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给理想一点时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种族问题会带来另一种断层:某些种族聚居的地方生活很不好过。中国是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国家,帮一把。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文化是有的,但举世皆然也。
我的推论,是只要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率高于城市中层人士的,会带来两个必然的效果。其一是贫富的分化怎样极端也不会出现断层,而断层不出现贫富的分化有机会改进。其二是只要上述的增长率继续,贫富分化的差距早晚会收窄。我当然知道很多中国农民的生活还是很苦,只是认为从重要的动态那方面看我们有乐观的一面。
动态持续愈久愈妙
维护农民劳力收入的增长率非常重要。
想想吧,如果今后五年农民劳力的收入增长能保持过往十年的复息率,五年之后,以今天的物价算,一个农工的每月收入会达到人民币四千。这会把工业的低档次技工推到月入五千多。当然不容易,也没有理论说可以或不可以。事后孔明,我们知道这些年农民劳力收入的高速增长是由县际竞争下的土地灵活使用带动的。泡沫不论,我想不出理由要推出打压楼市的政策来左右上述的发展。
是的,在贫富分化这个重要话题上,北京的朋友要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成熟了的先进之邦怎样看是另一回事,但中国要从动态看还有一段日子吧。只要上述的增长率能继续,这段日子愈久愈妙。
公积效小廉租为祸
回头说协助下层人士的楼房政策,可取的选择不多。目前内地推出的房屋公积金不会有什么作为,尤其是楼价上升他们无缘分享。我们不容易知道一些市民对楼价上升的投诉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拥有的房子,还是楼价上升他们得不到甜头。如果是后者,购买房地产的股票是一种办法,但像楼价一样,有风险。这方面,北京可以考虑推出一种楼房股票指数合约,为了避免影响股价要是外围的,像赌外围马那样,但要由有保障的法定机构执行。房屋公积金于是多了一种选择:购买这指数合约。有风险的,要多赚钱就要多面对风险。
政府提供廉租房不要考虑。香港昔日推出廉租房是因为难民涌至,不给他们提供栖身之所对治安不利。这些廉租房后来搞到一团糟,给穷人定了穷位,虫蛇混杂,黑社会、贩毒等行为集中起来。
经适房的处理方法
政府提供廉价屋可以考虑。这种香港称为居屋内地称为经适房的提供及分配,在内地容易导致贪污行为。要是能处理贪污这一关,适当的做法可不是由政府兴建或让私营建筑商兴建然后限价出售。适当的做法是由政府拍卖土地给私营建筑商,指定要装修好及小单位的面积与变化,然后让私营建筑商在有竞争的市场以市价出售给条件过关的户口。廉价的优待,是政府利用卖地的所得,以近于楼面地价的钱补贴给条件过关的购买户。这样通过竞争的自由市场处理,政府只是少赚或不赚地价,建筑商有利可图,楼房的质量会跟自由市场的取舍相同,除了单位的面积较小其质量不会因为政府提供而下降。换言之,这样处理会杜绝偷工减料的行为。
流动大军一条命脉
细想之下,我不赞同政府提供上述的经适房,因为有一个难以解决的困难。目前中国的流动人口还是很多,不少城市一半以上的居民没有户籍。可靠的数字我没有,但刚过去不久的春运期间,三十八天内不计航空的交通客运量达二十八点五亿人次!这比总人口多一倍以上,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了。在这种各走天涯的人口分布下,目前不许没有某市户籍的购买某市经适房,有欠公允,而如果凡购某市经适房的可获该市的户籍,流动者可能因为一点甜头而被锁住。流动人口会有下降的时候,但今天不应该用楼房政策来左右他们的选择。
我认为流动人口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重要的,跟中国的经济制度配合得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三年多前北京推出新劳动法后,数以千万计的工作大军流动起来,迅速地减少了失业及工业区的治安恶化。要改善流动人口的生计北京总可以想出比提供经适房较佳的方法,不要以房为诱而把他们锁住。
要把楼房政策的主导权力下放不打压楼市,不提供经适房,除了我在上期提出的避免楼市泡沫的方法之外,北京应该做什么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把楼房政策的主导权力下放到地区政府去,某些地区以市作主导,大部分让县作主导,除了提供大概的方针北京上头不要管。
说过多次,中国的地区干部一般能干。
房地产处理不当对他们的生计有肯定的坏影响。这次北京打压楼市是明显地损害了地区发展的利益:增值税之外,地区政府要靠卖地的收入来搞基建及其他开支。如果地区政府可选择,他们不会抽物业税。水出鱼、鱼饮水,抽物业税会使卖地的收入下降,加上处理物业税的手续麻烦,对地区的楼房发展比不上只卖地不抽税那么有效率。
地区竞争不会搞高楼价
这就带来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内地的地区政府会不会像香港那样,搞高地价政策而损害了经济发展及增加贫富分化呢?经济本科一年级的理论说,如果土地及楼房的需求弹性系数低于一,政府为了争取卖地的最高收入会推出土地至该系数等于一而不再放出,过些时日等到需求有所增加再放。这种高地价政策对经济整体的发展是不幸的。
但内地的地区跟香港有两处重要的不同:内地的县际竞争激烈,而地方政府一律重视工、商业的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竞争局限下,只着重增加卖地的收入是自取灭亡。
在《中国的经济制度》那小书内我分析得清楚:增值税的分成对地区政府重要,而争取这项税收要争取流动的人口给个面子。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地区竞争下,楼价过高是败局。想想吧,一个县免费提供一幅大地给一家名牌工厂,怎可以那样傻,搞高住宅楼价来把该厂吓跑呢?虽然档次较低的工人可住工厂提供的宿舍,但职位较高或成家立室的,怎会不考虑住宅楼价?我不是说中国的地区竞争制度好得天衣无缝,也说过还有好些细节要改进。但老人家的理论说,北京放手让地区处理楼房,在竞争下必有奇效。
给同学出个试题
最后我要提出另一个有趣的观察。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靠两项。其一是增值税,全国划一为百分之十七,县政府分成占该税的四分之一,即产出增值的百分之四点二五。
其二是卖地的收入,县的分成占百分之七十五,不同的地区可有变化。我要说的有趣观察,是要某区的楼价上升还是下降,单是调校这两个分成率会生效。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保持县政府的总收入大致不变,提升县的增值税分成率而减低县的卖地分成率,楼价会下降;二者反过来楼价会上升。为什么呢?这会是香港中学高考的大好试题,不知内地同学的本领怎么样。
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个神奇的制度,很有点妙不可言。两年多前我发表的《中国的经济制度》写道: 北京显然没有充分地赏识他们自己做得对,做得漂亮,做得精彩。看来今天北京的朋友还没有充分地赏识自己发明的制度,也显得我这个老人家的影响力是零了。
4
今天下午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8。8级的浅层大地震,打破了日本地震史上的所有纪录。尽管大地震史无前例、灾后重建也百废待举,但在天灾地变的第一时间,日本从政府到民间所展现的冷静、开放,以及井然有序的危机应变,确实不得不让人对日本的国民素质感到佩服。
这样的国民素质,展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日本国民惊而不乱、治安状况大致良好:大地震之后,并没有出现如其它国家所常有的混乱、失序与抢劫情事;在危机中,日本国民守法、守序的高素质更加明显;
-媒体表现专业:在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展现了高度的新闻专业与自律,冷静而不煽情地报导了相关灾情,除了正确传达政府发布的讯息外,也让所有守在电视机前面的日本国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这对安定民心具有相当大的帮助;
-防震设施稳固:除了震央地区与海啸所造成的灾情外,并没有传出类似「豆腐渣工程」倒塌的情形,显示日本建筑确实经得起超级大地震的冲击;这种防震质量,显非一朝一夕可以打造出来的;
-政府危机处理井然有序:在大地震于11日下午2时46分发生后,2时50分日本首相官邸即成立紧急应变中心,首相菅直人在二小时后以冷静的语气,呼吁日本国民冷静面对,相关的应变机制与救灾措施则同步启动,而一度断讯的电话与网络,则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复原;核电厂自动停机、机场铁路电车安全停驶、消防救灾人力以及自卫队、特警等,全都立即到位。
-信息公开、不拒外援:日本在发生如此破记录的大地震后,并没有基于会丢脸或失去「国家尊严」而采取锁国、拒绝外援的作法,相反的,日本政府在第一时间即主动表达愿意接受国外各种援助;相较于在此之前不少国家在灾后不但封锁消息、也拒绝外援的作法,日本展现了高度的国家自信。
整体而言,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虽然灾情仍然不明,但日本政府与人民所展现的高素质危机应变作为,已让世人印象深刻;事实上,每一次的天灾地变,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严厉考验,日本这次面对大地震的经验,让全体人类上了宝贵的一课:
-天威尽管难测,但透过人类的有效努力,是可以把不幸与灾害降到最低。
5
利比亚离中国很遥远,不像在周边发生的事情,对中国的安全利益会带来直接冲击。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中国日益广泛的介入国际事务和参与国际经济的形势下,远在北非的利比亚,那里所发生的事情,对中国也会而且已经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利比亚战乱发生后,中国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撤侨行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国为之震动和牵挂。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经济利益业已受到严重损害,经济损失高达188亿美元。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的持续数日的空袭和海上封锁,已经构成一场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这是继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西方国家以不同借口对主权国家所发动的又一场战争。
利比亚战争还会持续多长时间,现在很难预料,但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战略警示,却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警示之一:后冷战时代并未改变强权的地位,中国要想谋求和平发展,要想维护国家统一和解决好领土争端问题,必须立足于应对强权政治和外部干预的严峻挑战。和平发展是中国既定的国策,但维护国家统一和捍卫领土主权的斗争,却是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始终如一的重大任务,突发情况也难以料定。对于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一是不怕,二是要有足够准备,尤其是不能简单的认为这些都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要充分考虑外部势力插手和干预的复杂情况,准备应对最困难局面,这是中国未来战略谋划的重要基点,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警示之二:中国对外战略的“短板”显而易见,同时也很难加以改变,这就需要加强政治、外交手段的弥补,并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做到有所取舍。中国的“海外利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利益今后还会不断拓展,但中国却缺乏相应的维护手段,特别是军事手段。西方国家为了“保护”甚至取得海外利益,不仅敢于进行“全球干预”,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在这方面它们没有任何顾忌。中国则不然。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一般不可能在海外用兵,即便今后具备了远程投送能力,也不会进行所谓的“国际干预”。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护好中国的海外利益,将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这次利比亚大撤侨虽然做得很成功,但也足以暴露出我们对外战略的“短板”,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也难以挽回。以后遇到同样情况,除了“撤”还有别的办法吗?我以为并非完全无能为力,作为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也要善于运用有限的政治、外交影响力,尽可能维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当然,鉴于这次利比亚的教训,今后海外投资也需要通盘考虑,有些事情光靠“钱”是解决不了的,该回避的地方就不要去,以免造成新的损失。
警示之三:中国切不要高估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关键时候国际影响力还是要靠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来说话,因为今天的世界还是一个讲实力的世界。这些年,中国发展了,富足了,有些人以为“财大”就能“气粗”,就能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行事权,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却是要看谁的“拳头”硬。对于在利比亚发生的事情,中国只能表示“遗憾”,这是对中国真实的国际影响力的检验和反映,但这种态度在处理周边问题上却是绝不可取的。中国希望靠经济、科技立国,在国防发展方面长期保持低调,有些事想做而不敢做,有些事做了不敢说。这种状况,如果在大家都一心谋和平,求发展,有话好好说的国际氛围中,或许行得通,也未必会失去话语权。然而,当今世界远没有达成“和谐”的共识,强权当道是严峻的现实。在此情况下,用“钱”是换不来国际影响力的,加快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才是最根本的应对办法。
西方国家扔在利比亚的炸弹,造成新的“人道主义”灾难,同时也应该把中国“炸”醒了,迫使中国人更多的想想自己的事情。如果从中能够得到应有的警示,能用更清醒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未来,也许我们会做得更好些,付出的代价和损失也会更少些。
6
网上有白宫决策捕杀本·拉登的现场照片,其中一幅是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执行捕杀拉登的任务时,奥巴马和幕僚们在白宫局势研究室(Situation Room),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监看卫星实时传送的视频。(图中左起副总统拜登、总统奥巴马,右起国防部长盖茨、国务卿希拉里。希拉里前面一份文档因为保密原因,被打上马赛克。)
这样一群咳嗽一声全世界都会感冒的人,在一个足以左右世界局势的房间里,监看着一个国家与一个人的战争的最后战果,现场高清图片能公开发布,是件很令我感到很惊奇的事情。这是因为,在我有限的认知里,莫说是高级首长,就算是贫困县的书记县长,类似题材的照片都是不宜即时公开的。当然,有利和谐稳定、反映伟大成就、展示亲民风采的相当正面的照片除外。
更令人惊奇的是,奥巴马及随身的幕僚不过十数人,竟把一个堂堂的白宫局势研究室挤得满满登登。由此可知,这个著名的所在也不过如此,其面积估算起来,也就与我们的科级领导的秘书办公室大致相当,实在是缺少了点大国风范。不仅如此,那会议桌、那墙壁,看不出豪华装修的痕迹,满屋子透着寒酸气。真不明白,这见多识广的美利坚的高级官员们,怎么就不到我们这里哪怕是一个县处级单位,取取改善办公环境的经,居然可以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还能忍受得住?
办公环境差也就罢了,不像话的是,白宫的“机关事务管理局”似乎根本没拿领导当干部。会场内没有时鲜的水果,没有可口的饮料,连周九耕同志都能抽得起的“九五至尊”也没有一包。会议桌上看到的只是一次性纸杯,总统面前隐约可见的水瓶,里面大概也只是清水而不会是“红牛”。
让人看起来不习惯的,还有室内的座次。无论是实际所处的位置,还是照片布局中的位置,本应处在正中的奥巴马被挤到了犄角,绻着身子坐在一张小得可怜的椅子上,连他身边那穿着军装的家伙,坐的椅子都比他的大,看起来也比他的舒适。如果不是他那张为世人熟识的脸,根本就看不出来旮旯里这个人,居然是美国总统。这样喧宾夺主的照片,也敢拍摄并敢公布出来,这就是在我们的某省某县网站上,也根本是不会被审查通过的。
再细看一下他的那些幕僚,无论是坐还是站,倒是一个个气宇轩昂,似乎他成了不起眼的陪衬人。而他似乎对下属们这种在我们看来简直是僭越的行为,丝毫没有在意。看来,他是习惯了与下属们这种随意性的相处,他更关注的是眼前捕杀行动的情况。我就在想,这要是在我们这里,哪怕是一个乡镇的活动,镜头中的领导,一定会身居正坐,气度不凡地运筹为幄着,而在场的下属,则会一个个表情严肃地听取着领导的指示,岂能如奥巴马的同僚那样抢了领导的风头?
总之,这张照片说明一个问题,在对待领导这件事情上,奥巴马没把自己当回事,下属们也没把他当回事,都太没有规矩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下属面前不把自己当回事的领导,却在随后的电视讲话中,说出了全世界都不能不当回事的话:“今天我们再次印证只要美国下定决心,这个国家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这,可能才是老美想要的规矩。而这种规矩,恐怕也只有在会议室中不那么讲究规矩的一群人,才有资格制定。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7
“技术幸运”的许宗衡
标签: 许宗衡 贪官 死刑 郑州 工程 分类: 公权批评 2011…05…11 10:17
言论作家黎明
曾见过许宗衡一面,感觉此人没什么智慧才华,比较善于采纳、运用别人意见可能是优点之一。这样的人,能混到高官位置总会有些庆幸因素,而他的幸运仍在继续中,并且,比起他以往的幸运,这次更幸运——过去是升官发财的幸运,这次是保住吃饭家伙的幸运。
5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许宗衡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许宗衡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而此前对许宗衡贪腐的报道,指其“历年贪污金额高达20多亿元”,“几乎染指深圳所有大型工程”,另有“消息人士指出”的卖官和“生活作风”问题等等。据此信息,许宗衡被媒体称为“新中国第一巨贪”,有的权重媒体也曾以“传许宗衡涉贪20亿,案情严重将判死刑”为标题发布过新闻,一般传媒受众多以为许宗衡必会被执行死刑。
与先前报道的许宗衡20多亿元的受贿数额相比,郑州市中级法院认定的“多次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318万余元”,大大“缩水”以至于实现了“质的不同”。再加“在案发后主动交代了有关部门尚不掌握的部分受贿事实,具有坦白情节,认罪态度较好,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于是“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的判决理由似乎可圆满成立。
然而,以法律之专业眼光审视,郑州市中院提供的这条判决书信息却并不合格。比如,这里的“3318万余元”,是不是包含许宗衡主动坦白出来的受贿金额?它是侦查、监察后原本掌握的数额,还是许宗衡全部的犯罪事实?按法律文书正常的读写规则来理解,这一数字应该为许宗衡的“全罪”,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纪检与法院在许宗衡坦白之前,原本掌握的他的贿款数额有几多,许宗衡本人交代出的涉罪金额又是多少呢?
不要说这一问没必要,公众有权知道这些。许宗衡主动交代了什么、交代了多少不被司法机关所知的罪行,显然非常重要,这直接涉及判决公正与否,也涉及“人心”信服与否的问题。
许宗衡的“3318万余元”,并不是在5月9日的判决过程中认定的。据新华网郑州4月21日电,“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许宗衡受贿案”,那个“3318万余元”的数额早就认定了,这次此数原封未动,审议过程中也未见任何一方的异议,现在公众震惊于贿款金额大大缩水,这反应其实慢了好多拍。
判决结果等于为许宗衡平了一次反,辟了一次谣。许宗衡涉贪20亿,这种信息肯定不会出自一般信息源,若非经“权威”和“内部”审查通过后发布,根本不可能。而今,只能认定数千万元,还是主动交代才达到的额度,这也差的太远,有“造谣”和“蓄意夸张”嫌疑了。所以,还应该质疑:夸大其辞到可以致人死地的报道怎么出笼的?是谁信口开河,拿媒体或其他机构的公信力当儿戏?
若司法机关本来落实贿款无多、掌握证据很少,同时又放“第一巨贪”的消息,那样的话就说明其中存在可疑的非正常因素;若许宗衡主动交代的数额远远大于已落实数额,则显得办案人脸上无光——可是,许宗衡要是交代出来的数额不多的话,那免死的理由就值得推敲了。我推测办案方难处不小,这或许是对传媒提供不全信息与含糊其辞的原因。
拉出一个“贪官死刑名单”,可见从胡长清等至今有个明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