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县长,你还是说主要存在地问题吧。”吴永成笑着打断了牛德望地拍马屁:“那都是县委、县政府集体领导的成绩,我个人又能起多大地作用哪?!”
  “啊?奥,对,是、是、是,那我就说一说现在下面各乡镇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牛德望尴尬地扶了扶眼镜,斟酌着合适的字眼吞吞吐吐地说:“这个、这个,乡镇企业现在发展的势头倒是很好的,可以说是蓬勃向上。但是,这个、这个,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我跑了不少企业经过调研,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咱们的许多乡镇企业,缺乏大量的技术力量,这也会大大局限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这个、这个,生存能力还是会受到影响的。”
  吴永成明白了牛德望所说的意思了:乡镇企业虽然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提倡下办起来了,可是由于缺乏所需要的技术力量,这就必然导致了成立起来的这些企业,也会成为寿命极短的一个夭折企业,只能昙花一现地消失在永明县经济发展的历程中。
  唉,这牛德望做工作认真负责,各方面表现也都挺好的,就是这个做什么事情也是瞻前顾后的,说一句话也得看人的脸色,这不知道是不是在那一场运动中落下的病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能这也是那些老知识分子的通病吧!
  嗯,这个问题是得马上解决,要不然那些刚刚兴办起来的乡镇企业,也会成为吴永成好心办坏事的半拉子政绩工程。
  “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在我国地历史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西周初年,天下待定,当时,辅佐幼侄成王的著名政治家周公,为此而广揽人才,他‘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终于天下大治。此事还被后来的人们演绎为成语典故。即‘握发吐’,也叫‘握发吐餐’。”吴永成不是急于回答牛德望的疑惑,而是给他和王平不紧不慢地先讲起历史典故来了
  牛德望和王平两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在这个时候。这个年轻县长又是在卖什么关子?这和县里面的乡镇企业缺乏技术力量又有什么关系哪?!
  吴永成也不吭气,只是微笑着望着他们两个发呆的表情。他不能把什么事情也直接给他们都包办了,有的时候,只是给他们一个启发。他也得通过各种办法来培养一批得力地助手们,要不然,事事他都一一躬亲,下面的干部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不动脑子、光会唯唯诺诺谈话的奴才们了。
  “吴县长,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到外面去招揽技术人才?”王平到底办公室呆了多少年,也能揣摩出领导们地一点心思。他试探着问吴永成。
  “对。我们就是要想办法从外面招揽人才。”吴永成肯定了王平的猜测。接着进一步借题发挥:“我们县才刚开始的时候,就说过要‘搭台唱戏’。可是现在台子搭起来了,让谁来唱戏哪?自然是请能人来唱戏了,这里面的能人除了有一定经济实力地以外,就是那些有技术能力的人,他们才是发展乡镇企业的主角,是中坚力量。”
  “唉,咱们从哪里能请来人家有技术的能人哪?有本事地,都在大城市的那些国营大厂里,架子那可是大着呢!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别说是到那些乡镇企业了,就是咱们县里地国营企业,也不一定能分到几个。”王平有些泄气了。
  “当年毕业地大学生就是能分下来几个,这会儿也不赶趟了。咱们就要从那些大城市地大厂矿中的那些工程师中想办法。”吴永成再次给他们点明了思考地方向:“‘星期日工程师’你们知道吗?这件事情,在前几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可是反响很大的。嗯,我记得好像是发生在一九八二年的事情吧,当时,我还在北京上学。”
  一九八二年的事情?牛德望、王平两个人再次相望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都过去几年的事情了,谁还能记得那么清楚!又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可吴永成就偏偏记得,他也是在上任县长的这个职位以后,要大力兴办乡镇企业,这里面当时他就考虑到了技术力量的问题。凭着前世的记忆和读大学时看过的那些报纸,想到了那个“星期日工程师”事件,在八月份的时候,还专门跑到县档案局专门翻阅了当时的报纸。
  当时的中国,国内的科技人员号称有800名,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闲置无事。新兴的乡镇企业则人才短缺,苏、锡、常地区,因而占尽了上海“星期日工程师”的便宜,成为上海智力及技术技能资源的强辐射区。
  回顾“苏南模式”中七、八十年代萌芽和勃兴的大批乡镇企业,一方面催生了上海为数众多的“星期日工程师”的诞生,另一方面,它的发展,也正得益于这些短期流动的科技人
  在现在的二十一世纪,“招才引智”已成为各地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加快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而科技人才的灵活流动,以及他们凭着提供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从需求方获取报酬,也早已是人们见惯不惯的常态了。可在改革初期,在将近30年前,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很多国营单位的科技人员,是在偷偷摸摸的状态下,向乡镇企业提供服务并收获报酬的,这些在职人员往往是星期六下午到乡镇企业,星期日干活,周一又出现在原单位上班,史称“星期日工程师”。在“星期日工程师”现象中,科技人才的命运,也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当时绝非个别的极端案例中,上海和武汉都有收取报酬的科技人员,被原单位告发,最后以“受贿罪”送上法庭并判刑。
  人力资源状况,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有人说:经济发达地区正是占据了相应的优势,才有今天的成就;对于后发达地区来说,因为先天因素不足,如何吸引人才流入和留住人才,则面临着许多难题,又进一步影响了经济发展。
  在文革中被打倒的“臭老九”们,虽然在一九七八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但是技术创造活跃和用武之地有限之间的矛盾,固守本职拿死工资、和业余兼职靠技术挣外快之间的反差,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也承担着风险。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星期日工程师”直接获取现金报酬,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而远超过这些人基本工资收入的兼职得来的钱,不仅烫手,有的工程师还为此付出了坐牢的代价。
  一九八一年底,上海橡胶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韩,在担任上海奉贤县钱桥镇橡胶厂业余技术顾问时,开发出新产品救活了企业,却因接受该企业付予的3400元酬金,被以涉嫌受~时的“韩事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光明日报》发表《救活工厂有功,接受报酬无罪》,掀起了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该不该拿酬金的全国性大讨论。最后,中央政法委一锤定音:韩无罪!
  解决“韩事件”,表明了党中央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心,表明了改革开放的鲜明立场和态度。在中央对“韩事件”定性之后,时任国家劳动部部长的赵守一,对知识分子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等问题作了答记者问,明确表示可以领取适当报酬。中央到地方各大报纸都对此事作了报道。知识分子八小时外从事第二职业成为合法。
  “吴县长,说是那么说,可这不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吗?国家能答应吗?更何况,上海离咱们这里那可是隔着好几千里地呢!”
  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章 招才引智(下)
  吴县长,说是那么说,可这不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吗应吗?更何况,上海离咱们这里那可是隔着好几千里地呢!”
  不用看,吴永成也知道这是他的副县长牛德望的疑问。
  嗨,真是个书呆子,怎么这么迂腐呀?!
  挖社会主义的墙角?这是什么时候的政治口号了?还真给搬到改革、开放的这个时代了!
  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可牛德望这位老知识分子,却是经过了那个动荡的岁月,却变成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熊样了。
  不过,吴永成知道,这也不能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埋怨牛德望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没有经过过去的那个年代的人,是谁也无法理解他们的心情的: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里,的确大大小小的运动,把知识分子们是整惨了,所以至今他们还心有余悸。
  “牛县长,看来平时你也是光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了。”吴永成拿“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知识分子的一句名言,和牛德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挖社会主义墙角这个概念,可不能用在这个现象上,国家早在一九八二年的时候,已经给‘星期日工程师’们正名了,这是充分挖掘知识分子的潜能,把他们拥有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这种事情,对于那些有技术在身的知识分子们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下乡来,即有事情做。还能挣到钱补贴家用。面子上也很好看,要比他们窝在国营单位死不死、活不活的强多了。
  至于你说到咱们离上海距离那么远、我们不可能请到那里的工程师来帮忙。嗨,我举那个例子,也不过就是给你们打开思路。咱们梁州地区、省直大企业里,就未必没有咱们所需要地技术人才呀?!何必舍近求远哪?!难道你也认为只有远来地和尚才会念经吗??!”
  牛德望不好意思地脸红了:“对、对、对,还是吴县长想得远。我这个人就爱钻死牛角,把事情想偏了。我这就召集有关部门的同志们落实布置这项工作。这下子。困扰咱们县乡镇企业发展的大难题也就解决了。”
  “老牛,请那些有技术的能人们,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事情。”吴永成叫住了急于离开、准备去落实的牛德望副县长:“你把下面各乡镇企业中。缺乏的技术力量。立个详细地单子,看看我们县到底需要那些专业方面的人才,又可以在省内的那些单位找到。必要地时候。我和岳岚书记也能出面亲自去请人家。招才引智嘛,没有一点三顾茅庐地诚意,哪能引来金凤凰哪?!”
  “吴县长,这种事情就由下面个乡镇企业的厂长们出面就成了,哪还用劳动你和岳书记的大驾哪?反正。那些技术员们闲着也是闲着,按照你刚才那么说。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给咱们帮帮忙,就能挣到一笔钱,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事情,估计也不费什么手脚。你们领导们每天地大事多着呢,还能顾得上料理这些芝麻绿豆大的事情?”王平不解地问。
  “说是这么说呀,可是咱们J省毕竟是个内陆省份,无论是干部职工,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在思想观念上,和人家那些沿海城市差得远哪!”吴永成感慨地说:“特别是那些有技术的老知识分子们,多少年来养成的正统观念,一时半会儿那是不可能一下子转变地,你说他们肯放下架子、从人家那上千人、近万人的大厂中出来,来帮助咱们这里小作坊似地乡镇企业吗?
  至于说到钱,嘿嘿嘿,君子困穷,安贫乐道,这是咱们老祖宗们几千年来留下的一种所谓的美德。也由此形成了咱们中国人特有的‘金钱铜臭’的思维定势。‘君子不言利’、‘君子耻谈钱’、‘重义轻利’等等,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干年来传下来的古训。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有人称钱为阿堵物。这种变态的情结在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最典型的就有陶潜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你说,要是让咱们那些腿上的泥巴还没有洗干净的乡镇企业的厂长们,去请人家,人家会来吗?所以,有的时候,通过组织出面,反倒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你说这些事情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那你这个政府办的主任就更说得不着调了!
  目前,咋咱们永明县来说,什么事情是大事哪?发展经济就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是全县所有工作中一切的一切的中心,其他工作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搞好服务。你别小看现在的这些破破烂烂的小厂子,眼下几年内可能还是不起眼,要是发展好了,那还真说不准会在它们当中,能冒出来那么几个利税过千万的大企业哪!!哈哈哈……”
  牛德望和王平也陪着吴永成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不过他们两个人的心中,那是很不以为然的:吴县长,你就吹牛吧,就咱们县的那几个破烂乡镇企业,你还想让它们出几个利税超过千万的大企业,那简直是在做梦!!
  吴永成却不是一点信心也没有的,他在前世的时候,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唯一的“世界名牌”波司登的“发家史”。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不知道波司登这个名字的人几乎很少。在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波司登曾评为“2006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及“2006世界市场中国行业十大
  可是,谁能想象得到,制造这一世界名牌的“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竟然是一个仅有8家用缝机、11位农民的缝组。
  当然。这个时间是在一九七六年地十二月
  。德康,也就是后来波司登集团公司的公司董事长。
  30多年来,高德康率领他的创业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虽。'坷,却也辉煌不断,由原先的一个村办小作坊,终究成为了全国、甚至于全世界著名的上市公司。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只是。吴永成现在却不能把这些事情告诉牛德望和王平两个人,就是说了,他们两个人也不会相信的!
  “老牛。清代地时候。不是有一位叫自珍的诗人说过一句话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嘛,我这里也把这句话引用过来。叫做‘我劝大家齐努力,不拘一格招人才’!总之一句话,那就是在下面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只要是咱们永明县能用得着地技术人才,有同学地找同学。是亲戚的找亲戚,实在不行了。就拉老乡关系,县委、县政府为他们创造一切宽松的工作环境,只要他们能够回来为家乡地经济发展做贡献,专职的最好,兼职的也成。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是像人家上海那些地方,想当‘星期日工程师’的,我们也欢迎。
  如果咱们县地群众,是为了到外面给咱们找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地,所有的一切车旅费用,县财政负责报销;寻找回来的技术人才,确实是为了我们县的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我们县委、县政府不仅是要对那些技术人员给予重奖,而且还要对引进记住人才的干部群众给予一定的奖励。”
  为了方便牛德望在招才引智方面的操作,吴永成进一步给他说得更彻底一些。
  “吴县长,你放心吧。只要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这项工作,我敢打包票,重赏之下,必有贤才。”从来不轻易动感情的牛德望,扶了扶快从鼻梁上掉下来的眼睛,激动地转身离开了吴永成的办公室,临出门的时候,他的手架起眼睛,在眼角胡乱地摸了一把。
  王平毕竟是领导身边工作了多年的老秘书了,在牛德望离开以后,他担心地问吴永成:‘吴永成,这个,关于招才引智的具体操作步骤,你是不是给岳岚书记商量过?他是不是也同意你的这个想法?毕竟这里面要牵涉到县财政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这个事情,我在前一段时间就跟岳岚书记通过气。岳书记的意思是说,这次招才引智的具体实施方案,就以咱们这边县政府的文件下发。前一段时间,被开府镇粮站的那件事情,搅得不少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了。这才拖到了现在。”
  吴永成很欣赏地望着他的这位办公室主任,有这么一位谨慎的助手,自己在官场上无形中也能走得更稳一些,自己在前世的时候,虽然说在官场上也混了十几、二十年,可是最大的官也不过是一个乡镇的闲置正科级而已,对于县一级领导之间的微妙关系,还真正地没有具体体验过。
  “那好吧,吴县长,我这就去按照你刚才的意思,去起草一份具体的实施方案。样稿出来以后,再来请你把关。”
  。。。。。。
  永明县政府关于大力开展招才引智的文件出台以后,在永明县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再在各县直机关、各乡镇的动员之下,可以说,只有是有几个在外面工作的、涉及到技术方面熟人的干部群众,不论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好,还是只在小学、甚至于学前班(那时县城一级还没有幼儿园)一起读过几天书、好有一点联系的也好,统统发信联系,有条件的则名正言顺的利用单位的电话,天南地北的胡乱联系,正如老百姓们所说的:“有枣处也一杆子,没枣处还是一杆子。”
  不过,这么一折腾,短短一个礼拜的时间里,还真有几个身怀技术专长的技术人才,来到了永明县的乡镇企业,带着技术资料过来,帮助他们把关零件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标准。这些人当中,有的是退休下来的工程师,有的是大工厂里的八级老师傅,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专长,有搞热处理的,精加工的,测量的,在业务上还都是一把好手。
  吴永成也没有食言,在这些技术人才来到了永明县以后,马上按照县政府出台的有关文件精神,对引进技术人才的干部群众给予了一定的奖励。
  同时,吴永成还专门拖着县委书记岳岚,两个人亲自下去安排这些人员们的食宿,问寒温暖的,把那些专业技术人员感到得一塌糊涂:他们从来也没有想到退休以后,跑到这里来挣几个零花钱,还能受到人家当地县委书记、县长的这么无微不至的关怀。
  这些永明县引进的贤才,是来自于省内不同的各大企业、单位的,这些人在这里受到了如此好的照应,他们本身也是一个活广告。在他们的带动下,又有更多的退休技术人员,加入到了永明县乡镇企业的发展热潮中。永明县的乡镇企业由原来的虚假兴旺,此时正儿八经地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天,吴永成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高兴地看着县经委送过来的经济发展月报表。突然间,电话响了起来。
  “喂,我是吴永成,奥,老胡呀,你有什么事情?什么,你们鱼湾区的那个机修厂,在外面找到了一个技术好手?那是好事嘛。什么,还要咱们县里的领导出面去请?我说,老胡,你不就是县委常委嘛,名正言顺的县委领导呀,有你出马应该没有问题了吧!啊,你说人家点名我这个县长去请?行啊,我今天下午到你那里去一趟,先听一听具体的情况再说吧……”
  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一章 都是胡云珍闹的事
  湾区的那个机修厂,本来是在五、六十年代,全国号农田水利设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时候,应运而生的。
  自打成立以来,这个机修厂,也就是为一些农机做过一些简单的修配而已。
  不过,在这个厂子里,还真的有一点机器设备,比如说刨床、冲压机等等,那也都是通过上级部门,配套无偿下发的。
  近几年来,因为实行了家庭量产承包责任制,各个大队的大型农机设备,派不上多少用场了,也就闲搁在各个村委会的大院里,任凭风吹雨打,逐渐变为了一堆废铁。那个机修厂,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只留下几个看大门、的,其他的人跑回村里经营自己的承包田去了。
  吴永成在鱼湾区当区委书记的时候,就曾经打过这个机修厂的主意,想把它再重新利用起来。可是那会儿他手头的工作太多,只顾了抓鱼湾区基础性的工作,还没有等把基础打好,就迎来了永明县县级换届工作,他也就施施然离开了鱼湾区,成为了建国以来永明县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县长。
  就在前一阵子,永明县召开了经济工作大会,号召全县大办乡镇企业的时候,鱼湾区新上任的区委书记、兼区管会主任胡云珍也把主意打到了这个闲置了几年的机修厂身上。
  现在的胡云珍可不比在鱼湾村党支书的那个时候了,人家现在也是永明县的县委常委了,又跟着吴永成在鱼湾区干了几年,那想法、眼光,可不是一般的乡镇书记、乡镇长们所能比的。
  自从那会儿全县的经济工作大会召开以后,胡云珍就苦思冥想,怎么样才能在全县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中,在各乡镇之中力拔头筹哪?
  别忘记了,在整个永明县的十九个乡镇中,只有他鱼湾区是两个乡镇整合在一起的。也只有他胡云珍这个乡镇书记,才挂着县委常委的头衔,还是书记、主任党政一头挑,那可是副县团级干部啊!是直接属于地委领导地干部,和他们那些别的书记乡镇长们,级别上就差着一大截,工作上那当然也得要比其他的乡镇高出一大截来,要不然。不用人家县委书记、县长点名批评,就是臊也把自己给臊死了,那还不如回家找个尿盆,自家一头栽进去!
  哼。咱胡云珍可是要脸面的人啊!
  就是在这种精神斗志鼓舞下,胡云珍利用职务之便,把全县各乡镇兴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