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这一时期采制的茶不早不迟,是为正也,得季节之神髓,时节之精华,故为好茶。
有些人买茶叶时有一种偏好,那就是买茶叶要买最早、最嫩的,甚至只买那些由单芽制成的茶叶。其实不然,优质茶叶,并非越嫩越好,采摘幼嫩细小的单个茶芽制成的芽茶,外形的确美观,但就内含物的丰富程度而言,是不及一芽一二叶的。以有着悠久历史的龙井茶为例,其特级茶的原料就是一芽一二叶,从不采摘单芽作为原料。
丁老爷子好茶,他拿起茶杯,先嗅其香,再看汤色,最后才慢慢细啜品其味,“嗯,好茶。”
陈老爷子不耐烦这套,举起杯一饮而尽,末了咂咂嘴,“再来一杯。”
丁老爷子大皱眉头,“老陈,你喝这茶,真是糟蹋了。小洁啊,那大红袍我看就别给他喝了,太浪费了!”
陈老爷子瞪眼道:“嘿,我说你又没事找碴是吧?喝你自己的茶就好了,管我呢。”
“你能喝出什么味道?一块钱一两、十块钱一两、一百块钱一两的茶,你能喝出不同吗?”
“这废话说的,就你嘴里那根是舌头?一块钱一两和一百块钱一两的茶,当然是一百块钱一两的茶好喝,那味和那颜色都不一样,你当我傻子啊?”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圈子
更新时间:2009…4…21 10:30:40 本章字数:4550
陈老爷子和丁老爷子来的隔天,住在城里的唐老爷子等人略做收拾,也住了过来。
比起别处,农场的确是更适合他们这些老人家生活。
主屋的房间容纳下所有人仍然绰绰有余。大山和董洁住三楼,唐老爷子和老伴,以及陈老爷子的房间在一楼,用他们自己的话讲:“不耐烦爬上爬下。”意思就是说,脚踩着实地住着,沾些地气,这样子安生。韩父韩母和丁老爷子住二楼,前者喜欢推开窗子,因为站在高处,视野更远,可以把风景尽收眼底;丁老爷子主要是喜欢二楼的书房,一个空间宽敞布置的古色古香的房间。
与其说是书房,其实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博物馆。
多宝格上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各式瓷器,名贵的紫檀、黄花梨等红木家具各安其位,其它质地的摆件亦是琳琅满目,古老的屏风把空间巧妙分隔开来,不致于让人产生拥堵和堆积的感觉。
这屋子里每一样东西都有足够悠久的历史,没有一件出自近代工匠之手。经过主人精心构思巧妙布置,一股浓郁的“韵味”扑面而来,似乎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磁产,能净化浮躁的心灵,沉淀现代社会予人的各种烦恼和压力。
一屋子人男人中,除了大山,包括丁睿都是行伍出身,说话大都绕着军事打转。
长辈们抚今追昔。摇忆当年,互相之间说地热闹,却也喜欢拽着小辈讲古。美其名曰:记住历史。
丁睿是现代军人,老少两代人兴致勃勃就军队建设和前景、以及未来有没有仗可打、新的历史形势下要怎么打,等等各抒已见。
夜色渐深,大山招呼李阿姨,帮着一起收起茶壶茶杯,另换了一壶白开水。
睡前不适合喝茶,茶有提神的功效,会影响睡眠。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这点。茶有利尿作用,反而会排出比喝下去更多地水分,造成反效果,所以不适合在睡前饮用。
但为了预防脑部及心肌梗塞,睡前必须补充水分,而且最好饮用较易被人体吸收的饮料或清水,这样可以防止在睡眠过程中的血液粘稠。
前些年为了给董洁调节身体,大山翻了很多养生的书,长辈们年纪大了,对一些不宜引起关注的细节。他也都特意找专家询问请教过。
唐老爷子不喜欢喝白开水,尤其是放凉了的白开水,有点怪怪的味道。
大山说过他这个问题,他在自己家多半是阴奉阳违,并不把这个当回事。然而在这里,却也不得不照着孙子的规矩来,为了他身体好地事情上,孙子是很坚持的。
要不了多大会儿工夫,他说话说的口有些渴了,拿起水杯喝。
忽然就皱了眉。把水杯凑到近前对着灯光瞅,并且晃了晃——白色的瓷质杯子里是透明的清水。
他又喝了两口,咂咂嘴,问道:“这是什么水?”
大山奇怪道:“怎么。味道不对?这是白开水啊。”
“没加什么东西?我怎么喝着,跟家里的白开水不是一个味,这个好喝多了。嗯,有点微甜,放糖了?”
在北京住久了的人都知道,老北京人爱喝花茶,尤其是茉莉花茶。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这首先得从北京的水说起。
北京的水质总体上是硬、涩、咸、苦。不管什么好茶。用这水一泡就变味,不好喝。只有这茉莉花茶一泡,能盖过这苦味。旧社会,哪儿要有个甜水井,那周围居民算有了口福。解放后,尽管政府下大力改造水质,但北京地饮用水终不能与泉水、江水相比。为调和水质,于是京城的茶庄纷纷拼配花茶,以茶香带花香,由此冲泡出的茶汤便滋味鲜浓,纯正持久。
这几年桶装水渐渐开始普及,但十几元一桶的价格,对于很多从节俭朴素年代走来的老人家来说,不是很能接受。
唐老爷子就是其中一个,用他的话来说“消费得起,浪费不起。”他认为花上十几元买桶装水喝纯属浪费,“自来水也很好嘛,干净卫生,反正我们也不喝生水,都煮开了喝,真要有杂质,也都被消灭了。非要讲究,是不是连洗菜淘米也得用桶装水啦?煮粥用的是自来水吧?那个能喝,怎么热水就不能用自来水烧了?”
他常年喝的都是烧开的自来水。这种水喝热的还行,一旦放凉,总是有股说不出地味道。家里安装了家用净水器,但这个年代的净水器技术含量较低,净水效果也不是很好。
董洁笑道:“爷爷您真行,这都能喝出来?这是玉泉的水。”
其余人也拿起水杯喝,丁老爷子点头道:“嗯,这水好。我先前还奇怪呢,我在家也泡茶喝,同样的茶,怎么小洁泡地味道更好呢?我还琢磨着是不是她不管做什么都比别人好,哎,就没想到竟然是水的问题——也是,名泉配名茶,这样才能泡出真正的好茶来!”
他随即要求再来一杯没有加工过的清水,“好,甘醇、微甜——玉泉水就是好,不愧是乾隆皇帝命名的天下第一泉。”
玉泉位于北京西郊的玉泉山,玉泉水洁如玉,含盐量低,水温适中,水味甘美,又距皇城不远。自从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就把玉泉定为宫廷饮用水之水源地,并沿袭至清代。
据传,乾隆皇帝为验证该水水质,曾命太监特制一个银质量斗。命人分别从全国各地汲取名泉水样和玉泉水一起进行比较、秤水检测,其结果是:北京玉泉水每银斗重一两。为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一两二钱;镇江中汁泉水重一两三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趵泉水均为一两四钱。北京玉泉水名列第一,比国内其他名泉地水都轻。证明泉水所含杂质最少,水质最优。当今,80年代时用先进检测方法对玉泉水分析鉴定,其结果也表明此泉水确实是一种极为理想的饮用水源。
大山买了辆车,专门作运水之用。
不过,这主意却是董洁出地。二十一世纪时她在北京生活时,曾经去过玉泉山,那里每天都有人排着长队过去取水。很多人开着车从比较远地地方去,一次接数桶水慢慢喝。
那次她和朋友足足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接到水。也看到很多住在附近地农家推着小车,上面摆着各种自家大大小小的容器来取水,据他们称:喝惯了玉泉的水,再喝别的水都觉得不好喝了。
当然,取水也不是免费的,根据容器大小不同收钱,市面上常见的桶装水、那种容器每桶五元。
现在当然就便宜地多了。
回想白天饮用的茶汤,丁老爷子赞叹道:“用玉泉水沏茶,色、味、香俱佳。确实非同一般。据说当年乾隆还讥嘲茶圣陆羽,说他对南方诸泉的评定颇为中肯,可惜他没有到过北京,不识玉泉水之佳妙。今晚是不成了,明天再冲茶,我可得细细品味一番才好。”
韩父韩母亦有此意,韩母同时笑道:“在这里生活就是好。水是玉泉山的水;菜呢,是自己种的没有污染的菜;水果不打农药,吃着放心;空气好,地方大……大山啊。你们这日子过的可真舒坦。”
“都是钱闹的,有了钱就开始讲究这个那个,什么污染啊农药残留啊超标啊,还净是些我们没听过的新词。”唐老爷子皱眉。
陈老爷子连连点头。也道:“咱们一辈子没讲究这些个东西,到现在还不一样活的健健康康地?老话怎么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过日子也不能太讲究了,过头了容易生些富贵病。”
董洁摸摸鼻子,这话听着也有道理,她是不是犯了太过计较的毛病了?她从前还真养成习惯,去超市大多选的是绿色无公害疏菜。
大山握握她的手,辩解道:“爷爷。也不能这么说。过去种菜,用的多是自家养的猪啊鸡啊积下的粪便。也很少打农药。现在人们大都改用化肥等农用肥,也常常打药除虫除草……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都不是小事,该注意还是注意一些好。”
“喝,感情我们吃喝了一辈子的水,到你们这辈,还就成了对身体不好地东西了?”
“时代不一样了,孩子说的句句在理,你这老脑筋也该换换了。你这老头子,净鸡蛋里挑骨头来了,大山和小洁为的还不是咱们好?孩子的一番孝心,不领情就算了,还说这种话?”
唐奶奶白了他一眼,仗义执言道:“大山啊,甭理你爷爷,他们不领情就算了,这水咱们使,以后他们吃地喝的用的,照样用自来水,省得他们一肚皮意见。”
陈老爷子连忙笑道:“哎呀,老嫂子,我们这不是好奇,一时多说了两句,哪里是跟孩子们生气?孩子们为咱们考虑,又是对身体好的事,谁还真个有意见是怎么着?”
唐老爷子喝完一杯水,自已取过水壶又续了一杯,以行动表明对孩子们的认可。
这老太婆,简直就像护窝的母鸡,她哪只眼睛看到他对孩子们不满了?做为长辈,也不过是适时的敲打敲打。
自此,长辈们算是在农场住下了。
除了摆弄花疏菜外,几位戎马一生的离休老军人对骑马非常有兴趣。只要天气和身体许可,每天雷打不动是一定要骑一阵子马地,并且非常享受亲手照顾这些马地过程,包括喂食和给它们涮澡。
丁老爷子常常泡一壶茶,与韩父俩个坐在水边垂钓。陈老爷子不是很适合这种耐心活,他宁可把这时间花在种菜上。农场这边有足够的土地让他发挥自己地这个兴趣,同时也有科班出身的人可以请教。唐老爷子的老朋友常常坐着小车上门拜访……
丁老爷子和陈老爷子的老伴先后去世多年,剩下两个老头子,常年斗嘴归斗嘴,养成了习惯,倒也是一乐。儿女各有各的事忙,常年不在跟前,非常喜欢农场的这种悠闲生活。三不五时,还能和董洁一起坐车去潘家园,享受沙里淘金的乐趣。
池塘边的水榭,到底改成了私人会所。
没有挂牌营业,也就谈不上办啥手续,倒是正经做了一个牌匾。
名字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讨论半天最后决定的,摒除了一个个透着文雅、花哨、修饰的漂亮名字,最后只选择了简简单单两个字:水榭。据说取其去芜存精、返璞归真之本质精髓之意。
字是唐老爷子的手笔。
他离休后,倒也有个临摹和写大字的业余爱好。连着写了几十张,最后拣了个最满意的,请师傅雕成醒目的牌匾挂上去了。或许没有办法跟书法名家的墨迹相媲美,却也算得上银勾铁划,字里藏峰,隐约透着一股锐气。
长辈们的老朋友常常过来拜访,偶尔也有人留下小住,盘旋几日。人工林那边的小木屋也就派上了用场。
正如大山预计的那样,有这帮老人家不喜闲人打扰的名义在,拒绝的借口容易说出来,许多人便也默认了。
马廓那边真的是受到一些人的大力欢迎。如此,会所那边,会员制的推行倒也顺利,一些曾经权重一时的老人义务揽过了筛选员的责任。几个非富即贵的人优先成了第一批会员,更多的人想办法加入进来,这个小***的前景和能量,初见端倪。
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题
更新时间:2009…4…22 11:16:45 本章字数:3739
时间过的真快——
林小芳每次静下心来,想总结一下近日的学业和心情,这句话总是第一个蹦进脑海。
也许是她词汇量太过贫乏,想不出更华丽和特别点的形容词,但归根结底,时间过的真的很快,她在北京生活了整整一个学年。
刚刚结束了中考。
中考和高考对学生来说,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关卡。中考的成败,对高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老师们总这么说,初三一整个学年都是这样,耳提面命式的一再重复、督导,直到中考前。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意味着林小芳正式告别初中生的身份。成绩还没有下来,她开始打包收拾行李。
于大伟在外面等着,一会儿他们一起去农场。董洁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明天在农场好好玩一天,她预定了后天的火车票。
林小芳的行李不多,冬天的厚衣服考试前送到四合院暂放,书本基本上处理掉了,被褥等用具也不准备留着——这一点林小芳觉得很可惜,用了还不到一年呢,可是没有地方放,又不能千里迢迢背回家去,董洁劝她不要算了,高中学校统一发铺盖。
是的,暑假开始了,再开学就是新年级了,她将是一名高中生。
林小芳如今已经可以讲一口标准地普通话。也适应了北京这边跟从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她是学生,生活***非常窄,有时候出门。看着路两旁的高楼大厦,她想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干净清爽也宽敞地路上,大大小小各种式样的车来来往往,偶尔一闪念,眼前闪过家乡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还有尘飞土扬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头顶着同一片蓝天,却像是两个世界。
凭着别人的好心资助,林小芳一无所有来到这个城市。她希望总有一天,她会靠自己的努力,像于大伟那样,让这个城市接纳自己,她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的。
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个城市站住脚,有一天把家安在这里,为了这个目标她努力学习。
去年寒假没有回家,留在北京补英语,也想趁机让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时间不多了,林小芳想在半年后的中考中考一个好学校。从来没有如此明确且清晰地认识到,她的未来,就取决于她现在的努力。高考之前留给她的时间只有三年,三年这个期限,让她有一种紧迫感。
从前只想考上北京的大学,现在她想考北京大学。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更加努力。
于大伟很照顾她。
林小芳跟干爹干妈通信,干妈在信里叮嘱说,她一个小姑娘家在那么远的地方生活。身边也没认识的人,就把于大伟当成亲哥哥,有事只管找他就成。
于大伟不定期会来看她,每次都要买些吃的拿过来。并且给她办了张银行卡。学费、学杂费和每月的生活费,定期给她打进卡里。
她和董洁仍然保持通信地习惯。
除非接到邀请,林小芳不会亲自去打扰她。
就算是小地方来的,从一开始的四合院,到现在的农场,从布置摆设到规模、家里专门负责做饭的李阿姨,还有门口有军人战岗家里有警卫员的唐老爷子,以及董洁每次出门、身边必定会跟着的男人——她有一次看了两集香港的电视剧。富家公子和千金身后跟着保镖——那时林小芳才恍然大悟。原来董洁每次出门,跟在她身边的竟然是负责她安全的保镖!
林小芳想:她真地交到了一个很了不得的朋友。
董洁去学校看过她两次。带了一些吃的穿的。
林小芳有时候想,董洁真地是很细心的一个人,在她的学校里,表现的完全像一个普通的跟大家差不多的小姑娘,不会带一些样式特别出挑或者料子特别好的衣服,让她不致于在日常穿着等细节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却也不致于显地寒酸,这中间地度,她把握的很好。
董洁地哥哥名字叫李悠然,林小芳听说他是非常有名也非常成功的大商人,生意做的很大。
但他实在很年轻,和于大伟哥哥是同学,年纪却比他还小。这么年轻事业却做的这么成功,让人不佩服都不行,而且人还长的特别帅,真的是特别帅气——林小芳在同桌吃饭的时候,偷偷打量过他。
他跟别的男人不一样!虽然她到目前为止见过的男人不算多,但这一点林小芳很肯定。那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怪不得他能把公司做的那么大。
那个男人跟她没有较多的交谈过。她和董洁在一起玩的时候,他要是恰好回来,会跟她点头笑一下,打声招呼,也仅此而已了。
他真的很疼董洁,就算只见过短短几面,林小芳也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董洁的信中,他是经常出现的主角。她总是不经意的说到哥哥陪她做了什么什么,哥哥限制不准她做什么什么……而且,那个男人还会亲自下厨做饭给她吃——这一点林小芳没有办法想像,她怎么都没办法把那个男人和束着围裙做饭的形象联系起来……
“小芳,收拾好了吗?”
宿舍的门不轻不重被敲了两下,然后半掩的门推开,于大伟站在门口问。
林小芳回过神,提起行李笑道:“哦。好了,我们走吧。”
“我来吧。”于大伟从她手中接过行李,林小芳最后看一眼自己生活了一个学年地宿舍。深吸口气,合上门,跟在于大伟后面,向等在校门口的车子走去。
于大伟去年拿到了驾驶证,他是基金会负责人,学会开车方便工作,公司给他配了一辆车。
于大伟熟练的发动车子向郊外驶去,一边拿出一张纸片递过来:“给。这是火车票,后天下午发车,收好了。”
“谢谢哥,现在火车票不好买吧?”林小芳仔细看,发现是一张硬座车票,放下心来。
于大伟从后视镜打量她看过车票后一脸地微笑,暗暗点头。
说实话,他有过担心。来北京前她是一个很纯朴的女孩。财帛动人心,由俭入奢易。于大伟担心她在与董洁的接触过程中,见识到生活另一种样子。会不自觉丧失她身上最闪光的那部分特质。
所幸这种担心没有变成现实,林小芳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很上进很努力的好姑娘。生活上很节俭,他是按着一个北京女孩平均消费水平给她生活费。但她每月都能省下一半的费用,吃的用的非常节省,而且省下来地钱从来不攒下来自己留着,主动退回去并且要求减掉一部分生活费,说是不用给她那么多,她花不完。
于大伟曾经跟她讲过,她可以自己留下来。省下来的就是她自己的私人财产了。
林小芳认真回道:“不,这钱是人家资助我读书用的。人家是好心,怕我在这里生活遇到困难,给的多。我不能把剩下来的钱占为已有,这样做就太辜负别人的一片好心了。这钱我不能要。”
这次回家,她也是坚决要求一定要买座票,没有硬座的票,买站票也行,总之她不坐卧铺。“我也知道卧铺舒服,睡一觉就到家了,可是不行。有一天。于哥。当我像你一样工作挣钱了,我会买卧铺。现在我只是个学生。不能拿着别人的钱享受。”
于大伟欣赏有志气的孩子,有自己地原则是好事。
林小芳能来北京读书,起因是大山希望董洁能多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但事实上,两个女孩子实际接触的机会并不算多。
兄妹俩从国外回来没多久,家就搬到了农场,然后家里的长辈也住了过去。转过年天气刚暖和些,又出国忙时装发布会的事、去爱尔兰玩了数日……
农场开阔了董洁的交际圈。她现在一边忙着时装的新品设计,一边又兼着家居装饰的设计指导,也喜欢和长辈们在一起——总之生活很充实。
于大伟偶尔会想:如果大山能预料到今天,或许不会提议接林小芳进京吧?毕竟他们的生活环境特殊,要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她的思想发展。
不过能来北京读书,这对林小芳来说实在是件好事。“现在还不算乘车高峰期,再过几天,等学校正式开始放暑假,那时候坐火车地人才叫多。你回来时别忘了提前买票……”
“嗯,”林小芳感谢的笑笑,点头道:“我记住了。”
一路畅行无阻,车子很快驶向郊外。林小芳把头靠到车窗处,向外看风景。
刚来北京,她提出想见资助人的要求被拒绝后,她没有再问于大伟关于资助人的事,但她私下里猜测,李悠然应该是实际出资人。
理由有二。
第一,李悠然是有名地大企业家,他很有钱,他的家在整个北京城都是首屈一指。第二,他跟于哥是同学,而且除了他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