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咦!这是?”
走到庞大的锅炉旁想仔细看一下,这台国内制造的第一台过热型蒸汽锅炉的王子轩,看到锅炉上钢板时,王子轩像是发现新大陆一般难以自抑开口道。
“有什么意外的发现,王
听到王子轩的惊呼声,朱志尧便走过去开口问到,有什么发现值得这位江南造船厂的第一位华人工程师这般惊奇。
作为一行之中唯一地一个技术人员的王子轩。在这时地这种表现当然会吸引像朱志尧这样的船业东主们,必竟在参观这些工业品时。只有王子轩能给出大家一些专业上的意见。
“嗯?王工,这是在摸什么?”
见王子轩在锅炉一旁用手似乎是在是仔细的摸着什么,而且是面带惊喜之色,显然有了什么重大的发现,要不然这位一直非常稳重的王子轩,怎么会这般失态!
焊缝!之所以会让王子轩如此失态,就是因为王子轩刚才一细打量才注意到,整个锅炉上竟然没有根铆钉,就是连成钢板接缝上。也找不到铆钉的痕迹。
走近锅炉一细打量,才注意到钢板的拉缝处凸起形成波浪式的金属熔缝,王子轩激动地几乎大叫出来,没错。是焊缝!是金属焊缝!
激动的难以自抑的王子轩这会那会去理会朱志尧的发问,只是扶了扶眼镜,用手指触摸着焊缝,沿着爆缝地方向走过去,走了一圈下来,王子轩那里还能冷静下来。
不顾得他人有些错诧的脸色,王子轩又跑到蒸汽发动机旁边,仔细检查起蒸汽机上面的钢板接缝,果然和他的猜测一样。
“全部都是焊接的!一根铆钉也没用!这是你们制造的?你们是的那里焊接的?你们的焊接设备在什么地方!”
确定了这蒸汽机以及锅炉钢,在制造时是使用的焊接工艺之后。王子轩有些激动地问到讲解员。
最近几个月以来,江南造船厂承接了多条外国定单商船,如何加快其制造进度成了整个江南造船厂的一件大事。而现在看到些锅炉上的金属焊缝,一下子让王子轩有了毛塞顿开地感觉。
在传造船中,船板以及船结构拼接,都是采用钻孔铆接的方式,建造一条商船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被耗费在钢料的现场钻孔。铆钉的安装上。
而相比于铆接而言,采用焊接显然可以节省很多工时。如果能在造船时引入电焊的话,那么造船进度自然可以得到很大地提高。
过去只所以没想到电焊,原因无非是电焊技术并不成熟,可是现在看到这些锅炉、蒸汽机上地焊缝,王子轩就知道西北公司手中肯定和合适的设备,并且已经掌握了焊接技术。
熟知蒸汽机、锅炉结构地王子轩,可是知道这上面用的钢板虽不及船板厚,但是也属中厚板材,对焊接的强度需求,只会比船外壳焊接要高。
既然如此,那么使用焊接技术造船,显然就成为了可能,对于造船界而言,这无疑不亚于是一场造船技术的革命,造船时间至少会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正因如此,此时的王子轩才会如此的激动,这时包括一同参观三号展览厅的上海造船界的代表们,此时也无法理解王子轩为什么会如此激动。
这时的王子轩并不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工程技术之一,但是直到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焊接技术被引进造船业。
在后世时焊接技术是现代船舶建造工程的关键工艺技术。在船体建造中,焊接工时约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焊接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
船舶焊接质量是评价造船质量的重要指标,焊接生产效率是影响造船产量与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王子轩并不知道,其实早在工厂才刚刚开始建设厂房时,西北公司就已经在厂房的钢料拼接之类的施工中,广泛使用了电焊工艺。
当时的司马并不知道,在这个电焊工艺仍然处于革新发明的时代,使用电焊是多么超前,但是作为一个后世的人,司马只知道一个,就是钢料拼接用的肯定是电焊,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弄来电焊机的原因。
俗话说的好活儿精全靠汗水撑,当时一上来用电焊时,也只有司马在买电焊机时接受了半小时的培训,其本上不过是知道电焊机怎么用,焊接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虽说当时那些农民没有一个知道电焊是什么,可是活做作多了,手艺自然也跟着上去了。等到厂房建成时,司马已经拥有一支数量可观、技术基本上和后世电焊铺相近电焊队伍。
后来公司的多个分公司、分厂都建有焊接车间,以满足工厂生产需求,同时司马还购进了大量的电焊技术资料,用以提高公司焊接技术。
通过技术人员对这些技术资料的学习,再传授给公司的焊工,改变了过去仅仅只依靠经验积累来提高焊接技术的方式,同时使得公司的焊接技术得到了提高。
一年多以来,西北公司除了拥有一支数量可观、技术精湛的焊工队伍,还拥有一批焊接技术人员,而这些焊接技术人员正是公司焊接技术的一个保证。
只不过包括司马,还有那些焊接技术人员在内,都不知道公司现在拥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焊接技术,当然这一切都不为人们所知,甚至于连自己拥有的电焊机厂、焊条厂是世界上技术最齐备的工厂也不自知。
而当王子轩看到锅炉和蒸汽机上面的焊缝时,曾经关注过焊接技术的王子轩,当然知道这些锅炉、蒸汽机上应用的焊接技艺,已不是能用先进来形容,而更多的是惊于西北公司已经将其投入实用。
这时在王子轩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引进西北公司的焊接设备和焊接艺术,然后立即回船厂做焊接试验,以试验焊接技术在造船上的应用可能。
当然在此之前,王子轩必须有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参观西北公司的焊接车间,见识一下焊接过程,还有西北公司的焊接设备。!~!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学日
在距离工业区十来公里远的东洋河畔,数月前数千名施工的工人和大量的建筑设备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几乎是在同一天,几十座教学楼、宿舍楼同时开工建设,只用了几个月,原本漂亮的东洋河畔的一侧,便出现了一片建筑群,这里就是西北中学。wWW。
当王天赐、叶兴等人第一次来到来到西北中学时,每一个人都用惊奇的眼光注视着这个庞大的学校里的一切,从来没有人想到,原本一个中学竟然可以办的如此之大,既然就是司马自己也没有想到。
一座拥有两万多名学生,一千多名教师的学校,如果放在后世,后世的人们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必竟后世光一个大学城都有十来万名大学生,可是在这个全国不过只八万不到中学生的时代,这座初办的中学,竟然可以拥有两万名学生,不能让人人称奇。
不过因为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各地的原因,所以在学校里的四十多个登记处,并没有拥挤的现象,从武汉来的上千名湖北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各个登记处,自行登记起了自己的资料。
“来领你们的登记表,按表格要求填写,注意不要填错了!”
在登记处叶兴领到厚厚一叠登记表之后,一边分发着,一边大声的喊到,按照学校的规定,他们这些老师,必竟在负责到同他们一进来的学生分班之后,才算完成任务,之前必须要帮助学生做好一切准备。
“王天赐,湖北省武昌人,年龄13,父亡……”
从那个年青的叶老师手里接过登记表之后。王天赐便拿出父亲留给自己的钢笔认真的填写着,每一次握着这支钢笔时,王天赐总是能感觉到父亲的笑意,正因如此这支普通地钢笔,可以说是王天赐最珍贵的物件了。
“助学扶助金?定向生?”
看到简单的表格上最后的一栏里的选择,王天赐有些犹豫了,在路上王天赐就听老师们解释过,接受助学扶助金的学生,毕业后来去自由,可以自己选择所从事的工作。但是需要在工作后归还上学期间,由西北教育基金会垫付的学费、生活费。
而如果接受定向生,那么一切就简单了,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都由西北教育基金会支付,但是毕业后需要为西北公司服务。
如果只是王天赐自己,王天赐会毫不犹豫的在定向生一栏上打上对号,可是一想到远在武昌地母亲,王天赐有些犹豫了。
“大山哥!你选的是什么?”
就在这时王天赐听到旁边自己的伙伴开口问到马山,王天赐连忙坚起耳朵听到,因为一直以来。自己这一群十几个人的头就是马山。“我选的是定向生,反正在那工作都是一样,省得以后还不起学费,丢人掉份的咱们可不干。”
听到别人这么问,马山便开口说到。马山之所以选择定向生,主要还是因为担心以后还不起学费、生活费,这样还不如选择定向生的轻松。
家里兄弟姐妹六个的马山根本不需要考虑家人的事情,就像这次出来上学一样,马山只不过是和家里说了一下而已,对于马山而言,能有学上,远比其它的更重要,再说为西北公司工作好像也不错,至于其它。等以后再说吧!
“谁知道以后我工作了,就还不起这学费了!”
听着马山说地话,再想到马山家里的情况。再想到母亲就只有自己这么一个儿子,王天赐便咬咬牙在“助学扶助金”打了一个对号,当王天赐把表格交出去之后,看着那个年青的叶老师拿着表格交上去的时候,王天赐不禁松了一口气。
想到交表格时。叶老师看自己的眼神。王天赐不知道自己地这个选择是对是错,但是王天赐知道。在武昌的家里头,只有母亲自己一个人。
“拿着这个号码牌,到那边排队。”
接过老师递来的硬纸制成的号牌,王天赐便顺着老师指的方向走了过去,在那里可以看到一个长长队伍,周围有几个穿着墨绿色军装的军人模样的人,在队伍旁边维持着秩序。
“05018753,服装号,鞋码37,下一个。”
排队等了半天后的王天赐,把牌子递给眼前的这个穿着很精神的军人之后,这个军人示间王天赐在台子上立正站好,把脚对准台上标线,然后量了一下王天赐地身高,之后大声的喊到。
“拿好,衣裳是号,鞋是37号!记住了没洗澡之前校服不准拆封,不合适再过来调换。”
没等到王天赐反应过来,一个穿着同样打扮的军人,一把把两个用油纸包着地东西塞到了王天赐的手里。
王天赐有些迷惑的看着怀抱着被油纸包装的东西,再看看放在上面的两双黑布胶底鞋,如果没猜错地话,王天赐知道自己现在抱着地应该是学校发生的校服,学校发校服,不要钱?这个发现让王天赐感觉很是惊奇。
发到王天赐手中地,是司马特意为学校里的学生准备的校服,黑色的学生装,加上黑色的解放鞋,在油纸包里还有一套内衣。一个学生两包,正好可以换洗,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个黑色的硬檐军帽。
之所以用这种民国特色很浓,和中山装有些相似的学生装,实际上除了考虑到时代的特点外,司马更看重的是穿着这种学生装的学生们,看起来很接近军队,同时统一的制服,也能让这些学生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
不过司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就是这些学生们穿着这种校服,要远比后世学校清一色的运动服做校服漂亮、帅气。这恐怕也是司马采用这种校服的一个主要原因,必竟制服还要考虑到美观。
“哗……哗……哗……”
二十多米长的淋浴间内的淋浴喷头喷出地热水下,站满了上百名在这洗澡的学生,王天赐就在其中,对于从进入学校所看到的一切,王天赐都感觉很是新奇,包括这种大型的洗澡间。
进校之前先洗澡是学校的规定,而这个规定是西北公司初建时,出于卫生的考虑在招聘民工时,这些民工来到之后。首先就是先洗个澡,同时对他们带来的个人物品进行消毒杀虫,而这个规定现在也被延用到了学校之中。
虽说这些学生们不习惯这种方式,可是却不得不接受学校的这种规定,第一次看到这种可以容纳数百人的大型的淋浴间地时候,司马还以为是记录片中纳粹集中营的毒气室,必竟两者很是相近,只不过在这里这只是淋浴间而不是毒气室。
而就是这种像毒气室的大型淋浴间,在西北公司内非常普遍,归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公司初建的时候,看到工人一个多月不洗一次澡之后,司马当时就决定建了一个简易的淋浴间,后来公司上轨道之后,西北公司内已经建成了多个大型浴室。现在建立这个学校,建立这种大型的淋浴室自然也就成了必然。
穿好衣服之后的王天赐看着镜中的自己,很难相信,镜中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王天赐在记忆里,好像自己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精神过。
“呵呵!”
因为头发上还没干的原因,王天赐便小心翼翼地把帽子戴在了头比划了一下,看着镜中的那个精神十足的少年也在做着同样的动作,王天赐不禁开口傻笑到,这时王天赐才注意到。身旁的那些或熟悉或陌生地同学们,好像都在做着同样的动作,也在发出同样的傻笑声。一时之间整个更衣室内都传出了一阵阵的憨笑声。
“嘟……”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哨声打断了这一切,原本憨笑着的少年们,有些错诧的看着更衣室门口的那个吹哨的军人。
“注意了!所有学员自己在路边的墙报上,根据你地号牌查找所属学队以及班级号,然后到对面操场集合。时间十五分钟。”
吹哨的士官看着那些有些呆滞的学员们。放亮着嗓门儿喊到,对于被分配到学校出任训练教官地民团士兵而言。眼前的这些少年们,并不讨他们喜欢。
因为没有他们,这些民团士兵也不至于被发配到这里当保姆,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些民团官兵对这些中学生们总是板着脸,粗声粗气,给人一种非常刻板威严的感觉。
“轰!”
虽说不知道这个吹哨的军人为什么限制时间,可是从他的地表情看来,王天赐这些学员们都可以猜测出,如果说十五分钟内,自己没找到班级排好队,恐怕真地不知道会有什么下场,于是见到那个吹哨的军人一走开,更衣室地少年们,连忙快速朝更衣室外跑去,去路边的墙报上查找自己的所属的班级。
“十九大队三中队二小队三班。”
“**队一中队……”
当学员们如愿在路边的墙报上贴的纸上找到了自己所属班级时,大多数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怪异的脸色,甚至有一些学生满面的木然。
“马山哥,我们一个胡同出来的十多人,被分到了三个大队里头,只人两个人在一个班,看来我们要被分开了。”
想到自己被分到十三大队,虽然不知道这个十三大队到底是什么,可是从这繁杂的队名中,王天赐还可能感觉到,自己这些人被彻底的分散了。
将这些学生全部用编号打散,是司马在最初决定从口内各省招生后,做出的一个决定,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在自己的中学内部,因为家乡的原因,形成各个地方特色较浓小团体,经过打散。每个班的学生至少会来自几个省,这种至少可以避免有老乡抱团势力存在,进而影响到教学。
“好了,天赐,麻仔,虽说咱们被分开了,可是在一个学校里,以后咱们见面的机会还很多,这学校也比咱们想象地好多了。赶紧去排队去吧,省得到时排队晚了。被人骂!”
虽说和从小一起玩的伙伴们分开让马山心里很不舒服,可是在一同来的这些人里数马山年龄最大,这时候马山不得不这么安慰到他们。
“你好!我叫李义,以后咱们就是一个宿舍的兄弟了,来行李我提着就行了,走咱们宿舍。”
在十三大队的分区中,李义核对了一下王天赐手里的号牌之后,拿过王天赐的行李,微笑着开口说到,作为一个提前一周来到的“老生”。像这种接待新生的工作,自然就是他们负责,必竟不能老靠着民团帮忙。
“啊!谢谢!谢谢!李大哥。”
没等到王天赐回过神来,王天赐就看到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上一两岁的李义已经提起了自己地行李走了。于是王天赐连忙跟过去说到。
“阿义,你是什么地方人,我是武昌的。”
在朝宿舍走的路上,王天赐和眼前这个说话腔调明显是北方的人李义一边走一边随意的聊着。
“我是山东临沂的,咱们宿舍算上你,27个兄弟,这都是天南海北的,他们在做军操,我是宿舍长,所以今天能托你的福能妥个懒。这半天的军操作下来,可也够累的。”
听王天赐这么问自己,李义便开口说到。占了一个比大家来地都早的前提,所以李义就成了宿舍长,不过这宿舍长却需要承担一些责任,像一个宿舍里的同学都是李义从操场接回的宿舍,所以大家也心安理得的认定李义这个宿舍长了。
“看到没有。这座宿舍楼就是我们十三号楼。十三大队地所有学员都住在这里,咱们的宿舍就在三楼的315号宿舍。在这外头,咱们是十三大队的人,等进去以后,咱们就是315宿舍的人,记住这一点。”
在快走到宿舍楼前的时候,李义示意王天赐看着眼前这座四层的红砖宿舍楼,同时开**待到。
之所以李义会如此郑重其事的说到,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些学员在正式上课之前,他们的军操课以及管理都是由民团派来的训练官兵负责,而这些民团地官兵则是直接把在民团中多比多练的那一套直接拿了过来。
正是因为这种从大队到中队再到小队、分班的练习、比赛,使得才不过几天,就在这些年岁不大少年心中,那股好胜心给激发了出来,同时在教官们有意地引导下,使得这些少年们心中形成了维持团体荣誉的意识。
正是基于各个大队以及各分队宿舍之间的对抗,才使得李义会在这时提醒到王天赐这个新人,要认识到自己是第十三大队的队员,同时自已还是315宿舍的一员。
“嗯!”
听着李义地话,王天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到,来宿舍的一路上,王天赐听到这个李义告诉了自己太多关于荣誉这个词,对于这个词,王天赐地暂时还没有什么理解。
“天赐,记住你的床号,从今以后,这个床铺就是以后几年,你自己休息、学习的地方。”
李义把手里的箱子放在地上,指着一个床铺对王天赐说到,作为宿舍长自然承担了替后到的学员引路、指导的事情。
“谢谢你,李大哥!”
王天赐一边开口道着谢,一边看着眼前的这间房间,三层的钢架床铺,看到床上已经铺好了被子,王天赐才知道难怪当时那些军人让自己把带来的被子寄存起来,原来学校里早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床铺在第三层,看来以后上下床倒是个麻烦事。
“这个床头的台板,放下来就是一个写字台,平进写作业、温课都是在这,床头的这个书架是用来堆放学习用书和用具。”
李义熟练的向王天赐演示着床头的写字台的收放,这种用卡栓固定在床头的写字台,平时都是坚立在两个床铺之间。用地时候松开卡栓,就成了一个写字台,这样坐在床上写作业、温习功课到也方便。
一开始按照司马的计划,每间宿舍里都有自己的写字桌,可是因为招生扩大了数倍,所以整个宿舍里被塞进了数倍于原计划的学生,改成大通铺的宿舍,如果想让学生们有写字台,也只能用这种坚在每个人床头的可收放式的写字板。
除此之外还在墙壁上钉了几个书格,以供学生存放书籍。在司马看来,整个学生宿舍就像是军舰一般,对空间的利用已经达到了极至,可既使如此,这些学生也不过是拥有一个宽度仅为70来厘米宽的床铺罢了。
“这是学校制定的内务条例,你仔细看一下,上面规定地都必须要遵守条例,你现是315宿舍的15号,我们大家是一个群体,一人犯错。集体受罚,这是学校的规定。”
李义郑重其事的对王天赐交待到,这些天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宿舍因为一人犯错,而使得整个宿舍所有人都会跟着受到惩罚。
这种集体连坐制,是司马特意制定的校规。不仅仅是在宿舍之中,就是在班级、小队、中队、甚至于大队,也是如此实行连坐制。
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这些学生的集体意识,必竟那个关于中国人的龙和虫的故事,司马不愿意让他在自己的学校中接着上演。
通过这种连坐制度,可以让他们时刻记住自己是集体中地一员,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反之,集体中的成员也会注意到其他人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学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合作精神。
司马之所以建这所学校。除了想为未来的打下基础之外,更多地时候司马是想通过严格的教育,改变一些中国人的固有习惯。司马希望未来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是一群有责任、守纪律、讲荣誉的学生。
而让司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办学的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