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臣-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不能说后世的毕业会餐就是这样子的吧,张信笑而不答,反而是借着众人离席走动的时候,趁机让孙进、张胜、沈轩他们都拉了过来拼成一桌,反正现在宴会热闹喧嚷,谁也没有注意这些小事,反正宴上席位多的是。只要有空就可以落坐下来。也没有人会计较。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鹿鸣宴也不例外,夕阳西下日落黄昏之时。宴会也随之进入尾声,举子们知趣的纷纷向在场的各位权贵乡绅告别而去,张信一行人也在其中,鹿鸣宴也正式圆满结束。除了个别人怀恨在心之外,多数人都是尽兴而归。
    而张信无意之中地行为也被鹿鸣宴继承下去,以后每次鹿鸣宴时,都由乡试解元开始为在场地诸人敬酒献礼。然后再由其他举子依礼而行,而这传统也慢慢的从湖广流传开来,辐射到全国各地。
    而这些心怀愤恨之人回去后把事情添油加醋的对家中长辈诉说,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做主,好好教训一下张信,没有想到反而被训斥一顿,张信有什么背景,消息灵通之人心里清楚,这个麻烦可招惹不得。翌日,武昌码头。
    “文昴兄。谢谢啦。”看到沈轩为他们准备好地船只,袁方感激说道,正为怎么回去发愁,就有人帮忙解决困难,那还有什么可说的,真是知己啊。
    “能为各位兄台尽些许微薄之力,那是在下应该做的,道谢那真是太见外了。”沈轩笑道。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觉:“莫要忘记。若是各位闲暇之余,一定要再上武昌游玩。衣食住行由在下包了。”
    “放心,只要有时间,我们一定前去拜访沈兄,希望到时沈兄不要见怪才是。”孙进彬彬有礼地笑道。
    “与诸位再会之时,在下扫榻而待。”沈轩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文昴,我们也该起程了。”抬头查看天气情况,发现正适合驶船航行,袁方也不再耽搁时间,向沈轩辞行,拱手告别之后,一行人登上客船,再次与沈轩挥手相别,这时张信心情舒畅之下,情不自禁的冲沈轩叫喊道:“沈兄,青山不改,绿水常流,后会有期。”
    客船顺风扬帆而去,留下一脸错愕的沈轩,船上地众人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充满江湖意味的话与张信的解元身份极为不符,如何让众人听得习惯,无奈之下索性装做什么也没有听到的样子。
    帆船在江河上平稳的行驶,众人在船上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感觉,与来时忐忑不安的心情相比,回去的感觉却是十分的兴奋喜悦,恨不得早日回到州学之中向莫学正报喜。
    “子任,回到州学之后,你有何打算?”心情舒畅,自然而然的闲聊起来,袁方眯着眼睛感受着河风询问道。
    “向莫夫子汇报之后,与子诚一道回村。”张胜毫不犹豫地说道。
    “然后呢?”袁方悠闲的问道。
    “什么然后?”张胜有些不解其意,说道:“回村之后当然是继续去州学苦读,准备来年的会试啊。”
    “就知道你会这样回答,难道你没有其他想法吗?”袁方睁开眼睛,语气中充满诱惑说道:“子任,你也年满十八了吧?”
    “是啊,怎么啦?”张胜问道:“大家都是同年出生的,你还来问我这个做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袁方笑嘻嘻的说道:“你也是时候考虑你的终身大事啦,要不要我给你介绍几位名门闺秀?”
    本来也有些疑惑的众人终于明白袁方是什么意思,哄然大笑起来,这让张胜有些恼羞成怒起来,扑向袁方喝道:“留给你自己吧。”
    因为在船上,两人也不敢太放肆,也怕提到河里去,张信微笑的看着两人吵闹,心里却想起身在王府中地那佳人倩影。
    两天一夜之后,一行人终于到达安陆州学,州学早就已经得到消息,学院披红挂彩,尽是喜庆之色,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场面让众人也兴奋剂起来。
    “见过莫学正。”
    “先生,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夫子,我等一切安好,终于考上举人了。”
    莫学正看着围绕在自己身旁报喜地众人,喜形于色露出开怀的笑容,听着众人的叙述乡试期间发生的苦事乐事,连连点头不止,自己含辛茹苦的教书育人,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培养出一批对国于家有用的人才出来,辛劳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还有什么比这个值得更高兴的,莫学正听到张信考得第一,是这次乡试解元之时,惊讶之余也心感安慰。
    “子诚,老夫总算没有看错你,虽然你在乡试中一举夺魁,但来年还要参加会试,莫要因此骄傲自满,前面的路还长得很呢。”莫学正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前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天才就是在众人的称赞中慢慢的消逝的。
    “先生教诲,学生不敢相忘。”张信当然不敢怠慢,连连点头应承。
    又是一次欢宴,当地的大小官员都前来参加,也表明自己没有忘记朝廷教化的职责,毕竟是自己管辖的地方考中的举人,也算他们的一份功劳,莫学正更是按照传统惯例,把这次乡试中举的众人名字,铭刻在学院里有石碑上,以示后人,这可是件非常荣耀之事,虽比不上名垂青史,但也算流芳百世,这让中举的众人更加高兴。
    正文 第九十三章 规劝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04 本章字数:6021
    庆贺几日之后,莫学正宣布休假,让众人可以回去向家人报喜,众人当然不会推辞,纷纷向莫学正辞行而去,而当张信与张胜向莫学正告别之前,莫学正拉着张信进行一次秘密的谈话。
    “子诚,这次你能得中解元,我心里真的感到很高兴,希望你以后再接再厉。”莫学正捋须笑道,心中却犹豫不决,该如何向张信开口。
    “请先生放心,虽然这次乡试我取得好成绩,但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不会因此掉以轻心的。”回到州学之后,这番话莫学正不知道对张信述说过多少次,张信还以为莫学正在自己回去之前想再次强调一遍,连忙指天起誓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忘记,随后郑重其事的说道:“我能得以高中,与先生平日悉心指点与教诲是分不开的,请先生受我一拜。”
    莫学正拦之不及,满面笑容的接受张信的谢礼后,拉张信起来落坐,脸上浮现迟疑之色,张信也注意到这点,疑惑不解的询问起来:“先生有何为难之事?莫非是与我有关?”
    张信的猜测并非没有道理的,莫学正就是在为张信的事情在烦恼,沉吟片刻之后,莫学正和声说道:“子诚,往后你有什么打算?”
    该不会像袁方一样要为自己做媒吧?张信第一时间反应想到,但仔细察看莫学正的脸色,没有发现什么端倪之处,只好小心翼翼的说道:“暂时还没有什么想法,还请先生指示?”
    “现在你的身份不同往日啦,你可明白?”拥有举人的身份,就算考不上进士,但也可以让朝廷授予官职。虽然是些小吏职务,但总是白身布衣之人强,一时之间,张信还真不明白莫学正到底想说些什么。干脆询问道:“先生此话何意,还请明示。”
    张信心里已经决定好,如果莫学正是为自己作媒的,一定要想方设法推脱过去,可惜事实证明张信这是自己想差了,莫学正根本没有此意。
    “子诚,你来到州学也有一年了吧?”莫学正感慨叹气起来,看到朝气蓬勃的张信等人,想当年自己也是风华正茂。如今回首之时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不由不让莫学正直叹惜岁月不饶人。
    看到莫学正陷入沉思之中,张信微微喘气不敢打扰,片刻之后莫学正悠悠回过神来,不由自嘲起来:“年纪大了,难免回忆起一些陈年往事,子诚不要见怪啊。”
    “先生面泛红光。声若宏钟,怎能言老?以后学生地子孙还想继续托付给先生代为管教呢。”张信微微笑道。
    虽然明知道张信是在说些奉承吉祥之言,但莫学正听了也非常高兴,莫学正心中最为得意之事就是为朝廷培养了许多举人进士,张信的话就是肯定了他的教育能力。还有什么话比这个更能让莫学正开心的。
    喜悦之后莫学正这才想起自己找张信地目的,忙敛容严肃说道:“子诚,这一年来你时常不在州学,当时因为兴王爷尚在,我知道他一定有办法保你考上举人,所以我才容忍你到王府任职,但是如今情况有所变化,你以后准备怎么办?”
    “先生希望我怎样?”恍惚之间张信有些明白莫学正之意,但还是不确定,索性直接反问起来。
    “我希望你这次回家探亲之后。与子任一起回州学,会试不比乡试这般简单,如果现在还为杂事分心,如何能在全国英才汇集之下脱颖而出。”莫学正忧心说道:“子诚,听我一言,你还是回来认真修学吧。”
    “子诚,若是你感到为难,不知如何向兴王世子开口。我可以亲自上门请求。这点面子世子应该会给我的。”看到张信沉默不语的模样,莫学正为其谋划起来:“子诚。会试在来年三月举行,离今不过几个月,况且京城路途遥远,还要耽搁一两月的赶路时间,你真正能用心修学的时间不过两三月而已,如果你还留在王府,琐事缠身之余,怎么还会有心思念书?”
    莫学正这席话可谓语重心长,用心良苦,若是他人听到之后,肯定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下来,若朱厚以后不继承皇位,莫学正这打算可谓明智之举,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可是张信已经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怎么可能会离开兴王府。
    “先生好意学生心里清楚,知道先生这是为学生的前程考虑,但王府正逢此大变之时,若是学生就此离去,岂不是趁人之危、忘恩负义之举,学生如何能安稳度日,即使人在这里,但也无心向学。”张信最后还是满怀歉意地对莫学正恭敬的拒绝道。
    “子诚,你……”莫学正本来还打算继续劝说下去,但看到张信一脸坚定的样子,知道他心意已决,恐怕再也不会听自己规劝,心里后悔莫及,觉得自己当初答应兴王的决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子诚,你可考虑清楚?”莫学正认真的询问道。
    “先生放心,学生既然决定下来,就不会后悔。”张信正经的回答道。
    “子诚,现在不必着急回复我,你且回家再仔细考虑几天,若是另有打算,你可以修书给我。”莫学正无奈地说道,希望张信能改变心意。
    “那学生就此告退啦。”张信深怕莫学正再继续劝诫下去,连忙起来告退,留下一脸心有不甘的莫学正自顾在那烦恼。
    “子诚,夫子找你何事?”房间内张胜已经收拾好行李,看到张信回来,不由好奇问道。
    “没什么,就是再次嘱咐我不要骄傲,要切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回去后一定要用心修学,不要辜负大伙的期望之类的。”张信微笑。并没有说实话,因为他知道如果让张胜知道这回事,肯定也会同意莫学正地决定。
    “谁叫你年纪轻轻就考上解元,夫子当然怕你因此自满、荒废学业。这才不停的提醒你,你认真牢记就可以了。”张胜也不怀疑,环视房间之后发现没有什么遗漏地地方,继而对张信说道:“子诚,行李已经收拾完毕,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子直与子云昨天已经走了,待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现在就走吧。早点回去向家里人报喜,让他们也好好高兴高兴。”张信思考片刻之后,断然决定道,莫学正一时之间怕是不死心自己的决定,还是早走为妙。
    “那行,没有问题。”张胜兴高采烈的说道:“我们现在去向夫子辞行,然后就回家。”
    向莫学正辞行很顺利。虽然不满张信的决定,但总不能扣住人不让回家吧,无奈地挥手告别之后,张信与张胜两人背着行李悠悠的走出学院,在附近的集市上租了两匹马。扬鞭骑尘而去,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归心似箭的两人快马加鞭,中途毫不停留,终于回到溪山村,因为想给众人一个惊喜,所以张信与张胜中举之后没有差人回来报信。
    游子归家,而且还是衣锦还乡,村里顿时轰动起来。又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景色,连邻村的人闻讯也纷纷赶来庆贺,摆上十几桌流水席,接连不断的喝上一天一夜,全村男女老少都沉醉于欢乐的海洋里。
    而坐在主席的却不是张信与张胜,却是杨夫子他老人家,平日里遵礼儒雅地杨夫子现在笑得嘴都合不拢,形像尽失。但谁也不会计较这个。特别是张胜的家人,连番向杨夫子敬酒道谢。第一个把他灌倒在地。
    当村里的青壮男子一一醉倒地时候,这欢宴才算正式结束,休息两天之后,张信这才从浑浑噩噩地醉意中彻底清醒过来,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完成,可以放松一下身体上的疲软,哪知道还要进行一次祭祖仪式,感谢祖先在天之灵地保佑。
    更没有想到地是繁琐的祭祖仪式刚刚完毕,接着马上就到九月九日重阳节,还要登山拜祭先人,又是几天的翻山越岭,当张信感到全身筋疲力尽之时,重阳扫墓才算结束,张信这个时候才可以安心修养两天,随后也动起返回兴王府的念头。
    “夫子,明天我就要出发前往王府,特前来向你拜别。”走之前肯定要知会村里长辈一声,张信向村里几位长辈说明情况之后,转身来到杨夫子家里辞行。
    “怎么这般着急,你才回过不过几天而已。”杨夫子有些不舍说道:“要不再待几日,过完十五再走吧。”
    “夫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况且因为乡试之事,已经离开王府一个多月,如果再不回去,如何能对得起王府上下礼遇之恩。”张信恭敬的解释道。
    “既然如此,那就随你之意吧。”杨夫子觉得张信说得有些道理,也不再强求,看着张信一脸恭顺地模样,也忍不住提点道:“子诚,在我众多学生之中,以你的资质最高,事实证明我没有看错,如今你考上解元,我这做先生的脸上也有光彩。”
    “多亏先生往日的教诲有方,我才有今天的成就。”张信谦恭笑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已经胜过我许多,我心里很安慰。”杨夫子高兴笑了起来,能教出这样的好门生,杨夫子心里非常欣慰,随后有些迟疑说道:“子诚,在王府任职不过是权宜之计,你其实可以……”
    后面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张信还是明白杨夫子之意,与莫学的观点如出一辙,张信也只有再次无奈的说道:“夫子,我深受王爷知遇之恩,怎么能为了自己的私利,在这个时候背离王府而去,那岂不是成为不忠不义之徒。”
    “子诚,此话言重了,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我也无话可说。”杨夫子摇头叹息道:“也只能有负莫学正所托了。”
    “夫子此言何意?”张信暗暗猜测起来。
    “莫学正前两天修书给我,希望我能劝动你回州学。”杨夫子笑道:“不过既然你决心已定,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对不起莫学正啦。”
    听到杨夫子地话,张信松了口气,同时也有些奇怪,按常理说如果规劝于人的话。应该不会只说一两句,就这么容易放弃的啊。
    “夫子,莫非您也赞成我回王府?”张信灵光一闪,惊喜说道。
    “做人要知恩图报,王爷在世之时,不仅赏识于你,还曾经有恩于我们村子,我们可不能忘本啊。”杨夫子感叹道:“前程与恩情两难之下,该怎么做只能由你自己权衡轻重啦。”
    “夫子。其中利弊我已经十分明白,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张信诚恳的说道:“还请夫子支持我地选择。”
    “子诚,你可要考虑周详啊,毕竟这事关你的前程。”杨夫子提醒道。
    “夫子放心,我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张信微笑起来,安慰说道:“其实我在王府也很空闲地,有非常多地时间修学。没有耽搁学业,你看我这次乡试不是这样过来了吗?”
    说的到是轻松,可是能不能做到还是个问题,在王府这样地环境下,怎么可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学习。张信这是明显在撒谎,但杨夫子似乎有些相信,真正的原因是杨夫子屡试不中,心里也对科场有些失望之意。
    “说的也是,不知不觉的就把事情严重化了。”杨夫子轻轻笑道:“在哪里学习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在用心苦读。”
    “夫子言之有理,学生受教。”张信连忙起身行礼道,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
    “我的弟子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杨夫子点头笑道:“既然决定这样做,那就去吧。夫子我支持你。”
    “谢谢夫子,那么我明天就起程返回王府。”张信恭敬地拜别杨夫子,回房休息。
    翌日清晨,张信与村中父老乡亲挥泪告别之后,由张胜骑马送他到附近的渡口。
    “子任,你回去吧。”到了渡口,找到运客的小舟,张信说道。
    “你先上船。等你走了我再回去。”张胜忽然有些迟疑说道:“子诚。你真的不回州学了,如果回去的话。可以和子直他们一起念书修学,那岂不是很好。”
    “莫学正和你说的?”张信很肯定,随后有些无奈说道:“他还真是不轻言放弃啊。”
    “其实莫夫子也是为了你好,希望你能回州学静心的学习,明年会试地时候更加有把握一些。”张胜很理解莫学正的心里。
    “期望太高也不是件好事。”张信轻轻笑道:“不说了,子任,反正现在我不会改变主意的,你回去告诉莫先生,就说他的好意我心领,代我谢谢他老人家。”
    说完也不待张胜反应过来,轻快的踏上小舟,吩咐船家可以起程了,船家麻利地一撑竹蒿,小舟轻轻的顺水划去,慢慢的离开渡口。
    “有事情就给我写信。”张信大声挥手说道:“子任,再见啦。”
    “一路顺风,保重身体。”张胜高声回应道。
    溪山村位于安陆兴王府的上方,有一条河水直接可以到达王府附近,路程刚好是顺水而行,张信在闭目假寐之时,小舟已经悠悠的来到兴王府附近的渡口,渡口附近就有个小集市,人来人往的还算热闹。
    上了岸边之后,张信抬头看看,发现天色已经有些暮色,索性在集市上雇了一辆牛车,躺在车上迎着秋风慢悠悠的向王府方向驶去,直到日落黄昏之时,才依稀看到兴王府,张信干脆付过车钱,快步朝王府奔去。
    “张典簿,你回来了。”今天正逢陆柄轮值守卫,看到张信连忙迎了上门。
    “是啊,一个多月没有见,陆护卫到是精神许多。”张信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看到兴王府张信似乎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张典簿说笑了,听说你这次乡试名列第一,是今科解元,恭喜。”陆柄露出平时难得一见地微微笑容向张信道喜,毕竟患难之交,怎么也要亲自道贺一声。
    “还算可以,起码没有给王府丢脸。”张信笑呵呵的说道,这上陆柄心里一楞,继而明白过来,知道了张信之意。
    “亏你还记得自己是王府之人,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啊。”听到下人汇报,袁宗皋知道张信回府,连忙赶了过来,刚好听到这句话,不由报怨起来:“还以为你高中解元,兴奋得忘乎所以,不知道回王府了呢。”
    “袁先生,难道我在你心中就是这样子的人吗?真是太令我失望了。”张信拱手行礼之后,笑嘻嘻的说道:“早知道我再在村里待上几天才来。”
    “再待几天?”袁宗皋吹胡子瞪眼道:“那我亲自出马去溪山村把你揪过来,到时候看你怎么得意。”
    “就是知道先生没有忘记我,所以我就提前几天回来了,一个月没有见,您还是那么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啊。”张信微笑奉承道,这让袁宗皋听得喜上眉梢,也让陆柄感到十分的郁闷,果然不能听信张信的话,刚刚赞完自己没有多久,就把这句话原封不动的送给他人。
    听说连续更新一个月,成绩会提高,带着期盼的心情努力奋斗。
    正文 第九十四章 小聚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04 本章字数:5795
    “看你一身风尘仆仆之色,且先回房淋浴清洗一番再去面见世子吧。”袁宗皋好意提醒说道,张信是坐牛车过来的,没有什么东西遮掩之下,秋风一起黄沙漫天,张信身上也沾了不少灰尘,张信也不耽误时间,与陆柄告别之后急忙回到房间,换洗衣服之后顿时感到浑身上下清爽许多。
    “袁先生,府中最近一切可安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吧?”从浴间走出来后,张信用毛巾擦拭着水渍,向在茶几旁边品茗的袁宗皋问道。
    “除了忙于秋收之外就是核对帐本,能有什么事情。”忽而袁宗皋饶有兴趣的反问道:“子诚,顶着乡试解元的名头可感到风光?”
    “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不值得一提。”当初知道自己是解元的时候张信还真高兴过一段时间,但时间长了也觉得没有什么,又不见得比别人多出什么来。
    “子诚,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等你参加会试之后就知道这其中之好处。”有什么好处袁宗皋也不细说,只是张信也不想想,全国才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