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臣-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召集几个好友,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把档案都摆放好之后,袁方不由惊叹起来。
“狗太监,够奸猾的。”张胜破口大骂起来:“子诚不过是让他们拿帐本而已,他们居然连新入宫太监的名单都列出来,明显是在敷衍子诚。”
“皇上英明,照他们的行为来看,这其中肯定有问题。”孙进肯定说道:“没有想到蒋学士整治二十四衙门后才没过几天,他们就故态萌生了。”
“正德十一年。收录新入宫者三千余人,姓名如下……。”张信好奇地接过张胜所说的新入宫太监名单随手一翻,密密麻麻的列着这些人的名字,心里直发麻,看来自己是把太监的人数估计少了,现在宫中的太监不是一万数千,是数万几千人啊,没有想到蒋冕居然心慈手软。没有下狠手。才清理万余人而已。
“子诚,你想让我们怎么做,为国除奸,我等义不容辞。”沈轩义愤填膺的拍胸道,群情鼎沸的几人都纷纷附和起来。
“子诚,在京城中我们也结识不少好友。如果你缺少人手的话,我可以向他们打个招呼,想必他们知道怎么回事之后,肯定乐意助你一臂之力的。”袁方在书架上走了一圈,觉得凭他们几个可能完不成任务,眼睛一转为张信谋划起来。
“子直,你地好意我心领了,不过现在用不着,过几天看情况再说吧。”张信委婉的拒绝说道。想到一帮举人进士在自己房内为一道算术题冥思苦想的捉头搔首。张信毫不犹豫的在心中否决袁方的提议。
“子诚,我们该先从哪里着手。”难得张信有求于他们。闲极无聊的孙进精神焕发,恨不能立刻动手翻阅案卷,然后马上发现太监们的不法行为。
“很简单,你们把帮我把资料和帐本分开就可以了。”张信微笑说道:“资料的用处其实不大,不过是太监们用来迷惑我地小伎俩而已,真正有点用处地还是帐本,如果不出所料的话,那帮太监应该把建国至今的帐本都混杂其中,你们认真挑选,我只要今年的即可,其他时候的不用理会。”
“子诚言之有理,一叶而知秋,如果太监们真的有问题,翻查上半年地帐目就可以了,不必按他们的意思行事。”袁方微笑道:“想让我们看花眼,作梦吧。”
“别说那么多了,我们马上动手吧,要在今天之内把这堆东西整理完毕。”张胜兴奋的说道,看到张信终于做一些利国实事,张胜心中非常高兴,当然百分百支持。
“子任所言极是,我们现在办的是皇差,可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皇上知道我们也是位卑不忘国优。”沈轩激动说道。
“谢谢各位的鼎力支持与深明大义。”张信微笑一礼道:“那这里的事情就拜托各位了。”
“子诚,你这是什么意思,为皇上效劳是我等的光荣,况且还是你的事情,我们更加没有理由推辞,说谢太过见外了。”袁方满脸不高兴的说道。
“等等,子诚,你不是和我们一起整理这些案卷地吗?怎么好像听你地意思是要准备出门?”孙进细心的察觉张信地话里另有含义。
“还是子云细心。”张信微笑说道:“我确实要出去一躺,整理案卷的事情就交给各位兄长了,记得整理的时候要小心点,这些东西还要还给宫中呢。”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不处理,你准备去哪啊?”张胜疑惑说道。
“找个人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以后好方便着手调查。”张信笑道:“不然凭我们力单势薄的,根本不能成事。”
“你想去找袁学士帮忙?”孙进猜测道,认同张信的意见,觉得自己几人虽然满腔热忱,但分量确实轻了些。
“那我先走了。这里就交给各位了。”张信笑容灿烂说道,并没有回答孙进的疑问,轻轻向几人行礼,转身悠悠出门。
“好了,既然子诚有事要出去,那我们安心工作吧。争取在他回来之前把事情处理好,给他一个惊喜。”孙进微笑提议道,几人纷纷点头,立刻挽袖动手整理起来,可能这些档案已经存放许久,虽然保存得还不错,但还是避免不了沾上灰尘之类的,整理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别让细尘飘出眼睛里。
“我看子诚并不是去找袁学士。”看到沈轩与张胜正专心致志的工作,袁方借这个机会悄悄的对孙进说道。
“子诚在京城熟人不多,平时有暇的时候总是喜欢侍在家中。根本不出去应酬交友,如果不去找袁学士,那他还能找谁?”孙进漫不经心的分析道:“不可能是去找沈园兄吧,要不就是到翰林院找他的同僚。”
“翰林院地同僚也不可能,因为子诚与他们只是泛泛之交,况且这种事情找他们也不怎么合适,据我猜测,子诚去找兴王府同僚的可能性非常大。”袁方肯定说道。
“兴王府同僚?那岂不是……。”孙进脸上露出异样之色。
锦衣亲是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为了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太祖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
其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也只是用来卤簿仪仗,但后来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觉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不太顺手,于是将锦衣卫的功能提升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犬牙。
锦衣卫在京机构是由南北两个镇抚司组成,其中北镇抚司专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
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地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兴王府的陆松就是继承父辈的总旗一职,后被兴王看中选为仪卫司典仗。
朱厚即位之后,没有忘记陆松的功劳,马上把他提升为锦衣卫千户,在京城南镇抚司内当差,而袁方的猜测非常正确,张信其实就是来找陆松的,希望他能给自己提供情报,给予支持帮助。
其实张信心里也清楚,宫中太监这么轻易的就把帐本交给自己,从帐本中肯定查不出什么问题来,自古作假帐地从来不怕别人查,况且宫中地太监管理内帑近百年了,其中的手段伎俩肯定非常之复杂,查到最后肯定是不了了之,从蒋冕光整治二十四衙门的太监,却没有动内帑分毫就可以知道,这里面的水必然不浅。
虽然张信已经肯定这里面有问题,但是没有真凭实据,也不好就这样向皇帝交差,想到自己身上的锦衣卫金牌,张信决定找陆检帮忙,毕竟锦衣卫的工作就是这个,镇抚司里肯定有自己想要地东西。
锦衣卫的官署修建得非常的光冕堂皇,从外面看去根本不知道这就是恶名昭著镇抚司办事之处,但从附近数里无人居住就可以知道世人对这地方的恐惧害怕,百年来锦衣卫已经沦落为罪恶的代名词,张信心中感慨不已,但脚步却没有停留。
“来者何人,居然胆敢擅闯镇抚司衙门。”当张信接近门口之时,从里面跳出几个手执刀枪的人来,朝张信暴喝起来,看打扮应该是锦衣卫的校尉。
如果不到翰林院去报道,在一般时候张信也懒得穿朝服。所以现在就是一身休闲文人打扮,几个锦衣卫的当然毫不客气起来。
“我找陆松陆千户大人,麻烦几位通报一下。”看到寒光闪闪的刀枪逼近,张信不自觉地后退几步,稍定心神后微笑说道。
“你是何人,陆千户是何许人也。是你想见就可以见地吗?”一名校尉上前一步喝道,手里地刀遥指,似乎随时准备劈向张信。
“我叫张信,是陆千户地朋友,今天来找他有点事情,麻烦几位通传。”张信笑容如初,语气温和的说道,没有必要的时候张信也不想亮出皇帝赐予的金牌招摇。
“你在这里稍候片刻,我进去禀报。”几个锦衣卫之中,当然也有机灵的人物。看到张信孤身前来,而且情绪这么平静,肯定有所持丈,别不是什么大人物微服私访,要知道京城乃是天子脚下,有些人锦衣卫也招惹不起,连忙制止前面地那人。
“张侍读,来我这里也不提前打个招呼。”事实证明小心无大错。当陆松匆匆出来迎接张信的时候。守门的几个锦衣卫暗暗松口气,连陆千户都对这人这般的热情,肯定是大人物无疑,幸好没有做出什么无礼的举动,不然后果肯定很严重。
“无聊的时候闲逛到这里,听说陆大人在这里公干。所以就过来坐坐,想找陆大人叙叙旧,不知陆大人欢迎否?”与陆松相互一揖之后,张信微微笑道,明眼人一听就知道张信说的是虚言,只要脑子没有糊涂的,没事绝对不会跑来这里闲逛的,况且附近也没有什么商铺居民,也不是什么清幽雅致的地方。有什么好逛地。
“当然无比欢迎之极。”陆松露出笑容热情说道:“只要张侍读愿意。我随时恭候。”
这让旁边的锦衣卫们的眼睛都差点瞪出来,虽然陆松到镇抚司的时间稍短。但冷面无情的名声迅速在锦衣卫上下传扬开了,而现在却这么的笑容可掬态度温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锦衣卫们绝对不相信眼前的一幕。
“怎么没有见陆兄,这么没有见他,我心里想念得紧。”在陆松的引领下,张信一边好奇地张望着有地狱之称地镇抚司衙门建筑,一边与陆松客气寒喧起来。
“他正留在家中习武,准备参加以后的武举。”初来驾到的,如果把陆炳安排进锦衣卫,害怕别人说他徇私,陆松干脆上陆炳待在家里,等以后机会成熟再作安排。
“凭陆兄的身手,肯定会一举夺魁的。”张信笑道:“况且陆兄文武双全,如果参加制试考个状元进士也未尝不可。”
“张侍读过誉了,以后还要您多多提携。”陆松谦逊说道,这并不是他矫情,陆松心里非常明白,身为武夫自己的这辈子地前程到此为止了,而张信却不一样,只要皇帝的恩宠不失,张信以后飞黄腾达平步青云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二三十年之后,加官进爵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也可以预见。
“陆大人太客气了,你我共事这么久,以后相互扶持那也是人之常情。”张信真诚说道,在官场上混,结党营私要不得,但绝对不能缺少朋友,不然以后出了什么问题,连为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这岂不是说明你做人太失败。
“张侍读言之有理。”陆松微微点头表示明白,说提携那岂不是说张信在培养党羽,说扶持那就显得很有人情味,哪怕是皇帝知道也不会多说什么。“陆大人,这次来我可是有求于你,希望得到你的帮助。”来到客厅之后,见四下无人,张信这才敛色正经说道。
“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做到,必不让张侍读失望。”陆松冷静说道,心中隐隐约约猜测出几分来,应该与张信最新的工作有关。
“承蒙皇上看重,任命我管理内帑,我当然要做出一番成绩来,以报答皇上知遇之恩,但宫中情况复杂,一时之间我却不知从何处入手,还请陆大人教我。”张信相信陆松肯定明白自己要表达的含义,不然陆松也白在锦衣卫里混了。
“不知道张侍读想了解到哪方面的事情?”陆松当然知道张信想问的是什么,他不仅知道张信被皇帝任命管理内帑,更知道张信手上有皇帝御赐地金牌,所以于公于私陆松都要认真回答张信所有地疑问。
“我想知道……。”当张信准备说出自己想了解的情况时,客厅外却传来阵阵吵杂之音,似乎有人在向这边走来。
“陆千户,有贵客前来怎么不与兄弟打个招呼,好让兄弟们出来迎接啊。”一位身材魁梧,穿着飞鱼华服地壮汉带领数人走进客厅,见到张信与陆松之后朗声叫道,声音如同宏钟,自有一股豪气。
“在下陈寅,见过张侍读。”壮汉不等陆松回答,自己就上前几步,朝张信行礼说道,看到来人的气度与风范,张信也不敢怠慢,起身回礼起来。
“张侍读,这位是镇抚司都指挥使陈大人。”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切入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11 本章字数:5858
陈寅,锦衣卫南镇抚司都指挥使,在他的前任,就是钱宁与江彬相继入狱之后,顺利与与另一位同僚王佐,分别掌管南北镇抚司,按理来说陈寅现在的心情应该非常的高兴喜悦,但是他实在开心不起来,因为最近他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续贬抑朝中奸佞的文武百官与整治二十四衙门之后,裁减锦衣卫的风声传来陈寅的耳中,陈寅知道这可不是哪个人在造谣生非,现在朝廷文官集团得势,对付完宦官之后,下一个轮到锦衣卫那是正常的事情,谁叫锦衣卫的名声这么恶劣。
收到风声之后,陈寅心里非常着急,但却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新皇帝即位以来,似乎对锦衣卫与东厂这样的机构没有好感,从来没有接见过两个机构的头头,陈寅连向新皇表忠心的机会都没有。
正当陈寅心急如焚的时候,陆松奉命接任镇抚司千户,陈寅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兴奋不已,因为他与陆松认识,又知道陆松的底细,自然想通过陆松向皇帝表达自己忠于皇帝的心思,可惜现实再次让陈寅失望了,似乎是皇帝对锦衣卫的成见太深,无论陈寅与陆松如何表示,都没有招见他们的意思,接着害怕皇帝的责斥,陆松也干脆撒手不管起来。
陈寅感受到绝望的滋味,谁都知道锦衣卫是离不开皇帝支持的,现在皇帝不再信任他们,那他们就如同宫中的太监一般,地位与底气一落千丈,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又风闻朝廷大员准备拿锦衣卫开刀的消息,陈寅的心情可想而知。
今天继续招集锦衣卫中聪明机灵的下属讨论起这件事情来,与以前一样根本毫无头绪。心情极度烦躁恶劣的陈寅忽然收到手下汇报,镇抚司外面来了位客人,是陆松千户亲自出门迎接的,凭着锦衣卫独有地嗅觉,陈寅敏锐的察觉这事情似乎不简单,不加思索的让人打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来人的身份资料片刻之后马上摆在陈寅案前。
看着面前的资料,陈寅心中起伏不定,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他。当然明白来人的份量到底有多重,皇帝有多么的宠信,陈寅立即反应过来,这是个好机会,来人只要在皇帝面前说上一句话。要比其他人说上十句百句要强。
虽然知道来人的重要性,但陈寅却没有着急出去见他,而是与下属讨论起来人找陆松地目的来,其实锦衣卫的办事效率是非常高的,须臾之间就综合情报得出结论,来人是来寻求陆松支援的。
“大人,这可是个好机会,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若是让那位大人满意而归,在皇上面前说上一句话。那我们以后地日子好过多了。”一个千户向陈寅进言道。
“但是这样做会彻底得罪宫里的。东厂可不是吃素的,肯定知道是我们从中作梗,若是报复起来,我们也是吃不了兜着走。”有人赞成当然有人反对,旁边一位千户担忧说道。
东厂地建立者是明成祖朱棣。朱棣即位后觉得设在宫外地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地机构。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为了镇压政治上地反对力量。设立一个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地新官署。命所宠信宦官担任首领。
之后东厂凭着是皇帝地亲信。一直压住锦衣卫一头。锦衣卫长期受其压制。听说要得罪东厂。当然有人不愿意。谁都知道宫里地太监报复起来可是异常凶狠歹毒地。陈寅也觉得有道理。得罪宫里地太监似乎不怎么妥当。
“大人。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是什么样地形式想必大人心中有数。宫里哪还有时间理会我们。都在忙于应付朝廷百官地刁难。若不捉住这次机会。等朝廷官员对付完他们。下一个就是我们了。”看出陈寅地疑虑。那个千户忙继续规劝道。
“要不。我们去和北镇抚司地王大人商量一下。看看北司地意见。”看到双方意见不统一。害怕他们争执起来。有人活稀泥提议道。“恐怕还没有商量出结果。那位大人已经离去了。诸位莫要忘记。人家陆千户可还在那边侍候着呢。”赞成地千户好心提醒说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间也不等人。再过一会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言之有理。”陈寅在众多千户中脱颖而出。顺利接任南镇抚司都指挥使之职。肯定不是寻常人物。听取各方意见之后。断然说道:“我们先去会会那位大人。然后再见机行事。看他是否值得我们得罪宫里。”
虽然奇怪锦衣卫地头目怎么来到这里。但张信还是很有礼貌地微笑说道:“张信见过陈大人。冒昧前来拜访。还请陈大人不要见怪。”
在别人的地盘,说话当然要好听一些,毕竟锦衣卫的名声实在是太过恶劣,虽然还不至于惧怕他们,但张信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疏忽,不知道在哪个细节方面无缘无故得罪他们,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况且自己还有求于人。
“哪里哪里,贵客光临,陈某有失远迎,到是希望张侍读见谅。”陈寅的眼光毒辣,当然看出张信有敷衍之色,但为了自己的目地,只好继续热情地招呼起来:“常听陆大人说张侍读少年英才,今日得见风采,传言果然如此。”
说实话,陈寅还真看不出张信身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怎么得到皇帝地宠信,而且陆松也赞誉有加,难道是自己的眼光退步了,陈寅心中不确定起来。
“那是陆千户客气之言,陈大人休要当真,在下不过是一介书生,怎敢担当英才二字,若不是皇上错爱,恐怕在下至今还是布衣之身。”张信微笑谦逊说道,反正说的是实话。也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张侍读真是谦虚,若是湖广省的少年解元还当不起英才二字,那天下诸多学子还不羞愧之极。”陈寅大笑起来,心中的疑虑稍减一分,起码还知道自己的身份,没有像初得富贵者那般炫耀。
“过度的谦虚就是虚伪,陈大人认为我是一个虚伪之人吗?”张信笑道,心里隐约猜测这位陈大人恐怕是有事情找自己,所以才在这里不停的奉承着。
“过度地谦虚就是虚伪。张侍读此言精辟之极。”陈寅眼睛一亮,心里非常赞成张信说的这句话,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朝廷某些官员,平日里满口道德文章,背后里却是男盗女娼。人前人后完全两样,真是虚伪之极。
“张侍读,陈兄与我是多年好友,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一同办过差,后来我随兴献王就藩湖广,就一直没有联系,没有想到现在还有重逢之日。”陆松当然明白陈寅出来见张信的目的,索性帮陈寅一把道:“陈兄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在镇抚司内说一不二,张侍读若是有什么问题。可以向陈兄请教。想必陈兄不会推辞的。”
“陆兄说的没错,想我陈某在镇抚司还是有点地位地,张侍读若有什么疑难之处,要陈某效力的话,尽管开口,只要陈某力所能及。绝不会借故推托。”陈寅表面上豪气冲天,其实话里还是有回缓的余地。
陈寅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张信直接开口索要宫里太监的罪证,自己立刻委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陈寅还是不敢直接得罪东厂,因为东厂也掌握不少锦衣卫为非作歹地证据,双方平时是井水不犯河水,不到最后危急之时。陈寅不想与之撕破脸。
虽然陈寅拍胸保证。但是张信怎么可能马上相信他,与他无亲无故的。以前又互相不认识,可以称得上是陌生人,张信看向陆松,希望他给一个肯定的回应。
“张侍读,有事情尽管吩咐。”陆松眨眼说道,他深信哪怕陈寅最后不帮忙,但也绝不不会把事情泄露出去的。
“都是自己人,那我就直言了。”张信笑道:“皇上让我管理内帑,想必两位都清楚这件事情。”
“张侍读果然深得皇上器重,以后前途无量啊。”陈寅奉承说道,当然知道有这件事情,心中已经准备好措辞怎么委婉的拒绝起来。
“为皇上效力那是尽本份,怎敢奢望其他。”官场果然是容易锻炼人,张信冠冕堂皇的微笑说道:“况且待我接手内帑之后,才知道这差事不好做啊。”
“却不知道陈某有什么可以为张侍读效劳的地方?”陈寅当然明白张信言下之意,也不好装糊涂,只好开口试探说道。
“内帑的具体事责两位应该清楚,无非是宫里的花销与皇亲国戚们的年俸,再加上各位大人地饷银。”锦衣卫与东厂地俸禄都是由内帑支出的,张信这话一点都没有错,看着满面笑容的张信,陈寅唯唯诺诺起来,寻思着张信到底什么意思,看来没有直接向自己索要证据的意图啊。
“皇上仁慈,体恤诸位的辛苦之处,令我前来询问清楚,各位平时的俸禄饷银可是照常发放,可有缺银少粮,耽搁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