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京华烟云-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夫告辞要回去,他说他母亲和妹妹等着他回家呢。客人现在渐渐散去,但是奏乐之声,仍然可以听见,由窗子往外望,木兰仍可以看见花园里灯光明亮。到了半夜,声音才沉寂下来。这时锦儿和伴娘才帮着新娘卸装,之后,请新娘安歇,他俩出来,顺手把门拉锁上。
  那天下午,新郎新娘饮“合卺杯”时,木兰曾经和荪亚说了几句简短的话。在别人散去之后,忽然就剩他俩在屋里了,这时,他们没有普通新郎新娘相对如陌生人那份儿尴尬拘束。
  现在木兰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脱下太紧的鞋,弯下腰揉搓脚。荪亚看看,微微的笑。
  木兰问:“你看什么呀?”
  荪亚说:“我看你哪,妹妹。”
  他过去要帮忙。木兰赶快把穿着袜子的脚放下去,说:“这跟你没关系。这双新鞋太折磨人了。”
  荪亚请求说:“妹妹,我给你揉一揉吧。”
  木兰把食指在脸上一画,半害羞半得意的样子说:“好意思!”但是荪亚弯下腰去替她揉脚的时候儿,她的脚在地下踢了几下儿,也就任凭他揉了。荪亚把木兰的脚在手里攥好之后,他说:“现在怎么样?我算得到你了吧。”
  木兰的心怦怦的跳。荪亚问:“你还记得我们在运粮河的船上,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天吗?”
  “当然记得。你还记得在你们老家山东游泰山时,我们俩争论,说什么‘贵处宝山’,‘敝处小山’吗?”
  荪亚立起身来,引木兰到床上去。他俩接着说话。几乎还没有睡觉,天就黎明了。
  木兰这位新娘第三天,一早起来,真是快乐幸福。伴娘赶快前去道喜。新娘必须向全曾家的每一个人“敬茶”,算是正式见面,由祖母开始。每一位长辈必须在茶盘子里里放一件礼品,算是见面礼。这一天有午宴,招待第一天没招待过的客人;晚上又开宴席,请新娘全家,叫做“会亲戚”。在下午,木兰抓住一点儿机会,在新房里小睡一下儿。她是需要睡眠,但是刚刚打盹,就听见锦儿在外头和一个丫鬟小声说话。锦儿用脚尖儿轻轻走进屋里,木兰听见她又轻轻走出去,对人说新娘刚睡着。
  木兰叫:“锦儿,有什么事儿吗?”锦儿就进来说:“石竹在外头呢,她说全家都在祖母屋里,他老人家很高兴。新郎也在那儿,祖母派她来看您是不是有事。老人家希望你也过去。我刚才看见您正睡觉,没惊动您。您大概还没怎么睡。”木兰说:“我只是打了个盹儿。我怎么能真睡得着?现在什么时候儿了?”
  “大概四点。我们家五点钟来吃晚饭,有一位舅妈和她的小孙子要看新娘。”
  木兰问:“哪一位舅妈?”
  锦儿说:“我也没见过,我听说她是太太的表亲,住得离北京不远。”


  木兰坐起来,赶紧收拾停当。石竹现在正在门口儿带着小喜儿,羞羞惭惭的微笑,不敢进屋去。
  木兰说:“石竹,小喜儿,进来。你们俩为什么没伺候你们太太呢?”
  石竹解释说:“小喜儿央求我把她带来看新娘的唱时钟。”小喜儿说:“她也是要看。对不对?是桂姐告诉我们的。”
  木兰叫锦儿带着那俩小丫鬟去看那个金钟。到一个钟头和一刻钟的时候儿,一个小铃儿受到压力,就发出音乐声音。
  两个丫鬟都看得迷呆了。
  小喜儿说:“桂姐告诉老太太,说新娘把闹新房的人弄得很窘,大家听了,觉得好有趣儿。”
  木兰又问:“二少奶奶在那儿吗?”
  小喜儿回答说:“没有。”现在她们都已准备好,但是小喜儿不愿把那个唱时钟放下,一定让木兰拿给老太太去看看。
  木兰到了老太太屋里,差不多全家都在那儿,屋里因此挤满了人。祖母倚在她的卧榻上,伺候她的丫鬟石竹立在一旁,大卧榻上和她对面坐的是一位年约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身上穿的可以说是穷人家的好衣裳,看来人还满硬朗,就像乡下那些年岁大而健壮的老太太一样。他的孙子有十岁大,穿着一件没洗过的新衣裳,衣裳长得多两寸。曾先生和曾太太坐在比卧榻低的地方,桂姐凤凰站在身后,曼娘的母亲坐在另一边儿,曼娘则站在母亲身后,雪花则更在他们母女身后。木兰在早晨已经正式见过全家,这一次只是非正式的家庭聚会而已。站在外面的丫鬟先通报木兰来了,屋里听见了就一阵动乱,祖母叫石竹扶着她坐起来。
  曾太太说:“您不必动了,妈。”祖母说:“她是新娘。今天我敬他是新娘,以后她敬我的时候,就要伺候我,把家事管得合规矩,有条理,生男育女。咱们家的事不交给孙子媳妇儿手里,那还交给什么人手里呢?”
  木兰一进来,祖母就哈哈大笑着欢迎她说:“孩子,来见你舅母,她从乡下来的。”
  木兰看着屋里全家人微笑说:“真对不起,我来晚了。”现在她穿的是一件绣花粉红袄,下身是绣有云头儿海水波纹的密褶子,比婚礼当天穿正式礼服,显得更为窈窕。胸前戴着一个绿玉坠儿,上面刻的是一只猴子两个仙桃儿,并没有戴昨天戴过的钻石胸针,她先走到卧榻前向祖母行礼,然后再向老舅妈行礼。
  曾太太说:“这是你舅妈。以前没见过。”
  锦儿随着用茶盘端来了一杯冰糖茶。木兰接过来,递给这位新舅妈。
  木兰正式叫了一声“舅妈”。那位老太太在棉袄的兜儿里,掏出来两块银元,放在茶盘儿里说:“哎呀,侄女儿呀,你就像过年人家买的那面人儿一样啊。”
  木兰把茶盘子交给锦儿,就停下来,不知道还要做什么。老舅妈拿出一副眼镜,戴上说:“侄女儿呀,你别走。让我看看你。”老舅妈伸出一只手,眼睛在她全身上下打量,然后说:“我听老太太说,你上洋学堂,能念书能写字。能有这么个有学问的媳妇儿,真是好命啊。来,让我看看你胸膛前头戴的是什么。阿弥陀佛!这是真玉的呀?龙王爷的公主也没有这样宝贝呀!”
  祖母说:“我这个孙子媳妇哪儿会愁没有珠玉戴呀!”这位乡下老舅妈攥着木兰的手,开始细看她的戒指儿,臂镯。她手摸索着翡翠镯,大喊说:“在北京整个儿的珠宝市儿,我恐怕你也找不到一对像这个样子的。我今天看见这种东西,真是有眼福哇!小福,”她叫她的孙子说:“小福,你要好好儿念书,将来做官儿,也娶一个像她这样的穿戴讲究的新媳妇。”
  石竹在祖母耳朵底下小声说了句话,祖母就说:“孙子媳妇儿,拿你那个金表给我看。”
  木兰从兜儿拿出来,递给祖母。石竹告诉祖母怎么按才能响。一听那表一连串儿的音乐声,祖母好欢喜,在手里转着看,说:“洋人不懂礼教,可是做出的东西真叫巧哇!”这位乡间的舅妈看见孙子挤过来要这个表,她大吃一惊,大声向他喊:“别动。你若给弄坏了,一百担稷子豆子也赔不起。”
  木兰说:“不要紧,让他看吧。”说着把表递给他,可是他害怕,不敢拿,手缩了回去。曾太太说:“让我看看。”木兰便递给了婆婆,孩子们都跟过去看。
  曾太太对新娘说:“坐在这儿。”用手指给她靠近自己的一个座位。
  木兰说:“大嫂还站着,我怎么敢坐呢?”于是曼娘坐下。祖母说:“这都是家里自己人,随便在一块儿说话儿。大家都要轻松随便,谁也不要拘礼。”木兰才坐下。那个表在大家手里传来传去,连别的丫鬟也来看。
  乡下舅母说:“光绪二十六年,外国兵抢皇宫的时候儿,有好多人看见外国的洋闹钟。可是我总没听说有这种少见的宝贝。这一定是皇宫里来的。不知道这个表有几百年。”木兰说那是她父亲从新加坡买回来的。
  祖母想到素云,问她为什么没在屋里。
  经亚说:“我想她大概有点儿头疼吧。”
  祖母说:“叫她来。全家都在这儿。说我让她来。”
  素云一直自己在屋里坐着,有点头疼,她说是这几天为喜事忙的。但是真正原因,是她觉得自己在曾家原先那最富的儿媳妇的地位,如今受到威胁了。她的家是比木兰家富,但是富有之家在嫁女儿上,却不一定都会像姚家那么奢侈阔气。现在她出现了,出乎大家的意料,穿得朴素,没戴珠宝。
  祖母向她那个乡下舅妈介绍说:“这是我的二孙子媳妇儿,她是度支部牛大臣的小姐。”
  素云发现屋里有一个满脸皱纹的乡下老婆子,只点了点头儿,就在低处的座位上坐下。
  乡下舅妈问:“她爸爸就是牛财神吗?”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祖母说:“一点儿也不错。你在乡下也听见了他的名字?”老婆子喊说:“怎么没听见!北京城外,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牛财神和马祖婆的。人都说他们家有金窖银窖呢。他们的门房儿都有成千成万的大洋,在城里有几家当铺,在乡下还有地。前天,门房儿的他妈做寿,朝廷的大官还送礼呢。怎么阔家的小姐都嫁到咱们家来了!”
  素云虽然不明白她家门房儿的事,也觉得很受到了恭维。大家的眼睛都转过去看她,但是她没说什么话。曼娘坐在她的上面,把那个表传给她:“这是新娘的表,我们刚才正传着看呢。”说着一按弹簧,表就响起来。
  素云显着不耐烦的样子说:“噢,这倒很好玩儿。”连伸手去接也没有。曼娘碰了钉子,拿着那表走过屋子,还给木兰。木兰深悔不该拿这个表来。但是曾先生还没仔细看过,现在开始拿过去玩儿,按弹簧响了好几次。
  他说:“这个很好。老年人晚上睡不着觉,可以按这个表掌握时间,省得点灯看了。”
  木兰说:“爸爸,你若爱那个表,您就用吧。我请我爸爸从新加坡再买一个来。”
  公公说:“我只是说一说,”又把表递回来,但是木兰站起来,双手接过,送给婆婆:“就拿这个小东西儿孝敬您两位老人家吧。”
  婆婆说,“我已经收过你的礼物了。”
  “您就收下好了,算对于当年救我命的,一点儿感恩的表示吧。”
  祖母又玩笑说:“这是公公当众接受贿赂啊。小三儿,我可不许你欺负她呀。这件婚事真是天作之合。”大家都看荪亚,他只是微微的笑。
  桂姐说:“老祖宗,您让我把事情说一下儿。荪亚的这位新娘,不会受她丈夫的气,也不会受别人的气。若有人能欺负她,我蹲在地下让您老人家当凳子坐。老祖宗,您告诉木兰别欺负小三儿就好了。您没看见我们这位新娘怎么捉弄闹新房的人丢脸呢。”
  祖母说:“好孙子媳妇儿,你告诉我你怎么捉弄他。”木兰说:“您别信她。我只是向那位青年人道谢,谢他费心说故事。没有别的。老奶奶,我上有公婆,再往上还有您老人家,下有我丈夫,大哥,大嫂,还有小姑子。我若敢欺负谁,那还有什么家规吗?”
  桂姐说:“您听,她说得多么好!”
  祖母非常欢喜,她说:“不过她说得满有道理。真正的口才就是得占在理上。”说完转身对她儿子说:“儿子,现在我的孙子都成家了,全家又都安乐团圆,你应当对他们年轻人说一说治家之道才是。”
  做父亲的先高兴地微笑了一下儿,然后说:“曼娘,你来到我们家已经五年了,我在你做人做事上,没找到一点儿过错,这都得归功于你母亲的教训。经亚和荪亚,你们都是已婚的。我这两个媳妇都是出自好家庭,教养都很好,甚至比你们还好。我们做公婆的非常满意。这一家现在是在你们年轻人手里。我们老年人不久也就该退下去了。治家之道只在两个字上,一个是忍,一个是让,我很高兴看见木兰把表让给别人。并不是在乎这个表,而是在于这个让的道理,要自己退让,要顾到别人。你们做儿媳妇的,在家都受过教育,用不着我来说,你们的第一个本分,就是帮助丈夫。一个姑娘家受的教育越好,在家里就越有礼貌。若不然,念书有才学,反倒有害于人品。要孝顺婆婆,伺候丈夫。帮助丈夫,也就等于孝敬我。”
  这一段话说得很好,也很谨慎,但是德性的对比,却无可避免。木兰由于性格愉快,慷慨大方,又生就的魔力,获得了家人以及仆人的欢心之后,素云就一直愁眉苦脸,一百个不高兴。
  木兰的家里人现在来“会亲戚”了,大家到外面客厅去接待。爱莲走近木兰问:“那个表多少钱买的?”
  木兰说:“我不知道。是我爸爸给我买的。”
  “你若再买一个的时候儿,你能不能请你爸爸也给我买一个?”
  “你若真喜欢,当然可以。”
  素云这时站得不远,对小爱莲说:“你若买,就买两个。一个自己用,一个送给将来的公公。不然将来结婚的时候儿,还得再从新加坡买,不是麻烦吗?”
  木兰听见素云讽刺的话,忍住不回答,装做没听见。
  木兰家的来人没有待多久,因为这种“请宴”只是一个形式,主人知道他们也不会真吃的。
  新郎家极力称赞木兰的规矩礼貌,莫愁也很受曾家赞美。
  第四天新娘回门的日子,丈人家要正式请新郎。一对新人要早起,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到达,这是老风俗,大概跟新娘不看自己家的“屋顶”这种迷信有关,“屋顶”这一个字眼儿一定又和一句俏皮话儿或是双关语有关,不过现在失传了。
  新娘回门的宴会只是自己一家人。木兰虽然是只离开家三天,现在回来好快乐,看见阿非非常高兴,荪亚也很喜欢阿非。
  那天晚上,晚饭之后,立即举行早已说好的放焰火了。阿非好像是自己在任命为放焰火的主持人,又是焰火的说明人。他一整天焰火不离口,也看着焰火匠在房子西边靠近宗祠的那片地上立起一根高高的柱子。因为嫌后面果园的地方太小,而且树木太多,会挡着,不容易看,木兰的父亲愿意把这美丽的焰火让邻居一齐看。因为姚家嫁女儿已是人人皆知,这项特别焰火也早传出去,所以在那天傍晚七点钟,附近的胡同儿里就挤满了人,有的人甚至高高的坐在祠堂的墙上。
  一套不同的焰火摆在横杆子上,从二十尺高的木头柱子上伸出来,就像一排帆桁一样。引信的时间和各焰火之间的联系安排的恰好,第一次火花冒完了就自动紧跟着第二次。在焰火开始之前,那些焰火在横杆子上悬挂着,就像许多纸包和折叠起来的竹框子。不过这些纸包必须排列好,保护好,不要接触火星,免得还不到时候儿就着火燃放起来。柱子的顶端是一只仙鹤,开始的时候儿,由仙鹤嘴里喷出火焰,高射入天空,然后爆炸,金紫两色的星火,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随之而出现的是接连发射的九只火箭,叫做“九龙入云”。阿非说:“这还不算最好的。后头还有猴子打旋儿呢。”
  的确不错,忽然从竹框子里猛跳出来一个红猴子,身子被照得通明,由后面火力的推动,飕飕的旋转,从身后放出一圈儿发出嘶嘶声音的火花,所以站在木柱子附近的孩子妇女的脸,突然照得很清楚。
  阿非兴高采烈的喊:“这叫猴子撒尿!”
  再后,是一个大西瓜裂开,火星四散,发出一连串的爆炸声。红玉怕得用手堵住耳朵。阿非说:“这有什么可怕。这后头是葡萄。”阿非好像把整个的顺序都已记住。等西瓜里最后的那些熔渣消失了,果然掉下一串串又紫又白的葡萄,默默无声的放光,照亮了下面的一切。每个人都为之咋舌喘气,大饱眼福,看着那胶质的东西燃烧,停息之后,掉在地下。这个以后,是“散仙桃”,有一个轮子,依照火箭原理,自动旋转,随着出现的就是最美一幕。忽然间,一个四尺长的七层纸塔由框子里跳出来,向下悬垂,每一层里面都有光亮照明。然后是两三个焰火,有颜色的烟构成浓云向四外散开。再往后是“快开莲”和“慢开莲”。再后是“窜老鼠”,有颜色的小火球自半空中掉在地上,向各处乱窜,乱抽搐蠕动,在熄灭前,引起靠内一圈儿的人欢呼喊叫。再后是各种照亮的人物,如“八仙献挑”、“七圣降妖”,赤魔红孩儿在烟里烧得失去踪影。还有“田园景色”,“家船景物”,还有“朱红楼阁”,“仕女凭栏”。最后一个焰火是“连升三级”,是用一个大火箭在高空中爆炸三次。一切都完毕之后,人群四散,只恨结束的太早。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红玉最喜爱最后的人物图,每一个最后燃烧消失,她就立刻喊叫:“不要烧掉!干什么要烧?我要永远看哪。”焰火都放完之后,她很失望,问:“放完了?”
  阿非说:“放完了。焰火当然早晚要放完的。”
  红玉说:“那么我再不看放焰火了。”
  阿非带着红玉走后,荪亚对木兰说:“看看你那个小表妹,她那副伤心的样子,太多愁善感了。”红玉站在那根木柱子附近,望着那个空架子,上面垂着一两根没烧完的细绳,在空中摇摆,刚才还朱红的楼阁,家船,穿着漂亮的人物,由焰火匠的神奇技术使之昙花一现,深深印在儿童的心里,而现在真在烟消云散渺不可见了,红玉脸上,显得那样悲痛欲绝。
  在整个燃放焰火的时间,那个焰火匠,是个老年人,辫子缠在头上,坐着抽旱烟,很喜欢自己制作的焰火,看得也和那些小孩子一样高兴。阿非走过去,带着他去看新娘。木兰赞美那个老人,说他做的焰火非常之好。但是发现老人来自福建,听不懂她的话。阿非在南洋时,曾经随便学会几句福建话,就替老人翻译。荪亚拿出来两块钱给那个老人,他十分欢喜,深深作揖,谢谢新娘新郎。荪亚问他怎么学的这种技术,他说他家做焰火为业,已经三代。
  木兰的新婚庆祝就这样结束。可是红玉还吵着要千年万年永远点着不灭的灯笼呢。
  第二十二章  施干才姚木兰管家主事  遭恶报牛财神治罪抄家
  在宣统三年,也就是一九一一年,国民革命爆发,满清崩溃。因为全国对满清统治极为不满,革命立即成功。革命军的第一枪,是在八月十九那天,从武昌放出的。九月一日到十日,在七省之内陆续有革命发生,随后在另几省又有行动起义。每次都无须苦战,立即成功。各省满族总督都被斩首,汉人之方面大员或为部下逮捕,或向革命军投降。满清的总督,原是监督汉人之为巡抚的,不过这项制度已经废弛,有的省份这两项官职是由一人兼任,其间的区别自然不再严格划分。朝廷卑怯抚慰性质的圣旨,已不足以餍足人心。朝廷在匆忙之中发布十九条立宪条文,其实那些条文是官方早就同意而再三拖延的,也是过去十年之中国人奋斗牺牲以求的。其中有赦免革命党人;允许人民剃去辫子;有下诏罪己。但是一切白费。慈禧太后那个老婆子,早就恬不知耻,过分安享皇家的特权,不知倾覆灭亡之将至,如今要由一个儿童皇帝,代付此笔孽债。在五十四天之后,清军和革命军宣布停战,商议清帝逊位。
  在十一月六日,中华民国开国之父孙中山先生,自美洲经由欧洲,抵达上海。四天之后,他被推选为中华民国总统。新政府通过采行西历,旧历十一月十三日,算是民国元年一月一日,当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总统之职,不事庆祝。
  又四十二天之后,清帝逊位,满清帝国至此结束。
  这次革命,也和所有其他各国革命一样,使上一代和一个特权阶级因而失势,其根深蒂固的利益也摧毁无余。所以全部的旗人,或贫或富,大多遭殃。为了要保持以往的生活气派,满族王公开始出卖财产,皇室则率先出售,以前地位崇高的旗人家的妻子女儿,开始为人家充当用人。更为贫穷的旗人,当年按月从清廷的宗人府支领粮饷,如今几乎成为赤贫。去做事吧,太懒惰;去偷窃吧,太斯文;去讨饭吧,太害羞;虽然说是一口高雅的京话,实际上是社会上的寄生虫,过去由皇上家养了两百七十年,从不知自食其力为何事。旗人原是真正的有闲阶级。如今突然厄运当头。正如俗语所说,树倒猢狲散,正是此日情况。在普通老百姓之间,汉人并不仇视旗人,因为旗人文弱而谦虚有礼,已经很适应汉人的生活,已经接纳了汉族的文化,种族方面已然看不出有什么差别,若是有,也只有满族女人的衣裳一项不同而已。如今旗人的女儿都愿意嫁给汉人,男的就去拉洋车。不过,他们有的人穷得厉害。有时候儿,一家几口人会轮流着穿一身衣裳;每当一人出门儿之后,别人就在床上赤身裸体拥被而卧,直等到出外的人回来,才轮到有衣裳穿。
  革命后,这儿有一个典型的新时代遗弃者的故事。这个人是旗人。他在茶馆儿里喝了一壶茶,吃了一个芝麻酱烧饼,身上的最后一个铜子儿也花光了。但是一个烧饼吃下去之后,还不解饿。他看见茶桌子的缝儿里还有他掉下的一些芝麻。怕别人看见他从桌缝儿里往外捡芝麻,他故作怒容,跟自己嘟嘟囔囔说几句话。抽冷子骂了一句,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