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飞恨不得现在就操着蛇矛同鲜卑人拼个死活,一听要守,气不打一处来,叫道:“守,守,守!你不愧是贾福的女婿,果然和他一副德性。你小子到底懂不懂打仗,不懂就不要装懂,赶紧从椅子上下来,换俺来指挥!”
    石苞叫道:“在下想请问张将军,前日我军与鲜卑人交战到底是谁胜了?”
    张飞叫道:“是鲜卑人胜了。这胜败乃兵家常事,区区一场败仗,何足道哉。一会我就引着军马杀将出去,不把轲比能的首级给提了来,俺还就不回来了。”
    姜维定了定神,道:“张将军此番前去,敢保必胜么?”
    张飞道:“俺老张亲自出马,哪能不胜?”
    姜维道:“若是败了呢?”
    张飞叫道:“败!怎么可能!”
    姜维道:“军中可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可敢立军令状?”
    张飞道:“立就立,有何不敢?”
    姜维道:“好,将军若是胜了,功劳薄上自是标明将军头功,可将军若是败了……”
    张飞道:“区区几个鲜卑毛贼,你张爷爷还看不在眼里,怎么可能会败?要真败了你依军令砍了俺的脑袋便是。”
    姜维道:“不敢,将军若是败了,我不要将军的脑袋,不过想请将军从今往后再不提出战二字。”
    张飞怔了一怔,叫道:“好,不提就不提。”
    姜维目视石苞,石苞提笔写下军令状,一边写一边道:“将军可别后悔。”
    张飞拍了拍胸脯,道:“俺老张说过的话什么时候不算数?当年攻打濮阳的时候,说过只攻十五天,就只攻十五天,日子一到,立即撤军。当时濮阳的老百姓顶不住俺老张的猛攻,趁夜缒下城来,说要献门。俺老张连理都没理,照样撤军。这做人讲的就是一个信字,说话不算,还是什么英雄好汉?”这个狗屁主意其实是贾仁禄出的,当初他还有些不大服气,认为贾仁禄在瞎胡闹。特别是老百姓主动提出献门的时候,张飞当即就要抄家伙,杀进城里,可贾仁禄硬说要撤军,两人争吵良久,这才有了结果。这些张飞这会说什么记不起来了,这牛皮吹将起来,当真是叮当乱响。
    石苞写好了军令状,道:“好样的,将军果然是大大的英雄好汉。”将军令状递上,张飞瞪圆双眼,反复看了两遍,签上了大名。
    姜维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即如此将军便引军五万渡河与敌军决战。”
    张飞领了五万马步军出营来寻轲比能霉气,其时北风骤紧,河水凝冰,正可驱驰,大军过了河,列成阵势。轲比能听闻汉人出营索战,心下大喜,亦领五万精骑,列于河北。
    两阵对圆,汉军阵中三通鼓响,张飞全装惯带,手执丈八蛇矛,策马出阵,大声喝道:“速叫轲比能出来领死!”
    轲比能从人群中探头望将出来,暗叫:“好一条大汉,我鲜卑人向以高大彪悍闻名当世,却也难觅这样的人物。”问拓跋力微道:“他便是张飞?”
    拓跋力微点点头道:“正是。”
    轲比能皱眉道:“果是劲敌。”
    拓跋力微道:“张飞有勇无谋,大人何必忧虑?”
    轲比能问道:“计将安出?”
    拓跋力微道:“大人出去与之交战,数合后诈败而走。张飞轻躁寡谋,必恃勇来追,我引一队精骑迂回其后,突然袭击,大人乘势反击,如此里应外合,不胜何为?”
    轲比能笑道:“好计,好计。倘若敌人渡河来援,如之奈何?”
    拓跋力微道:“将军可令宇文、蒲头二部各引一队人马伏于河边隐蔽处,倘若敌人敢来,咱便纵伏兵击之,何患不胜?”
    轲比能道:“好,好,就按你说的办,你赶紧准备去吧。”
    轲比能驰马出阵,道:“来将何人,报上名来!”
    张飞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还不速速下马投降!”
    轲比能冷笑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涿郡屠夫,一个杀猪的也敢和俺叫阵,当真不知死活。”
    张飞大怒,一声张啸,震得众人两耳嗡嗡直响。啸声中,张飞坐下神驹一声长嘶,撒开四蹄,几个起落便离轲比能不过数丈。
    轲比能大叫:“来得好。”纵马迎上。
    当地一声大响,两般兵刃撞在一起,火星四溅。
    两人虎口都是一痛,暗叫:“好家伙,这厮忒也了得!”下意识的握紧手中兵刃。
    两人都是天生神力,又都打遍天下无敌手,这猛然间碰到一起,正如酒鬼遇上了佳酿,老餮闻到了肉香,大快朵颐之感油然而生,当下都擞抖着十二万分精神,各逞绝技,各施手段,将手中兵刃舞得呼呼风响,泛起一片光幕罩在身周。两方将士都难得见到这样的恶斗,看得是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连喝采也给忘记了。
    但听得乒乒乓乓的一片声大响,只一瞬间两人便交了十余合,张飞老当益壮,越战越勇,吼声越来越响,手中的蛇矛也是越舞越急,渐渐的来龙去迹已完全看不清楚了。轲比能但见无数矛影在眼前乱晃,实在不知哪头是哪头了。他原本和张飞是半斤八两的,可刚被公孙邵重创,重伤未愈,勉强斗到这时,气力不济,手下略慢,败象立呈。
    蓦地里张飞将蛇矛当成了棍子,呼地一声,向轲比能脑门上抡去,这要是给砸中了,脑袋指定是开花的。轲比能官虽然不比张飞大,管得人也没他多,但野心却比他大了不知多少,当然不想跟他同归于尽,举刀横架。矛头与刀背一撞,发出当的一声大响。一股大力顺着刀背传到了手上,震得轲比能旧创迸裂,噗得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手中钢刀再也拿捏不住,掉到地下。
    张飞大喜,大叫道:“纳下命来!”挺矛直刺。
    轲比能斜身一让,拨马便走。
    张飞喝道:“哪里走!”两腿一夹,追将上去。身后汉军恐主将有失,大声呼喝,冲了上来。
    鲜卑军见轲比败了,哪敢跟张飞为敌,纷纷掉头狂奔。
    张飞哈哈大笑,道:“就这点本事,也想和你张爷爷放对,你张爷爷今天不杀了你,誓不回军。”
    姜维隔着河远远观战,见张飞大胜,鲜卑大败,恐敌人有诡计,忙令鸣金。
    张飞叫道:“他奶奶的,这帮胆小鬼不敢出战也就罢了,还见不得他人成功,一打胜仗就鸣金,岂有此理!”
    他见麾下将士听得金声,纷纷后退,急得大叫:“俺老张杀敌立功的时候这小子还没出世呢,他懂个什么,甭理他!”张飞不但力气大,这嗓门也大,这一声吼,阵中数万汉军人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姜维虽然在后来大大有名,可这会毕竟年纪太小,又没有功劳,军中将士都不如何服他,听得张飞如此说,又纷纷回转,重新加入战团。
    轲比能率着麾下将士一鼓作气,奔了十里。两军的机动力上的差距在这时候就显现出来了,鲜卑人前脚刚跑,汉军后脚就追,到这时竟只追出不到五里。
    拓跋力微率着两万精骑乘人不备折而向西,兜了个大圈子,迂回到了汉军阵后,突然发起攻击。张飞虽然比轲比能历害些,但毕竟只是一个人。大草原上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鲜卑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没给折腾死,自然比汉人要粗壮有力得多,鲜卑人的战斗力整体上要比汉人高出一个头来。两军交锋,鲜卑人大声呼喝,抡起弯刀一阵狠劈,汉军招架不住,纷纷败逃。
    张飞听说后军遭遇敌袭,以为轲比能迂回到他后面来了,大怒,引着军马回身杀来。
    拓跋力微一声呼喝,指挥军马掉头就奔,汉军哪里撵得上,只得在后面一个劲的傻追,吃鲜卑人卷起的尘头。奔出里许,轲比能率军赶来,突入汉军阵后,杀死千余人。张飞怒不可遏,回身杀来,轲比能已明白了拓跋力微的意思,略斗片刻便即撤走。张飞率军追赶,却被甩出老远。追了一阵,拓跋力微又引军在后包抄。张飞本来脑子就笨,如此一来二去,他被彻底搞懵了,不明白为什么轲比能老能抄到自己屁股后面下狠手,而自己却怎么也撵不上他。他可是个出了名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不信这个邪,虽屡遭挫折,却不轻言放弃。就这么着,汉军被两股鲜卑铁骑耍得团团转,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不到半日,便累得直喘粗气,这路说什么也跑不动了。张飞也累得够疮,却仍不依不饶,催促众军上前。
    拓跋力微接到哨探来报,微微一笑,道:“汉人已疲惫不堪,胜负在此一举。”派快马约会轲比能一起进击。
    两路铁骑同时杀上,汉军疲惫不堪,哪还能抵挡的住,四下奔逃。兵败如山倒,张飞一人又如何禁止的住?只得一起奔回大帐。姜维虽有心相助,可被宇文部及蒲头部两路军马阻住,前进不得。这边可是正儿八经的交战,两方没耍任何诡计,无奈汉军不及鲜卑勇悍,相斗良久,损失十分惨重。姜维见不是头,鸣金收军。
    张飞逃回大帐,冲着姜维大叫:“你这个胆小鬼怎么不跟着俺一起追,害得俺吃了一个大败仗。”
    郭淮道:“将军息怒,这事可不能怪伯约,伯约见将军没有依令撤军,便令我等接应。怎奈两路鲜卑人挡住去路,前进不得,又如何能支援将军?”
    张飞恨恨不已道:“从来没有这么窝囊过,不行,明天再战,我就不信胜不了轲比能!”
    姜维拿出军令状道:“这是将军立的军令状,将军是个大大的英雄,说过的话尚且算数,何况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将军不会想反悔吧?”
    张飞瞪圆双眼看着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郭淮道:“此番大战,我军又损折将士两万余人。鲜卑人比我们强太多,这样硬拼根本不是个办法,末将同意伯约之策,深沟高垒,据不出战。”
    郭淮此时在军中颇有威信,众将听他这么说,都没有异议,齐道:“末将附议。”
    张飞还能再说啥,瞪了姜维一眼,大踏步出帐。
    轲比能胜了一阵,大喜若狂,不顾拓跋力微反对,召开庆功酒宴,开怀畅饮,烂醉如泥,幸好汉军没有乘势进击,不然他真的不知该怎么办了。
    三天后轲比能率军过了潣水,欺至汉军寨前搦战。汉军谨守将令,不论对方如何骂娘,拒不出战。轲比能骂了一日,不见动静,怏怏而回。次日又骂,又不见动静,如此一连三日,鲜卑日日骂战,汉军只是不出。轲比能火了,麾军猛攻,汉垒坚固异常,汉军将士又有大盾蔽体,不怕强弓硬弩。鲜卑人连番猛攻,俱不得入,反损折万余,轲比能气得嗷嗷乱叫,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过连日猛攻,汉军也伤损甚众。这日姜维召集众将进帐,道:“此番争战皆因匈奴而起。我们在这里浴血奋战,匈奴人却在后方安享太平,哪有这种道理?伯济!”
    郭淮道:“末将在。”
    姜维拿着一封书信,道:“你将此信交给呼厨泉,对他说,他要是再为自己考虑,不来增援,我们便撤出圜阴,让他自己去和轲比能为敌吧。”
    郭淮应道:“是。”
    正文 第674章 … 悄临蓝田
     更新时间:2009…8…29 17:40:36 本章字数:7502
    蓝田县南崇山峻岭之中,蔡琰和董祀在当地县令的帮助下盖了一座庄院。圣旨上没吩咐花多少钱,只说一应费用,国库具领。圣旨既然这么说,当地县令又何必为刘备省银子,自然从宽里花钱。要不是董祀和蔡琰一叠连声大叫够了,不能再盖了,再盖脑袋就没了,那县令估计还真能在这起一座王府。
    县令打听到董祀崇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便花重金从长安请来高人,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高级建筑设计师。那人要银子虽然厉害,却也有两把刷子,整个庄院除了接见客人的主厅雕梁玉砌之外,其余各处都依着周围景致精心设计,处处透着天然质朴,超凡脱俗,住于此处,仿佛如置身山野一般,端的是极具巧思。
    其后献帝过来看了,着实喜欢,便和曹夫人赖在这里不走了。每日里或吟诗,或抚琴,或游览周围山水,生活倒也逍遥自在。
    这日两家人正在修建于清泉边上的小亭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忽然下人来报,有客来拜。
    董祀自从在朝那被上司诬陷后,便十分厌恶世间的尔虞我诈,携着娇妻远遁山中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虽然他们不能完全做到与世隔绝,但已和陶渊明所追求的世外桃园有三五分相似了。这庄园自建成之日起便绝少有人来访,董祀听到下人的禀报,大感诧异,问道:“何人来访?”
    那人道:“那人没说,只说是老爷的知交好友。”
    董祀皱眉道:“我哪有什么知交好友。”
    蔡琰道:“八成京里来人,要是怠慢了,不大不小又一个罪过。”
    献帝位份虽尊,在这里只算是个客人,董祀才是这里的户主,接侍客人自是责无旁贷。当下他返回自己的屋子,穿带齐整,来到正厅,只见长条案后矮榻上大摇大摆的坐着一个人,长着一张马脸,相貌颇为丑陋,不是贾仁禄是谁?他端着茶碗大口大口的喝着,这可是江南茶乡刚出的上等茶叶,献帝花大价钱才从东吴商人那买来的,要慢慢品才能品出其中滋味,却被贾仁禄把来当开水喝,当真把好东西给糟贱了。
    董祀大吃一惊,忙道:“不知太……”
    贾仁禄叫道:“瞧你这记性,老子可不就是住在泰山的秦钟么。当年咱们在陈留还曾一起共过事,一晃十来年过去了。老子怪想你的,听说你在这里混得有模有样,人五人六,就带着内人来这打打秋风。”
    董祀虽然不擅当官,倒也不傻,知他不愿暴露身分,说道:“秦兄,咱可有日子没见了,来,来,里边请,咱俩好好叙叙。”牵着他的手就往里走。
    三国时不像现在,通迅手段十分先进,一个人只要是出了名,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报纸上、电视中甚至网络上,想要别人不认得他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当时,通迅条件极不发达,不别说三天,甚至是十天半个月以前的消息都算是新闻。照像机,摄像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想要存下一个人的样貌完全靠手绘,可以说是极不容易,何况当时连印刷机也没有,就算有贾仁禄图画存世,也不可能一天印他个两三百万份往外发,贾仁禄的名头虽响,可认得他的人,却着实不多。这些个仆役都是本地人,贾仁禄的大名他们那是如雷贯耳,尊容那是谁也没有见过的。见他形容猥琐,穿的十分寒酸,还道他真是混不下去,跑来打秋风的,却见董祀一副贵客临门,受宠若惊的样子,无不愕然。当然几个心思细腻的家伙见站在他边上的女子长得端丽无双,气质出众,隐隐觉得这个猥琐的汉子不同一般。
    董祀将贾仁禄和貂婵引到了刚才他们聊天的小亭上,挥退左右,其时亭子上的人还未散去,见他到来无不大惊失色。
    献帝最先从惊愕中醒了过来,他可是在吓大里毕业的,一生之中不知经过了多少凶险,对惊恐的免疫力自然要比别人高些,道:“先生不是率领大军去北方抵抗鲜卑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贾仁禄道:“老子在长安时受了一些小伤,急行军时一路鞍马劳顿,旧伤复发,无法指挥。我听说这里山明水秀,景色怡人,十分适合泡妞……”
    貂婵瞪了他一眼,嗯了一声。贾仁禄忙改口,道:“十分适合疗养,便跑到你们这里调养伤势,不知几位是否欢迎?”
    董祀道:“欢迎,欢迎,怎么会不欢迎?先生救了我夫妇二人的性命,我们一直没有好好谢谢您,这次你说什么也要在这住上个一年半载再走,不然我可不放你回去。”
    贾仁禄笑道:“些许小事,何足挂齿?何况这忙还不是我帮的,你们别老放在心上,不然老子可不敢再你们这住了。”顿了顿道:“对了,上次老子请你们照顾的女子,过得可好?”
    拓跋力微进京朝拜时,刘备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曾当众赐给贾仁禄宫女一名。贾仁禄在一堆宫女中寻了千百度,蓦然回首,挑了一个身材姣好,却满脸麻皮的宫女,令在场诸人对他的审美眼光刮目相看,负责辅肋他选美的内侍更是目瞪口呆,大惑不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上前请问缘由,贾仁禄喷出一番歪理,说这女子身材出众,却面貌丑陋,自己将她领了回去,即可以享受到艳福,又不会惹来河东狮吼,当真是两全其美。当然这一番谬论,也使得在场众宫女内侍把贾仁禄当成了偶像,崇拜的了不得,将当天吃过的所有东西一股脑的都吐了出来,这还不足以表达他们的那如滔滔江水一般的崇拜之情,于是他们全都五体投地,横七竖八的躺了一地。
    这些其实只是贾仁禄托词,他将人领走是要派大用场的,只不过在那种场合下要是实话实说,便坏了他事先安排好的套路,于是他急中生智,编了一大片瞎话,好显得自己很有幽默感。京城危机四伏,他的狗窝又是敌人重点盯梢对像,不利于开展工作,于是他将这个宫女秘密送到蓝田,托董祀夫妇妥为安置。上回董祀险些做了刀下之鬼,多亏贾仁禄依照历史出了个狗屎主意,这才转危为安。夫妇二人对他自是十分的感激,爱屋及乌,他们对贾仁禄这位宫女自也是十分照顾,生活起居安排周道细至。
    蔡琰谦虚道:“我们这里条件简陋,可苦了她了。”
    像这种客套话,贾仁禄当然不会当真,笑道:“她现在在哪?”
    蔡琰道:“她从来的那天起就一直闷闷不乐,经常一个人呆在山中的凉亭里发愁,这会也在那里,我引你去吧。”
    贾仁禄叹了口气,道:“不必了,让她一个人静静地呆会也好。”顿了顿,对蔡琰道:“我听说皇上让你默写你父亲留下的书籍,不知可有此事?”
    蔡琰点头道:“有的。我已经写了三百多篇了,陆陆续续呈给了皇上,皇上看过之后很满意,下旨褒奖。前些日子,我又默写了十篇,正准备给皇上送去呢。”
    贾仁禄突然哈哈大笑,众人不知道他哪根筋搭错了,尽皆愕然,目光齐刷刷的向他望去。
    貂婵笑道:“他就是这样一惊一乍,你们甭理他。”
    贾仁禄嘿嘿一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老子的狗屎运当真好得不得了。老子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蔡琰道:“先生有事尽管吩咐,不须如此客气。”
    贾仁禄伸嘴在她耳边悄声说了几句,道:“拜托了。”
    蔡琰点了点头,道:“先生放心,我一定办妥。”
    贾仁禄道:“嗯,老子来这里疗养的事情,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希望诸位替我保密。”
    众人齐道:“先生尽管放心,我们一定不到处乱说的。”
    未央宫宣室殿,刘备正在批阅奏折,忽听得脚步声响,一内侍进殿,道:“蓝田蔡琰呈上自己默写的书籍十篇,请皇上御览。”
    刘备道:“蔡邕之书不乏真知灼见,朕读过之后大有进益。只可惜四千多卷书尽皆毁于战火,只剩下蔡琰心中的四百余篇。”说到此长长的叹了口气,又道:“快呈上来,朕现在就要看。”
    内侍呈上一只银筒,刘备打开筒盖,取出里面卷成一卷的帛书,展开一张张翻看,翻着翻着,忽然一张白帛掉落在案,那张白帛与其他白帛上洋洋洒洒数千言不同,只有一列小字。刘备低头一看,心中一惊。当下他装着没事人一样,将那张白帛放回书页中,从头到尾将书稿看完,这才道:“好文章 ,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 不能时常读到,诚为憾事。朕天天批览奏折,着实有些乏了,明日朕要去蓝田狩猎,顺道拜访董夫人,争取让她再多写几篇出来,一饱眼福。着有司速作安排。”
    次日一早,有司安排卤薄,刘备在王平所领数千羽林军的簇拥下出了西安门,前往蓝田狩猎。
    这次出行,打猎不过是个名色,糊弄外人用的。刘备胡乱打了几只獐兔,便结束狩猎,身着微服来到蓝田。董祀、蔡琰、献帝、曹夫人闻报连忙出迎,将其让到内室。刘备屏去左右,道:“仁禄呢,快叫他出来见朕。”
    贾仁禄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道:“微臣秘密前来,就好像耗子一般见不得光,不能出去迎接皇上,还请皇上见谅。”
    刘备道:“没用的就别说了,你不是在前线么,怎么突然跑到这来?”
    贾仁禄对在场诸人说道:“我有几句话要单独对皇上讲,请你们暂且回避。”
    众人都十分识趣,退了出去。
    贾仁禄道:“此次对鲜卑作战,皆因匈奴而起。按理说匈奴应该与我大汉同心同德,共同进退,共抗强敌。臣刚出长安,便差人支会匈奴单于呼厨泉,请他率队北上,与我军协同作战,共守圜阴。气人的是呼厨泉迟迟不予以答复,直到臣的队伍抵达圜阴的时候他才差了一个叫魁壹的家伙来军中对我说,他们的部落才刚到新地方,丁壮都在搭建毡包,以便麾下族民平安过冬,实在无法来援……”
    刘备将手中茶碗重重一放,发出啪了一声响,茶水四溅,道:“胡扯,上郡、西河两郡太守早在匈奴人抵达前就各自上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