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夜未央-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病已愕然失笑,刚要答话,就听到杜佗冷哼一声:“曾孙方出宫,岂会有暇调教奴婢?”
    王奉光被杜佗一句话堵了回来,还没无话可回,只能狠狠地瞪了杜佗一眼。然而,杜佗又怎么可能会怕他,立刻就瞪了回来。
    眼见两人又有对峙的架势了,刘病已连移步,挡在两人中间,同时对王奉解释:“方才之人乃彭祖家之奴。”
    王奉光“啊”了一声,颇为失望,毕竟张彭祖的身世,他还是知道的——右将军、光禄勋家的事情就不好打听了
    这么一岔,王奉光也很爽快,干脆就只当什么都没有发生,郑重向刘病已道:“为曾孙贺为户得爵大幸大吉哉”
    刘病已也连忙答礼。
    两边叙过礼,王奉光才指着门外道:“仆以为君迁新居,万事皆当,难寻它礼,故领家中歌乐伎者来贺,权充一乐……”
    王奉光与刘病已熟识,也知道这位宗室皇孙颇有几分傲气,也不敢直的带什么重礼来,便干脆将家中所养的讴者与乐伎带了过来,只当解闷了——无论如何,他登门了,一餐饮食,刘病已还是要招待的。
    不过,很显然,杜佗的气还是没有消。没等王奉光把说完,这位太仆公子已经哼了好几声了。
    张彭祖站在一边不吭声,仍旧捂着嘴,但是,只看他的眉眼,也知道,这位公子一直在闷笑。
    ——也难怪
    ——直到现在,王奉光带的伎者仍然在尽职尽职地唱着“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被王奉光这么一指,刘病已才明白过来,却又不好直言,只能轻咳了一声,对王奉光使眼色。
    王奉光好歹是元勋之家的出身,心高气傲,哪里是省心的?见刘病已如此,他不仅没有照办,反而又挑了挑眉,转头对杜佗说:“杜公子,吾家伎者尚可入耳否?”
    杜佗这会儿是气极反笑,却是皮笑肉不笑地道:“仆一向以为王君只知《关睢》,原来尚知《汉广》”
    王奉光也笑:“皆出《周南》,仆岂不知?其实,仆不喜此音,所喜乃《击鼓》、《无衣》……”
    杜佗气得直抖,却着实找不话回击。
    ——他毕竟是尚在学书的少年,口舌之利哪里能比得上混迹市井多年的王奉光?
    ——况且,别说《击鼓》与《无衣》,《诗三百》的国风之中,有几首是不为人喜的?
    这一次,刘病已不好再不置一辞了,对王奉光揖而言道:“佗亦喜《无衣》,然今日,其欲在此所闻者当为《伐木》”
    ——同样出自《诗》。
    ——乃是《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支。
    见刘病已这样说了,王奉光也不好再逗杜佗,况且,方才的玩笑也言及了刘病已,虽是玩笑,却终究有些失礼,因此,王奉光挥手,示意自家伎者改调。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艹与}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讴者的高歌声中,王奉光再次称贺:“鸟出幽谷,迁于乔木。为曾孙贺”
    王奉光此言一出,杜佗与张彭祖都是一怔,随即便异口同声地附和:“为曾孙贺”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汀⑹そ晕泻睢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行三铢钱。
    夏四月己已,诏曰:“古之立孝,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然即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
    五月,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曲加礼。”
    赦吴、楚七国帑输在官者。
    秋七月,诏曰:“卫士转置送迎二万人,其省万人。罢苑马,以赐贫民。”
    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
    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丞相婴、太尉汀狻
    春二月丙戌朔,日有蚀之。
    夏四月戊申,有如日夜出。
    初置茂陵邑。
    三年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
    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初作便门桥。
    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济川王明坐杀太傅、中傅废迁防陵。
    闽越围东瓯,东瓯告急。遣中大夫严助持节发会稽兵,浮海救之。未至,闽越走,兵还。
    九月丙子晦,日有蚀之。
    四年夏,有风赤如血。六月,旱。秋九月,有星孛于东北。
    五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
    置《五经》博士。
    夏四月,平原君薨。
    五月,大蝗。
    秋八月,广川王越、清河王乘皆薨。
    六年春二月乙未,辽东高庙灾。
    夏四月壬子,高园便殿火。上素服五日。
    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
    秋八月,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
    闽越王郢攻南越。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击之,未至,越人杀郢降,兵还。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
    夏四月,赦天下,赐民长子爵一级。复七国宗室前绝属者。
    五月,诏贤良曰:“朕闻昔在唐、虞,画像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徠服;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呜乎,何施而臻此与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与伟与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秋七月癸未,日有蚀之。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诏问公卿曰:“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曼,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闵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大行王恢建议宜击。
    夏六月,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诱致单于,欲袭击之。单于入塞,觉之,走出。六月,军罢。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
    秋九月,令民大酺五日。
    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勃海。
    夏五月,封高祖功臣五人后为列侯。
    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
    四年冬,魏其侯窦婴有罪,弃市。
    春三月乙卯,丞相汀啊
    夏四月,陨霜杀草。五月,地震。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河间王德薨。
    夏,发巴、蜀治南夷道。又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
    秋七月,大风拔木。
    乙巳,皇后陈氏废。捕为巫蛊者,皆枭首。
    八月,螟。
    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
141、惊!喜?
    141、惊!喜?
    (橙黄菊绿……猜得不对哦……不过,这次没有那么多的线索,纯属易楚自己的发挥,可以理解啊……)
    尚冠里刘宅的北堂下,杜佗与张彭祖踮着脚尖想往里看,但是,不仅堂门前立着的两人严严实实地挡住了门,而且,刘病已领进门的那个人根本不在堂上,直接被刘病已领到内室去了。
    想到之前,刘病已失措的表现,杜佗与张彭祖相视一眼,心中愈发地好奇了。
    ——自己把自己绊倒了不说,之后,又让那辆辎车直接进门,车内的人下来就被领到北堂,之后,又是迭声让人寻温炉。
    ——才八月初好不好
    ——秋风是寒,但是,屋子里可是不冷的
    ——当然,人家跟来的从人更好,口口声声地不麻烦曾孙,转头又将几只温炉送到堂上。
    自然,杜佗与张彭祖好奇的就是来人的身份以及其与刘病已的关系了。
    两人挤眉弄眼,沟通了好一会儿,倒是也有一些共识。
    ——是个女子
    ——或者说女孩子,不过,看着也有十来岁的年纪了,若是许字早,倒是也可能为人妇了……
    ——家境不比他们差
    ——虽然无论是那个女子,还是她的从人,都是一身布衣,但是,举止是骗不了人的。
    ——就如杜佗与张彭祖,虽然能在复家读书的都不会是穷人,但是,真正能与他们说到一起,玩到一起的,还是只有刘病已。
    ——官宦之家与一般的富家还是不同的。
    ——尤其,杜家与张家都不是刚刚为官的家门。
    ——那个女子与她的从人的举止中有很多分明是王侯公卿之家才会有的细节。
    ——比如,那个女子登堂前换下的双履立刻就被那个跟随的婢女收起。
    ——杜家都没有这样的规矩,还是张彭祖比划了,杜佗才注意到的。
    ——这样的年少女子,容貌姣好,气度优雅……
    ——怎么看都不会是与刘病已交好的……
    两人凑到一起,双唇不动地低声交流。
    “有所得?”
    “无。”
    “……”
    “曾孙所识之女有几人是我等未见之人?”杜佗理出点头绪了。
    张彭祖翻了一个白眼:“曾孙所识者,我等知几何?”
    ——他们关系再好,再不可能问这些事吧
    ——尤其是女子……
    ——看样子,也知道,这个女子不是可以作为话题让人谈论的身份
    杜佗默然。
    ——被张彭祖这样说,显然,他们日后也是不好问刘病已的。
    杜佗撇了撇嘴,低声问张彭祖:“不若……我等先告辞……”
    话方出口,不等张彭祖答话,杜佗已经反应过来。
    ——如今,北堂这儿通往前院的门户早已被人堵了。
    看着站在院门那儿的男子,杜佗若有所思地对张彭祖道:“此人……不似……寻常……”
    ——那份气势……不是一般人家的护卫能有的
    杜佗只觉得那人气势不凡,张彭祖好歹是光禄勋之子,目光在那个人身上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心中倒是有了一个猜测,但是,那个猜测太过惊竦,他倒是不敢说了。
    ——张彭祖的心计的确差一些,他是少子,不需要担太多的责任,自然不需要太逼迫自己,随心一些是可以被纵容的,因此,他也就懒散了一些,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张彭祖完全没有算计。
    ——作为一个九卿之子,至少,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他还是知道的
    ——否则,他早被张安世拘在家里了,哪里可能放他在外面逍遥?
    ——那不是给自家招祸吗?
    因此,这会儿,张彭祖没有吭声,只是想着,见到父亲时,与父亲好好地说一说今天的事。
    杜佗同样有这样的想法。
    有了主意,两人倒也没有再干站着,相视一眼,很干脆到往西院走过去——那边好像还有坐具……
    这会儿,刘病已却是顾不上好友了。
    看着面前四处好奇打量的女孩,刘病已只觉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完全说不出话来。
    镇定了半晌,刘病已才好不容易地挤出两个字:“……兮君……”
    ——没错
    ——这位让杜佗与张彭祖好奇又不安的来客正是大汉的皇后
    良辰安宅,吉日迁居。
    刘病已选今日书户入住,自然也是卜筮过的,但是,这种日子,别人却未必有暇,因此,今日能来的也不过是王奉光、杜佗、张彭祖这些无官无职的人——有官职在身就不便宜了。
    ——如张贺,也不过是一早派家老送了一份贺礼,自己却是不方便过来的。
    刘病已想过很多人会不会来,但是,他绝对没有考虑到兮君
    ——皇后根本是不能随意出宫的。
    ——就是很多宗妇一样,皇后等闲是不能离开未央宫的。
    但是,上官嫱却来了
    ——而且是在不清楚他家具体位置的情况下找了过来
    之前,在宅门开口唤他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后的长御倚华。、
    把人迎进来,刘病已才知道,倚华为什么那样惊喜——他们已经在尚冠里绕了一圈了,好容易才听到路人议论某家“乔木”的话题,而且听着议论那家还是生面孔,他们才又寻了过来。
    “兮君……”刘病已看着总算看向自己的女孩,又犹豫了一会儿,才问道:“君如何出宫……”
    ——还是微行……
    兮君指向外堂:“我命私府长安排此行。”
    刘病已看了看外堂的方向,倒是没有去想私府长,而是想到,之前,倚华并没有太忧虑的表现,他心中稍定。
    ——应该没有什么大碍……
    这样想着,刘病已的举止总算是从容了一些,伸手将仍然在摸索橱门的皇后拉到一边的榻上坐下,随即就皱紧了眉头。
    “冷?”一碰到兮君的手,刘病已就发现她的手冷得像冰一样,不由就有些担心,看了看内室的两个温炉,“我使人搬温炉。”
    兮君刚要开口,刘病已已经冲了出来,她只能无奈地坐在原处,等他进来。
    不一会儿,刘病已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奴婢,一个捧着温炉,一个提着一个竹笥。两人按照刘病已指示放下温炉,加了木炭,最后点着,之后便退了下去。
    兮君一直看着,等那两个奴婢退了出去,才挑眉看向刘病已:“宫外比宫内如何?”
    刘病已微笑不语,在榻旁坐下,试了试温炉了热度,才抬眼示意兮君也感觉一下。
    兮君伸手在温炉上晃了一下,轻轻点头,眼睛却仍然盯着刘病已,笑着等他的回答。
    刘病已苦笑:“好。”
    ——难道能说不好?
    ——宫中规矩森严,他总是不自在的,这儿却是他的家
    兮君早已看出来了,但是,听到他这样说,仍然莫名地觉得不高兴,眉目之间,自然而然地就带了出来。
    刘病已觉得莫名其妙,但是,也想哄她开心,便问她:“既已出,可在外待几时?”
    兮君有些兴趣了,回答得很干脆:“昼刻尽前还椒房即可。”
    刘病已讶然,不过,他也相信,兮君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故意夸大,因此,惊讶之后,他便道:“若是如此,不若出去?”
    兮君瞪大了眼睛,却又觉得太过放肆了,不免有些犹豫:“可乎?彼等会允?”
    ——虽然是微行,但是,兮君身边还是带了不少人的。
    ——私府长郭穰与倚华等长御不说,还有好几个中郎。
    ——让皇后微行出宫,他们已经担着风险了,若是皇后再在宫外随即走动……
    刘病已倒是不以为然:“既已出,何必再顾忌其它?”
    ——这样说也有道理
    ——反正都出来了,还在乎再多做一些吗?
    兮君有些心动了,看着刘病已,等他出主意。
    刘病已笑了笑,直接起身,但是,动作却是悄无声息的。兮君瞪大了眼睛看着,也跟着放轻了动作,从榻上起身。
    示意兮君跟上自己,刘病已往东厢走了过去。
    因为北堂东边是庖厨所在,因此,向南没有设窗,而是在北面开了一个窗,没有设牖,只用一块方褐(注)挡着。
    刘病已掀开方褐不大,但是,方方正正地正容一个少年出入,也不算高,兮君比划了一下,觉得自己能爬上去。
    刘病已先从窗口爬了出去,随后接住同样爬了出来的兮君,两人踮着脚尖从墙边的小门进了东院。
    已经过了食时,东庖并没有人,刘病已拉着兮君的手一路跑到一个小门前——其实就是奴婢进出,购物的门。
    刘病已正要拉门扪,就被兮君拉了一下,他连忙转头,四下看了看,才看向兮君,兮君抿了抿唇,指了指自己的脚。
    刘病已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兮君的鞋之前可是脱了……
    这一时半会也没处寻去,刘病已低声道:“西市不远,出去再说。”
    兮君挑了挑眉,没有反驳,两人就先出了宅门。
    刘病已不敢真的让兮君就这样跟他去西市,寻了一个大道旁的角落,让她等着,自己冲去了西市,买了一双普通的布屦便赶紧回来。
    刚进闾门,就见兮君正站在那个角落焦急地向外张望,他不由微笑,却加快步子走了过去。
    为兮君穿上布屦,刘病已看着兮君在原地好奇地跺脚,等她回过神来,才笑了笑,领着她一起出了里门。
    刘病已对长安是熟悉,却也不敢领着兮君往偏僻处去,只带着她在长安九市转了一遭,眼见日头偏西,才匆匆赶回尚冠里。
    进了闾门,两人都松了一口气,随即就沿着原路返回,然而,这一次却没有那么幸运。两人还没有走到小门所在的那个巷道,就听到一个惊讶的声音:“咦?兮君”
    那人在惊讶的同时,也压低了声音,显然是认出了兮君。兮君下意识地回头,一见之下,立刻僵在了当场。
    “……表……表兄……”
    那人皱着眉走近兮君,神色阴晴不明,半晌才道:“真是……惊……喜……”
    ——惊喜?
    ——惊是肯定的喜?
    注:褐在汉代是指毛织品,一般是贫穷的人穿的。
142、交代
    142、交代
    虽然听到兮君的对那个男子的称呼,但是,刘病已仍然在那人接近时上前一步,挡到了兮君的面前。
    兮君哭笑不得,伸手扯了扯刘病已的衣袖,想让他退开,然而,没有等刘病已明白她的意思,那个男子已经将目光转到了刘病已的身上。
    “关内侯……甚巧……”那个男子挑了挑眉,眼中带出了几分兴味。
    刘病已认真地打量面前的男子——确实眼熟,但是,他一时却想不起来。
    不过,这么一看,刘病已倒是看出来了,这个男子与兮君之间,容貌至少也有七成相似。
    “我与君相识?”刘病已试探地问道。
    那个男子再度挑眉,随即就皱紧了眉头,那对十分有气势的剑眉顿时扬了起来,显出了几分怒意。
    刘病已也有些不高兴了,同样不悦地皱起眉来,一双黑眸凝起一片深沉的神色,定定地望着那个男子,倒是让那人吃了一惊。
    这时,兮君从刘病已身后探出头,对那个男子讨好地微笑,语气亲昵,又满是好奇地问道:“表兄与曾孙相识?”
    见兮君如此,那个男子不由一愣,随即便松开了眉头,眉目间颇有几分无可奈何。
    很显然,那个男子对兮君没有办法不悦,因此,他回了兮君的问题:“书户之时,与曾孙相见,然曾孙已不记彼时之事也……”
    这一番话,语气冷淡,最后,那个男子还瞥了刘病已一眼,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不悦。
    听到那个男子的话,刘病已总算是想起来他是谁了——这不就是那天在啬夫那儿遇到的纨绔子弟吗?
    ——这是兮君的表兄……
    刘病已皱了皱眉,一丝不悦的情绪不由地涌上心头——太巧了
    刘病已很清楚,现在,兮君的表兄只会是霍家的人,不是霍光的从孙,就是霍光的外孙……
    ——真的只是巧合?
    仿佛是看出了刘病已的疑虑,那个男子挑了挑眉,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直接对兮君问道:“且不说我与曾孙。兮君……君为何在此?”
    兮君立刻缩了缩脖子,将自己隐藏到刘病已身后。
    ——能躲一时是一时
    那个男子见她如此,也无可奈何,摇了摇头,看了看时辰,放缓了语气,问兮君:“小君如何还宫?可有计较?”
    听到这话,兮君才再次探出身子,对那个男子点了点头。
    那个男子也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看了看刘病已,不太高兴地道:“既有幸为邻,仆明日登门拜贺曾孙。”
    话说得客气,但是,语气明显不善。
    刘病已也听得出那个男子的言外之意——到时候,他得给个交代
    刘病已愕然,随即不由在心中苦笑——他能给什么交代啊
    不过,看了看日头,刘病已也顾不得与那个男子辩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