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骑到老虎背上了,自然不可能轻易跳下来,现在只能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将形势朝对中国有利一面转过来,扭转局面,除了通过外交途径,将美国绑在协约国战车上,拉美国下水外,只可能通过战争,改良当前局势,尽可能将这种漫长看不到边际的战争尽早的结束,而以前那种愚蠢如猪的作战方式必须改变。在官僚不满的眼神下,已经退隐的杨沪生重操顾问旧业。
    都快要五十年了,再当国家主席别人不满,杨沪生自己也会不好意思,改变了的一战,协约国是否能取得最终胜利还不一定,万一输了,自己一世英明岂不化为乌有?还不如当顾问,什么都管,责任却不用负来得更实惠。
    重新出山后,杨沪生在大江南北到处奔波,并不局限于北京。不过几年时间,他发现外面的社会与他所熟知世界有了很大变化,不是变好了,而是出现了太多危机,民主制度并没有遏制腐败的产生,而法律也没有让那些腐败分子有所顾忌。不错,国力是增强了,可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在急速扩大中,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所得收入还赶不上资本家一顿饭钱。为了发展工业,无数的污染企业遍地开花,天是灰的,水是黑的,各种疾病突增,可议会却在说“等有钱了再治理”,也就是先破坏,再治理。他们还真以为环境破坏后,能用少量金钱恢复原样!
    这些是让人头痛,不过国家出现了一批中产阶级,贫富差距虽然大,中产阶级却成了主要力量,这个社会看起来不大会发生革命。水土污染了,只要控制,并且投入大笔资金下去,得到改善也是可能而且是一定的。在教育和医疗上,现在政府所作所为让杨沪生眉头无法舒展开。
    一个国家,是否能保持增长率,要看他有多少人口得到了充分的教育。文盲国家能发展成世界强国,这根本是在说笑话。为了让最广大人民能读的起书,从建国那一天起,全国就实施普遍义务制教育。这个义务制教育不是你有读书的义务,而是国家在教育上投入大量金钱,让适龄儿童可以免费上学,为此刚建国时,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了百分之十的比例,一直到杨沪生真正隐居时,在教育投入上,从来没少于百分之十。虽然从当时看,每年投入那么大笔金钱到教育中去,经济投入比例要下降,好象经济受到一定影响,可大批经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却成为国家经济潜在的收益来源。杨沪生一隐退,也不知当时国家主席脑袋瓜子少了哪根筋,在口头上重视教育的同时,事实上每年国家在教育投入上比例年年下降,等杨沪生出山时,教育经费占全年财政支出已经下降到百分之三,少了七个百分点。
    学校要办,老师工资不能少,教学仪器需要购买,学校校舍需要维修……国家财政拨款却少了一大半,怎么办?头脑灵活的官员想出来教育产业化一说,义务制教育也要收费了,学校经费不足之处,全由学生家长出。于是原本不用出钱就能读书,现在却要有小孩的家庭掏出大笔资金供孩子读书,偏僻农村农民家庭,在教育上投入与他收入相比更是吓人。读个小学一年也要好几十元,要是上了中学,学费更是超百,大学学费过千。于是大学成了富人学校,学习好,没有钱是不能进入大学了。大学可以不读,可小学和中学是义务制教育,国家强迫所有适龄儿童读书,你要不读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受到严惩……所谓的教育产业化,在百姓眼中,跟抢劫没什么区别,喊出教育产业化的,更是成了让人憎恨的强盗头子了。
    这种教育产业化严重破坏了普遍义务制教育,城市里还好,父母双方只要有工作,咬紧牙关省吃俭用还能供小孩读书,农村怎么办?很多农村农民一年收入都不过十来元,几十元的小学学费他们又如何交得起?就连借钱,也没地方借啊?小学还好说,中学学费对不少农民来说,更是天文数字,于是大批儿童失学回家。一方面只要是中国人,都要接受义务制教育,另外一方面却不问你是否有钱,学费一分钱也不能少,这样的制度自然是怨声载道,不知多少人说教育部那些老爷该让天雷劈死。在农村,看到儿童光着屁股拣柴火、放牛羊,读不起书,杨沪生的心就好象被针扎一样疼。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城乡百姓之间素质越拉越大,有钱的你是白痴大学也会收你,没钱的哪怕你是天才,连中学你也上不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到最后不出社会问题才有鬼了。
    和教育一样,杨沪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听到百姓痛骂医疗制度。以前的医疗制度是全民保健,由国家出大头,社会集资让所有百姓都能不掏钱或者少掏钱就看上病,吃上药。这种医疗制度下,一般的小毛病百姓是不用掏钱的,就算生大病,还有社会统筹帮你支付大笔费用。因为不用出钱,这种制度在农村尤其受到欢迎。当然,因为不用掏钱,这种制度最大弊端就是调动不起医院医生的积极性,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医生,在医院里比比皆是。而不管有病没病,大把药物家里藏的现象也很普遍。很多过期药最后只能当垃圾丢了,浪费现象十分惊人。
    杨沪生不再管事后,彻底松了口气的领导人开始集中财力办他认为更加重要的事情,加上普遍基本医疗保健制度造成的浪费太惊人,领导人拿医疗制度开刀了。国家在医疗经费上的支出急剧下降,也不再给普通百姓看病贴钱了。医院和政府脱钩,一切经费完全靠医院自己赚取。修改后的医疗制度是一切向钱看,生病了?想看医生?可以!先掏钱出来!看病费用惊人,药品费用更是高的离谱。以前农民小病小灾可以上医院免费治疗,只有生了大病,因为没钱上不起大医院,只好在家挺着,挺不过去两腿一蹬拉倒。现在好了,现在连头痛脑热都看不起医生了,就算看了医生,那药的价钱你要没钱也享受不了。这样的医疗制度自然是惹得骂声一片,杨沪生听到后汗流浃背,惭愧不已。
    不光是教育、医疗,在工人就业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农业补助上,按照杨沪生的理解,“全面向落后国家靠拢”,倒退了不知多少步。而政府却说这叫“要效益”、“奖励勤劳的,惩治懒惰的”、“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他们却不说说,要是工人工作得不到保障,你就努力工作,黑了心的资本家照样可以将你解雇。大家都上进,当老板吗?六亿中国人,人人都是老板,到哪里找工人去?一个社会,真正当老板的并不多,最多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这样的制度,看起来好象很合理,实际上却保护了少部分富裕阶层,让大多数人得不到保障。才短短几年工夫,辛辛苦苦制订下的各项法律居然或多或少都变了味,杨沪生心里自然大不是滋味。
    国策就像一个钟摆,杨沪生朝左边拉了起来,等他彻底退下去,不管了,在引力作用下,这钟摆又向右边摆了过去。现在杨沪生一出来,他自然觉得现在的国策右倾的离谱,要修正,可按照宪法,他这个“前”领导人现在只有言论权利,他可以提建议,是否采纳是别人事情,杨沪生是无权改变任何制度的。当然,宪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在的领导人属于没有在杨沪生领导下工作过的人,说起来对杨沪生很尊重,实际上杨沪生说的话,他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既然如此,杨沪生就在祖国大地到处跑,去找他的那些老部下,和大家“联络联络感情”,偶尔再来一个“东游或者西巡讲话”,把自己的意见放出去。国人言论自由,这可是写在宪法里的,杨沪生也是国人,无非是他的讲话常常进了报纸头版头条,连国家主席讲话也要排在杨沪生后面。报纸排版者是报社自家事情,谁也干涉不了。有人虽然不乐意,却也拿他没办法。
    这一次,杨沪生南下去找他的“老伙计”好好聊聊天,顺便再在报纸上吹吹风。人老了,不大喜欢高调的杨沪生也没坐飞机,而是搭乘火车一路南下。搭乘火车好处不少,列车上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他可以在列车上好好了解这个社会真实情况。按惯例,杨沪生没有惊动任何人,带了两名警卫员,再在部队派出的特种部队保护下,乘坐火车,警卫员是紧跟左右的,至于特种部队,那就穿着便衣,混在人群中,有什么动静,这些人会很快将局势控制起来。
    这已经是惯例了,每次出行都没出什么问题,没想到这次却发生了意外。杨沪生一时兴起,与一名年轻的战士探讨一下问题,却惹得几个乘警很不高兴,跑过来挑衅来了。至于挑衅后果,自然是这些乘警流年不利,惹到不该惹的人物。那些特种部队的高手,不过是在旁边欣赏了一出滑稽戏,帮杨沪生教训教训没长眼睛的乘警?这种小场面还不需要他们。俩个警卫员就足够了。
    告别了杨沪生,徐永晋有如在梦境中朝自己乘坐的车厢走去。杨沪生的工作很忙,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好好开导徐永晋,可就这短短的几分钟,对徐永晋来说已经足够了。同样是徐永晋见过的高级领导人,高明辉在徐永晋面前只会哼哼哈哈打官腔,每一句话都带了拉长了调,带着鼻音的“啊”、“嗯”、“哼”、“哦”,一听就是高高在上之人,而杨沪生呢?他的官可比高明辉大多了,可他却显得平易近人,讲些什么事情深入浅出,让人回味无穷。两厢比较,自然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难怪当年那么多人跟着杨沪生抛头颅洒热血呢!
第三十四章 神秘老者(三)
    虽然杨沪生讲的很多话,徐永晋一时无法理解,可他却坚定了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正义的,必须打下去的信念。不为别的,就因为国父杨沪生说了,中国必须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
    回到所在车厢,让杨沪生意外的是,那名叫“春天不美丽”的小姑娘并没有在他座位上等着他,他的座位上现在坐了一名身穿肮脏衣服,背驼得厉害,浑身散发出一股恶臭的老农民。而国父当时坐着位子上,现在坐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农家妇人,那名妇人也不顾大庭广众,撩起衣服将乳头塞进婴儿嘴里给他喂奶,嘴里还低声断断续续哼着徐永晋听不懂的歌,显然,这歌是唱给婴儿听的。徐永晋只瞟了一眼,连忙将视线从妇人身上转移开,非礼勿视他还是懂得的,虽然俩人这么一坐,徐永晋没了自己座位,可他也没出声让人家让开,这些农民出门在外不容易,何必为了一个位子让人家起来?至于坐在老农民身边,或者坐在妇人身边,看起来也不合适,倒不是说农民身上气味让徐永晋忍受不了,连粪堆都钻过,这点味道算什么?主要是正在给孩子哺乳的妇人让还没结婚的徐永晋很不自在,徐永晋不想让别人觉得他是有意去窥视人家乳头才坐在那里。
    踮起脚尖,缓缓张望了遍车厢内或坐或站各色人物,在人群中,徐永晋没看到陈春丽的身影,或许跟徐永晋一样,看到这里有俩个农民将座位站去了,陈春丽也不好意思让人家起来让座,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徐永晋有些怅然若失,呆站在原地。
    “喀——哒——隆——喀——哒——隆——喀——哒——隆”火车车轮与铁轨间单调的撞击声让人听了昏昏欲睡,列车继续南下,两旁出现了一座座山头。“呜——”汽笛一声长鸣,前面出现了山洞,“喀哒隆”显得沉闷起来,外面一黑,列车钻进了山洞,车厢顶亮起昏黄的灯光。
    ※※※
    “……黄河英雄黄族汉,亚人应种亚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种自相残……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
    “向前!向前!我们是人民的武装,我们是百姓的子弟。四明山上红旗展,南昌城下炮声隆。打败曾剃头,消灭李匪军。向前、向前!奔赴战场,奋勇杀敌,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我们是战无不胜的解放军!……”
    “二连!……男儿励志铁石固……预备——唱!”
    “男儿励志铁石固,事业足千古,古今中外朱贤杰,谁非我齐伍。覆栽也天地,生育也父母,绩著旗常日月光,名勒丰碑石兽负。回首当初尽是一般龙虎,淮阴留侯帝皇师,辱跨下,拾草履,孔明将相才,茅庐遮风雨,纵那赫赫郭汾阳,堂堂岳忠武,外交俾斯麦,探险哥伦布,彼丈夫我丈夫,快将步后尘……”
    “……黄沙莽莽不见人,但闻战斗声,枪林弹雨天地惊,壮哉我军人,嘘气乾坤暗,叱诧鬼神惊!拼将一倨英雄泪,洒向沙场见血痕。鼓勇前进!可谓草木皆兵!一夫当关万夫雄,为国增光荣!牺牲此驱壳,为吾国干城;人生万古皆有死,何如做征魂!身死名犹列,骨朽血犹磬!何惧弹如雨,浩气压征尘……”
    黄土坑,湟水与北江交界处东岸。清晨,远处的观音岩风景区还笼罩在一片朦胧中,一队队士兵穿着背心,排着整齐的队列,绕着用围墙围起来的军营徒手跑步,一边跑,一边高声放歌。前面刚唱完军歌,后面马上接上了励志歌,励志歌要结束了,又有一队战士唱起了出军歌。歌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大地,让黑夜退缩消失。
    “……起来吧!被蹂躏的中华民族,起来吧!呻吟在铁蹄下的奴隶!失掉了土地,我们拼命向敌人夺取!失掉了家庭,一齐冲向敌人的战场里去;我们有多少的财富,都被敌人抢去;我们有多少的弟兄,死在这伟大的斗争里!总有一天,向敌人清算这笔血债!总有一天,大地上的一切,属于我们自己!”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快团结快团结,快奋起,快团结,奋起,快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
    ……
    “回来啦?”
    “回来啦!”
    “哟……这不是三排徐排长吗?你不回家探亲去,这才几天就回来啦?”
    “呵呵,老刘你就别寻我开心了,我咋是排长?不过是代理而已……家里憋得慌,还是提前回部队比较好。这不?回来了感觉这空气都那么香甜!”
    “啧啧,毕竟是大城市出来文化人,听听,这话说得可够文的。”
    “省了罢你!……喏,拿去,我们家乡特产,尝尝鲜。”
    “这什么东西?”
    “藜蒿,我们那边特产,长在水里的,只有鄱阳湖才有。”
    “切!我说什么好东西!不过是水草而已,这东西也能吃?你也太抠了,还有什么好吃的?”
    “……喂!别翻别翻……唉,我不告诉你别翻嘛……别拿,这我要送人的!”
    “不过是几包烟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改天请你喝酒!”说话的人笑嘻嘻跑开了,速度还非快,一眨眼的工夫,已经蹿出百多米。
    背着行李的徐永晋一进入军营大门,迎面遇到的战士,只要认识的,一个个笑着跟他打招呼,战友之间,开开玩笑也很寻常。笑眯眯的徐永晋在朝五连驻地走去路上,那些老相识成功地帮他减轻了身上行囊分量。大家都是战友,部队里很有点共产主义社会的味道,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谁要是较真,那是很让人看不起的,徐永晋常常只是作势追上两步,完后打起笑脸继续赶路归营,而刚才的逃跑者,又跑了过来,琢磨着是否继续帮徐永晋减重。
    “徐排长回来啦!”刚走到五连驻地,有人喊了一嗓子,驻地里呼啦一下冲出来十多号人,把徐永晋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嚷嚷起来:“排长您回来啦?”“这么快!不是还有两天假嘛?”“都带了哪些好吃的?快打开来瞧瞧!”“徐排长,我可想死你了!这么多天没见,那些混蛋小子折腾的够戗,你回来可就好啦!”“说说看,你家那边现在如何了?我们在这里憋也快要憋死了……”
    “别吵别吵!……一个一个来嘛。”徐永晋一个头给吵成两个大,将行李丢给了饿狼一样的战士,让那些人去瓜分他们看上眼的东西:“香烟别抢,这可是给连长、教导员带的。其他你们自己分去好了。”
    正在翻行李的战士十分不满发表意见:“排长你也太势利了,好东西不给兄弟,专用来孝敬上级?没收没收!坚决没收排长行贿物品!”
    “没收什么行贿物品啊?”人群外面有人不冷不热问了一声。
    “上好的大中华啊!排长忒小气,给连长准备……报告连长!您怎么来了?”正在翻行李的战士一抬头,发现刚才说话的是五连连长,围在徐永晋身边的战士给连长让开了一条通道,让他进来。翻行李的战士马上触电一般跳了起来,两脚一并立刻行了个军礼。
    徐永晋朝王兆军行过军礼:“上尉。”
    王兆军回了个礼,哼了一声:“我不过来成吗?不过来,我的部下就要出腐败分子了!香烟我就没收了,你还不够格没收这种高档货物。”说着王兆军伸手将战士翻出来的中华烟要了过去,那名战士乖乖地将香烟递给了连长,转过头吐了下舌头,一溜烟跑了。
    王兆军掂了掂香烟分量,捏了下外面的包装——这年头假货太多,尤其是中华烟这种高档货,超高的利润,使得外面卖的中华香烟十有八九是假货,作为老烟鬼,王兆军只要掂下分量,捏捏包装就知道里面装的是真货还是假货——将拿着整条烟的手放在了身后,看着徐永晋问道:“不是还有两天假吗?这么急就回来了?”
    “部队补充了大量新兵,现在训练他们需要人手,在家住着心里实在放心不下。”
    王兆军仔细观察了徐永晋,点点头平淡的说道:“回来就好,这两天你们三排训练是差了点,那些新兵没老手顾着不成啊……回去吧,给你半小时休息,半小时后带领弟兄们正常训练。”说完王兆军拎着香烟,转身走人。
    “嗨……排长,你总算回来啦,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歪靠在叠好的被子上,正在看信的五连三排梁德忠上士听到外面吵闹声,一抬头,见是徐永晋回来了,急忙从床上跳了下来。
    “排长回来啦?欢迎欢迎啊。”营帐里,刚才还在下象棋德战士听到排长回来了,急忙丢下棋子,很是热情迎了上去。
    “回来啦……弟兄们这两天还好吧?”徐永晋将行李卸下,取出毛巾刚想打水洗把脸,已经有明白事理之人端起徐永晋的脸盆帮他打水去了。
    “排长还没吃饭吧?李光羽、龙绳武,你们俩去伙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把饭盒带去。”
    李光羽和龙绳武正想粘在徐永晋那里,自从参军后,他们的生活***就固定在军营里,好不容易离开了炮火翻飞的战场,回国了,可回到国内,却又不让他们回家探亲,他们对外界的了解只能通过报纸,可是谁都知道,报纸上的新闻历来是不能完全相信的。一般来说,如果报纸上讲稳定压倒一切,不用怀疑,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大事情,要么大规模地方械斗,要么某家重要单位让人给砸了,生活在封闭的军营里,大家想要了解外面情况,那根本不可能,现在徐永晋回来了,这些战士自然想听听徐永晋讲述一下他的所见所闻,可该死的梁德忠却让他们去打饭,官大一级压死人,李光羽和龙绳武只能很不情愿找出饭盒跑步去伙房了。
    李光羽和龙绳武离开了营帐,梁德忠在最初的兴奋过后,不由皱了下眉头:“老伙计,你真走运,能回家看看,可你怎么就不多住几天?这么早回来干什么?”
    “怎么,害怕我把你权力剥夺了吗?”徐永晋笑着开了个玩笑,他一回家探亲,如何训练新来的那些战士,责任就落在了梁德忠身上,在梁德忠还没开口发表意见之时,徐永晋已经转换了话题:“有什么走运的,按照规定,我回来了你不就好回家看看去?”
    “唉……”梁德忠长叹一声:“取消了,你走后没两天,上面就下达取消回家探亲命令,我是想回家也回不成了。”
    正在洗脸的徐永晋一愣,拧干毛巾擦了把脸,转过头疑惑地看着梁德忠:“取消了?干嘛取消探亲假?我们离家都三年多了,按照规定就算不复员,也早就该回去探亲,上面怎么能取消探亲假?”
    “听说是国父建议的。”
    “国父?”徐永晋更疑惑了,他在回来的旅途上还跟国父“亲切地”交谈过呢!当然,因为某种原因,当时国父身边并没有跟随着大批记者,这种亲切友好交谈,也就不会出现在报纸头版头条。可对徐永晋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人这一辈子,你有多大机会能跟伟人坐在一起,而且还亲耳聆听伟人教诲?连浔阳市市长都没这个机会,徐永晋却遇到了,他还苛求什么?在徐永晋记忆中,慈眉善目的国父,对普通人充满了怜悯之心,取消广大战士休假探亲这种事,不象是徐永晋印象中国父所能做出来的。
    梁德忠很是苦恼叹了口气:“是啊,说是国父认为我们在美索不达米亚打的那些战斗,丢了中国人脸面,当然,主要问题出在指挥作战的上层,可国父认为从战斗上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