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核武皇帝-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彪将张康仁找了过来,细致的询问了在外国开办石油公司的各方面咨询和法律条款,结果让他小小有点意外和受伤,即便是中国人以外商身份在美国投资办石油公司,再在国外投资采矿,受到的美国法律保护程度也要好于目前的东三省。
当然。美国不同的州对于这种保护的力度也是不同的,张康仁还是建议在新泽西州注册一家石油公司,然后再到其他外国投资,或者是美国其他各省投资勘探石油。
因为宋彪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起此事,张康仁前一段时间赴美洽谈设备和银圆代制业务时,顺道和容揆见一面。容揆原则上同意担任这家石油公司的总经理,并提议在德州开采石油。
如果容揆博士愿意加盟,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听了这个好消息,宋彪就迫不及待的和张康仁道:“行,你立刻给容揆发电。就说我打算亲自去一趟美国办理此事,让他先在美国想办法招揽合适的人员。钱肯定不是问题,我们现在手里就有至少两千万美金的流动资本,我还能和华俄道胜银行拆借一笔资金用于长期投资。两年之内,我可以投入一千万美金。哪怕两年之内没有出产石油。我也愿意继续再以这个规模投入两年。条件很简单,我目前只想在墨西哥投资开采石油,而且必须是在坦皮科地区。”
“这样啊……!”
张康仁微微有点尴尬,道:“其实我上次去美国和容揆面谈的时候,也提起您想在墨西哥办石油公司的想法,容揆因为在这方面有一些朋友。他强烈建议我们不要去墨西哥,而是选择在德克萨斯州寻找油区。目前美国最热门的找油区就是德克萨斯州和南方的几个州。他说石油投资就是赌博,差别在于有些地方的赢钱几率高。有些地方则很低。说到墨西哥的石油业,容揆就正好知道一家墨西哥石油公司,这家公司是美国人在墨西哥的坦皮科地区所创办,三年前曾在纽约大规模的发行创业股票,这种股票也被称之为垃圾债券,前后募集了总计三百万美元的股本,迄今只有几口可怜的低产油矿,除了炼沥青之外就再无任何经济意义,买了这些创业股票的人则算是彻底砸了水漂,原先卖出三百万美元的股本经过三年的折腾,现在的总市值连三十万美元都不到,成了真正的垃圾股票。”
宋彪哦了一声,心里却是大笑不已,道:“那就先在新泽西创办一家新泽西远东石油公司,再花三十万美元将这些垃圾股票买过来,同时去墨西哥坦皮科地区再次买下新的采区地段。存在即有道理,别人愿意在那里投资找油,肯定是有原因的,也许就差那么一丁点而已……当然,在真正大规模投入资金,也就是准备投入几百万美金之前,我还是想先去那里看一看,能不能安排一下行程,我打算秘密前往墨西哥考察,如果能够和墨西哥总统会晤的话,那显然就更好了。”
张康仁想了一会儿,道:“这应该不是问题,驻墨西哥、智利、秘鲁公使伍廷芳和我有一些来往,应该可以请他帮忙。”
宋彪点头,吩咐道:“那你就尽快去安排吧,来去的快一点,保密一点,我希望秘密访问墨西哥,在9月份之前回国。”
张康仁默默称是,这就再次离开宋彪的办公室。
这件事总的来讲有点恶俗,可有钱不赚是王八蛋,何况是这种白送的钱,宋彪的设想就是砸钱,砸很多钱拼命开采它几十口油井,一次性卖给欧美的犹太财团,捞别人一张巨额支票就跑。
随着墨西哥反独裁革命的爆发,以及墨西哥石油国有化的发展,这张巨额支票注定只能买到一堆狗屁,大约在四五十年后才能换回墨西哥政府一两亿美金的赔偿款。
既能赚大钱,又能坑人,这样的好事情去哪里找,最好坑那个洛克菲勒一大笔,坑完就跑,或者是和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换德州的石油产业之类。
不管这个事情能办到多么坑人和奸诈,可对宋彪而言都是一件有点不着边际的坏事,指不定就失败了,一千万美金砸下去打个水泡也有可能,因为他也是完全不懂的。
在这个时期,虽然东三省的新政、实业、铁路、金融和其他治理等等都正是刚起步之阶段,毕竟整个政府机构和政策都大体完善下来,下面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的让它们发展下去,而宋彪的精力也逐步转移到东北新军上。
一千万美金打个水泡是可以的。就当是拿日本人留下来的军费去赌钱了,只要手里有东北新军,宋彪总还是有翻本的机会嘛。
东北新军的二期整训已经进行到了一半,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在宋彪所熟悉的步兵区域。部队大规模扩张之后,总计4万兵力规模的全军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第一阶段,超过1/3的兵力度过一年的新兵期,总计3327名基层低级士官中,有1/3参加过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组织的士官速成培训。全军保留的俄军教导员722人,普及到了每个连,即便在这个时期和清军突然发生剧烈的军事冲突,宋彪也不至于会很尴尬。
当然还要继续努力,宋彪争取能像三个高中生打一个小学生那样痛殴清军。因为只有这样的标准才能以高中生打初中生般的优势围殴日本陆军。
所谓的军事威慑力就是要让别人用屁股想都知道不是你的对手。而你的军队又迫不及待的想找人围殴一顿,这样的情况下,别人就会特别害怕你,正如二战之前的德国。
这些天,宋彪一直在精心的评估全军二期整训,总结一些不足之处。逐步进行修改和调整。
忙碌了一天后,宋彪晚上没有在食堂吃饭。而是去舒家吃晚饭。
他是真正的光杆司令,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真的一个人在宿舍里吃饭也很难过,特寂寞,这几个月里就经常接受舒方德的邀请去舒家吃晚饭,吃完晚饭之后就和舒方仁、舒方德弟兄闲谈,或者是和舒高立下两盘围棋。
除了偶尔去文工团看一看预演的节目,到营部练练枪法,在营区周边骑马之外,这几乎算是宋彪在东三省新政大潮中仅有的悠闲安排。
有舒萱的一点点关系,总的来说不大,毕竟一个人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件很痛苦和寂寞的事,和家人远隔千万里之遥且永远无法相见的这种感受是别人所无法体会的,而舒家一家父子四人都在宋彪身边效力,这种关系确实也是非常特殊的。
这天晚上正好舒方信也回家里探望父母,一家父子四人都在,宋彪也难得的和舒家父子一起喝两杯,因为和舒方信也有点破事要谈,宋彪晚上就没有和舒高立下棋。
吃了晚饭,他就和舒方信、舒方德在舒家的书房里坐下来谈起了军官持股之事。
宋彪原先是想将远东煤铁公司拿出来股份化,大体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后来还是中止了,因为远东煤铁公司在未来十年内基本都无分红的可能,即便有所盈利也得继续翻滚下去,加上在前面五年里还得不断从其他地方抽调利润补贴进去,一旦股份化之后,股本变化会非常大,整体股本比例也很不稳定。
宋彪的奉系军官集体利益化是一定要办的,现在只是在哪家公司分散股权的问题。
三个人坐下来商量了一段时间,将各家公司都考虑了一番,可都不是很符合条件。
这时,舒方信倒是早有准备和考虑的同宋彪提议道:“总督大人,您觉得能否重新创办一家新公司,分开持有煤铁公司、裕丰行和远东商行旗下一些子公司的部分股权,以及其他各项事务的持股权,并且经办银行业务,单独开办一些中小规模的矿业。此外,我觉得这家公司还能和新事业有特殊的关联。”
在和光复会不断的接触中,宋彪的中华革命会已经和光复会达成一致,共同在中国推进“光复革命”,但凡是革命之同志同仁都用“新事业”来代称“光复革命”。
听了舒方信的这个提议,宋彪忽然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当即赞同道:“你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这样,我们假设创办一家新华公司,我个人持股两成以作后期的再分配,三成留给东北新军集体持有,三成分配下去,最后两成就设立给会社,你们以为如何?”
舒方信赞同道:“属下正是这么设想的。”
有人说给军人分很多钱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更能将一群军人整合成一个整体,如果没有特殊的革命思想,只是最简单的“光复革命”思想,固然能在一时凝聚人心,未来终究还是要分化。
袁世凯对北洋军将士如何?
他要称帝之时,又有多少北洋军高级将领真心追随?
几乎没有。
一方面是袁世凯在此事上犯错,另一方面也是随着部队和人的发展,各人都有了自己的势力群体。
即便宋彪建立起中华帝国,此时之皇帝岂能和明清之时的皇帝相提并论?
如果给军人分股份就会让军人丧失斗志,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也并无道理,因为股份不代表成功,而每个人所追求的成功价值并不一样。
宋彪在此事之上的逻辑就是既要给高级将领和真正赖以成就到今日的旧部分股,同时也要限制这家公司的股份被转让,而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
他的考虑是很长远的,即便很多年后,这家特殊的利益公司也会继续存活在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中,隐蔽的存活着,稳固着国家的军事稳定,作为一个特殊的平台稳固各位高级将领。
即便革命已经成功,大家准备更多的谋取自我的利益和价值时,也不得不继续绑在一起,稳固在这个平台之上,为了既得利益而继续团结在一起。
基于这一点,舒方信给宋彪出的主意就是尽量分配期股和限制股,有收益权而无直接的支配权。
在舒方信的建议上,宋彪则另外考虑了一个新的办法,即将东北新军作为一个集体注册持有集体股权,30%的股权归属军队,由东北新军秘书处负责秘密管辖,20%保留在宋彪名下,30%作为限制股份分配给高级将领和旧部,20%属于另一个集体股份,即归属新华会。
换而言之,这家公司有30%属于军产,20%属于党产。
宋彪和舒方信、舒方德秘密的商量了很长时间,决定将这家公司就命名为“东三省新华财务公司”,原则上类似于一家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为军队、党理财,以及投资和“光复革命”、军事教育等有关的地方,通过新华财务公司和其他商人合股经办一家银行,将宋彪和裕丰行名下持有的当铺、钱庄纳入这家财务公司,充实其资本,同时持有裕丰行和远东煤铁公司、远东纺织总厂、远东铁路总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以及持一部分金银矿业、其他矿产公司和房地产,最终的总资产应该在1500万银圆规模。
如果新华财务公司每年都净收益能达到200万银圆,逐年翻滚下去,肯定能为光复革命和军队的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因为这家公司对宋彪的长远利益有着非常特殊的重要性,宋彪在舒家和舒氏兄弟一直秘密洽谈到深夜时分才离开,临走之时,他才遇到舒萱。
舒萱一直在客厅里等他,等他走出来,这才将自己做的一盒酥饼送给他。
因为宋彪经常熬夜工作,晚上总会吃一些点心充饥,在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能吃到宁波桃酥就算是很不错的美味了,很贴心,让宋彪感觉暖暖的。
挺遗憾的,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一次来舒家吃晚饭,至少能抽出半个小时和舒萱单独聊一会儿,听说舒萱最近在文工团负责编写新剧,也不知道编的怎么样。(未完待续)
第126章 翻译体和张作霖
在日俄战争结束一周年的1906年7月份,随着东三省行政划分的明确,旗民二重制的取消,各省各府各直隶州的新政机构逐步完善,各地官员的到任,东三省作为大清帝国某种意义上的自治特区和外国关系的重新确立,新政法律的逐步完善,东三省新政开始逐渐进入一个稳定上升到新阶段。
同样的,宋彪和舒萱小姐的交往也在一个稳定上升的阶段,他们之间的来往更像是高中生的那种男女同学友谊,想恋爱,还没有正式恋爱,彼此都有一些说不出的顾忌。
如果以三垒来计算,那连第一垒都还没有突破,这个速度对宋彪而言绝对算是龟速匍匐前进。
宋彪的心思肯定是不太纯洁的,他还很难确定舒萱是否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女子,而舒萱则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她更多的担心还是宋彪身为东三省地区领导人的那种特殊身份和地位。
所以在这个复杂的阶段,宋彪和舒萱之间的大部分来往都是公事,或者是交流文学,以及英文学习。
鉴于长期要和英美打交道的现实,宋彪一直在努力的抽搐时间学习英文,而他的两位英文老师分别是李恩富和舒萱,和舒萱在一起,他们也经常谈论欧美文学和诗歌。
舒萱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的想要翻译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但以她的才华。翻译这样的诗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宋彪一直在鼓励,但也能感觉到舒萱还缺乏这样的文学功力,这不仅要有非常好的英文诗歌鉴赏能力,也更需要第一流的国学功底,虽然舒萱是尽可能地采用白话文的方式翻译,可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押韵和白话文的美感问题。这就显得更难。
宋彪的一个直观感觉是舒萱口读的《哦,船长,我的船长》英文原版所拥有的诗歌韵味。在她辛苦翻译的白话文诗稿中,差别是非常之大的。
这让宋彪和舒萱都感到一丝的气馁,可宋彪还是在鼓励舒萱继续尝试下去。
在这个并没有太多事务要忙的上午。宋彪直到十点钟以后才会接见吉林省右路巡防营统带张作霖,在早操结束后,他就很有趣的利用这段时间的闲暇,在办公室的窗户前轻声朗读着舒萱再次翻译的《哦,船长,我的船长》新稿。
在经历了几次的苦难尝试后,舒萱依然没有放弃在押韵上的努力,但也听从了宋彪的建议,将精力更多的侧重于原意的完整表达和诗歌情感的精准翻译。
哦,殷红的鲜血宣泄流淌;
我的船长躺在那冰冷的甲板上;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哦,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吧。请听那钟声;
起来,旌旗为你招展;
起来,号角为你长鸣。
……
舒萱送来的新翻译稿让宋彪在轻声的中感觉到了特殊的一种美感,相比前两次的翻译稿,舒萱将最初的“鲜血泄流”改成用“流淌”来结尾,虽然单词的意思变了。却抓住了一个新的押韵词根。
至少在宋彪看来,这样的翻译已经非常完美,不可能有比这更好的中文翻译了。
惊喜的连续几遍后,宋彪难以抑制内心中的高兴之情,迫不及待的拿起电话给身在文工团的舒萱打过去,刚一接通,他就急切的赞扬道:“这一次翻译的很好啊,我觉得特别好!”
舒萱也是刚到文工团,听到这样的赞美自然是非比寻常的高兴,笑道:“真的吗?”
宋彪赞道:“是啊,确实是非常好,如果都能有这样的水平,我觉得我们可以出版这本翻译诗集,这是很重要的事,这或许是中文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的。”
舒萱微微一怔,又笑道:“您可别这么说,我会感到压力更大的。”
宋彪想了想,正要重新安慰她,舒方德匆匆敲门进来,和宋彪汇报道:“军座,吉林省右路巡防营统带张作霖已经提前到了军部机关,您是否要现在接见他,还是让他等到十点钟?”
宋彪侧过脸看了一下时间,发现才是早上八点钟,张作霖早来了整整两个小时,但宋彪在这两个小时里也没有其他的安排,今天是周末,宋彪特意让舒方德和秘书局那边少安排工作,让他可以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和休息。
宋彪将话筒捂住,和舒方德吩咐道:“那你就让他进来吧,告诉他,我只给他一刻钟的时间,想清楚要说什么再来见我,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舒方德微微颔首,这就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宋彪则继续和舒萱说道:“我觉得翻译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会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这需要几年的长期努力,你不要着急,一首首的翻译,慢慢斟酌,就像是自己在重新创作一般。”
舒萱很有志向的嗯一声,也有点忐忑的问道:“你会一直帮我吧,做我的第一个读者?”
宋彪很肯定的答道:“当然,这是我们的共同志向啊!”
也许很多人都用过这种招数亲近文艺型美女吧。
当然,宋彪肯定不算**丝。
身家过亿的男人,身为东三省总督,拥有数万人的铁军,这还算是**丝就真没有天理了。
宋彪对现代诗歌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宁肯在军营里和大家一起练习射靶,或者是出去打猎,也不想浪费时间在这种诗歌上,可他确实很高兴能鼓励舒萱小姐在这方面能有所成就,能在中国近代诗歌和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所以,宋彪绝无欺骗性质的用了“共同志向”一词。而非“共同爱好”。
舒萱还是继续问他:“《自我之歌》的新译文,您看了没有,作为更具有现代自由民主思想的诗人,我觉得《自我之歌》比《船长》更有强烈的自由民主意志呢。”
宋彪笑道:“我刚看完前面这一首就迫不及待的给你打电话了,后面还没有看,等下……!”
他说这话的同时就将《自我之歌》的新译稿翻出来,大致浏览了一遍。相比此前的两个翻译版都要更粗旷一些,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想要把握这种自由奔放的思想和情感是很困难的。而舒萱应该说是做的非常好。
宋彪一贯觉得很多事情重点在于开启先河,而非实际的水平。
正如严复翻译的《国富论》稀烂无比,因为他对国家税务和财政体系缺乏基础的了解。里面还夹杂了四成的私货,包括《天演论》的翻译也是如此,而严复之名就在于他开启了这个先河。
作为开启先河之作,宋彪至少觉得舒萱的《草叶集》中文翻译版本是非常耐读的,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将新的《自我之歌》看了一遍,宋彪正要说话,外面就传来一阵仓促的脚步声,舒方德随即就将张作霖领进了办公室,在推开门后,身穿着四品武官官服的张作霖匆匆上前拍袖参拜。低着头道:“卑职张作霖见过总督大人!”
宋彪抬起眼帘仔细看了对面的张作霖一眼,这位未来的东北王正是三十而立之时,在东三省的土匪大潮中,他是极少数能够抓住机会崛起为王的人,他的运气是如此之好。比他更大的土匪,距离招安只有一步之遥的冯麟阁已经被宋彪的东北新军不留情的彻底铲除,他却依靠增韫的庇护在吉林找到了立足之地。
宋彪眼前的这位张作霖身材不高而精瘦,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更像是一个读书人,怎么也看不出土匪的架势和出身,或许。这就是张作霖和同时代的大土匪们最为不同的一面。
宋彪稍稍的多看了张作霖几眼,这才吩咐道:“坐吧,我打完电话再和你谈事!”
张作霖谨小慎微的匆忙答道:“在总督大人面前,卑职哪里有入座的资格,卑职还是站着答话吧!”
宋彪再看了张作霖一眼,眼神里并没有半点的好感和通融之意。
陪同在旁的秘书处主任兼参谋副官舒方德这才和张作霖说道:“张统带,在军座这里没有你想和不想的事,也没有你认为合适和不合适的事,军座让你坐,你就坐,让你站,你就站,让你跪,你也得跪着,这就是规矩。”
听了舒方德这么一说,张作霖只觉得心里一寒,背脊冰凉,匆忙应诺道:“卑职谢过总督大人赐坐!”
舒方德默默的冷笑一声,这就让勤务兵将椅子提上来,让张作霖坐在西侧靠墙的位置上,而舒方德则继续站在东侧陪同。
听到办公室里的对话声,舒萱陪着小心的问宋彪道:“您那边有事吧?”
宋彪嗯了一声,继续低下头再翻看了译稿一眼,道:“这篇新译稿也不错,行,中午吃饭的时候再找你谈一谈吧,反正我觉得是很好的。我这边有点事,你先忙吧!”
“好的!”
听到了舒萱的答复,宋彪这才放下电话,顺手就将诗稿交给舒方德道:“舒萱的新译稿,比前面好很多,你也看看吧!”
舒方德既是高兴,也继续很慎重严肃的点着头,道:“多谢军座关心。”
宋彪还是简单的嗯了一声,这才和张作霖问道:“我一直听人说你在吉林巡抚增韫大人的支持下暗中扩军,如果我没有记错,两个月前,我已经派人通知你,我当时怎么说来着的?”
张作霖悄然一凛,全身发寒,刚坐下来没有片刻就又忍不住的起身拜伏道:“卑职知罪,还请总督大人饶命,只是吉林本地匪盗猖獗,左路营兵力不足以平匪,又有朝廷严令,所以才不得不改剿为招,将几路土匪招安为兵,纳入卑职麾下效力。卑职本也无心扩兵,实在是上命难违,还请总督大人明察秋毫!”
宋彪冷冷的不答话,过了一会儿才问舒方德道:“我当时让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