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个企业必须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销售、管理等成本经过科学核算,制定成本控制指标。
  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嗨,这还是企业管理中的老一套办法,说穿了其实也是在节流上下功夫的。吴永成听着王超的汇报。心里不以为然地想。
  当然,作为前世里有过企业工作经验的吴永成也知道。王超所说的那些措施,在企业管理中,也并不是说不管用的。可这些措施,是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地负责人来说,那都是非常清楚的。可尽管他们也非常明白这些道理,但往往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是在年终的工作总结中,洋洋洒洒地高谈阔论一通而已。
  可真正的国企改革。单凭这些小儿科的办法。是远远不能解决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的。
  “那,王局长,你能不能说一说,在咱们全县地国营企业中,那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作为全县企业学习的榜样哪?”尽管吴永成认为这些措施对于使国企重振辉煌。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既然是自己让人家王超大胆地说地,那么出于礼貌。也应该听人家讲完,说不定从中也能吸收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哪!
  “咱们县酒厂在这一方面就做得不错。”王超见自己的发言引起了吴永成县长浓厚的兴趣,讲的更有信心了:“比如说,他们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之中,对原辅材料规定了破损率、消耗率,对原酒和成品酒规定了出酒率、合格率、优质率,把质量、物耗、产量三项指标与工资、奖金挂钩,超罚节奖,全面推行了以计件、定额为主,与质量、损耗挂钩的效益工资制,有力地提高了全员抓节能降耗的自觉性。
  还比如洗瓶车间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破损率下降2,全年节瓶六千个,节约成本费用一千多元。在原酒生产上由过去的曲配制,改为糖化霉、干酵母,年节约成本两万元。自己加工大中型盛放原酒地铁罐,节约资金一多万元。
  不仅仅如此,县酒厂还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油’地活动,年节约不下一万五千余元。
  同时,他们在采购设备、原辅材料、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时,一律实行计划列项、逐级审核、货比三家的办法,比以前降低办公等费用五万余万元……”
  “不错、不错。王超局长对咱们县的酒厂的情况,可真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哪!”吴永成笑呵呵地打断了王超的长篇大论:“看来,王局长地工作还是做得很认真地嘛!”
  “酒厂是咱们县的利税大户,作为主管局地领导,当然应该掌握企业的全部情况。”王超谦虚着说。
  “可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咱们县的这个酒厂,从近几年开始,经济效益存在着严重的滑坡现
  。的产值报表发现的,估计你们也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了吧?!前几年,我们酒厂生产地‘梁州香’白酒,还是省优、部优产品,可从八三年开始,我们酒厂地产品却只能在我们县附近的几个县地市场周围徘徊,甚至于到了今年沦落到了卖原酒的地步,是不是这种状况?!我甚至于怀疑,再过三、五年,我们县的这个酒厂能不能生存下去,还很是一个问题!”
  “吴县长,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我们也多次分析过。”王超心虚地看了看吴永成,大着胆子分辩道:“七十年代的时候,咱们省的名酒实行票号分配制,根本就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这就给咱们县的‘梁州香’很大的一个市场。可这几年,人家名酒厂扩大了生产规模。市场上也取消了用票来购买。
  这样就把我们地‘梁州香’白酒地市场份额都给占了,直接导致了咱们县酒厂经济效益的连年滑坡。”
  “我的同志,在这些问题上,你不要光考虑客观因素,还要好好地在自己的主观因素上找出原因来。”吴永成不满地敲了敲桌子:“好好动动脑筋,应该能想出办法来的。”
  “吴县长,要不然咱们也把Z|。场演讲报告吧?我听说,有不少企业都请过。”县经委副主任谢明德开口了。
  “步幸升?”吴永成经谢明德这么一提醒。想起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名人。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一篇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通讯说:“Z。。。幸升在党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全厂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方法,使这个小厂地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成为浙江省一流的专业衬衣厂……”
  新华社的“编者按”写道:“Z。Y县衬衫总厂厂长步幸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其主要经验是:甩掉产品包销的拐棍。自己到市场上创牌子,闯路子。以三新(款式新,衣型新。装潢新)、一快(转得快)取胜,大胆改变现行制度。创造一套治厂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起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报道首先作为内参送到了党中央地总书记案头。总书记当即批示:“对于那些对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讲。步幸升地经验。应当是一剂治病的良药,使他们从中受到教益。”
  来自中南海地支持使步步幸升成为一个榜样,一个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可供借鉴的样板。他地大胆探索,使人们隐约看到改革的方向。新闻记者们蜂拥而入HY县城,写下之间。“造星机器”使步步幸升成为这个国家最知名的工厂厂长。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团挤满HY县城。自HY建县以来。人们从未见到那么多地外地人。他们操着各地地方言。往来于HY县各条街道。口头词是:步幸升,市场竞争和企业自主权。
  而步幸升本人则匆匆地往来于祖国各地,在掌声与鲜花之间,他一次次地演讲改革的经验……”
  《人民日报》的报道,使步幸升成为1984最知名的新闻人物。“甚至从解放以后中国报刊电台所发表的人物报道来看。步幸升也算是继焦裕禄、雷锋之后地又一重点人物。”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吴永成也看过那份报道,他认为步幸升是一个有独创精神地厂长。他对于过去那种‘大锅饭’、‘铁饭碗’地旧体制深感不满,利用扩大企业自主权地机会,作了一些大胆地改革尝试,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他对外努力搞活经营,到市场上去竞争,以品种多,花色新的优势在大上海取得了一席之地。在企业内部,他改革了分配制度,按职工劳动实绩进行分配,并从生产实际出发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生产现场管理也颇具特色。
  不过,他知道扩大企业自主权只能解决企业一时的困境,而要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所存在的痼疾,并不是那么简单地问题。最起码,这几年地各种媒体报道中,步幸升就失去了踪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做个演讲哪管什么用啊!再说了,步幸升离咱们省那么远,还不知道去哪里找他哪!还不如咱们县直接把全国有名地‘企业承包大王’请来,让他给咱们指点、指点。”还不等吴永成开口说什么,经委主任李永明马上否决了谢明德的主意。
  汗,怎么自己不好好地想办法,光把希望寄托到了别人的身上?不记得《国际歌》中的那句有名的歌词嘛
  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还得靠我们自己!”
  吴永成苦笑着看着他面前的这几个永明县所谓地工业管理行家:他们怎么老想着走捷径哪?
  不过,李永明提到的这个“企业承包大王”他也是知道的,可以说这几年里,在全国国有企业来说。那也是有着鼎鼎大名的“牛人”。他的名字在当时时常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各种媒体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他就是马生力。
  国有企业承包制,是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功的背景下实施的。
  一九八四年,时任SJZ造纸厂业务科长地马生力的一纸书》,在整个SJZ市引起了轰动。
  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提出了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决定》颁布后,全国迅速加快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从一九七八年的土地承包到一九八四年国企承包,“马承包”生逢其时,一夜之间创造了国企改革地历史。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生力出任SJZ造纸厂厂长,他在承包了造纸厂后,推行“层层承包,责任到人”地管理方法,使长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这家国有企业,很快就扭转了亏损局面。
  承包头一个月,造纸厂就实现利润21万多,比最初整年。还多。这一下子震动了全厂,也震动了全市。
  第一年承包期满。马生力完成了140元的利润,比他的承包指标7万元还翻了一番。第二年又盈利180元。经新闻报道宣传,“马承包”在全国也出了名。
  马生力“承包”国有企业,当年扭亏为盈的事迹经媒体报道之后,他旋即成为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风云人物。先后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400个荣誉称号。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马生力走遍全国,做了600场经验报告会。
  一九八六年年底,马生力获得“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和“勇于开拓地改革者”称号。在全国掀起了“向马生力学习”地热潮。各种大红证书就塞满了七只大皮箱。
  “一包就灵”的改革神话,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许多处在困境中的国有造纸厂。纷纷找上门来要求马生力承包。
  一九八七年,以推行承包贰出名的马生力,为了发展企业,他吸收了横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一百多家亏损造纸企业,当时中国最庞大地“中国马生力纸业集团”正式成立。集团年产值曾达4元。
  不过。作为后世穿越过来地吴永成却非常清楚这位承包大王后来的结局。也就是一、两年之后地事情。
  马生力这个承包企业大王当时是红极一时,然而。由于他组建的那个纸业集团的企业太过于分散,0个承包分厂的法定代表人,疲于应付,使集团很快就举步维艰,且累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大本营——SJZ造纸厂。不久该厂也陷入困境。
  特别是一九八九年的一场意外事件(试验失败引发火灾),更使艰难的马生力纸业集团雪上加霜。+
  一系列的内外因素,使集团无法再支撑下去。一九九一年五月,马生力造纸企业集团正式宣布解散,他原来承包的SJZ造纸厂中不仅未获利,而且背上了许多债务。
  一九九五年马生力被上级通知退了下来。企业之后,这位全国知名的优秀企业家,当街卖起了包子。
  吴永成在前世看到马生力的报道以后,认为这位承包大王起初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所谓历史宏大的湍流,他只是一个喜欢按照自己的直率想法做事情的人,直觉告诉他“工厂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些”。
  但搞集团化企业,那是他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失误,那时候太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且是跨地区、跨省,管理失控,不仅未搞成集团,还累及大本营。第二个失误是就是太突出了个人,没有突出企业的品牌。
  “对啊,要想改革国有企业,这个企业的产品品牌,那也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呀!”吴永成想到这里,眼睛一亮:只要发展起来了自己的企业品牌,这也就奠定了企业在十几年、甚至于二十几年的发展基础!原来的吴起镇和玉平乡合并以后,当初自己为什么坚持改名为鱼湾区?那还不是为了这个鱼湾已经打出来的品牌吗?!品牌效应的作用,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四十八章 国有企业的改革(下)
  好了,大家与其坐而论道,反不如咱们到下面的企业看。”吴永成站起身来,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们几个人:“今天咱们就先去酒厂做一个调研,也许能找出一些发展的思路来。
  这个酒厂可是咱们县国营企业的龙头老大,我们就从这个老大开始,解决国有企业老大难的问题吧。”
  显然县长对自己的建议不怎么看重,李永明、谢明德等人也只好讪讪地跟着吴永成后面,准备陪同县长下企业搞调研。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永明县酒厂位于离县政府大院不到二里地的地方,具体地来说,是位于永明县城的西关。距离倒是挺近的。因为路程也不算太远,吴永成也就没有让办公室主任王平叫车,直接和他们几个人以步当车,走着前往永明县的酒厂。
  在那个六、七十年代时候,人们规划建厂的时候,也不考虑什么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尽可能地把一些企业建在了县城的周围。这对企业的干部职工们的生活条件来说,那是很方便的——毕竟在县城里,无论是购物、还是小孩上学,远远要比钻到下面的乡镇要强了许多。
  就这样,永明县的几个县营企业除了县水泥厂离县城远一点之外(说远其实也不算太远,也就是个五公里左右的样子,这也是相比其他企业而言),就都在县城里安家落户了。
  可有方便的一方,就会出现不方便的一方。
  这不,吴永成他们几个人步行到离酒厂还有五六百米的距离时,就远远地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酒糟味。
  “王局长,你知道咱们县的这个酒厂是什么时候建厂地吗?怎么把厂址就扎在了县城哪?这附近都是居民区,对群众们的生活有不少的影响吧?!”吴永成皱着眉头问身后的王超。
  永明县工业局局长王超紧走几步。基本和吴永成同行以后才回答:“吴县长,咱们地这个酒厂,是在六五年建厂地。虽然这附近都是老百姓们住的地方,可是并没有什么影响。酒厂在生产的过程之中。并不会有什么污染产生。相反。对附近的老百姓们还挺有好处地。”
  “嗯?这我倒要听一听你的解释了?有什么好处呀?”吴永成面色古怪地望着王超,心想:不错,酒厂是不会产生什么有害地废弃物、废水,可这鼻子里充斥的酒糟味。难道就很好闻吗?!
  王超以为吴永成还真地不懂这酒厂的工艺流程,笑着给他解释说:“吴县长。您看,这酒厂附近是城关镇的西关村所在地。村里的老百姓们家家户户都喂牛、猪这些牲畜。酒厂生产酒以后的下脚料酒糟,就是很好地饲料。每天村里地老百姓们拉着个小平车,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家里喂养牲畜地饲料备足了,相当方便的。一斤酒糟现在不过是一分钱。成本比蚯蚓喂猪也便宜的多。”
  “那你有没有考虑到到了夏天。这满县城里弥漫着的酒糟味,还有这露天堆放的酒糟。会滋生大量的寄生病菌?要是有什么传染病在县城里蔓延开来的话,那个老百姓拉酒糟便利的一点小方便,还算是什么好处吗?”
  此时,他们几个人已经来到了酒厂大门口,吴永成指着酒厂大门外露天堆放的那几大堆酒糟,以及酒糟上飞来飞去的几大群苍蝇、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飞虫,反问王超。
  王超被吴永成反问得哑口无言、满脸通红地退了下去。
  而一旁陪同的经委主任李永明,心里却对酒厂的厂长王建业一肚子的恼火:***王建业,你这不是要出我的洋相吗?分明早晨我就让办公室的人下了通知,要求各企业紧急清理环境卫生,可你这一大摊子酒糟,不是给我咋县长跟前上眼药吗?!
  其实李永明也是冤枉了人家王建业了。早晨接到了经委的通知以后,王建业就组织全厂的干部职工们打扫厂区卫生。可是因为酒厂是三班倒的上班时间,夜班的工人们刚刚回家,早班的工人们来了以后,就得马上开工。
  酒厂的生产和其他企业可是不一样的,一个酒班要是耽误了生产时间,就会影响几天的生产任务。所以一线的工人们那是绝对不能抽调的。
  这样一来,也就只剩下了二十几个行政人员。可酒厂光能看见的厂区就那么大,这些个人连厂内卫生也够呛,哪还顾得上收拾大门外面那几吨的酒糟?!
  再说了,一时半会儿的,那么多的酒糟,也没有个地方安置它们呀!
  “吴县长,李主任、王局长,欢迎领导到我们酒厂光临指导。”
  永明县酒厂的几个厂级领导们,已经在大门口等着迎接吴永成他们的到来了。
  真是奇怪呀!自己来这个酒厂,也是临时起意,怎么这么快酒厂的领导们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还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
  吴永成纳闷地回头看了看随行的几个人——王平、李永明、谢明德,还有王超。他们几个人就一直和自己在一起的呀,也没有看见过他们离开自己打电话?这会儿还没有手机那种方便的通讯工具,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哪?!
  唉,看来中国的官场就是这样的,别说保守什么国家机密了,就连这么一点小事情,人们也要千方百计地在这上面动脑筋。真是奇怪了,有这种处处琢磨领导们心思的工夫,干点什么正经事情不行哪?!
  真要是官场上所有的人,都能把这份聪明才智,用到了正经地方上,那该有多好呀!
  “吴县长
  我们酒厂的厂长梁得展。老梁,吴县长,这次下来研,看怎么才能把咱们的酒厂办得更好!”县工业局局长王超抢先一步为吴永成做了个介绍。
  梁得展是一个年近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高高的身材已经有一些发福,挺起的肚子。带着健康红色的大脸庞,说明了此公地身体一直保养得相当不错。
  “认识、认识。老梁是咱们永明县的龙头企业的当家的,个咱们永明县地财政收入做了不少地贡献,我这个一县之长怎么会不认识哪!”吴永成亲切地握着梁得展的手。谐地说。
  “吴县长。你这么说,我可真有一点惭愧得无地自容了。酒厂有成绩,那是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梁得展可不敢贪天之功。”梁得展看来见过的场面也不算少了,起码在吴永成这个县长面前。没有摆出什么诚惶诚恐地样子来:“吴县长、各位领导,那咱们是不是先到会议室休息一会。我给各位领导做个全面的汇报?!”
  “不用那么麻烦了。老梁,还是你陪着我们到厂区、车间转一转吧。其他地领导们。你们也不用这么多人围着我们转了。不能因为我们下来,就干扰了你们正常的工作秩序。”吴永成淡淡地笑了笑,他知道会议室里肯定是摆好了水果、茶水这类地东西,所谓汇报,也无非是拿出去年的工作总结。照本宣科地来一套官场上的文章。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从那些官面文章中,是别想听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地。
  “那、那好吧。我就听从领导地安排。”梁得展愣了一愣,但马上就反映过来,连声答应着。回过头对他的几个副职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离去。


  梁得展这个不经意地小动作,也落到了吴永成的眼里,看来这个梁得展在酒厂的地位,也是属于绝对性的一言堂作风啊!他笑着对那几个离去时和他打招呼的酒厂领导们点了点头。
  而此时,酒厂的一把手梁得展,也在心里暗暗地忖摸着这个年轻的县长吴永成。他在酒厂三十多年了,也接待过无数次的上级领导视察和同行们的观摩,可还出来没有接待过这样形式的的领导视察——一进大门,连办公室也不去一下,就提出来直接下车间、看厂区。
  看来这个年轻县长来者不善啊!梁得展心里马上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戒备。
  “老梁,你们的这个厂区面积不小吗,起码也有一百多亩吧!”吴永成一边随意地看着酒厂内部周围的环境,一边问梁得展。
  “呵呵,吴县长好眼力。咱们的这个酒厂占地一百二十亩。六十年代建厂的时候,土地都是国家划拨的。那会儿我还是一个酒厂刚刚进厂的小临时工呢”梁得展说完这句话,随即话题一转:“不过,那会儿建起来的厂子,面积差不多都是这么大。像咱们县的五金厂,才二十多个干部职工,厂子就占了七十多亩地。农机厂也就是五十多个工人,那个厂区比我们酒厂的还大,差不多有二百多亩吧。”
  “奥,那酒厂这会儿有多少干部职工哪?”吴永成有点感兴趣地问了一句。看来这个梁得展还真是个人精,自己随意的一问,他也能从中听出什么味道来。不过,自己的这个想法,也才是刚刚看到这么大的厂区以后,突然间产生的,难道说这个梁得展会看穿人的心思?!真是无稽之谈!
  “吴县长,我们酒厂现在拥有职工二百多人,其中国家干部三人、固定工五十七人、农民合同制临时工一百六十人。”梁得展停住脚步一本正经地汇报。
  “农民合同制临时工?”梁得展的汇报一下子勾起了吴永成的回忆。他前世刚刚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时,就在一个县的酒厂工作,那个县离永明县一百多里地。在那个厂子里也有大批的农民合同制临时工,他和那些身份的工人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