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言可定生死!
卫泰身为卫家家主,自然有权利处理卫家家奴。
侍从闻言,身体一晃,急忙道:“家主,小人说,小人这就说,王灿让小人带一句话给公子。”
“王灿是这样说的:你回去告诉卫仲道,就说我王灿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一次卫家的人拦路杀我,若是卫家所为,来日我必定踏平卫家,卫家鸡犬不留;若是卫仲道一人所为,就让卫仲道洗干净了脖子,他日我王灿必定取他项上头颅。”
说完之后,侍从俯伏在地上,脑袋埋得更低了。
“嘶~~~”卫泰闻言,倒抽一口凉气,白净的脸变得阴沉无比。
“啪!”
突然,卫泰猛地站起身来,一巴掌扇在卫仲道脸上,顿时卫仲道的脸上浮起通红的五指印。旋即,卫泰又喝骂道:“你个孽子,你长大了,翅膀硬了是吧,居然敢派人拦截朝廷命官,哼,这下好了,你听见王灿的话了没有。若是卫家所为,以后他会率兵踏平卫家,若是你所为,他定然杀你。”
卫仲道神色阴冷,说道:“爹爹,他要杀咱们,咱们就先杀了他。”
卫泰讥讽一笑道:“就凭你?”
卫仲道昂起脖子,说道:“我不行,卫家总可以。”
“卫家,卫家,你以为卫家是谁,是天王老子,想杀谁就能杀谁。”卫泰目光逐渐阴冷下来,说道:“你只知道风花雪月,何曾关心过卫家的事情。卫家树大招风,董卓觊觎卫家久矣,只是没有找到借口,如今你派人拦截王灿,那王灿又是董卓亲自捧上来的汉中太守,你认为董卓会不借此机会整治卫家,哼,这次你擅自做主拦截王灿的事情,卫家是不会出面的,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爹爹,我可是你唯一的儿子,你不帮我,谁愿意帮我。”
卫泰闻言,叹息一声道:“我是你爹爹,我不帮你,谁又能帮你呢?但我首先是卫家的族长,其次才是你爹爹,王灿若是死了还好,若是不死,他日率兵踏平卫家,卫家因你而灭门,我又有什么颜面去对列祖列宗,董卓这头猛虎在旁,卫家是不可能出手的,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
说完之后,卫泰也不管俯伏在地上的侍从了,拂袖而去。
此时卫泰不仅面临着家族的压力,还有董卓的压力。
########
董卓太师府,董卓一袭锦袍,慵懒的坐在榻上,脸上带着浓浓的笑意。
“文优啊,这次卫家小儿袭击王灿,你怎么看?”
李儒站在董卓身旁,恭敬的说道:“岳父,昔年您入主河东,这卫家便多次阻挠岳父的大业,如今卫家犯了事,落在岳父手中,自然不能轻易的放过卫家了。哼,这次卫家犯事,就算卫家不灭,也得让卫家脱层皮。”
董卓哈哈大笑,端起一樽酒仰头一饮而尽。
思索片刻,董卓说道:“文优,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卫家家底丰厚,你得好好的招待卫家,切忌不可怠慢了卫家,你可明白?”
李儒阴冷的脸上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说道:“岳父放心,小婿一定好好招待卫家。”
“哈哈哈……”
屋子中,传来董卓肆无忌惮的大笑声。
#########
司徒府,王允书房。
王允、蔡邕、卢植三人围绕着一盆炭火坐着。
“伯喈,你可听说了卫家派人拦截为先的事情?”王允伸出双手靠近炭盆,轻轻的揉搓着。
蔡邕点点头,说道:“听说了,去了二十一人,只剩下一人回来报信了。”
卢植抚须叹息道:“由此事看出,此子也是杀伐决断的人物啊。不仅聪明机智,又能杀伐决断,不简单啊。若是太平盛世,此子或许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贤臣,当今乱世,恐怕又是一个枭雄人物,这世间有了一个曹操还不够,居然又冒出一个王灿了。”
王允却是说道:“世事难料,今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
“如今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董卓霸占朝纲,又有兵权在身,我们奈何不得,也就是尽量维护皇上的威严了。王灿不同,他是伯喈的弟子,又是董卓敕封的汉中太守,若是再加上我们几个老家伙扶持,他日王灿权倾一方的时候,便有机会铲除董卓,整饬朝纲。不管王灿心志如何,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王灿,让他快速成长起来。”
“至于今后,有伯喈和昭姬在,料想王灿也不会作出王莽之事,顶多一个霍光罢了。”
“再说了,有我们几个老家伙,王灿不会越礼的。”
蔡邕闻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王允的话。
##########
汝南城,时隔近一月,王灿终于又返回了汝南城。
三辆马车缓缓驶到城门口,停了下来。
城门口,周仓一身甲胄,站在城门口等待着王灿。裴元绍率先跳下马车,跑到周仓跟前,伸出拳头锤了周仓的胸膛两下。
王灿也从马车中站了出来,站在车辕上,仰望着饱经沧桑的汝南城,心中感慨。
一趟洛阳之行,已是物是人非了,他朝周仓挥了挥手,然后命令道:“周仓,进城!”
PS:四更之二,求收藏,求鲜花。
第三卷 汉中太守
第58章 抉择
汝南城,城南。
校场,王灿负手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俯视着站立在下方的黄巾将士,胸中顿生一股豪气。时至今日,终于在这个时代有一个正式的官职了。
昨日王灿回到汝南城,黄巾上下欢呼鼓舞,摆酒庆贺。
所有士兵都知道王灿前往洛阳求官的事情,如今王灿带着笑容回来了,自然是已经归顺了朝廷,成为了朝廷的官员。自此之后,黄巾不复黄巾,而王灿也实现了对黄巾将士的承诺,带着黄巾归顺朝廷,摘掉头上的帽子。
王灿轻咳两声,目光掠过校场。
霎那间,原本还有些杂音的校场变得安静无比。
“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宣布一件事情。”
王灿声音不缓不慢,浑厚洪亮,虽然音调不高,但是声音却在校场中不停地回荡着,所有的士兵都能听见王灿的话:“汝南黄巾已经归顺了朝廷,不久之后,朝廷就会派遣董太师麾下的西凉铁骑驻守汝南城,同时也会派遣新的汝南太守接掌汝南。从今天之后,你们将是朝廷的士兵,黄巾贼已经不在是黄巾贼了,是朝廷官兵,吃的是皇粮了。”
“将军威武!”
王灿话音落下的时候,军阵中,突然传来一声大吼,让军阵中的士兵惊愕得面面相觑。
旋即,一声声大吼自军阵中传来。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
校场中,黄巾士兵梗着脖子,涨红了脸,嘶声大吼。
大吼声中,许多士兵双眼通红,晶莹的泪珠哗啦啦的流淌了下来,打湿了颌下的衣衫,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黄巾士兵大多是流民、流匪、百姓组成,这些人本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世世代代的为了生存而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是,世代乱了,无法活下去了。
这时候,百姓才会挣扎着起来反抗,可是反抗只是无奈之举,因为无法生活了,唯一的出路只有反抗。
可是,反抗朝廷并不是百姓心中的想法。
安守本分,早已经深入到了百姓的骨髓中,想要拔除,却不是这么容易的。
一旦遇到朝廷招安,百姓是绝对不想放弃的。诸如《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因为杀了人,被发配江州,而后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最后被逼无奈上了梁山,落草为寇,但是正当梁上两败童贯、三败高俅,梁山威风赫赫,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宋江不得不接受招安?
当然不是,而是骨子里有一种忠君思想,有一种安守本分的思想。
宋江是这样,黄巾士兵亦是如此。
有了一个安稳的环境,成了朝廷的士兵,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自然是高兴无比了。
王灿见到所有的士兵兴奋无比,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他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顿时,声炸如雷般的大吼声消失了,黄巾士兵的目光落在王灿身上,等待着王灿说话。
“大家从黄巾士兵变成朝廷官兵,我也算是尽全力了。”
王灿的话顿时让黄巾士兵愣了愣,这是啥意思?怎么感觉非常不对劲儿呢。
柳成、董方相视一眼,又望了站在不远处的周仓、裴元绍一眼,见两人都是面色凝重,眉头紧皱着,心中更是升起一抹不妙的感觉。
周仓因为裴元绍的关系,自然是知道王灿此行的结果的。
心中也大概猜到了王灿要说的话,因此也没有露出惊慌的神色。只是面临抉择的时候到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选择追随王灿,这才是周仓心中关心的事情。柳成和董方都没有得到消息,不知道王灿的官职是什么,听见王灿的话,感觉情况有些不对,但却又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
就在两人发愣的时候,王灿的话音又传了过来:“我已经被朝廷敕封为‘汉中太守’,即将前往汉中赴任,因此让所有的弟兄集合在一起考虑这件事情。你们当中,有愿意随我入蜀的就随我赴任汉中;不愿意去的,就留在汝南城,等候董太师大军抵达;想离开军队的,也可以离开军队,自谋生路。”
这时候,柳成和董方终于明白了。
王灿不是汝南的将领,而是汉中太守了。
两人相视一眼,眼中都露出凝重的神色,此时已经面临两难的抉择了。
王灿目光掠过校场中的士兵,面颊上升起一抹凝重。他心中叹息一声,大吼道:“想离开军队的,我会发放路费以及安家费;想继续留在汝南当兵的,可以继续留在汝南城,等待董太师大军抵达;想随我一起入蜀的,则随我赴任汉中。”
“事情,就是这样的。”
“我给大家一刻钟的时间考虑,一刻钟之后,希望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
校场中,一个个士兵交头接耳,讨论着该如何作出决断。
时间缓缓地流逝,一刻钟的时间转瞬即逝。
王灿深呼吸一口气,睁大了眼睛,大声吼道:“一刻钟已经到了,想必大家都已经考虑清楚了。听清楚了,留在汝南继续当兵的原地不动;选择离开军队的站在军阵右侧;选择随我一起入蜀的站在军阵左侧。”
军阵中,周仓、裴元绍自然是坚决的拥护王灿,想也不想,便往军阵左侧走去。
而柳成、董方则不同,他们是有家眷的人,心中有了羁跘。
犹豫了片刻,柳成最终没有挪动位置,选择了留下。而董方则选择了走向军阵右侧,离开汝军队,成为一个普通百姓,董方跟着刘辟一起反抗朝廷,对汉庭是失望透顶,自然不想归顺朝廷,因此选择了离开。
半个时辰的时间,校场中的三千余士兵都已经做出了抉择。
以柳成为首的一千八百余人留在了汝南,继续当兵;而以董方为首的六百余人选择了离开汝南,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以裴元绍、周仓为首的六百余人选择跟随王灿入蜀,赴任汉中。
王灿扫了一眼裴元绍、周仓二人,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六百余人,或许有些少,但是这绝对是忠诚于王灿的嫡系军队。
一场抉择,使得王灿的兵力大幅度缩水。但是,军队所具有的凝聚力却是前所未有的,这些跟随王灿入蜀的士兵都是忠诚于王灿,不会是三心二意的士兵。
至于柳成、董方,王灿心中却没有刁难的意思,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离开的不一定好,留下的也不一定差。
但是,王灿相信未来的汉中兵,一定不会弱。
PS:第三更了,很累,但是还有一更就完成任务了,求收藏\求鲜花\求掌声。
第59章 诡异的苏固
在汝南城逗留了两天,王灿便准备率领麾下六百余士兵启程前往汉中。
期间,王灿和驻留在汝南城的柳成交谈了许久,谈论的事情自然是董卓派遣军队驻扎汝南的事情,柳成询问王灿关于汝南太守的人选,王灿也只能是摇了摇头,因为王灿也不知道汝南太守会是谁?
不过,王灿心中也有猜测,会不会是柳成?
毕竟董卓军队初到汝南,需要一个傀儡来平衡汝南的局势。
王灿也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件事情,他关心的是进入汉中之后的局势,苏固担任汉中太守已经好几年了,王灿被任命为汉中太守,无疑是虎口拔牙,抢了苏固的地盘。汉中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
汝南城,西门。
王灿麾下的六百余士兵列阵而立,整装待发。
城门下,四辆马车缓缓驶出城门。
为首第一辆马车,自然是王灿和蔡琰乘坐的马车,第二辆马车则是荀攸、郭嘉、程昱坐的马车,第三辆是吕蒙以及吕蒙的母亲乘坐的马车,王越以及门下武士乘坐的马车位于最后,四辆马车驶出城门后,紧跟着,柳成策马奔驰,飞奔出了城门。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柳成纵马行驶到王灿的马车旁,恭敬的说道:“将军,您此去汉中,路途遥远,卑职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祝您此去汉中,前程似锦,雄霸一方。”
王灿从马车中钻了出来,站在车辕上。
他挥了挥手,道:“柳成,你率兵留在汝南,我也送你一句话:希望你能努力,努力,再努力,早日成为权倾一方的人物。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还得赶路,你回去吧,守好汝南,等待董卓的军队。”
说完之后,王灿摆了摆手,又钻回了马车中,
周仓和裴元绍相望一眼,吆喝一声,顿时军队的士兵开始快速奔跑起来。
马蹄声和飞快的跑步声连成一片,一群群士兵逐渐的远去。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
不知何时,一声声大吼声自汝南城传出,如炸雷般的大吼声似波纹一样传向远方。
王灿掀开车窗窗帘,脑袋钻了出去,回头望了一眼已经只看得清轮廓的汝南城,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汝南城,已经成了过往。
前方,是汉中郡。
########
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
上庸地名的出现,最早见于《战国策》,其后是《史记》。其地理位置有一个特点,两面是山,西面是秦岭及米仓山,南面是大巴山,东面和北面则相对比较平坦。尤其是上庸位于襄樊的上游头,如果顺江而下,对襄阳是个极大的威胁,因此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王灿军队刚刚行驶到上庸的时候,便停了下来。
不是王灿不行军,而是汉中太守苏固竟然驻留在上庸,迎接王灿。
苏固年岁不大,约四旬左右,颌下留着三缕短须。
不知是不是苏固常年住在汉中,受太阳光线照射少的缘故,苏固的脸极其白净,似女人的脸一样光滑细腻,他的鼻梁高挺有力,嘴唇细薄略显阴柔,整个人的气质散发着一种阴柔气息。
见王灿下了马车,苏固急忙率领着汉中的一众官员迎接王灿。
不等王灿出言,苏固便说道:“大人,路途遥远,辛苦大人了。”
王灿朝站在旁边的众人拱了拱手,笑说道:“有劳苏大人,以及各位大人久候,还请诸位大人见谅,多多包涵。”
王灿心中疑惑,不明白苏固为什么提前在上庸迎接他?
虽说心中不明白,王灿脸上却带着笑意,说道:“王灿初次担任汉中太守,没有经验,若有谬误之处,还请诸位大人见谅,不过苏大人是汉中的本地人,想必苏大人是经验丰富的,有苏大人一旁辅助,我相信,一定能处理好汉中的事情。”
苏固闻言,阴柔的面颊不自觉的抽搐了两下。
他眼眸一眯,黑黝黝的眸子中寒光一闪而逝。
董卓一纸诏令,罢免了苏固的汉中太守,而王灿则接任汉中太守,使得苏固瞬间从汉中最具权势的人,跌落成一介普通百姓,如此情况,苏固心中自然是不满的,不过苏固也不敢公然反对董卓,毕竟董卓骑兵可以从斜谷关进入汉中,攻打汉中。
苏固虽然厉害,还是非常害怕董卓的。听了王灿的话,苏固道:“大人,卑职在上庸县摆下宴席,为大人接风洗尘,大人请。”
苏固一摆手,根本不给王灿拒绝的机会,便强行邀请王灿赴宴。
王灿笑了笑,也不决绝,说道:“苏大人请。”
不管苏固摆的是不是鸿门宴,王灿都必须去赴宴。因为苏固率领着汉中的主要官员在上庸县迎接王灿,这不仅是苏固一个人的邀请,也是汉中所有官员的邀请,这已经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王灿不可能拒绝,也不敢拒绝。
若是王灿第一次遇见汉中的主要官员,便没了胆量,连上庸城都不敢进入,恐怕王灿还没有抵达汉中,关于王灿畏首畏尾的消息便已经传遍整个汉中郡了。
王灿心中即使察觉了苏固的想法,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县令府衙赴宴。
苏固一行人,以及王灿一行人缓缓朝县令府衙行去。
吕蒙母子,以及蔡琰,程昱、郭嘉、荀攸乘坐的三辆马车进入上庸县县城之后,便跟随着周仓、裴元绍去了。而王越,以及王越门下的三个武士则跟在王灿身边,保护王灿的安全。
上庸县,县令府衙。
分宾落座,王灿坐在左侧第一位,而苏固则坐在右侧第一位。
苏固端起酒樽,朝王灿拱手道:“王大人年轻有为,如此年纪轻轻便已经是汉中太守,将来的前途端的是不可限量啊。苏固在此代表汉中的所有官员,敬王大人一杯酒,祝王大人前程似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说完之后,苏固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王灿神色如常,也是端起酒樽,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才说道:“苏大人称赞,王灿受之有愧呀,倒是苏大人担任汉中郡守期间,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王灿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向苏大人请教,到时候,还请苏大人不吝赐教。”
俩人都是脸上带着微笑,你恭维我一句话,我恭维你一句话。
一场宴席,就在王灿和苏固的对话中结束。
当王灿走出县令府衙的时候,王灿被冷风一吹,混沌的脑袋一下清醒了过来。“苏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仅仅是接风洗尘么?可是也不用在上庸县啊。”王灿心中升起无数的疑惑,不明白苏固为什么会选择在上庸县迎接他,而且还在上庸县摆下酒席替他接风洗尘。
更重要的是,预料中的鸿门宴没有出现。
所有的官员都是言笑晏晏,没有出现为苏固出头的偏激行为。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阴谋诡计,王灿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清楚。
pS:呼~~终于完成四更了,求鲜花……求收藏……新的争斗即将展开,大家给点力安啊!
第60章 暗夜谜团
宴席结束之后,已经是夜晚了。
夜色如墨,冷风呼嚎。
王灿带着王越四人走出县衙之后,心中充满了疑惑,思虑许久却没有弄明白苏固的意图,这让王灿心中非常纠结。
回头一望,只见王越望着他,脸上挂着浓浓的喜悦。
受到汉中官员的热情款待,王越心中是充满了火热,觉得人生正当如此。
王灿见此,摇头笑了笑,却没有打击王越的热情,轻声问道:“子武,你觉得苏固率领汉中百官在上庸迎接我,替我接风洗尘,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没有?”
王越笑着回答道:“主公,卑职觉得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呀。董卓罢免了苏固的官职,让主公担任汉中太守,那苏固即使对主公心生不满,也不敢公然对主公下手,因此卑职觉得这次苏固宴请主公也是很正常的,恐怕是苏固为了表现自己,所以才如此郑重的率领汉中百官迎接主公呢。”
王灿心中叹息一声,王越想得还真是美好,看来事情是无法和王越说清楚了。
或许苏固宴请王灿是正常的,但是在上庸这个处在汉中与荆州接洽处,就显得有些不对劲儿了。
可赴宴之后,发现宴席不是鸿门宴,那是什么呢?
王灿带着王越四人,疾步朝驿站走去,周仓、裴元绍带着军队驻扎在驿站旁边,而吕蒙母子、蔡琰、郭嘉四人却是住在驿站当中,因此王灿需要回到驿站休息。
“主公,有人来了。”
王灿正一边行走,一边思虑的时候,王越突然出言提醒道。
只见王灿突然站在王灿的身旁,右手摁在腰间悬挂的黑铁长剑剑柄上,神色凝重,眼眸中透射出点点精光。王越发现前方黑夜中有人出现之后,整个人的气质便似隐藏在暗中的老虎一样,随时准备着出手捕捉猎物,而王越门下的三个武士则铿锵一声拔剑出鞘,凝神望着前方黝黑的街道。
“挞挞…挞挞……”
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六个身穿黑衣,外罩黑色袄子的壮汉从黑夜中走了出来。
这六个人长相粗犷,身形魁梧,属于典型的剽悍勇武之人,见几人从黑夜中走来,王灿心中的疑惑又抹上了一层阴影。巴蜀之地多盆地,周围又环绕着大山,常年天气潮润,阳光照射的时间较北方少,因此蜀中的百姓身型较北方的百姓都要矮小一些,这一下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