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了开了,刚开的。”
在这些人之中,赵海生是自愿要来做这件事情,而大家也都知道赵海生做得一手好菜,自然是懒得动手,而赵海生既然都出马了,这伙头军自然也就是潮磊这些人了。
“把锅盖打开!”赵海生叫道。
潮磊把锅盖掀开,一股白色的水蒸汽蒸腾而上,赵海看到这股蒸汽就知道水温够了。
这做“掖粒”是用水煮,所以这水温得够,要不这糊状的薯粉一下去,不是散开就是沉到锅底,粘在上面,这样一下子就焦掉,这样就真的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了!
所以说,这煮“掖粒”最关键的是一是要把薯粉和得好,一是这水温一定要够,必须绝对地“滚”!
赵海生用手“捞”起薯粉,用手握着,然后大姆指和食指环成圈,“挤”出两个姆指大薯粉团一粒一粒地放了下去,在热水之中,放下去的薯粉马上被煮熟,一粒一粒地翻滚着。
赵海生的手不停,一下接一下地飞快,一大盆的薯粉很快就放完了,而一大盆的“掖粒”也就成了。
“掖粒”的做法胜在简单,但是却也好吃。可下盐,也可以下糖,这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可以了,多少人要甜的?多少人要咸的?”赵海生叫道。
“我要咸的!”
“我要甜的!”
最后下来,还是想吃长城甜的多。海沙村就在海边,这吃盐自然从来不缺,可是这吃糖的机会就不多了,特别是白糖!
在这个时候的农村,白糖甚至是被当作是“救命”的药,平时都根本舒不得吃,等有个头晕的时候才拿出来冲水喝一碗。
前段时间赵海生买了一罐回来,给大家瞧见了,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抢着说要吃甜的。
“知道你们都在盯着我的白糖!”赵海生一边笑骂着,一边拎出了糖罐。又拿出一个大海碗,先是给自己分出一碗来,准备一会弄成咸的吃。
拧开罐子,就着火光瞧了一眼,发现罐子里的白糖虽然说是白糖,但是也许是由于工艺技术的原因,还远没有十来年之后常见的那样白,而且颗粒也有点大,足有小半粒米那样大,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东西都是货真假实,这糖虽然看着卖相不怎么样,但是这才一拧开罐子,就冲出一股糖香,甜甜糯糯的,让赵海生都不由得抽了一下鼻子。
抖动着罐子,让糖象是细沙一样纷纷而下,
糖粒落到翻滚着的水之中,马上消失不见,很快的,蒸腾而起的水汽之中也夹杂着阵阵腻人的糖香。
赵海生不由得眯起了眼睛,这“掖粒”要的就是这股味道!
“来了来了,起锅了!”赵海生大叫道。
王铁等人一听,都围了过去,每人一个大海碗,然后一人两大勺子,也没有什么椅子桌子地就蹲在灶头前吃了起来。
给大家分成甜的“掖粒”之后,赵海生端起自己的那一碗,撒了小撮盐进去,就吃了起来。
筷子是不容易夹得起这样的“掖粒”的,因为煮了之后,这东西都变得滑溜无比,用筷子绝对不容易夹,最好用勺子,如果用筷子,就得用筷子扒住“掖粒”到碗边,低下头去大嘴一吸,连汤带“掖粒”一起吸到嘴里!
而这正是赵海生最喜欢的吃法!
就着灶头里的火光,可以看到在碗里浮沉着的“掖粒”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带着暗黄色,这也是薯粉做出来的“掖粒”特有的颜色!
滑溜溜的“掖粒”一吸,就象是圆滚滚的钢珠在沾满了油的滚道上溜过一样滑进嘴腔,刚煮好的“掖粒”还散发着热量,进嘴之后想咬又不敢咬,还得拼命地吹一会气才敢动齿!
只是这一咬下去,外滑内“实”,这种带着结实的弹牙的口感是吃面条所没有的。
因为面条再怎么样做也不会有如此的个头,所以面条在煮的时候的弹牙是象弹簧一样的,而这“掖粒”则的弹牙则是一咬下去,牙齿似乎在一团“泥泞”之中“前行”,就象是你用刀切一种东西,但是这种东西在你切下去的时候,切得开,但是却感觉到刀被什么“吸”住一样!
而且由于“掖粒”的厚度的原因,外表通常是带着咸味或者是甜味,但是味道却是透不进去里面的,所以一颗“掖粒”会带来两种不同的味道!
“掖粒”除了或加盐或加糖之后,没有任何别的调料,但是赵海生等人却吃得稀里哗啦。
每人一大碗下肚子之后,就算是正月十五这天气还冷的,但是也都浑身发暖。
放下碗,赵海生往灶头里加了根木柴,好让火烧得更旺一点。
“海生啊,今天这正月十五一过,这年也就算是过完了,咱们的计划也得快点进行才行了。”王铁也放下碗,一抹嘴说。
赵海生望着灶里红通通的火,点头说:“没错,这事情是得抓紧时间,万一慢了让别人抢先了那就不好办了。”
……
(更新,要票要收藏)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五十四章 银精传说
更新时间:2010…10…12 15:20:00 本章字数:3666
吃完正月十五的“掖粒”之后,等众人离开之后,赵海生一时之间也还没有睡意。
想了一下,披上一件衣服,他往村外走去。
和十几年后经常出现的暧冬不一样,这个时候的春节还是相当的冷,很有过年的气氛。离开人群之后,赵海生一个人向着大海边走去!
这个时候大多数的人都呆在家里围着火堆烤着火,吃着东西,因此平时入夜之后本来就安静的村子这个时候就更加地安静,除了赵海生的脚步声之外,就只刮下风刮在树梢上发出的尖利的呜呜声!
赵海生慢慢地在夜色之中走着,回到这个年代之后,虽然说自己有着追求的梦想,但是如果说一点也不寂寞,一点也不怀念以前的那个时代,那也太乔情了一点。
深深地吸了冰冷的空气,然后抬起头来:
“啊!!!!!!”
一声大叫从赵海生的嘴里感了出来。
做了几下扩胸运动,他才觉得舒服了一点。
月隐星稀,四周一片静悄悄的,慢慢地,赵海生觉得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突然,一道亮银光从赵海生的眼前掠过,在黑夜之中拉出一道亮如彗星般的亮影之后往前直奔而去。
赵海生心中一跳,下意识地跟着跑了过去!
海沙村的东面千万年前估计还是海水在的地方,海水退去之后留下的是一大片的海沙地,沙子细小柔软,只长日本草和木麻黄等生命力极强的树和草类,但是地面上还是裸露着大量的沙子,赵海生感觉到自己的奔跑一点也用不上力,柔软的沙子一踩就塌了下去,极为费劲。
但是眼前那道亮银光却有如魔石一般吸引着他!
冷风从赵海生的耳边刮过,很快他的耳朵就变得麻木起来,渐渐地失去了感觉,而身上却由于长时间的奔跑而出了大量的汗,穿着的厚厚的衣服又无法顺利排汗,整个人就象是被蒸笼罩着一般!
这一冷一热让赵海生那本来清醒的脑袋也变得迷糊起来!
他只是下意识地继续向着那道银光奔跑着,不停地奔跑着!
……
天色慢慢地变得微亮起来,终于,赵海生的脚步慢了下来。
赵海生弯下腰,双手按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看看这天色,他知道自己已经跑了好几个时辰了。
“砰!”
赵海生再也支持不住自己的身体,仰面倒在了沙地上!
海沙本来就凉,这个时候的天气气温又低,沙子就更加的冰冷!赵海生一躺下去,一阵刺骨的凉意透过衣服一下子就刺进了他的身体,让他那本来还冒着汗珠的身体猛地一下子凉了下去。
头脑也渐渐地清醒过来。
胸膛激烈地起伏着,大量冰冷的空气通过嘴巴压进肺里,一阵阵的刺痛!
只是赵海生根本顾不上,依然大口大口地吸着气,让那刺痛有如银针一般扎着自己的肺部,只有这种刺痛才会让自己变得更清醒!
半个小时之后,赵海生才慢慢地坐了起来,眼定定地看着不远处的一丛小树林,发起呆来,过去的几个小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好象是被鬼迷了心窍一样整整跑了几个小时,直到力尽才停了下来!
摇了摇头,赵海生知道自己之前并不是被鬼迷了心窍,而是被银子迷了心窍!
在他的记忆之中,小时候他就听说过在海沙村有一个“横九缸竖九缸”的传说,说的是在古代有一个人称海大富大海商坐船逃命来到当时还是荒地的这里,随着他来的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
为了保护他自己的财产不被海盗抢去,海大富把一共九九八十一缸的金银珠宝埋在了这海沙村!
然后,这周围就有人住了下来,慢慢地海沙村就形成了。
当然,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在海沙村,近千年来不知道多少人在这片沙地上挖掘,其中不乏一家几代人都在寻找的专业“挖宝人”,但是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人找到这一共八十一缸的金银珠宝!
于是,人们都在传说只要看到银精,在它的带领之下才能找到这些金银珠宝,因为平时由于银精的法术的保护,这些金银珠宝就算是摆在你的面前,你也看不到!
金银珠宝在古老传说之中经历千年的风雨、吸取了日精月华之后就会幻化成精,能随风而动,亮银色,这就是银精!
在某些日子里银精就会出现在世间游荡,银精有灵性,会择主,有缘有福之人就会看到,这银精就是带领人找到地下的金银珠宝的使者!
赵海生还听过一个故事,那就是不知道在哪一年,村子里曾经有一个人看到过一道亮银光从他的面前飞掠而过,他当时正拿着一把捡大粪用的耙子,一下子就下意识地用这沾满了大粪的耙子向着那道亮银光就敲了下去!
大粪是秽物,这一敲,相冲之后把银精硬生生地敲了下来,当然,银精也没有那么客气,在被敲中之后变成一块银碇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大脚趾上!
在传说之中,这个人的脚趾头不管是看了多少医生,用什么药都治不好!一辈子都烂着一个脚趾头,直至死去。
这是因为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这是银精临死之前对他的报复,而他在方圆数十里也从此有了一个“烂脚趾”的外号,意思是说本来他有机会成为大富大贵的人,却被自己搞砸了,这只能证明他命中注定是个没有福气的人!
之前赵海生看到那道亮光之后下意识里就认为自己碰到了银精,那个传说一下子就涌进了他的脑子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拼命地跟着那一道亮光追逐了一夜!
“自己跟着这道亮光跑了一夜,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是不是自己也象那个用沾满了大粪的耙子把银精敲下来的‘烂脚趾’一样没有福气?要不自己怎么会最终没有在银精的带领之下找到那横九缸竖九缸的金银珠宝?”
拍了拍自己的自己的额头,赵海生苦笑了一下站了起来!
垂头丧气的赵海生转过身去正想离开,但是却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这个时候赵海生才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是靠近海边的一处小沙丘之上,沙丘不高,也不大,但是在一片平整的地方还是站在了最高处,在他的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大海!就在他转过身去的时候,初升的太阳那万道金光猛地一下子照了下来!打在海面上,一大片的金光灿烂,有如万千的金花银鱼在跳跃着!
赵海生不由得眯起了眼睛,他虽然自小长在海边,也许并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但是此时却依然不由得心神被夺!
半晌,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回过头来,稍稍抬起头,发现那一道太阳光正从一排排长得高高的木麻黄树的权梢顶上照了下来!天地之间积了一夜的寒冷水气这个时候还没有散尽,在阳光之下幻化着七彩的光芒,一圈又一圈,一个又一个的光球在飘荡着。
慢慢地低下头,赵海生不由得揉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在他的面前的地上,整整齐齐地排着横九个大缸竖九个大缸,大缸之上,堆满串串珍珠、块块金砖、碇碇白银……
在这一财宝阵的正中央,一道亮银的影子正在悬空跳动着,在阳光之下几乎透明不见!
“这就是传说中的银精!这就是传说之中的银精!这就是传说之中大财主海大富留下的横九缸竖九缸的敌国金银财宝!”
赵海生眼定定地望着、喃喃自语道!
赵海生并没有扑上去,这个时候他反而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看着眼前的奇景一动不动。追逐了一夜的赵海生,当这传说之中的巨大财富近在眼前的时候,他却奇异地没有扑上去!
没有原因,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只是在看着!
太阳越升越高,银精变得更淡,慢慢地就这样平空消失在空气之中,而那横九缸竖九缸的金银珠宝也慢慢地随之而消失!
不知道过了多久,赵海生才又再次回过神来。
传说之中的海大富的财富赵海生已经找到了,只是他根本没有去挖的冲动!
再次过身来,赵海生望着依然金光跳动的大海,心中生出一股豪气来!
有这大海,有这依然存在的记忆,现在的他难道就不能再成为一个新的海大富?
横九缸竖九缸的金银珠宝就让它长埋这里吧!
“让这财宝和这银精保护着这一片大地,直到世世代代!”
赵海生紧紧地握了一下自己的手,转身大步离去的时候心里对自己说!
赵海生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注意到一个人正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而这个人并不是别人,而是海沙村的村长宋代。
他拄着捌仗,看着赵海生大步离去,轻轻地点了点头。
赵海生离开后不久,宋代也慢慢地离开,只是他离开的时候,也回过头去看了一下那银精消失的地方。
这一章是第一卷的最后一章。
用一个样的传说来结束这一卷,我很满意。从一开始我就打算写这样的一个传说,但是我没有因此而让主角就此而得到大把的金钱,马上就建立起一个“无敌”的王国。
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圈子确实有横九缸坚九缸的传说,而我写这个传说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传达一个很老套的话:勤劳致富。
当然,本书会有YY,但是绝对不会是万夫莫敌。我写的是我记忆中的东西,那些我记忆之中好吃的、好玩的、可乐的东西,而且是大部分都已经一去不复返或者是已经消失的东西。
我平平淡淡地写,喜欢的就平平淡淡地看。这本小说走到今天,成绩不算太好,但是也不差,很感谢大家的支持。
结束一卷,这算是一个小小的感言吧。
新的一卷马上就要开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第二卷 大发展 第一章 村长宋代
更新时间:2010…10…12 15:20:01 本章字数:3072
赵海生和王铁望着宋代,他们在等宋代的同意。
在过年时赵海生与王铁就已经就海沙村接下来怎么样发展壮大达成了一致,简单来就是在整个海沙村集资,集资的人都能按照自己付出的钱的多少来zhan有份额,来亨有红利和承担风险。
这样的大事自然不可能绕过宋代这个村长,所以今天赵海生和王铁才来向询问宋代的意见和争取他的支持。
与王铁的担心不一样的是,赵海生对此事能得到宋代的支持倒是很有信心,在他看来,宋代并不是一个过于保守的人,因此得到宋代的支持还是很有机会的。
仔细听完赵海生和王铁的话,宋代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他的心里掂量着这件事情。
王铁正值壮年,正是整个海沙村里第一把打鱼的好手,在村子里他这个年纪上下的人之中自然有着足够的威望,为人也足够正真,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人。
赵海生虽然还年轻,但是在他这一辈之中也慢慢地冒出了头来,如果没有意外,将会是海沙村最年轻一代的领头羊。
在农村,一个家庭的兴旺与否往往看家里有没有一个撑得起的男丁,而在整个村子的层面上来说,一个村子如果没有几个能撑得起来的人,那这个村子周围也自然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农村的生活很粗犷,旱时争水什么的都有可能会引起争执,这个时候看的往往就是村子的领头羊的力量了。一呼百应,这世界上从来也不缺乏“百应”的人,缺少的只是“一呼”的人,而在宋代这个老村长的眼里,王铁和赵海生正是海沙村中冒出来的“一呼”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当两个人一起来找了他说起这个让整个村子都入股的事情,他才越发地认真考虑。
其实这种事情在宋代看来也不是太大的事情。因为在海沙村入股子的事情一直都有。
海上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讨的,就算是一条小船也往往不是一家一户就能独力买下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村民们往往就自然而然地两个甚至是三个更多的人凑钱去买船。
这与赵海生和王铁的提议的不一样的地方只不过是他们俩把这个凑份子的人扩大到了整个村子罢了。
所以,宋代对两个人的提议并不感到太惊讶,也能理解。
但是作为一个村长,宋代要考虑的自然是整个村子的利益,简单来说也就是说这样凑分子能不能赚到钱。
水烟筒在宋代已经有些干瘪的嘴中喷出阵阵浓浓的烟雾,过了好长时间,宋代才开口说:
“这事情并不是不行,但是我想问的是,你们这个法子有多少把握能赚到钱?要知道这可是整个村子的事情,而不是你们一家两家的事情。”
赵海生和王铁对望了一眼,最后赵海生说:“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这整个村子凑股子买船的事情,在我看来是一定赚的。原因只有一个,现在海里的东西多着呢,之前咱们这里的船都小,去不了远,而买了大船之后,能去的地方就远了,这样打到的鱼那自然就多。宋爷爷,你想一下,那海的深处得有多少年没有人去过了,这东西能不多吗?这一点我想铁叔比我更有感觉。”
王铁点头说:“没错,我的船出去之后,随便撒下拖网一拖,那都是就半网的鱼虾,这只能说明海里的东西确实多。如果用我们之前的小船,好些天都打不了这么多的鱼虾!”
“至于去卖,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在广州等地开了十五家店,专门卖咱们的鱼虾蟹,还有固定卖给酒楼的。现在并不是我们的鱼虾蟹卖不出去,而是根本没有货供应,正是出于这种情况,我才想着迅速地扩大咱们村的船队。”
赵海生停了一下,接着说:
“毕竟要打更多的鱼虾,就得要更多的船,咱们村子虽然在海潭镇也算得上是富裕的村子,但是有能力几个人一起凑份子买这种大机船的人毕竟还不多。我和铁叔商量之后,觉得既然这是稳赚不赔的事情,为什么不让整个村子的人都参加进来?这样一来才可以迅速地壮大我们船的船队的力量,才能走在前头。”
“海生说得不错。”王铁也接口说,“据我所知,海潭镇的其它村子也都有人买这种大机船了,咱们村子已经走前了一步,如果不迅速地再跑两步,就可能让别的村子给超过去了。”
宋代慢慢地点了点头,虽然是同一个镇的,大多都是靠海吃饭,但是海沙村由于地理位置更好,所以在近海打鱼的年代时一直都是最富裕的,但是这种大机船出现之后,很可能就会改变这种局面,所以王铁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村子的实力也是宋代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真的因此自己的犹豫而让海沙村落后在其它的村子的后面,那他真的是愧对列祖列宗了。
“宋爷爷,虽然我不敢说这事情一点风险都没有,但是其实这件事情的风险并不大。过去的一年,我和王铁做得怎么样,我想整个村子的人都看得见。铁叔他们短短一年就已经弄了五艘大船了,这搁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对不对?还有,我的那个车队大家也都看得见。再加上咱们这几家走在前面的这个年过得怎么样,大家都更是看得见。”赵海生想了想又说。
“嗯,这个你们倒说得不错,过去的一年你们确实干得不错。”这一点是宋代不能不承认的。
王铁的那船就停要村后的海边呢,而赵海生的车此时正停在村子里,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东西。
再说了,这几年跟着赵海生或者王铁的人都过上了一个肥年,赵海生更是买回了电视机!
这个时候这电视机可是一个稀罕物,先不说有这东西贵得很,而且听说这东西就算是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光从这一点来说就看得出来赵海生他们过去的一年做得怎么样了。
“行,这事情我同意了。”宋代的脑袋里百转千回地盘算之后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太好了!”终于听到宋代点头,赵海生和王铁都不由得喜出望外。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村子里的份子得怎么样才能固定下来,可别过了几年,大家记不清了,吵来吵去,那可是一个问题。”宋代有点担心地问。
赵海生马上说:“这个事情我和铁叔已经商量好了,我们法子是这样,以100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