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蒂夫·乔布斯传-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AppleII电脑当时刚刚进入俄罗斯市场,因此乔布斯又前往莫斯科,在那里偶遇阿尔·艾森斯塔特。由于苹果公司一些必要的出口许可没有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乔布斯和艾森斯塔特于是同商务专员一起,在驻莫斯科的美国大使馆拜访了迈克·默文(MikeMerwin)。默文警告他们说,美国法律严格反对与苏联共享技术。乔布斯很恼火。在巴黎的贸易展上,副总统老布什刚刚鼓励过他把计算机引入苏联,以“掀起自下而上的革命”。他们在一家以烤串闻名的格鲁吉亚餐厅吃晚饭,席间,乔布斯继续宣泄不满。“这明显是对我们有利,你怎么能说违反了美国法律呢?”他质问默文,“俄罗斯人有了Mac以后就能打印他们所有的报纸了。”
在莫斯科,乔布斯还显示了自己争强好胜的一面,他坚持谈论托洛茨基——一位充满领袖魅力的革命家,失宠后被开除出党,最后被斯大林下令暗杀。跟随乔布斯的克格勃特工曾一度建议,乔布斯应当降低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热情。“你不应该谈论托洛茨基,”他说,“我们的历史学家已经研究了他的情况,我们已经不再承认他是伟人了。”但这样的提醒并没有用。在国立莫斯科大学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演讲时,乔布斯仍以对托洛茨基的赞扬作为开场。他是乔布斯所能认同的革命家。
7月4日,乔布斯和艾森斯塔特参加了在美国大使馆举办的国庆聚会。在写给大使亚瑟·哈特曼(ArthurHartman)的感谢信中,艾森斯塔特指出,乔布斯计划来年在俄罗斯更积极地拓展业务,“我们初步计划在9月重返莫斯科。”斯卡利希望乔布斯变成一位“全球架构师”。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愿望几乎一度成真。但它最终并没有发生。一场巨变即将在9月拉开序幕。
第十八章 NeXT 自由的普罗米修斯 海盗弃船
在一次由斯坦福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DonaldKennedy)举办的午宴上,乔布斯结识了生物学家保罗·伯格(PaulBerg)。伯格是诺贝尔奖得主,闲谈中对他讲述了基因拼接和重组领域取得的进展。乔布斯喜欢摄取信息,尤其是和知识渊博的人在一起的时候。1985年8月,乔布斯从欧洲回来,正在琢磨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他打电话给伯格,询问能否再聚一次。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散步,最后在一个小咖啡店里吃午饭,探讨问题。
伯格向乔布斯解释了在生物实验室做实验的困难程度,做一个实验并获得结果可能需要数周时间。“为什么不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呢?”乔布斯问道,“这样不仅你自己能够更快地开展实验,而且,有一天,美国的微生物学新生都会用到保罗·伯格的基因重组软件。”
伯格解释说,对于大学实验室来说,具备这种能力的计算机太贵了。“突然间,乔布斯就为这种现状所蕴含的可能性兴奋起来,”伯格回忆说,“他想到要创办一家新企业。他年轻、富有,要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找点儿事做。”
乔布斯一直以来都在拜访学者,询问他们对计算机工作站的潜在需求。自1983年以来,他就开始对此产生兴趣。当时,他造访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向他们展示麦金塔电脑,却被告知,在大学实验室里要比这强大得多的机器才能做出些有用的东西。学术研究人员的梦想是拥有一台强大的个人工作站。作为麦金塔部门的负责人,为了生产这种计算机,乔布斯推出了一个新项目。该项目被戏称为“大Mac”(BigMac);将采用Unix操作系统和友好的麦金塔界面。但是1985年夏天乔布斯被逐出麦金塔部门后,他的继任者让…路易·加西便取消了这一项目。
事情发生后,乔布斯接到了里奇·佩奇悲愤的控诉电话,佩奇之前一直在设计大Mac的芯片组。乔布斯被解除管理职务后,不满的苹果员工曾陆续找他谈话,力劝他创办一家新企业来拯救他们,佩奇正是其中之一。劳工节的周末,创办新公司的计划开始酝酿。乔布斯同原麦金塔软件主管巴德·特里布尔谈话,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创建一家公司,专门生产强大的个人工作站。他还联系到其他两位麦金塔部门员工,工程师乔治·克罗(GeorgeCrow)和总监苏珊·巴恩斯,邀请他们加盟;这两人一直都在考虑辞职。
新团队还有一个关键的职位空缺:一个可以向高校营销新产品的人。很明显,这一职位的合适人选是丹·卢因,他曾在索尼工作,乔布斯研究过那家公司的宣传手册。早在1980年乔布斯就聘请了卢因。卢因后来组织了一个高校联盟,向多家大学批量出售麦金塔电脑。丹·卢因的名字虽然比丹尼尔·卢因(DanielM。Lewin)①少了两个字母,但却拥有克拉克·肯特②般轮廓鲜明的外貌、普林斯顿式的优雅,以及大学游泳队明星成员的魅力。尽管背景不同,卢因和乔布斯却有着共同的兴趣:卢因的大学毕业论文对鲍勃·迪伦和魅力型领导力进行了研究,而乔布斯对这两个话题都有所了解。
卢因的高校联盟对麦金塔团队来说是个天赐良机。但是,乔布斯离开后,卢因很泄气,比尔·坎贝尔也将营销部门进行了重组,降低了高校直销的重要性。劳工节那个周末,卢因本打算给乔布斯打电话,结果乔布斯先打了过来。他驱车来到乔布斯的空旷豪宅,与他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创办新公司的可能性。卢因对此很兴奋,不过还没准备好作出任何承诺。之后一周,他要同比尔·坎贝尔前往奥斯汀,他想在那之后再作决定。
从奥斯汀回来后,卢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决定加入。这个消息来得正是时候——9月13日,苹果公司即将召开董事会会议。尽管乔布斯名义上仍然是该公司的董事长,但自从失去实权后,他就再没有参加过苹果公司的任何会议。他打电话给斯卡利,说自己要参加这一天的董事会会议,并要求在议程最后加上一项“董事长报告”。他没有告诉斯卡利自己要报告什么,斯卡利以为他会对最新的重组进行批评。相反,乔布斯在会议上描述了自己创办新公司的计划。“我想了很多,现在是时候继续我的生活了广他以此开始自己的发言,“很明显,我该做些什么了。我才30岁。”然后,他根据已经准备好的便笺,描述了自己的计划——为螅冉逃谐】⒁豢罴扑慊K信担鹿静换嵬还敬嬖诰赫叵担⑶抑换岽呱偈枪丶惫ぁK岢龃侨テ还径鲁ひ恢埃M阅苡肫还竞献鳌G遣妓固嵋椋残砥还敢夤郝蚱洳返木ǎ蛘呤谌ㄐ鹿镜牟肥褂寐蠼鹚砑�
对于乔布斯可能会聘请苹果员工,迈克·马库拉颇有微词。
“你凭什么带走任何一个人?”他质问乔布斯。
“别生气,”乔布斯向他保证,“我要带走的都是些级別很低的员工,你们不会想念他们的,况且,他们反正都要辞职了。”
董事会最初表示希望乔布斯的新公司能一切顺利。私下讨论后,董事们甚至提议,苹果公司可以向这家新公司注资,占据10%的股份,并且让乔布斯仍然留在苹果公司董事会。
当晚,乔布斯连同5名“反叛的海盗”又一次在他家见面吃晚饭。乔布斯愿意接受苹果公司的投资,但是在座的其他人认为这样做不明智,并说服了他。他们还一致认为,最好现在马上一起辞职,这样就能和苹果公司一刀两断了。
因此,乔布斯写了一封正式信函,告知斯卡利将要辞职的5位员工的姓名,并附上自己精巧的小写签名。第二天一早乔布斯就开车前往苹果公司,赶在7点半的员工会议之前将这封信交给了斯卡利。
“史蒂夫,这些都不是低级别职员。”斯卡利读完信后说道。
“好吧,但这些人早晚都会辞职,”乔布斯回答说,“他们会在今天上午9点之前递交辞职信。”
从乔布斯的角度来看,自己是诚实的。这5位准备弃船的员工并非部门经理,也不是斯卡利螅阃哦拥某稍薄J率瞪希嵌季醯霉镜闹刈橄魅趿俗约旱蔫玖Α5谒箍ɡ蠢矗庑┒际侵匾脑惫ぃ号迤媸瞧还镜淖噬钤惫ぃ蚴瞧还诟叩冉逃谐〉墓丶宋铩6遥侵来驧ac计划,虽然该计划已被束之螅螅钦馊匀皇粲谧ㄓ倚畔ⅰ2还箍ɡ瓷先ズ芾止郏辽僮羁际侨绱恕K挥胁祷卣庖惶嵋椋茄是遣妓故欠窕崃粼诙禄帷G遣妓贡硎咀约夯峥悸且幌隆�
7点半,斯卡利走进会议室,吿诉自己的高级职员团队,公司里将有哪些人要离幵。会场一片哗然。大多数人认为,乔布斯违反了董事长的职责,并且对公司表现出惊人的不忠。据斯卡利回忆,坎贝尔当时大喊道:“我们应该曝光他的欺诈行为,这样苹果公司的人就不会继续把他当做救世主!”
尽管坎贝尔后来成为了乔布斯真正的拥护者和董事会成员里的支持者,但他承认自己那天早上的确火药味儿十足。“我非常非常愤怒,尤其是他要带走丹·卢因,”坎贝尔说,“卢因已经同螅=⒘斯叵怠K茉卩洁旌褪返俜蚬彩露嗝茨眩上衷谌匆呷恕!笔率瞪希脖炊米叱龌嵋槭遥蚣依锎虻缁啊B虻钠拮铀邓谙丛瑁脖炊退担骸拔业茸拧!奔阜种雍螅德蚧乖谙础?脖炊炙盗艘槐椋骸拔业茸拧!甭蜃詈笾沼诮恿说缁埃脖炊仕遣妓顾档氖遣皇钦娴摹B虺腥鲜堑模脖炊耸裁炊济凰担伊说缁啊�
在感受到高级职员的偾怒后,斯卡利开始征询董事会的意见。他们同样认为,乔布斯曾向他们保证自己不会带走重要员工,如今看来,他误导了他们。亚瑟·罗克尤其感到气愤。虽然在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的那次摊牌,罗克支持斯卡利,但是他已经修复了同乔布斯父子般的关系。就在一周前,他还邀请乔布斯带女友蒂娜·莱德斯到旧金山去,让自己和妻子见见她。四人在罗克位于太平洋螅兀≒acificHeights)的家中吃了一顿愉快的晚餐,乔布斯当时并没有告诉他自己正在组建新公司。因此,从斯卡利口中得知这一消息时,罗克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他来到董事会,向我们撒谎。”罗克后来怒吼道,“他跟我们说他正考虑组建一家公司,而事实上他已经组建好了。他说准备带走几个中层职员,结果却要带走五位资深人士。”马库拉的反应虽然较为平和,但也觉得愤怒。“他在走之前就偷愉笼络了一批高层管理人员,带走了他们。做事不能这样。这很下流。”
周末,董事会和螅吨霸彼捣箍ɡ硎酒还窘蛩牧洗词既饲遣妓剐健B砜饫⒈砹艘环菡缴鳎缚厍遣妓埂爸苯游シ戳俗约涸诙禄峄嵋樯系纳鳎硎静换嵩谧约旱墓局衅赣萌魏沃匾钠还驹惫ぁ薄U夥萆骰贡硎荆拔颐钦谌ê庥Ω貌扇∧男┛赡艿拇胧薄!痘秩毡ā吩榷た脖炊乃捣ǎ郧遣妓沟男形案械秸鹁薄8帽ɑ挂昧肆硪晃徊辉妇呙亩碌幕埃骸霸谖医泄桃岛献鞯钠笠抵校永疵挥屑嗣侨绱朔吲N颐撬腥硕季醯盟馔计燮颐恰!�
同斯卡利会面后,乔布斯觉得事情可能会顺利进行,于是他一直保持沉默。但在读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后,乔布斯觉得自己必须作出反应。他给自己偏爱的几位记者打了电话,邀请他们第二天来自己家,私下通报一下情况。然后他又打给安德烈嫌·坎宁安,叫她来帮忙,坎宁安曾处理过乔布斯的宣传事务。“我赶到他位于伍德赛德的空屋大宅,”她回忆说,“发现他和他的5个同事蜷缩在厨房里,而一些记者在外面的草坪上等着。”乔布斯告诉她说,自己准备开一个正式的新闻发布会,并把自己想说的一些贬损之辞统统告诉了她。坎宁安震惊了。“这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她告诉乔布斯。最后,他让步了,决定将辞职信副本发给记者,并且在公开场合只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评论。
乔布斯觉得,辞职信寄到苹果公司就行了,但是苏珊·巴恩斯认为这样会显得太过傲慢,并劝服了他。于是,乔布斯驾车前往马库拉家递辞职信,发现苹果公司的法律总顾问阿尔·艾森斯塔特也在那儿。他们进行了15分钟的紧张谈话,在乔布斯还没来得及说出些令自己后悔的话前,巴恩斯就上门把他接走了。乔布斯留下了辞职信,这封信是在麦金塔电脑上写的,并通过新的激光打印机打印了出来:
亲爱的迈克:
今早的报纸报道,苹果公司正考虑撤去我的董事长职务。我不知道这些报道的消息来源,但是它们具有误导性,对我来说也不公平。
你应该记得,在上周四的董事会会议上,我表示,自己决定创办一家新公司,并且提出辞去董事长一职。
董事会拒绝了我的辞职请求,并要求我将此事推迟一周解决。鉴于董事会对于我成立新公司提议的鼓励,以及苹果公司表示将进行投资,我同意了这个要求。周五,我告诉约翰·斯卡利哪些人将加入我的新公司,他明确表示苹果公司愿意讨论彼此之间可能的合作领域。
随后,公司似乎对我及新公司采取了敌对姿态。因此,我必须坚持,请立即接受我的辞职请求……
正如你所知,公司近期的重组让我没有工作可做,甚至无法接触到定期的管理报告。我不过才30岁,希望自己仍然能够有所贡献和成就。
我们曾共同做出了一番成就,鉴于此,我希望我们的分离能够友好而不失尊严。
你真诚的,
史蒂文·P·乔布斯
1985年9月17日
当后勤部门的一个家伙去乔布斯办公室整理他的物品时,发现地上有一个相框。里面是一张照片,照片上乔布斯和斯卡利正在热烈交谈,下面的题词是7个月前写的——“致伟大的想法、伟大的经历,和一段伟大的友谊!约翰”。玻璃镜框已被摔碎。乔布斯在离开时把它扔到了地上。从那天起,他再没有跟斯卡利说过一句话。
苹果公司宣布乔布斯辞职的消息后,其股价立刻上涨了1美元,涨幅接近7%。“东海岸的股东总是担心这些不靠谱的加利福尼亚人来经营公司;”一位科技股票通讯的编辑解释说,“现在,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都走了,这些股东都松了口气。”然而雅达利公司的创始人、10年前便成为乔布斯良师益友的诺兰·布什内尔对《时代》杂志表示,他们会非常想念乔布斯。“苹果的灵感将从哪里来?百事可乐味道的苹果还能有美妙的传奇吗?”
几天后,双方仍然未能达成一致,斯卡利和苹果公司董事会决定起诉乔布斯,称其“违背受托义务”。该诉讼清楚地列出了乔布斯被指控的罪状:
作为苹果公司的董事长和领导者,乔布斯理应忠于苹果公司的利益,但他不顾对苹果公司负有的受托义务……
(a)暗中计划组建一家公司与苹果公司竞争;
(b)暗中策划其竞争企业不正当地利用苹杲公司的计划来设计、开发和营销新一代产品……
(c)暗中挖走苹果公司的重要员工……
当时,乔布斯拥有650万股苹果股票,占该公司的11%;价值超过1亿美元。他立即开始卖出自己的股票。仅仅5个月,他就将所有的苹果股票都卖掉了,只留下了1股,这样如果自己愿意,就能参加股东会议。愤怒让乔布斯拼命想要创办一家苹果公司的——无论他如何以他的方式描述这个故事——竞争企业。“他对苹果很气愤。”加入新公司的乔安娜·霍夫曼表示。“苹果在教育市场已经很强,新公司针对该市场只是因为史蒂夫的报复心和愤懑。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复仇。”
当然,乔布斯不这么认为。“我没有任何挑衅的意思。”他对《新闻周刊》说。乔布斯再次把自己最偏爱的记者邀请到伍德赛德的家中,这一次,他没有叫安迪·坎宁安过来劝自己保持谨慎。他驳斥了苹果公司的指控——不正当地从苹果公司引诱5名员工。“这些人都给我打过电话。”他告诉那些在他的空屋子里来回转悠的记者,“他们早就考虑离开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总能忽视人。”
他决定与《新闻周刊》合作一篇封面报道,说出自己的故事。他在这次采访中真情流露。“我最擅长的就是发现一批天才,然后和他们一起创造东西。”他告诉《新闻周刊》说。他表示,自己对苹果会永远怀有感情。“我会永远记得苹果,就像所有男人都会记得自己爱上的第一个女人那样。”但是,如果有必要,他也愿意反抗苹果公司的管理层。“如果有人公开说你是贼,那你就得作出回应。”苹果公司威胁控告乔布斯及其同事的行为太过分,也令人伤心。这表明,苹果不再是一家自信、叛逆的公司。“很难想象,一个市值20亿美元、拥有4300名员工的公司,会竞争不过6个穿牛仔裤的人。”
为了反击乔布斯,斯卡利找到沃兹尼亚克,劝他站出来说话。沃兹尼亚克从来没有控制欲和报复心,但是他也从不犹豫诚实地谈论自己的感受。“史蒂夫是一个会侮辱人、伤害人的家伙。”他的话登上了那一周的《时代》杂志。他透露,乔布斯曾打过电话找他,要他加入自己的新公司——这本来是狡猾的一招,用以进一步打击苹果公司当前的管理层——但是沃兹尼亚克表示,自己不想成为这种游戏的一部分,他也没有回复乔布斯的电话。根据《旧金山纪事报》(FranciscoChronicle)的报道,沃兹尼亚克讲述了乔布斯曾经以可能会与苹果产品造成竞争为幌子,阻止青蛙设计公司参与他的远程遥控器项目。“我期待他们能做出伟大的产品,我也祝愿他成功,但是我不信任他的人品。”沃兹尼亚克告诉这家报纸——
注释:
①丹尼尔·M·卢因,数学家和企业家,是阿卡迈科技公司(AkamaiTechnologies)的联合创始人。
②克拉克·肯特,超人作为地球人所使用的名字。
第十八章 NeXT 自由的普罗米修斯 靠自己
“对于史蒂夫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我们解雇了他,叫他滚蛋。”亚瑟·罗克之后说道。许多人也认为,这种严厉的爱让乔布斯更明智,更成熟。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离开苹果后,在自己创建的新公司里,乔布斯能够释放自己的所有天性,无论好坏。他自由了。结果是一系列炫目的产品,但都遭遇了市场失败的重挫。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经验。他后来的巨大成功,并非因为在苹果的下台,而是下台后华丽的失败。
他得以放纵的第一个天性便是对设计的热情。他为新公司选择的名称相当简单:Next。为了让其更加与众不同,乔布斯决定,需要设计一个世界级的标识。于是,他设法找到企业标识大师保罗·兰德(PaulRand)。当时,这位出生于布鲁克林的平面设计师已经71岁,他曾设计出商界最知名的一些标识,包括《君子》杂志、IBM、西屋电器、美国广播公司以及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兰德当时已与IBM签订了合作协议,IBM公司的管理者表示,兰德为另一家计算机公司设计标识显然会造成冲突。于是,乔布斯拿起电话打给IBM的CEO约翰·埃克斯(JohnAkers)。埃克斯当时不在,乔布斯非常执著,最后联系到了的副董事长保罗·里佐(PaulRizzo)。两天后,里佐发现要拒绝乔布斯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于是,许可了兰德为这家新公司设计标识。
兰德飞到了帕洛奥图,同乔布斯一同走了走,听取了他的构想。乔布斯说,计算机将是一个立方体。他喜欢这种形状,完美而简单。因此,兰德决定将标识也做成立方体效果,并且倾斜28度,活泼漂亮。乔布斯询问兰德能否做出几个备选方案来供自己考虑。兰德表示,自己从不为客户做不同的备选方案。“我解决你的问题,你付钱给我。”他告诉乔布斯,“我设计出来的东西你用也行,不用也罢,都得付钱给我,但是我不做备选。”
乔布斯很钦佩这种想法。他对此也有同感。于是,乔布斯作出了赌博般的决定——以10万美元的费用,让兰德为新公司设计一个标识。“我们的关系非常清楚,”乔布斯说,“他具有艺术家的纯粹品质,但精于解决商业问题。他外表强硬,像个倔老头,但是内心就和泰迪熊一样。”这是乔布斯所给予过的最高评价之一:艺术家的纯粹品质。
兰德只用了短短两周就完成了工作。他再次飞到帕洛奥图,来到乔布斯在伍德赛德的家中,送上了设计结果。他们先是共进晚餐,然后,兰德递给乔布斯一个雅致而颜色鮮艳的小册子,里面描述了自己的构思过程。册子的最后一页,兰德呈现了自己选择的标识。“从设计、色彩搭配和定位来看,这个标识就是对比的杰作,”他的小册子中写道,“倾斜角度活泼漂亮,它充满了随和、友善、圣诞贴纸般的自然,以及椽皮图章式的权威感。”“Next”这个词被分成了两行,填补了立方体的立面,只有“e”是小写,从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