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这就是民众的呼声?如今帝国为了生存必须要和中国展开决定国运的一战,对未来的担忧使得他更加觉得未来的不定。帝国除了继续战争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
    “殿下,内阁大臣们来了,请更衣。”
    忽然一个声音打断了裕仁的沉思,他的侍卫拿着一件军装,在这个时候,作为日本帝国摄政地裕仁需要身着军装出席这一次御前会议。
    “哦。”裕仁随口应付着。
    一瞬间,在他的脸上又恢复了一种雍容镇定的神色,他清楚地知道,今天的御前会议或许正明治三十七年祖父主持地那次会议一般,将会决定帝国未来数十年国运。
    几分钟后,裕仁来到了千种厅,自明治以来决定日本命运的御前会议都在此处举行。
    身着军装的裕仁走进殿内,宽敝的殿内在暖气的作用下显得暖意浓浓。在裕仁地御座后有皇室的菊徽,御座正对着厅内的西式长案,两侧坐着内阁大臣和最高指挥部的将军们。他们一个个双手抚膝,毕恭毕敬地端坐,像木偶一般,在看到裕仁走进殿内时,这些人纷纷站起来向着裕仁鞠躬。
    作为摄政的裕仁落座后,决定国运的御前会议就算开始了。文臣武将按照会议地规定顺序开始发言。他们每个人说话前,都要先向沉默的裕仁深鞠一躬。这个例行的动作使得每次御前会议结束的夜里。
    第一个发言的是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出身于陆军地首相田中显得精神十足,似乎是在向战士们发表演讲一般擞着全身的力气。
    “……随着香港谈判的日趋破裂,战争实际上已经进入倒进时,帝国如奋起一战,十年后,我们必须要面对遭受中国入侵地局面……现在时间紧迫,我们必须要奋起一战!为帝国未来二十年国运而战!”
    田中义一一如过去一样,洋洋洒洒的重复着帝国对华宣战地必要性和紧迫性。
    今天的御前会议实际上基调早在月前就已经定下,对华宣战问题在内阁之间已经取得共识,今天地会议只不过是天皇批准对中国宣战而已。
    裕仁点了点头,把视线投向了陆军参谋部总长河合操。
    “军部有把握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吗?”
    见皇太子的目光投入自己,河合操立即站起身来,向裕仁深鞠一躬,随后用他特有的那种刚硬而包含着类似于野兽气息的语气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殿下,帝国陆军拥有211个师团,目标已有1师团悉数调至朝鲜以及关东州,在满洲地区帝**队与支那军比例为12比1,我军处于优势……现时局紧
    们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在支那军试图武力收复关东州在军事上解决关东州的问题,现在支那军虽经过数年整军备武,实力充实。然后帝国此次抽调皇军的精锐参加,完全可以取得决定性战果。届时,一但击败支那军,于山海关一带形成对峙局面。我们但可以寻求外交努力,界时帝国将再无毫无后顾之忧。”(无语犯了一个错误,在1925年宇垣裁军前,日本陆军为常备师团数为211个师团,而非抗战爆发时的17个。)
    河合操的话音刚落,即引起了一些细微的骚动。这个计划虽然已经得到从人的认同,但却没有人能够接受这一事实,军事相迫、外交解决,帝国的国力难道真的衰落至此了吗?于会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次或许又是明治三十七年日俄战争的重演,军事上的进攻,只不过是为外交解决打下坚定的基础。
    而此时河合操则再次对着裕仁皇太子恭敬地鞠躬后,随后其又如木偶一般恭做着。
    “殿下,战争的爆发非常容易,但问题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我们如何结束了他!”身为大藏相的河本是清依然和过去一样反对这场战争,一但战争爆发,所有的一切会按照帝国制定的计划进行吗?中国人会接受的帝国提出的停战条约吗?
    但**难撑的河本是清显然无法影响大局,当外相最后一个表示了赞同后,枢密院议长看见计划一致通过,就站起来提请裕仁批准。
    此时的裕仁依然保持严肃的姿态微颔,算是表示了默许,这时裕仁像他的祖父一样,站起了起来,环视了一眼面前的这些内阁成员。
    “诸位为帝国之生存努力吧!帝国兴废在此一战!”
    “嗨!”
    在座的众人纷纷站起身来,同时深鞠一躬齐声回答道。
    日本帝国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而此时众人中的河本是清却是满面忧色,相比于信心十足地他人,河本是清更担心的是,这场战争之后的帝国命运……
    在内阁大臣依次离开之后,年青地裕仁却忧心忡忡地回到自己的书房。一开门,看见大自己十岁地近卫文正在那里等着自己。
    一见到裕仁走了进来近卫文连忙起身鞠躬。
    “殿下,您回来啦!决定了吗?”
    这个藤原家族的后嗣,从小就被作为一位国家领袖受到特殊的培养。当裕仁还是一位小孩子时,近卫就已是环拥在他周围那一群贵族公子哥儿中最年轻的老大哥了。裕仁摄政后,近卫成了贵族院中裕仁势力的领路人。
    两年来,近卫常常代表裕仁同各种人周旋。裕仁与西元寺元老打交道,就是通过西元寺地近亲近卫文,同势力强大的黑龙会往来,近卫同样十分活跃,在一定程度上,近卫几乎是裕仁的代言人,在日本政军两界左右穿梭,从中斡旋。
    裕仁相信他,为他的内阁撑腰。他也需要裕仁,需要这个未来天皇的庇护和信任。
    “是的!帝国不日将会向中国宣战!”
    此时地裕仁脸上依然带着些许忧色。
    “哦,殿下!我相信帝国武勇的军人一定不会辜负帝国的希望的。”
    近卫笑了笑,脸上充满了自信,此时即便是最无知的国民亦知道对支那宣战,无非仅仅只是早晚地事情。
    而此时裕仁一转身又望着窗外飘零的雪花。
    “一切都会顺利吗?愿八幡大神保佑的帝国武运长久!”
    御前会议一结束,身为陆军参谋本部总长地河合操就忙碌起来。
    下午,作战会议在陆军参谋本部召开了。海军也派了一名军官列席,整个作战计划需要海军的通力协助,毕竟中国也有海军,陆军地后勤保障需要海军为其护航。
    “现在会议开始,请参谋本部次长武藤信义中将介绍一下作战计划。”参谋总长河合操直截了当,切入话题。武藤信义笔挺地站了起来,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张中国地图面前,用左手拿起指挥棒开始讲解。
    “这个作战计划是在明治四十年,帝国政府和军部以天皇御批地形式,决定了《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基础上拟定,其核心时仍以先发制人为攻势原则,尽量争取速战速决。参谋本部计划在中国满洲方面部署8个常备师团、朝鲜布属6个常备师团,首要目标是“平定南满洲及北满一部,重点以间岛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大致以吉林以南之奉(天)京(城)线、关东半岛地区为第一阶段作战目标,在其他地区的兵力行使,则依具体情况相机而定”。在日本海方面,派遣1个军3个师团,在滨海省选定登陆地点,其作战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相机处置,以起到牵制支那北方军主力的目的。帝国将在战争初期向支那派遣17个常备师团,并根据未来形势决定是否增派兵力。”
    武藤信义的指挥棒在地图上点了几下,就信手拿在了手里。
    “如果能在初期歼灭支那军主力之有力一部,则以后就可以在不增加兵力的情况下扩大战果,直至消灭支那军主要的反抗力量。参谋本部的意见就是这样,我们基本通过了该计划,请大本营审核批准。”
    作为大正时代最强有力的将领,武藤信义拟定的这一作战计划显然超过了内阁拟定的方案,这个作战方案无是高看了自己,轻视了支那军。
    “嗯!”
    河合操淡淡的一声,他还在沉思之中,直到过了一会儿后他才说了一句。
    “战争初期就需要投入至少17个师团,有困难啊。”
    “对滨海省的进攻,将会使得我们的战线拉得过长,一旦支那军反应过来,其必定会从内地增派部队调至满州,同时分散的我军易遭到分割攻击。”
    武藤信义一愣。
    “目前在滨海省、阿穆尔省驻有支那军七个师,如我军不以三个师团牵制,其很有可能从滨海省攻入朝鲜,进而威胁我军侧翼。
    为确保主线的安全,初期投入17个师团是最底要求的!”
    “那么北线不
    将一个师团派至图门江一带沿沿布防吧!”
    河合操一面说,一面想起了明治三十七年的日俄战争,当时帝国也未向这一次将摊子铺的如此之大,帝**队必须要收缩战线,以确保整个战役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现在支那军远比当年地俄军更为强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帝国陆军。
    “至少保证图门江一线能得到2个满员师团,以及一个相当旅团的支队。才能迫使支那北方军七个师在战争初期不至南调!”
    会场上沉寂了下来,数分钟后,河合操点了点头……
    会议直至第二天凌晨时分才宣告结束了,对中国的作战计划在进行适当地修改后获得了通过。
    东京的初春前地最后一场雪已经基本停了,但是太阳还没有出来,凛冽的北风依旧在肆虐着东京。东京机场空旷的跑道上的风显得尤其的猛烈,如果有上海人来到这里,一定会发现这座机场实际上和建于共和十年地上海机场并无太多区别,实际上其就是使用的上海机场的图纸建设。东京机场是日本第一座现代化的机场,在一定程度上曾见证了原敬时期,中日两国间的“友好”。
    此时跑道上的薄薄地冰雪已经被铲车扫除,和东京机场的大多数设施一样,铲雪车同样进口至中国,原敬时期的中日关系的和解,使得日本趁机引进了不少先进的“航空技术”,日本是中国之外第一个拥有现代化机场地国家。
    2中国制造…30…CC型客机从机库里拖出来了,飞行员开始发动发动机暖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在四周,日本累计进口了386架…30…C型飞机,不过除了几十架飞机被用于民用外,其它大都在更换新型大功率发动机后改造成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
    此时,一批已经在机场等候多时地人,从机场的一边向飞机走去。他们是大本营派往朝鲜指挥作战地高级将领,前线大本营设于朝鲜釜山。他们个个笑容满面,似乎成功在即。一个人建议,拍张照留念吧。于是,他们迅速排成两列,以起飞的飞机为背景,由随军摄影师拍了一张集体照。接着,送行地人纷纷拥上前致意。
    “河合君,预祝你马到成功。”
    在拍照留念后,田中义一冲着河合操这位自己陆士八期的同学,深鞠了一躬。然后又靠近他。
    “河合君,此次作战事关帝国未来二十年之国运!我在东京期待您的好消息!”
    作为陆军参谋总长的河合操,全权负责此次作战的指挥。
    河合操还了一个军礼后,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田中君,陆军会不惜一切,达成自己的使命!”
    一切该办的仪式都办完了,飞机也做完了起飞前的准备,将领们纷纷登机,带着对血肉的饥渴地奔赴战场。飞机很快升空,在机场盘旋圈之后,向着西面飞去,逐渐变成小黑点,直到再也看不见。田中义一和幕僚们默默地注视他们远去。
    除了送行的人们,还有一个人也在关注着机场发生的事,他就是摄政的裕仁皇太子。此刻,他正在皇宫内和自己的未婚妻良子在一起。侍卫官进来报告说,军部的人出发了。
    眉夹忧色的裕仁若有所思地嘀咕。
    “樱花会开吗?”
    “陛下,上野的樱花每年3月都开呢。”良子隐约听见未婚夫的话后,轻笑着回答道。
    “哦。可现在已经3月了!”
    裕仁脸上的忧色更浓了,这是不是什么不祥的征兆?
    黄昏时分,夕阳离开了海面,兴许是奔波了一天的缘故,光线里虽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造就了缤纷的海上晚霞。
    在粼粼波光中,一艘的悬持英国国旗的商船正披荆斩棘的在平静的海面上高速的航行着,自欧战结束之后,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的商船再一次出现在亚洲的洋面上,尽管因为中国、日本航运业的竞争,但这并不妨碍那些欧美列强航运业的回归。
    远远的看去可以看到这艘散装货船上蒙盖着防水的帆布,船甲板上不时可以看到金发碧眼的西洋水手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似乎一切并没有什么异样。
    在商船通过大隅海峡时,一艘日本地方警备府的巡逻艇从远处朝着商船驶了过来,商船舰桥内的叼着雪茄烟的英国船长朝巡逻艇驶来的方向看了一眼,叼着雪茄的嘴没来由的咬了一下。
    “保持航速4节!继续前进!”
    身着半新呢大衣的英国船长随口命令道,甲板上的水手此时似乎也注意那艘巡逻艇,一些水手尽管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他们的手心却随着巡逻艇越来越近,而冒出汗来。
    透过观察孔看着越来越近的巡逻艇,赵亨通打出手势示意暗舱内的战友保持寂静,昏暗的暗舱甲板上赫然锁定着3~||灰黑色的园柱型小艇,小艇两侧悬挂着两枚鱼雷,是海龙艇!
    这艘“英国商船”实际上是南洋舰队特攻部队的“江安号”母舰船,吨位5800~:的江安号,原本就是一艘快速商船,只不过在其货舱下设有暗舱,暗舱可以搭载12~海龙特攻艇,吨位不过十余吨的海龙艇的远程机动均依靠母舰运输船。
    “没问题的!一定查不出什么问题!”
    越来越近的巡逻艇让船长威克姆在心下轻声祈祷着,船上的所有的资料都很真实,即便是他们上船检查,也只会发现这是英国的“老威达号”商船。
    威克姆和商船上的水手一样都是中国海军军人,几年来有不少外籍移民加入海军,因“洋人”在海上比较容易隐蔽,所以海军的四艘特攻艇母舰上的从舰长到水兵大都为外籍移民。
    “呼!”
    在看到那艘巡逻艇在距离商船半海里左右调头朝另一个方向驶去后,威克姆才算长出了一口气。
    “目标东京湾,航速15节!”!~!
    ..
第275章 倒春寒
    夜一场罕见的春雪,将西北市的再一次染成了白色,铲雪车的努力下,到黎明时分,西北市区内的道路通行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场倒春寒的大雪似乎没有停止的念头,从早上直至中午一直在下着,尽管西北市的数家环卫公司投入了全部力量,但道路依然发生了堵塞。WWw!
    站在窗边的司马拉开窗帘看着拥堵的实业大道,在司马的脚下地板上赫然丢着十几个烟头,显然是已经在这站了很长时间,今天对于司马甚至中国而言都是一个大日子。
    “舰队出发了!”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司马轻轻的点了点头,脚步依然未动。不确定性是战争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如迷雾般弥漫在战争的上空挥之不去。正因如此,此时司马才会如此的紧张。
    “西北的雷达站试验进行的怎么样了?”
    此时的司马似乎有些恍惚,以至于都忘记设于远郊山顶的那座雷达站,早在两个星期前就已经通过验收,尽管那座雷达站使用的雷达非常原始,全部由电子管构成。实际上那座雷达站使用的防空警戒雷达,并不是在特斯拉研究所为海军提供“TW…11”型无线电探测器的基础上研制,而是由西北无线电公司参照国科委提供的雷达图纸赶制,而他的原型则是二战时期德国UTEE雷达,两部雷达的投入使用可以为西北市获得半小时以上至一小时地预警时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走进来的是火急火僚的石磊,他的眼间带着些许喜色,显然是收到什么好消息。
    不过司马并没有注意到石磊眉间的喜色,反而被其火急火僚的模样的吓了一跳,不至于怕什么来什么吧!
    “怎么了!是不是……”
    “先生,我们情报显示,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河合操以及一行参谋部本部高官在两小时乘飞机抵达的釜山,我们在东北、山东等的电子侦听站发现辽东、朝鲜等地地日军师团无线电波异常繁忙,海军情报处在三小时前转来潜艇部队发回的情报,有六艘日本陆军运输船驶离港口,从吃水深看,商船均为满载!我们确信日军很有可能在明后两天入侵我国!”
    此时石磊地脸上并没有对战争到来地担扰。反而还带着些许喜色。这是如释重负般地解脱。日军将要动手!这个消息至少让一直推测着日军什么时候会动手地情报部门。得已暂时地解脱。箭在弦上往往最令人紧张。而当箭射出去之后。人反而不会紧张。
    “他们要动手了。什么时候动手!”
    这个消息同样让司马为之一喜。如果……那恐怕将是世界上最大地巧合。
    “先生。我们电译部门几年来一直在对日军地密码进行破译。但日军密码远比我们想象地更为复杂。所以破译地进展并不大。我们并不能破解日军地全部密电。但从目前截获并破解地电报上分析。我们至少可能确定一点。日军将会在八日前发起进攻!具体时间仍在破译中。”
    “哦!”
    司马来回度着步子。脸上却不见先前地喜。眉头依然紧锁着。
    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此时地司马就发现自己似乎就置身于迷雾之中。
    三月初的千山根本看不到南方春天的气息,尽管河上的厚冰已开始消融。但山野仍然被此许冰雪覆盖着,春天距离这里似乎还很遥远,不过偶尔的一些抽绿的树木却在告诉人们,春天实际上已经到来了。
    “春天快要到了啊。”
    一个沿着土路走来的中将有些兴奋地说,接着他随口用家乡腔哼起了小曲。
    “长官想老家了?”跟在将军身后的上校等他一曲终了,笑着问道。
    “是啊。”将军应了声,然后又哼了几句才回过头问。
    “子仁啊,多久没回家了?”
    “呵呵!长官,这您还不知道?”青年将军望着远方,有些失神。
    “自打从共和七年出征西伯利亚之后,到现在……从来没回过家。”
    “都是顾不上啊!等打完这一仗,咱们就放假,回家看看!”将军的语间带着些许思乡之意。
    “长官,你觉得日军是咱们的对手吗?”
    “平心而论,日军还是很厉害地,就是他们的那些朝、台兵,在欧洲表现的也是可圈可点,更何况是这些正宗的小鬼子,欧打不是白打的!不过碰到咱们!有句话听说过吗?有心算无心!为了这一仗咱们准备了好几年!”
    将军地脸上带着些许笑容,然后收敛了一下。
    “怎么?担心了!这可不像你啊!当初你带着半个团,可是敢硬碰硬的顶上红俄一个师!”
    “怕?长官,我只是想早点回家看看。”
    “哦!想回家……等打完再说吧!”将军沉吟了一会,拍了拍他地肩膀说。
    “好了,我的高参,时间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还是先去看看部队准备地怎么样了!”
    两人向不远处的一个山谷走去,山谷中看起来和其它地山谷并没有什么区别,至少在表面上的确如此,但是谁能想到这里却是国防第一军的司令部,第一集团军是在一个月前,奉命从西北省移防至辽宁省,以应对日军的增兵。
    这个将军就是第一军的司令官张镇国,在国防军中以善战果绝
    他之所以扬名实际上就是张家口的炮击,随后反而来,几乎消失于世人地眼中。而那个年轻的上校就是他的高参魏铭勤,是他最佳的搭档。两人现在掌握着国防军最精锐的第一集团军的指挥权,第一集团军将担负起战时向辽东突击的战斗任务。
    两人走到山谷后,便消失在雪地之中,其实这并不是雪地,绵延的雪地伪装网将小半个山谷全部隐于其中,表面看来,山谷仍是那个山谷,只不过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
    一进入伪装网,就能看到无数吉普车塞在了山谷内,山谷内随处可以看到帐篷。第一集团军所辖的部队师以上军官全部都到了,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军事会议是在谷地内地一个帐蓬内举行的。帐蓬并不算宽敞,只能放下一张长案,高级军官就坐在长案边,而其他军官一列一列地靠两边坐下。既然长官还没到,大部分军官还在互相寒暄,所以场面显得有些嘈杂。
    “长官到!”
    随着副官的一声厉吼,帐内嘈杂的气氛立即平静下来,所有的军官都按照惯例站了起来,可是因为太挤,不知哪张长凳被人碰翻。
    “咣当”砸在地上。可是在这个时候没有人弯腰去扶。
    第一个人跨进了帐蓬的魏铭勤,听到长凳地声音微微皱了皱眉头。而随后进来张镇国的脸色到并不显得特别沉重,也没有完全去在意这样的事情。因为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地图和部队。
    “坐下。”在等两位长官进来就位后,副官压低了嗓门吼道。
    大部分军官整齐地坐下,有几个军官连忙去扶长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