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百姓自动让开一条路来。王灿吩咐典韦和王越带人在外面等着,他又往草屋中行去。
进入茅草屋,只见华佗已经在收拾箱,准备离开了。
华佗见王灿进来,拱手道;“见过王大人!”
王灿拱手回礼,说道:“华先生有礼了,敢问华先生接下来又要去何处?”
华佗说道:“老朽来益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益州的百姓生活安定,安居乐业,已经不需要老朽留下。接下来老朽往东行走,给荆州的百姓治病。”
王灿眉头紧皱,若华佗去了荆州,就难以把握住了。
王灿在屋子中坐下,正色道:“华先生,灿心中有几个问题,想要请华先生解答,等灿的问题问完后,华先生若是还要离开益州,灿让士兵护送先生离去,不知华先生以为如何?”王灿目光灼灼,紧紧地盯着华佗。
这时候,必须要镇住华佗,否则华佗去了荆州就是鱼入大海。
华佗听了王灿的话,也停止了收拾行囊。
他撩起衣袍坐下,点头说道:“王大人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只要老朽能回答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华佗不想和王灿j恶,便耐着心思。
毕竟,王灿问话的时间并不长,只要他用点时间就能解决了。
王灿问道:“华先生的志向是什么呢?”
华佗脸色一下严肃起来,正襟危坐,缓缓说道:“老朽年幼从医,立志要救治天下百姓,让百姓有病可治,不用忍受病痛折磨,这就是老朽的志向。”
王灿沉声说道:“华先生的志向令人佩服,但华先生想过没有,纵然华先生长命百岁,活上一百年,而且华先生每日都替人治病,又能救活多少人呢?天下百姓不可胜数,华先生以一人之力,终究难以达成目标。”
华佗一捋颌下长须,说道:“王大人是否听说过愚公移山,老朽一人虽然力短,但老朽还有子孙,子孙后代都从医,总能救治天下百姓。”
涉及华佗的志向问题,他也有了好胜之心。
王灿笑说道:“华先生,汝之言谬矣!”
顿了顿,王灿继续说道:“华先生能保证你的子孙都愿意从医么?愚公移山是因为他的子孙后代都被大山阻隔,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华先生的子孙可以做官,可以入伍从军,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不是必须从医的。”
华佗闻言,嘴角微微ntbsp;王灿说的话他立刻就明白过来,知道王灿说得有理。他愿意学医治病救人,但他的子孙却不一定愿意学医。
第777章 说服华佗
“呼!呼!”
屋子中,静谧无声,只剩下华佗略微急促的呼吸声。
王灿一番话驳得华佗难以辩驳,他不停地转动脑筋,想要反驳王灿,却难以找到反驳的话,无法辩倒王灿。
良久,华佗直接说道:“王大人,老朽一生行医,与人为善,俯仰无愧与天地,无愧于百姓,无愧于祖宗,能救死扶伤,已经很满足了。至于老朽能救活多少人,只要老朽还有一口气,就会竭尽所能治病救人,此生此世,无愧于心!”
华佗避开了刚才的话题,不和王灿讨论救人的事情。
王灿笑问道:“华先生,以你一人之力和万人之力想比较,孰强孰弱?”
华佗干脆的说道:“自然是万人之力!”
王灿摊开手,理所当然的说道:“既然有万人之力救助百姓,为什么不选择万人之力,反而去行走天下呢?华先生可以留在成都以万人之力救治天下百姓,却非要一个人长途跋涉去救治少数的百姓,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灿眼眸圆睁,沉声说道:“莫非是华先生在乎虚名,想让天下人皆知华佗千辛万苦的救治百姓,想要让天下的百姓称赞?”
这句话,可谓是诛心之语。
王灿一番论调,将华佗定义为好虚名之人。
当然,王灿明白华佗不慕虚名,但王灿要让华佗留下,就必须震慑住华佗。点此时,王灿就是一步一步的让华佗失去游历的心思,留在成都。
华佗听了后,连连冷笑,带着皱纹的脸上更是浮现出不屑的表情。
华佗虽然一把年纪了,却声如洪钟,朗声说道:“王大人,你这番话虽然是批判老朽,实则心机暗藏。老朽若是答应留下来,那就成了你麾下的人,只能救治益州的百姓,而无法去救治天下各州的百姓,王大人心机如此深沉,令人佩服!”
王灿听后,心中咯噔一下。
华先生老当益壮,丝毫不落下风啊。
这时候,王灿是不可能后退的,一旦认输就难以收服华佗。王灿心思转动,蓦地哈哈大笑,脸上也1ù出不屑的神情。
突如其来的笑声在屋子中响起,让华佗眉头皱起,1ù出不愉之色。
华佗冷喝道:“怎么,王大人不同意老朽的话?”
王灿立刻说道:“华先生之言大谬,当然不同意。”
“哦?”华佗白眉一挑,表情变得非常严肃,tǐn直了腰杆,沉声说道:“老朽倒要听听王大人的高见。”
他眼眸凌厉,瘦削颀长的身体竟有着一股莫名的气势。
王灿缓缓说道:“敢问华先生,你知道我的具体打算是什么吗?”
华佗不屑的说道:“不用猜也知道,何必知道。”
王灿说道:“嘿,既然华先生不了解,我给华先生讲解一番。按照我的打算,要请华先生,还有名医张仲景,以及天下的名医汇聚成都,集合天下医者的力量,编纂出一本医,这是我的第一个打算。”
这个打算,是王灿临时想出来的。
他用道经拐骗了左慈,为何不用医拐骗华佗呢?
你华佗要准备著,好,我让天下医者配合,看你动心么?
王灿瞥了眼华佗,虽然华佗的表情古井不b,没有变化,但王灿却现老先生眼神闪烁,心中有其他的想法。
王灿轻咳一声,继续说道:“第二个打算,在成都划地一千亩,修建专门的医学院。这医学院相当于当今的太学,太学中的教导出来的是太学生,医学院教导出来的自然医学生。这些学生愿意留在益州的便留在益州,愿意周游天下积累经验的就去治病救人。如此一来,岂不是学医的人多了,力量也远胜于华先生治病救人。”
华佗听了后,脸色立刻生了变化。
一千亩地,简直是天大的手笔,让华佗砸吧砸吧嘴。
正当华佗回味王灿的话时,王灿又接着说道:“华先生一个人游历天下,救的病人有限。然而,华先生可以教导出无数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学成后,又可以教导出无数的学生,这才是无穷无尽之道,是救治天下伤病百姓的良。”
“唉!”
华佗叹了口气,脸上1ù出迟疑的神色。
此时,华佗的心开始动摇了。
诚如王灿所言,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但只要在成都开办医学,对普通的百姓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医者多了,普通的百姓才能看得起病,能不受病痛的折磨。华佗左思右想,又觉得还是局限于益州,太狭隘了。
王灿见华佗迟疑不决,心中却高兴了起来。
不管如何,华佗动心了。
王灿轻声说道:“华先生,我还有第三个打算!”
华佗对王灿已经没有成见了,反而为王灿的大魄力感到惊讶,打心底的佩服。王灿敢于划出一千亩地作为医学院的地址,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算是太学和儒学也没有过这样宽敞的地方。
华佗想法改变,说话的语气也随之变化,说道:“王大人请说,老朽洗耳恭听。”
王灿说道:“我有这样的一个打算,将成都修建起来的医学院当做是大树的主干。等主干能顶天立地,医学院中有了足够的医者,再派出医者在全国各州建立分支。如此一来,医学院将惠及天下百姓,不知华先生以为如何?”
华佗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担心的就是这个,可王灿又说出了这样的想法,不可谓不厉害。
华佗仔细想了想,说道:“王大人,其余的各州并不属于益州,王大人若是在其他州郡兴建医馆,恐怕是替他人做嫁衣啊!”
这句话,说得比较委婉。
但华佗的潜意思是说王灿哪会这么好心,不可能去其他州郡兴建医馆。
王灿笑说道:“华先生,你恐怕又误会了。我所说的在其他各州兴建医馆并不是像成都这样动辄几百上千亩地的修建。仅仅是像县城中的铺,有一个坐堂医生,再有几个童就足够了。这样的小铺才能真正的惠及百姓,让百姓看得起病,也不会吸引人的注意。我的这番解释,应该让华先生明白了吧。”
华佗听了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站起身,双手合拢,长揖了一礼说道:“王大人忧国忧民,华佗佩服。华佗愿意留在成都,供王大人差遣!”
说完后,华佗心中说不出的轻松。
或许,这才是新的开始,他将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王灿站起身,走上去伸出双手托起华佗,笑说道:“华先生留在成都,不仅是益州百姓之福,更是天下百姓之福。”
华佗摇头道:“王大人过誉了。”
顿了顿,华佗又说道:“既然王大人已经有兴建医馆的打算,想必也有了对于医者的安排,不知道王大人是如何打算的?”
ps:四更之三;
第778章 新安排
华佗突如其来的询问,王灿顿时噎住了。
他心中有说服华佗的腹稿,但没有关于以后的安排啊!
王灿看着华佗清澈且期望的眼神,嘴中哪能说出不知道的话。无奈之下,王灿只能赶鸭子上架,当场准备。
王灿点头说道:“华先生,关于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我的确是有安排的。”
华佗大喜,急忙问道:“王大人有何安排?”
王灿想了想,说道:“关于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的安排,我是这样打算的……”说到这里,王灿却骤然停了下来。他思路卡壳,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装神秘,拖延时间,慢慢的组织好逻辑,考虑好该怎么说。
华佗身在局中,非常迫切,忙说道:“王大人,您倒是说啊!”
王灿神神秘秘的说道:“华先生,这是机密,你可不能透露出去呀!”
华佗连连点头道:“王大人放心,没有王大人的吩咐,我不说透露一个字的。”
王灿笑了笑,缓缓说道:“医学院出来的学生,凡是愿意留在益州的,都给以官身,纳入益州的官场中,成为益州的一份子。”他说着话,语速非常慢,但就是这样慢慢的说话,王灿的思路却逐渐的开阔起来,有了新的想法。
华佗听王灿说要安排医学声进入官场,顿时着急了。
他摇头说道:“王大人,学医的人有了权力,不是好兆头,不可行!”
虽然大多数的医者有医德,品行非常好,但华佗却不能保证没有人会沉迷于钱财和权势当中。故此,华佗为了杜绝学医求财、求官的心理,不愿意学医的人进入官场。
华佗慷慨激昂的说道:“王大人啊,人在官场,就会逐渐的被官场同化,而且有了权力的诱惑,学医的人还是医者么?不是,一旦医者没有了医德,这个医者就废了,老朽希望王大人杜绝学医的人进入官场。”
王灿听后,心中暗暗称叹。
他原来生活的时代虽然科技发达,但人心浮躁,**横流。然而,华佗遇到这样的好事却主动辞官,这样的人让人可敬可佩。
这样的医者,才是真正的医生。
王灿说道:“华先生,你且听我说完。”
华佗有些激动,但听了王灿的话,逐渐的平复了心绪,说道:“王大人请说。”
王灿沉声说道:“常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人活在世上总有一个盼头。正如华先生希望振兴医术,拯救天下饱受病痛折磨的百姓,这是华先生的追求。说到底,这也是一种**,是促使华先生前进的动力。”
华佗听了后,暗自点点头。
他说道:“王大人目光如炬,老朽佩服。”华佗不得不承认,振兴医术,拯救天下得病的百姓是他的目标,也是他的动力。
王灿接着说道:“华先生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人呢?”
顿了顿,王灿又说道:“这世上的人,有人求名,有人求权,有人求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追求。医学院培养的学生也要生活,也要过日子,他们不是默默无闻奉献却不求回报的人,毕竟连家中的妻儿都养不活,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所以对于进入医学院学习,最后又愿意留在益州做事的医者,有必要给以一定的奖赏,给以一定的优渥待遇。有了目标,有了奔头,他们才会努力,才会奋发。”
王灿眼中闪烁着道道异彩,说话时露出来的睿智让华佗非常钦佩。
此时,华佗觉得留在成都,的确是选对了人。
华佗说道:“王大人言之有理,但我还是担心医学院的学生进入官场后,立刻发生了变化,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啊!”
说话时,华佗的语气也发生了变化。
王灿笑说道:“华先生不用担心,我已经有了打算。”
华佗说道:“请王大人明言!”
王灿侃侃而谈,语速不缓不慢,说道:“医学院的学生虽然身具官身,但我给他们的并不是权利,仅仅是一种荣誉。每一种荣誉都会有相应的俸禄,相应的待遇。如此一来,医者有了荣誉,有了物质保证,却没有权利,并不会变质。”
华佗听了后,灵光一闪,说道:“王大人,每个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若是留在益州,他们享受的荣誉和官阶都必须以自身的贡献而论,贡献越大,获得的好处越多。这样就能形成良性的推动,促使每个医者都努力的治病救人,钻研医术。”
王灿暗自点头,华佗年纪虽大,但脑子却灵活得很。
王灿点点头说道:“华先生,这是我的初步构想,听起来虽然好听,却需要逐步的完善,这件事情就交给华先生考虑了。”
华佗拍着胸脯,朗声说道:“王大人放心,老朽豁出这把老骨头也会完成的。”
他神色激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神色。
虽然按照王灿的计划实施,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却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是华佗为之奋斗的动力。
王灿说道:“华先生,有道是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只有集合多人的力量,才能将这套体系完善起来。我希望华先生能邀请更多的同道好友,如张仲景等天下名医,让他们也加入进来,让医术更加的发扬光大。”
华佗连连称是,说道:“王大人说得对,我一定去邀请张仲景,并且将其他的一些同道好友也请到益州,共创大业。”
说出这番话,华佗是豪气顿生,意气风发。
王灿看着华佗,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到现在为止,终于把华佗搞定了。
有了华佗这样的医术高手坐镇,益州的后勤保障又多了一层。不管是乱世、盛世,都不可能避免战争的发生。一旦有战争,就必定有伤亡,但是战场上真正被杀的士兵其实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受了伤却无法救治,最终死亡。
华佗留在成都,对王灿来说就多了一个战略资本。
华佗站起身,继续收拾行囊。
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道:“王大人,老朽就不陪您返回成都了。事情紧急,老朽这就去长沙寻找张仲景,说服他前往成都。”
王灿起身说道:“华先生,此去长沙路途遥远,我派士兵护送华先生前去。”
华佗摇头道:“不用了,老朽一个人能行。”
华佗见王灿露出不信的表情,笑说道:“王大人,您别不相信,和您一起来的两个高手中,若是那用剑的人弃剑不用,肯定不是老朽的对手。我时常入山采药,若没有一点防备的手段,早就被豺狼虎豹吞吃了。”
王灿听了后,张大了嘴。
不会吧,华佗竟然这么生猛?
当然,王灿也相信华佗不会说谎话,而且他看见华佗态度坚决,便点头说道:“好,就依华先生之意,望华先生早日归来。”
华佗收拾好行囊,背着药箱往外走。
两人一前一后,先后走出了草屋。
Ps:四更完成,收工休息了,嗯,喊声鲜花,鲜花啊。
第779章 徐州事
王灿和华佗一前一后走出茅屋,王灿在前,华佗在后。
不仅如此,华佗神色恭敬,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透出无比的尊敬。这样的一幕落在典韦和王越眼中,让两人顿时睁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若不是两人知道王灿没见过华佗,肯定以为王灿和华佗事先串通好了。
王灿昨天晚上拜见华佗,却被华佗轰了出来。然而,眨眼工夫却风云突变,华佗恭敬的跟在王灿身后,神色虔诚,令人不可置信。
惊讶!
太令人惊讶了!
典韦和王越心中充满了疑惑,但这时候又不能冲上去揪住华佗询问一番,只能憋在心里,等王灿说话。王灿和华佗一前一后走出来后,百姓的目光也都落到了华佗和王灿身上,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华佗拱手道:“王大人,老朽先行一步,告辞了。”
王灿点了点头,摆手道:“华先生请,望华先生早日归来!”
华佗又说道:“定不负大人厚望!”
说完后,华佗背着药箱往村子外走去。周围观看的百姓不敢亲近王灿,因为王灿的官大,是州牧大人,令人畏惧。
然而,百姓却愿意亲近华佗。当华佗背着药箱往村子外走的时候,村中百姓纷纷拿出准备好的食物赠给华佗,或者是有拿着少许钱财赠给华佗的,但无一例外都被华佗拒绝了。那略微佝偻的身影,在百姓的簇拥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不见。
典韦见华佗竟然离开了,急忙问道:“大人,华佗这就走了?”
王灿点头道:“走了!”
王越接着说道:“典将军,你难道没听主公和华佗的对话么?华佗虽然离开,但还会回来的,到时候估计会留在成都,不会离开了。”
王灿心情大好,说道:“子武言之有理,走,咱们回成都了。”
一行人随后离开山村,返回成都。
……
徐州,彭城。
州牧府,早已是凄凉惨淡。
吕布被杀,吕布的家眷毫无例外的受到了影响。往昔门庭若市的州牧府变得门可罗雀,少有人来。毕竟吕布去世了,不可能有人来州牧府。再加上徐州的军政大事都在陈宫的府邸处理,徐州的大小官员都是往陈宫的府邸禀报消息,所以州牧府几乎没人前去。
陈宫虽然忠于吕布,也是尊死去的吕布为主,但他已经总揽了军政大权。
即便陈宫要篡权,吕布的家眷也难以阻拦。
但陈宫没野心,即使总揽了徐州的军政大权,也一直是兢兢业业的处理徐州政事,将动荡不安的徐州稳定下来。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蛇不可一日无头,徐州没有一个领头的人,军心终究难以稳定下来。
距离州牧府不远处,陈宫的府邸中。
陈宫坐在大厅中,下方是前来报信的人。
士兵神色焦急,禀报道:“军师,据探子回报,袁术经过一个月的招兵买马,聚集了五万大军往徐州来了。”
陈宫听了后,并没有露出慌张的神色。
不仅如此,陈宫反而说道:“我早就料到袁术会发兵攻打徐州,没想到现在才来。消息我已经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说完后,陈宫将报信的士兵打发了。
那报信的士兵知道袁术领兵攻打徐州,心中非常担忧。然而,士兵听见陈宫说早已经预料到,心中又放松了下来。既然陈宫早就知道此事,肯定有防备的措施,也有了应对袁术大军的办法,所以士兵心中又安稳了下来,轻快地离开了大厅。
等士兵离去后,陈宫的脸色却阴沉了下来。
该来的,还是来了。
或许,他能够领兵击败袁术,但陈宫并没有称霸一方的想法。故此,陈宫的想法是投靠诸侯,辅佐明主。北方的地盘是曹操的兖州,再往北则是冀州袁绍,陈宫对曹操失望无比,早就死了投靠曹操的心思。至于袁绍和袁术,陈宫都看不起,不愿意投靠两人。
如此一来,刘备的身影跃入了陈宫的脑海中。
虽然陈宫可以选择王灿,或者是荆州刘表,亦或是江东孙坚,但这些诸侯太远,所以陈宫打算投奔刘备,因为刘备重视他。
陈宫思来想去,最终打定了注意。
他朝大厅外喊道:“来人!”
声音落下,府上的侍从立刻走了进来。
陈宫吩咐道:“备车,去州牧府!”说完后,侍从转身去准备马车,而陈宫也去后院换上官服,不缓不慢的往府外行去。
由于吕布被杀,府上只留下了孤儿寡母,陈宫若是留在州牧府肯定不方便,所以陈宫都是有重要事情才去拜会吕布的妻子严氏和曹氏。这严氏是吕布的发妻,而曹氏则是原徐州刺史陶谦麾下部将曹豹的女儿,曹豹迎接吕布入城时,和张飞交战,被张飞杀死。
陈宫上了马车,快速的往吕布府上行去。
不多时,陈宫来到吕布府邸。
他下了马车,先是派侍从去敲门,通知州牧府的侍从,然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