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臣-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缺少什么?”李构急切的追问道。
    李构做出来的这个摆钟非常的简易,只有一个框架在那,加上一个摆锤和一个指针,这让张信看得直摇头,如果不是李构明说出来,恐怕张信还要费一番功夫猜测呢。
    “李大哥,连漏壶上都标有痕迹用来代表时辰,你这里空白一片,怎么让人知道现在是几时几刻?”张信叹气道。
    “呵呵,只顾着让它转动,一时之间把这个忘记了。”李构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除了这个还少什么?”
    张信也不客气,把后世摆钟的外观一一指明出来,内部构造虽然不懂,不过外观张信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最后这摆钟还要做个盒子,然后再修饰得美观一些,就像你做的家具一样,精雕细刻一番,做得典雅大方才会让人认同。”
    “谢谢张典簿指点,我马上按你说的去做。”李构听得激动不已,也不理会张信正在一旁,就地取材,拿起工具行动起来,而张信也因为闲着没有事情做,就在这里对李构指手画脚起来,一连几天下来都是这样,除非是朱厚相招,不然其他时间张信就跟李构泡在一起琢磨怎么把摆钟做得更好。
    这天袁宗皋正在帐房内核对帐本地时候,与其他人讨论到乡下收租税地事情来,按常理来说租金应该是由佃农亲自上门交付给王府的,但是兴王悯恤佃农秋收之苦,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佃农辛苦跑一躺,让佃农以村为单位把应交地租金准备好,等王府派人去收取即可。
    “诸位,尚有几个村子的租粮还没有收上来,不知道哪位有空。且劳烦他去取回。”袁宗皋望向众人问道,没有交租子的地方非常偏僻,道路崎岖不平,所以房内地几个主事都不愿意去,个个沉默不语。纷纷避开袁宗皋的目光。
    就知道会是这样。袁宗皋心里暗暗嘀咕着,仔细的打量着众人,准备捉一个出来让他去,忽然发现没有看到张信,不由询问起来:“为何没有看到张典簿,不是让你们通知他了吗?”
    “回长史的话,张典簿如今正在李工正那,他说待会再过来。”负责通知之人连忙上前说道。可不能让袁宗皋认为自己疏忽大意。
    “在李工正那?没有事情他跑去那做什么?”袁宗皋皱眉说道,虽然没有看不起李构,但是袁宗皋还是不怎么喜欢他,很少与之接触。
    “张典簿好像正跟李工正学习木匠活,整天在那边敲敲打打的,还不让人去打扰。”有知情人回答道。
    “胡闹。”袁宗皋紧锁额眉,想起张信这些天来每天在王府闲转悠,觉得应该给点事情让他做了,吩咐仆役道:“你去把张典簿给我叫来,不得延误。”
    “张典簿。你觉得这个摆钟怎么样?”王府角落工正房内,李构兴奋地询问道,辛苦几天在张信地指点下,他终于做出一个还算完整的摆钟来,摆钟按张信所说,已经打磨抛光涂上油漆,指针一长一短有两根而且是铁制的,钟表上还铭刻着密密麻麻的痕迹,用的是十二天干计时法,但是给张信的感觉还是不怎么样。因为这摆钟装上盒身之后,实在是太大了,竖起来差不多到张信的胸口,跟大笨钟一样。
    “李大哥,能不能再把这摆钟改小一些,我想像中的摆钟应该是可以挂在墙上地,而你这个实在是太笨拙,也不好放在屋里啊。”张信提议道。
    “挂在墙上……”李构喃喃自语起来。认真思考张信这个想法都底可不可行。
    “李大哥。先把这个放一放,以后有时间再思考。现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它,那么我们这几天就是在做无用功,白费心机而已。”张信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了,在古代还没有精密机械这样的说法,能做出这样的摆钟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还是想些切合实际的事情吧。
    “什么问题?”李构紧张问道,难道这个摆钟还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缺陷?
    “这几天忙着修饰摆钟,差点忘记这个摆钟最主要的功能……计时。”张信微微笑道:“李大哥,现在就是检验这个摆钟计时能力的时候啦。”
    “哦,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啊。”李构闻言松了口气,旋即认真说道:“张典簿请放心,我已经试验过不下数十次,指针转动都与时辰吻合,简直比漏壶计算的还要精确,张典簿能想出这样精妙地仪器来,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呵呵,李大哥过誉啦,我只不过是看到一张图,随便这么一说,在地上比划几下,李大哥就凭着记忆把摆钟做出来,更加令人敬佩啊。”这是张信衷之言,如果没有强硬的技术做后盾,李构怎么可能凭空把摆钟做出来。
    “张典簿何必欺我。”李构轻轻笑道:“虽然我身份低微,但也曾博览群书,从来没有在哪本古书上见过这样的图纸,如果真有此图,还请张典簿予以赐教,其中出处张典簿应该不会忘记吧,《甘石星经》、《墨子》、……、《梦溪笔谈》?”
    李构一一列举从古到现在的关于科技方面的书籍出来,让张信指出这图出自哪里,可见李构并没有虚言,如果不是因为出身匠籍,不能参加科举,不然以李构的才学,考个秀才举人肯定没有什么问题,看来自己眼光不行,张信心里默哀,没有想到平时一脸忠厚老实模样的李构,居然隐藏这么深,王府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李大哥,没有想到你这般厉害,瞒得我好苦啊。”张信苦笑不已。
    “并非是我存心欺瞒,只不过祖训有示,不能在众人面前随意显露身份。”李构略带歉意说道。
    “李大哥,你该不会是传说中的墨家门徒吧?”张信狗血的猜测起来,不能随意暴露身份,害怕别人知道,感觉还真像墨家弟子啊。
    “什么墨家门徒?”李构感觉莫明其妙道:“我只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墨子,不明白什么墨家门徒。”张信仔细打量李构,看得出来他真的没有欺骗自己,心念一转好奇询问起来:“那你是公输家地?还是鲁家的?”
    “张典簿,我真的不明白你在说些什么。”李构无奈的说道,被人这样稀奇的看着,感觉还真是难受。
    “既然你不是什么隐秘流派的传人弟子,还为什么还怕暴露身份?”张信失望的询问道,猜测错误让他大受打击。
    “我也不想啊,只不过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构慢慢解释起来,原来李构地祖辈都是从事匠师工作地,当年永乐皇帝修筑北京城就有李构的祖上,后来就在京城里入了匠籍,没有想到李构曾祖父被迫转行去修筑皇陵,而且还是设计人,这可是倒霉差事,一般皇陵修筑完毕之日,就是负责设计地匠师脑袋搬家之时。
    正文 第九十六章 情意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04 本章字数:5717
    “我祖父也是因为这个而身亡的,后来吩咐我父亲绝对不能再做这行了,宁愿去当一个木匠,也不能显露过人的才学来。”李构脸上露出一丝不甘一丝无奈。
    也就是说李构的祖上的身份应该相当于现代的工程师,性质与地位是一个样的,而且还是大师级别的人物,怪不得李构这般厉害,原来是家传渊博啊。
    后来李构的父亲表现得非常平庸,平时也约束李构不能表露出高人的本领来,最后觉得待在京城里还是不安全,干脆活动一下,寻了个机会随兴王外出就藩,如果是放在后世,李构几代人都是属于高级技术型的人才,国家恨不得把他们当成菩萨一样供奉起来,在古代反而沦落到这个地步,真是让张信叹息不已。
    张信也没有询问李构现在为什么要暴露自己身份,这样问岂不是显得自己的智商有问题,难得李构这样信任自己,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向第三人泄露。
    “李大哥,往事随烟而去,不要再伤心难过了。”张信安慰说道。
    “我失态了,张典簿不要见怪。”李构脸色稍缓,微笑道:“还请张典簿继续为我指点迷津,这摆钟图是在哪本古书上记载的?”
    “李大哥,这摆钟既然没有问题,那么就麻烦你多做几个,王妃娘娘、世子、袁长史、陆头领、还有兄弟我那,起码要摆上一个,客厅、书房那里也要。”张信侃侃说道,反正就是不回答李构的问题,而李构也没有追问。反正在他心里已经认定张信就是摆钟的设想者,自己只不过是按照张信的提示把摆钟制作出来而已。
    “张典簿,这也太多了吧,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听到张信的描述,李构地脸色一变,如果按张信的意思做,那么自己每天怕是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想到这李构连忙诉苦起来。
    “你那几个手下呢?现在不是农忙季节。又不用做农具,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帮下忙应该可以吧。”张信提议道,忽然看到李构面有难色,显得对自己这个建议不怎么赞成,稍微思索片刻,张信恍然大悟,知道李构的顾虑。如果让手下帮他,那岂不是会把摆钟的制作技术泄漏出去。
    谁说古代人没有技术保密观念。只不过他们宁愿传给外国人也不愿意让本国人学会而已。因为外国人不会与他们抢饭碗,从这点就可以看到古代技术人员的精明之处,张信有些气忿,但也无可奈何,传统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还是入乡随俗吧。
    “若是李大哥不放心,可以让他们做摆钟外面地盒身,而你自己负责摆钟地内部构造,这样岂不是两全齐美。”思考片刻。张信又出了个主意:“要不然就是让他们一个做一个部件。然后再由李大哥把它们组装起来,这样更容易保密。”
    流水线生产加上核心技术的保密。这样总可以了吧,张信得意的想到,准备迎接李构佩服的目光,但预期的目光却没有到来。
    “张典簿,这办法好是好,可是不怎么能行。”李构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以前我也用这样的办法试过做一个椅子,让他们一人负责一样木料,但是最后组装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做的木料根本不合适,大小不一,根本没法拼成一张椅子。”
    张信觉得自己还是太小瞧古代人,没有想到他们地意识这么的超前,居然连流水线作业都捣弄出来,但怎么会不成功呢?按常理来说,这方法可是大杀器级别地秘密啊,为什么在别人那可以而轮到自己这里却行不通啦。
    其中肯定另有原因,张信仔细琢磨起来,但一时之间怎么可能想得出来,用力摩擦额头之后张信说道:“李大哥,你随意用木头做个凳子让我看看。”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对李构来说,做个凳子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之事,拿起锯子随便在地上拣起几块木料,三两下功夫就做成一张凳子,虽然看起来很粗糙,张信上手掂量之后觉得非常结实,如果再修饰一番,肯定变得非常美观耐用。
    “张典簿,其实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吩咐他们按照我地意思行事,可是到后来做出来的部件总是拼不上,真是奇怪之极。”李构疑惑说道,经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之后,他也放弃这样的想法,觉得这样做还不如自己做自己的合算。
    张信仔细观察着木凳,回想起李构刚才的动作,似乎有些明白其中的道理,环视李构平时工作时使用的工具,锯、斧、锤等,张信默默的盘算起来,忽然眼前一亮,捉起几把尺子打量起来,还真发现其中不妥之处来。
    “李大哥,平时你们制作东西时,都不用尺子度量吗?”张信询问道,因为他发现李构刚才做凳子地时候没有用上尺子。
    “张典簿有所不知,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功夫深,心中自有尺寸,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说明他地功力不够,还须要加以磨练。”李构傲然说道:“一眼望去,几尺几寸几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那我明白他们做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拼起来了,因为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地尺寸,根本做不到统一。”张信摇头叹气说道:“不统一怎么可能拼得起来。”
    “好像有些道理。”李构觉得似乎是这样,自己手下做东西的时候要么就是大一分,要么就是小一分,总是与自己的心意不相符,肯定就是这个原因,那大家都改用尺子岂不是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制作摆钟了吗。
    “张典簿,如果……”李构兴奋说道。如果手下能帮得上忙,自己不就可以轻松许多啦。
    “还是不行,就算你们全部改用尺子度量还是拼不起来的。”张信当然明白李构的意思,目测有差距只是其中地一个原因而已,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
    “为什么?”李构不解问道。
    “因为这些尺子的度量根本不标准。”张信解释道:“李大哥你自己看,这几把尺子的长度虽然一样,但是里面代表度量的刻迹却有着明显的差距。”
    张信经过对比发现。李构工作用的尺子居然没有一个是完全一模一样。都有一些细微地差别,而且用肉眼都可以分辨得出来,用这样地尺子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标准,张信终于想起使标准化生产的概念来,如果没有标准化,那流水作业不过是一句笑话而已。
    看到满头雾水的李构,张信慢慢的向他解释起标准化生产与流水作业之间的关系来,李构当然不是愚鲁之人。经过张信稍微的一提醒,自然而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对张信更加敬佩起来。
    “张典簿。袁长史有请,让你尽快前往帐房议事,不得延误。”正当张信与李构聊得投机尽兴之时,有仆役进来汇报道。
    看着毕恭毕敬站在一旁地仆役,还有那句不得延误,张信知道袁宗皋肯定是有急事找自己,当下也不继续耽搁,对李构说道:“李大哥,你就用我说的办法做个摆钟试试。我先到袁先生那去一躺。”
    “张典簿慢走。我就不送了。”李构见猎心喜地说道,显然是急着招几个手下过来试验张信地新想法。张信也没有在意,知道科技工作者总是喜欢埋头研究,挥挥手告别之后就随仆役去见袁宗皋了。
    见袁宗皋的经过可想而知,一顿训斥之后,张信乖乖的接受命令,负责带人去收佃农的租子,翌日清晨就带着几个仆役,坐上一辆牛车,牵着几头骡子上路啦,既然是苦差事,自然少不了翻山越岭,而且有些地方很偏僻,有时还要在那里过夜。
    身体劳累且不说,让张信最感到无奈的就是心里上的难过,看着佃农们依依不舍的从家里拿出粮租,挥泪而泣的时候,张信在一旁也感到很心酸,但也只能恨下心来把粮租记录在案,然后搬到车上。
    幸好在兴王名下的田地内,交纳地粮租还算少,起码可以让佃农们活下去,收成好地时候可以安稳度日,如果遇上荒年,可以向兴王府提出免交田租,待来年还一些利息即可,如果真的是没有办法偿还,还可以到王府打工抵债。
    辛苦几日之后,张信一行人终于把田租收齐,可以打道回府,去地时候车骡都是空空荡荡的,回之时可算满载而归,身心疲惫的张信也不想再耽搁下去,收齐粮租之后也没有再做休整,直接下令出发返回王府。
    此时正是秋去冬来之际,天气反复无常,变化莫测,雨水说来就来,当张信一行人准备到达王府之际,忽然天降大雨,雷鸣电闪让众人躲之不及,全部被淋成落汤鸡,连忙在附近找了个避雨的地方,幸好牛车与骡子上的粮租有茅草摭盖,不然也全部浸湿了。
    待雨势稍微减少之后,眼看就到王府,众人干脆冒雨前进,终于回到王府,而张信却因此染上风寒病倒在床。
    王府暖春阁偏房内
    最近绿绮心里有些烦躁,却说不上是什么原因,总之就是觉得很不舒服,心情异常的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有些心不在焉,幸好没有出什么差错,不然就被蒋妃斥责了。
    闲来无事之时,绿绮轻轻展开从朱厚那借来的仕女图,慢慢的欣赏起来,但怎么也抚平不了心中的浮躁,平时觉得优美绚丽的仕女图,怎么也吸引不了绿绮的目光,心里面不时浮现出一个人的影子来,绿绮轻轻叹气,却不知道他的病情怎么样?
    “绿绮姐姐,娘娘唤你过去。”这时有个俏丽的丫环前来说道。
    “娘娘找我有什么事情吗?”绿绮惊醒过来,也不敢怠慢,与来人一起走向蒋妃居住之处,同时也不由好奇的询问起来。
    “好像是因为张典簿的事情。”俏丽的丫环声音清脆地说道。这让绿绮心中一动,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
    虽然在说话,但是两人的步伐却没有迟缓,没过多久就来到暖春阁正房之内,正房是蒋妃居住之处,房内摆设豪华优雅,尽显王家之气。而蒋妃安然的坐在绣榻上。面色稍微有些红润,可见她已经从兴王逝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绿绮见过娘娘,却不知道娘娘有何吩咐?”绿绮娇柔的行礼道。
    “张典簿染上风寒,现在还昏迷在床上不醒,你代我前去探望他。”蒋妃轻轻叹气,埋怨起来:“袁长史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是去收些租子,为何让张典簿亲自辛劳。难道王府没有其他人了吗?”
    绿绮非常认同蒋妃的话,但却没有出声。只是仔细询问道:“娘娘。前来诊治的大夫怎么说?张典簿应该没有大碍吧。”
    “大夫说张典簿连日辛苦操劳,身体早就疲惫不堪,又被那日大雨一淋,湿寒之气浸入体中,这才染上风寒,所幸现在已服下药汤,再休养几日便可康复。”蒋妃解释起来,脸上却出现迟疑之色,“但是现在张典簿却不知为何昏迷不醒。这让我放心不下。”
    “那奴婢就前去探望张典簿。如果有什么情况立即回来报与娘娘知道。”绿绮明白蒋妃找自己来地用意,心里暗暗欣喜。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淡定地说道。
    “还是绿绮知道我心意。”蒋妃露出笑容道:“我刚才已经吩咐下去,准备好参汤补品,待会你一同拿去探望张典簿。”
    有了蒋妃的指示,绿绮可以光明正大的前去探望张信,虽然心里有些急切,但绿绮到达张信小院的时候,还是慢悠悠的敲门而进,看到是蒋妃身边的绿绮姑娘,照看张信的仆役可不敢阻拦,任由绿绮进出,绿绮踏入张信的房内,发现张信现在正安静地躺在床上,脸色有些微微发白,像是熟睡的孩子一样,不过气息十分稳定,可见并无大恙,这让绿绮心情稍为安定下来。
    “你们几个先出去吧,张典簿由我来照顾就可以了。”看到房内还有几个碍事之人,绿绮连借口都没有找,就直接把他们找发出去,负责照看张信地几个仆役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乖乖地听从绿绮的吩咐,带着满腹的狐疑轻轻的退出房外。
    待仆役们全部退出房内之后,绿绮顺手把房门给拴上,转过身来慢慢的向张信走去,来到床前仔细的打量起来,片刻之后,伸出玉手缓缓的移向张信的脸庞,触及额头之后觉得手心有些发烫,看着不醒人事的张信,绿绮心里不禁颤抖起来,想起以前张信受伤之时,自己细心照顾地日子,绿绮脸上慢慢地也有些发烫起来,娇艳的玉容就像是染上一层红霞。
    可能是感觉到不舒服,这时张信无意识地转动着脑袋,这让绿绮心中一惊,慌忙收手转身,片刻之后没有发现身后有动静,轻轻回头望去,张信还在睡梦之中,这才知道是虚惊一场,绿绮脸上的红霞更加娇艳起来,明媚动人之极。
    看到身旁的桌子上放着热水和毛巾,绿绮轻轻的拿起毛巾浸水拧干之色,俯下身子细心的为张信擦拭起来,动作十分轻柔,深怕惊醒正在沉睡中的张信,慢慢的绿绮发现自己的动作并没有影响到他的睡眠,也放下心来专心做自己的工作,没有发现张信的眼睫毛开始跳动,这分明是人准备清醒时候的标志。
    这时的张信已经渐渐苏醒过来,朦胧之间感觉有人在自己脸上与手上活动,虽然有些不适应但却很舒服,舒适的感觉让张信不怎么想睁开眼睛,心安理得的躺在床上假案起来,当张信彻底清醒之时,忽然发现鼻间缭绕着淡淡清香气息,这气息非常的熟悉,似乎与某人非常的相似,张信悄悄的眼睛睁开一条细缝,看到一个熟悉的背景,张信知道自己没有预料错误,心开始加速跳动,但表面上却没有丝毫的变化。
    绿绮对此毫不知情,她细心的把张信的脸与手擦拭完毕之后,把毛巾凉在一旁,回过身后忽然发现盖在张信身上的棉袄,不知道什么时候掉落一角,绿绮不疑有他,轻轻的过去想帮张信掩好,刚俯下身子忽然感到小腰一紧,接着重心不稳倒在张信身上。
    绿绮不由轻呼起来,突然发现张信正睁大眼睛直直的盯住自己,绿绮立刻明白怎么回事,慌忙挣扎想起来,温柔滑润,娇腻诱人的身子入怀,享受着的张信如何肯放手,紧紧的搂抱着香气娇柔的胴体,绿绮发现挣扎无用之后,也慢慢消停下来,轻咬红唇,水汪汪的眼睛看向张信,娇羞垂首,露出白皙优美的玉颈。
    有月票的兄弟也给几张我装点下门面啊。
    正文 第九十七章 生意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05 本章字数:5388
    此时绿绮身上只着了一袭薄薄的粉色衣裳,柔软轻薄的丝料紧紧覆帖在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