没有一点异样,就像平常说话一样,但刘养正、李士实都是对宁王知根知底的人,哪能不明白这是宁王最恐怖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有哪个人再触怒他,肯定必死无疑。
  “可是有人突然舍己为目标挡住了必杀的那一刀,然后就失手被擒了。”说完刘养正屏住呼吸,趴在地下等候宁王最终的裁决,刘养正清楚的知道,在这个地方,宁王就是天,所以哪个敢触怒于他,最好就乖乖的等死,不然后果更严重。
  李士实也不敢再为刘养正求情了,因为这个时候宁王是听不下任何意见的,而且刘养正应该在一接到消息的时候就向宁王汇报,可惜因为他害怕宁王的责怪,把消息隐匿不报,如果事情顺利还好办,问题是又出问题了,现在只有自求多福了,话虽然这样说,但李士实还是产生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起来吧,这次孤王不怪罪于你。”宁王沉默片刻后说道,刘养正简直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宁王这次为什么变得这么仁慈,但是小命总算是保住了。
  “谢谢王爷宽恕,小人誓死报效王爷,赴汤蹈火再所不惜。”刘养正感激涕零,神情坚定语气斩钉截铁,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行了,没有想到兴王身边还有如此忠义之士,舍身救主,事情不成功还算情有可原。”宁王感叹道,其实不杀刘养正是由于宁王觉得大事未成,还是用人之际,加上他也看到了李士实的顾虑,知道如果这样把刘养正杀了的话,怕手下人会心寒,不尽心效力。
  “王爷仁慈,不愧是一代英主。”李士实见宁王没有把刘养正给杀了,心里果然轻松许多,不由出言奉承道,宁王对自己的大度之举感到很满意,大事未成之时,还要借助手下的聪明才智,事成之后再秋后算帐,看到宁王怒气似乎烟消云散,两人哪还不知趣,连忙把马屁送上,反正不要钱。
  “可以了,事情还没有解决呢,赶快给孤想办法。”虽然宁王听了很高兴,但是还没有忘记正事。
  “王爷,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兴王是不是把消息泄露出去了,他与费宏会面到底谈了些什么,费宏现在的行踪情况。”李士实分析道。
  “兴王身边的暗棋有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宁王询问道。
  “暗棋一直潜伏在兴王府,兴王到州学与费宏会面的时候没有跟随,所以并不知情,而其他知情的探子都被擒住了。”刘养正回答道。
  “王爷,那些探子会不会经不住拷问,把事情都招出来了。”李士实脸色一变,如果这样的话,事情就棘手多了,这可是人证啊,如果兴王把这些探子移交到京城,那宁王所谋之事怕是得提前了。
  “孤王相信三号不会背叛,但是其他几个废物就难说了。”宁王冷笑道:“就算兴王知道事情是孤王所为,那又怎样?”
  “如果兴王把那些探子交给皇帝,恐怕事情有变。”李士实担忧道。
  “哼,湖广离京城路途遥远,如果兴王真的打算这样做,孤有的是机会灭口。”宁王冷酷道,丝毫不为手下的性命着想。
  “王爷英明,何况京中有钱大人照料,就算人到了京城,也没有机会开口。”李士实笑道,对于小卒子他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宁王事败,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哪有空顾忌旁人。
  “不错,这不过是小事罢了,让孤最为担心的是,兴王是不是已经把事情都对费宏老匹夫说了,兴王知道了孤的计划,孤并不担忧,因为他不过是个闲散王爷,对朝中没有多少影响力,但是费宏却不同,他是内阁大学士,朝中关系深厚,如果他把孤的计划和朝廷的大臣说了,那孤的计划怕将付之东流了。”宁王忧虑道。
    正文 第五十章 伤愈
     更新时间:2009…6…19 11:38:51 本章字数:2816
  “王爷不必担忧,皇帝从来没有信任过朝廷大臣,就算他们知道了又怎样,现在最重要的是让钱大人赶快把皇帝南巡的时间与路线定下来,这样方面我们行事。”李士实觉得这个事情才是成事的关键所在。
  “李先生分析得对,是孤糊涂了,就算兴王和费宏怎么折腾,都不会对孤产生任何影响,只要让孤的计划成功了,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宁王醒悟道。
  “正是如此,王爷不必为这些小事烦躁了,不过是些跳梁小丑,对王爷大业没有威胁,事后再处置他们即可。”李士实不动声色的把事情淡化了。
  “就依先生所言。”宁王开怀笑道,但是片刻之后突然脸色一变,冷声说:“不行,事情不能这样算了,兴王居然有胆驳孤王的面子,明知道那些探子是孤的人马,他还敢如此做,分明是不把孤放在眼里,不把这个面子找回来,孤心有不甘啊。”
  “王爷所言极是,兴王有胆得罪王爷,就要承受其后果。”刘养正在一旁煽风点火,对让他脸面尽丢的兴王十分痛恨。
  李十实瞪了刘养正一眼,暗恨他节外生枝,本来事情已经淡化得差不多了,宁王已经不计较你所犯的错误了,现在又出来生事,李士实也不再相劝了,反正兴王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而宁王是个非常好面子的人,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让宁王对自己产生厌恶,那未免得不偿失了。
  “那依你之意,应该怎么为孤出气啊?”宁王冷冷说道,显然对刘养正的怒意未消,但是还是给他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再派出刺客,让他与兴王府中的暗棋里应外合,一举将兴王铲除。”刘养正大喜,觉得这是个讨好兴王的机会,忙出谋划策道。
  李士实一听,不由在心中大骂其白痴,你以为安陆是南昌啊,想杀哪个就是哪个,兴王可不是一般皇家宗亲,人家可是皇帝的亲叔,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得很,行刺一次还不够还想接二连三下去,人家可不是圣人,到时宁愿撕破脸皮,直接上京城面见皇帝,王爷的计划还能实行啊。
  李士实把顾虑对宁王说了,宁王觉得十分有道理,冷冷的看向刘养正,越发觉得这是个废物,以前怎么没有看出来呢,这让刘养正流汗不止。
  “况且兴王受到行刺后,王府的戒备肯定非常严密,就算我们在兴王府中有内应,但未必会成功,如果到时再把内应给暴露出来,那就更麻烦了。”李士实继续分析道。
  “还是李先生明智,如果孤王按这个白痴的计划行事,怕是再有损失。”宁王赞赏道,决定以后要多听取李士实的建议,而刘养正因为多次失误,早被宁王打入了冷宫。
  “那么孤王就这样白白丢面子,拿兴王没有任何办法吗?”宁王十分不情愿道。
  “不然,我有一计,可以为王爷泄恨。”李士实回忆了一遍兴王的资料,觉得事情好像非常容易解决,不由高深莫测道。
  “有何妙计?”宁王大喜。
  李士实探过身子,与宁王窃窃私语起来,这让刘养正大为羡慕,知道自己不在为宁王所信任,不由得对李士实投以嫉恨的目光,把李士实救命之恩抛诸脑后,心中恨不得让他的计划彻底失败,以换回宁王对自己的重视。
  湖广安陆兴王府
  张信这时很快乐,美女美食都齐全了,躺在床上由一位娇柔的少女服侍着,每天吃的都是十全大补的东西,什么人参、燕窝之类的名贵药膳像不值钱似后轮流摆在张信的面前,让他时常暗叹挨这刀算是值了,简直就是天堂般的享受。
  可惜是伤总会有痊愈的那一天,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原因,张信的身体素质变好了,作品复合的非常快,张信已经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了,如果不是舍不得这皇帝般待遇,张信早就耐不住起来了,毕竟整天躺着,身体会发麻酸软的。
  虽然有绿绮美人妙手回春,但天天烦劳人家总归是不好,看着美人柔嫩的小手因为帮自己敲骨按摩变得通红通红的,张信的心里极为不好意思,还是决定赶紧自己起来了,免得让人发现自己在欺骗众人,那就麻烦了。
  “大夫,子诚是否已经痊愈了?”听张信说自己已经康复了,兴王不怎么相信,受了这么重的伤,不可能恢复得如此快速,索性再次把大夫请来复诊,确认具体病情。
  大夫仔细诊着张信的手腕,聆听脉搏所反映的情况,沉吟片刻,缓缓摇头,兴王一看不由得报怨道:“子诚,身体尚未康复,为何欺瞒孤王。”
  “王爷,我觉得伤口已经愈合,完全没有问题了。”张信在心中暗暗埋怨那大夫,果然是庸医,自己身体明明没有问题了,身强体壮的健康状况居然诊断不出来,真是一个大大的庸医,不知道当初他是怎么救治自己的,会不会是碰巧治好啊,一想到自己的性命曾经落到这位庸医手中,张信不寒而栗。
  站在一旁的袁宗皋则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兴王睢见了,不禁发问道:“袁先生有何意见,不妨说出来听听。”
  “王爷,老夫认为子诚是因为心中不安,所以才言自己已经痊愈,并不是存心欺瞒王爷的。”袁宗皋肯定的说道,暗暗虚指摆放在桌子上的人参燕窝示意兴王,兴王一看,恍惚之间也有些醒悟。
  “子诚,你且安心静养,其他事情就休要费心了,孤王府上虽不敢言富,但些许药材还是有的。”兴王自以为是安慰道:“再说孤已经答应莫先生要好好照顾于你,如今你出了这事,孤心中甚为不安,如果再做状况,孤如何向莫先生交待。”
  一番话说得真情流露,简直就是感人肺腑啊,反正侍立一旁的绿绮深深被感动了,轻轻出言道:“王爷之言之有理,张公子还是听从王爷吩咐,好好休养,相信再过一天,公子肯定痊愈了,并不急于一时。”
  “就是,子诚,不是老夫责怪于你,既然身体有恙就要安心养病,不要逞强,俗话说病愈如抽丝,须慢慢调养才可。”袁宗皋教训道。
  房中众人点头称是,纷纷开言劝解起张信来,正当张信听得不耐烦,正欲起身证明自己已经痊愈的时候,大夫开口说话了:“诸位莫急,且听我说,这位公子的身体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是并不影响其行动,不用躺在床上了,主要是身体较为虚弱,须再服几包药汤,调养十天半个月才可称得上康复。”
  “果真如此?”兴王喜出望外,真是好消息啊,还是年轻人比较有活力,身体素质就是强硬,不像自己,随便患个小风寒,到现在还没治好。
  “平时行动注意伤口,不要太过劳累,其他没有什么大问题。”大夫总结道,张信听了高兴不已,大赞大夫医术高明,才几天时间就药到病除,见效极快,真是华佗再世扁鹊再生啊,浑然忘记自己刚才的暗骂了。
  既然好得差不多了,那么就没有理由再让绿绮照顾了,而且为了避嫌也要搬出内宅回到小院住了,张信虽然不舍,但是还坚持向兴王说出自己的要求,与其让人家提出来,还不如自己说,免得到时大家互相尴尬。
    正文 第五十一章 问道
     更新时间:2009…6…19 11:38:51 本章字数:2658
  自张信身体康复回到了小院后,兴王大肆庆贺了一番,不久王府便回复了平静,虽然暗流汹涌,但表面上却没有丝毫变化,就像兴王遇刺不过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罢了,唯一感到不习惯的却是张信自己,不知道是享受久了,突然间回到以前的生活,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谈不上难受,只是有些茫然,也有些期盼。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王府依然风平浪静,而预想中的报复没有来,这让陆松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庆幸,毕竟比起这个来,王府的安全更重要,虽然解除了戒备,但是陆松还是保持警惕时刻注意,不给任何人有机可乘的机会。
  转眼间就是正德十四年的六月份了,张信有些浮躁的心情慢慢的变淡了,恢复了平日的洒脱,这个时候张信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伤疤已经脱落只留下淡淡的一道痕迹,不仔细看还真辨认不出来,这让张信大为高兴,虽然不是女的,但是身上如果有一道狰狞的伤口,就算是他自己看了也会感到不舒服。
  六月份的天气,即使在古代还是比较炎热的,更何况安陆也属于南方天气,按古代的说法就是属火的,这天清晨,本来喜欢睡懒觉的张信也迫于热闷早早起来了,这让在小院服侍他的下人感到很惊奇。
  洗漱完毕后张信感到很郁闷,自己不过是起得早了些,有必要这样奇怪的看着自己吗,最后也受不了别人的惊奇目光,趁着清晨空气清新,干脆在王府散起步来,王府中人都认识张信,虽然奇怪他的行为,但也不加以阻拦,只要不随便闯入王府内宅这样的禁地,张信还是可以在王府畅通无阻的自由行动。
  走着走着不经意到了王府花园,清新的空气加上花园里的阵阵花香,张信也不由精神为之一振,兴致来了想起好久没有活动身体了,干脆就来段体操,张信回首四顾,虽然王府仆役已经早早起来了,但是个个都在忙碌着,哪有空来花园啊。
  眼看四下无人,张信随便找了个顺眼的地方做起体操来,刚开始感觉还有些生疏,毕竟久不练习了,但这体操从小到大做了十几年了,都已经成为本能了,活动几下就找到了以前的感觉,想到哪就做到哪,反正没有人监管,自己爱怎么做就怎么做。
  张信这次不知道受到什么影响,反正做起体操来越做越感到舒服,听着久不运动的身体传出骨骼活动的关节响声,张信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以前怎么没发现做体操也这么爽快呢,可能是心情不同吧,张信最后得出这个结论,以前是不情愿的被人逼着做,现在是心甘情愿的活动身体,明显就不一样。
  运动了大概有半小时吧,张信觉得浑身热乎乎的,大汗淋漓有些难受,但更多的是舒畅,感觉差不多了,张信做了个立体收式,平缓呼吸之后正欲回小院清洗一下身子,出了一身汗,衣服都湿透了,黏在身上很不爽。
  “子诚,好利落的导引之术啊。”朗爽的声音传来,张信闻声望去,却是兴王身穿一件宽大的袍子走了过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基因改良,朱家人都长得特帅,兴王也不例外,风度翩翩的行走时,那种潇洒的气息让张信羡慕不已,张信也知道这种风度自己是学不来的,这是人家经过几代人的沉淀才形成的皇家气度。
  “王爷说笑了,不过是随便活动下,哪里是什么导引之术啊。”张信在王府住的时间不短了,知道这位兴王喜好道教的东西,什么服气、导引、炼丹这些道教术语整天挂在嘴边,兴王的这种行为也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儿子。
  有一次张信看到朱厚熜拿着一张黄纸,一脸正经的在描绘着什么,张信还以为他在专心致志的作画,心里还纳闷怎么不用张大的纸,难道兴王府还缺纸张不成?走近一看却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朱厚熜原来是在描绘一种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也就是青词。
  张信吃惊朱厚熜从小就有这种爱好,随即装做好奇的问了他在写些什么,朱厚熜的回答让张信哭笑不得,原来他自己也不得这是什么,只知道父王经常写这个东西,而且总是因为写得不满意而撒掉重写,这样经常重复几遍,朱厚熜觉得自己应该为父王分忧,所以就私下练习写青词,希望给父王一个惊喜。
  叹息兴王一家人真是父慈子孝之余,张信对此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跑到兴王面前说,王爷你不要再崇敬道教了,不然你儿子当上了皇帝也跑着你一样迷信,如果这样做,马上被兴王乱棒赶走的可能性为百分之一百。
  “子诚何以欺孤,吹虚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孤见子诚的举手投足之间,无一不是精妙绝伦之作,孤学了几下,也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兴王笑道:“不过这导引之术颇为新奇,与一般导引秘法大相径庭,子诚可为孤解惑?”
  “王爷,这导引之术还有秘传的啊?”张信不知道怎么回答兴王的问题,只好顾左右而言他道,希望引开兴王的注意力。
  兴王并没有在意,反而解答兴致勃勃的张信的疑问道:“仙家流派众多,引法千有余条,但最为正宗的却是,太清导引养生法、宁先生导引养生法、彭祖导引法、王子乔导引法、华佗导引法等,而子诚的的导引之法却不是其中之一种,却不知是哪个宗门秘传之法?”
  “这么多秘法,王爷都会?”张信答非所问道。
  “那是当然,这可是孤特意从皇宫大内的藏书室里寻获的,二十余年来,孤可是风雨无阻的天天练习,早就融会贯通了。”说完兴王有些不悦道:“子诚,为何总是不答孤所问,如果是秘传之法不能授予他人,明说即可,孤也不会为难于你。”
  “王爷息怒,刚才我做的这些动作,是从一本古书上学的,但我实在不知道这是不是导引之法,怕让王爷失望。”张信随便找了个借口道。
  “子诚运气真好,孤深有体会。”兴王也不怀疑,反而兴奋说道:“这般说来不是秘传之法,那子诚可以传授予以孤王了?”
  “既然王爷想学,我哪有推辞之理。”张信想想,觉得学一下体操应该没有害处,反而好处不少,不然为什么后世这么推广,说起来也真奇怪,在古代好东西恨不得藏着掖着不让人知道,而现在却恨不能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跟自己学。
  说做就做,体操动作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动作到位了就算学会了,做错了也不要紧,反正不会有危险,毕竟是经过科学的论证后才会加以推广的,一般不会危及人的健康,过了不久,兴王马上就学会了。
  “子诚,这导引之术就只有这些动作,没有炼气之法?”兴王把张信教的动作连贯的做了一遍感觉不错,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随即想起原来是少了炼气之个程序。
    正文 第五十二章 丹道
     更新时间:2009…6…19 11:38:51 本章字数:2835
  道教素重炼气之法,认为元气为生气之源,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故欲保性命之体,便必须养气,而养气就要懂得怎么样服气;服气,亦名吐纳、食气,即吸收天地间之生气,服气之说,古已有之,如《逍遥游》说: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六气即所谓生气,亦即道教所谓吸引日精月华。
  “王爷,当初我在书上就学了这些动作而已,不懂什么叫炼气,所以没有学。”张信这时只有再次撒谎了。
  “嗯,怪不得孤王平日不见你清晨起来行气,原来所学有所遗失,并没有得到其中之精髓,没有体会到修道的精妙之处。”兴王饶有兴趣说道:“子诚,孤王看你体格精奇,而且与道有缘,不然也不学到这导引之术,不如以后就随孤王学道吧。”
  “王爷,这合适吗?”张信有些晕了,接受了十几二十年的现代科学教育,现在居然有人向自己要不要学道修仙。
  “有什么不合适的,孤王教你行气之法,让你早日求得金丹大道。”兴王越发兴奋道,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是真明智之极,张信救自己一命,那自己就教他长生之术,既可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也可以进一步拉拢他,只要张信随自己学道,那就算是自己的弟子了,以后还不得乖乖听自己的吩咐。
  “什么叫做金丹大道?”张信有些好奇问道,听其言观其行,再决定要不要学道,反正现代流行复古,什么太极拳、瑜伽术练习班开得红红火火,况且什么东西都有两面性,学道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有道理,多学点东西毕竟是好的,张信不想承认自己是迫于兴王的威严才不敢拒绝的。
  “这个一时半会和你解释不清楚,等你修持到一定境界之时,自然会明白其中之道理,那时你就体会到修行的乐趣了。”兴王也看出张信的迟疑,却不打消自己的决定,他认为只要张信修持一段时间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好处了。
  “凡服气,皆取子后午前者,鸡鸣至平旦天之阴,……;夏气行于肌肉……;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至四时之月,宜各依气之所行,兼存而为之。”兴王很像现代的实干家,既然决定教张信修道,立即悉心指点他服气之法。
  “那如果刮风下雨,就不能行气了?”张信古文进步很多,起码能听得懂兴王在说些什么了,说出自己的疑问道。
  “凡服气皆取天景明澄之时为好,若恒风雨晦雾之时,皆不可吸引外气,但入密室,闭服内气,加以诸药也。”兴王吟道,显然对修行的各方面禁忌了如指掌,服药,张信想起兴王的病情时常复发,不由得有些明了其中的原故,但还须进一步询问。
  “这么说来王爷这些日子来都是在静室内服气修行?”春夏之交,雨水连绵,隔几天就会下一场雨,故而张信有此一问。
  “修行贵在持之以恒,切不可间断,子诚也要紧记这点。”兴王还忘不了提点说道:“就算是阴雨连绵,也不可终断修持。”
  张信清楚了,怪不得兴王身体这么虚弱,原来是因为长期呆在封闭的房间内打坐服气,生病是正常的,久不运动身上的抗体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