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大用再次表现出了他非凡的才智,道:“我们这炮要打得很讲究,不能象以往那样一味的猛打,那样的话,我们的消耗太大,我们当然是解了气,可皇上筹银子地难处我们做臣子的还是要理解。 ”
“怎么个打法?”高达素知杜大用足智多谋,他如此说必然是成竹在胸,有奇谋妙计,忍不住问道。
张世杰也是给杜大用的话勾起了兴趣。 看着杜大用道:“杜将军。 你快说。 ”
杜大用笑着道:“我们打一阵子,停一阵子。 打打停停。 停停打打,时间一长了,郭侃这狗汉奸还有不给我们折磨成神经病的道理。 ”
“既折磨了郭侃这狗汉奸,又节约省了银子,妙妙妙!”张世杰和高达大拇指一竖,齐声叫好。
XXXXXXXXXXXXXXXX
“大宋朝万岁!杀光鞑子!”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响起,一道流畅的水线出现在视野里,优美自然之极。 等到水线清晰后,这道水线变成了一支铁血雄师,正是解晋统率下的骑兵部队,高举着宝刀,呐喊着控马飞驰,好象一把尖刀直向蒙古军阵地插去,无情地楔入了蒙古阵地。
这支铁血雄师有着惊人的战绩,曾经从扬州打到江汉平原,再打到四川,打到汉中,奇袭洛阳。 他地出现就意味着死亡,是敌人成片成片地倒下。 这次也不例外,他们好象汹涌的海潮一样漫过了蒙古阵地,等到海潮退却,留下的是满地的尸体、破碎的肢体、飞溅的鲜血。
来不及浸入土里地鲜血在地面上涌动,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成堆成堆的尸体不过是大海的点缀,而大海的色彩是鲜艳的红色!
解晋的骑兵出现不久,又一支军队出现在视线里,这次出现的不是骑兵,而是一支步兵,他们排着整齐的战斗队伍,好象密集的麻秆一样对着蒙古阵地涌去。 走在头里地正是著名地步兵统帅黄汉,他的脸上仍是一脸地坚毅,仿佛给挤压成团的蒙古军卒是待宰的羊羔似的。
没错,现在的蒙古军卒的确是待宰的羊羔,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黄汉手里的宝刀一举,一声呐喊“杀光鞑子!”冲霄而上。 步兵好象一堵无坚不摧的墙壁,他们面前的蒙古军队给无情地碾倒在地上,给碾成碎片。
一面张字大旗出现在原野上,迎风招展,舒展如画,正是张珏到了。 紧接着,一面柳字大旗出现,足智多谋的柳河子高大的身躯出现在旗下。
陈字大旗出现,陈兴道率领的越南军队也出现了。
每一面旗帜的出现,都会引发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和无边地杀声。 然而,最后出现的一面旗帜却没有引发呐喊。 更没有惊天的喊杀声,只有一声道号“无量天尊!”正是清风子出现在宋字大旗下,他依然是一袭洁净的道袍,大袖飘飘,一派飘然出尘之姿,给弥漫着浓烈血腥气的战场送来一阵清风。
按理说,清风子如此穿着。 足以引发任何人的好感,走投无路的蒙古军卒应该向他跑去。 求得他地慈悲,网开一面,可以俘虏他们,不用杀他们。 可是,实际情况远远不是这样,蒙古军卒却是趋而避之,好象清风子是瘟神似的。 谁都不敢向他那面跑去,反倒是呼啦一下,对着其他方向跑去。
当然,他们得到地结果都是一样,立时成了宋军的刀下鬼。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清风子收拾蒙古人的手段可高明了,让蒙古人受不了,在蒙古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宁遇阎罗。 莫逢一道”。
清风子的推进没有丝毫的阻力,连几个逃命的散兵都没有遇上,可以说是这几路军队中最不费力的一路。 而其他几路,比如最让蒙古人害怕地解晋,也是要经过搏杀,要把蒙古军队杀死才能前进。 这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
当这几支军队在尸山血海中聚首时,西线战事已经结束了,忽必烈投在西线的军队不复存在了。
“道长真安娴,羡煞我了。 ”解晋吐口气,一边用布片擦拭宝刀,一边对清风子说道。
他这话正说到众人心里去了,齐皆道:“是啊,解将军说得很对。 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踩着鞑子的尸体才能前进,而道长却可以一边推进一边欣赏秀丽风光。 ”
“道长世外高人。 神仙中人。 就连鞑子都得敬七分,要不然等他们死后。 只要道长发一句话,还有不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的。 ”张珏笑着开起了玩笑:“道长可否传授我们几手仙术,到时我们就不用辛辛苦苦去搏杀,法术一施,让鞑子自杀算了。 ”
张珏这句玩笑话立即引来一片大笑声。
清风子笑道:“好你个张将军,说话也这么风趣。 你这不是寒碜贫道吗?贫道虽入空门,可不信仙佛之事,世上本无神仙。 所谓神仙之说,不过是骗人之伎。 对鞑子,你们只要多变点花样,让鞑子知道知道厉害就不会找你们了。 ”
“这叫以毒攻毒,以杀止杀!”柳河子点头,道:“对鞑子就不能客气,不给他点狠的,他还真以为你好欺。 ”
正当他们说笑之时,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响起“胜利了!我们胜利了!”众人望去,只见将士们相拥相抱,欢呼雀跃,高兴得好象孩子。
张珏他们这些带兵的人完全能够理解将士们的心声,也是很高兴。 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地就是“胜利”两字。 自从一百年前,女真入主中原,朝廷仓促南遁,中原就再也没有回到朝廷的手里。 至于在中原打的胜仗,不是没有,而是很大很有影响,这就要数岳飞指挥的郾城大捷和朱仙镇大战了。 这两战后,金兀术的主力损失得七七八八,无力与岳飞相抗,金兀术已经从汴京北撤五十里,准备好只要岳飞一入汴京,立时逃走。
然而好运气没有眷顾南宋,就是在这种只要进兵不用打仗的大好形势面前,岳飞却接到了班师地命令,把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大好形势拱手让给了女真人,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让人遗憾、最让人气愤的历史大悲剧之一。
现在不同了,在李隽的统帅下,南宋北伐必然要进行到底。 百年前那让无数人咬断钢齿的历史悲剧不可能重现,将士们用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胜利必然不会丧失,中原一定会光复。 想着中原的悲欢故事,听着将士们的欢呼声,张珏他们的眼睛湿润了,只能一个劲地喃喃道:“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就是清风子也是眼含热泪,脱口吟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顿了顿,道:“放翁,你听到了吗?这是将士们的欢呼声。 我们胜利了,鞑子在西线地军队全军覆没了。 中原马上就要光复了。 ”
他这种与古人对话地说法,要是换个场景,必然会给人当作神经病。 但是,在现在这种场合下,张珏他们连一点念头都没有,齐皆吟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很是动情地道:“放翁,王师已定中原!你九泉有知。 可以瞑目了。 ”
众人激动一阵后,冷静下来,柳河子道:“张将军,我们下一步如何行动,还请你下令。 ”柳河子并非不知道他们下一步该如何做,而是因为他表现了一个军人良好的品质,西线张珏是主将。 他是副将,他不喧宾夺主。
张珏望着清风子道:“这事还请道长来分派。 ”
“张将军是主将,自然是张将军分派地好。 ”清风子忙着谦逊。
张珏笑道:“道长智慧若海,非张珏所能比。 道长请讲,道长但有所命,张珏无不乐从。 ”
“张将军言重了。 ”清风子知道张珏是想听听他的意见,一者固然是清风子算无遗策,再者张珏也是个谦逊的人。 在做出决定前想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也就不推辞了,道:“贫道以为,我们要做三件事,一是马上向东推进,直去汴京。 与廖将军他们会师。 二是派出一支军队,追击残部。 三是采取措施,安定这里地老百姓。 ”
张珏抚掌称妙,道:“皇上曾言道长是当今的太公,果是不凡。 道长之言让张珏茅塞顿开,就这么办。 ”
清风子地三策,的确是现在最紧要之事,众人也是无异言,道:“张将军下令吧。 ”
张珏知道这三件事一刻也担搁不得,也不客套。 道:“请解晋军马上出发。 直去汴京。 ”
“遵令!”解晋领命。
柳河子请命道:“这追击残部一事,还是让我去吧。 ”
现在。 汴京光复在即,这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件,谁都想去汴京,去参与这一历史性的盛会,而柳河子却请命追击残部,这就不仅仅是公忠体国之心所能说明的了,还要有很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做到,张珏很是感动,道:“柳将军高义,张珏感佩。 可这事……”
柳河子知道他后面要说什么,打断他的话头,道:“张将军请放心,为国尽忠,在哪里都一样,不一定只有汴京。 能去汴京固然,能参与汴京光复地盛会是人生一大乐事,可追击一事也要人去做,我愿意去,张将军不用多虑。 ”
“柳将军高义!”众人齐声赞叹。
张珏点头道:“既如此,追击残部之事就有劳柳将军了。 这安定民心一事,非道长莫属了。 我们都是粗人,领兵打仗还凑合,可说到安定百姓,就有点不顺手了,这事还请道长多费心力了。 ”
他这话可是大实话:一员良将往往不是一位治国之才,这点已经为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
象李廷芝那样既懂得军事,又有治国之才的文武双全之人不是没有,是不多。 人要有自知之明,可好多人却没有自知之明,以为老子能打仗,自然会治国,其实大谬不然。 正是从这点考虑,实现光武中兴的光武帝刘秀在完成国家的统一后,采取措施“退功臣,进文吏”,意思就是把那些武将的兵权给解除了,要他们从重要职位上退下来,启用一大批具有治国之才的人来治理国家,没多久就成就了“光武中兴”这一难得的盛世。
当然,他并不是把所有地武将都退下来了,“云台二十八将”只有四个留下来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吴汉了。 吴汉兢兢业业,“吴汉不离公门”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
后人多有讥评者,说光武帝如此做是因为他无情。 有高见的人却认为光武帝这是为了“全君臣之义”,因为把将领的兵权解除了,他们不会侍功而骄,从而违法乱纪,最终导致不得不杀,如此一来就有乖君臣之义。
其实不然,光武帝刘秀之所以如此做,正是考虑到文武难并具,有军事才干的人不一定具有治国之才,有治国之才地人不一定有军事才干,只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而已。 对于全君臣之义,只不过是副产品。
光武帝刘秀虽然把功臣退下来,却没有忘记他们,而是把他们的功劳记在心里。 每当外国有所贡献,有好东西送来,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功臣,而不是文吏,会把好东西赏赐给这些功臣。 他的做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异数,颇有可称道处。
张珏能直言若此,说明他不仅有自知之明,还有宽广的胸怀,清风子很是赞叹道:“张将军坦荡荡,贫道感佩。 张将军尽管放心,贫道自会处理。 ”
清风子如此说,当然是答应下来了。 在他们这些人中,只有清风子是文武全才,能文能武,有他处理民事,问题就不复存在了,众人无不是大喜,道:“有劳道长了。 ”
“我们就一起向东推进,准备与廖将军会师汴京。 ”张珏很是憧憬地道。
清风子点头道:“嗯,不错,是该会师汴京的时候了。 以贫道想来,杜将军他们也快到了。 我们的行动要快点,不然就落到他们后面去了。 ”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六十六章 王师已定中原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六十六章 王师已定中原
一条条明亮的弧线出现在空中,拖着长长的尾焰,交织成一张密集的火网,罩向蒙古阵地。 紧接着,蒙古阵地上出现一个个火球,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冲击波掀起的泥沙尘土飞溅,整个蒙古阵地为无边的烟雾笼罩。
“呸!他娘的,南朝又开始打*了。 ”一个蒙古士卒吐着嘴里的泥,诅咒道:“南朝真他娘的够狠,这炮打得没完没了。 真不是东西,开炮的时候,害得人飞快去躲起来,刚躲好他又不打了,让人白跑一趟。 ”
另一个蒙古士卒很是赞同这话,接着发挥道:“你以为不打了,爬出来的时候,他又开炮了。 要打就一直打下去,那也让人好受。 可是,他老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折腾不休,让人不得一刻安宁。 ”
又一个蒙古士卒发泄满腹的牢骚,道:“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居然在夜里打*。 你刚睡着,就给炮声吵醒。 刚醒一会儿,他又不打了。 你以为不打了,刚睡着,该死的炮声又响起了,好梦又给搅了。 南朝存心是不让人睡觉,来折腾人的,我这些天没睡好觉,眼睛比兔子眼还要红。 ”
他们的话很好地道出了这些天南宋火炮给他们造成的麻烦。 按照杜大用的意思,南朝的火炮间歇性地轰炸,弄得蒙古人是白天不安,夜里不宁,谁也弄不明白南宋的火炮什么时间,会在什么地点打响。 因为。 南宋地火炮总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打响,让人根本就无法防范,一个不好就会炸到自己,要蒙古人心安理得都不可能了。
几个士卒的话音一落,几发炮弹呼啸而至,一阵爆炸过后。 这些不得安宁的蒙古军卒终于获得了安宁,他们的身体给炮弹撕裂成无数的碎块。 飞溅得到处都是。
XXXXXXXXXXXXXXX
“没给你们说,你们知道现在鞑子都成什么了?”高达很是兴奋地摸着白胡子,兴高采烈地对杜大用和张世杰吹嘘,道:“昨儿晚上,我半夜摸到鞑子阵地上,顺手捎了几个小崽子回来,你们猜。 他们变成了什么?”虎目顾盼,好象这个问题是一道很有难度地题目似的。
张世杰回答得非常干脆,道:“鞑子呗!”
这回答高度概括而又无比正确,却又大出高达地意外,以他想来张世杰肯定会猜成其他的动物类,没想到竟是如此回答,脚一跺,道:“哎呀。 我说你这张将军,他们不是鞍子还能是什么?你这不是乱说嘛。 好好猜猜。 ”瞧他那模样,真象一个拿到心爱玩具的小孩子,急着把玩具与人分享。
杜大用忍着笑,道:“鞑子活着是鞑子,死了还是鞑子。 给我们折腾了还是鞑子,张将军这话说得很正确。 ”
这次,高达没有发急,很是开心地道:“哈,杜将军也猜不到了吧。 给你们说,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是说什么也不相信,鞑子居然变成了兔子,一个个的眼睛比兔子眼还红。 你们猜,这是怎么着的?”
“这还用猜嘛。 当然是给我们火炮折腾的呗。 ”杜大用和张世杰心如明镜。 却不好点破,扫了高达难得一见的好兴致。 摇头道:“这就难猜了。 ”
兴致正高地高达对两人的回答很是满意,道:“你们猜不到了吧,这问题是有点难猜,是我们的火炮折腾的。 我估计着,郭侃这狗汉奸也和这些小兔崽子差不多了。 杜将军,该是我们发起最后攻击的时间了吧。 ”搓着双手,道:“这次,老夫一定要让郭侃这狗汉奸知道知道老夫的厉害。 ”
“郭侃这人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胆色,要是给我们的火炮折腾得和军卒一般,那是不可能。 不过,这些天下来,他肯定是倍受煎熬,是收拾他地时间了。 ”杜大用点头,道:“还请张将军下令。 ”南线是由张世杰负责,当然是要他下令,杜大用表现出良好的品德。
张世杰谦道:“南线能有现在这样的局势,都是杜将军筹谋的结果。 杜将军智珠在握,还是杜将军下令吧,我是凛遵无误。 ”
杜大用哪会失礼,道:“张将军是成竹在胸,还是请张将军下令的好,杜大用一定遵令行事。 ”这仗打到最后关头了,已经没有什么花招计谋了,拼的就是实力了,这种事,张世杰一点也不外行,杜大用说他成竹在胸,绝非虚言。
“既如此,那我就失礼了。 ”张世杰知道杜大谦逊,他历来是只出主意,从不越权行事,这次也不例外,自己不下令是不行了,道:“这是最后一仗,没什么计谋,我们就从三个方向,进行向心突击,会师郭侃大营。 二位以为如何?”
高达和杜大用赞同道:“如此甚好。 ”高达转身就走,道:“走,收拾郭侃这狗汉奸去。 老夫等这一天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 ”
XXXXXXXXXXXXXXX
“大人,哈哈儿顶不住了,请求大人派援军。 ”亲兵队长很是着急地对郭侃汇报,道:“南边,南朝调集了上千门火炮集中轰炸,我们地人好象稻草一样给炸倒下,死伤不计其数。 据哈哈儿将军说,我们的人是躲在死人堆里躲避南朝的炮火。 可是,南朝的炮火实在是太猛烈,活人也变成了死人,他们不是给炸死的,是给震死的。 ”说到这里,想到这一仗的惨烈,亲兵队长眼里流下了眼泪,道:“他们死得真的很惨,给炸成碎块不说,就是身上的衣服都给撕碎,一个个都赤身**。 ”
冲击波会撕裂身上地衣服。 给炮兵炸死地尸体不是全部也是绝大部分是**。 给炮兵炸死倒在地上,穿着衣服,身上有些血污,那只是电影里地镜头,用来骗人的。
郭侃看着亲兵队长,点点头,意思是要他说下去。 亲兵队长明白。 接着道;“哈哈儿将军左臂给炸断了,仍在血战。 我听传令兵说。 哈哈儿将军给炸倒在地上,等他爬起来时,嘴里含满了碎裂地血肉,那是他磕在地上不小心磕进嘴里的。 他们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惨烈的场面,地上地碎肉堆了厚厚一层,就是鲜血也漫过了脚背。 ”
“真是傻蛋。 他不会叫人分散开吗?”郭侃很是气愤地在纸上写道。
亲兵队长迟疑了一下才道:“哈哈儿将军是叫分散了,可是我们的人太多,挤在一起,无法分散,南朝地炮弹打来,一发炮弹可以炸死好几个人。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走了进来,在亲兵长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转身离去。
“现在,我们的人分散开了,南朝的炮弹打过来已经不能炸死我们的人了。 ”亲兵队长话一出口,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道:“他们都给南朝的火炮炸死了。 ”
他不这是说了一句废话吗?蒙古军卒给炸死得差不多了,南宋地炮火打过来。 自然是炸不死人了。 不过,不知道死人会不会再给犁上一遍?
“哈哈儿将军呢?”郭侃在纸上写道。
亲兵队长抹着眼泪,道:“他自刎了。 他说,请大人早做打算。 ”
自刎只能在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绝望的情况下。 哈哈儿这位军事将领的自刎,也就意味着,南边完蛋了。
郭侃少有地叹了一口气,一口气没有叹完,一个亲兵脸色苍白地跑了进来,喘口气还没有说话。 郭侃指着他。 亮出纸上的字,纸上写着一个说字。 意思是要亲兵直接汇报,不必通过亲兵队长转述了。
亲兵得令,道:“大人,北边已经完了,我们的人不是给南朝炸死,就是给杀死,活着的十个人中不到一个。 ”
他的表现如此糟糕,才思敏捷的郭侃已经猜到结果了,只是没想到这结局来得如此惨烈,在纸上写道:“北边也有火炮?”
“那倒不是。 ”亲兵回答,道:“北边好象没有火炮,他们用地是手榴弹。 传令兵说,北边的手榴弹多得比草原上的蝗虫还要多,满天飞,我们的人给一炸成片成片地倒下去。 他们的真是魔鬼,居然造得出如此可怕的武器,还造得这么多。 ”
“好稀奇吗?他们早就在用了。 ”郭侃心里很是不屑,在纸上写道:“我们地手榴弹为什么不用?”为了备战中原决战,忽必烈是下足了血本,造了不少手榴弹,已经装备到军队,在生死面前是该使用。
他不问还好,一问之下让他大受打击,亲兵的回答是:“用过了。 可是,南朝的骑兵冲在前面,他们用的是散兵线,专朝人多的地方扔。 而我们的人太多,挤在一起,成了他们的活靶子不说,还不好扔手榴弹。 ”最后补充了一句道:“要是地方大点就好了。 ”
听了他这话,郭侃真想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心想谁不知道地方大点好,还要你说。 可是,南朝一再挤压,把他们的空间给压缩得只有这么一点大,要不倒霉都不行。
“现在情况如何?”郭侃在纸上写道。
亲兵略为放心,道:“现在情况好点,南朝的步兵在和我们砍杀。 只要他们不用骑兵,光砍杀地话,应该还能顶得住。 ”
仗打到这种地步,亲兵还能放心,饶是郭侃智慧如海,也是想不通其中地道理,写道:“南朝怎么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