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一笑的更开心了,半天才说:“这新任杭州知府人选有了,多亏雪岩提醒我啊。”胡雪岩让杨一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日头脑,也不知道杨一是什么意思,连一边刘铭传也不知道杨一在打的什么算盘,这新知府怎么又和胡雪岩联系上了。
    杨一见两人在犯糊涂,赶紧的把迷底揭晓道:“雪岩有个好友叫王有龄吧?”胡雪岩道:“是啊,早些年他去捐官的时候,我还私自拿了东家的五百两银子给他去疏通,只是他一去数年,至今也没什么音信,只是听说他在山西做了通判。”
    杨一道:“我看啊,这新任杭州知府,就让这山西的通判来做吧,日后雪岩做起事来也少些官场上地麻烦,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你别学罗严那样勾结官府。”王有龄杨一是知道,历史上的王有龄帅众死守杭州,最终被李秀成破城,城破后王有龄自缢,在做官的品行上还是有的,所以杨一这才放心把王有龄弄来做这杭州知府,也算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
    正事谈完,胡雪岩这就要告辞回去,这时候门子送来一张拜贴,上面湖南巡抚之类的字样杨一倒不是很在意,可是最后的落款却杨一激动起来,左宗棠啊!怎么是左宗棠来拜访,老天爷对自已也太垂青了。
    杨一赶紧让下人把左宗棠请进来,这时候左宗棠在外面己经等了一会了。
    一袭洗的发白的长袍,一顶略显陈旧的小帽,衣服虽然不光鲜,但洗的很干净,腰身挺拔,但相貌堂堂,下巴上飘着一缕胡子,双目炯炯有神,整个人因为这双眼晴而显得神采飞扬,这就是左宗棠给杨一的第一印象,看见左宗棠,杨一的心里如翻江倒海般的激荡,这位垂暮之年为保国家领土,抬棺出征新疆的千古名臣,如今就这样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虽然看起来略显得有些落魄,但依旧不失昂然的气概,中国不能没有湖南,湖南不能没有左宗棠,这句话如雷霆在杨一耳边响起,林则徐看重,托付衣钵的左宗棠,穷一生一力试图富国强兵的左宗棠,高山仰止,左宗棠的大名如雷贯耳,左宗棠的世纪在杨一的脑海中一幕幕的闪现,幸运啊,能和这样的名人对面说话,何其幸也。
    左宗棠行至庭院之中,见杨一已经站在客厅的门口等待自己,不由加快脚步来到杨一跟前,左宗棠口称:“湖南左宗棠,见过大人。”说完低身要给杨一行礼。
    杨一赶紧拦着左宗棠行礼的势头,一把抓住左宗棠的手道:“左先生好啊,先生大名,杨一早有耳闻,只可以未能一见,今日先生屈尊来见,实乃杨一之幸也。”
    左宗棠时年已经四十余,比杨一大不少,虽然杨一是当今重臣,但左宗棠才名在外,就连湖南巡抚和曾国藩见了他也客气有加,征求意见的时候还要称一声先生,平日里左宗棠见了湖南巡抚和曾国藩也不用行大礼,顶多也就拱拱手,一般的官员就更别说了。
    有才能的人多少在性格上有些傲慢,左宗棠也不例外,在官场之上,左宗棠就有个傲慢小吏的美名,左宗棠见杨一如此,心中暗道:“早就听说杨一虽然官做的不小,但为人极是谦和,也没有什么官架子,如今一见,果然如此,如此人物尚能这般行事低调当是何等胸襟,想到这些,心里对杨一的敬佩又多了几分,心里的傲气也去了几分,左宗棠哪里想到杨一这个来自未来的家伙,根本就是对清朝这些乱七八糟的礼节十分的反感,狠不得干脆就把它废除掉,至少在杨一的军队里,杨一是这样做的。
    杨一坚特不受左宗棠的礼,左宗棠不是矫情的人,也就作罢,杨一把左宗棠让入客厅,大家依次做好,下人送上茶水后,左宗棠突然站起来,对着杨一遥遥一拱手鞠躬,杨一大惊,赶紧站起来道:“左先生这是何意?”
    左宗棠起身答道:“在下这是在感谢大人的教诲啊?”杨一听的更糊涂了,自已和左宗棠不过是第一次见面,何来教诲之说,这礼不能白受得弄清楚,杨一赶紧问道:“先生何出此言?杨一实在不明白。”
    左宗棠呵呵一笑:“大人,左宗棠冒昧,其实我在这杭州城里已经呆了一个月了,自去年冬天以来,左宗棠就来到大人治理下的浙江,想见识一下大人的治国之道,到了之后才知道,左宗棠以往恃才傲物,比起大人融合中西之道真是差之千里,实在是井底之蛙,闻道有先后,大人虽然年轻,但大人用如此实用的治国之法,把个江浙两省治理的如锦上之花一般,难道还不是左宗棠的老师吗?”
    杨一这才明白左宗棠的意思,心中暗叫惭愧,没想到左宗棠竟然因为新政而这样推崇自已,自已这个来自未来的人真是占了大便宜了,以左宗棠的才能,只要了解了西方当代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治理个国家也是绰绰有余的,不象自己都是*前人的积累。
    “先生如此夸奖,杨一真是惭愧,杨一幼年生于西方,对西洋列国的经济之道略知一二,杨一身居海外却不敢忘祖,历尽波折才回到祖国,机缘巧合之下才有此成就,江浙境内的经济之道皆是效仿西方的长处,说起来有取巧的成分在内,倒不是杨一有多大大学问。”
    杨一越是谦虚,左宗棠越觉得杨一深不可侧,一个人能坐到如今这样的位置,在左宗棠看来单*取巧是绝对办不到的,怎么也得有点真才实学吧,哪里知道杨一还真的就是大都在取巧,至于杨一的所谓谦和,那实在是过往的生活习惯使然,杨一也没有料到,正是自己的这些习惯,使得左宗棠对自已的评价无形中又高了许多,也大大的折服了这位一向高傲的湖南才俊。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一和左宗棠谈的甚是投缘,左宗棠一直都在寻找经世救国之道,现在在杨一这几乎就算找到答案了,怎么能不多多求教,所以基本上都是左宗棠在问,杨一在回答,幸好杨一对历史也算喜欢,以前也多有涉猎,对西方各国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一番谈话下来,杨一把西方从工业革命到资产价级革命都说了一遍,什么英国的君主立宪,法国的共和,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还有西方新一轮的电气革命等等都说给左宗棠听。
    两人又结合当前中国的情况,谈了些如何在国内发展工业的问题,最后又提到了北京与鬼子六奕忻的作战等等,不知不觉中,刘铭传和胡雪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只剩下两个人还在谈话,左宗棠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看法,两人时而争论,时而相互抚掌叫好,时间在谈话中过的飞快,不觉以日落西山,下人通知用膳的时候,杨一和左宗棠似乎还没谈够,杨一让人在客厅里摆好酒菜,两人边喝边聊,谈到石达开的问题时,杨一说道:“石达开的投降是迫于形势,自己当时由于北京方面的问题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来解决,眼下北京方面事情以了,是该到解决石达开的时候了。”杨一还请左宗棠谈谈他的看法,左宗棠也不推托,侃侃而谈到“眼下应该是解决石达开的最佳时机,对石达开不能硬打,攻打武昌和江西这样的重镇,仿亡一定不小,更何况到时候石达开困兽犹斗,一旦打起巷战来,遭殃的还是百姓,弄不好没个十年八年的武昌和南昌都没办法恢复,所以还是要以招安为主,结合外围的武力威慑,迫使石达开就范。”左宗棠的意见和杨一的想法可以说是不某而合,孙子云:攻心为上,在石达开的问题上,来自未来的杨一和当今的大才左宗棠看法是高度的一致。
    杨一和左宗棠的谈话持续了有个晚上,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执勤的士共看见客厅内灯火依旧,看来两个人一夜牙根就没挪过地方。
    和杨一一番畅谈后,左宗棠还是走了,回湖南去了,尽管杨一百般挽留,但左宗棠还是坚特要先回湖南,等湖南也象江浙一样,新政完全推行开后,左宗棠再来和杨一聚首。
    送走左宗棠,杨一又进入忙碌之中,沈家的问题暂时也顾不上了,估计短时间内沈家也应该消停一段时间,杨一把自已的主要班底都召集起来,部署江浙一带的工厂内迁事宜。
    1860年的三月初,杭州城内,韦晓生、许名、刘铭传、西门子齐聚杭州,杨一开始着手布置,准备对洋人入侵的战争,杨一的目标很明确,首先是把上海和苏州的几大兵工厂迅速的迁往内陆省份安徽,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不至于在战争的初期就让自已的这些宝贝工厂处在英国人舰炮的打击范围内,没有了兵工厂,杨一还真不知道拿什么来和洋人拼命了,其次就是要把民营工厂也要尽快迁往江西、安徽等内陆省,这些企业是今后经济复苏的根本,万万不能毁于战火之中的,眼还强调,在工厂迁移的问题上是绝对没有价钱可以江的,当让呀把其中的厉害关系向工厂主们说清楚,相信他们会理解和支特,当然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武力,逼他们搬迁,还有就是粮食的问题,只要洋人来犯,所到之处绝对不能给他们留下一颗粮食,所以一定要在战争爆发前做好粮食的收藏和隐蔽工作,最后杨一重点谈到战争一旦爆发百姓的安置问题,要求个地方都应该组织起战时的观察机构,一旦洋人入侵,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让百姓撤离危脸地带,总之要和洋人打一场人民战争,要发动群众,坚壁清野,让洋人来了以后没水喝,没粮食。
    会议结束后,杨一偷头把西门子叫来,塞给他几张图纸,让西门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图纸上的东西批量生产出来。
    安排好工厂迁移的事情,杨一又马不停蹄的奔往湖口,着手解决石达开的问题。
    石达开是杨一十分重视的一个人物,不为别的,历史上的石达开是个响当当的人物,石达开是曾国藩的天敌,数次杀的曾国藩要跳河,是太平天国里不可多得的一位良将,是杨一迫切需要的一位人才。
    三月的湖口,鄱阳湖上千帆相竞,渔歌互答,市集上人潮熙攘,要不是偶尔能看见浙军士兵在街上巡逻,还有湖面上停泊的新军巨大的战舰,还着的以为这里是一方平静乐土。
    武昌城内的石达开这一段时间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就这样投降实在是心有不干,虽然自己已经挂上了新军的旗帜,新军也停止了对武昌的进攻,可曾国藩的湘军和杨一的新军依旧从两个方面对武昌形成了夹击的态势,上一次李秀成前来谈判,说的很清楚,只要石达开肯投降,杨一承诺他可以留在军队,石达开的部对要经过改编后才能继续交由石达开指挥,当时也是战场情况紧急,李秀成没有谈到关于石达开今后去向的问题,这也走石达开心头的一块石头,杨一到底会怎样安排自己,如今自己虽然还有兵甲二十万,但都被困在两座城市里,平时湘军和新军对武昌和南昌的封锁很严格,除了采购生活必须品,其他人不得擅自离开,石达开很不服气,但也没办法,说到打自己现在除了刀枪木棒,基本上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武器,洋人早就被杨一赶出了中国,想买好武器都没地方,城里虽然还有一定数量的枪炮,但火药早就在和新军及湘军的作战中消耗的差不多了,真正打起来,火药坚持不了两天,想自己做点火药吧,湘军和新军封锁的又严,根本不可能把材料运进来,石达开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待杨一对自己的最后判决。
    终于,湖口方向传来消息,杨一到了湖口,而且还发来了邀请,邀请石达开到湖口一聚。
    石达开接到杨一的邀请后,手下的众人都持反对意见,纷纷劝说石达开别去,还说为什么杨一不能来武昌见石达开,当初李秀成不是来了吗?
    石达开无奈的对众人道:“糊涂啊,你们,杨一能和李秀成比吗?杨一是谁?他是当个朝廷第一人,他能来到湖口,就近邀请我,就已经给了我天大的面子了,在说我如今名义上己经归降了杨一,怎么说他也是我的上级,难道还要上级来见下级吗?这不是摆明了给别人制造借口来灭咱们吗?”
    没有选择的石达开怀着矛盾的心情来到湖口赴约,杨一与石达开相约在鄱阳湖面上泛舟一聚。
第三章 前奏
    三月,生机盎然的三月,三月是世间万物尽情展现生命魅力的季节。鄱阳湖的三月也一样,岸芷汀兰,芳草萋萋,湖面上渔船来往,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荡起一阵阵浪花。大自然对鄱阳湖是慷慨的,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特产,千年长响的石钟山忠实地提示着人们,历史是不会因个人的原因而停留的。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站在船头,看着这美景,杨一心里不由想起王勃这千古绝唱。与石达开约见的地点杨一选择在这鄱阳湖面上。在后世的年代里,杨一也曾经在空闲的时节,桃李喧嚣的都市,躲藏到这大自然中来,每日里倾听籁,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这一份宁静也祥和。有很多时候杨一曾经想永远地停留在自然的怀抱里,可现实不允许,只要上头一声令下,就算杨一躲在天涯海角,他们都有办法能找到自己,每次与自然的告别就意味着又一次惊险旅途的开始。如今老天爷把杨一送到这个世界来,虽然躲开了那种刀口舔血的生活,可杨一又来到一个他不能逃避责任的世界。天朝上邦,泱泱大国如今以沦落成这般田地,人为刀徂,我为鱼肉堂堂中华竟成了别人嘴角里的一块肥肉,人人以能吃之而后快。
    既然老天爷安排自己来到这个年代,就让自己尽力来改变一切吧。
    楼船很华丽,虽然杨一没有刻意要求,但留守湖口的李柱子还是很卖力地弄来这一艘华丽的楼船,其级别有点像现在的豪华游艇。
    把石达开约到这湖面上来谈判,杨一是本着公开的原则,希望在这里石达开能放弃戒心,和自己达成共识。杨一来的时候只带了两个警卫,这也是想表达自己的诚意。
    三两个姣好的女子弹奏着美妙的乐意,当先的一个女子手持铁板高唱水调歌头,一曲大江东流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道尽了人世间多少沧桑和无尽的豪迈。
    相约的时间到了,湖面上依旧是一片平静,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道道涟漪,微风吹面,使人心旷神怡,吹皱了这烟波浩淼的湖面。终于远远地看见一条快船朝楼船这边赶来,应该是石达开来了。杨一赶紧让人把船停*在草鞋山边的小码头上,等待着石达开的到来。来船在湖面上行驶地飞快,风帆鼓起,船铉两边各有四只撸在不断击打着湖面,飞也似地朝着杨一这过来。
    湖面起风了,来船越来越近,肉眼已经能够看见船上人的轮廓,杨一赶紧喊到船头,整一整衣襟,怎奈疾风劲吹,吹乱了头发,吹起了衣带。
    终于可以清楚地看见石达开了那高大魁梧的身躯了,南人多瘦小,石达开也许算的上是个异类,来自广西边陲的他居然也生得如此高大。石达开一付清朝习惯的打扮,既然名义上已经投降,原来太平天国的那一套行头也就不好意思在穿出来行走了。
    虽然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看得出来石达开出来前是仔细收拾过的。一件海蓝色的长袍,一顶镶有绿玉的小帽,衣着虽然看起来都很普通,但质地绝对是上乘的,衬托出石达开这些年的地位和宝贵。
    杨一站在船首,冲着石达开拱手称道:“石先生,杨一在此等候多时了。”就在杨一打量石达开的同时,石达开也在观察杨一,怎么看都象一个公子哥的杨一,怎么就把太平天国的百万大军消灭了?没想到自己和同僚们居然败在这么一个小白脸手上,而且败得如此痛快,虽然有自己人内讧的原因,但自己不也几次败在杨一手上了吗?看来杨一真的是太平天国的克星,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这段日子石达开过的很不开心,回想起当年一同起兵造反的兄弟,永安封王的朋友们,如今还健在的就自己一个了,太平天国的辉煌大业已经是昨日黄花,不复存在了,想想还真有点揪心。如今自己也要面对命运的最后裁决,一切都看老天爷的安排吧。看着意气风发的杨一在召唤自己,石达开也赶紧拱手回礼道:“杨大人,石达开路远,来的迟了,大人莫怪。”两船相*,停稳后一块踏板被架在两船工之间,石达开顺着踏板来到了杨一的楼船之上。
    上得楼船,石达开意识地观察了一下楼船的人员,除了几个弹奏唱歌的女子,再有就是杨一和两个贴身的警卫,看到这一切,石达开放心许多,暗地里松了口气,看来杨一没安什么坏心,这应该也算是一个好兆头吧,石达开虽说这一趟来也没抱着能安全回去的希望,来之前他已经交代手下,让他们加强戒备,如果自己两天内没有音迅,大家就可以各自逃命去了。
    来到这里,石达开也只能抱着能为手下的兄弟谋一条活路,也别无他求。
    酒菜已经摆好,歌舞双开始上演,杨一把石达开让到坐位上,挥挥手道:“开船吧。”风帆升起,楼船徐徐绕着草鞋山行驶。
    两人客气几句,喝了几杯后,石达开开门见山地问道:“杨大人,石达开今天来到这里,一切听凭大人的处置。”
    杨一也不客气,对石达开这样的一代枭雄,他服气的是你的实力,你跟他再客气,没有实力他一样不鸟你,所以杨一道:“石先生既然如此坦率,杨一也不矫情了,先生能弃暗投明杨某很高兴,关于先生的趋向问题杨某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先生将受封为安徽巡抚,继续抵掌兵权,不过先生得到我办的军校内去学习一段时间,掌握一下指挥和运用新式部队的要领,其次,武昌南昌两地的部队,要进行改变,去劣存优,不合格的一律遣返回家,朝廷发给安家费,留下来的一律由我派去的教官进行训练,训练好后再交给先生指挥,如何?”
    对于杨一的安排,石达开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以前有过太平军投降的先例,杨一的处理办法大致都是一样的。这些情况石达开也都是了解过的。当年的李秀成和陈玉成都是这样安排的。抱着必死决心而来的石达开能落下这么一个结果,也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如果真要说在什么不满,那就是石达开以前在太平天国的地位比李秀成和陈玉成高,如今反过来了,但这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谁让自己过来的迟了。
    知道了结果,石达开心也算安了,这才有心思去欣赏歌舞,石达开端起桌子上的酒杯道:“杨大人,石达开一介草莽出身,如今还是个穷途末路之人,竟然能得大人如此垂青,石达开感激不尽,借大人的酒在下敬大人一杯,从今往后石达开听凭大人差遣就是。”说完石达开一口干掉杯中美酒。说这番话的时候,石达开是真诚的。
    既然石达开表态了,杨一也不能失礼,赶紧地端起酒杯回应道:“如此最好,今后大家一起为我中华的强盛共同进退。”说完杨一也一口而尽。两人放下酒杯相视而笑。
    这时候,船上的歌女正高唱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当中的舞女也把一把宝剑舞的寒光闪闪。楼船外的风更猛烈了,吹得两边的彩带哗哗做响。
    解决了石达开的问题,杨一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算落了地,有了石达开的加盟,杨一的手上又有了一张好牌,今后运转起来就更自如了。
    石达开连夜回武昌安排新军接收部队的事情,处理好一切后石达开直接到南京去军校报到,接收南昌和武昌的事情杨一叫给了李柱子去办。不知道对南京这样一个故地,石达开重游之后会有什么感想?
    上海,杨一又回到了他起家的地方上海。几个女人早就在门口迎接自己的男人回家,只是沈家姐妹看起来有些憔悴,没办法,谁让她们是沈家的女儿。这一次杨一回来主要的是把老婆们都接到北京去,原来在上海的产业杨一都准备交给手下打理,夫人们今后都别再参与管理了,女人们手上有了权利和金钱,迟早要弄出事情来。
    回家的第一天晚上,杨一特意把沈家姐妹单独叫到一边。好好的安慰了一番,表面上看起来她们都很正常,杨一的心也放下许多,在宣布把女人们都接到北京去的消息后,霍小玉她们三个无不欢欣鼓舞,女人嘛只要能在自己心爱的男人身边,比什么都强。沈家姐妹在听到杨一这个决定后,开始也吃了一惊,随后也表示接受。沈清霜手头的情报机关,杨一也让她交给余薪和赵本初,沈清霜也没有表现出不情愿的意思,这倒让杨一觉得有些不正常,但时间紧迫杨一也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多。
    后工厂内依旧是一片热闹的景象,虽说许多部门已经开始迁移,但西门子认为一边迁移一边生产,这样就不会耽误部队对武器的需求。西门子的这个主意让杨一想起了二战时苏联人的工业大迁移,那时候也是边迁移边生产,看来这个办法是德国人想出来的。
    “BOSS,你给图纸我弄明白了,不过其中有一种东西做起来麻烦?”西门子习惯性的叫杨一作老板,作为杨一工厂的总工程师兼厂长,西门子的确是个很合适的人选。德意志民族特有的认真和自律在西门子身上体现无疑。杨一给他的图纸不是别的东西,是地雷、水雷的铁丝网的图纸。两样东西的图纸都是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