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臣-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诚有何见解。”其实袁宗皋也在后悔自己不假思索之言。为主上解梦当然是报吉不报凶啊,特别是看到朱厚脸色异常的时候,所以刚才马上改口说自己不确定,现在张信出来解围,袁宗皋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世子,乌发皓首若是放在他人身上,那可能是不吉之兆,但您却是不同地。”张信也在犹豫,装神弄鬼会不会被雷霹啊。
“请张先生指点迷津。”相比之下,朱厚还是愿意相信张信地话。一人说凶一人说吉,只要心里没病的都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世子可还记得王不出头谁做主的典故?”张信微微笑道,想想也应该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了吧,当年永乐帝还是燕王的时候,与身边的谋士曾戏对,谋士心知永乐当时的心理。故说出这句王不出头谁做主的下联,张信的意思很清楚,朱厚做的梦应该也是这个解法,王上加白就是一个皇字。
“子诚。此等大逆不道之论怎么能在这里胡言乱语。”醒悟明白的袁宗皋突然勃然大怒骂道:“我看你是枉读多年圣贤书了,根本没有半点忠君谦恭之念,……”
袁宗皋洋洋洒洒一顿怒斥。把张信从头到脚训斥一遍,最后总结说道:“若是不看在你年幼无知地份上,我肯定把你交由安陆衙门处置,治你个大不敬之罪。”
“袁先生,我错了。”张信乖乖的认错说道,心里也有些后悔不该随意显摆,幸好知情的都是自己人,而且事情也不像袁宗皋想像中的那么严重,毕竟……
“此次子诚所言。绝不能外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袁宗皋严肃的警告道,想到自己一把年纪还要为小辈们操心。袁宗皋心里也感到非常的苦恼。
自从明白张信说地意思后,朱厚就沉默不语起来,这可开不得玩笑,若是让人知道再向朝廷参奏,那么兴王府恐怕就要遭殃了,但在他却没有对张信产生怨念,心里反而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憧憬、彷徨、兴奋……
“黄锦,我知道你是个机灵之人,对世子也是忠心耿耿,希望你明白该怎么做。”袁宗皋温和的说道,语气中却带有一股寒意,袁宗皋对兴王府已经有感情了,不希望因为张信无意之中的一句话,给兴王府带来麻烦。
“小地对世子一片忠心,绝对不会背离王府的。”黄锦脸色苍白的跪下说道,心里已经明白,如果自己接下来地日子有什么异动的话,下场恐怕非常惨。
“可以了,都怪孤不好,不该做什么梦。”朱厚无奈笑道:“让诸位为孤操心了,孤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情真意切的一席话让几人感动得当场拜服,张信更是在心里赞叹朱厚已经深得兴王真传,笼络人心的时候,无论语气与动作都捏拿得十分精确,正当张信准备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公布的时候,门外却有人来汇报。
“禀世子,朝廷急报。”敲门声传来,黄锦开门后,房门仆役进来行礼说道,朱厚与袁宗皋感到很奇怪,朝廷从来都是发放到各级衙门的,这次怎么传到兴王府来了,虽然不明其意,但朝廷急报不可不接,袁宗皋指示道:“请信使到会客厅等候。”
“两位与孤一同前去,看看朝廷有何要事。”朱厚心里还真有些忐忑不安,不会与刚才的事情有关吧,几人也不敢怠慢,快步向客厅走去,张信却隐隐约约的猜测出几分来,应该与自己所获得地情报有关。
“卑职参见兴王世子殿下。”一行人到客厅后,一位锦衣卫打扮模样地人毕恭毕敬的行大礼说道。
“免礼。”朱厚虚引挥手后,沉稳地说道:“不知朝廷有何旨意予孤?”
“卑职只是负责传达秘函,其余事情一概不知。”信使恭敬说道。
“把信函呈上来。”朱厚心里稍安,语气也变得和蔼起来,就知道不可能是因为刚才的事情,不然朝廷的消息也太快了吧。
使信利落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快速拆开把信函取出来,递给过来拿信的黄锦。黄锦不敢多看。快步回去准备把信转交给朱厚,却被张信给拦截下来。
“把信函给我。”张信伸手说道,黄锦为难的看了下朱厚,发现朱厚稍微点头,忙恭敬的把信呈上,而袁宗皋与信使却没有发表任何议论,反而觉得理所当然,检查书信是件非常必要地程序。
张信接过信函后,翻来覆去地打量检查一遍后,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请示过朱厚后,小心翼翼的掀开信封口,把信纸摊开仔细阅读起来,片刻之后张信把信折叠好,也不给朱厚,反而淡淡的吩咐说道:“来人。带上差到帐房领二百两赏银。”
“谢殿下赏赐。”信使不知道信中是什么内容,但听说有赏连忙拜谢起来,笑容满面的跟随仆役退出客厅。
“世子,大喜。”待信使一走。不等朱厚与袁宗皋询问,张信快速的跪到朱厚身前,恭敬的把信函奉上。
“张先生。快快请起。”朱厚接过信函之后,并没有急着观看,反而是伸手想把张信搀扶起来,但发现张信根本没有起身的意思,无可奈何之下,带着无比的好奇,认真阅读信函来,当得知其中内容后,朱厚双手一抖。脑子一片空白。
看到朱厚如此模样。袁宗皋心痒难耐,也不好意思从朱厚手中抢过信函。只能询问张信道:“子诚,朝廷到底有何旨意?”
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今天,欣喜若狂之余,张信脑子突然感到无比的清醒,听到袁宗皋的询问,张信心念急转,脸上忽然变成悲伤之色,借磕头地时候悄悄的用力捏了下朱厚的脚背,然后用悲怆的声音哭道:“皇上驾崩了。”
“果真如此。”袁宗皋震惊的站了起来,眼睛望向朱厚,希望能证实这个消息,经张信的提醒,朱厚清醒过来,强忍心中地激动拂袖掩脸,片刻之后语气悲伤道:“两日之前,皇上驾龙归天。”
“皇上。”袁宗皋跪倒在地,朝着北方连连磕头痛哭流泪起来。
客厅中这么大的动静,王府仆役怎么可能不知道,在不知详情的情况下连忙到暖春阁通知蒋妃,蒋妃听到自己儿子在客厅与袁宗皋、张信抱头哭泣,当然忧心忡忡的赶赴现场,片刻之后,王府中能说得上地话的人都在客厅汇聚了。
“儿,到底发生何事,竟然如此悲伤?”蒋妃赶到客厅,立刻发现自己的儿子正拂袖哭泣,连忙上前搂抱住他心痛地问道,朱厚正克制心中的狂喜,听到蒋妃的问话不敢回答,害怕一下子笑场,只是含糊不清的嘟喃几句。
“娘娘,朝廷急报说,皇上驾崩了。”见世子不说话而袁宗皋正忙着哭,张信只好自己回复蒋妃的疑问,可能是因为心中喜悦的原因,回答时的语气不够悲伤。
蒋妃搂住朱厚时候,也发现自己的儿子并无太多悲伤之意,正在奇怪的时候听到张信地回复,立刻明白怎么回事,身子顺势一倒,也跟着朱厚一起流泪起来,仆役们见状哪里不会知道该如何做,纷纷跪下悲泣痛哭嚎叫,怎么说皇帝也是天下百姓地君父,听闻他去世怎么能不表示一下,别管你伤心不伤心,样子还是要做的。
悲痛欲绝不久,袁宗皋火候应该也差不多了,正准备说上几句场面话,劝慰一下王府众人,忽然感觉有些不对,想起张信刚才那句世子大喜,还有朝廷莫明其妙地来信,心里泛起了嘀咕,越想越觉得可疑。
“娘娘,您莫要伤心了,当心身体啊。”袁宗皋抽泣几声后,对蒋妃说道:“请世子、娘娘节哀。”
“听闻皇上御龙归天,我这里堵得荒,怎么能不伤心流泪。”蒋妃眼泪盈眶,悲切之意尽显无疑,衣袖轻拭的动作比朱厚高明多了。
袁宗皋继续劝导几句,然后语锋一转说道:“子诚,在此举国皆哀之时,朝廷来信除了提及皇上驾崩之事外。还有什么吩咐?”
只要是人就有好奇心。无论是蒋妃、陆松,还是王府仆役,听到袁宗皋的问话,一边哭丧着脸的同时,耳朵却悄悄竖了起来留意聆听,而朱厚却紧紧的抓住手中的信函,心里砰然而动,恨不得再打开来只字阅读一遍。
“皇上遗旨,召世子进京继承大统,迎驾礼官不日即到。让王府做好准备。”张信虽然一脸悲意,但吐字非常清晰响亮,听闻此言,客厅中的哭泣声扼然而止,不可置信地看向张信,希望他再重复刚才所说地话。
静。客厅非常的安静,每个人都在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已经忘记悲伤流泪,在这个时候朱厚轻轻的把信递给蒋妃。蒋妃带着激动的心情仔细默念起来,再三确认之后,浑身轻轻颤动。把信交给袁宗皋,忽然紧紧的抱住朱厚,口中不停的呼唤道:“
自从朝廷来信确认后,王府上下的情绪非常激动,王府的世子要上京城里当皇上了,那岂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能服侍皇上那可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啊,特别是几天之后,湖广大小官员权贵。纷纷上门前来呈上厚礼求见世子。更打消王府上下最后的一点疑虑,但也使王府陷入为难之中。
“子诚。布政使、提刑司、指挥使、各府各县官员们地礼物如何处置,还有王府门外围集的那帮权贵名士又该如何对待?”袁宗皋现在非常的兴奋,但也觉得有些苦恼。
“娘娘与世子怎么说。”张信微微知道,趋炎附势乃是人之常情,如果那些人没来才是件奇怪的事情呢。
“说让我们斟酌处理。”袁宗皋笑道,也知道现在这个时候两人谁还有心情理会这些琐事,肯定在暖春阁憧憬以后美好的生活。
“那袁先生的意思是?”如果不是袁宗皋硬拉着来,张信根本没有兴趣管这些事情,准备去找朱厚联络感情呢。
“怎么说也是乡里乡亲地,礼物可以收下,把人劝退即可。”袁宗皋沉吟之后说道,觉得这样处置还算妥当。
“袁先生,如果这样做,会不会让人认为世子这是在大肆敛财啊?”张信好心提醒道:“须知现在迎驾礼官还未到,世子尚未进京登基,不知朝廷大臣得知此事后会怎么想,要注意其中影响。”
“子诚提醒的是,我差点误了世子的声誉,真是该死之极。”袁宗皋醒悟说道,这两天太过兴奋,使得脑子也有些糊涂起来,可以体谅。
“陆柄,你带几个侍卫,把礼物与人一起劝出去。”张信微微一笑,知道陆柄肯定会领会自己的意思,若真地是劝说,怎么可能会让护卫前去,袁宗皋心里也清楚这个道理,不过也乐得装聋作哑。
“在下遵命。”陆柄恭敬的说道,马上告退召唤人执行任务。
现在王府上下只要是有几分见识的人都明白,袁宗皋与张信是世子最为倚重地臂膀,等世子进京登基之后,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在没有世子在前的情况时,他们有什么吩咐,自己尽管听令就可以了。
“世事无常。”看到陆柄退出后,袁宗皋忽然大发感慨起来,想起兴王逝世进王府门可罗雀,现在却是另一番景象。
“有时间在这时感叹,还不如去找娘娘与世子商量以后王府的产业该怎么处理,还有礼官来时的迎接事宜。”张信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袁宗皋这十几天怕是有得忙了。
“子诚言之有理,我这就去。”袁宗皋脸色一变,匆匆忙忙的跑了,王府产业处理还好说,这迎驾事宜可马虎不得,不能在朝廷面前丢兴王府的脸面。
“袁先生,小心慢走,别摔着。”张信扬声叫道,然后轻轻一笑,吩咐下去:“把沈园给我叫上来。”
“鄙人参见张典簿。”进来之后,沈园恭敬的行礼说道,根本无法形容他现在的心情,激动、兴奋、急迫……,当沈园得知朝廷公布天下地皇帝遗诏后,手中玩赏地心爱珍宝掉在地上也没有留意,错愕惊楞之后就是无比的狂喜。
顾不上其他事情,马上打开自己地小金库,抬起几箱奇珍异宝就赶往安陆,到达兴王府之后,看着众多权贵的车架被拒之外门,心里非常庆幸,立刻投贴求见张信,半天之后才被仆役从王府后面小门中引领进来。
“沈东家,以后你有何打算?”张信端详沈园片刻,然后才和声询问道。
“全凭张典簿做主。”听到张信的询问,沈园这才敢抬头诚恳的说道,眼睛里透露出灼热之色,沈园非常有自知自明,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求见世子那是肯定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只有寄望于张信啦。
“沈东家的商会生意不错,有兴趣到京城发展吗?”张信笑道:“京城水深,却不知道沈东家是否有这个胆量。”
“顺从愿意,一切听从张典簿安排。”如果是平时,沈园当然不会答应,但今时不比往日,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那日后肯定后悔莫及,况且进京肯定不只是做生意这般简单。
“你马上回去安排好家事,然后即刻进京,以待圣驾。”张信微笑指示说道:“顺便通知子直、文昴、子任、子云他们,不用急着回来了。”
“好的,谢谢张典簿提携。”沈园欣喜的从兴王府回去了,激动兴奋的心情一直没有停止过,恨不得身上忽然长出翅膀,可以马上飞向京城。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嘉靖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07 本章字数:5893
听从杨廷和的吩咐,到湖广安陆兴王府迎接圣驾的队伍经过日夜兼程、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抵达安陆州衙门驿站,准备修整一晚,明日清晨前往王府接驾宣旨,是夜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定国公徐光祚、太监谷大用、韦彬、张锦、寿宁侯张鹤龄、附马崔元等人齐聚一堂商议明天接驾的事情。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只不过是韦彬为了讨好未来的皇帝,向众人提议明天用天子的礼节来迎接朱厚,这意见一出,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只好聚集大伙一起讨论起来,看看大家的意见。
“兴献王世子是要进京继承大统的,现在用天子仪也未尝不可。”谷大用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正德已经驾崩,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些,当然要奉承未来的主子,听到韦彬的提议后,毫不犹豫的表示同意。
“咱家也同意韦公公的意见。”张锦附和道,三个太监之间平常虽然有矛盾,但在这个事情上空前的统一,谁叫他们以前的大树已经倒了,现在变得毫无根基起来,若是现在不赶紧再攀附一棵大树,以后不知怎么办才好。
“定国公、寿宁侯、崔附马,你们的意见怎么样?”谷大用知道朝官肯定会有意见的,只有争取皇亲国戚的同意啦。
张鹤龄觉得这个提议没有什么问题,反正以后朱厚都要登基称帝,现在用什么礼仪来对待,也没有什么差别,正准备开口赞同的时候,崔元轻轻的扯了下他的衣袖,轻轻向他示意,人家大学士还没有开口。自己这帮闲人还是不要说话为妙,免得以后那些朝臣找自己的麻烦,况且崔元心里很清楚,谷大用他们这些太监已经准备过气了,早就没有往日的威风,附和他们也没有好处,还是安静的坐着,看最后的结论,反正他们三个皇亲国戚名头虽响,其实半点实权都没有。来迎驾其实就是摆个面子,张鹤龄也不是笨蛋,看到定国公徐光祚与崔元根本没有说话地意思,连忙把嘴巴闭上。
“尚书大人觉得这个提议如何?”看到几个人这么不给面子,谷大用恨得牙齿真痒痒,但也无可奈何,正德驾崩之后,他们早就没有往日的权势。同时害怕别人的报复,现在都是夹着尾巴做人,见几个皇帝亲戚没有反应后,只有询问礼部尚书毛澄的意见。
“今即如此,后何以加?岂劝进、辞让之礼当遂废乎?”毛澄冷冷的说道,语气非常不屑,但这句话却深得其他人赞同,如果现在就用天子的礼节迎接朱厚,那到京城之后举行仪式,那又该怎么办?还有皇帝继位时。要辞让三次,然后朝中大臣劝进三次,这个礼节是不是要废除啊。
“毛尚书言之有理,老夫非常赞同,诸位谁还有异议?”梁储淡淡的说道。眼睛扫向众人,特别在谷大用、韦彬、张锦身上停留一下,众人面面相觑之后。这才醒悟过来,纷纷异口同声赞成道:“我等并无异议。”
在场的众人都清楚一个事实,在天子没有继承皇位之前,朝廷现在由内阁大学士管事,谁敢在这个时候违背梁储的意思,特别是大学士们有着拥立之功,皇帝继位之后肯定会大加奖赏的,大学士们地地位更加不可能动摇。
还有的就是,整个迎驾仪队中。几个权贵是门面。几个太监是装饰,没有权势的他们现在已经沦落成为装饰品了。真正说的上话的只有朝臣,而朝臣中当然是以梁储为主,他所赞成的谁人敢反对。
迎驾队伍到达安陆的消息,兴王府已经查明,也知道明天就是最为重要的一天,世子马上就要进京继位,兴王府地辉煌即将来临,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王府上下肯定彻夜未眠,蒋妃召集王府要人也开始讨论起来。
“世子明日将赶赴京城,为了节省时间,我就不随同前去了。”蒋妃容光焕发的说道:“这些日子一直忙着处理迎接礼官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讨论随世子进京的人选,谁愿意与世子一同进京啊?”
谁心里不想去,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从龙之功啊,但谁也不想表现得太急切,免得在蒋妃与世子面前失仪,个个垂头肃立,强行掩饰内心中的冲动,但也在担心害怕被人选择留守兴王府,毕竟王府还是要有会看护的。
“母亲,这些小事由袁长史、张典簿处理即可,您就不要操心了。”朱厚微笑说道,这些天来他已经能克制内心中的狂喜,恢复平时的冷静,可能是错觉,张信总觉得现在朱厚身上带着一股说不出来地气质。
“袁长史,你的意思是?”蒋妃轻笑的询问道。
“娘娘,世子此次进京,随从之人不宜过多,免得耽搁进程。”袁宗皋沉吟片刻之后缓缓说道:“只须带几个护卫与近侍即可。”
“让陆松父子挑几个忠心耿耿的护卫,加上崔文、黄锦也差不多了。”张信笑道:“其他人也不要失望,待世子登基之后,我们再一起跟随娘娘进京。”
被张信点到名的几人心中分外激动,没有留意张信最后地一句话,纷纷看向蒋妃与朱厚,蒋妃与朱厚私语片刻,最后含笑点头说道:“就依张典簿之意,陆松你下去挑人吧。”
“卑职领命。”陆松久经历练,在这个时候表情还是冷冷的,但退下时紧紧攥住的手也表明他内心中地喜悦,其他没有选上的仆役,个个露出失望之色。
“袁长史、张典簿,你们也回去收拾行李吧,明日与世子一同起程。”蒋妃笑意充满脸庞,在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子诚,还有什么事情吗?”袁宗皋正听从命令准备退下的时候,却发现张信静静的站着,脸上露出异样神色,不由出言询问起来。
“张典簿。怎么了?”朱厚也发现这边的动静,惊讶的问道。
“世子,兴王府琐事繁杂,不如我留下来为世子看守王府吧。”张信上前一步垂首说道,说出来的话却让众人大为吃惊。
“子诚,你可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袁宗皋马上反应过来,朝张信喝道。
“我当然清楚。”张信笑了起来,朝蒋妃与朱厚行礼说道:“世子进京继承皇位,但兴王府这片基业总要人看守吧,王爷的陵园也要有人打理。我觉得我是个非常合适地人选,还请娘娘、世子答应。”
张信说这话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地,自从张信穿越到明代,从刚来时的彷徨到现在地适应,张信已经融入其中,当初事业与爱情的目标已经完成,而且似乎完成得非常完美。金钱在为王府经营产业的一年多时间里,经过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也聚集不少银子,反正够他一辈子花销了,而温柔可爱的美女绿绮又是他的未婚妻,张信还真想不出来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常说自古伴君如伴虎,以前朱厚对自己还客客气气地先生长先生短的叫唤,但现在语气明显的生疏起来,如果真的跟随朱厚进京,谁知道他什么时候突然翻脸。被贬职为民还算好事,脑袋搬家那就不妙了。
还有就是张信记得很清楚,朱厚进京继承皇位之初,好像就是在明史上大大有名的大礼仪之争的开端,皇帝与权臣斗法。殃及池鱼的官员不计其数,张信觉得自己留在湖广最为安全,特别是等朱厚当上皇帝后。封自己一个闲散官职,然后再与绿绮完婚,那自己就可以逍遥自在的在湖广过安稳地小日子了。
其实并不怪张信心里胆怯,主要是后世宣扬封建统治太过恐怖,根本毫无人权可言,张信可不想莫明其妙的掉脑袋,虽然也明白以朱厚最念旧情的性格,自己只要不逆他的意思肯定没有事情,但在明知道进京不一定有危险和留下来很安全的对比下。张信觉得自己应该选择留下来。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
“孤不允,你要随孤一起进京。”朱厚咬牙切齿的说道。两年的相处时间让他知道张信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他在张信身上所学到的权谋韬略之术可不是听过就忘,虽然不敢说已经融会贯通,但以朱厚对张信地了解,只要稍微一想就明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