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阿莲的故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宅小区,那看门大爷还在那里,还在摆弄着那个半旧的半导体,还在哼唱着京曲,见到我很是意外,问我怎么没回老家,还打听胖婶今年这么早就回去了,整天愁眉苦脸的,家里有事吗?看样子他很关心胖婶,毕竟是相处了几年的熟人。
老太太见到我出现在门前,一样很惊讶,听我一解释,立刻乐得合不拢嘴,说正愁着这年该怎么打发哩,你就来了,真是个好丫头,没忘记她这个糟老婆子。年货胖婶走前已帮她买好了,冰箱里的肉菜,蔬菜都不少,见我在屋子里查看,老太太笑道:一个人过年没那么多讲究,就差门联了,都不想贴了,没大意思。我赶忙说要贴的,然后就出门到街上挑了几副。按老家的说法不贴门联是不吉利的,只有家里当年有人过世了才空着或是贴上黄色对联。
回到屋子,用胶水给贴上,大门屋门显得有了光彩。老太太来了兴趣,说今年咱俩过老家的年,中午就吃年饭。于是,我就在厨房忙碌起来,老太太也在旁边打下手,将冻鸡解冻,又拿出一条大冻鱼,做碗头鱼用。碗头鱼是家乡旧俗年饭桌上的摆设,做好后放在桌上,不能碰这道菜,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才能当菜吃,取年年有鱼(余)之意。现在也有这样的传统,只是到了正月十五,碗头鱼大都犒赏猫儿狗儿了,生活宽裕了,没人在乎一盘不新鲜的碗头鱼了。
那天我们两个人做了五道菜,算上年鱼,也凑个吉利数“6”。将门关上后,就开始吃年饭了,老太太童心大发,口里学着爆竹声,说年饭开席了。吃着吃着,老太太忽然伤感起来,想起了远在国外的子女,说去年小女儿陪在身边,今年一个都不在了,说不定哪天自己死在屋里头也没人知道。我急忙劝慰说,大过年的,奶奶身体硬实着,可别说不吉利的话。其实陪在老人身边,我的思绪也早飞到了远方,飞到了父母身边。
就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老太太一接到手上,就嬉骂上了,说你这胖丫头可好,回家过年就不要我老婆子了,莲子比你有良心,正陪我吃年饭哩。是胖婶打来的,从老太太说话的口气上,胖婶应该情绪很好,老太太说得没错,有关她丈夫的风流韵事也就是风凉话,空穴来风。老太太叫我过去接电话,话筒那边又传来胖婶往日开朗的笑声:你这个二百五,一点不傻了,春节还没过去就跟你婶子抢饭碗啊?婶子明天就上火车站买票去。
一阵玩笑过后,她才跟我说到我父母这几天老向她打听自己为什么没回家,连个信也没有,让家里人担心不已,好在我到了老太太家,有了准信,真以为我在车上被人贩子卖了。然后就说借别人手机打的,不能多讲了,等会儿告诉我父母去,让家里打个电话过来,好让他们吃个安心的年饭。
挂上电话,我一直守候着,没回到饭桌旁,情绪莫名地激动起来,好像满肚子委屈就要找到出口了,想一下子倒出心头。电话铃一响,接到手上,话筒立刻传来了父亲的粗声呵问。此时此刻,根本也听不清他具体在骂我什么,我只需要那嗓门,那声音让我冲破时空阻隔,仿佛身处在家里的饭桌旁。我放肆地哭开了,尽情发泄着,直到那头父亲在急切呼唤我:丫头,丫头。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阿莲的故事 87(2)
我终于控制住了自己,向父亲说明了情况,说写回信也来不及,就没写了。父亲最后也哽咽了一声:在外好好的啊,做不下去就回家。
那边肯定也是借人手机打的,长途电话费太贵,父亲很快就挂了电话。我拿着话筒的手久久没有放下,还想等下去,听听母亲的声音,听听弟弟们的声音。因为激动,我竟忘了向亲人问声过年好。
阿莲的故事 88(1)
那年除夕,老太太精神头很足,和我一道看春节晚会,直到新年钟声敲响,我们才休息,老人家上床前给了我一个红包,算是压岁钱,我也没推辞,就好像父母在每年除夕给我们压岁钱一样,觉得是长辈的一片心意和祝福。初一早上,我们就着鸡汤下了大汤圆,汤圆是我昨晚手工做好的,里面包着红糖馅,老太太往其中一个汤圆里面塞了一枚硬币,说明天看咱谁运气好。
老人家一直保留着家乡的传统习惯,春节也不像北京人那样包饺子吃。初一早上吃汤圆,等汤圆煮好后,她没让我动手盛进碗里,而是自己进了厨房,将汤圆盛好,然后我们就着两碟萝卜干和雪里蕻吃起来。老人家胃口不错,不紧不慢地吃着,还不时问着我,丫头吃到钱币没有?
当我发现碗里的那枚硬币时,老人家笑了:丫头今年有好运喽。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老太太故意这样安排的,母亲在家也这样,最终肯定是让小弟发现碗里的钱币。长辈总是将最美好的愿望寄托到晚辈身上。
吃过午饭,我又陪老人家上公园逛灯会,人很多,热闹非凡,老人家觉得太闹心,很不习惯,瞧了会儿就要回去。我感觉她是清静惯了,就搀扶着她朝人少的地方走。老人一路跟我讲起过去在老家过春节的情景,话题又转移到小倒戏上,说过去再穷,村里也要搭台子请戏班子唱戏,一连唱上好几天,比这场面热闹多了。我忽然觉得,人越老,追忆的世界越陈旧,而那陈旧往往是最珍贵纯朴的东西,无论时空跨越多远多久,那张封存的照片依旧光彩。浮华的世界里,总残留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沟壑,在那沟壑深处能追究出岁月变迁的痕迹,无法磨灭的烙印。
在将老人家送回住处时,她有点依依不舍了。眼里滚动着浊泪,说还是平常的日子好过,没这么闹腾,瞧着别人热闹,就觉着自己已快入土了。我陪她又坐了一会儿,拿胖婶的话题逗着乐,老人才从伤感中走出来,让我赶紧回去,别让人家大新年挑出理来。临走前,我留下了秦家的电话,说接下来一个礼拜里,只有我一人在家,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其实从除夕开始,老人家的电话就接连不断,有国外子女打来的,也有老家打来的,都带着对老人的新年祝福,可我总能看出她那满是皱纹的笑容里,搀杂着一丝苦意。
老人在阳台上向我挥着手,回望那阳光下苍老的身影,感到这节气离她很远很远。
秦家走后的一天里,我和那老太太一样,将满城节气拒之窗外,享受着独有的孤寂。少了欢欢和混儿,我第一次感觉这宽敞之家,名副其实了。主人卧室和欢欢的房门都锁着,唯有混儿的房门始终保持对外开放,清理一次后,就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尾随着混儿的运动身影,拾衣捡袜了。
我仿佛摇身一变成了一家之主,吃完饭不用忙着收拾残局,混儿的书架我可以肆无忌惮地扫视窥探,挖掘一册到手,心儿便徜徉在过去的学海生涯里。不再留意地板上是否残留一块污迹,不再留意阳台上的花盆是否需要浇水,也不再留意卧室主人们的水果是否清洗干净。我把持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中央,唯我独尊地随意调控自己想要看的节目,这宽敞下的拐拐角角,我都得心应手,操纵自如,我俨然就是一屋之主了。
我贪婪地享受起这难得的自主,忘却了远方的亲人,忘却了那头阳台上的孤寡老太太,也忘却了这宽敞之下自己曾经洒过的屈辱泪水。一个保姆的自主,让我忘乎所以,在疯狂中麻木,在麻木中疯狂,好似一只麻雀冷不丁跌落到了凤凰巢穴里,四面朝歌,百鸟朝凤,我成了森林之后。
自主是什么,是自由,是主权,没有约束,没有拘谨,少了点首,多了摇头。我如饥似渴地行使这一年来的片刻主权,霸占着这块属于别人的领地,像个侵略者,要在这领地的每个角落留下污点,自主的代价往往不就是放肆后的污点吗?
我不安分的本性再次嚣张开来,被压制的人性劣根暴露无遗。假如我是个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我可能连受雇者片刻的自主权也给剥夺了。本性的东西最可怕,一旦有机会抬头露面,就沦为人面兽心了。凶残地反咬一口,带着复仇与强暴,找回失去的尊严,这不正是冼老师老虎与狐狸的理论吗?
阿莲的故事 88(2)
我就像一头狡黠的狐狸,潜伏在城市的混凝土缝隙间,敏感的嗅觉,谨慎的眼光,矫情的神态,无不在掩饰自己内心的惴惴不安。在城市森林的虎群里,时刻窥探着老虎打盹的机会,狐假虎威之后,现出原形,盘踞属于自己的领地,换上主子的脸谱咄咄逼人,作威作福。
嘟嘟——
传呼器的响声将我从疯狂中拉回到了现实,我好似梦游一般回到了原地,我本能地将围裙系到腰间,匆忙接过话筒,装成很忙碌的口气问:谁啊?
霸气书库 www。87book。com
阿莲的故事 89
来者正是冼老师,后面还跟着寒班长,见我系着围裙来开门,冼老师冲寒班长笑道:班座不是发誓将来要做贤妻良母型的吗?多学着点,春节也不闲着。
我没理会他,自己进了厨房洗碗,一盆一碗我洗了很长时间,故意消磨时间将他们冷落在客厅,也不像往日那样给他端茶送水的,我是想将一个保姆的自主坚持完一整天了。寒班长长吁短叹着,觉得京城过年没一点气氛,早知道不如回家去。冼老师挖苦说,你们苏州不一个样?园林怎么了,还不是朝树头上挂盏灯笼,莫非池里的鱼儿能蹦到树枝上看焰火?
寒班长走进了厨房,见我拿着碗翻来覆去地用水冲,叫我别浪费水源,说让你上一回西北,你就学会珍惜每一滴水了。一副教训口吻,好像这屋子的主人是她了。我也只好关了龙头,擦干手到了外面,然后又拿起拖把拖起地板来,其实早上刚拖过,我实在应付不了眼前这对满腹经纶的高才生,只好拿地板解闷。
冼老师先给自己倒上茶,又对寒班长说,口渴了得自己动手,伟人早教导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也看出来,我这个保姆今天不把他当主子伺候了,学心理学的,察言观色有一手,可以坐升公堂审案了。
冼老师的嘴巴总是闲不住,开始说到除夕放焰火的事,说莲子你没去太可惜了,失去养眼的大好时机。他那两个学生,让他做老师的刮目相看,欢欢是捂着耳朵只凭视觉在远处观望烟花。而最让他失望的是,那混儿敢拿砖头磕人,却不敢朝烟花点火,整个晚上他冼老师成了排头兵,专干爆破手的活。若赶上战争年代,他姓冼的绝对是当炮灰的主儿,而混儿肯定属于在后方指挥所端上望远镜指手画脚,穿着四个口袋的军服,不扎武装带的司令官。
寒班长乐了,一语中的地总结一句:战争让怯者打扫战场,而勇者僵卧沙场。
两个高才生的话题由此延伸到浩瀚的历史长卷中,从古代王侯将相到现代开国元勋,论证各自的论点,好像电视剧上的辩论大赛,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我基本听不懂他们的高谈阔论。
我将拖把又蘸上水,关上房门,挥洒进了混儿的房间,想像着放烟花时,混儿在一旁胆怯的模样,也禁不住哑然失笑了。
一样是挥洒,我将房内的污垢卷进拖布里,依赖自来水,自然清洗;而房外是在清算历史,将失败者丢进历史的垃圾中,依赖口水,人为清理。
不一样的是,一个是弯腰曲背的体力劳动,一个是绞尽脑汁的脑力活儿。
阿莲的故事 90
那天我没给冼老师一点面子,拖完地后就回到自己房间里看书,而且故意看起《平凡的世界》,不是说我这保姆不简单吗?什么极品吗?我就是要在他面前显示出高贵来,即便在他到我房间时,我也视而不见。他可能已揣摩出我那时候的心态,自讨没趣后,就招呼寒班长回去。
寒班长问他,不是说好带她一道上街玩吗?
冼老师没说话,他本可以再讽刺我一句,说我沉醉在《平凡的世界》书里,不能自拔了。他什么也没说,闷声出了门。
其实一听到他们离去的脚步声,我就后悔上了。我所谓的自主完全是空想下的自我陶醉,当我从空想中抽身而出时,我是活脱脱的邻家女孩,一个刚满19岁的女孩,我的心态不可能像老太太那样,将寂寞锁在心底。那种独处的氛围我只能停留片刻,孤独的享受就像陈皮,嚼多了反而倒胃口,变得更苦。我情愿听他们辩论,有人气的辩论,我会守候在台下,做一个忠实的观众,听不懂看不明的观众才是台上表演者最为信赖的。
他们走了,将热闹带走了,留下我,一个宽敞的房屋,一个小书房,一本平凡的书,一个孤单的保姆。我忽然癫狂起来,将满屋的窗户都敞开来,立在阳台上,迎着寒风,望着远处的色彩斑斓,望着色彩下悠闲的人群,我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变成了老太太,裹着青春骨架,而精神深陷在晚冬里,流离失所。
我伫立在风口,无思无为,凝滞了。
那个下午我是在床上昏睡中度过的,梦见自己走在田埂间,四周是白茫茫的水田,稻茬上积满了雪,我却始终走不进那白雪覆盖的村庄。
直到被电话铃吵醒,窗外的天色已晚,我浑身无力地下了床,电话是姜姐打过来的,让我晚上关好门,白天出门也要快去快回,不要贪玩,春节期间常发生盗窃。我连连几声是,欢欢也说了两句,问冼老师有没有过来。我应付了一下,说他没坐一会儿就走了,还带上那班长了。欢欢一听班长就把电话挂了。
穷极无聊下,我根本不想做晚饭,也没有食欲,电视上都是些唱歌跳舞的节目,跟我一样无聊,关上电视后,我徘徊在客厅里,来回走动,感到这漫长的黑夜像张无形的大网罩住了自己,自主之下的我反而更觉得失去了自由,无所事事时,自由也是四面朝墙,有的是空间,却找不出容身之地。
我进了混儿的房间,将教科书拿出书架,坐在书桌旁,一本本翻看着。那公式,那字母,那图表,既熟悉又陌生,既贴近又遥远。正是这些若即若离的文字和数字方程式让我失去了生活的位置:没有它们,我可以扎根在土地里,用汗水浇灌一年的收成;没有它们,我可以找个男人,将一生托付给他,给他做饭生子;没有它们,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守候在自己的家园里,无怨无恨,死心塌地地做一个没有幻想的村妇。也正是它们,让我的脑袋滋生了抗争,不安于现状,逃离了那片土地,混进了城市钢筋铁架里,苟且偷生。
它们带给我的是一桶未装满的水,时刻碰撞在桶壁上,无法安息。
我将所有的怨气撒在了眼前的书本上,恨不得粉碎它们,从窗户扔出碎屑,祭奠我挣扎的灵魂。
明天会是怎样的光景,我只觉得一片黑暗,见不到星星和月亮,城市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暗无天日。
阿莲的故事 91(1)
我终于熬不过窗外的热闹,坐上地铁,去了趟天安门。这是我第二次近距离靠近它,冬日里一样是万紫千红,人流一样络绎不绝,只是时光又跨过一年,我的感觉更为真实了,那些花坛吐出芳香,四季如春。
我随人流走过广场,穿过城门,在高高的皇家门前停下了脚步,那朱红大门高贵而威严,却抵挡不了一张张薄薄的门票。我驻足许久,还是没加入排队买票的队伍里,转身又汇入到返潮的人流中,机械地穿梭在历史与现实的边缘,最终回到现实中。
我就是一个过客,匆匆而来,又惶惶而去。身边的画面是流动的,又是无声的,只有回到地铁里,我才真切感受到机车在飞驰中轰鸣。
到了广渠门,我在街上茫然地走着,悠闲的人们,老少同行,组合成家的样子,徜徉在节日的海洋里,不时迸发出欢乐的浪花。我的内心隐隐作痛着,似乎也听到了弟弟们的笑声。他们穿着新衣裳,跟在父亲身后,走在田垄间,去给亲戚拜年。在家时,不愿出门拜年的我,时常觉着弟弟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不放过节日里的每个细节来获取欢乐。而现在,我倒发现自己才是迷路的孩子,走在城市的繁华里,寻觅不到那份泥土气息了。
等我回到住处,已过晌午,走了那么远的路,也不觉得饿,呆坐在客厅里,又陷入了孤寂中。我忽然找到了驱逐孤独的方法,回到房间,将一年来的家书重新翻到眼前,从那温情的文字中间,感受远方亲人的问候。之后,我又打开自己的日记,从第一页开始,逐字逐句地默念着,那列车,那广场,那老太太,那看门大爷,那警察一家,那赵老师一家,都浮现在眼前,都向我露出笑脸来,我又找出亮亮的照片来,他肯定长高了,还能记得我吗?
走过的日子在这新年里给了我慰藉,是风是雨,是苦是乐,对此时的我都很珍贵,敝帚自珍。我甚至放纵想像,自己在警察家一直做到现在,那该多好啊!穿着那件俊姐给我买的羽绒服,把自己打扮成城里人的模样,跟其他保姆姐妹们坐在一起,畅谈着过去一年的经历,交流得失,然后又将目光从村口投向遥远的北方,让那辆拥挤的列车捎上新一年的愿望,向北奔去。
电话铃打断了我涌动的思潮,还是姜姐的声音,问上午打过几次都没人接,人上哪去了。我说自己上街回来晚了点。姜姐让我出门后回到家要看看来电显示,及时给她回话,好让她在外放心。随后又是欢欢的夸张嗓门,说昨天上山了,那雪松真是太美了,回来给我看照片。今天他们正游玩徽州古街,都是些老门店,笔墨纸砚的没什么意思了,很想上巢湖玩,可父母不同意。最后才说道,她给冼老师早打过电话,问我为什么没跟他们一道上街玩等等。没等她说完,那混儿已耐不住性子,话筒传来抢夺的声音,混儿叫出一声来:等上了九华山,我给你求一签,找个俊美男郎,哈哈!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接完电话没多久,我刚把饺子放进锅里,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个保安,手里拎着一个袋子,问我是不是这家的保姆。我点头称是,心里却紧张着,以为自己不在家时,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上午有人放在门岗让我转交给你的。保安说完将袋子交到我手上就走了,我也没来得及打听对方是谁。
袋子是白色的,里面却装着一件大红的呢料大衣,包装很精致。我感到更蹊跷了,在这里除了胖婶给我以亲人般的感受,再没其他亲近的熟人了,怎么会有人给我衣服,而且这么高档。肯定是保安找错门号了。我没敢打开包装,准备放回袋子里时,发现有张字条贴在上面,上面写着:新年快乐。
就四个字,可那字体让我觉着眼熟,我恍然中进了混儿的房间,找出他的作业本,认真地对照上面批改的字迹,生怕看错了。对比之下,我禁不住潸然泪下了,在这冰冷的都市里,热泪一旦发泄,就好似春潮翻滚。我麻木的心坎终于苏醒了,不为那贵重的礼物,只为那声蓦然间的问候。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霸气书库
阿莲的故事 91(2)
谢谢你,冼老师,你的冷嘲热讽都让四个字冲刷干净了,羞辱化作了羞愧,我竟然没给你倒上一杯水送上新年的祝福,你带给我的却是人世间最平等的祝福!
新年快乐!冼老师,虽然我不知道你现在身在何处,可那件衣服一直陪伴着我,每当冬季来临,我都要穿在身上,感受你那声平等的祝福!
冼老师,祝福你每天都快乐!
阿莲的故事 92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时刻盼望着传来敲门声,瞧见他站在门外,闻到他满身的烟味,然后向他由衷地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感谢。
时空不再渺茫,窗外总是阳光灿烂,先前的孤寂都被期待所占据,从未有过的充实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已来临,我听得到那轻盈的脚步声,让我怦然心动着。
我也守候在电话旁,期盼一个惊喜,每当铃声响起,我就忙不迭地握在手中,发出一声“喂”的喘息,渴求那熟悉的调侃灌入耳膜。
什么也没发生,姜姐已告知回归的日子,而欢欢也再没插话,我在心里早萌发冲动,向欢欢打听冼老师的电话,就算厚颜无耻,自作多情,我也无所顾及了。
直到秦家人回来,我始终处于亢奋焦灼的情绪才回落到原来的位置。节气也一样回落了,街上又变得仓促起来,人们的步伐再次加快了节奏,这个春节就算过去了。
秦家带回了很多皖南特产,茶几上的茶叶换成了毛峰。混儿居然将一根登山用的拐杖也一路带回到北京,老秦夫妇和欢欢的手腕上都多出一串佛珠来。看来他们在九华山收益不小,连求签的签文也带回了家。
混儿跟我说起求签的事,很是扫兴,就他是下下签,那上面的字说他来年不顺,把他比成了木笼之鸟,气得他当场把那签文纸给撕了。
不过,他倒挺热心的,还真给我求了一签,属中上签,签文有点像诗:冬去春来一线天,雪融春江两岸红。欲求飞燕暖还巢,万里乌云愁断风。
意思一看就明白,前途光明,但道路坎坷。混儿帮我求的是婚愿,大和尚说我将来的丈夫是外地人,寻觅起来要经受磨难,只等乌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