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腾-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瑞一笑,回道:“这不是力气的事。飞骑都是专门练的冲刺合击的马上格斗战术,不是有股子蛮力就成!”
见他们仍不服气,张瑞却也不再辩说,只是解下头盔,胸甲,睡卧于地休憩。一会还要去冲击德川本阵,那可比打这些软脚足轻费力的多。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却听到德川秀忠阵中传来一阵炮响。张瑞等人霍然起身,同时向那边张望,不过片刻功夫,长崎城上下已又是炮声大作,一颗颗炮弹飞向德川的阵中。不过几个来回,德川秀忠阵中已是全无声息,只有汉军的三十六磅重炮不住发出巨响,仍然在不停轰击。
张瑞摇头啧嘴,嘲笑道:“人家不过发了几炮,以壮胆色。长峰兄也真是欺人太甚,咱们全靠大炮,将来也不光彩哪。”
话虽如此,却又复卧倒于地,看着那一道道火光,耳中听着那一声声巨响,却觉得赏心悦目之极。想到那倭军阵中血肉横飞的惨状,各人都是嘴角带笑。
待听到右面战场上又传来汉军野战火炮的轰击,还有三卫火枪兵进击时的军号,众人都立时起身,重新束上甲胄,戴好头盔。张瑞与契力何必一同上马,向着各自属下的军官们命道:“提起精神来,一会有一场好杀,不要给我丢脸!”
两人吩咐完毕,领着属下立时向德川本阵方向奔去。不过两刻功夫,飞骑与万骑大队已然进击至倭军本阵左侧,一路上有些倭人零星残卒,步卒立时被飞骑斩杀。若有骑马而逃的武士大将,万骑射手发上几箭,亦是翻身落马,身死当场。
张瑞与契力何必带着一众亲卫,先行在前,待纵骑奔到战场。却只见汉军三卫的火枪兵已经以三百人为一斜阵,一千五百人为一纵队,两万汉军枪兵持枪而行,如林的刺刀在初升的太阳照射之下,映射出刺眼的寒光。对面的倭军大阵虽然近十二万人,但在无休止的炮击下早已军心不稳,眼见汉军虽然人少,却是步队整齐,又均是身着黑色军服,虽然只是两万余人,威势却是远在这些已然胆怯的倭军之上。那德川本阵中有不少人经历过当日的长崎之战,便是被汉军以这种阵形打的落花流水,与当日所不同者,就是当日汉军守,他们攻,此番却是汉军攻,他们守。此时战场上的日军人数近十五万人,比之当日多上许多。虽然头顶炮弹仍是不断落下,士兵们不住惨叫,队形亦是无法保持,因躲避炮弹而混乱不堪。德川秀忠看一眼战场上已方一眼看不到边的阵线,心中却是稍定。无论如何,因自已有了大炮,属下又有不少武士经过长崎一战,对大炮的恐惧却是比当日小了许多。
他心中冷笑,心道:“你们的火炮再厉害,能将我这十几万人都炸死么?终究还是要靠步兵来打!火枪兵虽然犀利,我此番却亦有近三万的火绳枪兵,位于阵前,到时候与你们对射,再加上两万弓箭手,这么着打将起来,看是谁灰头土脸的败退回去!”
眼见对面的黑衣汉军越发走近,德川秀忠却见左侧仍是空荡荡一片,心中烦燥,向身边的近侍官命道:“早教人去传令给本多忠政他们,怎么到现在也没有整队过来?”
见那人唯唯诺诺,不能答话,德川知他亦不知道就里,只得挥手令他退下。心中只是纳闷,暗想:“难道老井伊给他们撑腰,他们竟然不顾这边生死大战,拔军先退了么?”
猛一摇头,知道这些人虽然反对自已与台湾汉军开战,却也不至于不顾这么多幕府军人的死活。若敢如此,不但是身败名裂,整个家族亦不能留存于世了。只是他们驻营之地稍远,夜来一时炮击,听不到那边动静,派去的传令又是无人回来。那边亦是无人送信过来,却实在叫他悬心。
那本多忠政早就溜的老远,败兵们也是拼命往后方逃窜,哪有人能往右面主阵报信?原本两边离的亦是不远,若是白天或是静谧之时,有甚动静便可声息相闻,立时援助对方。待汉军几百门大炮一直轰击不止,震的人耳朵都嗡嗡做响,却哪里能听到厮杀之声?是以德川秀忠此时对神原康胜身死,本多忠政败逃一事,竟是全然不知。
因见汉军阵线已快推进至已方火枪兵射程之内,德川立时下令,命火枪兵与弓箭手准备,待对方再行前进,便可以准备迎敌。
那些倭人枪兵接到命令,虽汉军尚远在射程之外,却也忙不迭开始准备。在枪口内灌入火药,用铁通条疏通完毕,点燃火棉,放于地上,准备一会点燃火绳之用。日军火枪兵以六段击列阵,前阵趴、蹲、跪、后面的持枪准备,待前面的三人发射完毕,后面的再补上射击。如此这般,可以保证最密集的发射,乃是西班牙人教授给日军的最新式火枪发射法,比之倭人自已发明的三段击,却又先进很多。每个枪兵又在发射完毕之后,便将火枪递给身边的战友,让他们装药通膛,待一切备妥之后,再将火枪随意交回空手等待的枪手。
依着这些办法训练出来的火绳枪兵,便是此番德川自当日惨败之后,努力购置火炮之外的又一个杀手锏。照他看来,当日汉军的燧发枪虽然利害,却也只是比火绳枪点火发射快了一些,别无长处。价钱和工艺却比火绳枪又贵又麻烦。便是发明的燧发枪的欧洲,此时也没有几个国家大量装备。只要方法得当,多加训练,三万火绳枪兵又能比那些汉军火枪兵差了不成?
听着对面不住传来通枪膛的“卡嗒止嗒”声,江文瑨脸上露出微笑。向着站在身边的王煊笑道:“咱们当年在这长崎狠揍了他们一顿,到教他们学了个乖。你看,现下他们也用起火枪来了。看那模样,阵势,好象比咱们还要厉害的多。”
王煊也是一笑,却提醒他道:“差不多了,可以命枪兵射击,又可命张瑞和契力将军他们准备了。”
江文瑨略一点头,令道:“命枪兵转射击阵形,开火!”
对面的日军正等着汉军继续前行,进入射程之后便可开枪对射。虽然已方人数比之对方多出不少,却因头顶炮弹不断,又是初临战阵,是以还是紧张之极。天虽不热,不少日军枪兵都是满头满脸的大汗,摆着火枪手手亦是汗水淋漓,眼见对方越走越慢,阵线亦是由纵队慢慢斜将过来,变成横阵。各日军枪手都是大急,又怕对方上来,又觉得这样慢吞吞的实在压力过大,到不如现下就砰砰打将起来,到也好过现下提心吊胆。
正焦躁间,却见对方却是停住脚步,因见自已后阵中也发射出稀疏的弹丸,偶有落入敌军阵中,击死击伤敌军。而敌军却是不管不顾,停下脚步,摆开阵势,前队枪兵已从腰间悬挂的腰包中掏出牛皮纸来,抖开后倒入枪管中,又倒入弹丸,也不用枪条通膛。便那么举将起来,向着自已这边瞄准。各日军枪手正是看的有趣,各人心道:“离的这么远就举枪瞄准,难道等着我们去冲他们的阵地?我可没有这么蠢,想来咱们的大御所大人也不会这么蠢吧?”
正自乱想,却见到对面几千支枪管同时冒出白烟,又响起如同炒豆般的枪声。各日军火枪手更是大乐,心道,这么远就开枪,敌人真是蠢极,难道能打的中咱们不成?
排在阵前第一排的乃是来自江户乡下的农夫小泉纯一郎,因住的离幕府稍近,他是最早一批入伍的日军火枪手。因还有几分小聪明,早早儿便学会了拆解枪支,枪法也是极准。是以被任命做了一个步兵队长,拿了几石的薪俸,日子比当初在土里刨食舒服许多。是以他用心竭力,在这战事上很是经心。此时见了对面汉军已然开火,熟知火枪射程的小泉大笑,向着周围的属下扭头笑道:“这些明国人真是有趣,隔这么远就开始打枪,他们的弹药不要钱么。也不知道上次在长崎是怎么打败咱们的………”
话未说完,却见离的最近的属下胸前绽起一团血药,那兵睁着死鱼眼,与小泉一同研究自已胸前的伤情,良久,方向他道:“队长,你不是说他们打不中我们么?”
小泉亦是纳闷之极,忙四处张望,却已见不少日军士兵中了枪击,或是当场身死,或是重伤倒地。对面不但能够击中他们,而且对方的弹丸穿透力甚大,枪法又准,一枪过来,便是无数的日军倒地。虽不明白如何,慌了手脚的小泉却当先向对面打了一枪,有他带头,他那小队的日军亦是纷纷开火,整个战线的日军被他们带将起来,乒乒乓乓地向着对过不住发射。一团团小火花在日军阵地上绽放,浓密的白烟升起,一时间到也颇有声势。
待到了浓烟散去,小泉等人张目向对面一看,却见人家好端端的装药开枪,除了被炮弹击中之外,再无一人倒地。
各兵自然是郁闷之极,那德川秀忠却是气的两眼发红,直欲滴下血来。眼见自已花了血本装备的枪兵不住被对方打兔子一样屠杀,自已这边开枪还击,却是连对方的毛也没有打下一根来。心中怒极,当下立时命道:“命足轻步兵前移冲锋,掩护枪兵和弓手向前!”
他一声令下,这边山岗上的旗手立时挥旗下令。那些指挥足轻的大将们接到命令,立刻吼叫着指挥属下向前,又令枪兵们让开道路,几万足轻并一万余幕府的精锐武士,再有德川的御家人一起,五万大军在前拼命前冲,向着对面的汉军阵地冲将过去。
德川冷笑道:“上次和你们交战,竟然冲不到你们身前,此时足轻们手持木皮盾护身,再加上后面有枪兵和弓手,却看你们怎么抵挡!”
第六十三章 倭乱(十)
几万名被德川秀忠强募入伍的农夫们两手举着用牛皮蒙面的长木盾,腰间随意悬挂着一把粗制滥造的倭刀,或是手持竹枪木棍,身披竹甲或木甲,在步兵队长们的带领下,一步步冲出本军阵线,向着对面的汉军阵地冲去。
日本铁矿资源委实太少,盔甲等铁器的锻造水准亦很落后。他们的倭刀锋利,到是因在唐朝时学习了唐刀的锻造方法,再加上国内虽然一直战乱,却没有中原王朝动辄因整个王朝覆灭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崩乱毁坏。是以这么些年下来,在原本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致有倭刀之利。至于其他,虽然日本人制做的游戏中把自已的盔甲吹的神乎其神,实则不但是足轻们没有盔甲可穿,就是等闲的武士们也休想穿着一身铁制盔甲。
德川家由普通的弱势大名攀附信长,一步步壮大至今日,除了关原会战时集结了本家旗本和丰臣旧部,加起来约十万大军与西军合战,待到今天的长崎之战,乃又再一次以十几万大军迎战敌人。倭人在元和偃武之前,武士与中低等的自耕农区分不大,武士与农夫一样,需在村落里居住耕作。待战国时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军役亦是越来越沉重。一町以上者的有足众需出军役二人,每多一町,增加一人;无足众依次减轻。这些人名为武士,实为中上等的自耕农,闲时耕作,战时出征。在这种体制下,土豪和中下层的农民随着战争的拉长和规模扩大,负担日益沉重,大规模的战争又造成田地荒芜,民众疲敝,士卒厌战。到了战国末期,更有全民动员的总动员体制:武田氏天正五年闰七月五日曾经发布命令:“领内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应在二十日内出阵”
织田氏在仅支配尾张一国时,尚是兵农一体,后来待有了六百万石的石高之后,兵役范围扩大,无需全境动员就能保持兵力优势,于是兵农分离,命武士备御于城下町的政策开始发轫。自此之后,织田氏方有了常备武力,待经过丰臣氏与天正十三年发布的“刀狩令”,乃确定了武士与农夫的分离。
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德川家的武士亦是日益职业化,而不是当年一有合战,便在城头吹号角,村中帖告示,那些有足具或无足具的农夫们手持竹枪木棍前来参战的情形不复出现。德川家全盛之极,亦不过号称六万旗本罢了。
德川秀忠为了与汉军决战,完全违背了元和偃武之后的兵农分离政策,大量的农夫役农被征召入伍,虽然尚不是发布全民动员,在程度和规模上却也是所差无已。几年下来,其幕府直辖统治下的各地已出现了农夫负担过重,间歇有小规模的村民暴动事件。再有他强令属下所有藩主大名于汉军入境后实行全民征召,领内十五至六十的男子全数征召。其扰民乱政如此,全日本上下对德川秀忠的不满已是与日俱增。连带之下,便是幕府本身,亦是威信大失。
此时拥有着强大武力,并自觉胜利在望的德川秀忠却并不理会日本民间私底下的暗流涌动。在他看来,只要今日大胜,却除了汉军对日本的侵袭掠夺,重新回复到闭关锁国的状态之后,再行改弦更张就是。
眼见持盾足轻们出阵,德川秀忠点头发令,山头上的持旗武士立刻挥旗发令,侍奉德川家多年的旗本武士和御家人紧随足轻之后出阵,五六里长的战线上尽是背持盾拿枪,背插小旗的足轻,又或是手持锋利倭刀,头顶留着一撮毛发的职业武士,因忌惮对面汉军的火力强大,出阵之后,也不需要上级督促,这些足轻并武士们拼死向前,日军的火枪手并弓箭手紧随其后。那些军团长与将军们骑马在阵中指挥,呈半月型的阵型向着汉军冲击包抄。
“契力,该咱们上场的时候了!”
张瑞与契力何必知道此时正是机会,倭人大军压上,留在本阵的虽然多是德川家的精锐旗本武士,比之飞骑与射术精绝的万骑,力量却是远远不足。此时一部,他们必然前后顾此失彼。一战而败敌,此正其时。
两人一声令下,大队骑兵开始起动,开始向着德川本阵突驰。
薄弱的防线瞬息被飞骑撕开,紧随其后的万骑散开阵形,并不随飞骑前突,而是各自急速射箭,射杀着混乱中茫然无措的武士们。
一支支铁制箭头带着弓铉震动时的颤响,准确的落在挥刀抵敌的武士身上。已经多年没有见识过赤备骑兵突骑的日军防线早就混乱不堪,再加上一万多万骑射手的打击,四万多人的步兵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如此的重击。不过几息之间,日军的战线已被撕裂,混乱。再也无法成建制的抵抗,面对着阵中左突又冲的重甲骑兵,再有着外围那些射术精准的弓骑打击,不管多悍勇的武士亦是心生绝望之感。
正在关注步兵推进的德川秀忠脸色苍白,这一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当真是令他如丧考妣。眼见敌兵步兵势将抵受不住打击,将这股汉军包了饺子之后,他便打算趁着势头再一次强攻长崎。谁料突然从左翼杀出这么一大股敌骑,如同砍瓜切菜般的将他的本阵冲跨。
有好几次,张瑞亲领的三百精骑就差一点冲到距德川身边。只是那些旗本武士拼命保护,甚至用身体来阻碍敌骑前进,方又将他们挡了回去。
飞骑身披重甲,高速冲击时如同鬼魅,马刀下斩时立时就是鲜血四溅。若是有被旗本们包围的危险,几十骑一股的飞骑迅即合拢,左冲右突,与大部一合,又将好不容易集结成堆的武士们冲散。
张瑞原是武术世家出身,自幼便好勇斗银,因勇力被张伟招募,此时带领大军,在敌阵中冲杀挥斩,虽然胳膊有伤,用力过猛时难免痛楚。却只觉得杀的甚是痛快,只可惜那日本将军处防卫太过密集,那些武士又拼了命的抵挡,并不被飞骑冲破防线,是以无法近前。因派了身边亲兵,令道:“你带几个人,冲到外围,向契力将军说,让他调一队万骑进来,我们护着,去射那倭人的大将军。”
那亲兵领命,带了十几人冲出阵外,旋即又领着几百万骑突入。张瑞一见大喜,立时带了他们前突,直奔德川秀忠那边而去。
“大御所,咱们后退一下吧!敌人的重甲难以砍透,加上马力冲击,我们很难挡住。”
眼见数百骑直奔自已这边而来,德川秀忠自然知道对方用意。见属下纷纷建言,劝他暂退。心中怒极,拔出配刀,大吼道:“上次退了,我忍受了几年的屈辱。此次就是战死在这里,我也绝对不会后退一步!”
用刀在天空中虚劈一下,大声命道:“去迎敌!都有的人都上前去迎战,越退,就越是敌人追杀的对象。与其被人从背后砍死,不如含笑迎接那当头的一刀!”
说罢,引领着几千名护卫他的御家人拼死向前,决意与这些铁甲骑兵决一死战。护卫在他身边的,全是德川氏的御家人。其中有负责警备江户的大番武士、有负责将军安全的内番、出巡仪卫的小姓番;再有便是将军身边专门负责为他打仗征讨的旗本武士。这五六千人的旗本都是德川家族的依附武士,最低的薪俸说在两百石以上,平日唯以习武弄棒为业,以侍奉守卫德川家族为已任,其武力和忠勇,都远远超过一般的幕府武士。
在德川秀忠的激励下,本身又常有以死报答的觉悟。这些御家人武士纷纷挚刀前冲,虽然第一拨的抵抗立时便被张瑞率领的铁骑踩碎,但毕竟是人数上大有优势,再加上都是武力强横的近卫武士。接战不久,张瑞的几百骑就再也无法深入,而是与这些武士们缠斗起来。
劈开几个一心想将自已斩落马下的武士,张瑞见不是事,若是这样缠斗下去,飞骑的冲击奔突的优势无法发挥,在停顿的马上与这些武士拼斗,飞骑并不能占据上风。短短一刻功夫,已有几十飞骑受伤落马。忙向身后随来的万骑射手们命道:“快射箭,向那倭人大将军射箭。”
万骑射手们听得他命令,立时原地停住,张弓搭箭,略一瞄准,便向着德川秀忠及其属下射去。
眼见对方弓骑手赶来,德川秀忠身边的近卫武士和持盾的小者立时用身体和牛皮大盾将他团团护住。虽然有不少没有防护的武士们被射的如同刺猬一般,秀忠却是毫发无伤。
张瑞因压力大减,又见斩杀敌将的希望渺茫,怒喝一声,令道:“后退!”
正与敌人接触的飞骑将士们得到命令,迅即勒马而退,倭人都是步卒,无法追赶,也只得看着这队形将被围困的骑兵败退而走。
忍住心里的一股窝囊之气,张瑞知道凭着眼前的兵力无法突破那些精锐武士的防御。只得又带着属下在外阵四处突杀,好在凭着万骑的射术和配合,飞骑又是重甲,倭人伤之可以,想杀死一个飞骑,却得付出十余人的代价方可。阵形又被乱,人数虽然占优,却在飞骑的冲击下无法聚集,只是在做消极的抵抗。
看着那些骑兵被属下击退,德川心中满意之极。只是现在却无法赞誉他们,他心中明白,若是外阵的抵抗停息,那些弓骑大队上来,凭着自已属下那薄弱的佩甲,是无法挡住敌人的进击的。
现在战局的关键,便是前阵的日军迅速突破汉军防线,包围住那些火枪手。然后自已的弓手和枪兵回援,就可以将敌军全歼。纵马回到适才观看战斗的高岗上,抬眼一看,只见前阵的大股日军不顾火枪射击,已经快与前阵的汉军接触,即将肉搏。
德川秀忠板的铁青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此战不易。但是在他的坚持之下,现下已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看不到对面情形,却不知道汉军此战的最高指挥官江文瑨的脸上,亦是露出一抹微笑来。
见敌军大阵越突越近,江文瑨断然挥手,身后的几百个圆筒同时被点燃引信,开始燃烧。
与王煊一同注视这些口径是汉军重炮十倍,只是用薄铁皮打造而成的大圆铁筒,江文瑨忍不住笑道:“这次你们带来这些新火器,当真是了不得。”
王煊撇嘴道:“那手榴弹早便研制出来,只是为了保炮弹够用,一直没有多造。江南战事未停,汉王便说需造上一批,拿到江南试用一下。刚弄出来,就被带到这边来了。也好,让这些倭人尝个新鲜。”
边说边将耳朵掩住,向江文瑨叫道:“长峰,快掩耳朵。这些铁筒离咱们太近,需防把你耳朵震聋了。”
此时引信已燃到最后,只听得哐哐哐一阵大响,两百多个圆筒内的火药被引燃,里面放置的与铁筒口径相同的大型炸药包被击发出去,斜斜的飞出千多米远,正落在躲在足轻身后的武士及弓手枪兵阵中。那炸药包上的引信在点燃铁筒火药引信时亦被点着,此时落在日军阵中,只是又稍停了片刻,便一个个炸将起来。
此番爆炸却是与大炮的炮弹不同,这些炸药包内全都是硝化甘油凝固后的火药,引爆之后,立时就是惊天动地的巨大爆炸声。炸药爆炸后的冲击引起一股股气浪,将大股的日军和着泥土炸向半空,残肢断体和着血水在空中抛洒而下,良久方息。
已经习惯了汉军炮弹从天而降的日军立刻被这突然的打击所震惊,还不待他们回过神来,对面不远的汉军又纷纷向他们投掷手榴弹,冲的最近的足轻们受创最重,因为队形太过密集,又只顾着防备汉军的枪击,待手榴弹从天而降,由农夫组成的足轻们抵挡不住压力,终于乱纷纷后退起来。
第六十三章 倭乱(十一)
“命汉军各部,立刻追击!”
前部足轻一乱,乱纷纷向后退却,后队的武士们亦被冲乱。在头脑清醒之后,虽然发现刚刚的炸药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