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魍趿耍桓呷ㄖ兀苑皆跄芑箍床簧夏悖烊グ伞!�
    刘封苦笑,道:“她已入宫为妃,宫中禁卫森严,我又怎能见得到她?”
    彩英大吃一惊,道:“竟有此事?”
    刘封便将自己已刘贵妃如何相识,又如何失散,多年之后又如何与她重逢,却发现她竟然便是匈奴单于用来和亲的义女,如今入宫成了贵妃之事一一说了。彩英十分生气,说道:“匈奴眼看就要灭亡了,她身为单于义女,自然要为国分忧,嫁给刘备乃是迫不得已,倒也怪她不得。这事说来说去,都是刘备不好,刘备既然知道她是你的心上人,便该将她让给你才是,怎可自己娶了去?”
    刘封道:“过去之事,父皇好像还不太清楚。”
    彩英四下一瞧,只见仆役婢女正收拾行装,往来如梭,便牵着他的手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悄声道:“你怎么还叫他父皇,你父亲可是踌躇满志,却时运不济的少帝,根本不是这个假仁假义的刘备。”
    刘封点了点头,说道:“平时叫惯了,一时之间很难改口。”
    彩英冷冷地道:“刘备可是个十分聪明的人,既便刘贵妃没有明说,他也不可能猜不到其中关窍。亏得你还傻傻的蒙在鼓里,如今他将你远远支走,怕也有疑忌你的心思在内。”刘备占着原本应该属于刘封的皇位却不让出来,彩英自是对其十分痛恨,于是便千方百计的挑拨他们“父子”反目。
    刘封出神良久,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嗯,娘说的没错,他是有这层意思。”
    彩英四下瞧了一眼,道:“如今你已是王爷,出镇一方,手握兵权,这可是上天赐给你的机会,你可要好好把握。一旦时机成熟,你便举兵……”
    刘封连连摇头,道:“不行,绝对不行。义父将我养大,待我恩重如山,我怎可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彩英道:“他将你养大,不过是想让你做他手中杀人之刀,替他夺取天下罢了。若是他真念及父子之情,便该力排众议立你为太子,可他却将你远远的逐了出去,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刘封沉思良久,道:“这事还须从长计议,不可造次。”
    彩英道:“我也没让你现在举兵,等你到了陇西之后,咱再慢慢商量。你这别忘了你是谁的儿子,你背上刺了个什么字。你爹爹可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可不能辜负于他。”
    刘封面色郑重,道:“嗯,此处不是说话之所,这事等到陇西再慢慢商议。”
    二人又说了好一会话,下人来报,行礼已收拾停当,刘封便即入宫向刘备辞行。刘备亲率着百官送出城来。刘备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眼泪顺着面颊着流了下来,惜别之情十分真挚,观者动容。
    刘封大为感动,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二人哭了好一会儿,刘封方告辞起程,首途前往陇西。刘备送了一程,又是一程,诸葛亮劝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还请皇上以国事为重,尽早回宫。”
    刘备不听,又送了一程,刘封及群臣跪地苦谏,刘备这才拨马回头,一步一回首,缓缓而回。其时彩英坐在马车之中,掀起车帘向外望去,见刘备如此做作,啐了一口,轻声道:“伪君子。”
    刘备的哭功在三国时代可是数一数二的,即便是街上最能哭的大妈和他一比也是相形见绌。在如此神功面前,刘封自然招架不住,感动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队伍行出数十里,刘封想起刚才的情景,仍是唏嘘不已。
    当晚刘封一行来到槐里,扶风太守事先已知刘备登基之后封的第一个王陇西王刘封前往封国,将道经槐里。不禁诚惶诚恐,亲自扫除馆驿,出城三十里相迎,将众人让进城中,跟着便在太守府中,大张筵席,为刘封接风。扶风下属各县官员均到场坐陪,宴会气氛十分容洽。接风宴持继了近一个时辰,刘封又被灌得烂醉如泥,在一名美婢的搀扶下,回到馆驿,来到寝室门前。
    其时刘封已有十分醉意,迷迷糊糊中将那名美婢当成了刘贵妃,双臂一紧,搂住了她的纤腰,低头便往她唇上吻去。那婢女给他吻得全身乏力,嘤地一声,倒在了他的怀里。刘封哈哈一笑,道:“妹妹,今天我总算得偿所愿。”呯地一声,将门推开,挽着那女子便向里走。
    忽听屋内一人说道:“大王好雅兴,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先告辞了。”
    刘封大吃一惊,脑子清醒不少,瞥眼间见边上的女子根本不是刘贵妃,好生失望,一把将她推到一边,问道:“呃……你是谁,来此有何贵干?”
    那人背对着他,也不回头,道:“微臣来找大王,自是有事商量,大王如此待客,怕不合道理吧。”
    那婢女原本有望一夜之间从一个低三下四的婢女变成陇西王后,却被这么一个古怪的家伙给搅黄了,不禁怒气上涌,嗔道:“你鬼鬼祟祟的躲在大王寝室,定是想要图谋不诡,来人啊,快将他给我拿下了。”她一时心情激动,忘了她和刘封还没有办过正事,也就不是陇西王后,自然不能越俎代庖替刘封指手划脚了。
    那人仍不转身一言不发,刘封斜了她一眼,挥手道:“退下。”
    那婢女没注意看刘封脸色,以为刘封急着想和自己办正事,嫌那人碍事,让他退下,心中一阵得意,对那人说道:“说你呢,还不快退下!”
    刘封喝道:“我让你退下!还不快滚!”
    那婢女一脸郁闷,退了下去。
    刘封见数名亲兵正急匆匆地向寝室赶来,摆手道:“孤没事,你们先退下,没有孤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寝室半步。”
    众亲兵大声应是,散在四周警戒。刘封将门合上,问道:“你是谁?”
    那人转过身来,道:“微臣姓刘名蒙。”
    刘封向他瞧一眼,烛光摇曳中,只见他脸色惨白,毫无血色,像是一个死人,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道:“噫,你不是已经死了么?”
    刘蒙笑道:“那我一定是鬼了。”
    刘封身子抖了抖,道:“你真会开玩笑。”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还是直发毛,低头出他身后瞧去,只见地下有道长长的影子,放心大半。
    刘蒙道:“没想到久经战阵的陇西王居然会怕鬼,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今天我算是白来了。”站起身来,便要向外走去。
    刘封也不挽留,冷冷地道:“你原先冒着家父之名,到处招摇撞骗,如今还有何脸面来见我。”
    刘蒙哈哈大笑,道:“我果然是来错了,刘贵妃看错人矣!”说着大踏步向屋外走去。
    刘封一听刘蒙提到是刘贵妃,全身一震,长身而起,欺到刘蒙身前,张臂将他拦住,道:“是她让你来的?她有何话要对我说?”
    刘蒙道:“大王若是想要逼供的话,不妨将我关入狱中,严刑拷打。我这人最怕疼,这要一用刑,我便全都说了。”
    刘封心中一凛,跪伏于地,道:“适才多有得罪,还望先生见谅。”
    刘蒙微一颔首,道:“嗯,能屈能伸,方能成就大事。”回到座位上坐好。
    刘封来到他面前,跪地请教,道:“先生来此有何见教?”
    刘蒙道:“我受刘贵妃之托来此,问你可曾忘了昔日之情?”
    刘封恨恨地道:“哼,昔日之情我自然没忘,可是她却忘得一干二净。”
    刘蒙道:“这事你可错怪刘贵妃了,当初她说了一些绝情的话,将你气走,正是希望你将她忘了,否则你一味和她纠缠,早晚必为刘备所害。”
    刘封道:“为了她我什么也不在乎。”
    刘蒙道:“可她在乎,她担心你,甚过担心她自己。她心中翻来覆去,都是在为你考虑,而你却一点也不为她考虑。可见你不是她的知已,她看上了你当真是大错特错。”
    刘封道:“我怎么没为她考虑过?当初我劝她和我一起逃走,归隐山林,双宿双栖,这不是再为她考虑么?”
    刘蒙摇头苦笑道:“你这是在为你自己考虑吧。你想过没有,若是你们逃走了,刘备会就此罢手,让你们离去么?到时他恼羞成怒,一怒之下发兵攻打匈奴,这一场战打下来,不知要死多少人,已不堪一击的匈奴说不定会因此灭亡。这一切罪过最后还不是要落到你们两个人的头上?到时不仅刘备要追杀你们,匈奴余党也不会放过你们,既便你们逃到天涯海角,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将你们找到杀了。天下虽大,你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刘封心觉有理,缓缓点了点头。刘蒙道:“她不想连累你,甘愿一人独自受苦,没想到你居然一点也不领情,反而怨她。唉,她这番深情当真是用到狗身上了。”
    刘封泪流满面,道:“错怪她了,错怪她了!我真笨!”说着重重地在自己的脑袋上敲了两下,说道:“她这番深意,我居然到今日方知。”
    刘蒙笑道:“现在知道了,也不算太晚。”
    刘封道:“她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刘蒙道:“贵妃在宫中受皇后欺压,度日如年,希望你能助她一臂之力”
    刘封道:“我可听说皇后不得皇上宠幸,在宫中毫无势利可言,又如何欺压于她?”
    刘蒙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皇后虽不得皇上宠幸,但她毕竟是吴王之妹,说话十分有份量,皇上也不好驳了她的面子。如此一来,皇后便倚仗这个势头,颐指气使,在宫中作威作福,她见皇上宠幸贵妃,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又怎会不欺负她?”
    刘封道:“既然皇上十分宠幸贵妃,又怎会不加劝阻,由着皇后胡来?”
    刘蒙道:“皇后仗着自己是吴王之妹,根本没把皇上放在眼里。皇上训斥她几句,她便将吴王搬了出来,还扬言要发动战争。如今皇上正与曹丕为敌,自然不想得罪东吴,于是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皇后见皇上拿她没办法,更加无法无天,开心时整治贵妃一顿,当是庆祝,不开心时也整治贵妃一顿,当是出气。现在贵妃怀有身孕,如何还能经得住皇后的折腾?眼见着她已是奄奄一息,命不久矣。所以她托我来向大王求救,还请大王念在昔日之情,好歹救上一救。”
    呯地一声,刘封伸手在桌案上重重一击,道:“这贱婢居然敢如此胡作非为,我这就进宫将她杀了!”
    刘蒙道为:“不可鲁莽!小不忍则乱大谋。”
    刘封定了定神,道:“嗯,贵妃要我做什么?”
    刘蒙道:“皇上原本有心禅位于大王,可却被群臣所阻,未能如愿。大王可知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是谁?”
    刘封道:“难道也是皇后?”
    刘蒙点头道:“正是。”
    刘封问道:“我和她无怨无仇,她为何要阻我成事?”
    刘蒙道:“如今皇上年事已高,而皇太子年幼。一旦皇上驾崩,太子即位,那时新皇帝年幼不能理政,她这个皇太后便可名正言顺的临朝听政,作威作福。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大王突然冒出来抢这个位置,你说皇后又怎能不想尽办法阻你成事?”
    刘封怒道:“这个贱婢,孤和她誓不两立。”
    正文 第四百五十章 刘封赴任
     更新时间:2008…7…18 22:56:16 本章字数:4555
    刘蒙道:“皇后虽说不得宠,可却是吴王之妹,身分尊隆。朝中大臣都不敢得罪她,全都在站在她那边,势力可谓十分巨大。而大王不过是贬往穷乡的一介藩王,势单力薄,和她抗衡虽说不上匹夫撼树,螳臂挡车,却也是自不量力。依微臣之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王就当微臣没有来过,贵妃也没有求过您。反正贵妃已为他人妇,大王今生已不能再和她在一起了,又何必为她搭上性命?”
    刘封怒道:“你不是贵妃的人么,为何出此不忠不义之言?”
    刘蒙道:“微臣投靠贵妃乃是形势所迫,逼不得已,并非出自真心。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眼见着贵妃日薄西山,江河日下,微臣又怎能不为自己将来打算?”
    刘封道:“既然你打算另投他人,为何还要跑来和孤说这些?”
    刘蒙微笑道:“受人之托,必当忠人之事。微臣已受贵妃重托,自然要想方设法将事情办成,这事办好之后。她的恩德臣也算报过了,两不相欠,微臣便要自谋生路,不再为她尽忠了。”
    刘封年轻气盛,易于受激,乍听之下,勃然大怒,刷地一声,拔剑出鞘,道:“似你这等不忠不义之人,留在世上只能是害人害己。”
    刘蒙眼见着一柄长剑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青光闪烁,寒气森森,却不感到害怕,哈哈大笑。刘封怔了一怔,道:“你笑什么?”
    刘蒙道:“识时务者呼为俊杰,我笑大王不识时务。”
    刘封怒道:“我如何不识时务?”
    刘蒙道:“大王乃少帝之子,肩负者中兴汉室的千钧重担,所谋自是不小。可取国有五难,不知大王可知晓?”
    刘封摇了摇头,还剑入鞘,道:“还请先生教我。”
    刘蒙道:“取国共有五难,有宠无人,一也;有人无主,二也;有主无谋,三也;有谋无民,四也;有民无德,五也。当日刘备于朝堂振臂高呼,欲禅位于大王,群臣同声请辞,无一人愿留身辅佐大王,可谓无人矣;少帝被废至今,汉室凋零,族尽亲叛,大王在外举事,没人会做内应,诸侯也必将幸灾乐祸,自图私利,可谓无主矣;刘备仁德素布,深得百姓爱戴,根基牢不可拔,大王却想着取而代之,可谓无谋矣;汉朝自桓灵以降,暴虐不道,百姓不附,而大王是其后代,百姓自然恨大王入骨,可谓无民矣;大王年纪尚幼,无甚恩惠施于百姓,可谓无德矣。取天下是何等艰难?而大王涉此五难欲图成事,如何称得上识时务?”
    刘封沉吟良久,点点头,道:“你自己不也是如此,还有脸来说我?”
    刘蒙站起身来,仰头望天,喟然长叹,道:“当初我一时不明,冒少帝之名,涉此五难,欲图帝位,结果亿万家财一朝尽丧,这个教训十分惨痛,大王还不引以为戒么?”
    刘封问道:“如今先生意欲何往?”
    刘蒙道:“方今天下有望一统天下的必是刘备,微臣打算改邪归正,附其骥尾,以图三餐温饱。”
    刘封冷冷道:“没想到先生也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刘蒙道:“顺天者逸,逆天者劳。如今想要逆天改命,既便是费尽心思,也不一定能成。空劳心神何益?不如顺应天命,图一时安逸,岂不是好?”更新,更快,尽在文学网,www。。cn;:wap。。cn全文字阅读让您一目了然,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刘封道:“哼,妹妹受辱,我又岂能坐视?如今哪怕是一座高山挡在面前,我也要将山劈开,杀出一条血路来!”
    刘蒙赞道:“有志气!若大王不嫌臣驽顿,微臣愿为大王效死力。”
    刘封道:“孤得先生,何愁大事不成?”顿了顿,又问道:“先生已言孤取国有五难,不知当如何扭转乾坤?”
    刘蒙道:“当今圣上假仁假义,百姓堕其彀中而不自知,已对其死心踏地,根基极难动摇。好在皇上年事已高,时日不多。大王当乘此时于陇西好好准备一番。其一,招览贤才,以为己助;其二,贿赂朝中官员,以为内应;其三,布德施惠,以悦百姓;如此则五难不难化矣。一旦皇上驾崩,皇后乱政。大王便于陇西高取义旗,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介时大王在外攻打,贵妃在内呼应,里应外合,何愁大事不成?大事成后,大王有安邦定国之功,群臣谁不钦服,这皇位除了大王谁还敢坐?”
    这一席话说得在情在理,刘封连连点头,打屁眼里乐将出来,道:“先生一席话使孤茅塞顿开,只恨造化弄人,使孤不能早与先生相见。”
    刘蒙笑道:“现在相见,也还不晚。”
    两人互视一眼,哈哈大笑。
    当晚刘封与刘蒙同榻而卧,两人都无睡意,便于卧榻之上畅谈天下,不知不觉雄鸡报晓,东方发白。次日一早,刘封便令下人收拾起程,跟着又令心腹家将准备一辆小车,将刘蒙藏于车内。
    一个时辰之后刘封策马当先而行,身后两辆小车紧随其后,缓缓而行。扶风太守听闻刘封要走自然是不顾宿酒未消,亲率众官送出城来。扶风太守见刘封身后的小车比昨日来时多了一辆,起初还以为是昨晚的酒劲尚未消退,一时头昏眼花,看走了眼。于是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确实多了一辆,不尽一脸迷茫,但转念一想,已明其理,心想一定是昨晚刘封在城中看上了哪一位美貌姑娘,于馆驿中成其好事,今天便用小车载往陇西,再行策立名号。想到此不自禁的吞了吞口水,寻思当王爷就是好,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就有什么样的女人,只可惜自己没那种命。
    太守送走了刘封之后,在城门口出了一会神,闷闷不乐的回到府中,写下表章一道,差人火速送往长安。原来刘备将刘封发配边疆,还是放心不下。差急足先期赶赴沿途各县传旨,令众官严密监视,以防刘封有不轨的举动。他心中虽是如此想,却不敢明着说出来,以败坏他那来之不易的仁义之名。他只是在圣旨上告知各级官员,刘封前往封国,将道经他们所在郡县,令他们好生接待。圣旨上还说为了防止各郡官员欺上瞒下,拉稀摆怠,送走刘封之后必须写上一份折子详细奏报接待情况。扶风虽觉此举等若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但皇帝的圣旨还是不敢不听,认认真真的写了一道奏章,将刘封抵达扶风的情况详细写上,文中涉及最多的自然是自己如何尽地主之谊,殷勤款待,于是这份查看刘封动静的折子完全变了味,成了一份不折不扣的报功讨赏之折,这怕是刘备始料未及的。至于刘封离去之时,随驾马车多一辆,太守认为这事过小,且有碍刘封的清白名声,便替他隐瞒不报了。
    刘封过了扶风之后,跨下临行时刘备所赠之名马的卢,前呼后拥,得意洋洋的往西进发,此时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自从知道刘贵妃消息后,思念之情以日俱增。一路之上,官府铺张供应,对这位陇西王爷巴结奉迎,马屁拍到十足十。
    刘封心花怒放,自从他长大**,为刘备办差以来,从未有如这次那么舒服神气,心想身分地位这东西果然是不可思议。原先他不过是刘备从街上捡来的一个小乞丐,虽说挂着个刘备义子的名头,但毕竟不能掩盖他的真实身分。不论他如何努力,如何建功,别人看他的眼神总是带着些许鄙夷与不屑。如今上天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的身分地位完全不同了,从无人问津的街头乞丐,一下子变成汉少帝的唯一骨血,光武皇帝的嫡派传人,大汉江山最有资格的继承人。自从刘备封他为陇西王之后,群臣看他的眼神随之两样,目光中满是敬仰之意,嘴角时常挂着微笑,和他说话也尽是甜言蜜语,谄媚之词。而他还是他,只不过变了一个身分,受到的待遇便完全两样,这怎能不使他感慨万千?
    这一日到了陇西国都襄武,原陇西太守迎接一行人在太守府中歇宿。次日一早陇西太守与刘封办理了交接手续,屁颠屁颠的前往益州江阳郡上任了。
    刘封被封为陇西王时,江阳郡太守正好出缺,于是刘备便将陇西太守平调至江阳当太守。虽说官职一尘不变,但对那太守来说,这比连升他十七八级还要高兴。原来陇西靠近西羌,每日均有羌人骑兵入境,劫掠往来客商,等到官府出兵围剿,羌兵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一旦西羌境内草场枯萎,牛羊饿死,羌人没有涮羊肉可以吃了,便大举来犯,攻击县城,劫掠百姓,斩杀朝廷所置官吏。此时官兵只能像只乌龟一样躲在大营中,眼睁睁地看着胡骑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然后将成群成群的美人用绳绑成一串,将成堆成堆的金宝搬上马车,扬长而去,根本不敢出去送死。虽说胡人还没有胆子攻打郡府襄武,不过时常纠集起两三万骑杀至城下耀武扬威一番,方始离去,这样的挑恤事件一年至少要发生三次。每当这个时候,陇西太守便吓得躲在被窝里,浑身发抖,口吐白沫,屁滚尿流。实在不想再活在这个世上,只求早死,这一年之内连死三次,哪里还有什么生人乐趣?是以那太守发誓下辈子宁可做猪做狗,也不愿再做陇西太守。如今刘备将他调往江阳,这江阳靠近成都,也是一个富庶之郡,油水大大的有,对他来说,等若重获新生,再世为人,如此一来,他又怎能不心花怒放?又怎能不感激刘备?
    次日一早,刘封将陇西属吏召进王宫,查看簿籍,触目惊心。发现眼下情景,比他心中所想还要糟糕万倍,不禁长眉一轩,将刘蒙秘密召至府,长跪请教。刘蒙沉吟片刻道:“看来刘备将大王封于此间,根本就没安好心。”
    刘封道:“谁说不是呢!陇西守兵不满万人,钱粮俱缺,城墙颓坏,老百姓十分害怕羌人来袭,举家迁往外地,陇西境内赤地千里,这样的烂郡自保都十分困难,更别说要图谋大事了。”
    刘蒙道:“大王毕竟不是刘备亲子,且身份太过吓人。刘备当然不会将梓潼、广汉、扶风、冯翊这样的富庶之郡封给大王,我看他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