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好,这就好,海路难行,晚一点撤完不碍的。马上写奏章,派人送往承德,请皇上回朝。哈哈哈。”奕忻在也按耐不住,得意的笑起来。
第二部 三十七章(2)
“公亭,快上船吧。”杨一在船上大声的叫着聂士成。聂士成依旧不甘心的朝北京的方向看了看,然后涂了口唾沫,这才慢慢的上船。
杨一让新军把能收刮到的船都集中到了这片海面,以缴获的英法联军三十多艘战舰为基础,其他大小船只六十余艘组成的庞大船队,载着新军三万余人缓缓的朝大海的远处前进。
看着陆地离自己越来越远,聂士成心里不由一阵郁闷,几天前还唾手可得的北京成就这样从眼皮下溜走,自己连城也没进过,只是在城外看了看北京那破败的城墙,杨一就命令部队南下的南下,上船的上船,就连前几天从上海运来的大量弹药船都没卸,直接就跟着船队就重新开向大海。
原来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现在已经改名叫“定远号”,宽大的夹板上,杨一和张键围在一张桌子上,正看着一张地图,聂世成走到桌子边,也探头看了看。
“公亭,你也来看看。”杨一招呼聂士成坐下,看到聂士成一脸的郁闷,杨一不由笑道:“怎么?想不通是不是?”被说中心事的聂士成不好意思的笑笑,但还是肯定的点了点头。张键露出一贯阴险的笑脸道:“公亭,你来看看这。”说着张键的手指向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聂士成顺着张键的手指看了过去。地图上的“山海关”三个字让聂士成的心脏激动的跳了跳,聂士成不敢相信的看看张键,见张键一脸肯定的笑,聂士成还是不放心,转头看看杨一,杨一也肯定的笑着点了点头。聂士成高兴的一拍桌子龇牙咧嘴的笑道:“娘的,这下玩的大了。”不过聂士成很快就平静下来,盯着地图看了半天说道:“大人,我们这样是不是太阴险了?既然打,我们在通州就可以直接动手啊,还跑去和鬼子六谈判做什么?”
杨一和张键相互看了看,一起对聂士成露出招牌式的阴笑,笑的聂士成心里发虚。最后还是杨一来解释聂士成心中的疑惑。
“公亭,打下通州后我们是可以立刻攻打北京,可是我们的弹药储备不足,也只能是打下北京,不可能连续作战。”杨一说到这看了张键,示意由他继续说。张键笑着接过话道:“直接攻打北京结果可能就演变成一场追击战,北京的皇帝肯定会跑,一旦皇帝跑回东北,这仗打起来就累了。”聂士成听到这里终于恍然大悟,一拍大腿道:“对,咱们当时弹药不多,不可能连续作战,狗皇帝就有时间准备。”杨一继续补充道:“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东北连着俄罗斯,俄国对我国东北垂涎以久,万一皇帝狗急跳墙勾结俄国,让俄国出兵干涉这仗就有可能陷入持久战。我们在天津打了洋人,洋人定然不肯罢休,一定会卷土重来,我们没时间在国内和狗皇帝耗,一定要在欧洲列强打过来之前解决国内的战事。”
“对,这要打下山海关,我们就可以瓮中捉鳖,那鬼子六不也是?”聂士成看看杨一,杨一立刻露出一脸无辜的表情道:“你别看我,这主意不是我想出来的。”聂士成又看看张键,张键一脸不可理解的表情道:“我说大人,你不要什么黑锅都是我来背吧?”茫茫大海上突然刮起一阵冷风,聂士成不由打了个寒战——
新军如如潮水般的来到北京城下又悄悄的如落潮般离开。北京查城被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气象。一个关于恭亲王大义凛然,孤身悄悄进入通州,三言两语就说服新军首领杨一,并使其认识到错误,主动退兵的故事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流传开来。随着这故事流传范围的扩大,开始出现各种版本,什么六王爷单刀赴会怒斥杨一,什么杨一在六王爷面前羞愧下跪,发誓永远效忠朝廷。总之是越传越悬乎,把个鬼子六吹的是天上有,地下无的高大威猛,睿智无双,就连大街上拣马粪的老头都知道北京有个很本事的六王爷。
至于通州城里的十万清军俘虏,除了那些手了杨一黑钱的将领们,其他人都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整天被新军押着到处做义务劳动,还不能稍微偷懒,一点被发现,打一顿是小事,当天是一口吃的也没有的。这些清军哪吃过这样的苦,一个个也只能硬着头皮忍着。谁知道这天一觉醒来,平日里监督劳动的新军不见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伟大的六王爷,奕忻一下就成了士兵心目中的大救星。
奕忻端坐在书房内,听着周师爷的汇报。也许是最近都很顺利,周师爷一脸的春风得意状。新军撤退以后,奕忻的手下顺利的接收了新军留下的地盘。通州的十万大军也完全控制在奕忻的手里。不过提套胜保的时候,周师爷声音突然变小,而且人也*近奕忻才说:“王爷,胜保的事也只能这样处理了,胜保一向和军机处的那些人关系密切,所以小人…”周师爷说着在脖子上抹了一下。奕忻听了头稍微往后仰一仰,眼睛也微微的眯上,嘴里说道:“也只能这样了。”
远在承德的咸丰皇帝在接到奕忻的奏报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一向视为眼中钉的奕忻果然有些门道,居然说退了杨一和他的新军,看来今后对奕忻要更加小心防备才是。如果奕忻知道咸丰的想法,那就更要庆幸自己的选择了。
奕忻在奏报中说道:杨一本没有造反的意思,都是因为胜保要害杨一,杨一才反击的。在奕心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杨一动摇了,接着奕心动之以情,晓之以大义,杨一才幡然醒悟,表示自己有复皇上的信任,主动答应退兵,并表示在适当的时候进京想皇帝请罪。临行的时候,杨一还拉着奕忻的袖子,痛哭流涕,希望奕忻在皇帝面前帮自己说话。
看完奕忻的奏报,咸丰感到无比的郁闷,这样出风头的事情居然被奕忻抢去做了,自己早就怀疑杨一没有造反的意思,都是朝廷里那些没用的大臣们屡进谗言,诋毁忠臣。弄的自己也判断错误,早知道就应该留在北京,虽然不可能象鬼子六那样能如此风光,但也不会如此便宜鬼子六。咸丰眼睛盯着奏章,脸色越来越难看,下面的众位大臣也察觉到咸丰的情绪不高,原本因为北京危险解除带来的兴奋现在也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来。有几个以前说过杨一坏话的大臣偷偷的抬头朝龙椅上的咸丰,发现咸丰正用冰冷的目光怒视自己,顿时头又吓的低了下去。这些个大臣一个个在咸丰的目光下不由的都往后缩了缩,生怕被气头上的先锋当做出头鸟来打,心里一个个都还担心着会被皇帝秋后算帐。
咸丰虽然也很想把那些搅舌跟的家伙都收拾一下,但眼下更急迫的事情是返回北京,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咸丰这时比任何时候都破迫切的想回到北京。
简单的交代一下回北京的事情,咸丰草草结束了这一次和大臣们的会面,此时的咸丰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急需一个地方来让自己轻松下来,于是咸丰选择了来到他最喜爱的贵妃——兰贵妃的房间。
尽管这是在白天,但咸丰还是把自己最喜爱兰儿剥了个精光,然后把他对大臣们的不满和对奕忻的嫉妒全部都发泄到眼前这具美好的身体上。行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都知趣的逃的远远的。不过这位母凭子贵的兰贵妃现在的遭遇却是很多后宫佳丽们极其嫉妒的。就连兰贵妃发出的“恩、恩、恩”的叫唤声也是其他女人嫉妒的根源。咸丰喜欢兰贵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兰贵妃会**。中国女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含蓄,包括在床上也要如此,选进后宫的就更不用说了,一个个在床上大都如木头般的任皇帝摆弄,而天性好强的兰贵妃就帘子床上也要争取主动,经常骑到咸丰的上面,这让咸丰大感兴趣,也使兰贵妃牢牢的在床上抓住了咸丰的心。(没灵感,写的很辛苦,老九他们让我写一点东西对付一下。)
“皇上,您今天真厉害。”心满意足的兰贵妃臃懒的趴在咸丰身上,这要是换到别的女人,是绝对不敢的,趴在皇帝上面,这就是犯上。可兰贵妃却不吃这一套,这么爽就怎么来。不过聪明的兰贵妃该是发现了咸丰皇帝和以往的不同,尤其是那可怕的眼神,仿佛要把自己吞进肚子里,这是兰贵妃第一次发现咸丰的目光如此可怕——
联军失败的消息终于传回英国和法国。英国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首相也立刻召开了两院会议,讨论如何对应这次战争。
“耻辱啊!!,耻辱!这是大不列颠帝国绝对不能接受的耻辱,要讨伐那些东方的野蛮人。”议员甲说话的语气几乎是在咆哮。
“这位绅士,不要冲动,要记住,我们是绅士,绅士时刻都要保持冷静和幽雅的风度。”议员乙先是用平静的语气在劝议员甲,其他议员在听了议员乙的话后也对他表现出来的风度表示赞许,纷纷鼓掌,可议员乙接下来的话却让大家大跌眼镜。
“不错,我们是要冷静,可是我当想到我们英勇的海军将士被该死的中国人用诡计残杀,我就再也无法冷静下来。”议员一突然提高声音道:“他妈的,谁要是反对出兵中国,老子就拧下他的脑袋,我操。”
“对,一定要惩罚中国人,要让他们的皇帝趴在女皇陛下的面前给女皇添鞋子。”议员丙叫的声音更大,不过他不是心疼战死的将士,他是心疼他囤积在香港的大批鸦片,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的鸦片走私商人。
对中国再次动武的意向得到两院的全票通过。同时议会还决定派人前往法国,联合法国对中国动武。
法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得知联军全军覆没,连两位专使也被活抓后,立刻暴跳如雷。拿破仑三世马上召开御前会议,决定联系英国共同对中国进行报复。
正当英法两国磨刀霍霍,调集军队准备杀向中国的时候,美国和俄罗斯的大使也分别拜访了英国首相和法国的皇帝,提出了四国组成联军,共同对中国动武的意见。
四国一拍既合,达成了共同出兵中国的协议。达成协议后,这四个国家开始各自回去,整顿兵马,他们要联手瓜分中华。
普鲁士,——
船队在大海上航行了五天,山海关已经远远的出现在地平线上,巍峨的长城在群山上盘旋,天下第一关是雄伟的,但她的存在并没有完全阻止异族进入中原的脚步,相反却成了阻碍中国和世界交流的壁垒,成为了中华民族长期闭关自守的象征。
站在定远号的前甲板上,望着远处的长城在不断的向自己*近,杨一脑海里突然想起**的诗,不由顿生感慨,用缓慢而有力的声音念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大人真有雅兴,作的好诗。”杨一念诗的时候,张键来到杨一身边,听个正着。此时正值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撒在杨一的身上,杨一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入在这绚丽的晚霞中,高大的身躯面对远处的群山和万里长城,浑身散发出一种气吞天下的气势。
张键的叫好明显没有打断杨一的诗兴,此时天边彤霞如血,群山万里连绵,杨一也不回头,继续念到:“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后面这几句把张键听的眉头一皱,他是个书生,听出杨一念的是首词,只是这词似乎还差半阕。读书人对好诗好词的一向是喜欢的,张键对只听到一半的好词有点不满足,倒把自己要杨一有事的事先放到一边,问杨一道:“大人,这词是好词,也应此景,只是不知道另半阕是怎么写的?”
杨一当然不能说是**的大作,说出来张键也不明白,但那上半阕和这景象也不搭界,念出来反而露了马脚,杨一只好道:“先生过奖了,这只是杨一一时感触,秒手偶得的半阕,另一半还没想好呢。杨一书读的不多,倒让先生见笑了。”哪知道张键一脸正色的说到:“大人不可妄自菲薄,单凭大人刚才念的词,张键以为,大人之文才以相当之高,也许是大人久居海外,不熟诗词,不然定可以做出绝美的词句。”
说起诗词,杨一还真不内行,刚才的词也是抄袭的**的作品。杨一知道再这么继续说下去,恐怕就要露馅了,赶紧转移话题道:“先生找杨一何事?”张键这才想起来自己找杨一的目的,赶紧回答道:“李秀成那有消息来了。和石达开的谈判已经于半个月前结束,这是情报部的飞鸽传书。”张键说着递上来一张字条。“另外,按照大人的指示,李秀成在谈判结束后,已经摔大军北上,不日可以度过黄河。”
“好,太好了,秀成干的漂亮,我要给他记功。”
原来杨一早在对付联军之前就让李秀成尽快解决让石达开,然后北上,李秀成那十万大军可太关键了,可以说这仗打成什么样子,关键就要看李秀成能不能及时赶到了。
李秀成货物石达开的谈判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几乎可以说石达开是被李秀成用大炮牙着坐上的谈判桌。石达开虽然对李秀成表示出来的诚意感到满意,但作为原本割据一方的石达开来说,屈居人下的滋味实在很难接受。经过几番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李秀成在去武昌前就预见到可能出现石达开会后悔的情况,毕竟石达开手里还有几十万大军。去之前李秀成就和刘铭传商量过了,谈判开始的十天后,如果石达开还不妥协,就立刻对南昌发起进攻。果不其然,石达开对谈判表面上很热情,但实际上是想利用谈判的机会进行喘息,所以一直在和李秀成扯皮。一直到刘铭传逼近南昌,每天用大炮猛轰,曾国藩一见刘铭传动手,也跟着对太平间下手,从湖南岳州出发,一路朝武昌杀来。两支人马一起进攻,,石达开立刻感到巨大的压力,武昌方向还好,湘军是老对手,石达开并不怕。可南昌的情况就糟糕了,刘铭传的猛烈炮火打的太平间根本没有还手。就连招架的余地也有限。
石达开赶紧找李秀成,让他请刘铭传停火,可李秀成说道:“刘铭传是新军元老。连还和洋溢是连襟,自己根本管不了,李秀成也只能让九江方面的新军停火,可管不了刘铭传。
(付:**的词:忆秦蛾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第二部 三十七章(3)
既然刘铭传不受李秀成的管,那刘铭传的行动当然不会说停就挺停,进攻南昌的力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愈加剧。太平军虽然是百战之师,但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新军,南昌城风声鹤唳,形势岌岌可危,更何况湖南方向还有个疯狂的曾国藩。湘军彭玉麟和曾国荃所部,已经突进到武昌城下,每日只是架起大炮,对着城里猛轰,还一面积极准备攻城。这仗打成这样子,石达开也很无奈,如果不是九江方面一直按兵不动,武昌城更加危险。面队危局,石达开只能选择谈判。
新一轮的谈判开始,刘铭传很配合的就停止进攻,曾国藩派人来催促共同进攻的时候,刘铭传的答复是部队经过连续作战,需要休整。
没有了刘铭传方面的压力,石达开得以集中力量在武昌城下对湘军进行了数次反击,面对太平军疯狂的反扑,湘军不支,整个战线后退五十多里,武昌城的危局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石达开与李秀成的谈判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谈判其实就是双方面达成妥协的途径,李秀成清楚的认识到,以石达开眼下的实力想要完全消灭他,单单是南昌和武昌这两座坚城就得打个一年两年的,可是杨一和他的新军却没有时间可以消耗在这里。李秀成也清楚的知道,北京方面才是大局的所在。
虽然是被迫坐在谈判桌上,石达开还是拼命的为自己捞取最大的利益,讨价还价的最终结果是双方妥协。石达开同意向新军投降,但这投降也只是对外的,实际上石达开的人员和兵马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表面上的归顺。这也是石达开目前能做出的最大让步。李秀成也知道石达开这样的投降实际上等于没投降,但是他已经没时间等待,在一番故做姿态后,还是在谈判协议上签字。
谈判结束,李秀成率领早就准备好一切的手下,立刻北上。心细的李秀成对石达开并不完全放心,在九江城里还是留下李柱子的独立一师,连水师也留了下来。
南昌和武昌两座城池在一夜之间全部换上了新军的旗号,这把正在准备下一步进攻的湘军弄的一头雾水,但不管怎么说,总不能对着友军的旗号开炮吧?也只能偃旗息鼓,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曾国藩。
曾国藩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愣了许久,接着就派人把李鸿章给叫了过来。李鸿章从上海回来后,曾国藩就向朝廷推荐了李鸿章,只是这一段时间事情不断,对李鸿章的委任一直没有下来。李鸿章现在只是跟在曾国藩身边继续学习军务,一面等待朝廷的任命,一面跟着湘军做些事情。听到曾国藩派人来召唤,正在处理公文的李鸿章就放下手头的事情,立刻就赶到曾国藩的营帐。
“老师召唤,不知有何示下?”李鸿章在曾国藩面前,总是一付恭敬的姿态。声音也不高,头也稍微低了低。
曾国藩叹了一口气道:“少荃,你先看看这个。”说着把前线传回来的报告给李鸿章看。李鸿章看了之后也不说话,只是尊敬的看这曾国藩,用一付聆听的表情,等待曾国藩继续说话。
曾国藩表情落寞的说道:“少荃,你怎么看这事?”曾国藩指的是石达开投降新军的事。李鸿章也觉得这事蹊跷,但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恭敬的对曾国藩道:“学生愚昧,还望老师教诲。”
“少荃你也不必过谦,其中端倪我想你也察觉一写,只是那杨一在上海对你甚为照顾,你怕是有话也不好说吧?”曾国藩这一番话直接就说到李鸿章心里去了,李鸿章对最近新军和杨一的动态一直是十分关注的,尤其是这次对石达开的进攻上,刘铭传表现的太异常,早就引起李鸿章的注意,加之李秀成进入武昌的事情也有所耳闻,其中的奥秘也能猜的个七七八八,只是碍于杨一对自己不错,有的话不好说而已。李鸿章的心思被曾国藩一语道破,心里对这位老师的敬佩又增加几分,连忙作请罪状,低头回话道:“老师明鉴,学生惭愧。”
曾国藩也没有过多责怪李鸿章的意思,挥了挥手示意李鸿章别在意。李鸿章跟随曾国藩有日子了,对老师的一些习惯动作还是明白是什么意思的,这才抬头看着曾国藩,等着曾国藩的进一步教教诲。
“少荃,为人知恩图报,乃君子所为也,然新军最近举措反常,恐有大事将出。如今这杨一还是朝廷的命官,只要他不做越轨的事,石达开降了新军倒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怕此子不甘居人下,以新军当前之战力,恐天下再无对手。”曾国藩说着脸上露出忧虑的神情。李鸿章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也只能安慰道:“老师忧虑天下,学生佩服,我看那杨大人也是个一心为国的良才,应该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来。”
李鸿章的安慰看来没起多大作用,曾国藩依旧是一付满怀心事的样子,半天也不说话,只是坐在那发呆,弄的李鸿章也只能继续站在一旁候着。
过了好一会,曾国藩才对李鸿章说道:“少荃,你是个人才,继续留在我这恐怕会影响你的前途,福建那缺个参将,我向王懿德大人推荐了你,你收拾一下这就出发。”
李鸿章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施礼告退,走到门口的时候,曾国藩突然对着李鸿章的背影道:“少荃,一旦天下有变,我等当为朝廷尽忠。”李鸿章默默的转身,对着曾国藩行了个师生间的大礼貌,这才回头离开。
走出门外的李鸿章心里很矛盾,曾国藩的意思他很清楚,就是在提醒他一旦杨一造反,曾国藩希望李鸿章能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为维护这清朝的江山尽忠。如果曾国藩这话是在李鸿章去上海前说,那李鸿章应该没有任何异议的跟随,但眼下的李鸿章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李鸿章了,上海之行给他的震撼太大了。
新军先进的装备,超前的作战思想,奇特的训练方法,还有上海一带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财富,都让李鸿章认识到杨一无论是在财力还是在武力上都远远的走在其他人前面。如今的新军,在整个中国根本就是一支无敌之师,任何与之对抗的力量,下场都将是被毁灭。洋人如此,胜保如此,今后的曾国藩也应该如此。从上海回来后,李鸿章一直有去上海投*杨一的念头,只是杨一一直在天津作战,没有机会去。乳剂的李鸿章很矛盾,一边是对自己殷殷期望的老师,一边是对自己青睐有加,积极招揽的的杨一。
“如果杨一得了天下,对我中华未必是坏事。”李鸿章心里突然升起这样一个念头,心虚的回头看看曾国藩的营帐。营帐的门口紧闭着,但李鸿章仿佛看见曾国藩紧促的眉头和忧虑的表情。想起在曾国藩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