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个通道,开科取士,向全天下征集人才。在这条通道的具体设想上,赵兴与众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理念冲突,关键的问题在于开哪些科目,取什么样的士。在与众人的辩论中,赵兴充分体会到了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在赵兴召集的这些与会人员之中,只有很少的几人支持赵兴多科考试的提议,剩下的许多人都固执地坚持应该把儒学作为唯一的选士标准。比如蔡邕、邴原、管宁这几个书呆子,比如娄圭、国渊、袁涣等几位太守。令人诧异的是,刘岱、刘虞和几位军师都支持赵兴。他们的支持只是建立在对赵兴无条件的信任基础之上,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理解。
在民主征求意见未果的情况下,赵兴终于发扬了一把家长作风,很强横地一个人说了算,将开课取士的范围划定为:国学、算学、农学、商学、术学五大门类。其中国学包含儒家、法家等传统百家流派;算学包括天文、地理、数学、几何等方面;农学包括耕、牧、渔、猎等方面;商学包括经贸、金融、纺织、矿产等内容;术学包括墨家、医术、科技、器械等内容。
没有出现在开科取士范围内的兵法、武学等内容,则是体现在卧虎少年班、卧虎讲武堂以及卧虎训练团的实际开设科目之中。
因为选拔官吏事关长远,而且影响巨大,所以赵兴要求祢衡负责的《晋报》全文刊载了这次会议的结果,并且组织了一批太行书院的师生对赵兴的决定进行辩论,《晋报》则是以连载的形式,对这次大辩论进行报道。
如今的《晋报》,已经成为引导晋国内部舆论走势的强大利器,不仅在晋国范围内发行量巨大,其他各州往来的商旅,也会带着一些报纸返回本州,结果成了其他各州关注和了解晋国形势的重要渠道。
因为《晋报》的成功发行,启发和鼓舞了祢衡办报纸的巨大热情,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晋国又相继产生了四份报纸,分别是《上党晨报》、《太行晚报》、《商报》以及《卧虎科技报》。这四份报刊,分别得到了太行书院四大祭酒(博士教授)的亲笔题名,一经发行,立即风靡晋国,受到相关行业百姓的热烈追捧。
五份报纸的发行,对于促进晋国内政建设发挥出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各级官府有了向百姓讲解政策的信息发布平台,底层百姓有了向上反应民生近况的渠道,不仅避免了各行业、各阶层的矛盾和摩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了各种优势资源。
作为代表官方声音的《晋报》,将开科取士的内容刊印出来之后,果然引起天下侧目。因为这个方案实在过于令人匪夷所思,一些传统的士人自然是大声咒骂赵兴祸乱朝纲,自毁根基;一些原本没有希望从政做官的下层百姓则是欢呼雀跃,激发出更为旺盛的生产热情。
尽管一份《晋报》惹得天下士人群起而攻之,可赵兴仍然是我行我素,丝毫不为所动,坚定不移地将这项制度推向实践。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五三章 卧龙凤雏归谁家
已经在司隶地区游学了一段时间的诸葛孔明,终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潮进入了洛阳城。这一路上,他仔细地了解沿途的民情,观察各地州郡官吏治下的民生,拜访了一些当地的世家望族,也算是颇有收获。
偶尔,诸葛亮也会从沿途晋国开办的商行之中,购买一份廉价的《晋报》,看看晋国那位权倾一方的“太傅”赵大人,最近又在忙着捣鼓什么新鲜玩意。
在诸葛亮心目中,大汉的太傅只能有一人,那就是如今在洛阳朝堂混的很滋润地袁隗。作为一个封国,赵兴被称之为“太傅”,已经非常的越礼,甚至是有些过分了。
晋国的文官之首,按礼应该称之为“相”,既不是丞相,也不是宰相;一国的武官之首,按礼应该称之为“中尉”,既不是手握天下兵马大权的太尉,也不是统管一郡兵马的都尉;专门负责教导和辅助晋王的老师,按礼应该称之为“傅”,前面没有太字!但现在所有晋国人都喊赵兴为“太傅”,包括晋王刘镕。
大汉天朝,怎么可以有两个“太傅”呢?现在有两个太傅,将来是不是有两个皇帝呢?诸葛亮心中带着这样的疑问,手拿最新一期被人炒得火热的《晋报》,满脸忧郁地走进了洛阳城。
在江东受了孙权折辱的庞统,带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愤愤之情,一路从吴州出发,经过了袁术主政的扬州、陶谦主政的徐州、孔融主政的青州、曹操主政的兖州,希望能够寻到一处可以施展胸中才华的地方。可惜,结果让他十分沮丧,拜会的所有人都习惯于以貌取人,或者凭家世、资历和名望用人,没有人真心在乎他胸中有多么经天纬地的才能。
就连本人被赵兴称为“曹黑子”的曹操,看到庞统那一张有些黝黑,略微丑陋的面容之后,也是三言两语便将他给打发走了。
再向北走,就是袁绍主政的冀州了。庞统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就决定不去冀州。袁绍年轻时,在洛阳号称美男子,本人又是极为在乎虚名,庞统若是前去,不过是徒增羞辱。
向西走?不远处就是虎牢关了,进了虎牢关就算半只脚踏进了洛阳城。去还是不去?就在庞统纠结苦闷的时候,一份报纸改变了他的想法,这份报纸自然是发行天下的《晋报》。
当庞统看到《晋报》上刊载的赵兴关于选拔官员的最新论述时,简直都要流出激动的泪水。虽然从未谋面,但赵兴反复强调的选拔官员最重要的几点标准,简直就是为他庞统量身定做一般。
这一次,庞统仍然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便下定了北上晋国寻找机遇的决心。随后,庞统从汜水关北渡黄河,途经河内郡,向西绕道穿过了箕关。在箕关之下,庞统昂首凝视着赵兴那首如今传遍天下的《出箕关》七言律诗,心中默念着昔年赵兴在洛阳城内名动天下的《将进酒》,感受着“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句,带着重新燃起的热情,然后头也不回地迈进了箕关。
诸葛亮虽然被后世之人称为“神算”,但他肯定不知道自己一脚迈进洛阳城之后,对于自己意为着什么,就像一脚迈进箕关的庞统一般,但远在卧虎城的赵兴知道。
穿越而来的赵兴,手下拥有那个时代组织最为严密,最为庞大的间谍机构,如果不知道关注和留意“卧龙凤雏”两位大才,那除非是赵兴穿坏了脑子。
还在诸葛和庞统穿开裆裤、光着小屁屁爬在地上玩泥巴、斗鸡鸡的时候,赵兴就已经安排手下四处打听和寻找这两人了。但是鉴于当年命令典韦刺杀唐周,擅自改变历史运行轨迹所造成的巨大反应,赵兴轻易不敢再改变两人的生活环境和命运。
万一,他使用手段将诸葛和庞统俩人早早地拐到上党来,结果十几年之后发现毁了两位大才,那真是哭都来不及。像聪明如诸葛亮和庞统这样的人,本来只差一步就变成妖孽了,一旦被人改变命运轨迹,只会适得其反,悲催地成为庸才甚至是蠢材。
所以,从“唐周事件”之后,赵兴对于所有的人才,都是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能来投靠自己的热烈欢迎,不来投靠自己的,等将来抓到了之后,再慢慢招揽。总之,不去做“揠苗助长”和“强扭瓜”的事情。
诸葛一出南阳,赵兴便接到了暗影的急报;庞统东去吴州受辱,赵兴也同样接到了暗影的急报。诸葛和庞统二人一路向北,一人走的是中线,一人走的是东线,但路上平平安安,没有遇到任何危险,都要拜赵兴暗中让人保护所赐。
当赵兴得知诸葛走进了洛阳,并且即将见到刘备时,他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毫不介意地嘀咕了一句:“也好,此生不跟诸葛过过招,岂不是一大遗憾!”
当赵兴得知庞统走进了箕关之后,他也只是命令暗影队员严加保护此人,密切关注庞统的动向,让负责选士的考官留意不要将庞统给漏选了。对于已经来到晋国的庞统,明知道他有才,赵兴小小地给开个绿灯,也不算是犯规吧。
不久,洛阳城中传来刘备拜诸葛亮为上宾,早同车、晚同榻,准备重用的消息。而已经顺利抵达卧虎城的庞统,一路过关斩将,经过初选、复选和赵兴亲自面试三道关口,综合成绩名列本年所有备选官员的榜首。
“卧龙”、“凤雏”,终于要走向这个时空最为精彩和纷繁的一段历史舞台之上,一人在黄河以北的晋国,一人在黄河以南的洛阳。就连赵兴心中都在默默感叹真是造化弄人,可以预料的是,将来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必定会有一番交锋,至于到时候谁胜谁负,已经不是赵兴考虑的重点,他现在最为关心的还是如何将幽州和凉州一大摊子的事情收好尾,开好头。
收尾,主要包括对马腾势力、公孙瓒势力等人的安置,对董卓势力的处置,以及对朝廷的交待,对其余各势力的安抚和麻痹。
开头,主要是对幽州、凉州的驻军安排、官吏调整,以及经济和民生的恢复。
在安顿这些事情之前,赵兴还得先把聚集在晋国境内的各州特使一一打发了才行。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五四章 南来北往都是客
从大汉地图上,地处东南角的吴州,无疑距离晋国是十分遥远的了。当然,要说距离晋国最远的地方,还得是交州的日南郡(已经到了越南的南部)
就连吴州派来的使者都抵达晋国了,可想而知,其他一些距离晋国较近的州,比如冀州和兖州,他们派出的使者在晋阳城内已经待了多久。
袁绍派出的使者辛评、曹操派出的使者荀攸、孙坚派出的使者鲁肃、司马防派出的使者董和、袁术派出的使者杨弘,这几个都是要从赵兴手里换回被俘士兵或者将领的。
刘表派出的使者桓阶、刘焉派出的使者臧洪、公孙度派出的使者柳毅,这几个来是代表三方势力恭贺晋王受封的。私下里却是来讨好赵兴,希望跟晋国做生意,得到一些好处的。
孔融派出的使者王修、陶谦派出的使者糜竺,两位赵兴的老熟人前来晋国,是为了加深跟赵兴的感情,同时也是商量如何让青徐军顺利返回青州和徐州。如今,孔融和陶谦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来自袁绍、曹操、袁术等几方势力不怀好意的目光,或许过不了多久,就要受到某一方的攻击。
公孙瓒派出的使者公孙范、董卓派出的使者张绣、马腾派出的使者韩遂,这三人纯粹就是来给赵兴做托的。因为凉州董卓和马腾之间的战争结果,目前还没有传播开来,所以这些使者并不内幕消息。
大汉中央朝廷,碍于面子,也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王允已经出使过一次,最近没有派什么特使前来晋国。
不管怎么说,天下各州,除了远在南方的交州,因为消息过于闭塞加之道路难行,其余各州都派出了使者前来晋国,这也正是赵兴需要的局面。现在虽然谈不上万邦来朝,但也算是热热闹闹。一些明面上交涉的事情,人多的时候正好相互有个比较,这对于惯于做生意的赵兴来说,正是一个坐地起价的好机会。
迎宾苑经过请示赵兴,将太傅大人与各方代表会谈的时间,定在了中秋节这一天。为了筹备这次会谈,赵兴特意让卧虎城最大的木器家具厂,赶工制作了一张能够围坐许多人的大圆桌。一贯有些恶趣味的赵兴,这次说是要举办一次“圆桌会议”,与中秋节正好对应上,取个“花好月圆”的好兆头。
已经等得心急如焚的某几位特使,心里把赵兴一家老少问候了许多遍。这次谈判,对于晋国自然是“花好月圆”,可是对于这些特使背后所代表的势力而言,那就是一场“挨割受整”大会。
光熹二年中秋节当天上午,各方使者在一大群《晋报》、《上党晨报》、《太行晚报》、《商报》和《卧虎科技报》派出的实习记者的围绕下,来到了为这次和谈专门修建的会场之中。
唉,这赵兴,还真是能整事弄景,好好的会谈,居然非要邀请许多“喉舌”在旁现场记录。这一下,只要是会上敲定的事情,谁要是不落实,一定会传得天下皆知,今后因为失信于人,受到天下百姓的嘲讽。
会议终于开始,作为主人的赵兴,首先做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致辞:“诸位,欢迎在金秋八月来到美丽热闹的晋阳城中,我代表晋国三百万父老乡亲,对于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
……
在各位使者或是木然、或是好奇、或是热烈的表情中,赵兴终于结束了演讲,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终于拉开了帷幕。
首先对赵兴发难的是袁绍派出的使者辛评。辛评强烈抗议晋国大量从冀州招揽民众的做法,称这种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冀州与晋国睦邻友好的关系。赵兴笑着回答说,腿长在百姓身上,人家愿意往我们晋国来,总不能把脚砍了吧?
两人扯了半天没有结果,最终辛评还是把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摆在了桌面之上。辛评要求晋国将俘虏的张南、张旭俩兄弟,以及两千冀州士兵释放,作为补偿,冀州将司马直送回晋国。赵兴当时就站起来发飙了,说用两千多人换一个司马直,也亏你们冀州敢想。司马直是朝廷委任的官员,不是你冀州的货物,而张南、张旭和两千俘虏则是晋国的战利品,根本没有交换的道理。
经过一番扯皮,辛评代表袁绍,同意向晋国开放几座大型的铁矿,让晋国的商人组织人力开采,并且以贵宾之礼送回司马直之后,赵兴答应送回张南和张旭。至于两千俘虏,则要征求本人的意见,愿意回归冀州的,可以回去,不愿意回去的,那就算了。
晋国跟冀州的谈判刚一结束,围在四周的记者马上将这条消息整理好,立即就向外发布了出去。
接下来,赵兴与曹操的使者荀攸谈判,过程跟上一轮谈判基本上差不多。但因为曹洪是曹操的族弟,加之晋国俘虏兖州的士兵人数较多,赵兴手里握的砝码很重,所以曹操无法避免地被赵兴狠狠地宰了几刀。
荀攸代表曹操接受了晋国提出的在兖州境内开办金行、商贸货栈以及平价收购一些矿产资源的要求,这才换回了曹洪和数千曹军俘虏的自由。
晋国跟兖州的谈判一结束,围在四周的记者又迅速将这条消息整理好,马上向外发布。
跟孙坚代表鲁肃的谈判中,赵兴要求吴州向晋国提供两百名技术熟练的船匠换回祖茂的自由;
跟司马防代表董和的谈判中,赵兴要求益州提供大量的草药(制造云南白药的成分)和硫磺等物品,换回张翼和数千益州士兵的自由;
跟袁术代表臧洪的谈判中,赵兴要求扬州和吴州一样,向晋国提供两百名船匠,换回两千丹阳兵的自由。晋国先后俘虏了袁术手下四千五百丹阳兵,但有两千五百人死活不肯再回扬州,所以就留在了晋国。这两千五百人是受伤之后,被袁术抛弃,却被晋国救治好的士卒。
跟刘表代表桓阶、刘焉代表臧洪、公孙度代表柳毅等人的会谈中,赵兴同意开放一些晋国的货品交易,比如牲畜、书册纸张、农业器械等,作为交换,这几州则向晋国开放矿产、粮食等买卖,允许百姓向晋国迁移。
跟孔融代表王修和陶谦代表糜竺的商谈中,青州和徐州享受之前晋国与其他各州达成的协议,同时赵兴明确表示,将安排龙骑军护送青徐志愿军的士兵安全返回青州和徐州。具体的行军路线是从西河境内的黄河乘船,顺着黄河河道一直抵达青州平原郡的高唐港,沿路所过的司隶地区、兖州和徐州不得拦截。
至于赵兴与张绣、公孙范、韩遂三位做托的家伙,在会上达成的协议那就更加广泛和深入。有很多惊人的决定,比如三地官员可以相互调动、百姓可以自由迁移、统一发行货币、各种计量单位统一标准、相互之间不设关卡,不收取贸易税……
其他势力的使者都觉得张绣、公孙范、韩遂等人返回之后,会因为签署的这份混账协议,儿被各自的主子给砍了脑袋。
经过辛苦漫长的会议,到了晚间时分,“圆桌会议”终于落下帷幕。很多使者顾不得参加赵兴特意让人准备的中秋赏月晚宴,连夜急忙返程,想要把这次会谈的内容尽快报告给各自的主公。
志得意满的赵太傅,在招待晚宴上接受了《晋报》特派美女记者蔡文姬的采访,饶有兴致地介绍说道:“无论南来北往的使者,只要来到我们晋国,那都是客人。晋国对于客人,向来礼遇有加,这从本次圆桌会议上达成的富有成效地结果就可以看出……”
第二天,《晋报》头版头条采了赵兴的原话“南来北往都是客”,对“圆桌会议”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报道。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五五章 赵大公子有魄力
送走了各路使者,赵兴在晋阳城呆着并未急于返回卧虎城。他还有几件事情要一并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主持刘虞与刘岱的交接、确定前往幽州六郡的太守人选、接见四皇子刘蔄等等。
现在,在赵兴身侧左右经常出现的人里面,除了典韦这个傻大黑粗的侍卫长之外,又多了一位黑乎乎、丑兮兮的文士。这位文士自然是经过选拔,刚刚被录入太傅府中的襄阳人庞统。因为庞统资历尚浅,而赵兴又想多加历练,所以就任命他做了专门协助太傅工作的掾属。
庞统的日常工作就是跟在赵兴的身后,将赵兴随时决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且整理成为正式命令,传达给相关的部门。同时,庞统还要负责提醒赵兴,按照工作计划表完成一些可能会被遗忘的任务。庞统的职务不显眼,但可以看得出来,岗位很重要。
贾诩作为赵兴的秘书长,负责管理太傅府中的掾属、令史、御属和协调各位军师的工作,庞统作为赵兴的工作秘书,今后也要经常跟贾诩接触,正好是个学习的过程。
在相国府中,刘虞和刘岱分座于赵兴的两侧,大家说说笑笑的,场面倒不是很紧张和严肃。实际上,就算赵兴不在场,两个人也能顺利地进行交接。毕竟,高速运转的相府有一套完整的班子和服务人员,最高长官就算是外出巡视很久,也不影响相国府职能的发挥。
赵兴在场,自然显得重视一些。刘虞和刘岱心里都清楚,他们俩个不管官职的称呼怎么变化,都是赵“董事长”雇佣来的高级“经理人”。如今,赵氏实业集团在幽州和凉州开办了两家“分公司”,而刘虞这位总经理就是即将前往凉州分公司任职的高管。
在交谈之中,赵兴参考了刘虞和刘岱的意见,决定委派熊罴军重步师师长鲜于辅担任右北平郡太守,空缺出来的军职由雷铜接任;委派崔琰担任幽州最为重要的渔阳郡太守;委派梁习担任出产盐铁的上谷郡担任太守;委派卧虎军重步一师师长王路担任与冀州毗邻的涿郡太守;委派先锋军重三师成廉担任广阳郡太守;委派娄圭担任与晋国毗邻的代郡太守。
这六位太守中,治政能力强的要数崔琰、梁习和娄圭三人,所以分配的州郡都是经济自然基础较好的地区,今后幽州的成产发展主要依靠他们;军事能力强的要数王路和鲜于辅,他们二人一个负责钳制公孙度,一个负责防范冀州和黑山张燕,任务也十分重要;剩下的成廉,因为年纪较大,已经不太适合在军中任职,所以被分到了面积较小,紧靠着渔阳的广阳郡。成廉为人清正廉洁,加之又懂军事,靠在公孙瓒州牧府所在的渔阳边上,正好可以给崔琰提供一些助力。
定下了六郡太守之后,这些郡下属县的县令,则由专门的官吏考核小组亲自前去幽州赛选一批,裁汰一批,再从晋国境内抽调一批,最终补足缺额。县令虽小,那也是个正儿八经的官职,在晋国境内想去干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
随后,赵兴又问刘虞去凉州想带哪些随从过去。刘虞点了一些人的名字,有一直跟随在刘虞身边的齐周、阎柔、魏攸三人,也有几个赵兴不太熟悉,原来在幽州跟随过刘虞,在大瘟疫爆发期间冒死投靠刘虞的幕僚,分别叫做孙瑾、张逸、张瓒、尾敦、赵该(注1)。
赵兴尊重刘虞的意见,答应让这些人跟随他前往凉州任职,并且明确保证包括刘虞在内的所有外任官员,他们遗留在晋国之内的家眷和私人财产,将受到严密的保护,绝对不会出现人走茶凉的情况。
从相国府中出来之后,赵兴带着刘虞又去了一趟晋王府。
按照礼节,赵兴进入王府需要先向晋王请示才行,但这规矩对于赵兴而言,自然是连摆设都不如。赵兴作为晋国实际上的主宰,加之他是晋王刘镕老师、岳父的多重身份,谁敢让他等在府门外?
赵兴和刘虞轻松地行走在规模并不算太大的晋王府中,府里偶尔有几个仆人和丫鬟见到了赵兴之后,也不见有惊慌之色。原来,这些仆人和丫鬟,都是从卧虎城的赵兴府邸搬过来的老人,有一些暗中的身份还是暗影队员,他们平素见惯了赵兴,所以自然不会惊慌和害怕。
赵兴随意地拦住一位正在修剪花草的家仆问道:“晋王如今在府中何处?”
“禀报太傅大人,晋王正合他的兄弟在后花园说话,旁边有大公子陪着!”这位家仆口齿伶俐地回答赵兴。
晋王府的布局和结构经过赵兴的审阅,他对于后花园的位置自然是熟悉的,所以也不让人带路,直接带着刘虞就前往后花园。
俩人刚踏进园中,隔着一座假山和树木花草,便听到有小儿的哭泣声传来。
“四弟莫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