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腾-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斌原本就是家资万贯,前些年为政府垫付的银钱已多半交还,而台湾多半的工石矿山都有他的股份,日进斗金已不足形容其富。他又有船队奔行海上,是以世间无论是何珍奇之物,只要他何太师想要,自然没有得不到的。他的官位又是太师、阁部大臣,位极人臣之首,无法再有寸进。到得此时,一顶公爵的帽子又落在他头上,看陈永华的封地如此,料想自已的更胜过他。财富什么的,到也罢了,只是以他一个闽省走私商人,成为一个新朝公爵,将来包茅封圭,建宗立庙,追祀祖先,如此荣耀之事,却又是比发财难得的紧了。
    想到家乡的乡邻父老必定交口称颂,而老父虽亡,老母却在,到时候必定喜不自胜。他心中欢喜,却收敛起嘴角的一抹笑容,向张伟道:“陛下,说臣功高,赐爵封地,臣不敢辞。不过,自西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后,封建之事再未行之。明太祖虽然封藩诸王以为屏卫,却亦不能裂土而授。臣虽然一定忠于汉朝,却不敢保后世子孙不贪图富贵行不轨之事,且封授海外,兼并之事中央或难制止,若是到时候独立于汉朝之外,争斗不止,岂不是负了陛下的深恩厚德?”
    他退后一步,跪将下去,郑重道:“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只封爵而不授土。”
    “臣等亦请陛下封爵而不授土。”
    无论真心或是假意,各人均立时随同何斌跪下,一起向张伟同声道:“若为子孙后代计,中央集权之制最为妥当。”
    张伟先令各人站起,继而向吕唯风问道:“唯风,你在吕宋时,最难为之事为何?”
    吕唯风不知他意,因掂缀半响,方答道:“为难之事甚多,难则最难者,在于土人刁顽,平素目无法纪,啸聚为盗。大军一至,则星散而逃。现下吕宋汉人不过二十余万,且多半居住在冲要城池中,土人人数约摸两百余万,虽然定居耕作的已服王化,学汉语,写汉军,衣冠发饰渐从汉人,然则居于草野水泽的土蛮野人最是难治。官府诸多繁杂事物,甚难将全力用于剿平匪乱。此事,为吕宋治平最难矣。”
    “唯风,你受封候爵,你之候国便在西班牙人所谓棉兰岛之上,其岛为吕宋离岛,土人势力甚强,汉军驻军不过数百,止有一州,三县,汉人不过数千。你的候国方圆数百里,可比六合一县,只凭着当地官府,弹压的住,保有的住的?我为你选的,乃是有着各种珍奇异产,山林鱼产丰富的上佳好地。就这么放给土人糟蹋?”
    吕唯风原是世家子弟,然则家境早已破落,这些年来投效张伟,一直奔波劳碌,俸禄虽高,却仍不足恢复其祖上家业荣光。此时听得有可堪比拟内地一县的如斯上好美地,只需用心加以经营,别说恢复原产,只怕原有的明朝藩王,亦是不如。
    他心中激动,却并不敢表露半分,只又向张伟道:“虽然封藩可以镇压地方,亦可使臣等尊荣富贵。然则叶伯巨前言犹然在耳,臣等不敢因私废公。请陛下多置官府,多设流官,数十年后,吕宋自安。”
    张伟横他一眼,又向殿内诸人扫视一周,冷笑道:“汉高祖当年封爵时,诸臣私下议论纷纷,唯恐天子不公,对不住自已的功劳。不成想我新汉的诸公都是如此高风亮节,推让不受,这真是让朕喜欢死了!”
    他口说喜欢,其实脸色已冷将下来。殿内的诸臣都随他已久,除了何斌等寥寥诸人之外,各人都是被他看的胆战心惊,唯恐皇帝这股怒火落在自已身上。
    何斌见他生气,忙上前圆场道:“吴、吕诸公都是为了陛下身后千百年计,陛下不可纵性使气,凉了众人的心才好。”
    “不然!这世间利字当前,生死大事尚且不顾,哪里就能忠忱至此?我自起事日起,就曾有言在先,我张伟用人,一定要使人富贵尊荣,是以这么些年,从未亏待过诸臣工。今日如此,他们或许有些为后世计的想法,但多半,还是忧谗畏讥,害怕众臣议论,将来吏笔如勾也罢了,到是眼前乱蜂蛰头,很是难过。”
    他用目光扫向吴遂仲、吕唯风、罗汝才等人,逼问他们道:“子女衣食人所爱之,反常即妖!尔等不欲受爵锡土,难道要我这个位子么?”
    此类话最是敏感不过,饶是吴遂仲等人乃是自台湾相随的重臣,亦是抵受不住。各人连忙跪定,向张伟泣道:“陛下此言,臣等不敢受。若是陛下相疑,赐臣等死就是。”
    张伟仍欲斥责,却见何楷从容上前,奏答道:“陛下,趋福避祸,此人之常情也。若是有人反乱,或是不利于陛下,臣等身为霁粉,亦不敢稍退半步。而现今是太平时节,臣等忧惧清议,一则爱护已身,二则为陛下弥谤,陛下又何怒之有呢?”
    陈永华亦道:“陛下自处死巡城御史事后,每常自悔,不肯轻易罪责大臣,亦绝然不肯以言罪人。民间报纸清议如潮,臣等亦是读书人出身,担心身后骂名,是以不肯受封,此亦人情之常,何谓反常?”
    这两人虽然位份并不如吴遂仲等人为内阁大臣一般高高在上,其实在张伟心中,两人以明朝举人进士的身份在早期投台效命,其实远较吴遂仲等人更受信重。此时虽然话语之中并不客气,到也使得他怒气全消。
    因笑道:“两个老夫子说话,罢了。尔等全部起来,待我讲说。”
    此时大殿内早有宫内尚功局的诸宫女杂役搬上座椅,张伟命各人坐下,正欲说话,突见罗汝才歪斜着屁股,只有三分之一坐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好不难看。因奇道:“汝才,做这怪模样是为什么?”
    各人此时亦都看到,俱是奇怪,却见他憋红了脸,扭捏着答道:“前几天在宫门处遇着理藩部的郎中吴应箕,他向臣道:诸公都是从龙郧旧,在陛下为布衣时便相随左右,最受宠信。然则有利则有弊,因受信重,难免放浪形骇,常有违制越礼之处。时间久了,难免有祸。臣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是以陛下虽然赐座,却并不敢放肆坐实,原故就在于此。”
    张伟听完,只觉哭笑不得。明清之际,任何亲贵大臣,在皇帝面前都只能跪,而不能站,尊荣之人,或许有软垫垫膝罢了。他不但不令人跪着回话,反而恢复前制,大臣与皇帝长时间谈话,都有座位。旧明大臣当惯了奴才,跪着习惯,此时屁股下有了座椅,反而万分的不习惯,甚至有人很是不满,觉得皇帝不象皇帝,大臣不象大臣,有逾礼制。张伟每常看到那些大臣斜签着屁股坐在椅子边上,就会想起阿Q的那句:跪惯了,还是跪着的好。明朝之际,人的思想僵化与奴性之重,当真是令他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因沉着脸向罗汝才喝道:“你要么现在就滚将出去,再也不准陛见,要么就给我坐实了!”
    也不理会罗汝才苦着脸又坐将进去,自已只管侃侃而言,将封授海外土地的利弊一一向诸人解说,只说了半个时辰,方才解说清楚。
    说毕,他饮茶解渴,向陈永华道:“复甫兄,你说说,虽然或许会有郧爵之后反乱的事,不过是否利大于弊?”
    陈永华沉吟道:“不错。依陛下所言,汉晋之际以土地为力量,掌握人中,修缮甲兵,煮盐铸钱,力量过大中央难制。而现今,以宪法为制,中央又有绝对的力量,各公候国除了有卫队外,不得私设官府、铸私钱,而且土地为常例,不准兼并。吕宋虽在海外,四十天内消息便可传到京师,有敢违制者削地剥爵,又可以令各公候国镇压土人,扩大我天朝实力,利大于弊矣。现下又都以火器成军,所耗甚大,且又力量极强,海上水师亦非任何一公候国能置者,国家亦不许。如此,凡有叛乱者无可以对抗中央,又有何患?”
    “公候诸国可以建立军队,然公国不过三千,候国不过两千,伯子男只一千,若中央下令,则各国需将军队交由各处总督将军指挥,而平时敉平叛乱,各国亦可向中央求救。强干若枝,永为垂制,则不必担心各国祸乱中央。”
    “各国可依具体情形自立律法,然不得与中央法律相抵触,各国除了田赋外,其余各税与中央依例分成,中央多而地方少;各国官员,亦编入中央体制,可与中央互调用。此确实中央权威,比之唐朝藩镇,中央无财权、政权、军权绝然不同。”
    “由都察院派驻监国御史,可以随时监视弹劾不法,无惧于后世子孙胡做非为,此亦甚妙。”
    “封国不得在内陆,封地止在海外。在海外为官时,不得临其国。在中央为官者,亦不可临其国。待咱们子孙辈时,示必在朝,在地方时,由公候国组成会议,决断地方大事。凡地方税务、法律、军务,均由公候会议决断而行。如此,可以集思广议,可以由地方总督、巡抚监视公候,亦可由公候会议防备督、抚权势过大,或是为害地方。”
    张伟听得诸人议论纷纷,知道一者是自已的这些打算确实有理,使得这些跟随自已多年,脑子并不僵化的重臣们心悦臣服,二来也是重利所在,各人原本就是半推半就,害怕人言耳。此时有了反驳理由,自然个个气壮如牛,乐意受命了。
    他止住各人的话头,微笑道:“就这么着,公国方千里,约等内地一府,候、伯约等内地一县,子、男、国士,约等内地数镇。如廷斌兄的翼国,方圆过千里,已有人口过万,内有金、铜数矿,还有山林、渔场,弄好了,每年可以白银过百万。廷斌兄,你现在诸多公务缠身,你的长子现下不过十岁出头,不能当家理事。不妨派遣心腹之人,由你设府立县,派驻官员,编入中央官制,招抚流民赴吕宋为你垦荒。如何料理,想来你必会办的妥妥帖帖,要不了多久,我大汉子民必可充斥南洋等诸处,南洋诸处,亦必定成为我大汉的囊中之物。”
第七十一章 定鼎(七)
    此次大封功臣动静甚大,凡新朝建立,所有上下的功臣郧旧无一不盼望此事。与诸人期望有所不同的是,
    不但新朝有明朝公候伯没有的子爵与男爵等诸多新爵之外,所有的爵位与春秋时相同,皆是授土封茅。
    比如施琅,乃是武臣第一,除何斌外就属他随张伟时间最长。是以他的封地与何斌类同,皆是吕宋最为膏
    润之地,出产甚多。此人一向惧内,又不善经营,家产不足何斌的百分之一,他现下驻节福州,甫一接到
    恩旨,全家上下皆是感奋之极。因施琅官身在身,现下不能亲临封地,于是立刻由其弟带着家人先去探勘
    ,待落实地界之后,便可先铸城募兵,招募无地佃农前往耕作。
    自施琅而下,周全斌、江文瑨等人则受封候爵,封地略小,出产却亦是很多。各人都是平常人家出身,得
    了诺大封地,其中各有特产,只需用心经营,均是百万数十万金的收入,一下子富贵至此,人生已是无撼。况且封地之上,除了需遵守中央法度外,各公候就是国主,比之明朝的虚爵又强过许多。周江二人追击
    满人已至黑龙江之北,听得信息,均是感激之极,行军打仗越发用心。而他二人属下中,亦有不少受封为
    伯、子、男者,均是各有封地赏赐,全军上下接令之时,当真是欢声雷动,直入云宵。与此两卫相同,在
    草原剿击蒙古的刘国轩与孔有德,驻防北京的张鼐,深入甘宁的张瑞与契力何必诸人,或前或后均是收到
    恩旨,各封候伯,领受封地。
    一时间不但南京城内冠盖云集,欣喜若狂,全国各处,制服造冠者亦是甚多。中国古制,帝冠十二梁,王
    九、公七,候伯下皆五,自授爵那日起,南京内外珠光宝气,冠盖辉煌,自张伟攻下南京后称帝日起,此
    时方算是真正的有了新朝气象。
    与从龙郧旧的喜气洋洋不同,前明降臣受爵者甚少,除了首降的郑瑄被封伯爵之外,其余虽然可能位至阁
    部,地方巡抚,但是因其功劳不著,降附时间很短,并不能与台湾郧旧相比。到是前明降将,因投降后大
    多立下军功,汉朝军功比之文官政绩强过许多,不但那些早降者有不少受爵者,就是吴三桂这样的新降之
    人,亦因在朝鲜辽东有功,受封伯爵。
    于是原本就一直攻讦分封制度不妥的前旧众臣虽不敢当面反对,却是唆使门生故旧,或是直言上书,或是
    在报纸是议论攻击,将自西周、两汉、西晋,乃至明朝的分封弊端一股脑端将出来,长篇大论的奏报上去
    ,言语间虽是恭谨,却又将明太祖处死叶伯巨的旧例提将出来。言下之意,张伟拒不纳谏,必蹈明太祖当
    年分封之覆辙。
    郑瑄乃是前明旧臣中投降最早,最得重用,亦是受封伯爵。此时一众儒臣不敢公然与张伟唱对台戏,亦不
    能攻击何斌等台湾系的重臣,只得将火力对准了郑瑄,每日攻讦不止。
    汉兴二年春四月,南京的天气已是甚是和暖。清明过后,秦准河两岸的杨柳已是稀稀疏疏的绿成一片。张
    伟与柳如是并肩立于河中画舫之上,携手观看两岸风景。柳如是因见人潮如织,行商洋夷不绝于途,向张
    伟笑道:“陛下,虽北方战事未止,南京却并不受丝毫影响。难怪近来常称人说,南京乃是六朝金粉盛地
    ,王气直冲云宵,陛下决定定都于此,甚是英明。”
    她从未曾在政事上有过什么见解,张伟此时听得她说,甚觉奇怪,因向她笑道:“这话是怎么说起的,你
    每常都在后宫,怎么听到人说起这些个。”
    “妾身可不是妄评政治。只是此时天下安定,四海晏然万国来朝,忍不住夸赞陛下几句。”
    张伟知道她在此事上很是谨慎,此时虽是从容说来,却已是垂首低颐,仿似做了错事一般。她现下虽是两
    个孩儿的母亲,却亦不过是二十出头年纪,居于深宫养移体居移气,保养和妆容甚好,张伟低头看去,只
    觉眼前的她看来不过十七八年纪,皮肤细嫩白皙,此时被他看的有些娇羞,脸庞上微微透出一股红晕来。
    忍不住伸手在她脸庞上摩擦上去,只觉得滑腻柔软,甚是舒服,正欲就手望下摸去,却被柳如是一把打落
    ,向他嗔道:“这成什么样子,这河上原本就是船妓甚多,你又这样,让人家看到当我成什么了。”
    又道:“还有她们,难免背后议论。年轻的也罢了,稍大一点,异样心思甚多,不定做什么怪呢。”
    说罢,嘴巴微微一努,张伟已知是随行出宫的一众宫女们在身后窃笑。张伟心中明白,因自已后宫只有柳
    氏一人,不但是朝中的老夫子们甚多话说,就是后宫的那些宫中女官们,亦是心中很有些别样心思。
    他脸上不动声色,只回头向着倚在船舱两侧,正捂着嘴娇笑的一众宫女们斥道:“笑什么!朕与皇后在此
    ,你们也敢如此?”
    柳如是正欲劝解,却听张伟又令道:“来人,将她们都带下去,每人掌嘴二十!回宫后,着即发出宫外,
    令伊等父母领回。”
    耳听得这些花季少女低泣哀告,柳如是心中不忍,向张伟道:“陛下何必如此。她们都是半大孩儿出来,
    也随了我这几年,也该稍存体面才是。”
    张伟低头向她道:“你不要劝,这不过是立个规矩,让后宫知道纲纪。你太心软,后宫的普通宫女们都敢
    和你顶嘴,甚至拿你说笑。那六局的尚书,也很有一些对你心中不服,有着取而代之的心思。”
    柳如是心里一酸,知道他是为自已着想,亦低声答道:“臣妾出身娼门,太过寒微,也难免这些良家女子
    瞧我不起。况且,朝中大臣和后宫的女官们都说我狐媚陛下,不使陛下多纳嫔妃,以致大汉国本虚弱,万
    一陛下和皇长子有个好歹,却致天下如何?”
    她说到此处,忍不住将双手握住张伟的手,恳求道:“陛下听我一言,仿周朝古制,再纳八个嫔妃就是了。臣妾明白陛下的心意,并不愿意后宫争风吃醋,将来诸子争位。不过,煌煌二十二史,都没有皇帝只有
    一个女人的道理。上个月炜儿突然生病,朝野沸然,若是国本不保,陛下又有个意外,天下大乱,那都是
    我一人的罪过了。”
    张伟只觉得她双手冰冷,簌簌而抖,情知是近来诸般事情都压了下来,使她承受不住压力所致。虽然古人
    有嫉妒是五出之一,要每个女子对丈夫捻花惹草都欣然接受,然则青年夫妻正是情浓之时,又怎会真心愿
    意多几个女人出来与自已分享丈夫?
    他想到此处,只觉得很是心疼。自已未必没有对她产生过腻烦心理,也曾经对后宫美色动过念头,可是总
    觉得不可使这个小自已许多的妻子难过,又因国事繁芜,时间一久,便也淡然。此时听她娓娓道来,更是
    确定不纳后宠的决心。他紧握着柳如是双手,决然道:“你和我都很年轻,这一年来我多半时间在外面,
    以后我可都留在宫里,时间长久,你再多给我生几个儿子,还怕什么?”
    见她又想说话,张伟将手指按在她唇上,笑道:“况且我也是三十多岁,男人精力越大越是不足,你才是
    二十来岁年纪,满足你都还害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多纳几个。历朝历代的皇帝是很多老婆,不过也大
    半活不过四十,前车之鉴不远,明帝多荒淫短命,我可不想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再有,你现下见识也多了。前天我还令汤若望进了一本西洋各国的图册给你,你看了没?西洋诸国,国王都只娶一后,人家还不是
    传国数百年,无有变乱者?不过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以后一定要改良政治,皇子纵是寻常之资,亦可
    保帝位不失。”
    “你说的到是好听,只是人言纷然,令人畏惧。”
    张伟脸上一阵青色掠过,却又隐而不言。他将柳如是轻轻搂住,只笑道:“这些事你不必管。对这些大言
    炎炎的儒生,我最近就要有些举措出来。嘿,我不肯以言罪人,这些人越发蹬鼻子上脸了。”
    柳如是倚在他怀中,只觉得温暖宽大,心中甚是平安喜乐。她心中高兴,却不知怎地,忍不住又道:“听
    说在认识我之前,你还有个红颜知已。是个番邦女子,长的很是漂亮。当年在福州,你见了人家,就魂不
    守舍呢?”
    她见张伟不答,便笑吟吟追问道:“现下她在何处?年岁多大?若是你心里不舍,不如派人去寻她。你现
    下以帝王之尊,还有什么事办不下来?若是她家里以前还有个嫌你身份的想头,只怕现下只要你一句话,
    立时就将人送了过来。”
    张伟原欲否认此事,却料想是何斌或是施琅等人的夫人入宫时说了出来,若是否认越发显的自已心中有鬼。只得苦笑道:“当年不过是年少荒唐,见了美貌女子就心生倾慕。后来在南洋也曾见着她一次,她祖父
    亦曾有许配给我的想头。只是伊家在南洋势力太大,当时我又势力单薄,若是从了这门亲事,只怕要受制
    于人的多。”
    他松开柳如是,一个人走到船头,傲然道:“想我张伟当时就有救国济民,一统天下的心思,怎么能为了
    儿女私情抛却家国大事?若是当时允了这门亲事,必定生出许多掣肘之事来,我若从之,则大业难成,若
    逆之,徒伤枕边人之心。是以中夜推枕,断然绝了这门亲事。”
    柳如是只觉心中略有些发酸,微一楞征,想起张伟待她之诚,便将一点小小不快抛却,走到他身边,柔声
    问道:“那她现今如何,嫁人了没有?若是还没有嫁人,以陛下现在的身份地位,自然不必担心这些个小
    事,不如娶进宫来,我与她姐妹相称,也省得人多嘴多舌,说个不休。”
    张伟想起当年在吴府后园见到吴芩的情形,心中亦微觉发酸,只摇头道:“崇祯二年时她已是二十出头,
    现下已有二十五六,只怕孩儿都能走路啦。”
    说罢,并不再说话,与柳如是相互偎依一处,静静看着秦准风景。待夜色垂将下来,两岸并河中灯火通明
    ,狎客骚人船妓等淫蜂浪蝶开始充斥其间,二人耐不得如此吵闹,柳如是又自小在此类环境中长大,很是
    不喜。因兴尽而返,至得深宫之中,二人自有一番款洽,却也不必多提。
    待到第二天天明,张伟自宫中发出诏旨,召见此次所有反对分封的诸臣。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入宫至奉天
    门平台召见。
    此次反对最力者,乃是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一党,再有一些前明降臣景随其后,鼓舞以壮声威。东林以大
    义为旗帜,却正好对了这些人的心思。原本是因为分封的多半是从龙旧臣,前明一系的儒臣很少得到封授
    ,眼见人家得了诺大好处,自个儿也是辛苦办事,只是年岁太少,地位却已是天差地远,却教他们如何能
    够服气。况且此次分封,不仅是何斌那样的商人得到实封,就是当年的台北火器局中几个出力甚多的工匠
    头目,竟然也有被封爵者。再有那些洋夷之人,不过因早年就在台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