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大秦帝国 第五部 铁血文明-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则是随时准备救援代国。也就是说,赵平心有狐疑,对自己的围魏救赵战法
    吃不准,机变以对的背后,是统帅自信心的缺乏。赵平狐疑的要害,是吃不准王
    贲部的真实动向——当真灭代与诱敌疑兵,究竟着力何在?为此,赵平摆出了一
    个看似机变兼顾的阵式:王贲若不攻代而回师助战,则武阳军与长城军可合围击
    之;王贲若果然攻代,则武阳军可放手北上救援;长城军则可相机策应,兼顾易
    西会战与救代之战,既保会战,又保救代。至于易西会战,赵平的打算也是显而
    易见的:王贲部十余万北上,秦军主力只剩二十余万,与燕代联军兵力相当;而
    联军是本土卫国之战,天时地利人和无不具备,当有极大胜算。对于不谙军事的
    太子丹与宋如意等,这或可称为一个机变灵活的英明方略。但在日趋老辣的王翦
    眼里,在一群秦军英才大将的眼里,这却是一个透露着狐疑之心的大有破绽的战
    法。统帅心有顾忌而不敢投入绝大部分主力于主战场会战,实际便是主战场不明
    ,从方略上已经输了一筹。若再从两军战力说,燕代联军更无法与秦军锐士抗衡
    ,即或占兵力优势,联军也未必战胜,况乎是兵力相当的会战。
    所以,秦军大将们没有一个人担心秦军能否聚歼燕代联军。
    作为此战副统帅,辛胜的说法是:“易西战场不会逃敌!武阳与燕南长城,
    则有王贲部从后堵截,也不会逃敌!如此战场,如何不能聚歼!”唯其如此,辛
    胜与大将们对王翦的沉重与担忧感到不可思议。
    “禀报上将军,联军特使来下战书!”司马的高声禀报飞上了云车。
    “走!幕府聚将。”王翦大手一挥,立即走进了云车升降厢。
    辛胜对军令司马一点头,黑色大纛旗大幅度掠过天空摇摆出特有号令。及至
    辛胜踏进升降厢跟着王翦出了云车,聚将鼓已经响过了两通。始进幕府,大将们
    堪堪聚齐。王翦看也没看联军特使捧过来的战书,提起大笔便批了“来日会战”
    四个大字。联军特使一出幕府,王翦便黑着脸道:“聚歼燕代军尚有变数,各部
    务须上心!”
    “敢问上将军,变数何在?”李信高声问了一句。
    “敌分两岸三地,方圆百余里,逃离战场较前便利。”
    王翦话音落点,幕府大厅骤然沉默了。应该说,这是被秦军大将们共同忽视
    了的一个事实——联军分作三处在易水两岸作战,秦军两路纵然铁钳夹击,也难
    保联军战败后不从山峁沟壑中逃离战场;大将们原本认定的胜仗,与其说是聚歼
    ,毋宁说是击溃。应该说,没有丰厚的实战阅历,很难洞察到这一点。而王翦比
    帐下年青大将所多者,正在于数十年征战的实际阅历与异常冷静的秉性。而敏锐
    的年青大将们所缺乏者,也正在这种需要时间与实战积累的血的经验。
    “上将军所言大是!赵平分三部驻军,我等没有仔细揣摩!”
    “三部驻扎,弊在分散军力,利在便于逃战!”
    “王贲将军只有三万余骑,难以拦截十余万人马!”
    “我军主力在易水西岸决战,战胜后渡河追击必有延缓,不利围歼!”
    “斥候新报:联军南来,全数轻装。其图谋,必在利于脱身!”
    王翦不点明则已,一旦点明,年青的大将们立即恍然醒悟,你言我语人人补
    充,片刻便将有可能发生的战场大局说了个透亮。王翦虽然依旧板着脸,那双藏
    在帅盔护耳里的耳朵却捕捉着每个人的简短话语,心头也飞快地掠过一个又一个
    可能的新方略。可是,他没有捕捉到一个可以聚歼联军的方略启示,飞掠心头的
    新方略也没有一个立定根基。
    “此战,只能就实开打。”大厅已经肃静了,王翦终于站了起来。
    “愿闻将令!”聚帐肃然一声。
    “各部强兵硬战,最大缩短易西会战,尽早渡河围歼逃敌!”
    “嗨!”
    “也就是说,原定部署不变,各部加大杀敌威力。”
    “嗨!”
    聚将完毕,王翦将斥候营将军唤进了幕府军令室。一番叮嘱,斥候将军在暮
    色中飞出了幕府,飞向了西北方的王贲大军。
    晨曦初露,霜雾蒙蒙,易水东岸人喊马嘶地喧嚣起来。
    联军涉水的时刻,是赵平亲自决断的。抵达燕南长城后,联军幕府得斥候急
    报:秦军王贲部没有回师迹象,依然大张旗鼓隆隆北进。与此同时,代王赵嘉的
    快马特使飞到,要赵平务必北上保代,若三日之内不能回军,则代国君臣只有携
    带民众北逃匈奴。赵平心下大急,来不及与太子丹会商谋划,立即对中军主力下
    达了军令:次日清晨,涉水求战!此刻,赵平的目的只有一个,逼王贲部回师,
    至于此等战法之利弊,已经无暇揣摩了。太子丹与宋如意,一随混编骑兵驻扎下
    都武阳,一随混编步军驻扎燕南长城,号为“节制两军相机出动”。两人一进驻
    地,各自听完主将的驻扎配置禀报,便各自忙碌着与追随死战的任侠剑士会商参
    战之法,根本来不及赶赴幕府与赵平会商总体方略。及至接到赵平的中军司马的
    军令知会,已经是次日拂晓时分了。虽然,两位燕国主军人物不在一处,处置之
    法却惊人的一致:思忖一阵二话不说,便率领着死战马队各自渡过易水,径直赶
    赴战场。
    无论联军大将们多么匆忙,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终于开始了。
    太阳还没有穿破朦胧霜雾,红色衣甲的燕代联军在宽阔的河面展开,涌动着
    漫上易水西岸的平野谷地,天地间一片混沌金红。当赵平的司令云车矗立起来的
    时候,他却惊异得说不出话来。整个谷地战场没有秦军,依稀可见的远处三面山
    坳里,隐隐飘荡着黑色旗帜,却也听不见人喊马嘶与鼓号声混杂的营涛之声。
    “禀报平原君!秦军营地虚空!河谷未见秦军!”
    “飞骑三十里!再探再报!”
    探马飞去,赵平脸色阴沉得可怕。王翦分明在战书上批了来日会战,今日战
    场却一无大军,这分明是一场阴谋之战。并非赵平相信那羊皮纸上的四个大字,
    而是赵平认定,秦军不可能就地遁去,秦军正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觊觎着战场!既
    有阴谋,不是偷袭,便是伏击,舍此又能如何?赵平揣摩不透的是,秦军若想做
    阴谋之战,只要在联军渡河时做“半渡击之”,则联军必败无疑;如今不做半渡
    出兵,教联军从容渡河布好阵势,而秦军竟不见踪迹,这算甚个阴谋?你纵有奇
    兵埋伏,也得诱我进入险峻山谷方可。如今我军距离秦军营地山谷至少有三五里
    地,且不说我在山外,便是入山,那低矮平缓的两面小山能埋伏得几多人马?赵
    平一面思忖揣摩,一面摇头苦笑,渐渐地,他的狐疑越来越重了——莫非王翦丢
    下空营,兼程北上会合王贲部攻代了?若非如此,二十余万大军能凭空遁身了?
    “禀报平原君!方圆山地未见秦军!”
    当探马斥候流星般再度飞来禀报时,赵平骤然渗出了一身冷汗——他确信,
    秦军主力一定北上了!片刻之间,赵平来不及细想便大吼下令:“穿过山谷!北
    上代国!”发令完毕,赵平飞步下了云车飞身上了战马,带着护卫幕府的三千精
    锐马队飞向前军。燕代地理赵平极熟:一旦渡过易水,北上代国最近的路径便是
    穿越秦军营地所在的山谷,再渡过涞水上游进入代国;若回渡易水再从武阳北上
    ,路程至少远得一日两日,对于追击已经出发一夜或者至少大半夜的秦军,回渡
    之路等于完全无望。如此大半个时辰之间,燕代联军的二十余万主力已经轰隆隆
    开进了虚插秦军旗帜的山谷。只有太子丹与宋如意的两支白衣马队堪堪赶到,尚
    未进入谷口……
    突然之间,隆隆战鼓完全淹没了山谷河谷,杀声四面连天。
    山口外的太子丹与宋如意,惊愕得完全不知所以了。放眼方才还是空荡荡的
    河谷,瞬息之间黑色秦军竟遍野卷来,恍如从地下喷涌出来的狂暴洪水;山谷中
    的喊杀声更是震耳欲聋,两道原本低矮的山梁竟然森森然狰狞翻起一片片剑矛丛
    林。更为恐怖的是,易水西岸神奇地矗立起了一道黑森森的壁垒,一面“章”字
    大旗猎猎劲舞:太子丹一看便清楚,那是秦军的大型弓弩阵。也就是说,秦军章
    邯部的强弓硬弩已经封锁了易水退路,联军主力若不能突破秦军山谷伏击,便只
    能听任这骇人的暴风骤雨般的大箭射杀干净。
    “军师!杀进山谷!与平原君会合!”太子丹大吼了一声。
    “不行!”但临战场搏杀,士侠宋如意毕竟清醒,一把扯住了太子丹马缰大
    喊,“人马拥挤,找不见靠不拢!为今之计,只有杀回长城再做计较!”太子丹
    立即醒悟高声道:“好!马队听军师调遣!杀回长城!”宋如意喊道:“王室马
    队护卫太子!侠士马队我五十骑前冲,鲁句践五十骑断后!跟我杀——”长剑一
    举,雪白战马一道闪电般飞了出去。
    却说山谷之内,赵平主力大军眼看谷口遥遥在望,突然战鼓如雷杀声四起。
    赵平虽是统军主将颇具胆识,然毕竟缺乏统率大军实战之阅历,匆忙而又百般狐
    疑之际陡闻战鼓杀声如惊雷当头炸响,片刻之间不禁有些发蒙。一个军令还没有
    发出,赵平便被身边久经战阵的一群老司马裹到了马队核心。及至赵平清醒过来
    连声怒吼,要指挥大军突出山谷,两山秦军已经山呼海啸般压来,整个大军立即
    陷入了身不由己的混乱搏杀。赵平的中军护卫马队,是当年赵军残存的精锐飞骑
    ,人人都是战场勇士,不待护卫大将发出号令,已经将整个中军幕府的司马们与
    赵平裹在核心向山口飓风般卷去。混编在联军主力中的六万余代军见“赵”字将
    旗飞掠向前,立即心领神会,大将们不约而同连声怒吼,代军将士纷纷摆脱身边
    的燕军自整队形,奋然死战杀向山口。编入联军主力的燕军,正是颇为神秘的辽
    东猎骑。此时的辽东骑士,从来没有过与代赵军联兵战场的阅历,更没有过与秦
    军交战的阅历;此刻见代军脱开盟军自顾冲杀而去,辽东燕军大为恼恨,一面高
    声咒骂,一面奋然聚结各自为战.要与这黑森森的秦军见个高下。
    山头云车上,王翦的军令大纛旗连连飞掠,秦军已经扑向了整个战场。
    秦军山谷伏击战的大部署是:李信所部堵截出口,杨端和所部截杀入口,冯
    劫所部与冯去疾所部从两山掩杀攻击。这四支秦军全数是步军,原部所属的骑兵
    也改作了步军。之所以如此,在于王翦对伏击战的将令:“四面构筑壁垒,务使
    燕代军不能脱逃!”坚不可摧的壁垒战,自然是步兵优于骑兵。主战场之外的易
    水河谷,王翦部署了两支锐师追歼残敌:一是由副帅辛胜亲自率领的两万精锐铁
    骑,一是章邯所部的弓弩营。如此部署,在实际上就形成了战场分统:统帅王翦
    主司伏击主战场,副帅辛胜主司河谷战场。与此同时,王翦给王贲部的将令是:
    飞骑回师,攻取武阳与燕南长城,务期不使两部燕军北逃!在整个大格局中,李
    信部的谷口堵截与王贲部的回师抄后最为要害,两部但有纰漏,则燕代联军便可
    能逃亡甚多,要害人物如太子丹赵平宋如意等也可能突围而去。
    山谷之中,秦军事先已经有充分准备,两山壁垒构筑得既隐秘又坚固,堆积
    了满当当的滚木石礌石箭镞与备用刀矛。战鼓杀声与凄厉的牛角号一起,两山箭
    雨黑压压倾泻入谷,滚木礌石从山坡激荡跳跃着扑来.威势着实骇人。燕代联军
    尚在惊骇懵懂之中,黑色的秦军锐士方阵便挺着几有两丈的长矛从山坡轰隆隆压
    下,森森之势令人不寒而栗。燕军的辽东轻骑与代赵军的飞骑一样,皆以灵动快
    速见长,压迫在山谷做拼死决杀,其战力大大弱于结阵成势的重甲步兵。从战鼓
    响起到秦军压下山坡突入谷地,前后不到半个时辰,燕代联军已经被分割成了各
    自为战的无数的大块小块,恍如飘荡在黑色丛林的一片片血红色的残云晚霞。饶
    是如此.,燕代两军仍然在拼命嘶吼搏杀。燕军辽东轻骑初战秦军,心有不甘。
    代军则更是全力拼杀——这支代军若葬身此地,则新建的代国无异于灭亡;代军
    统帅赵平若战死或被俘,代国也同样等于灭亡。所不同的是,燕军向后杀,要过
    易水回蓟城再回辽东;代军向前杀,要冲出山口,渡过涞水,回救代国。
    两军冲杀方向不同,战场便生出了意料不到的变化。
    敌军分流,山谷的秦军冯劫部与冯去疾部,出现了短暂的不知所措。向来埋
    伏作战,伏击方都是全力冲杀一个方向,逼迫敌军逃向己方的堵截壁垒。而今局
    面突变,代军向前扑,燕军向后卷;两山掩杀的秦军若仍然一个方向压下谷底,
    则必然有可能走脱一方。急切之间,冯劫冯去疾各在一面山坡不及会商,冲杀秦
    军一时犹豫,不免短暂散乱各自喊杀着扑向不同方向。
    “左山前杀!右山后杀!”
    王翦司令云车上的大纛旗两个翻飞横掠,发出了明白的攻杀将令。专一接受
    统帅云车旗号的两军军令司马连声高呼,左山的冯劫与右山的冯去疾立即清醒,
    各自大吼一声,立即向前向后掩杀下去。
    片刻间隙,赵平的死战飞骑已经飓风般卷到了谷口。
    堵截谷口的李信部三万余人马,专一配备了一千架大型连弩、五百架大型抛
    石机。李信将大型连弩阵,设置在了山口外的两座小山包前。这两座小山,恰恰
    在山口外两三里处,与伏击山谷遥遥相对,形成一片四面出口的谷地。大型连弩
    射程可达一二里左右,向这片谷地回射锁敌,有极大的杀伤力。五百架抛石机,
    李信则部署在谷口地带,对逃敌做迎头一击。其余三万精锐步卒,李信则将两万
    步卒部署在两侧山坡的树林中,一闻谷内战鼓号角,两万步卒便开下山坡分作两
    大方阵做两道防线截杀;所余一万步卒,则由李信亲自率领,守在两面山坡,防
    止残敌冲上山坡突围。如此部署,从地理形势与大型兵器的利用,到秦军战力的
    发挥,都可说是万无一失。
    然则,代军飓风般卷到面前时,由于身后没有了强兵追杀,这支死战飞骑顿
    时显出了旧时赵军的剽悍战力。面对刚刚冲下山坡尚未结成整肃阵势的秦军步卒
    ,代军骑士不待任何将令,齐刷刷摘下长弓搭上羽箭一齐劲射,箭雨飞出的同时
    ,战马弯刀几乎是如影随形呼啸扑来。以威力论,马上弓箭远不如秦军大型连弩
    ,甚至不如秦军步卒的脚踏上箭弩。但是,今日秦军连弩集中在山口外,两山掩
    杀的步卒一律摘下单兵弩机而只操长矛。也就是说,面前为堵截残敌而只做专一
    冲杀的秦军步卒,目下没有弓箭在身。当此之时,这些精于骑射的强悍骑士的密
    集箭雨威力大显,秦军步卒纷纷倒地的同时,飓风般的红色马队已经潮水般冲过
    了堤坝。山口高坡的李信大急,大吼一声,五百架抛石机顿时发动,斗大的石块
    密匝匝向山口代军砸来。与此同时,李信的大旗急促摆动,远处两山前的一千架
    大型连弩也接踵发动,万千长矛大箭激荡着骇人的尖厉呼啸声压向逃出山口的散
    乱飞骑。及至山谷中的秦军步兵黑压压杀出,代军的战马骑士的尸体已经层层叠
    叠地铺满了谷地。
    “赵平逃脱!随我追杀!!”李信暴声如雷,飞身上马。
    “上将军将令——”
    军令司马飞骑赶到,对李信转述了王翦的将令:停止追杀代军,立即回军东
    渡易水,合击燕太子丹残部。李信虽则心有不甘,还是气咻咻一挥大手,喝令全
    军立即出山杀向易水谷地。
    此时的易水西岸,乱得没有了头绪。
    燕军辽东轻骑拼死向后,一路杀到山口,已经折损了大半人马。截杀燕军退
    路的秦军有两部,一部是辛胜的两万铁骑,一部是章邯的大型连弩营。依照正常
    战法,突围的燕军一旦冲出后山口,第一阵截杀的是辛胜铁骑;截杀之后残余的
    燕军,全部由部署在易水岸边的章邯连弩营堵截射杀,或逼迫其全部投降。连弩
    营施展的前提是,秦军铁骑退出射程之内,不与燕军残敌做追杀纠缠,否则,连
    弩无法漫天激射。山谷战场一开,太子丹与宋如意部立即回身杀向易水渡口。后
    山山头的辛胜遥见一片白衣白旗,心知便是太子丹所部的王室飞骑。辛胜没有片
    刻犹豫,下令其余铁骑截杀突围的辽东轻骑,自己翻身上马率领五千铁骑来追杀
    太子丹。辛胜很清楚,此战走了谁也不能走了这个太子丹,刺杀秦王的太子丹若
    逃出秦军重围,就是秦军无法容忍的最大耻辱。太子丹的结局只能有一个:被秦
    军俘获,交秦王处置。即或太子丹被章邯射杀,也不是秦军的荣耀。此时,易水
    西岸尚无混战局面,辛胜部飞兵追杀太子丹,章邯在高高云车上看得分外清楚。
    章邯立即对连弩营下令:连弩只对突出谷口的红衣燕军,不对白衣人马。如此一
    来,辛胜的五千铁骑与太子丹宋如意的三千余飞骑,在易水西岸展开了风驰电掣
    的追逐拼杀。太子丹虽非战场之士,然在燕国却深得人心。这支护卫飞骑军,全
    部是太子丹昔日与荆轲一起精心遴选的骑士,人人半侠半兵,立誓护卫太子。此
    刻面临强兵追杀,这支飞骑非但没有慌乱,反而抛掉了所有的旗帜甲胄,迅速变
    作人人布衣散发的轻装骑士,在战场左冲右突寻觅涉水时机。不可忽视的是,宋
    如意的百名任侠骑士更是人人出色,间或以小股马队游离出去与秦军铁骑做近战
    搏杀,对辛胜部的追杀造成很大干扰。
    但是,若没有易水东岸的意外变化,太子丹仍然不能逃此一劫。
    东岸情势变化,由秦军王贲部的武阳之战而起。王贲北上,声势大而脚下慢
    ,未过涞水便在一道隐秘的山谷秘密驻扎下来,每日只派出乔装斥候深入代地,
    散布秦军北上的种种消息,使得代国一片风声。燕代联军渡过易水的前夜,王贲
    部隐秘地向回程进发。依据父亲的将令,王贲南下有两战:一战攻克燕国下都武
    阳,为秦军彻底扫灭燕代之根基;一战攻克易水东岸的燕南长城,堵截燕军回逃
    之路。依秦军战力与目下燕军状况,王贲部两战必是秋风扫落叶之势,不会耽延。王贲以秦军铁骑的脚力战力,做了环环相扣的部署:清晨进逼武阳城下,在主
    战场伏击发动之时,始攻武阳;午时前后,飞兵南下燕长城攻克老弱燕军,以燕
    长城为壁垒截杀残余燕军。如此部署,留给攻克武阳的时段最多只能是两个时辰。不料,夜来行军陡遇一场大雨,王贲部进发到武阳城下时天虽放晴,时辰却已
    经将近正午。此时的主战场已经开打整整一个早晨,武阳守军的情势已经发生了
    意外的变化——赵平的代军飞骑突破重围后逃进武阳,与燕军联结死守。一波猛
    攻不能奏效,王贲急火攻心,立即分开兵力两面兼顾:留下万余人马继续攻城,
    不使赵平残部脱逃;自率万余铁骑飞驰燕南长城,要截杀太子丹后路。
    可是,王贲部赶到易水东岸的燕南长城时,大部燕军已经逃走,留下的只有
    伤兵与老弱,太子丹的白衣马队更是没有了踪迹。王贲尚在火爆爆怒吼,章邯的
    中军司马已经飞马过来禀报了。章邯司马说,太子丹被辛胜飞骑追杀时,东岸长
    城没有受到攻杀的燕军立即派出仅有的数千骑兵涉水增援:燕军骑兵刚刚涉水上
    岸,恰逢太子丹部与尾随追杀的辛胜部一起卷到;燕军骑士堪堪放过太子丹马队
    ,与辛胜的秦军铁骑纠缠厮杀到了一起;西岸章邯见白衣马队涉水,易水中再没
    有黑色秦军,立即下令连弩转向猛烈射杀;白衣马队丢下了一大半尸体,最终还
    是上了东岸逃脱了;救援太子丹的燕军马队,全部死在了辛胜铁骑的长剑下。
    “姬丹!且教你白头多长几日!”
    王贲恶狠狠骂得一句,立即率领万余铁骑赶赴武阳——太子丹脱逃,不能教
    赵平也逃了。王贲马队西去不到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