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誓不为后-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在心里头觉得吴国公朱元璋仁义无双,忠诚不二,实在是难得的明主,小明王韩林儿更不就比不上吴国公一星半点,所以这些将领都恨不得马上就投奔了吴国公朱元璋,只不过连头的将领说是没有他的吩咐,不得擅自做出主张。
所以滁州将领们虽然都觉得吴国公朱元璋是个明主,可是表面上已然没有示好的意思。
李善长见状,心知对方阵营里头也有高人,如今一计不成,这个戏还得接着演下去。
李善长很快的就让人取来一方灵位牌子,随就将双手奉给了正在痛哭流涕的吴国公朱元璋。
朱元璋想要擦一擦手中无意间弄上的泥沙,一旁的楚流烟心知吴国公朱元璋不愿意让滁州的将领看到自己用脏手去触碰小明王韩林儿的灵位牌子,所以赶紧取出自己的手绢替着朱元璋擦除了手上的泥沙。
吴国公看着在自己身边细心替着自己擦去泥沙的楚流烟,觉得只有如此有眼力,会见机的女人方才可以帮助自己匡扶天下。
所以楚流烟的这番举动,在吴国公朱元璋的心里头扎下了一种异样的根苗,多年之后,这个根苗发育成长,又生出了许多的事端来,暂且提过不表。
吴国公朱元璋从李善长的手上接过小明王的灵位,随即领着群臣来到了一处宗祠之中,恭恭敬敬的将这个牌位供奉了起来,李善长早已命人点起了香烛等物事。
吴国公朱元璋从袖子中取出了预先做好的祭文,于香烟缭绕之中,对着跟过来的滁州将领和麾下的众臣朗声宣读道:“帝继天立极,垂统保民,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御历膺图,莫不泽被生民,仁周寰宇。不意龙驭忽遐,普天孺慕。弗克躬祀,敬率诸臣,恭陈牲帛,祗告主上,圣灵不昧。伏维恪歆,神其鉴飨!
吴国公方才将祭告小明王祭文宣读完毕,李善长等文臣已然在底下嚎啕大哭了起来。
殿宇中的滁州将领听得如此哀号一片,心知若是不哭上一哭,必然会让人以为身为人臣,在故主罹难之后,却无哀戚之情,其心可诛。
所以也只好随着诸人放声大哭,当然免不了有一味干嚎的滥竽充数之人。
不过场中气氛如此,倒也像是同气连枝,荣辱与共。
李善长看了看滁州将领的表现,不由回头和吴国公朱元璋交换了一个眼色。
朱元璋从李善长递过来的眼色之中已然知道李善长的意思是要乘此良机,大可以利用收买这些滁州将领。
所以朱元璋恭恭敬敬的给小明王韩林儿设置好灵位之后,随即就对着殿中诸人说道:“我等皆是小明王的麾下,如今主上已然龙驭上宾,而外敌却在一侧虎视眈眈,亡我之心不死,我等诸人理应摒弃前嫌,和衷共济,共赴国难。不可因小事龌龊,徒生枝梧,因小失大,耽误了大事。”
滁州将领听了吴国公朱元璋的这番言辞,俱是点头称是,这些将领也是深知陈友谅对于小明王韩林儿嫉恨非常,而且上次陈友谅派兵围攻安非之时,老上司和刘福通和主上小明王韩林儿抵挡不住,不得已派人到各路诸侯处求援,结果只有吴国公朱元璋这一路响应,派来重兵相助,虽然刘福通战死此役,小明王倒是被吴国公朱元璋所救,滁州将领中也有多人被援军救起,方才得以逃过性命之劫。
如今听闻吴国公朱元璋这般说来,那些被救护过的将领心中不免对于吴国公朱元璋的提议心有戚戚焉。所以滁州将领里头就有些人开口附和吴国公朱元璋的提议。
“事到如今,小明王已然死了,我等两家应当合兵一处,共同防御陈友谅和张士诚。”一个对于吴国公朱元璋心怀感激的将领马上开口提议道。
“没错我等应当归于吴国公的麾下,随同吴国公一同抵御外辱。”一个将领随口附和道。
“理应如此行事,我也愿意追随吴国公。”
滁州将领里头有好几个出来表态,不过已然有好些将领确实像是尤有估计的一样,不肯表态。
吴国公朱元璋见到此种心情,心中不觉大为惊讶,今日费了如许多的心力尊奉小明王韩林儿,本意就是要拉拢这些小明王韩林儿的旧部滁州将领的心。
可是眼下的情形看来,这些人似乎还是心中犹有顾忌,到底在顾忌一些什么事情,吴国公朱元璋却是无从捉摸。
这时门外如何有个侍卫飞快的跑了见来对着吴国公朱元璋喊道:“吴国公,不好了,外头来了好多滁州的兵马,快要到门口了,我等是否要将滁州兵马拦截下来。”
吴国公朱元璋闻言,面色微微一变,心知滁州兵马此番前来,必无好意。
方一转念,忽然见到好些滁州将领面色松弛了好些,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似乎一件大事终于要来到了似的,吴国公朱元璋心知有异,不过视情形也不便开口相询,只好对着诸人说道一声:“今日是本国公祭奠小明王的日子,无论何人都过来祭奠,既然来的都是滁州的人马,必然也是来祭告之人,如何能够擅自加以阻拦,非但不宜阻拦,你等随本国公出门相迎即是。”
滁州的将领们一听吴国公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如此宽宏大量的要亲自出去迎接,心中对于吴国公朱元璋的雅量自然是钦敬不已。
朱元璋心中也是忐忑,不止滁州的兵马没有招呼突然过来究竟是为何缘故,不过他已然从一些滁州将领的面色上看出此事断然不会危及自己的性命,既然如此,何不索性做的彻底一点,以示自己的非常之肚量。
所以朱元璋就带着诸人一头除了宗祠,楚流烟却极为忧心此事,以为滁州兵勇定然是来者不善,便移步跟到吴国公朱元璋的后头,以期能够保的吴国公朱元璋万无一失。
争霸天下 一百五十一章:折冲樽俎
更新时间:2010…8…31 16:33:43 本章字数:3403
朱元璋回头看了楚流烟一眼,心中也窥知了楚流烟如此做的本意,不由对着楚流烟露出了一个极为欣喜的笑容。
楚流烟一见朱元璋回望过来,心神一动,将头偏于别处,似乎是说次此事我也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你可不要多心。
朱元璋一见楚流烟不理会自己,情知楚流烟定然是不想和自己之间有什么纠葛,所以方才有此举动,所以不由的微微摇了摇头,随即就走出宗祠之外。
楚流烟也是积极的赶了几步,来到了吴国公的身后,亦步亦趋的跟随吴国公走出了宗祠。
两人抬眼一望,只见前头尘头大起,似乎有千军万马朝这边驱驰过来。
当下就有个几个文官有些着了慌,顾不得体面的扯住了靠前面的一个滁州的将领,有人就张嘴喝问道:“你等好大胆,居然胆敢如此行事,莫非想要造反不成。”
被人一把扯住,而且滁州将领自然是极为惊心了,不过朱元璋却开口说道:“不必如此,我看滁州兵勇今日来此只是为了祭奠小明王,尔等快将此人放开。”
几个文官听了吴国公朱元璋的呵斥,大为惭愧,自然就将扯住的将领的手给放开了。
被扯的脸红脖子粗的将领在文官们放手之后,自然也就松了一口气,不过鉴于应天这边的官员怒气冲天的样子,也不管跟刚才扯的他几乎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滁州的将领找回公道。
这边刚刚闹腾完,那边几千人的滁州兵勇已然卷到了身前。
朱元璋抬眼一看,只见冲到前面的一员将领面色阴沉,看起来年纪也已然不小,只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此人一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就翻身下马,笑吟吟的对着迎接上来吴国公朱元璋说道:“不知道吴国公如此客气,末将这是死罪死罪,我给吴国公先行一个礼好了。”
口中虽然如此说,可是身子却是纹丝不动,站在吴国公朱元璋身后的楚流烟已然知道此人定然不是好人,所谓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在吴国公朱元璋今日祭奠小明王韩林儿的这番大事的时候,来人居然带了不下于数千人的兵勇过来,显然是有所图谋的。
吴国公朱元璋也不是呆子,一见此人口中虽然是盛意拳拳的,可是却没有任何的表示,连给在上位者行个礼节的礼数也是没有尽到分毫,自然也就明白了此人今日来此,绝非仅仅是为了祭奠小明王,肯定是对自己有所图谋。
心中这般想来,吴国公脸上却装出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对着这个将领热切的说道:“将军既然是来祭奠小明王韩林儿的,小明王的棺椁就停放在里头,就请将军与我一次入内吧。”说着吴国公朱元璋便亲热的拉过了此人的手,想要也此人同步入内。
此时早就有人将抬来的棺椁停放到了宗祠里头的空地上。
不料此人却不理会朱元璋的这般殷勤的做派,只是对着吴国公朱元璋拱了拱说道:“吴国公,天下皆知我主小明王是死在瓜步,尸首也别大浪冲走,不知所踪,至今依然未能找到任何信物,更不用说是尸身了,不知道吴国公口中的棺椁里头到底葬下的是何人。”
李善长眼见此人如此放刁,心知此事断然不会轻易了结,就微笑的上去替着朱元璋解围道:“将军所言之事,确是天下共知。不过吴国公哀怜故主小明王事不见尸,无法下葬,便仿效前朝衣冠冢的成例,寻来了小明王的平素的衣物冠冕数件,代替小明王的尸首,以此来聊备一格,以寄托哀思之意。”
吴国公朱元璋听得李善长替着自己说出了这一番场面话,自然也就随声附和道:“却是如此,小明王失事落水,不幸罹难,此等消息传回应天之后,本国公饮食俱废,日夜忧心,派出了数拨人马沿江寻觅数日,小明王的尸首依旧是毫无踪迹,本国公便令人驻守当地,细细查寻,若是能够寻回小明王的尸身,就即刻来报,可是时至今日,依然是杳无音信,所以本国公也极为无奈,不得已只好如此行事。”
来将闻言只是笑了笑说道:“非是我等疑心,只是吴国公迟迟不将小明王失事的罪魁祸首徐达除死,我等就算心中觉得吴国公定然是无辜的,不过滁州兵勇却不是如此认为,今日随同我来的将士都是小明王的旧部,本来吴国公和小明王唇齿相依,我等不应疑心吴国公,可是时至今日,吴国公依然没有下令杀了徐达,不得不令我等疑心此事。”
吴国公朱元璋身后的楚流烟忍不住了,面色一寒的冲出来对着来人呵斥道:“将军的这番话,看是句句给吴国公脱罪,可是细究起来确实句句怪罪小明王,不知道将军究竟意欲何为。”
来将见吴国公后面忽然冒出了一个女子,而且言辞甚为激烈,不免有些心虚的对着吴国公朱元璋打着哈哈问道:“不知道此是何人?”
吴国公朱元璋笑道:“此乃我军中的女军师,姓楚名流烟。是我身边不可多得的助力。”
那人一听,吃惊的盯着楚流烟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说道:“莫非此人便是元朝鞑子皇帝到处缉拿的红衣妖人,怪不得着了一身绯红的衣裳。”
楚流烟闻言,便挖苦的说道:“若是著着绯红衣裳的人都是红衣妖人,恐怕天底下就有千个百个红衣妖人了。”
来将一听,面色发赤,红过了耳朵根子,对着楚流烟拱了拱手说道:“姑娘言语犀利,在下不是对手。今日之事首在计议吴国公何时处置令小明王失事身亡的徐达,若是吴国公不愿杀了徐达,难保滁州兵勇不奋起作乱,故而此事为最要紧之事,其余细故不必牵扯。”
楚流烟知道此人如此退让,必然是不想自己搅了局,此人的心计确实极为厉害,而且紧紧的用滁州兵勇作乱相逼迫,据如今的情形看来,今日来的这些滁州兵勇极有可能就是为了给此人壮声威的道具,其人的用心终究极为可怕。
所以楚流烟便开口驳斥道:“将军此言差矣,据你所言仿佛小明王之死是徐达将军一手造就,其实不然,小明王当日在渡头覆舟身亡,全船兵勇和其余人等,尽皆丧命,唯有徐达将军一人水性极好,方才侥幸免于一死,此事两军之中俱是有人见到。如此人所共见之事,一定要将其归罪与徐达将军一人身上,不知道将军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意来见吴国公的。”
来将回头指了指身后的数千兵勇说道:“在下别无他意,只是来奉劝吴国公一句,若是要处置徐达将军,请尽快动手。今日滁州兵勇听闻吴国公朱元璋在江边祭奠小明王,便要来此处向吴国公请命,请吴国公杀了徐达,就来归附吴国公帐下。”
此人话音刚落下,其身后的数千兵勇将领齐声发出了声震寰宇的高喊声:“杀了徐达,归附帐下。”“杀了徐达,归附帐下。”
如此整齐的呐喊了数次。
吴国公身后的应天官员无不勃然变色,只有刘伯温一人依然是面色如常,还朝着楚流烟这边展颜笑了一笑。
楚流烟原本也是有些手足无措的,如今一转言看到了刘伯温的笑脸,心中不觉一振,知道今日之事定然是来人预先安排好的,所以滁州的兵勇才能够有如此整齐的队形和如此一致的呼喝声。
想到此处,楚流烟心中已然知道此事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不易为人查知的阴谋,而这个阴谋所要对付的人可能不是这些人喊打喊杀的徐达,而是陷入如此被人胁迫的吴国公朱元璋。
吴国公朱元璋却是没有意会到这一点,他心中早就被今日拦住了他的轿子的那个面色骄横的滁州将来的话语个占据了,先入为主的认为今日之事就如同那个将领所说的,若是自己不下令杀了徐达为他们的故主小明王韩林儿报仇,应天城外的十多万滁州的兵马马上就是起来造反了这样子的事情吴国公朱元璋绝对是不想看到的,哪怕是牺牲了一个徐达能够唤来应天的安宁和滁州来的兵勇和将领的归附,那也算是一件上算的买卖,何况自己也然在狱中和徐达说好了。
吴国公心中一念及徐达,又有些不忍,上次亲自去狱中虽然是去探望徐达,可是却也不得不对徐达说出要借他的人头来摆平滁州兵马一事,徐达居然欣然应诺了。
当时吴国公朱元璋心中已然隐隐约约有些痛心,跟着他东征西讨一起出生入死兄弟,自己居然无法保全他的性命,而且要借用他的人头来平息一场有可能即将爆发的祸乱,这实在是朱元璋不愿意见到的事情,也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所以情势发展到今日这个地步,自己似乎已然没有了退路,不得不走出这一步棋。
丢车保帅,只是这个车子丢了之后,永远也找回来了。
吴国公朱元璋心中想到当今之世,人才难得,怎么说徐达也是自己手下一员极为得力的大将,自古有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倘若应了滁州将士的请命,将徐达斩首示众,势必会损失了一员大将,此事也是大费踌躇,因此之故,吴国公朱元璋的脸上出现一片阴云,低沉冷酷的吓杀人。
楚流烟见到了朱元璋的情形,心中已然知道吴国公必然是在为如何处置徐达的事情决断不下。
眼看吴国公朱元璋的脸色愈来愈坏,楚流烟在心里恨透了眼前的特意来此惹事的滁州将领,不过楚流烟也知道,如果在此等和此人发生了龌龊,不是一个妥当的法子。
争霸天下 一百五十二章:罪不当诛
更新时间:2010…8…31 16:33:43 本章字数:2638
从目前的情势看来,应天来的护卫吴国公的兵马虽然也有一两千人,可是对方却呼啦啦的来了四五千人之众,若是起了纠纷,又有人有心从中挑拨,刻意生事,恐怕今日在此处就会有一场争端,保护吴国公朱元璋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应天城中的大小官员也都在此地,若是折损了数人,对于应天的打击就大了,而且此地兵戎相见的话,难保友军不会变成了敌人,若是滁州的兵马哗变真成了敌人,那么应天的情势可就不妙了。
楚流烟心中这般想来,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和此人在此地起冲突,所以便笑着对着来将说道:“将军既然今日吴国公是在此处祭拜小明王,将军身为小明王的旧部,本来应当好好的进来祭告一下小明王,不如先行入内祭奠一番。”
朱元璋闻言心中也是后悔不迭,常言道事缓而圆,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的,如果能够将眼前的咄咄逼人的逼问自己的滁州将领带到宗祠之内,好言相慰,若是能够使得此人回转心意,自然就可以将此事了结了,何必在外头苦苦思量如何应对。
朱元璋想到此处,便朝着楚流烟投去了感激的一瞥,随即便执着滁州将领的手亲切的说道:“将军,请随我一同入内祭告小明王如何?”
楚流烟的这番话说道在情在理,吴国公朱元璋又是盛情相邀,此人也知道在这种场合自己若是做出抗拒此事的举动,必然会被人所不耻,日后就算走到街头上也会有人指着自己的脊梁骨暗自骂自己是个不忠不孝之徒,这样的罪名可是谁也当不起了。
所以此人眼珠子一转,便笑呵呵的说道:“本当如此,吴国公不必提醒,我也理当先行祭告我主小明王一番。”
吴国公朱元璋闻言大喜,就拉着此人的手,转身便欲往宗祠里头走去,这个时候,忽然有个滁州将领跑到了跟前嚷嚷道:“大哥,你怎么才来,有几人在里头鼓噪我等同袍归附吴国公,我等都不知道如何应付了,幸而大哥你刚好赶了过来。”
那人听得这番口无遮拦的话语,便当头呵斥道;“老八,不要如此多嘴,有话我等回去再说,你如何没有一点眼色,没看到我和吴国公正要去拜祭小明王么。”
方才嚷嚷着的将领听了一顿呵斥,低着头就转到了此人的背后。
“吴国公见笑了,滁州将领多是粗人,比不得吴国公帐下,还有很多文人雅士,书生儒将。”
吴国公毫不介意的笑笑说道:“无妨,听闻刘福通将军最喜大字不识一个的猛将,所以帐下的悍勇之将多不胜数,方才那位将军虽然粗鲁莽撞了一些,必然也是一位力敌万夫的猛将。”
转到了身后的那人听得吴国公的夸张,居然毫无愧色的接口说道:“那是自然,在滁州将领之中,我的武功虽然派不上第一,可是也是前五个里头的,真材实料,如假包换。”
这话听得吴国公朱元璋身后的楚流烟不由“扑哧”的笑了一声出来,吴国公朱元璋也是忍俊不禁,不过终于还是将笑意掩盖了过去。
说话间随即又有好几个将领过来和此人见礼,随后便乖乖的跟在了此人后面,亦步亦趋的随行。
楚流烟不由的暗中心惊,看来自己对于此人的印象还真是没错,此人绝对不是滁州将领里头的泛泛之辈,就看底下的那些将领唯此人马首是瞻的态度也可见其一斑。
所以楚流烟就靠近了一些,希望能够将此人的话语听个分明,好好的揣度此人今日如此行事到底是为何什么。
吴国公这下才知道方才逼问自己要杀了徐达之人,在滁州将领里头的身份颇为高贵,这么多的滁州将领对于此人如此敬畏恭顺的态度,也使得朱元璋心知此人定然是滁州将领里头的一个重要人物,若是能够使得此人率先归附自己麾下,必能震慑其余滁州将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吴国公朱元璋就一路殷勤的执着此人的手,亲热的问道:“不知将军高姓,仙乡何处?”
那人一见吴国公如此折节下士,心中不免对于吴国公朱元璋也是有了一份期许,听得如此问来,也就谦逊的回道:“末将免贵姓连,字城诀,是滁州人氏,早年跟随刘福通将军,刘福通死后便转而追随小明王。不期小明王猝死江中,劝谏吴国公诛杀徐达将军,也是心念故主,惟愿能够替得小明王尽一份心力而已。”
“将军之心与我相同,本国公今日在此替小明王设下灵位,备好了棺椁,虽然未能找到小明王的尸骨,只能以小明王的衣物冠冕暂行代之,如此作为也是为了稍稍告慰主上的在天之灵,尽一尽为人臣子的本分。若是日后能够寻得小明王的尸骸,定然还要将小明王风光大葬。”吴国公朱元璋不无叹息的说道。
听完了吴国公朱元璋的这番话,连城诀也是叹息了一声,随即便转过脸来对着朱元璋说道:“若是吴国公真的有心要替小明王风光大葬,如今应当先杀了徐达以慰小明王的在天之灵。”
吴国公朱元璋闻言,沉默了一下,没有言语。
楚流烟却忍不住了,在后面对着滁州将领连城诀说道:“连将军,你为何就是不愿意放过徐达将军,徐达将军亲自到滁州奉迎小明王,路上无不尽心伺候,据闻还在滁州城里头广为招揽方圆数百里内最好的庖丁厨子,以及色艺冠绝滁州的歌姬数十人沿途侍奉小明王来应天,只是在渡江的时候,被风浪所袭,小明王失事罹难也是徐达将军未曾防备的着的天灾,如此人力无可挽回的事情,如何可以怪罪到徐达将军一人身上。”
刘伯温听得楚流烟这么说,也上前几步说道:“小明王的坐船倾覆之后,徐达将军也曾数度跳入水中试图营救小明王,只是当时风高浪急,徒劳无功。徐达将军奋勇相救,以至于气力用尽,也差点被风浪卷入江中,不得复生。这些事情都是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