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海-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贾环那里,时常也有林忆下帖子找他玩。一开始贾宝玉闹着跟着去了几回,不料林忆选的地方都是彩工坊下属的各类工场铺子,贾宝玉生长于温柔之乡,又是富贵中人,从来不认得工场里的物件,又因这些地方在他眼里着实脏乱了些,那些短打扮的语言粗俗不堪,到底让他倒了胃口,跟着去了没几次,再有林忆的帖子,贾宝玉再不跟着去了。
那时王夫人见贾环两手好好地回了府,本来提心吊胆了些时日,却是贾环自己说的,道是刚到林府时,因为贪玩从树上摔下来,林姑父命人诊治,只道需要休养,此后好几个月,他都没碰过字纸云云。王夫人听了方才安下心来,想着既然贾环好几个月不曾动笔,那手自然好了,又加上如今元春也记着这个兄弟了,便再不提往事,对贾环反而上心了些。
只是王夫人本来担心见了贾环从林府回来,虽然礼数上好了不少,脾气也好了不少,既不招惹小厮,也不调弄丫鬟,端的像个大家子弟的样子了,可是论起读书来,还是比不上自己的宝玉。王夫人那里只道贾宝玉出门应酬的都是北静王这样的显贵,便是林海是从一品的品级又如何?品级虽高,却无实职,林家的儿子林忆又是个一门心思鼓捣商贾之事的,贾环跟着林忆混,总不是坏事,便遇有林忆相邀贾环,更是一力支持不提。
却是自从两宫下了省亲旨意,无论是在朝为官的大臣还是干领爵禄的世家,凡有女孩在禁宫里的人家都忙碌起来。这番旨意虽是两宫体恤臣下,无奈朝中上下之前为了太上皇的圣寿已经颇为破费,好些人家方才供奉了太上皇的寿礼,正在肉痛之时,却又迎来了女儿可以归家省亲的大好事,想着要单独建院子园子,不少人家接旨之时也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
好在嗣后两宫又发了好几道朝中要俭省的旨意,就有几家不肯做冤大头的在朝大臣,研究了半晌,竟是上书要自家女孩安心在禁宫奉圣,道是圣上乃天下之父母,侍奉好了圣上,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孝顺了云云,把省亲的旨意推了。可也有不少老世家,不知朝中局势,只道这天大的恩典不能不接着,就是为了自家的女孩在宫里好过,也要一力彰显。
贾府的这处园子原本是为了给皇妃省亲用的,贾家众人自道要显出些皇家气象来,不单请了有名的山子野做规划,各色用度上更是花钱如流水,虽是因着银钱不济,只盖了原本规划的一半,可也是后宫省亲众女之中最为出挑的一家的。贾府上自贾母,下到凭着贾家的树荫方才得官的赖大家人,都为了自家大姑娘长脸而高兴,阖府都喜笑颜开。
在贤德妃省亲事毕回到禁宫之后不久,景仁帝于各个省亲人家上表回报的时候,皆都一视同仁,对薛家奉上园子给皇家称赞了几句,对贾家贤德妃命兄弟搬进去读书,也称赞了几句。贾政得了圣上的几句称赞,回到府中自然高兴不已,就是贾母那里,听了也觉得自家圣眷还是有的。
却是不久一日众妃在皇后处闲坐时,贤德妃被夏皇后当着众妃嫔的面敲打了几句,道是如今朝中一力倡俭,就连太上皇都带头表率,免了今年扬州盐政那边的供奉,却有人家仍旧奢靡太过,很是不该云云。
元春虽已经是四妃之一,可在皇后面前也不过是个妾室,在皇后训诫之时就端正跪好听训。待皇后语毕,她并无一语辩解,只将头上珠钗拿下,散了发髻,伏地道愿为家人之错自请领罪。
解钗散发是妃嫔里犯了重罪方才做的悔过听训之举,皇后不过几句话,并没有什么罪名下来,贤德妃竟如此举动,到让皇后一时语塞。众妃嫔都知道皇后从来和贤德妃不对付,如今贤德妃的举动,显是让皇后下不了台,还好有宝充华在皇后面前,只道贤德妃家人如此作为原也是做臣下的孝敬本分,且如今让自家兄弟入住,并非就此荒废,也算有了用处,贾府也只是无心之过,还请皇后体谅云云,让皇后和贤德妃都有了台阶下。
当时元春面上不显,待回到凤藻宫后,她将宫人赶出,只留抱琴一个,两人枯坐了半晌,心中的恨恨方才稍解。元春想着皇后端庄的样子,说的全是大道理,哪一句都是圣人的教导,可那些胡话也就唬一唬旁人,元春自是知道,什么“太上皇都免了盐政的供奉”?分明是以前林海做巡盐御史时,每年除了本来太上皇的用度之外,盐政的进奉也都划归太上用,现在林海不当巡盐御史了,那位徒老爷自然也回京城住,盐政的进奉自然要交到朝廷。从皇后的口中说出来,仿佛是天大的俭省,实际不过是皇家左手倒右手就是了……
元春又想起宝充华明艳的脸庞,心中恨恨不已。本来皇后只是稍微训诫,却是宝充华虽解了围,可也将贾家定了性了,“无心之过”也是过,贤德妃娘娘如今不得不回宫写请罪折子呢……
本来众妃嫔正要看贤德妃的笑话,却是转过天来,吴贵太妃终于没能撑过去,一日早间被人发现已经薨了。由是太上皇和景仁帝都略有悲痛之意,虽只是个太妃,可大夏如今以孝治天下,景仁帝便命大办。而贾府中有品级的诰命不少,加上得了元春的指示,更要勤于王事,便辛苦起来。
而京城了薨了一位老太妃,江南地也殁了一位老大臣。
自从甄老太太过世,甄应嘉便不得不回家丁忧。虽然甄家仍在金陵住着,也仍是金陵地界上数得着的老世家,即便景仁帝恩赏老臣,仍旧给他留了个从一品的品级俸禄,在大夏也算是高官厚禄了,可毕竟甄应嘉身上没了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的实职,让甄家也慢慢感受了些风霜。在这权贵和老世家如云的金陵城里,莫说是秦淮河上的楼舫了,就是夫子庙的几处书肆里,倘若掉下块砖头,只怕也能砸中几个一二品的退休大员,甄应嘉这般眼看着过了气的前朝老人,便是在金陵知府眼里,也不是护官符上该奉承的人家了。
人走茶凉的意思,甄应嘉这几年很是体会得。他也知自家家大业大,却是不光阖族上下找不出几个能做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也是一个个都不成器,几个大的就不用说了,吃喝玩乐样样皆能,安心做事万万不能,甄应嘉也只拿钱给他们捐个官,远远送到平湖、嘉兴等四民富足之地做个富家翁就是。
小儿子甄宝玉,自小聪慧无比,甄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就对其万分疼爱,甄应嘉自己也对这个三岁背诗五岁读经的小儿子寄予厚望,总想着将来走科举的正路,多少为甄家在朝堂上延续下去。岂料甄宝玉真真是个冤孽,读书上虽有些灵气,可一提科举便皱眉头,每日里混在宅子里,和姐姐妹妹们倒是处得好。却是自从甄家几个女儿年纪渐长,一个个出嫁之后,嫁出去一个,甄宝玉便似少了一分灵气似的,不光读书上越来越驽钝,就是平日里和甄府几个清客连对子都少佳句,更让甄应嘉每每见了这个儿子就越发火大。
甄应嘉着急自己身子,有什么名医一定要请来家里看看,有什么灵验的佛宗道门,也一定要派人去祭祀上供。可他的病皆是早年间风月场上混得多了留下的,加上如今年纪大了,便是好医好药地调养,也只能眼看着自己一日日地衰弱下去。
甄家虽然有过甄半朝的名声,可历经权臣扫荡和景德帝的调配,如今只剩个虚名而已。甄应嘉本就是个有能为的,便是当初春风得意之时想不到这些,待到在病榻上回思过往之事的时候,也只能长长叹气。他思前想后,也知就算甄宝玉立时明白过来去读书上进,也不是自己能看到的了,便一力要在死前为自家安排好后路。
待到油尽灯枯之时,他将甄宝玉叫过来,只道你的几个哥哥我都送到外省安家去了,家里如今只剩你一个,便是再颟顸的,也得振作起来。我如今也不逼你读书了,为父已经向圣上递了折子,只希望两宫能体谅老臣的忠心,给你一个恩荫,也好让你有个官身,好歹把家里维持下去云云。甄宝玉也是个孝顺的,便是平日里惧怕这个父亲,可如今老父卧床不起,他也知道端汤奉药,听了老父的话,他低头唯唯半晌,却说不出什么话,只有哭泣应声。
甄应嘉勉力半晌,等不来甄宝玉的话,他叹了口气,方对也在一旁侍疾的甄英莲道:“好孩子,这些日子委屈你了。”
英莲哭道:“这原是女儿该做的。”却是自从英莲被甄家接回金陵,她和甄应嘉的父女之份,虽是徒景之硬塞过来的,可英莲自觉也受了甄家的恩,又兼往日甄老太太和甄应嘉对她都十分关爱,加上甄家几个女孩都嫁得远,这次回来,英莲也于甄应嘉榻前日夜侍奉汤药。
甄应嘉笑笑,正要言语,门外下仆禀报,只道金陵知府韩大人派了个师爷过来探病,甄应嘉便命甄宝玉出去应承。甄宝玉收了眼泪,因他的兄长都住得远,甄应嘉也不曾叫他们回来侍疾,他再是个无知的,这时也得勉力打起精神,去做些往日里看不上的迎奉之事,便向甄应嘉告了罪,去接待客人。
待甄宝玉走了,甄应嘉命丫鬟站得远远的,他拉着英莲的手,只道:“好孩子,宝玉虽不是你亲兄弟,可好歹我们父女一场,看在我的面子上,将来,将来提携他一把……”
英莲哭道:“父亲言重了,宝玉是女儿的弟弟,女儿自当尽力……”话还没说完,却又回想起来金陵之前,徒景之曾将她叫过去交代过几句话,便不敢多说什么,只道女儿尽力而为。
甄应嘉这时听了英莲的话,只想着有这个太上皇都看顾的孩子在,自家总能保得平安,便心中大安。待甄宝玉送走了金陵知府处的来客回转房中,甄应嘉只拉着宝玉的手略叮嘱了几句,言罢不多时,便松了手闭了眼。
===================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累死了,榜单任务完不成了……(墙角画圈ing)
算了,不管了。今天先放这些,明天补完这一章,算给大家福利吧……
8月17日凌晨:嗯,老太妃死的事情,本来有梗的,应该放在省亲之后,石呆子之前,可是我居然忘了………………现在只好这么放了……(打滚求安慰ing)
118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门庭散宝玉理家难波澜起甄府抄检乱
甄家累世大族;虽历经几代皇帝整治;但因总能有一两个有能为的子弟冒出头来;便一直维持着老世家的体面。甄家到了甄应嘉这一辈;他和堂兄弟甄应德同为景德帝的伴读;后来甄应德深得信任,为皇帝操持内务府在南边的各色事务,只可惜天不假年;还不曾留下一儿半女就撒手西归,让甄家从此没了内务府的差事。而甄应嘉比起甄应德,更得景德帝信重;执掌扬州盐政和江南官场稽查多年,端的是个人物。
由是甄应嘉的丧礼;在金陵城里也算是数得着的场面了。
只是丧礼还好说,甄宝玉在远路赶回来的哥哥和叔叔们的帮衬下,又有各项定仪,终究把甄应嘉风光大葬了。丧礼过后,甄宝玉还沉浸在哀痛之中的时候,他的哥哥们已经遵照父亲的遗愿,各自带着几大箱东西各回各家去了。可他的那个叔叔,甄家二爷,却道侄子究竟年纪还小,虽是哥哥留了些人手,总归还是需要自己提点的,便赖在金陵不肯走。
甄宝玉自己自从掌家以来,深觉各种头疼,他母亲常年卧床,本就只剩半口气,如今死了丈夫,更是病上加病,根本不能理事,而哥哥们既已分家单过,也没有让嫂子来打理的道理。甄应嘉的丧礼上,每日里这处报名册要扎棚子,那处递单子要买白布,一忽儿供奉的瓜果香油不够了,一忽儿派出去接待的人不够格被人家骂回来得赶紧换个大管家出去迎奉之类,竟是让他片刻不得闲,莫说以往那些闲情逸致了,就是对老父之死的悲痛之意都被冲淡了许多,往往他在灵前跪不上半刻,眼泪还没掉下几滴呢,就有人凑过来请示,让他烦不胜烦却也无法可施。
总算有个甄英莲在,为甄宝玉分担了不少事务。英莲以往在林府之时,处处都和黛玉一样,不过她自己自甘下仆,便对黛玉的事务很是留心,竟比一直跟在黛玉身边的王嬷嬷还要上心。王嬷嬷是个有心人,她见英莲行事有分寸,又知英莲底细,便也好好教导英莲,由此时日长了,到让英莲对细务的打理上也算有些心得。此番甄家大丧,她初时也是手忙脚乱,不过总算她身边的人手都是能干的,加上见甄宝玉撑不起来,也只好当自己真是宝玉的姐姐,与甄宝玉一起勉力而为。
甄宝玉本就对姐妹上心,他与英莲虽是相处得少,但一来是甄应嘉临终之时只有他和英莲在床头侍奉,二来甄应嘉死后也只有英莲能为他真正帮上忙,因此时日虽不长,内心却已将英莲当成了倚靠。管家之事上,凡有人请示,他只有一句:“姑娘那里怎么说的?”若英莲已经有了处分,他便展眉道:“那就按着姑娘的意思办就是。”若是先报到他这里,还没和英莲那里说,他便皱眉道:“还不去问问姑娘的意思?在我这里混说什么?”
甄家家大业大,甄应嘉所任官职又是事务繁忙的,因此他府上的门客不少,即使甄应嘉丁忧后散了些,也还剩了一两个忠心的不肯离去。其中便有个叫施务的一直帮衬内宅事务,他见甄宝玉并不肯安心学习世务,反而将事情都推给甄小姑娘,便很是着急。施务虽不知英莲真正身世,但他从甄应嘉初为盐政便跟随其左右,对甄应嘉了结甚深,他深知英莲绝不是甄应嘉亲女,自道自己得了甄应嘉的恩惠,不能不以国士回报,便一力要劝诫甄宝玉。
一日他寻了个英莲理事甄宝玉单独在灵前的机会,去找甄宝玉,只道少爷还要糊涂到几时?姑娘再好,也是要离家嫁人的,将来姑娘出了阁,少爷还要倚靠何人 ?'…fsktxt'莫忘了现在甄家本支从主子到奴才几百口子人都要倚靠少爷你的!
甄宝玉也不是个笨的,他心头万事也都明白,只是管家理事之类的俗务,从来不是他想做的事情,即便有老父的遗命和老管家的劝告,他也听不进去。施务本就是个外人,这些年因为甄夫人生病,被甄应嘉拿来管着内务,甄宝玉本就看他平日里锱铢必较的样子不顺眼,这时见他来给自己谏言,心里早就不高兴了。
施务存着劝诫的心思,话便越说越多,开始还只是说让甄宝玉学着自己理事,渐渐又扯到希望甄宝玉读书科举的老路上去。甄宝玉的脸色越来越差,在施务总算停了口之后,只冷笑一声,道:“多谢施先生点拨,我自知才疏学浅,就连先父都叫我安心在家里待着了,不想施先生竟比先父还要知我。到不知似先生这般中了二甲四十五名的进士,却怎么也混迹于江湖,不去为圣天子效命?”几句话把施务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差点没噎过气去。
却是甄宝玉本是个女儿乡里的温柔人物,可施务这般世俗中人,还入不得宝玉的眼,便一力讥讽。施务一肚子气闷回了房里,思忖了半晌,转过天来便要请辞。英莲那里本不知事情的原委,见甄宝玉一时便准了,她更不多话,只让人奉上银钱,好生送施先生离了甄家。
待到甄应嘉入了土,甄家封了门之后没多久,就在甄府里几个老门客陆续请辞,甄家二爷却死赖着不肯走,日日和甄宝玉分辨甄家哪些东西该归自己的时候,甄宝玉的倚靠甄英莲却被人接走了。来要人的,乃是新任金陵知府叶进叶澄观的夫人,她过来甄府之时,只道自己早在林府之时就喜欢英莲,看着英莲为了老父之丧很是憔悴的样子很是不忍,此番知道甄家丧事已毕,便要将英莲接到自己府里散散心。
虽是孝中,可甄宝玉真心希望英莲好,且得了几个管家和甄家二爷的提示,知道自家不比以往,金陵知府这样的实权之官,自家现在已经得罪不起了。他又听着叶夫人的话,想着家里最近乌烟瘴气的,英莲姐姐这般人物现在不得不打理庶务不说,还得为自己操心,很是过意不去,又想着既然叶夫人喜欢英莲,则英莲不过过去住几日,人家都不嫌弃我们家孝中了,我们还能怎么样?
由是甄宝玉满口应承,待到临别之时,更让英莲不必记挂自己,不过几日功夫,我在家里等着姐姐就是。甄英莲那里,却是哭了又哭,只道宝玉你也不小了,我帮得一时帮不了一世,这个家,终究还得你撑起来才是。这话的意思和施务也无甚分别,但从英莲口中说出来,甄宝玉为了安英莲的心,也只有唯唯应承。英莲早知自己要离开甄府,她这些时日遇有要处理的事情,总要拉着甄宝玉一起,想着能让他多少记得些,可毕竟时日太少,甄宝玉的心也不在这上面,终究没能让甄宝玉历练出来。
待英莲走了没几天,甄家二爷也忽有一日过来找甄宝玉告辞。甄家人口众多,甄二爷虽是甄应嘉的亲弟弟,可他乃是庶子,虽生母早逝,一早记名在甄老太太的名下,可也不能喝甄应嘉比什么,加上他从小就没好好读过书,又是个惫懒人物,从来不被甄应嘉看在眼里。往日甄老太太还在时候,甄应嘉常年在外为官,甄老太太不过拿甄二爷当成是个好使唤的大管家,那时甄二爷只要奉承好老太太,上下其手,也不知捞了多少油水去。待到甄应嘉回家丁忧,他那里能干的人很是不少,甄二爷便没了差事,没多久更被送了几个铺子,只道你靠这个养老吧,将他赶到嘉兴去了。
此番甄应嘉的丧事,甄二爷憋着劲儿回来,本来是要和甄宝玉别别苗头的,不想他那里有几个耳目的下人,也不知从哪里得来了些捕风捉影的消息报与甄二爷,甄二爷是个爱惜性命的,便立时收拾包袱,只和甄宝玉打个招呼,一走了之。
甄宝玉那里本来很烦这个叔叔,从小这个叔叔就老盯着他的错儿,还总是请那些迂腐的先生来教自己,如今老父死了,叔叔还想着来争家产,更是让甄宝玉不快。便是甄宝玉不愿管家,但却是个孝顺的,甄应嘉的遗命,他能办到的还是要办的。由是甄宝玉见甄二爷急匆匆走了,心里很是松了口气,家里一应事务,除了实在不得不立时要办的,都堆在那里,只道过几天等姑娘回来了再办就是。
却是又过了几天,英莲几时回府还没有消息,甄宝玉正在焦急之时,却等来了一纸诏书和金陵知府陪伴下的从天京城派出的大理寺、锦衣府的差官。
忠靖侯首告,贾雨村跟进,甄应嘉欺上瞒下截留税银、放纵下仆仗势欺人以致酿出人命之类的,一条条都是证据确凿无可抵赖的大罪,就中更有一个封氏娘子,上告甄家强夺亲女!
无论哪一条罪状,甄宝玉都是一问三不知,更从知道甄英莲并非甄应嘉之女之后,大受打击之余,更不知如何应对。
抄检之日,叶澄观看着甄宝玉茫然无措的样子,便是得了英莲的央告有心维护,却是对着个浑浑噩噩的公子哥儿,他也无从维护得起来。甄应嘉为盐政之时贪墨的银两,虽然上下打点,又有不少用处,但毕竟还有几分留在自己家里,加上累世大族,又出过两个皇帝的奶妈,家里有几份违禁之物被抄出来也是自然。
景仁一朝二十五年,景仁帝司徒逸的大多数政策都是对景德朝的延续和发扬光大,比如鼓励嘉禾推广,使得大夏人口更加繁盛,又如鼓励出海,乃至承认了大夏海商所建立的海外殖民之地的长华国为属国等等,都是被后世称为有大魄力的作为。而被后世看做大夏朝廷对老世家大清洗的序幕,就是从对江南甄家的查抄开始的。
甄家人口众多,下仆不少,历年违法之事,都不用费心编造自然就有不少冒出头来,被人揭发出来。由是不少地方上都有人上告,官府再不似以往那般故作不知,而是顺藤摸瓜,甄家的查抄,从金陵本支开始,嘉兴、平湖等各处也没能躲过,待到汇总到京城之后,据闻景仁帝听后大怒,只道这般世受皇恩之家,既享天家恩惠,又不思忠纯回报,不但令朕,更令太上皇寒心,便命从重从严处理。
只是天下的事情,便是都在徒行之的算计之中,他也不能掌控世上人心。江南地方上,南通州有个叫胡家的盐商,他是个睚眦必报的,自从那年被林海拂了面子,那时林海位高权重,胡家也只有奉承的,可心里早就记了下来。待到如今林海之后的巡盐御史都换了两茬了,又加上林海自从入了京城就没了实职,胡家只道皇帝当初用林海是为了给太上皇面子,如今皇帝权位稳固,林海也不过和甄应嘉一样,是过了气的弃子罢了。胡家也拿钱捐了官,由是便借着告发甄家的风,也向圣上上书,只道盐政乃是国之重务,甄应嘉在任之时贪墨不已,林海在任时,虽不似甄应嘉那般盘剥各个盐商,可每年盐道上的银两,虽是奉旨供奉太上皇,可甄应嘉那时和林海往来密切,两人私下里还不知有何勾结,还望圣上明察!
119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贾存周持义江南省 林如海待罪天京城
以甄家的抄检为发端;景仁朝最大的官场地震也由此拉开帷幕。不止江南几处繁华之地的地方官员乌纱相继落地,还慢慢你告我;我告你,枝藤蔓转,让大夏从上到下纷纷扰扰了不少时日。待到尘埃落定之时,朝官们举目望去;方才发现这场地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