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陈兰耍起了嘴皮子,对关上守军使用“舆论战”和“心理战”,作为最早系统提出这一概念的赵兴手下将领,陈宫立即将如何反击的言论交给了太史慈,让太史慈拿着能够扩音的铜质喊话筒,对关下的丹阳兵展开了语言上的反击。
陈兰喊话的目的,不过是想引诱守关的主将在关上现身,所以看到一员以前不曾见到过的将领代替徐晃出来喊话,心里不免诧异。但陈兰转念一想,管你守关的是哪路神仙,就算是赵兴亲自坐镇关上,这个计策还得进行下去,否则对袁术没法交差。于是陈兰暗中传下命令,让藏身在布幔当中的床弩手开始瞄准和准备起来。
太史慈正喊道:“隆冬将至,关下寒冷凄苦,丹阳兄弟何苦在此地挨饿受冻……”这一句话时,忽然觉得头皮一麻,眼角余光看到了关下有一团物事正飞速地朝自己而来,立即一个背折,将露出关墙的上半截身体呈九十度向后弯了下去。
不等太史慈的头垂向地面,从关下十顶帐幔之中飞射而出的十只婴孩胳膊粗细的长箭,贴着他的胸甲呼啸而去,顿时将原本站立于太史慈身后不远处的两名亲兵射得身体离开了原地,活活钉死在了关楼的墙壁上面。
堪堪躲过这凶险一击的太史慈,回头正好看到自己的亲随惨死之状,于是心中怒火万丈,一把从死去的亲随手里夺下了一张黑色巨弓,搭箭朝着发现阴谋败露,正仓惶后撤的陈兰头面上射去。
关上的士卒只听得“嗡”的一声厉响,便看到刚才还吐沫横飞的陈兰,直直的从马背上向后掉落下去,一根黑色的箭矢正插在陈兰的面门之上。
太史慈一箭射杀陈兰的同时,躲在暗处的臧霸已经下令关上的投石机和床弩手一起向关下缓缓后撤的十顶帐幔发动了无差别的射击。远处带着人观战的袁术、纪灵以及被特意请来的董扶、庞羲、李严和黄忠等人,眼睁睁地看着随陈兰出战的十台床弩和士卒,被关上怒射下来的石块和弩箭砸成了肉泥,射成了刺猬,众人的心里都不由得只往外冒冷汗。
箕关的防守实在太厉害了,要不是今日被陈兰激怒,关上毫无保留地进行了一轮报复性的远程攻击,关下联军还不知道箕关之上安装着如此恐怖的投石车和床弩。这也算是已经被人射死的陈兰,给联军做出的唯一贡献吧。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四五章 黄汉升邀战太史
袁术手下将领算计的不错,可陈兰漏算了一点,箕关的守将换人了,而且是换上了以神射手太史慈,所以这出阴险的算计最终未能得逞,反倒成全了名不见经传的太史慈,让他在卧虎军面前一展武技,迅速赢得了士卒们的拥戴。
李严和黄忠(注1)本意不想前来观战的,结果被袁术派去的人告知,今日攻关的时侯,一定会有惊喜让大家看到,所以他们来了。
结果确实让李严和黄忠很“惊喜”。他们惊得是箕关之上竟然密布着如此之多的大杀器,“喜”得是眼睁睁地看着手下将领陈兰被守关主将一箭射死,袁术今后再也不会在盟军面前鼓吹自己麾下猛将如云了。袁术的小人得志嘴脸,最是让盟军的将领看着烦躁。
四十多岁快奔五十的老将黄忠,一直低调隐忍,并未在人前显露自己的武力和箭法,所以知道黄忠厉害的人,除了举荐和重用他的李严之外,就连刘表也不太知情。黄忠看到床弩齐射守关将领时,当时以为此人必亡,没想到太史慈的身手如此敏捷,竟然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常人不可思议的躲避动作,惊险地躲过了关下陈兰的暗算。
更让黄忠感到吃惊的是,关上太史慈所用的巨弓,模样竟然如此古怪,可力道和准头却明显很出众,竟然射出了床弩才能达到的射程,而且是还是一箭射中了陈兰。黄忠将当时的情形仔细回忆了一遍,觉得换成是自己,兴许能射出这么远、这么准的一箭,可想躲过关下突然齐射的十支床弩巨箭,只怕也做不到。
黄忠将自己的分析轻声告诉了李严,李严闻言之后一脸震惊,瞪大眼睛说道:“如此说来,如今这位守关主将,武力不在徐晃之下?”
“确实如此。”黄忠一脸凝重地回答李严。
“汉升与此将对阵,胜算几何?”李严又问。
“最多五五之间。”不喜欢吹嘘自己的黄忠又答道。
“走了一头卧虎,又来一头猛虎,这箕关还真是横在联军面前的一道天堑啊!”李严感慨地说道。
“唯今之计,也只有安心等待西线皇甫嵩和卢植两路大军取得突破了。硬着头皮攻打箕关,只会造成无谓的流血牺牲。”黄忠直言不讳地劝李严不要学袁术,为了争名好誉而徒害手下士卒性命。
“唉,汉升此言,吾深信不疑,乃还那袁公路定会出言挤兑,倒教我们如何应答?”李严有些犯愁地说道。
“可以如此这般……”黄忠附耳李严,低声说了几句。李严听完之后面露喜色,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只有劳烦汉升出阵了!”
袁术折了陈兰,在箕关之下再次吃瘪之后,有些郁闷地带着士卒返回了营地,第二天果然在手下谋士杨弘的撺掇之下,派人请董扶、庞羲、李严和黄忠四人前去议事。等到众人聚齐之后,袁术便大吐苦水,说自己先后已经出阵两次,人马折损了许多,然后含沙射影地指出刘表和刘焉的部队一直没有参战,是时候一展雄武了。
李严见袁术果然出言挤兑友军,于是应声而起,声称明日自己帐下副将黄忠,将亲自前往箕关之下,邀战守将太史慈,到时候请众人一同前往压阵。
袁术见真有不怕死的人,还敢去关下叫阵,自然是一阵冷笑,心里说不出的畅快。昨日回营以后,纪灵和张勋可是亲口告诉了他,新来的守关主将,论武力,比之原来的徐晃还要高,就连纪灵都承认不是人家对手。袁术心想,就凭荆州兵这副德性,就凭黄忠这副老态龙钟的身板,也好意思到关下斗将,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袁术今日挤兑刘表和刘焉部将,不过是想从两军身上揩点油水,搞一批粮草补给过来。既然有不怕死的黄忠说要出阵,袁术只好暂时压下小算盘,跟着众人前往箕关之下观战。他倒是想要看看黄忠是怎么出丑,甚至是被那守关的猛人给一箭射死的。
披挂整齐的黄忠,骑一匹黄骠马稳稳当当地来到了箕关之下,在他身后几百步之内,并未有任何士卒,足见黄忠做人做事的坦荡。
黄忠运足丹田之气,冲着关上士卒喊道:“南阳黄汉升在此,守关主将可敢下关一战!”
关上的士卒立即将这个情况向关内的太史慈报告。太史慈士卒言一老将,独在关下叫阵,心里诧异不已,想不明白联军派个老头出来想干嘛。正在他思索之间,得了线报的暗影头目赵虎前来求见太史慈,十分郑重地告诉太史慈,千万不要轻视关下来的老将,此人乃是老当益壮的廉颇,射艺不在太史之下,勇武难当,需尽全力。
太史慈听闻赵虎如此评价此人,自然不敢马虎,于是立即披挂武器铠甲,准备出关和黄忠大战三百回合。对于赵虎的身份,作为守关主将的太史慈,自然心知肚明。而且七年前,赵虎曾经在东莱救下他的老母,可谓有恩于太史。既然掌握着许多情报信息的赵虎都说战黄忠要全力以赴,那就足以说明黄忠的厉害和不凡。
黄忠喊话不久,关上士卒便答复道:“关下之人稍待,吾家将军片刻之后便出关与汝比斗!”言语说过不久,果真箕关大门缓缓升起,一位手提长枪,马背后方负着长弓的武将出了关门,迎着黄忠不急不缓地徐徐而来。
“东莱太史慈见过黄将军!”太史慈抱拳向黄忠行了一礼。对于他们这种武艺趋于大成之辈,都有惺惺相惜的感受,所以见面之后到是十分的客气,丝毫不见骄横之气。
黄忠见太史慈向自己见礼,也是很客气地抱拳回礼,说道:“南阳黄汉升见过太史将军。今日你我给为其主,只得刀枪上见个真章,还望太史将军见谅则个!”
“哈哈,黄将军无须多虑,只要不做陈兰那种阴险之事,在这箕关之下大战一场,何尝不是吾等武人之幸事!”太史慈放声大笑,一时豪情万丈,竟然连黄忠都觉得对面的将军胸怀坦荡,气度不凡。
“诚如太史将军所言,黄某这便前来领教了!”黄忠说完话,催促胯下战马向太史慈疾驰而来。
注1: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不但能开二石之弓,他的箭术,更是三国里独一无二的,不但百发百中,箭无虚发,更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黄忠年轻时一直在刘表手下效力,碌碌无为,在老年时期碰到刘备后,被重用,表现活跃,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常常独当一面,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四六章 大战三百犹正酣
箕关之下,黄忠提一柄大刀直奔太史慈而来,顿时将汹汹的狂暴之气向着四周散布。太史慈一见之下,心头果然感叹此人勇武,于是也是火力全开,瞬间凝聚起滔天的战意。
毫无花俏地,黄忠手中大刀劈中了太史阻挡的长枪,顿时发出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和长串的火星。接下来,两人刀来枪往地开始了较量,黄忠的刀法凛冽刚猛,力大势沉,经常震得太史慈双臂发麻;太史慈的枪法飘忽不定,不时让黄忠险象环生。
打了一百回合之后,黄忠胯下劣等的黄骠马不堪重负,口吐白沫卧地不起。太史慈见黄忠战马倒地,于是亦从马上飞身下地,两人徒步在箕关之前继续恶斗。打到两百回合之后,黄忠和太史慈俩人力竭,于是休战歇息。太史慈命关上士卒送出大块的牛肉和大坛的长河大曲,与黄忠分食之。
其实越是打斗,俩人心里却是敬佩对方的武力,到了后来已经超越了敌对双方你死我活的较量,成了武技的切磋交流。太史慈感慨黄忠年近五十,竟然还有如此惊人的爆发力和耐久力,竟然能与自己大战两百回合不露败相;黄忠惊讶与太史慈不仅箭术高超,而且枪法亦属上乘,看他腰后背负的几柄小戟,竟然还会使用第三种兵刃。
俩人吃饱喝足之后,起身再战,此时已经是夕阳斜挂。又战了一百回合之后,天色已黑,仍然不分胜负,于是各自罢战,算是打了个平手。临别时,太史慈命人从关内牵出一匹上等的好马,当着关上关下双方士卒的面说道:“太史敬重黄将军武技为人,今特赠并州朔方所产上等好马一匹,愿黄将军来日沙场之上,再展雄威!”
黄忠见到太史命人送出的枣红色战马之后,也是喜爱不已,并不顾及他人的流言蜚语,大大方方地收下了太史慈这项贵重的馈赠,然后随口问道:“吾观将军年近三十,可曾婚配?”
尽管被黄忠这个有些八卦地问题问得纳闷,可太史慈依然据实答道:“慈常年亡命在外,一直不曾成婚,至今尚未单身。”
“好,既然太史将军今日送上重礼,来日黄某定有答谢!”黄忠说完话,开心地骑着枣红马朝己方营地而去,只留下更加纳闷的太史慈戳在原地。
一直观战到了后来都有些发困的袁术,最终还是被人成功地激怒了。当他看到太史慈竟然跟黄忠坐在箕关之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时候,当时就觉得黄忠实在太过分了,竟然能干这么夸张的事情。结果俩人吃完喝好之后继续开打,这才让袁术心里好受了一些。可时间不长,太史慈又让人牵出一匹上等好马来,竟然当着联军的面赠送黄忠,而黄忠居然还大大方方地收了。
这下袁术不干了,直接怒气冲冲地问身旁观战的李严:“可知今日出战的太史慈当初为何人?”
李严面色平静地回答:“略有耳闻,据说是孔州牧派出的青徐军主将。”
袁术接着又问:“黄汉升关前与此叛逆之人谈笑风生,饮酒食肉,如今又收下了宝马,难道是欲与叛逆之人为伍?”
“黄将军是否与叛逆为伍,岂是你袁公路一语定论?武人之间的比斗,自然有其规矩,岂是汝等手无缚鸡之力者能够明了?”已经隐忍袁术许多天的李严,此刻再也不顾袁术的脸面,直接开骂,说袁术手无缚鸡之力。
被奚落的袁术当时就拔出腰中佩剑,声色俱厉地怒喝:“呔,竖子欺人太甚,安敢接吾一剑呼!”
没成想李严竟然也不惧怕,也是拔出腰中长剑与袁术对峙,一脸平静地说:“吾麾下有猛将黄汉升可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吾亦刀剑不辍练习,今日正好向袁州牧讨教一二!”
李严这话说的有水平,话里话外透着两层意思:第一层,你袁术身后的纪灵和张勋等人最好不要妄动,不然已经朝这边骑马返回的黄忠一定会要大家好看;第二层,你袁术本人也不要猖狂,咱也是练家子,对付别人可能不见得有把握,要是跟你袁术单挑,我还是挺自信。
李严此语一出,一直没有说话的董扶和庞羲赶紧出面充当和事老,分别拦下了李严和袁术,于是众人不欢而散,各自带着人马返回大营。
要说李严此人,绝对是心机沉稳,城府很深的智者,今日为何会做出这般鲁莽的事情?其实他不过是借题发挥,正好摆脱袁术的纠缠,今后三路联军各自为战,谁想去送死尽管去,只要不来恶心荆州兵就好。
事实上也是如此,自从李严与袁术当着众人的面拔剑相向之后,留在箕关之前的三路联军表面上和实际上都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痕,今后再也无法协同作战,对于箕关的威胁也大大降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归根结底还是联军内部没有统一思想,各自心怀鬼胎所致。
袁术狠赵兴狠到骨子里面,可他又想耍奸猾,指望人家刘表和刘焉的部将冲在前面送死;李严出征前接到刘表的命令就是尽量保存实力,如果并州被破,那就跟着闯进去喝口汤,如果并州是块磕牙的铁疙瘩,那就缩在一边看别人碰出满嘴血;懂扶接到刘焉的命令,与刘表也是这种意思。
在世家门阀占据东汉社会上层的情况下,主公的命令比之朝廷的召唤,更加有效力和约束力,所以李严敢于当众羞辱袁术,不惜与袁术交恶。说实话,跟赵兴对阵,李严可能没有把握,可真要是荆州与扬州打起来,李严还真没有把袁术放在眼里。说白了,想要赢得尊重,还是要靠己方的实力来说话。
返回营地的黄忠与李严交谈,他已经看到了李严与袁术交恶的后半截场面,所以有些担忧地问李严:“正方,今日如此得罪袁术,异日荆州与扬州少不得一番纠葛,如何向刘荆州交待?”
“汉升勿忧,就算吾等将袁术奉为上宾,来日此人便会善待吾等吗?今日彻底与其交恶,正好省得以后听他聒噪。吾等便死守营寨不出,等着西线传来战报,这箕关,谁若不怕死,谁便自己攻去!”李严一脸轻松地说道,浑然不将得罪袁术的事情放在心上。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四七章 打草惊蛇十三计
箕关之下,热热闹闹地一出戏终于暂时落下了帷幕。李严与袁术闹翻之后,袁术除了憋了一肚子鸟气无处可发之外,竟然拿李严一点办法也没有。
其实袁术想撒气,还是有地方可去的,那就是继续率军攻打箕关,关键是他不敢去!陈兰惨死的一幕至今还留在袁术的脑海之中,仔细地算了一下,他发现袁家直接或间接折在赵兴手下的将领竟然多达十人之多!
除了张旭、张南俩兄弟被周仓捉进壶关生死不明之外,袁遗、梁刚、韩福、俞涉、乐就、陈兰被人活活宰了;方悦、麴义俩人被活捉之后投效并州。而赵兴到现在跟袁家较量的过程中,除了在洛阳遭受一次暗算时吃了一些亏,此后一直都是占据着上风。袁术有时候都在想,难道赵兴生下来就是跟袁家作对的吗?
有类似疑问的可不止袁术一人。
身处中阳大本营的赵兴,最近也在心里头问自己:“难道卢植活着就是同自己作对的吗?”
自从卢植率军渡过黄河之后,行军的路线和方向便有些飘忽不定,竟然让手段高明的暗影队员都看不明白,传回来的情报令人匪夷所思。
可以肯定的是,卢植肯定已经与皇甫嵩接上头了,也就是说两路联军实际上已经汇合了,可赵兴竟然找不到卢植和皇甫嵩联军的主力现在何处!
在没有侦察卫星和侦察机的过去,在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地区隐藏几十万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赵兴记得后世太祖出延安过黄河之前,还将胡某人四十万围剿边区首府的军队调动的团团转,那时候可是已经有了侦察机的。如今卢植跟赵兴玩起了“躲猫猫”,到底打着什么主意,还真让赵兴和大本营的军师一筹莫展。
按常理来说,卢植和皇甫嵩汇合之后,大可以摆明车马,继续采取稳打稳扎的方式,逐步压缩镇北军团在上郡境内的地盘,最终将镇北军团逼出上郡,或者选择与几十万大军进行一次决战。赵兴甚至已经做好了牺牲六万人,也要坚守黄河沿线的痛苦决心。如今居然看不出卢植主力进军的方向,这让赵兴十分恼火。
赵兴的担心自然有他的道理。如今眼看着隆冬将至,到时候西河郡境内五百里的黄河皆会结冰,到时候卢植可以随意选择东渡黄河的地点。只要进入了西河东部地区,卢植和皇甫嵩就可以采取以战养战的方式,从一路占领的郡县得到粮草补给。到时候赵兴只好带着队伍躲进太行上区,跟卢植玩农村包围城市的把戏了。
赵兴相信,在卢植和皇甫嵩没有打下河西之前,并州牧刘焉和他手下的幕僚会老老实实地呆着,可一旦让两头老狐狸带着大军摸到了太原郡边上,刘焉也绝对会带着人敲锣打鼓地欢迎卢植和皇甫嵩前来并州观光旅游。
赵兴与诸位军师反复商议,既然卢植和皇甫嵩两头老狐狸跟并州玩起了暗度陈仓的把戏,镇北军团只好见招拆招,跟老狐狸演一出打草惊蛇的好戏。
经过众人修订和完善的《赵氏三十六策》里面,对于第十三策《打草惊蛇》的解释是这样的:在地方兵力没有暴露或者意向不明时,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地方主力配置和运动情况后再说。打草惊蛇除了惊蛇避走之外,还可以避免被蛇咬,这便是此计的意义所在。
战术方向定了下来,接下来自然是进行兵力调动和将领配备。按照赵兴的要求,负责打草惊蛇的主将要谨慎机敏,具备非常明锐的战场洞察力和捕捉战机的能力,既不可轻易被联军的佯动兵力引向歧路,同时不可被人发现己方的兵力包了饺子,总之一句话,这是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十分考验将领的综合能力。
赵兴掰着手指头数来数去,发现最适合干这项工作的人并不在西线。此人自然是在游戏《三国志十》里面具备“洞察”技能的赵云。赵兴并非迷信游戏里面对于兄弟赵云天赋技能的设定,他是从赵云的性格,武力,经历上来综合衡量和分析之后才得出的这个结论。
既然无法指望赵云,只好从剩下的将领之中再挑选出一个人来,实在不行,赵兴打算自己亲自带队干这件事。
吕布不行,勇武足够,谋略不足平;关羽可以尝试一下,可赵兴暂时不想让关羽跟张飞在战场上正面对决;徐晃马上就要承担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无法派出去;张辽绝对是仅次赵云的人选,可这兄弟带着郭嘉如今跑到哪里去了,就连赵兴也不知道;李进武和王路俩人的谋略和经验还不足承担此项重任……
仔细盘算下来,赵兴有些郁闷地发现,如今也就自己是最适合干这事的人选。于是赵兴将自己打算亲自率领一万精兵,前去探查卢植虚实的想法告诉了众人,结果自然是招来了一致的反对声。正在众人为此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人群中走出一名侠士打扮的军师,此人便是徐庶。
当初徐庶被赵虎一番“似元直兄这般弃武从文,未免过于偏执,何不文武双修,更显高绝?”的言论说动了心思,投奔卧虎城,一边在太行书院修文,一边在卧虎讲武堂习武。时隔六年,徐庶自认为文武有成,第一次随赵兴出军作战,前几日帮赵兴想到了打皇子牌的战略,今天竟然当众毛遂自荐,愿意领兵前去跟卢植斗法。
见徐庶忽然从人群中走出来时,赵兴便心中一动,刚才他是陷入了惯性思维的定势里面,竟然忘记徐庶原本就是一名剑侠,一身功夫可不俗。经过六年的打磨和积淀,赵兴相信以徐庶如今的才能和武技,绝对是个简化版的赵子龙,或者应该是偏智谋型的赵云,而这次徐庶出阵比之赵云还要合适。
对付卢植和皇甫嵩这种老狐狸,赵云不一定会吃亏,可想顺路捡便宜,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徐庶就不同,赵兴已经有预感,这次让徐庶独领一军前去“打草惊蛇”,徐庶一定会有惊喜带回来。
既然徐庶主动请缨,赵兴便立即拍板定下了前出打探卢植大军主力动向部队的主将为徐庶,然后将侯成、薛兰和卞喜三名最精干的暗影队员,还有猛士典韦一起调拨给了徐庶。
赵兴不无恶意地想,就算徐庶被人围困住了,凭借这套超级豪华的班底,突围出来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吧?
第六卷 各自算计 第三四八章 徐元直独领一军
徐庶没想到赵兴能这么爽快地答应让他独领一军,而且是整整一万人,这可是本来兵力就紧张的镇北军团下辖的一个军的人数。更让他感动的是,赵兴竟然将贴身的侍卫统领典韦也调拨给他使用,足以证明自己在赵兴心目中的地位有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