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再回去看一看吧,也算是看依次少一次了。他的心里突然莫名其妙的涌起来一阵伤感,不知是为了现在的玉平乡,还是为了这个乡镇曾经拥有过的历史。
  “五儿,你怎么来了?你们的县委常委会议就结束了?”马柳平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无聊得把一张报纸翻来翻去的瞎看,突然见小舅子进来了,十分奇怪。
  “奥,开完了。我准备回一次家,顺便路过看一看你。”吴永成随口回答。他进了大院的时候,院子里由于下雨,没有一个人,他这时也不想去见文彬和胡云珍(见了此时也不好对他们说什么,因为县里的一些决定还有待于地委批准),干脆就直接到了他姐夫办公室。
  “奥,那这次县委准备这么调整我?”马柳平报着一点希望,顺口问吴永成。
  “恭喜你三姐夫,可能你这次能有个小进步。不过,现在文件还没有下发,你属于提拔,一、两天县委组织部就会有人下来对你进行考察。这件事情你现在也不用对别人说。”
  “真的?五儿,你不是在逗姐夫开心吧?”马柳平对这样的结果压根就没有想过,他半惊喜、半狐疑地说:“那,五儿,这次肯定是你给姐夫出了大力气了吧?”
  “三姐夫,你可千万不敢这么说,这是人家组织上对你的重用,与我没有关系的。要让别人听见你刚才说的话,像个什么样子啊?”吴永成马上制止他。
  马柳平高兴得眉开眼笑的:“对、对,这是组织的提拔,与你没有关系的。姐夫这也是高兴糊涂了,胡说八道瞎说呢!不过,这屋子里也没有别人。没事的。”
  吴永成正色道:“三姐夫,以后你在咱县里也是比较有影响的领导干部了,有些地方你得自己多小心一点,要不然不少人对你嫉妒得要命,正想四处抓你的小辫子呢。我现在又回到了咱们县里,咱可别让人家逮着咱的什么小把柄,到时候就是我在县里头,也没有办法给你说话了。”
  “五儿,这个你放心。你三姐夫我知道你们家人这几年最担心我什么,我又不是傻子。你就回去和你爹、妈说一声,我以前是嫌弃过你三姐生了个闺女,一段时间是有点憋气。可现在早就想开了。我家兄弟们三、四个,谁家以后不再养一个儿子呀,我马家的香火在我们这一辈肯定断不了。我呢,也和你三姐那次在省城就商量过了,不打算再生了,就要女女一个了。”马柳平望着吴永成诚恳地说。
  “三姐夫,你能这么想,我就高兴了。不过,我要跟你说的还不是光这一点。”吴永成听了马柳平这么说,心里那是十分的高兴呀,他原来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三姐的幸福。不过他脸上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继续对他说:“你能和我三姐幸福美满地过一辈子,那是我最大的愿望。你也知道,我三姐最疼我,我也发过誓,谁要是让我三姐受到一点伤害,我就要他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中。这些都是咱的家事,咱今天在这里不说。我今天想和你说的,主要一点是姐夫你以后得抓紧学习,再拿一张学历文凭。时代不一样了,高中生马上就要不适应你以后的岗位了。咱们省去年已经开设了一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你在业余时间,可以参加这个考试。我姐和孩子都在省城,你也没有什么家的负担,完全在两年以内拿下大专文凭的。有了这个,说不定,你还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呢!你还不到三十岁嘛。”
  第三卷 崛起 第七十三章 艰难的分娩
  明县委关于鱼湾实验区干部配置的请示报告,很快就批复下来:同意永明县委的方案。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令人奇怪的是,这次回复的速度相当得快。从永明县委组织部上报,到地委的正式回复,仅仅只有三天的时间,而且是地委专门派车、让地委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带着批文来永明县委传达的。批文上也没有任何地委、行署主要领导的批示,只有地委组织部部长的签字。
  批示中还说:永明县鱼湾区的成立和干部任命,由永明县委组织部行文。
  有关行文任命干部的指示,就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按照正常的干部管理权限,正科级以下干部,属于县级组织部任免;副县级领导干部的任免权限,则在地(市)级以上的组织部门。鱼湾区虽然大多数的干部,属于正科以下,这个由县委组织部任免无可非议。可是建制上级规定为副县级待遇,主要领导的任命,那就得地委组织部发文了,那可是副县(团)级呀?永明县委哪有那么大的权力呢?!
  朱东升把这个疑问,向下来传达批文的地委组织部张副部长说了以后,张副部长哈哈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说:“老朱,你也是搞了组织人事工作多少年了吧?怎么就连这一点也看不出来呢,啊??别的不用问了,让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吧!反正人家吴永成本来就是县委副书记,你这么任命也不算违规。”
  “奥。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上一次让我们等了那么长的时间,这次却怎么快,还是由你张大部长亲自来当这个通信员哪!原来这里面‘戏中有戏’呀!”朱东升部长也是组织人事工作、搞了二十多年地老人精了,他把几个疑点联系在一起。马上就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他恍然大悟地、指着张副部长会意地笑了。
  “嘘,老朱,这个事情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呀!”张部长急忙握住朱东升伸出来的那根手指头。
  朱东升猜测得一点也没有错。关于鱼湾区的设置,的确是“戏中有戏”。
  梁州地区地领导们在送走原省委书记、现在的省顾问委员会罗主任以后,就罗主任提出的成立鱼湾区的建议,也上地委委员会研究过几次,可是有些问题始终就难以落实下来。就比如说成立这个实验区吧。也不过就是一位退下来的老领导随口那么一说,既没有会议记录。也没有会议纪要,更没有省里下发的红头文件,依据什么精神来搞呢?
  而大家也心里都清楚,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主要是这个新成立的实验区。罗老书记已经指定了由新下来挂职锻炼的二十二、三岁地一个年轻人,担任一把手,还不准永明县委过多地干涉实验区的工作,这要是在实验区运行地过程中,小年轻人不知深浅、冒冒失失地捅下什么大漏子,涉及到了方向性和政策性的禁区。这个政治责任由谁来承担??
  政治可不是能随便闹着玩的。真的出了政治性事件。在座地梁州地委的领导们。总不能把责任推到已经从一线领导岗位退下来的罗老书记头上吧?!人家老领导即使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可那可能吗?!谁要是敢那么想的话。那就说明他在政治上是一个极端弱智的低能儿!
  好几天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定下来,有地地委委员干脆建议:先把这个事情缓一段时间,也说不定当时老书记是一时地心血来潮,说过也就忘记了呢,要是后面再没有什么事情地话,这个小区成立的事情,也就当从来没有发生过。两个乡镇合并哪,干部呀、体制呀、管理呀,还有新成立地区委会到底将设在那里呀等等,这些要考虑的问题多着呢,那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了的。万一那一个环节处理得不妥,引发的后遗症那可就多了。
  其他的委员们听了,也都觉得挺有道理的,纷纷表示赞同。
  郭天明书记和任力专员虽然觉得这个建议,还不是那么很好,但他们两个的心里,也存在着和大家一样的忧虑,也就同意了把这个事情暂时缓一缓的意见。
  可谁知道,年纪虽然有点大了的罗老书记,既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并没有回去以后,就把这件事情撂到脑后,他被老区人民贫苦的生活,刺激得几天不能好好地吃饭、睡觉。等到了十来天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让秘书再次给梁州地委的领导们打电话,询问鱼湾实验区成立以后运行情况怎么样。
  这时,郭天明和任力才知道,老书记是真心真意地把吴起镇老百姓们的疾苦,当成了一块自己的心病了。连夜召集全体地委委员会议,专题研究有关鱼湾区的具体落实情况。
  经过半夜的反复研究,最终出台了一个会议纪要,那就是把推荐人选的工作,交给永明县委来做,小区成立和干部任命的有关文件,也由永明县委下发。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对了,你们的李书记这会儿不是下乡去了嘛,我也就不见他了,回来以后,你就跟他再说一声,成立鱼湾区的时候,尽量保持低调,也不用通知地区电视台和地区报社。咱们先干起来,等小区以后有了成绩再大肆宣传。”张副部长又一次地嘱咐朱东升。
  朱东升装做糊涂的样子,明知故问:“张部长,这也是地委领导们的意思?”
  “这可是你自己猜的啊。这话要是传出去,我可不负一点责任。”张部长极力否认:“你看你这个老朱,挺聪明怎么变得这么迟钝呢?!人家地委领导可能说这话吗?人家有话。难道不会自己当面和你们的县
  说吗?不就是一个电话地事嘛!他们又不是不认识?来传话?!
  我不过就是以朋友的身份,啊,和李书记、还有你,咱们关系平时处得不错。所以才提醒你们一下。懂了吗?”
  就这样,永明县鱼湾实验区在地、县两级主要领导们的担忧中,艰难地出台、亮相了。
  此时还在吴起镇书记办公室里、独自筹谋未来的鱼湾区远景地吴永成,一点也不知道他们的这个小区,差点就胎死腹中、小产了。
  当他知道了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是鱼湾区名震世界的时候了。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用当时一位伟人的话说:改革,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嘛,那谁敢保证你就肯定掉不进河里呢?!所以。吴永成也能理解那会儿梁州地区的主要领导郭天明和任力的难处。
  那个人也不是圣人,包括那些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伟人们。就是神仙。也有犯迷糊的时候嘛。
  。。。。。。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六日,永明县鱼湾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梁州地区地领导们因为工作繁忙,所以委托永明县县委向鱼湾区的成立表示祝贺。永明县地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参加了挂牌仪式,
  —
  按照永明县委昨天做出的决定。各个单位的公务活动,提倡节约、从简,一律不允许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所以鱼湾区地成立活动上,锣鼓器乐、新闻媒体也没有邀请。只是在几串鞭炮声中,由县委书记李建军和县委副书记捧着一块顶头扎着红火蛋的、“永明县鱼湾区管理委员会”木牌子。挂在了原来吴起镇政府的大门口。
  对于在鱼湾区成立的挂牌仪式上。吴永成对于县委不准大操大办的决定,并没有多想什么。他反倒也赞同这样做。


  吴永成的想法是这样地:既然是个实验区,而且以后他在这里搞地一些事情,有地并不一定就是严格按照中央现在已经出台的政策办地。许多事情只能是悄悄的先干起来,等到中央明确地允许干某件事情的时候,他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了,起码可以打个时间差。超前一步,那就是很大的进步;什么事情如果还没有做,就先把舆论造出去,有时候往往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论,什么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呀,什么变质不变质的问题呀,难缠得很。有些事情说不定一有争论,那你就什么也别想干了,因为政策你没有,解释那是绝对解释不清楚的。你总不能告诉人家:在过几年,中央就会允许这样干了吧?!人家不把你送到疯人院才怪呢?!
  至于鱼湾区的机关所在地,也是吴永成建议县委把它设在原来的吴起镇的。一来他不想因为这些事情引起吴起镇群众的上访之类的活动。正经的事情还有许多来不及做呢,他可不准备每天就光接待来请愿的老百姓们。二来也是吴起镇近两万多人、贫困程度也比玉平乡厉害得多,应该在各方面给予倾斜照顾。区委会的机关设在这里,对他们这里肯定是会有不少好处的。
  原来两个乡镇的干部们也只是调走了文彬、刘全富和马柳平三个人,其他的原位不动,胡云珍被任命为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正科)。
  “小吴啊,咱们这个鱼湾实验区的牌子也挂起来了,你肩膀上的担子也比以前更重了。虽然说是搞实验允许失败,可是咱们还是要什么事情尽可能地干得稳重一点。村里的老人们也常说:小心驶得万年船。改革嘛,步子也要踏得稳一点好啊!不跌交才能走得更快嘛!”李建军书记寓意深长地对吴永成说。他的心里虽然也有不少的担忧,可他不能和吴永成说啊,他也不知道该和吴永成说什么。毕竟组织部的朱东升部长和他说的那些,也只是他个人的猜测,那一个地委、行署的领导,也没有亲口向他们说过这些呀。
  “李书记,你放心吧。有什么大事,我都会向你和县委及时请示汇报的。我也希望各位领导们,能多到鱼湾区下来指导工作,我们这个区毕竟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单位,我也是对领导这么大的一个单位,没有多少经验。就是干部之间的磨合,也得一段时间哪!”吴永成诚恳地对李建军说。
  这倒是真话,虽然鱼湾新区的前途远景,在吴永成的心里已经被描绘出了不少,可要具体得付诸于实施,那还得有很艰难的路要走,谁能知道前面发展的道路上,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成绩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出来的,不是像一些YY的网络小说中,YY出来的。
  一天建成一个罗马城,那是只有在某些人的梦里才能办到的事情。
  “那好吧,鱼湾实验区县委就交给你了,鱼湾区的干部们我也交给你了。我希望他们能在你的直接领导下,少犯错误、多出成绩。”
  不管怎么说,李书记的心里至始至终有着一片阴影。他想把自己能考虑到的问题,尽可能地提出来,让吴永成少犯错误,要是真的应验了地区领导们的担忧,在政治上犯个什么方向性的错误,那害的不是一半个干部,那要牵涉到原来在这两个乡镇的全体乡村干部,还有他们县委、县政府的所有领导们呀!
  “好了,我今天还得赶到地区,向地委的领导们汇报咱们鱼湾区成立的情况。我希望你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使实验区工作早点走上正轨。”
  第三卷 崛起 第七十四章 三把斧
  湾区的成立暨挂牌仪式,在当天的中午就草草地结束从简、低调到了极点,甚至简单得有些不正常了。
  县委书记李建军托词要赶到地委去汇报工作,而县里其他三套班子的一把手,是和李建军书记同乘县委的那辆吉普车一起来的,见书记要走,纷纷表示还有其他的工作得马上回去处理,也就和李建军一起离开了鱼湾区,连中午饭也没有吃。
  县直各单位则是连一个领导也没有来,甚至连一个表示祝贺的代表也没有见到。据说这也是县委的精神:县直各单位,不能因为庆典此类的活动,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就这样,随着永明县委那辆破吉普车的远去,鱼湾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挂牌仪式前来祝贺的来宾,就都已经走完了,没有带走他们的一根草,也没有吃他们的一点饭、喝他们的一口水。唉,他们悄悄的走了,正如他们悄悄的来。
  吴永成却没有工夫去细想那些过于古怪的事情。新摊子刚成立,他要忙的事情多着呢!那些来宾们走了假模假样的、堆着一脸假笑、去陪着他们拉闲话。百废具兴,他忙着呢!你瞧,这会儿,他不是正和区管理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胡云珍谈心呢?!
  “老胡,咱们两个也都不是外人了,把你留下是我的主意,你得好好地帮我一把。”响鼓不用重锤敲,吴永成和他没有绕那些***,直接开门见山。
  “吴书记,我老胡是啥德行,你心里清楚。咱啥也不用说了,你去和别的人照应吧。咱这里你就放心。”胡云珍也没有多余的废话,更没有感激得拍着胸脯、山盟海誓得发下一河滩。他只是眨巴着他的小眼睛,一本正经地说了这么几句话。
  “那好。咱就准备参加召开的全体区、村两级干部大会去。在会上,我要宣布一些干部调整方案、还有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吴永成就这么结束了和他的主要助手的谈话,准备起身去外面的会场。因为今天地时间太紧。他不准备和干部们进行单个谈话了。这个工作,放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再进行吧。
  今天吴永成通知召开的区、村两级干部大会。主要参加人员是原来两个乡镇地全体乡镇干部、各行政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地人员有二百多人。其中:原玉平乡有行政村二十六个、原吴起镇有行政村四十七个。两家地乡镇干部六十三个。
  因为参加会议地人数过多。原来的会议室里,已经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吴永成干脆让办公室的同志在区委会的大门外不远处,找了一个比较大的晒谷场,临时设立了一个会场,宽敞得很。还可以让愿意旁听地群众也一起来参加。也算是一个鱼湾区新工作开始地鼓动、动员、宣传大会吧。好在现在还只是中秋刚过不久。天气还不算太凉。
  在大会上,吴永成首先代表新成立地鱼湾区党委、管理委员会。对鱼湾区美好的未来,做了一番颇具煽动性地描绘,然后话题一转,进入到今天大会的主要议程。
  首先,他宣布了一个干部交流方案。那就是原来在吴起镇工作的一般干部,全部到原玉平乡所管辖的村里去下乡,各村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五部的日常工作。原玉平乡的一般干部,上来接替他们原来的下乡点。
  吴永成这么做的意义很明显,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整顿原吴起镇那些干部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只有用这种掺沙子的办法,通过互相置换,在实际工作中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而原玉平乡的干部们来到上面的村里工作,又可以把新鲜的血液输入进来,从下到上地,影响一批区、村干部。因为原玉平乡的乡村干部在任力、王三平等领导下,已经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主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用吴永成再去多操心。只要给他们以好的致富项目就可以了。
  精神面貌的改变、工作作风的改进,对于让鱼湾区迅速走上工作的正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原吴起镇的副书记、现在的鱼湾区副书记(副科)吕平,暂时协助区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胡云珍,抓好全区的日常农村中心工作,分管党建。
  原吴起镇的人武部部长、现在的区人武部副部长元泉清,协助原玉平乡人武部长李根,利用农闲时机,把全区的基干民兵整训工作搞起来,使全区的基干民兵,成为发展鱼湾区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二是为了方便原来两个乡镇的群众办事,原各乡镇的粮站、供销社、医院、食品收购站、信用社等县级部门的下设单位,一律还是维持原来的运行机制,不集中搬到现在的区委所在地疙洞村;原来玉平乡政府所在地,暂时作为鱼湾区的过度性办事联络处,由原玉平乡政府副乡长、现在的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云清负责,主要职责是成为群众与区委相互沟通的桥梁,及时地把中央、省地、县等上级精神,以及区委的有关工作安排、和群众的呼声,上传下达。
  三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安排。吴永成根据目前县里的有关中心工作,结合本区已经展开的工程,安排了三项任务: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首先是今冬明春的农建工作。他要求全区动员起来,利用农闲季节,苦干一百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在全区四百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上,把一切能利用的荒山、荒坡、荒滩,都进行整地、挖坑,等到明年春季的时候,就可以在这些整好的地里,进行枣树栽植。
  “要想富,栽枣树”,后来就已经成了挂在老百姓嘴上的一句口头禅了。
  不过,吴永成现在动员全体群众进
  、栽树。是为了给区、村集体进行一些必要的经济集体要进行开展的公益性事业很多,光靠国家给拨的一点款项是根本不够用的。而没有钱,你又能办成什么事情?
  他可不想看到以后自己地管辖范围内。出现一大批的“空壳村”。
  正好当时农村的那些“四荒”(荒山、荒坡、荒滩、荒沟),中央还没有出台鼓励农民个人承包治理地政策。尚属于集体治理的范围内。而调用各村地劳动力进行义务劳动。也是属于当时地一个政策。叫“一平二调”,也就是说县、乡、村,你可以每年免费调集群众,进行一些基本建设,村里用义务工、积累工。来平衡劳力之间地出工情况。到了年底结算。你如果出工少。就用现钱来顶工。这也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们还与集体有着联系的一个方面。十几年以后。国家也就全部取消了,不再允许无偿地平调各村的劳力。也算是减轻了一项农民的负担。这也属于后话了。
  吴永成在会上安排的第二项任务,是针对一些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