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不可能?人家楞虎家的婆姨怎么就不可能怀上孩子?你这个憨五儿,你还小嘿,啥也不懂。只要她是女人,结了婚就就都会怀孩子,十个月以后就都会生孩子,老天爷造下个女人就是专门让生孩子的,她怎么能不会生孩子呢?除非她不是个女人!她也和楞虎成亲一年多了,也早就应该有个孩子。唉,老天爷真是不公平,能多生的不想生,我想多生两个,国家又不让生。五儿,你三姐的命真苦呀!你说你姐夫让人家提拔到公社,也太早点了。要是能再晚上三、五年。我们生下了两、三个孩子,那时再去公社,那该有多好啊。像人家胡云珍一样,孩子也生下一堆了,官也当上了,美气地事都摊上了啊!怎么啥事情到了我这里,好事就不能两全呢!”说着说着,吴永成的三姐吴永霞触到了痛处。又开始抹开眼泪了。
  吴永成这会可没心思再听他的三姐唠叨了,他的心里此时像塞了一团乱麻:不会吧,哪就那么神,一枪就中靶心?我哪有那么高的命中率呀?前世生第一个孩子,那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呀。记得结婚两、三年了,都不见孩子的影子。大大小小的医院跑了多少次。西医、中医,只要有点名气的医生,都上门看过;求神、拜佛,凡是听人说沾点仙气地大山、小庙,他的母亲和妻子都不辞辛苦地求过:烧香、磕头、许愿、布施……把所有的好话都献给了泥胎、神像,好不容易才求来了一女;又隔了好几年,第二胎、一个男孩子方姗姗降临人世。这子息不怎么旺呀!怎么闹了个穿越,自己一下子怎就变成了“枪神”了??弹不虚发呀!难道这就叫什么枪神无敌?
  恼火!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那次与李琴发生荒唐一夜情的事后,吴永成就有个侥幸心理:荒唐事已经做了,可千万别种下一、两颗能成活的“人芽”。要是真让李琴中弹、受了孕。“人芽”壮萌发、成长、出生,那他吴永成造孽可就大了:成了“种马”不说。还得再改个日本名字,网上说人家日本的女人名字爱叫“裤带松子下”。他吴永成就只能叫“未婚先有子”了,正好是绝妙地一对。
  想到这,吴永成自己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真淫荡的两个名字呀!难道穿越过来,就为了找这么一个“日本名字”吗?荒唐啊,荒唐!
  吴永成细细回忆了那夜发生的一幕、一幕。苦恼之余,又感到万幸:幸亏自己在后半夜时,革命意志坚定。坚决抵制了美人计的诱惑。不肯再乱开一枪!体现了一个GCD人应有的情操,要是听了李琴那臭婆姨的话。让她甜言蜜语一哄,妙不可言的肉体再一勾引,来个什么加固之类的,那就说不定就不是现在的情况了。保不住再来几枪,就能命中好几个目标,那就更惨了:一胎整出三、四个来,他吴永成这一辈子就有好戏瞧了——大学里是班长,回到人家的家里,还是班长。可又一想不对呀,现在还没出现B超,谁知道李琴肚里到底有几个孩子?
  吴永成暗暗乞告:天上过往地各路神灵都听着:保佑李琴肚子的孩子只能是一个,别再搞什么双胞胎、龙凤胎之类地名堂了!
  “五儿,五儿!”吴永霞见吴永成神色不对,脸如槁木、没有一点表情,奇怪地问:“你怎么了?五儿,是不是你看上人家楞虎家婆姨了?人家怀上孩子,你怎么就这个样子啊!你可小心点啊,那个婆姨一看,就是个会勾引男人的货,你可不敢乱起心思。你地身份和她不一样!你是大学生,尊贵着呢。她是什么?她是就个村里甚营生也没有的、嫁了人的婆姨,不就是脸蛋蛋长得俊一点嘛!你可不敢和她瞎鬼哄!楞虎又常不在家,小心她勾引得你上了炕,和你睡上几回,就把你讹住了!五儿,你要是个村里受苦的瞎汉,三姐就什么也不跟你说了。可你自家的身份不一样,不敢跟村里的那些年轻二杆子、灰鬼们学!啊!三姐我这是为了你好。过几年不知道有多少城里的好女子,抢着、追着要嫁给我家五儿呢!到时候,由你挑、由你拣、拉出哪一个来,不比她楞虎家的婆姨强上几十倍!”
  “哎呀,三姐,你说到哪儿去了,”吴永成被三姐吴永霞点破了心事,脸涨得通红:“人家楞虎家地婆姨李琴我又不熟。这两年,我经常在外面上学,在村里都没和她说上几句。人家也不一定就认识我,怎么就可能勾引我呢。你胡说些什么呀!”
  “没有就好!”吴永霞若有所思地望着吴永成,慢条斯理地说:“五儿,三姐我就是给你提个醒,别没事惹出一身骚来。你三姐不是笨人,这村里的人都知道!我地眼睛也毒着呢,你从小就是三姐我带大的。心里有什么鬼花样,三姐我也能给你摸得一清二楚。我的眼里可揉不得半点沙子。要是让我听到你们俩个有一星半点的不对,我就敢上门去撕了那个不要脸的狐狸精!五儿,你是我唯一的亲弟弟,从小
  把你当宝贝一样亲着、哄着,谁要是敢来祸害我家的第一个就不放过她(他)!”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听着三姐吴永霞这充满慈爱、而又杀气腾腾的一席话,吴永成不禁感到后背心一阵阵发凉:天哪,这世界上哪有这样的爱呀,怎么让人听起来觉得
  鱼湾大队的社员们,可并不因为马柳平和楞虎家的婆姨报名不生二胎,就显得对计划生育感光趣了。
  他们心里自家在算自家的帐:从去年、0四月份,全公社实行了“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后,大队就不再组织社员们集体上地劳动了。原来联产计酬时分的几个小组,也马上解散了。现在都是各家各户独自为战!劳力多的户和缺少劳力的社员家庭,一年下来,地里的收成,一眼就能看出差别了。差别还不是一般大!
  农村嘛,你种地缺少了劳力哪还能行?你马柳平是吃公家饭的,你要是不愿意搞那个计划生育,估计县里和公社的那伙神神们,也饶不了你;至于楞虎家,那就更不能比了。人家楞虎在外面当了几年工人,挣钱挣得连过年都舍不得摞下营生。家里不知道存下多少票票(钱)了。人家就是把那几块破地扔了,一年到头,还不是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鬼才上你们的当呢!说不定楞虎家地婆姨和大队订什么合同、保证。是他们大队干部早就捏好的套子,让咱们这些憨人们钻哩!去你们的,你们以为咱大字不识几个的社员们就哪么憨?哪么容易上你们的当?呸,太小瞧人了!
  谁说农民们都是小农意识、目光短浅?他们认为自己考虑得长远的多呢:别看现在多生几个孩子,吃得多、穿得多、开销也大,现在的日子是紧巴点;等过上几年、这些孩子们长成十四、五岁了,那就是一伙地里受苦的好劳力;国家现在地政策又好,只要劳力多、地里肯吃苦。地是不会亏人的。没听老人们说嘛“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地是刮金板,越刮越生钱”!国家的政策好再加上自家的劳力多、用不了几年,苦日子就能一下子翻过来。而且那光景还是越来越好;你要是自家家里没几个好劳力,那地又不会自己耕、粪也不会长了腿跑到地里去、庄稼难道就能自己长出来吗?就靠大队喇叭上干部们说的哪一点国家给独生子女的照顾。连牙缝也塞不满,就不用说能塞饱肚子了。咱也不指望占国家地便宜,自己多打粮食自己吃吧,谁爱享受国家的哪一份照顾,谁享受去吧!反正咱是不稀罕。
  各小队的小队长们跑了两天下来,嘴都磨薄了,可没一个人能听进去他们的宣传:。白眼看了不少,冷言冷语耳朵里也灌了不少;更有甚者,讽刺、恶言恶语纷拥而至:
  凭什么你自己家的婆姨生下四、五个娃了,到了我们这就只能生两个?凭啥呢?就凭你是生产队的队长。还是凭你比我们多吃了几年咸盐?”
  “我们好说,你们干部们怎么说。我们也跟着;你们干部怎么做,我们也学着。可是你家的二闺女,不是也生了两个娃了嘛?只要你回去,先让她去公社做了那结扎还是什么的,我们保证二话不说,马上就跟着你们去公社医院!”
  几个生产队的队长家里也被闹得不安稳。大队说是让干部家属们带头。回家才和自己的婆姨,儿女们一说,立马就炸了窝:“你地是些什么官?一个生产队的破小队长,你认为你是谁?你要是像人家马柳平一样。又是公社地干部,还是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不用说在娘娘肚上开一刀,就是开上十刀娘娘也愿意!好地不跟上人家学,这轮到割一刀了,你倒学得挺快的!要割你自己割去,别和我说。我还要再生几个,要把你阄了,我就再去找别人生!”
  “爹,你说你当的这叫什么干部?人家当干部,是为了能照顾到亲戚众人!你倒好,我出嫁以后,什么好处也没沾上,怎么这开刀、结扎倒能照顾上了?还要带头哩!我看你这生产队的队长,也趁早给人家放下吧!”
  这闹球的个甚咧!跑了几天,啥也没说成个啥,倒弄了个里外不是人!这干部不能再当了。安安稳稳种咱的地,啥心也不操,也不用再干这出力不讨好的窝火营业。几个小队长憋屈得回到大队,和马柳平诉了半天苦。其中五个生产小队,就有三个队长要摞挑了——不干了。
  “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这又不是玩小孩过家家,”马柳平也有些火了,“遇到点难事就不干,哪还像个啥人咧。走,咱们集体行动,先去咱村里养的最多、也最穷地刘三明家。给他好好讲一讲,他为什么这么穷,主要就是因为他生的太多了。现在生了七个了,还要生。越生越穷,要是他还这么乱生,哭地日子还在后头呢!”
  “我咋了,我生的七个就算多了?你们大队的干部是不是欺负我刘三明家里穷,平时见了你们大队干部们给你们散不起好烟?”,大队干部上了刘三明的家,马柳平开口才说了几句,刘三明马上开口就来了一大串:“我生了七个怎了?我生了七个都是女子,全是赔钱货。就没一个是个带把把的?你们还嫌我生的多,不怕你们大队干部在这,咱明人不说暗话:我还没生够呢!不生出一个小子来,我和我婆姨就日夜加班,不停息的干!你们想让基干民兵捆就来捆吧!愿意打就打,愿意骂就骂。我肯定不吭一声。不怕你们笑话,我还嫌我老婆生得少哩,恨不得让她就像我家的老母猪一样,一窝能生下十几个才美气呢!”
  第二卷 发展 第九章 民办教师的待遇
  马柳平踌躇满志、大张旗鼓地带了大队和小队的八、九个干部,浩浩荡荡杀往鱼湾大队最穷的、生孩子也较多的(生了七个女子)刘三明家,准备给他痛陈不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多生孩子的坏处,争取从刘三明家打开个突破口,以活生生的例子教育全大队的社员们:只有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才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早日走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马柳平这几天把县里发的红头文件,都快全部背下来了。中央不是号召要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嘛,这会儿他肚子里可是塞满了宣传计划生育的好处。谁敢和他辩论,他自信凭自己肚子里装的中央号召、县里的红文件精神,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况且还有一个普通社员——楞虎家的婆姨、李琴给大家做出了榜样。人家一个妇道人家。丈夫楞虎又不在家,还是三代单传,按上头的精神是完全可以再生育二胎的,可人家偏偏就响应了中央的号召,放弃了这个机会。难道全大队的男社员们还不如人家一个婆姨吗?
  说辞准备了一大堆,可只说了几句,就被刘三明的一席胡搅蛮缠,给噎得当场连台也下不来了。
  幸好刘三明队里的队长这时给出来解了围:“三明,你这是怎么说话呢?你把你婆姨说成是大母猪。那你是什么?嗯?大队地干部来,也是为了你好,这还没有说几句话呢,你就吱哩哇啦瞎叫喊什么?连个人性也不懂。你就是一头公猪,是不是?连句人话也不会说了?”
  刘三明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嘴里却嘟囓着:“你不是说我是公猪吗?你家的公猪会说人话啊?”
  那个队长对马柳平说:“马书记,咱们先走吧,和这头猪咱们也说不成个啥。就让人家上面来了人,好好地收拾他***吧!真是个不识人抬举的东西!!”
  马柳平见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只好有个台阶就下:“甚球人哩,连个好赖也不懂。鱼湾大队咋出了你这号混人、灰鬼。你要是想生,你就给我好好地生,直到你小子生下一堆孩子。穷得连裤子也穿不起的时候,估计才能明白过来,谁是为你好。哼,今年你想申请救济,可别来大队找我啊!我要让你小子饿死,才知道不计划生育是啥的后果!”
  浩浩荡荡出来八、九个大队和小队的干部,刚出阵还没交锋,就被刘三明单人独马挑了个狼狈!
  马柳平率众将官从刘三明家出来后,马上吩咐:“来有,你就在大队的高音喇叭上。继续给咱宣传这县里地红头文件精神。多喊上几次!!其它各小队的队长,回去先做你们自家家里人的工作:一胎的写保证。二胎的要节育,三胎的一个也不能放过。结扎!如果在三天内做不通工作,就自己和你们队里地副队长,移交一下队里的手续,给我回去和你们的婆姨、孩子们耍去吧!任务完不成,公社到时候要撤我的职,没办法,一村一舍的,我也只能让你们先走路了。还有。抓紧对各小队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团员们,做一下思想工作。中央号召让党、团员们带头。他们要是不想带这个头,那他也就不用再当这个团员了。记住啊,话要说得重一点、狠一点。吃过晚饭后,咱们这几个人,再到大队开会,各小队的队长到时候准备一下,在会上汇报今天下午你们到底做了些啥?取得了多大进展,看看还有哪些人不响应国家的号召,咱再重定个办法!”
  马柳平气呼呼地回到家里时,吴永成正和他三姐吴永霞瞎拉呱。
  吴永霞见马柳平气色不对,就问他出了什么事。马柳平这下可找到组织了,把今天小队的队长们向他诉的委屈、他领着众人到刘三明家做工作时、被刘三明呛了一遍地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最后他伤心地问吴家姐弟两个:“你们说,我这是何苦呢?放着好好的公社地国家干部不当,回来村里操这份闲心,受他们的窝囊气。我明天就回公社去,得向公社地王书记好好说说,这个大队支书、大队长我还不愿意干了!谁想干就让他们来干吧!”
  吴永霞连忙安慰:“对,干的不顺气,咱就别干了。你说你费心费力的为了啥?还不是为了鱼湾大队的社员们?还给他们办个贸易了公司,让家家户户都做那什么茶叶蛋。你做的这一切,不就是为了他们好吗?他们不领情,咱就不干了!”
  马柳平见吴永成不吭气,就问他:“五儿,你说我该怎办?”
  该怎么办?又能怎么办?吴永成苦笑了一下,别说现在还只能用说服、教育的办法,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后,这个计划生育也是全国的一个大难题。
  “三姐夫,你也不用太心焦。现在就先按你们商量好的办法来办吧!估计全县各公社、大队地情况都差不多。也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咱们大队说不定现在的情况,比他们各家还要好呢!毕竟才几天地功夫,就有两个人报了只生育一胎。你也不要太灰心了。这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好好用点心,把咱大队的农工商贸易公司办好了,让大队的社员们都赚了钱,村里的什么工作也就好做了。大队现在关键只要有了钱作后盾,说什么话腰杆也就硬了,社员们什么事情也就都配合干部们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马柳平点点头:“五儿,你说的有道理,现在人们不想搞这个计划生育,就是怕没儿子,到了老了却没有人养活呀。刘三明已经有了七个女子,可他一直还想要个儿,就是这么想的。”
  “马书记在家吗?”这时院子里有人高声问。
  “谁啊,他在家,你进来吧!”吴永霞高声应了一声。
  屋门推开了,进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年龄不算太大,可他两鬓的头发已经有些苍白了。
  不是大队小学校的校长王群、王老师吗?他来干什么因为是这次的计划生育涉及到了他家的什么人?吴永成看着进来的王群老师,心里暗自忖摸。
  “王老师,你有什么事吗?快请坐。”马柳平连忙起身和王老师打招呼。
  “马书记,咱们的这学校快办不下去了。都快没老师上课了!我都成了光杆司令了!你们大队的领导们快点商量一下,想个办法吧?要是咱的学校停了课,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啊!”
  “怎么回事?咱们学校为什么要停课?怎么就能办不下去了呢?老师呢,咱们学校的老师都去哪了?”马柳平一听,坐不住了。
  鱼湾大队的学校现在有三个老师,都是三个男的,一百多名学生。这个学校已办起快三十年了,村里的不少中年人,都是在这个学校的小学里,度过他们的童年时代的,也是从这个学校学会了认字、算术等等知识。像马柳平、吴永霞等年轻人就是从这个小学毕业后,到公社上的初中。
  大家对鱼湾小学——这个母校都有着深深的感情。如今听王群老师说学校快办不下去了。又如何能不着急?
  王群老师接过吴永霞倒的一杯热水,喝了一口后,慢慢讲起事情的前后过程。
  学校里现在有包括王群老师在内的三个教师。只有王群老师一个是国家公办教师,由国家财政每月发工资。其它两位老师,都是家住在本村地大队民办教师,年龄都在三十岁上下。
  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能在大队学校里当个民办教师,那可是一件最美不过的好差使:每年除了寒假,暑假两个假期外,大队一年给他们记二千六百个工分。公社每个月还补贴六块钱。要是在假期里。愿意跟上生产队集体到地里出工,大队再给他们单独记工分。这样算下来,一个民办教师全年挣的工分,比一个大队最好的劳力还要挣得高,别人那还要好好地干哪!所以学校里的民办教师们,也就能安安心心地给孩子们上课。
  可是自从0四月。全公社推行了“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以后,民办教师的处境马上就变得极为尴尬:既然是推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那么大队也就不再组织社员们集体出工;民办教师每年所挣的二千六百个工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只剩下公社补贴的每月六元钱。
  那两个民办教师家里也有了地。他们又要种地、又要教书,实在是精力分散得太厉害。更何况,这两位教师教书教了多少年,地里地农活早就生疏了不少;体质又不行,家里负担都还不轻:一个家里有五个小孩,一个有四个小孩。种地把式不行,家里也缺劳力。在学校教书。靠公社的每月六块钱,实在是难以维持生计。只好向学校的王校长提出了辞职的申请。
  吴永成在一旁听了王群老师的一番话。脸上也有些动容。
  民办教师一直是中国教育多少年的一个特色。它是因为农村教师大量短缺,不得已才出现地一个畸形产物。直到十几年后。在乡镇、农村,不少民办教师还一直担负着全国广大农40——50%的教学任务,工作量相当大,而报酬是非常的低。在吴永成前世时,他曾包过几个村,也了解了一些民办教师的苦衷:民办教师一般均为农村户口。在九十年代,每月的工资也只有七、八十元钱,相当于当时国家公办教师的十分之一。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却比县城学校的公办教师要多得多。
  大、中城市学校的小学。各门学科都有单独的老师上课,学语文地只教语文,学美术的只负责教孩子们画画;而农村地教育却是多数为复式教育。有些小山村的学校里,一间教室、二十几个学生中就可能有一年级到五年级地学生。一块黑板、五个年级的授课内容,而教师却只有一个。从语文、算术、音乐、美术、自然、体育等等。凡是已开设的一至五年级的课程,都是他一个人来承担。也可能农村的教学质量的确不如城市的教育。但在当时缺乏大量教师的情况下,正是这许许多多地民办教师,成为山区孩子们的启蒙教师:教他们认字、算术,教他们认识外面世界地精彩。其中有不少的杰出人才,在他们的启蒙教育下,插上知识的翅膀,飞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民办教师为这个世界付出了许多艰辛,可他们得到的却很少、很少。很多人穷困倒、默默度过了一生;而不少人累倒在了讲台上,身后留下的,只是一个清贫如洗的家和失去了亲人的孤儿寡母。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们的精神缩影。
  马柳平为难地说:“全县的情况都是这样啊,咱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啊。王老师,你先回去,我们大队的几个干部先商量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