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儿童手足口病防治手册-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5。什么是口腔疱疹
口腔疱疹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为原发『性』。最初症状,一般有发烧、头痛、全身不适等先驱症状,2~3天的时间里后口腔逐渐开始出现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呈片状充血,随后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迅速破裂,形成表浅的小溃疡,直径约1~2mm。溃疡可相互融合成边缘呈多环状的较大溃疡,上有假膜覆盖,颌下淋巴结肿大,患有此病的儿童常常会因为疼痛而哭闹、拒食、流口水,病程一般持续1~2周,有时此病会损延及有牙龈,牙龈边缘红肿易出血,甚至出现小溃疡,又称疱疹『性』龈口炎。
一般说来,原发『性』单纯疱疹可导致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常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但通过口腔、生殖器官接触,也可由2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初起时为小水泡,很快破碎形成溃疡。发热和疼痛常随疱疹出现。进食和饮水困难可导致脱水。一般感染持续10~14天。然后病毒移至半月神经节并且可由应激反应,免疫系统中的变化或创伤再活化。
手足口病引发的疱疹一般情况下是在手、足、口腔等部位,但不会有奇痒的感觉,这种症状表现和被蚊虫叮咬后产生的皮肤红肿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对于并发症的判断比较专业,需要由专业医生判断。因此,广大家长应注意:如果发现患儿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早就医。与此同时,也要加强观察,一旦出现持续高烧、头痛、呕吐、颈部僵硬、嗜睡、精神较差、易惊、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应及时去医院复诊,不要延误治疗的时间。
小提示
手足口病诊断比较容易,但应注意与口腔疱疹类疾病如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口炎及多形红斑等病鉴别。
治疗一般以对症下『药』为主。首先要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用淡盐水漱口,以防止继发感染,口服抗病毒『药』如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药』品。
6。手足口病有何特点
手足口病的特点是发病突然,通常只有2~5天的潜伏期,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个类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的主要易感人群是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一般每年的6月~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
在发病的最初期其症状较轻微,发热度不高,约38c左右。同时,可能有低热、困倦、头痛、咳嗽、流涕及食欲不佳等症状。之后在口腔内颊部、齿龈、硬腭、舌、唇及咽部等部位黏膜出现疼痛『性』小水泡,其周围绕有红晕,水泡可互相交融,并迅速破溃,形成白『色』的糜烂面及浅表溃疡,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黄白或灰黄『色』伪膜,灼痛明显。患儿常有拒食、哭闹、流涎等现象。皮肤病损常和口腔损害同时或稍后出现,呈散在或密集分布于手掌心、足底及『臀』部,表现为斑疹或丘疹,斑疹周围有红晕,直径约2~10毫米,无明显压痛。中央为小水疱,呈黄白『色』椭圆形,水疱像米粒或豌豆大,孤立而不融合,疱壁厚而紧张,一般数日后干燥结痂。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痊愈后无后遗症,但也不能轻视,有个别人可发生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在发热不退时,应到医院诊治为好。
小提示
只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特点,才能在手足口病的防治上就会容易得多。婴幼儿口虽不能言,但也不会“撒谎”,不舒服就会烦躁、哭闹不止。家长敏锐地把握到孩子的细微变化,这时就要做好卫生、通风、量体温等工作,出现了症状或疑似症状,迅速地到正规的医疗单位找专科医生诊断与治疗。因此,只要加强预防和医疗措施,手足口病自然就不可怕了。
7。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约为2~6天,通常3~4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降,体温越高,病期越长,病情也就越严重。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会出现斑丘疹及疱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患儿可由于口腔疱疹破溃时导致咀嚼疼痛,从而拒食、流涎、哭闹。
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家长包括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都要密切孩子的症状变化,要注意以下四个提示病情加重的信号:一是精神萎靡不振,昏睡、嗜睡;二是“惊跳”,“夜惊”增加,即睡觉时突然手脚抖动,以及呕吐、四肢抽筋、肢体无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三是连续四天持续高热,白细胞升高;四是持续呕吐。当孩子出现这种症状时,家长和医护人院都要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小提示
小儿手足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病程大约为一周至两周左右。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一般不会引发生命危险,只要护理得当,也不会留下疤痕。只有少数的重病患儿也能会引起并发症,如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8。手足口病的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的分布是极其广泛的,严格的来说,它是不受地区限制的。除此之外,此病也不受季节的限制,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率较为少见。手足口病经常以暴发后散在发生的形式出现,在此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最容易发生群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同时,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是造成手足口病传播的一种因素。据资料显示,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以一家一例发生,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手足口病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再加上此病复杂的传播途径、强大的流行度、较快的传播速度,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造成大面积流行。其流行方式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夏秋两季为此病的好发季节。
2。手足口病的好发对象主要是儿童,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公共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根据上述临床特征,在大规模流行时,诊断不困难。但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9。手足口病会造成多种并发症
小儿患有手足口病后,一定要对此病重视,切勿耽误治疗的时间。手足口病虽不是什么危重疾病,多数患儿可在1周左右自愈。但有时也可以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下面就手足口病所造成的并发症给予详细介绍:
1。病毒脑炎:病毒由病变组织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发生病毒『性』脑炎。症见高热、昏睡甚至惊厥。由于脑压增高,前囟饱满,摇头(头痛表现),反复呕吐。
2。病毒『性』肺炎:咳嗽剧烈、高热、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干、湿声音。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心功能不全,肺郁血,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3。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在患病后期,出现心律失常、心跳加快、心电图异常,心肌酶谱异常,严重时出现心功能不全,肺郁血,呼吸困难,心肺功能衰竭。
这些并发症多发生于患病后的2~5天,如不及时治疗,有致命的危险。虽死亡率极低,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但该病极易传播,常常在儿童集中的托幼机构中引起大流行。我们就拿1998年台湾最严重的一次手足口病流行为例,当时有100万~200万人被感染,129106人发病,405人为重症,结果造成78人死亡,80%死于肺水省新泰市发生了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一项数据显示:此次疫情一共诊断出1359例典型病例,其中发生心肌炎的有91例,脑炎的有44例,死亡的有9例,分别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们应该警惕手足口病的流行,尤其要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
小提示
ev71是自限『性』病毒,不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下一周即可自愈,其危险『性』在于其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发病后3至5天内可出现脑炎、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虽只占少数,但应引起重视。
10。ca16型手足口病发生特点
1。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6~9月为多发阶段。
2。潜伏期:ca16型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多为3~5天,最短者在24小时内既可发病。
3。易感人群:人对coxal6及ev71型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内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
4。发热症状:手足口病的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征兆,大多数都是突然起病,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多数在38c左右或低热,少数可达到40度以上。发热一般可持续1~5天,给呼吸道带来的伤害是很轻的。
5。口腔疱疹: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几乎所有的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发生疱疹『性』口腔炎。口腔小疱疹多发生在内唇、颊黏膜、舌、齿龈和硬腭部,疱疹破后形成浅红白『色』微表的小溃疡,非常疼痛。两岁以内的婴儿一般会拒食、流涎、烦躁、哭闹、影响吃『奶』喂养,可伴轻咳、呕吐、腹泻。这种口腔病时常持续1个星期以上,大多会自行痊愈。
6。手足部疱疹:在口腔疱疹后1天至2天可见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成为疱疹,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疱疹小的如小米粒般大小,大的如绿豆粒一样,但要比水痘的皮疹小。其形状也不一,有圆形、椭圆形,也有扁平,『摸』起来会感觉较硬,周围有一圈红晕,没有化脓和结痂现象。疱疹较多分布于手脚心、手指足趾、掌背面及指趾间和腋下皱褶处、下肢及『臀』部也可见疱疹;周岁以下婴儿与『尿』布相接触处可见密集丘疹样皮疹;所有患者的胸、腹及颜面部很少有疱疹分布。疱疹『性』皮疹常持续2~4天后消失,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
小提示
由于有些家长过分敏感,当自家小孩被蚊虫叮咬在皮肤表面出现红包后也开始怀疑是否感染了ev71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引发的疱疹多会同时出现在手、足、口腔等部位,也不会产生痒的感觉,这和被蚊虫叮咬后产生的皮肤红肿有着显著的区别。
11。sars疫情有哪些不同
sars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它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所有的人群接触后都可能会被传染而发病,而且sars病死率非常高。以下是非典与手足口病的不同点:
1。病源:sars疫情是冠状病毒,而手足口病则是肠道病毒。
2。临床表现:sars疫情主要是发热,干咳,肺部感染。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病例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
3。病死率:sars病死率10%左右,而手足口病则不足1%。
4。病人年龄:sars主要是小孩和老人,手足口病主要是儿童。
5。传染方式:非典是飞沫、呼吸道传染,手足口病主要是肠道传染,饮食,飞沫传染及手接触等传染。
6。严重程度:手足口病比非典轻很多。病死率比非典要轻,传染方式也不像非典呼吸道传染那样难控制。
小提示
提起手足口病,有些人感到陌生,其实它和伤风、感冒一样,也是一种常见疾病。它由病毒引起,有传染『性』,多在婴幼儿及儿童间发病率较高。所以,一旦孩子发生了手足口病,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早进行医治,但也不必紧张。
儿童手足口病防治手册 第四章 疑难问答篇
针对父母心中的疑问,给出最详细、最权威的解答,让你放下悬着的心!
为什么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危害到底有多大?孩子一旦被感染手足口病要怎么办?……当手足口病肆意传播时,天下心系孩子的父母在心中无不有数不清的疑问,而了解有关手足口病相关的知识,不仅能有效的防治病的传染,更有助于孩子的康复。
1。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2008年3月份,安徽阜阳有5个孩子突然出现咳嗽、烂舌头、上腭起皮并伴有发热,手心、脚心、腿根上起疱疹,里面好像有水,被医生诊断为普通感冒或水痘。几天后,5例患儿全部死亡!4月份,越来越多儿童出现同样的病症,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顷刻间,社会上开始流传“谣言”:阜阳出现导致婴幼儿死亡的“怪病”,致使很多家长不敢再送子女上幼儿园。越来越多的地区暴发怪病,还有孩子丧命,阜阳小儿怪病的传闻,也使各种被妖魔化的传言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父母们人心惶惶,看护着孩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猜测着这到底是什么病?一时间,“小儿非典”、“人禽流感”、“口蹄疫”、“人瘟”、“手足口病”等说法各不相同。后经卫生部调查检测,确定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
由于多数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不了解,孩子稍微有一点症状,父母就担心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几天内,各地大大小小的儿童医院是应接不暇,一时间人们谈“ev71”『色』变。更多的父母担心,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能否治好,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绝大多数7~10天可以自行痊愈,并且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也不会引起较重的并发症。但如果患者持续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发病后3~5天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如现脑膜炎、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如果能及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高烧持续不退、头痛、呕吐、精神较差、烦躁不安要及早就医,以免延误就诊时间。
2。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源是患儿和健康的携带病毒者。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之交,温度适当,细菌在湿度和阴暗的地方繁殖速度非常快,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疾病,尤其是5月底至6月中旬可达到高峰。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食物、水、唾『液』、空气等媒介,经过人体的肠道、呼吸道甚至是皮肤接触来进行传播。可以说每个人都可能患此病,但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会传播病毒,所以说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5岁以下的儿童是高发人群,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占85%至95%。
手足口病发病地区分散,无区域限制且主要在环境卫生不好的农村地区。人们在感染后会获得该型病毒的免疫力,但对其他型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也就是人们会反复感染手足口病。
3。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手足口病也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肠道病毒成员众多,其中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的71个血清型等,它们在人体肠道内增殖并从肠道排出,通常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20多种。
病菌主要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内的整个消化道。手足口病主要是食用和饮用被污染的饮料、或不洁净的水果、食物等造成的,也可通过唾『液』、空气、脏手、小孩子的玩具,亲密接触等传播。
肠病毒的流行与季节转换、环境变异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一般在夏秋流行,每年的五六月份到八九月份为高峰期,在公共卫生条件不好,水源污染的地区最易传染。因为肠病毒能在人体内扁桃腺上生殖,所以也会通过唾『液』或口鼻分泌物传染。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更容易发生传染。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的主原因是人们不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为肠病毒的传播制造便利的条件。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勤洗手,经常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及时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自然免疫力是远离病毒,抵抗病毒最有效的办法。
4。手足口病严重吗?
发生在安徽阜阳的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疫情,让许多父母感到恐慌,一句“儿童sars”来了,让所有人的心都悬在了半空中,其实手足口病并不可怕。虽然许多人对它感到陌生,但手足口病属于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像普通感冒一样,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有柯萨奇病毒a组和肠道病毒71型两种。
加拿大的医生罗宾森在1958年首先发现柯萨奇病毒a16型。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手足口病,常以发热起病,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拒食等症状,手、足、口上出现丘疹样皮疹,后转变为疱疹。但一般可在5至7天内痊愈,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并发症不常见。
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医生首次发现肠道病毒71型,也正是它引起儿童的死亡。由肠道病毒71型所引起疾病的总称叫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一般情况是突然出现发热症状,手、足、口腔黏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但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通常一周后会自行痊愈;但肠道病毒71型感染多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等,会有生命危险,病死率也较高,重症病例病死率可达10%~25%。
据有关资料显示: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与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比,所引起的重症感染最为严重,其中80%引起手足口病,20%会引起脑膜炎、心肌炎、肺部症状等。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安徽阜阳手足口病3736例,痊愈1460例,死亡22例,重症30例,病危12例。全国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近25000例,34名患儿死亡。
也就是说,手足口病本身不会使患者死亡,导致死亡的是由手足口病带来的并发症,只要在传染病流行前做好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手足口病并不可怕,也不严重,完全是能够治愈的。
5。为什么孩子更易感染这种病毒?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和传染,每年的夏秋季,即4~10月都会有人得这种病,发病的90%为5岁以下婴幼儿,难道说这种病只侵害孩子吗?其实不然,一般人群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少年儿童和成人因已获得相应抗体,感染后多不发病,虽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却具有传染『性』,但能够传播病毒。
刚出生的孩子,体内往往还有来自妈妈的各种“抵御疾病”的抗体,加上母『乳』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抗体,所以孩子在半岁内很少得传染病。6个月至3岁的宝宝,来自母体的抗体免疫逐渐消退,抵抗力也逐渐减弱和消失,虽然自身合成抗体能力在逐步提高,但1~3岁时,抗体水平只相当于成人的60%。此时若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孩子就容易受一些传染病的传染。感染病毒后身体没有足够的抗体抵抗病毒,因此就发生了病症。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多数父母多会在此年龄段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对于手足口病来说,其病源可能有好几种病毒,即使针对一次引起疾病的病毒产生的免疫,还是会因其他病原型而感染手足口病,也就是说患病后痊愈的人也不会终身免疫。
因为手足口病传染的渠道广,速度快,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密切接触传播,而儿童平时喜欢的『舔』手、咬指甲、这个尝尝、那里『摸』『摸』、脸对脸亲密地说悄悄话、小孩之间互对着打个喷嚏……这些动作都是很容易感染疾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