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臣-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卑职不敢。”经常都说要为皇上分忧,现在倒过来说,两人可不敢承受这个罪名,而且还对张信的斥责没有任何异样,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知张侍读可有对策?”久不作声的陆松询问道,这件事情怎么说也与自己息息相关,陆松也不能再作壁上观。
    “谈不上对策,只不过有一点心得而已。”张信胸有成竹的说道,让其他几人心里安定许多,在不知不觉中,几人心里已经认为张信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想来,朝廷御史弹劾锦衣卫无非是军纪军政败坏,营中存在占役、虚冒及舞弊的行为,其他事情决然不敢提及。”张信分析道,这是毫无疑问地。锦衣卫的行事都是遵照皇帝的旨意执行,如果在这方面作文章,那岂不是在说皇帝的不是。御史言官就算有这个胆量,也没有多少大臣会支持。
    “张侍读,占役虚冒的事情在京城各大营卫中屡见不鲜,也不只是我们锦衣卫而已。”虽然赞同张信地意见,但陈寅还是忍为自己辩解起来。
    明朝的军事机构几经调整、变革才固定下来,设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和都指挥使司,卫所军是明朝的常备军,按卫、所两级进行编制。
    卫所军士别立户籍,称军籍,民户有一丁被垛为军,他地一家便永远充军,住在被指定地卫所,在卫军士除本身为正军外,其子弟称为余丁或军余,将校地子弟称为舍人。壮丁死亡或老病,便由次丁或余丁替代,如果卫所军士一家已全部死亡。那就必须到原籍勾取族人顶丁,这便是所谓的勾军,而执行此项公务地称清军官,所以清军与勾军经常并提,简称为清勾,勾军随之形成制度。
    然而。清军、勾军制度的实施,非但不能足军,反而扰害百姓,弊端百出,明代军士地位十分低下,人耻为军成为当时人的普遍认识,明中期以后,军士地地位更是每况愈下,卫所军士逃匿日多。
    面对这种情况。卫所的长官也没有办法。为不不让皇帝怪罪,只好找人来滥竽充数。所以占役,虚冒军职的事情才越来越多,屡禁不止,况且这种事情在军中早已经习以为常,受到这样的指责,陈寅与王佐觉得非常冤枉。
    “正是如此,文官们更加可以名正言顺的以除弊政为借口,裁革锦衣卫。”张信淡然说道:“而且可以让天下人信服。”
    就是光明正大的报复锦衣卫,锦衣卫也找不出理由来反驳,因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皇帝也没有道理会拒绝。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陈寅期待的看向张信,希望能从他那得到答案。
    “马上把占役虚冒军职的人全部整理一份名单,然后上疏给皇上尽述锦衣卫之弊,请皇上圣裁。”张信微笑道:“抢夺先机,莫要等到朝廷言官的弹劾,到那个时候事情就由不得你们自己做主了。”
    “张侍读地意思是,弃车保帅?”王佐小心翼翼的求证道。
    “这话不对。”张信摇头说道:“应该是说,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你们两人认识到锦衣卫存在地问题,决心革故鼎新,肃清锦衣卫内部的某些弊端,为皇上分忧,你们要记住,这一切都是皇上的圣明,没有你们什么事情。”
    紫禁城太和殿朝会
    “孙大人,清庄田之事进行得如何了?”朱厚正在认真的处理公务。
    “启禀皇上,四府各州县的长官都已经派人开始调查侵占庄田之事,各地的农户也纷纷到当地官府备案,再过不久各地府衙就可以把名单汇报与户部,到那个时候臣即可安排把庄田归还当地农户。”户部尚书孙交恭敬地回答。
    “此事关及四府数万百姓生计,孙大人可要谨慎行事,切莫疏忽大意。”朱厚点头说道:“清量庄田之人可曾派出?”
    朱厚听取张信的意见,不相信各地官府的测量数据,要孙交从户部派遣专人到各地负责清丈田地的面积,免得有人借机弄虚作假,从中获取私利。
    “昨天已经出发,想必现在已经到达地方,再过两三日就可返回。”孙交知道这位皇帝可不是轻易可以糊弄过去的,对官员底下的那点伎俩了解得这么清楚,肯定是有人在后面支招,自然不敢有所松懈。
    “清量田地一定要用官尺,不能用民间的尺寸。”朱厚淡淡说道,官员欺上瞒下的手段张信虽然没有见过,但也非常清楚,早就提醒朱厚要防得这点。
    “臣明白。”孙交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连忙回复道:“臣退朝之后即刻通知各地清量官员,免得他们疏忽。”
    “清量庄田之事不用操之过急,待各地地丈量官员完成任务后,再让他们互相调换测量之地,如此再三,确认无误之后再向朕汇报。”朱厚这话让孙交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这们皇帝真是英明之极,连忙答应下来,反正又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孙交才不会在意手下官员地辛苦麻烦。
    “有本紧奏,无本退朝。”处理完这事后,在朱厚的示意下,值班太监唱喝道,尾音拉得长长地,似乎是怕大殿上的百官听不到。
    “启禀皇上,臣有本。”御史卢琼上前道。
    朝中官员精神一振,刚才皇帝勤政爱民,询问孙交的都是民间琐事,让官员们觉得昏昏欲睡,现在有御史出来说话,肯定是要叁奏某人或者某事,这才下可有热闹看了,某些官员心思开始活络起来,看看该是出言相助或趁机落井下石。
    “卢御史,有事可直言。”朱厚清声说道,用眼角的余光望向杨廷和,发现他还是如以前一样,在那闭上养神,似乎在大殿发生的事情都与他无关。
    “臣参奏锦衣卫……。”
    正如张信所料,卢琼弹劾锦衣卫的理由就是占役、冒滥军校之事繁多,各级卫所千户百户,除了陆松之外,每个人都被参奏了,贪污枉法,欺压平民百姓,欺上压下,目无君上,反正只要皇帝认同其中一条,锦衣卫肯定不好过。
    “那依卢御史之意,该如何处置锦衣卫?”朱厚认真的听完卢琼的述说,沉吟片刻之后询问说道。
    “锦衣卫行事如此嚣张跋扈,臣认为应该予以肃整。”卢琼毫不犹豫的说道,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显然是认为皇帝接受自己的进谏,准备对锦衣卫动手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以后自己在同僚百官及民间之中的声望岂不是广为流传。
    “臣赞成卢大人之意。”
    看到朱厚似乎有意向赞成卢琼的进谏,有些官员自然而然的附和起来,虽然不是发起之人,起码还可以搏个清名之声,官员们当然知道怎么样做。
    “诸位学士,你们觉得如何?”看到群情鼎沸场面,朱厚似乎不知如何处理,征求起内阁大学士的意见来。
    “臣也赞同卢御史之言,请皇上下令整顿锦衣卫。”耿直的毛纪毫不犹豫的说道。
    “臣也附议。”蒋冕恭敬发表自己的意见,反正这事情都是他们几个内阁大臣授意的,当然没有理由表示反对,朱厚直接略过沉默不语的袁宗皋,清声询问道:“那杨首辅可有不同意见?”
    “卢琼之言,臣也认可。”一直闭目的杨廷和睁开眼睛,与朱厚对视一息之后,垂首恭敬的说道。
    “诸位卿家认为呢?”朱厚询问道,语气依然如故,让人摸不清楚皇帝的心思。
    “臣等并无异议。”看到几位大学士都同意,百官当然明白该做什么选择,异口同声的颂唱说道,而且京城的其他卫所武官也没有一人出来为锦衣卫说话,从这可以看出锦衣卫做人做事有多么失败。
    “诸位卿家如此关心京师城卫之事,朕甚欣慰之。”朱厚平淡说道:“但是锦衣卫之事就不用各位卿家多加费心了。”锦衣卫虽然是由皇帝亲自直辖的,但也属于京城防守力量的一环,朱厚这样说也没有什么错。
    “皇上……。”听到朱厚这话,群臣面面相觑,以为朱厚不同意卢琼的提议,毛纪更是上前一步,准备直言以谏。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宴客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13 本章字数:6801
    “昨日锦衣卫指挥使陈寅、王佐已经上疏给朕,为节省冗役冗费,解决锦衣卫占役虚冒之事,要朕下令裁锦衣卫冒滥军校三万一千八百余人,裁革名单已经奉上。”看到愕然的群臣,朱厚心中暗爽,“朕已经批示,让陈寅、王佐两人尽快办妥此事,由于朕忙于批阅奏折,所以没有来得及于知会各部衙门官署。”
    愕然的群臣醒悟过来,心里直嘀咕,这叫什么事啊,闹了半天所奏之事居然已经被皇帝处理妥当,那他们在这里折腾有什么意义。
    “皇上圣明。”有些机灵的官员清醒过来之后,马上奉承起来,其他官员仔细一想,觉得也是,反正都是要裁革锦衣卫,谁负责这事也无所谓,如果陈寅与王佐在这种事情上作假,那少不得再上书参奏,不管怎么说也达到整治锦衣卫的目的,这也是朝廷清流的一次胜利,应该值得庆贺。
    只有少数心中明白的人清楚,这次行动根本没有打击到锦衣卫,锦衣卫的势力毫发无损,而且此事过后,御史言官们再也没有借口弹劾锦衣卫,陈寅、王佐两人这样做,真是一举数得,让人无话可说。
    锦衣卫与二十四衙门自从成立之日起,就是皇帝身边的得力助手,可以说是皇帝制衡朝廷百官的法宝,朱元璋苦心积虑的削减朝臣的权力,实际上就是害怕朝臣的权力过大,危及皇帝的统治,如今朱厚却听从朝廷百官的意见,整治锦衣卫与太监,看似是自断臂膀。
    而杨廷和却十分的清楚,锦衣卫与二十衙门虽然似乎损失惨重,再也无力与朝廷百官抗衡,其实却不然。因为这两个机构从来就是没有权力的,只要有皇帝的信任,哪怕只剩下一人。也会死灰复燃,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朱厚通过朝廷百官地逼迫,已经牢牢把锦衣卫与二十四衙门控制在手。
    可以说正是由于朝廷文官们的不遗余力的打击,原来还有异心地二十四衙门与锦衣卫只有紧紧的依附在皇帝身上,争取一丝生机,使得在朝中毫无根基的朱厚初次掌握权力。只要朱厚愿意,锦衣卫与二十四衙门随时可以恢复往日与百官抗衡的权势。
    而且通过这些事情,朝廷百官也开始认同朱厚这个皇帝,杨廷和看了眼坐在宝座上的少年天子,心里还真不是滋味,权谋手段如此娴熟,根本与一般宗室子弟大相径庭,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异禀不成。
    “皇上有旨,退朝。”太监传唱道,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朱厚心情舒畅的摆驾回宫。
    六部公署
    劳累一天地张璁慢慢的朝宫外走去,回想起自己大半生的经历,张璁觉得人生果然无常。根本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
    张璁。浙江永嘉人。幼颖异好读书。胸怀大志。十三岁赋诗。即以卧龙自许。二十岁考取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人。如果顺利地话。张璁以后地人生应该是这样。先是进京考中进士。然后进翰林院。或者外放在地方为官。与天下其他普通学子地经历并无不同之处。
    可惜当张璁志得意满地远赴京城参加会试。迎接他地却是名落孙山。虽然经历一时挫折。但是张璁却没有放弃。毕竟考进士不比其他。偶尔失败一两次还是可以接受地。张璁很快地又重拾信心。三年之年再度卷土重来。却再次铩羽而归。
    失败乃成功之母。张璁还是不放弃。再次回家认真苦学。第三次上次赴考。信心百倍地认为自己这次肯定会成功地。俗话说事不过三。但这话用在张璁身上明显不合适。落第地命运再一次降临到他地身上。
    大明地读书人身上有一个优点是值得肯定地。为了科举可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绝不不能放弃最后地希望。张璁显然已经继承先辈们地优良传统。三年之后再度进京。结果也是黯然而归。直到正德十五年。张璁累计七次上京城参加科举。但是皆未得中。
    时年四十六岁地张璁。觉得自己不能这样折腾下去了。正准备放弃参加会试。回家安心教学为国家培养人才。或者参加由吏部举行地官吏选试之时。却遇到一位相士。说张璁若再次参加科举地话。一定可以成为进士。而且三年之后必然富贵之极。
    听到这话张璁半信半疑。毕竟科举仕途是自己半辈子地希望。说实在话张璁也不想这么就放弃。在相士地鼓动下。张璁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毅然决然地再次赶考。上天不负苦心人。张璁多年地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考上贡生。
    幸好张璁的心里素质过硬,这才没有成为范进,心喜若狂的张璁满怀期待地等着殿试地到来,可惜却得到正德皇帝正在南京巡视,殿试推迟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张璁心里地热情顿时被浇灭一半,谁叫人家是皇帝,那只好继续等吧。
    等了一个月还没有见皇帝有意向回京举行殿试,无奈之下张璁只好在京城里随意走走看看打发时间,却发现有几位举子在抱头痛哭,张璁稍微思索就明白怎么回事,想起自己这些年来的辛酸经历,张璁不由自主的上前去安慰几句,这几人就是袁方他们。
    正德十六年殿试,张璁终于迎来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殿试时考上二甲进士,经历吏部官员的分配,张璁光荣的进入六部观政,将来如果不出意外,摆在张璁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申请到地方为官,一是留在京城,成为某部门的刀笔小吏。
    无论哪条路,张璁也知道自己的前途也到此为止了,毕竟自己现年已经四十七岁,无法与其他年轻进士相比,虽然张璁还胸情满腹**,雄心壮志,但现实的残酷让张璁明白世事艰辛的道理。只有把**深深的藏在心里。
    “张兄。”
    正在沉思的张璁忽然听到有人在叫唤自己,忙拧头观望,看清来人之时。张璁脸上露出微笑,清声说道:“原来是子直啊。”
    “张兄近来可好,小弟有礼了。”袁方笑容满面的朝张璁走去,也只有在好友面前,袁方才会笑得这么开怀。
    “我自然很好,文昴、子任他们呢。”张璁亲切笑道,问候起张胜孙进他们。
    “他们在家里。”袁方笑道:“前些日子忙着处理些琐事。一直没有时间拜访张兄,还请张兄见谅。”
    “没事,我最近也很忙。”为了能尽快熟悉礼部地动作情况,张璁最近也可以称得上废寝忘食,想起自己也没有时间去看望袁方他们,张璁也有些愧色:“子直,听说你们另换新居,我却一直没有上门拜访,真是心里有愧啊。”
    这段时间来,张璁为了应付殿试。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出门访友,所以也不清楚袁方、孙进他们现在住在哪,更加不清楚他们现在的情况。殿试结束之后,又马上被安排进六部学习,一时之间也把袁方他们暂时遗忘了。
    “张兄说的哪里话,我们都知道你地难处,岂能因为私情而荒废正事。”袁方笑道,心中非常羡慕张璁现在的生活。可以自由进出六部官署,帮忙处理国家朝政。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成为疏远好友的借口。”张璁微笑道:“刚好明日轮到我值休,不如唤上子任、子云他们,我们好好聚一下。”
    “我们早就打听好这事,所以我才在这里等你,我们已经准备好酒宴,就等张兄的大驾光临啦。”袁方得意说道,这里是官员出皇城的必经之路。所以他不怕等不到张璁。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话好说的,前面带路。”张璁笑道。用手一挥,搂着袁方的臂膀,准备出发。
    “二位兄台,既然已备好酒菜,可否能稍带上在下啊。”忽然两人背后传来一句温和地声音,两人好奇的回首,却中一位风度极佳的文官,袁方仔细打量,却发现自己不认识这人,而张璁却连忙上前行礼道:“见过主事大人。”
    “又不是在六部官署,你不必多礼。”主事大人和声说道:“张进士,这位小兄弟是?”
    张璁现在还没有正式授予官职,所以也只能用这个称呼,待张璁在六部的观政期满,吏部才会斟酌考虑给他安排一个适当的职位,到那个时候别人可以称呼的官职,当然,如果说是好友的话,直接唤张璁的字即可。
    “大人,这位是袁方袁子直,是我的好友。”张璁连忙为其介绍起来:“子直,快来见过兵部的霍主事。”
    “在下霍韬,字渭先。”还未等袁方反应过来,霍韬就已经随和地说道:“这里又不是官府衙门,袁兄弟不必太过拘礼。”
    “见过霍主事。”话虽然这样说,但是袁方可不敢失礼,连忙恭敬的行礼道。
    “听闻你们二人准备去赴宴,可能也把我带上啊。”霍韬饶有兴趣问道,其实霍韬与张璁只有数面之缘,还没有谈过几句话,但对张璁的印象不错,今天从官署出来之时,见到张璁与袁方在说话,忽然听到说要去聚会,霍韬鬼使神差地插上一句话。
    “霍主事有如此雅兴,我等求之不得。”张璁连忙说道,轻轻碰下还在迟疑的袁方,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若是能借这个机会结交霍韬,以后袁方他们的前途起码要顺利许多,毕竟人家是兵部的主事,虽然与科举考试无关,但也能和吏部官员说上话吧。
    “却不知道主人的意思如何?”霍韬敏锐地发现袁方有所迟疑,心中有些惊讶,并非霍韬自傲,但是他还是可以认清自己的份量,想邀请自己参加宴会的人虽然不多,但确实也不算少,如今自己算是屈尊降贵,玩笑般的说要参加宴席,难道袁方还有什么意见不成。
    “霍主事能前去,自然是我们的荣幸。”经过张璁的提醒。袁方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之处,连忙微笑弥补道,但心里却感到非常为难。如果是在平时,袁方对霍韬的参加当然无比欢迎,但今日地宴会却非比寻常。
    这可是他们精心策划,准备为张璁在张信面前露脸,为其以后地前途添把助力,张璁理所当然地是今日宴会地主角,但如今又多出个霍韬。却不知道子诚会怎么看,袁方有些担心起来,觉得这霍韬来得真不是时候。
    “子直,在想什么呢,还不在前面带路。”张璁轻笑道,却猛然朝袁方使眼色,这种机会难道,还在犹豫什么。
    “两位这边请。”事到如今总不能把人赶走吧,袁方心中无奈叹气,脸上却要露出笑容彬彬有礼地在前面引起路来。
    “一起走吧。”霍韬与张璁推让几句。随后当仁不让的先行一步,如果说刚才要参加宴会还是心血来潮的话,现在的霍韬真有些好奇了。一个小举子居然对自己赴宴心有存疑,莫非这宴会有什么隐情不成。
    好奇心是人类的通病,霍韬也不例外,反正家中也无事,那就随他们见看看,以释心中的疑虑。霍韬地性子非常随和,并不因为与张璁、袁方身份有差距就据傲,反而放下身段与两人谈笑风生起来。
    原本还拘谨的两人,慢慢的也放开来,可以自然流畅的与霍韬交流,天文地理,风花雪月都成为谈资,气氛非常融洽,而袁方也觉得若是放在平日。能把霍韬邀请来参加他们的宴会。其实也是件美事。
    “子直,前面是达官贵人居住之处。不如我们绕道而行吧。”走了许久,张璁留意前面的环境,悄悄的对袁方说道,张璁知道凡是权贵居住之处,都是最容易招惹是非的地方,他不想沾这种麻烦。
    “秉用不须在意,直接前行即可。”畅谈之下,霍韬对张璁的印象更好,也开始随和的称呼他地字,以表示亲近之意,听到张璁的话之后,霍韬满不在乎的说道,虽然他地官职不大,但身正言直,根本不会惧怕权贵勋爵。
    “两位这边请。”袁方也不分辨,微笑的引手说道。
    想到霍韬的身份,张璁也随之释然起来,况且只是从这里经过而已,也不用这么大惊小怪的,索性放开心情,与霍韬微笑的随着袁方前行,但没走几步,霍韬与张璁心里却暗暗奇怪起来,因为袁方似乎对这里非常熟悉,引着两人转弯抹角,片刻之后就把两人领到一座府邸门前。
    “子直,你这是何意,”看到袁方上前准备敲门,张璁轻轻扯住他的衣袖,低声说道:“你若是不认识这里地主人,且莫胡来啊。”
    “这里就是举行宴会之处。”袁方微笑解释道,然后在张璁、霍韬好奇的注视下,拍响这府邸的大门来。
    “袁公子你回来了,其他公子已经在后院等着呢。”大门应声而开,一位身穿青衣的仆役探头出来,看到是袁方,忙恭敬的说道,随之把门推开,让几人进去。
    “霍主事、张兄,里面请。”袁方拿起主人的派头,十分有礼的把两人请进门去。
    两人带着无比的好奇随着袁方走进府邸,若不是还有人在身旁,张璁恐怕早就忍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向袁方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啦,而霍韬也是如此,求知欲更加强烈,原来还以为是参加几个举子地聚会,没有想到目地地却是未知权贵的府邸,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啊,而且看张璁地模样,似乎对这件事也毫不知情。
    这处庭院,屋顶飞檐勾角,面湖成长方行,西向尽头,拐了一个直角,另有数间房屋,与围墙相连,圈出一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