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应不慢是赵孟的长处,双手高举一道奏章,大声道:“皇上。  这是大宋朝宗室一千两百一十六人的联名奏章,请皇上过目。  皇上,寿和圣福德高望重,有大功于大宋朝,可是可是,她老人家却惨遭人亵渎,请皇上为寿和圣福主持公道。  要是皇上不还寿和圣福的公道,臣等宁死也不离开。  ”直挺挺地跪着,一副跪到死的豪气模样。  说到后来,眼泪已经流了下来。  哭得很是伤心。  瞧他那模样仿佛谢道清是他亲娘似的。
    给他这些一说,那些原本要去休息的人又停了下来。  看着李隽。
    “呵呵,你这是搞联名上书,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地新花样。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有万人书之称,我都读过,区区一千多人的联名奏章还能难倒我?”李隽在心里取笑赵孟,嘴上却是一副亲热之极的口吻,道:“呈上来。  ”侍卫队长段干木忙跑出去取来奏章,呈给李隽。
    李隽把奏章拿在手里,道:“你们也别站着,先去养心殿休息吧。  有话我们在养心殿说。  都是大宋朝的宗亲,在这里处理寿和圣福的后事,也太丢大宋朝地脸面了,要是给蒙古人知道了嘲笑我们大宋朝居然连个议事的地方也没有,你们的脸往哪搁呀。  你们不要脸,朕还要这张脸呢。  你们也好好想想,寿和圣福还没有入土,我们在这里议寿和圣福的后事,是对她的大不敬。  ”
    “对呀,皇上说得对。  ”李隽的话音一落,立时得到皇族中不少人的赞扬。  李隽这话说得义正词严,切中要害,要想让人不赞同都不成,就是赵孟也在心里暗赞一声好。
    李隽听着他们的赞扬,心里偷笑不止,心想你们一副赞扬我的模样,其实是不想多受苦,道:“我们就在养心殿商议。  ”
    最后这句话是说给赵孟听的,意思是说你大可以不来,你不来我们也要处理事情。  对于赵孟来说,要是他不去养心殿地话,以李隽地辩才,不要多大一会儿就可以把这些皇族忽悠(按:套用现代语)过去,权衡一番后,一下站起来跟着人群进皇城了。
    “你就这点能耐。  ”李隽回头看了一眼随后跟来的赵孟,在心里不屑地评议。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到养心殿,李隽招呼那些老人坐下,忙东忙西地扶着他们,一副好态度,任谁都是挑不出一点毛病。  李隽在最危急地时刻拯救了南宋,在宗亲中的地位已是不低,要不是谢道清死后遭到“亵渎”,这些老人是无论不会来,李隽如此殷勤,着实让他们感动,有些老人哽咽着道:“皇上,臣受不起。  ”
    “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年纪这么大了,是族里的长辈。  扶扶你是应该地。  ”李隽的话说得非常亲热,任谁听了都会感动不已。  可是,在他的心里却想道:“其实,我也是一个和你们年纪差不多的老人,要不是阴差阳错再世为人,就要钻土了。  ”
    李隽曾经是个老人,对于这些老人来说。  自有一种亲切感,觉得和他相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再给李隽这么一通忙活更是好感倍增,高高兴兴地坐了下来。
    只片刻功夫李隽就博得这些老人的好感,赵孟不由得发慌,也学着李隽的样子去招呼老人和抱着小孩地人就坐。  老人是赵孟手里的杀手锏,要是给李隽争取过去了,不为他说话了,那还得了。  赵孟能不怕吗?
    赵孟急着收买人心,要是在以往,他肯定会成功,不过他遇到李隽注定不可能成功,因为李隽是个最会拆台地人。  李隽在心里暗笑,心想你想学我,我才不给你机会呢,走到赵孟跟前。  双手扶着他的肩膀,如春风般和煦地笑道:“你也坐,你也坐。  ”
    献殷勤收买人心是赵孟当务之急,他哪里肯坐,忙道:“谢皇上,臣还是照顾一下长辈的好。  ”
    “你这话就不对了。  你是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你要是不坐,这些长辈也不敢坐了。  你要先坐下,他们才敢坐下。  ”李隽嘴上说得亲热,心里想的是:“等我抓住你的狐狸尾巴再给你好看。  你敢败坏北伐大业,要是饶了你,就没有天理。  ”
    李隽的话立时得到那些长辈地赞同,道:“对呀。  ”有些已经坐下来的老人又要站起来,李隽借机发挥道:“你看看,你要是再不坐。  他们又要站起来了。  ”
    赵孟在心里把李隽骂了个狗血淋头。  还不得不坐下来。  他一坐下来,自然是没法博取他人好感了。  李隽一通招呼都坐了下来。
    也幸得这是皇宫,家什多,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也有东西给他们坐。
    太监们端着热汤过来,每人面前放一汤。  李隽也真够扣门的,这些皇族虽然身在皇族,真正能进宫的却不多,一辈子也不知道有几次机会,他也该象招待贵客一样弄点御膳给他们吃吃,仅仅是一碗热汤。
    其实,这不能怪李隽,因为李隽想的是这些人都是典型的吃喝饱了没事做的那种人,寄生虫一个,要不是情况特殊,不要说热汤,连冷水都没有一口,还御膳,做梦去吧。
    李隽非常热情地道:“你们喝啊。  在外面这么长时间,身子骨哪里受得了,喝点汤活络活络一下。  ”扭头对着赵孟数落起来道:“赵爱卿,不是朕说你的话,你看看你真会作孽,有事不能来找朕吗?一定把这些长辈折腾出来?他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谁负得起这个责任?你要知道,他们都是我们大宋朝地柱石,要是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大宋朝。  你记住,以后不许这样。  这次,朕也不能不罚你一下,你就把今年的俸禄捐出来给这些长辈作汤药费。  ”
    赵孟原本来讨个说法,再借机作文章逼李隽处罚主使之人。  以他的推测,全皇后断然想不到这种主意,肯定是李隽在背后主使,李隽自然是不会把自己交出来,要是全皇后不给背黑锅的话,这就是他扳倒李隽的大好机会。
    以依他的设想,李隽没有办法之下只好拿全皇后当替罪羊,到那时他再略施小计,让他们夫妻反目成仇,相互咬起来,他再顺手一推,把罪名扣到李隽头上,李隽这个皇帝就别想当了。  依他在皇族中地威望,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大位,还可象王莽一样表演一番收买人心。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有谈到正题就给李隽把他一年的俸禄给弄掉了。  心里对李隽恨得牙痒痒的,又无可如何,谁叫李隽的话冠冕堂皇,让他无话可说呢?只得道:“臣愿罚。  皇上,臣愿意再出三年的俸禄,供族中长辈的汤药费。  ”
    他这是借题发挥,想收买人心,李隽明智之人哪会给他一点机会,道:“你有这番心就很好,朕也不好阻拦你做好事,你说是不?这样好了,你再拿出五年的俸禄,朕再拨笔款子过来,成立一个紧急资金,以应急需。  当然啦,这不这一定就用在宗室,老百姓有急难,也可以动用。  这种大事,你不会不同意吧?”
    赵孟的算盘不可谓不精,没想到一遇到李隽就显得缚手缚脚,一下子没了六年的俸禄,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要夺皇权就要钱,没了六年的俸禄可不是个小问题,好在他另有门道,要不然地话,李隽就这一手就够他受地了。
    “臣愿意,臣愿意。  ”赵孟不得不认罚。
    要是把这笔钱只用到这些寄生虫身上,李隽才不干呢,他是准备用给老百姓。  这笔资金在李隽的推动下,最终成了一笔数额巨大地资金,类似于现在的社保资金,专门用于救济老百姓,还成立了一个类似于现在的红十字会一样的机构来管理,很好地帮助老百姓度日。
    赵孟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那感觉就象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
    赵孟连连吃亏,知道不能再给李隽机会发挥了,不然说不定他一会就会变成平头百姓,什么也不是了,忙切入主题,道:“皇上,寿和圣福遭到亵渎,请皇上严办凶手。  这是臣和宗亲的共同愿望。  ”
    “你这是吃了亏,故意岔开话题,别以为我不知道。  ”李隽心如明镜,在心里讥笑他,嘴上道:“这事,你们可以放心,朕一定严办,绝不宽贷。  ”
    他的话音刚落,太监盛依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道:“皇上,皇后请皇上过去,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奏报。  ”
    “真是个可人!”对于严办凶手一事,李隽只是说说而已,正好借机离开,心里暗赞全皇后是个大好人,解围解得真及时。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章 贤德皇后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章 贤德皇后
    李隽刚一进门,全皇后向李隽行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盈盈一福,风情万种,仪态万千,任谁都会产生我见犹怜的感觉。
    对于全皇后,李隽是不敢单独相处,宁愿面对蒙古百万大军也不愿意面对这位柔情似水的美貌皇后,要不是她说有重要的事情禀报的话,李隽绝对不会来和她相见,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吗?”
    全皇后搬过一张凳子,道:“皇上请坐,请容臣妾启奏。  ”全皇后是知情人士,说不定她真的又掌握了什么重要的线索,李隽只得坐了下来,道:“你说吧。  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我,我的时间可不多。  ”这话可不是瞎说的,赵孟他们一帮子问罪之人正在养心殿等着他去应付。
    “皇上,瞧你说的,好象臣妾……”全皇后微嗔着说,端起一碗热汤道:“皇上,你从前线赶回来,连口气都没有喘,也够辛苦了,把这碗汤喝了,润润喉,解解乏,再去应付他们。  ”她还真有心情,居然在这种节骨眼上请李隽喝汤。
    全皇后的汤,李隽可是记忆犹新,那都是龙虎汤害的,现在她又要给李隽喝汤,李隽可是心有余悸,哪里敢尝试,忍着一丝不快,道:“汤就不喝了,你有什么事情你说吧。  ”
    卟哧一声,全皇后笑了出来,抿着好看的小嘴,道:“皇上,瞧你说的,臣妾又不是无良之人。  怎会在这时候用大补之汤。  这是臣妾为皇上熬地一碗姜汤,是给皇上解解乏,活络一下身子骨。  ”她说的大补之汤指的是龙虎汤。
    李隽用鼻子一嗅,汤里果然有很重的姜味,知道她说的不是假话,李隽只怕龙虎汤,并不怕姜汤。  接过道:“那就谢谢你了。  ”在全皇后“皇上,你还真见外”的娇嗔声中把汤喝了下去。  李隽快马加鞭从前线赶回来。  着实够累够乏的,喝碗汤解渴还真是需要,这汤喝下去只觉很是舒爽,好象这是他今年喝到过地最好的汤似地。
    李隽把汤碗放下,道:“现在该说了吧。  ”
    全皇后坐在李隽对面,道:“皇上,你就那么害怕人家?人家会吃人吗?连多座一会儿都不可以。  ”娇嗔之中带着三分羞涩。  好象在传递某种信息似的。
    李隽感到不妙,却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妙,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他上了全皇后的大当,一双眼睛神光炯炯地看着全皇后道:“你做了什么手脚?”一下站起来,一个趔趄,差一点摔倒,李隽心中骇异,左手一伸就向全皇后抓去。  却抓了个空,不是因为其他的,是因为身体发虚,抓歪了。
    全皇后忙把李隽扶住,道:“皇上,臣妾知道你为难。  臣妾也知道皇上想保全臣妾,自己顶这罪名。  可是,皇上是大宋朝的希望,大宋朝不能没有皇上。  皇上,所有的罪名都由臣妾一人承担。  ”说到后来,已是泫然欲泣,道:“皇上,臣妾这就去向他们说,这事是臣妾做地,与皇上无关。  ”
    “不行。  断然不行。  这事是我要你做的,我不能把责任推给你。  ”李隽想也没有想。  强忍着头晕,断然拒绝全皇后的好意。  李隽是个负责任的人,要全皇后顶罪自然是做不到。
    全皇后把李隽扶到床上坐下,蹲下身给李隽把鞋子脱了,再扶着李隽躺下,在李隽的嘴上亲了一下,道:“皇上,臣妾是自愿的。  臣妾这辈子能够嫁得皇上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好皇上,臣妾已经很满足了。  皇上,你先躺一会儿就好,只一会儿。  **的份量,臣下得很轻,一会儿就没事了。  ”
    李隽不得不从心里对全皇后刮目相看,真没想到平日里只想和皇上嬉戏地娇滴滴的她居然有这种胆识,居然敢给李隽下**。  李隽强撑起即将合上的眼睛,强打起最后一丝清明,喊道:“皇后,我不是你的皇上,我是李隽,不是赵祺。  我不能再欺骗你。  ”
    对于李隽来说,虽然知道由全皇后顶罪是最好的结局,但是这种事李隽是绝对做不出来。  全皇后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要是再不把真相挑明了,李隽会后悔一辈子的,就是睡觉可能都不会有个安稳觉。
    这话是大实话,是李隽来到这世界后第一次对人说出来,他知道要是再迟片刻,就会铸成终身憾事,才不得不说了出来,寄希望打消她地念头。
    全皇后先是一惊,继而卟哧一声笑,道:“皇上,你又在逗臣妾高兴,皇上,臣妾真的很高兴。  ”嫣然一笑,犹如梨花带雨,人见人怜。
    李隽来到这世界太也复杂,全皇后乍听之下哪里会相信是真的,还以为李隽变着法子在哄她开心。
    李隽强撑着要坐起来,给全皇后按在床上,非常认真地道:“皇后,我说的全是真的。  我来自七百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一次意外事故身亡,是有人把我的记忆复制到赵祺的大脑里,我才来到你们这个世界。  ”
    李隽来到这个世界的事情也太复杂,复杂得让人难以置信,真要说个明白的话,肯定是洋洋万言,也未必有人会相信,李隽即将晕过去,只好长话短说。
    李隽说得非常认真,绝不似作伪,全皇后不得不信。  全皇后冰雪聪明地一个人,虽然不懂复制地真正含义,也大致有数,吃惊地看着李隽,道:“真的?”
    李隽吃力地点点头,嗯了一声。
    对于这种复杂事情,不论是谁乍一听闻也是骇然,全皇后也不例外,吃惊地看着李隽。  过了一会儿才道:“皇上。  你还是臣妾心目中地皇上。  你地身躯还是臣妾熟悉的身躯,皇上还是皇上。  现在的皇上比以前的皇上更加英明神武,挽救了大宋朝,臣妾能嫁得皇上这样英明的圣君,这是臣妾前世修来的福份。  皇上,你好好歇着,臣妾去去就来。  ”
    她说得一点也没有错。  李隽真的是一个复杂地混和物,身体是赵祺的。  记忆是李隽地,一个来自七百年后的后人,积累了七百年的文明,才在关键时刻扭转了危局。  全皇后虽是难以相信这是真的,把前后判若两人的宋度宗一相比较,由不得她不信,要不然以宋度宗那个无能皇帝哪里能够拯求南宋。  拯救他自己都很成问题,更不要说南宋这头病得快死的骆驼。
    以李隽的设想,只要他一说出李隽不是赵祺本人,全皇后就会打消自己承担责任地念头,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全皇后居然认了他这个皇帝不说,还要认他是丈夫,原本就不太清醒的脑袋一下子更糊涂了,傻傻地看着全皇后。  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肯定要算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最吃惊最难以置信的事情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昏睡了几个月,都是全皇后忙前忙后地照顾他,一颗芳心早就寄在他身上。  醒来后的李隽更是不得了,英明神武之极。  与以前大不相同,可以说是天人了,对于全皇后来说,李隽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魅力,让她难以割舍,不要说李隽现在的身体是赵祺的,就是李隽本人地,她也会认李隽这个皇上。
    李隽占用赵祺的身体,自然是她最好的借口了。
    “呆子,你好久没有这样子看着人家了。  ”全皇后在李隽的脸颊上轻拂着。  娇嗔着说。  在李隽脸上轻轻一吻,站起身来道:“皇上。  臣妾去了。  皇上,臣妾先是亵渎寿和圣福,现在又有迷倒皇上的大罪,臣妾死有余辜,臣妾就此与皇上作别。  皇上,臣妾没有其他的念头,只是想请皇上在中原光复之后告诉臣妾一声。  ”语气非常地诀别,好象永别似的。
    她说的告知一事,套用陆游的诗就是“家祭无忘皇后”了。
    李隽虽是头脑不够清醒,也是猜到她要做什么,知道大事不妙,喊道:“滟儿,不可!万万不可!我是皇上,我可以赦免任何人,我赦你无罪!”
    全皇后两滴清泪从眼睛里流了下来,非常满足地道:“皇上,你又叫臣妾滟儿了,臣妾好高兴,好高兴哦。  皇上,你赦免了臣妾,谁来赦免皇上?”向李隽盈盈一福,道:“皇上,臣妾永别了。  臣妾祝皇上早日光复中原,中兴大宋!”转身平静地走了出去。
    望着全皇后娇小实则高大无匹的倩影,李隽再也忍不住了,头脑嗡的一声响,一下晕倒在床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滟儿,滟儿。  ”迷迷糊糊中,李隽觉得有一股温热的液体从喉里流进了胃里,一下子醒过来,右手一伸,一下抓住一只柔滑的玉手,道:“滟儿。  ”一声尖叫响起,跟着就是一声响,是碗砸在地上发出的碰撞声,还有一个女声的尖叫声。
    李隽强忍着头晕一下子坐起来,方才看清是一个宫女,正向他请罪道:“皇上,婢子死罪,死罪。  ”她是在为摔坏了碗请罪。
    李隽这个现代人那有动不动就治人罪地心态,不要说摔坏了一个碗,就是摔坏十个八个也不会治宫女地罪,更不用说他此时一颗心思全挂在全皇后身上,哪有心思去理睬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道:“皇后呢?”
    宫女颤颤兢兢地道:“回皇上,皇后娘娘,娘娘她她她……”欲言又止。
    李隽非常清楚全皇后要干什么,本就急得不得了,宫女吞吞吐吐一下子火起来,喝道:“说。  ”李隽是个敦厚长者,平日里对人很有礼貌,实在是这事关系太大,不由得喝斥起来。
    宫女给吓了一大跳,忙跪在地上道:“回皇上,皇后娘娘自尽了。  ”
    脑袋里嗡地一声。  李隽又差点晕过去了,急急忙忙地道:“她人在哪儿?”一股怨气冲天而起,要是有人现在捋到他地虎须,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人。
    现在的宫女给吓破了胆,自然是有问必答,忙道:“回皇上,娘娘自尽。  幸亏发现得早,常太医正在抢救。  ”
    听宫女的意思。  也许还有得救,再说李隽深知常瑜之能,稍微松了一口气,象弹簧一样从床上跳下来,鞋子也顾不得穿,光着脚丫子跑走了,把一个吓得脸色发白的宫女给扔在一边。  宫女心惊胆颤地望着李隽的背影。  要是在平日里肯定会有些想法,比如李隽太也不顾礼仪了,居然连鞋子都不穿,好色也不能这样啊。
    曹操为了迎接许攸顾不得穿鞋,李隽为了全皇后也顾不得穿鞋,都是没穿鞋,两者之间的区别何其大也!
    李隽一跑出门,就给吓了一大跳。  只见外面跪了一大群人,文天祥,李庭芝,高达这些文武大臣自是不用说,赵孟这些宗室也在其中,还有宫女太监都跪在地上。  一见李隽的面就山呼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地声音李隽听得多了,已经很平淡,此时听来却特别刺耳,好象这是最不能让他忍受的嘈杂之音似地,挥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
    正如李隽所料,全皇后把李隽迷倒是怕他李隽说出真相。  全皇后离去是去给赵孟他们说“亵渎”谢道清一事是她的主张,都是她的罪过,她甘愿领罚。  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的全皇后甩下有点失望的赵孟,回到宫里悬梁自尽。  她是想只要自己死了。  谢道清之死一事就该结束了。  李隽也就给保住了,那么南宋就有希望了。  她的死非常的值。
    全皇后上吊,幸亏发现得早,给救了下来,常瑜这个宫里最好地太医自然是要赶来相救。  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情,李隽这个皇帝居然在“赖床”,常瑜一眼就瞧出来是中了**,才配出药要宫女把李隽救醒,自己忙着去救全皇后。
    谢道清之死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再加上全皇后认罪、上吊,还有不惊动群臣的道理,文天祥他们自然是要赶来见驾。
    特别是那些言官,他们听闻李隽已经回宫了,带着早就写好的奏章赶来见驾,要求李隽严惩凶手,没想到赶到时却得到消息说是全皇后所为,她还惧罪上吊了。  这一来又苦了言官们,只得马上改写奏章,好在他们的才思也还不错,虽然匆忙了点,无法打草稿,也还难不倒他们,很快就写出了奏章。
    一个言官高举奏章,道:“臣启奏皇上,寿和圣福遭到亵渎,大宋朝威严有损,请皇上严办,以正视听。  ”
    什么叫不识时务?这就是不识时务的典型。  李隽现在是一肚子的火正愁没处发泄,真把这个叫陈方正的言官象当年干掉美国鬼子一样干掉,一丝清明告诉他陈方正也是出于职责,不得不强压怒气,道:“知道了。  ”一下把奏章取过来,往怀里一塞,大步一迈向全皇后所在地房间冲去。
    陈方正的话已经够让李隽难受的了,没想赵孟的话让他更是难受,赵孟道:“皇上,全皇后身为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